期刊文献+
共找到8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气动导数的类X-37B飞行器纵向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9
1
作者 张庆 叶正寅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7-85,共9页
为了定量地研究跨大气层轨道飞行器在不同飞行条件下俯仰方向的动态特性,在Etkin气动力模型的基础上,详细研究了飞行马赫数、减缩频率、振动幅值、平均迎角等因素对此类飞行器纵向动态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平均迎角和飞行马赫... 为了定量地研究跨大气层轨道飞行器在不同飞行条件下俯仰方向的动态特性,在Etkin气动力模型的基础上,详细研究了飞行马赫数、减缩频率、振动幅值、平均迎角等因素对此类飞行器纵向动态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平均迎角和飞行马赫数决定了流场的基本特性,所以对气动导数的影响很大;而减缩频率和振动幅值决定了非定常扰动的强弱,影响非定常气动力的大小,决定非定常迟滞效应的强弱。对类似X-37B的跨大气层轨道飞行器来说,平均迎角越大,机身后方背风区的涡流作用越强,纵向稳定性越强。在亚声速范围内,随着飞行马赫数增加,纵向稳定性增强,在超声速范围内,随着飞行马赫数增大,纵向稳定性减弱。振动幅值大小虽然影响了流场的形态,但对气动导数的数值大小没有明显影响。振动频率对动态特性的影响也不明显。希望研究结果可为中国未来类似飞行器的研究和发展提供相应的参考和技术储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动导数 动态特性 飞行包线 不确定性 跨大气层飞行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1-TECS算法领航模式无人机编队制导律设计
2
作者 王惠方 李继广 +2 位作者 陈欣 李二博 陈祉昂 《火力与指挥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3-110,共8页
在编队飞行任务中,跟随者无人机需应对来自外部环境的干扰以及领航无人机状态的突变,同时满足防碰撞和队形保持的严格要求。这些因素对航迹跟踪精度、速度控制、快速响应、抗干扰能力以及速度调节提出了更高的技术挑战。针对编队制导控... 在编队飞行任务中,跟随者无人机需应对来自外部环境的干扰以及领航无人机状态的突变,同时满足防碰撞和队形保持的严格要求。这些因素对航迹跟踪精度、速度控制、快速响应、抗干扰能力以及速度调节提出了更高的技术挑战。针对编队制导控制的复杂需求,在L1横向制导律和总能量制导律的经典框架上进行了创新性的改进与优化。为应对风扰动对飞行性能的影响,构建了风扰动运动模型,并结合了总能量制导律的控制需求。通过仿真分析与飞行试验验证,证明所提出的制导律方案切实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编队制导 L1算法 TECS 空速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载荷加载历程与平均应力修正Aeran模型的疲劳寿命预测
3
作者 王柳璎 毕俊喜 +3 位作者 侯伟 张国斌 孙鹏文 王妍 《机械工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5-120,共6页
针对变幅载荷作用下结构的疲劳损伤和寿命预测问题,基于非线性累积损伤理论,引入载荷交互作用因子和与应力水平相关的实时载荷函数对Aeran模型进行修正,建立了考虑载荷加载历程(包括载荷交互作用和载荷加载顺序)与平均应力的Aeran非线... 针对变幅载荷作用下结构的疲劳损伤和寿命预测问题,基于非线性累积损伤理论,引入载荷交互作用因子和与应力水平相关的实时载荷函数对Aeran模型进行修正,建立了考虑载荷加载历程(包括载荷交互作用和载荷加载顺序)与平均应力的Aeran非线性疲劳累积损伤模型,采用两级加载下30CrMnSiA钢、45钢和16Mn钢的疲劳试验数据进行了验证,并与考虑载荷交互作用的改进Aeran模型和Miner模型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采用修正的Aeran模型预测得到的归一化疲劳寿命与归一化试验值集中分布在x=y参考线附近,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在3种预测模型中,修正Aeran模型预测寿命的误差因子绝对值的平均值和标准差最小,分别为0.042和0.131,比改进Aeran模型分别小0.021和0.035,比Miner模型分别小0.011和0.0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寿命预测 Aeran模型 非线性疲劳累积损伤 载荷加载历程 平均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作战环和信息熵的有人机/无人僚机协同作战效能评估方法
4
作者 吴承运 董彦非 《火力与指挥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4-111,119,共9页
随着空战模式逐渐走向智能化、信息化、一体化,有人机/无人僚机协同作战成为各国空中力量理论发展的新命题。为确立在协同作战中无人机的各种性能指标,及探究在反介入/区域制止环境下,各无人机选型对有/无人机编队作战效能的影响,提出... 随着空战模式逐渐走向智能化、信息化、一体化,有人机/无人僚机协同作战成为各国空中力量理论发展的新命题。为确立在协同作战中无人机的各种性能指标,及探究在反介入/区域制止环境下,各无人机选型对有/无人机编队作战效能的影响,提出一种基于作战环和信息熵理论的有人机/无人僚机协同作战效能评估方法。以1种型号的有人机和6种型号的无人僚机协同空战效能评估为例进行计算,验证了上述方法的可用性和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僚机 协同作战 效能评估 空战 作战环 信息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故障彩色图谱的航空发动机故障模式识别 被引量:7
5
作者 杜党党 贾晓亮 王卓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297-2305,共9页
为了从系统层面快速、精准地识别航空发动机海量监测数据中隐含的故障模式,提出一种基于故障彩色图谱的发动机故障模式识别方法。针对航空发动机状态参数和故障机理的特点,将监测数据映射至相应的阈值空间,进而构造出故障彩色图谱。研... 为了从系统层面快速、精准地识别航空发动机海量监测数据中隐含的故障模式,提出一种基于故障彩色图谱的发动机故障模式识别方法。针对航空发动机状态参数和故障机理的特点,将监测数据映射至相应的阈值空间,进而构造出故障彩色图谱。研究了故障彩色图谱的特征提取方法和标准故障彩色图谱库的构建方法。通过计算待检测故障彩色图谱与标准故障彩色图谱库中各元素之间的相似度,输出故障类型,实现了航空发动机故障模式的精准、快速、直观识别。结合应用实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 故障彩色图谱 模式识别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发动机整体叶盘叶片前倾抛光工序规划 被引量:1
6
作者 陈振 赵盼 +3 位作者 史耀耀 李峰 丁莹 路丹尼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07-1113,共7页
通过增加前倾角的前倾抛光工艺可降低表面粗糙度。探究前倾角对抛光表面质量的影响规律对提高整体叶盘叶片的抛光效率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砂布页轮前倾抛光实验,获得P400~P1200粒度砂布页轮抛光TC4整体叶盘叶片时,用在不同抛光次数、前... 通过增加前倾角的前倾抛光工艺可降低表面粗糙度。探究前倾角对抛光表面质量的影响规律对提高整体叶盘叶片的抛光效率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砂布页轮前倾抛光实验,获得P400~P1200粒度砂布页轮抛光TC4整体叶盘叶片时,用在不同抛光次数、前倾角度下的表面粗糙度。实验结果表明,抛光表面粗糙度随着前倾角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分析了前倾角变化对抛光表面质量的影响机制,并从多个角度进行探讨。通过量化抛光效率,研究了各粒度砂布页轮抛光效率随前倾角的变化规律,并得到了最佳前倾角度;此基础上进行抛光效率最优的抛光工序规划,并通过抛光实验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抛光工序规划能在较少工序内获得合格的表面粗糙度,验证了抛光工序规划结果的可靠性。该研究为TC4整体叶盘叶片砂布页轮抛光工艺的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体叶盘叶片 柔性抛光 抛光效率 表面粗糙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人机密集编队飞行多性能控制器设计方法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李继广 董彦非 +3 位作者 岳源 屈高敏 李以撒 刘庆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4-19,共6页
针对无人机编队飞行控制的实际需求,建立了无人机编队飞行动力学模型,并提出一种满足多性能需求的控制器设计方法,证明了该设计方法控制器存在的条件。针对无人机编队飞行控制器设计控制器参数存在性问题和设计过程复杂等问题,提出了编... 针对无人机编队飞行控制的实际需求,建立了无人机编队飞行动力学模型,并提出一种满足多性能需求的控制器设计方法,证明了该设计方法控制器存在的条件。针对无人机编队飞行控制器设计控制器参数存在性问题和设计过程复杂等问题,提出了编队运动方程解耦方法并给出了一种单通道设计的思路。无人机编队航向机动非线性仿真表明,该控制方法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密集编队 控制器 多性能控制 通道解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协同滤波轨迹预测的机动目标RTPN拦截制导律 被引量:2
8
作者 李继广 陈欣 +3 位作者 董彦非 屈高敏 赵成功 张阿龙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6-96,共11页
针对当前空中威胁目标拦截的实际需求,结合拦截器本身的机动能力,基于全覆盖协同策略,提出一种协同探测的现实真比例导引律(RTPN)制导拦截方法。所提方法解决了传统RTPN方法未考虑拦截器饱和过载限制及对任意机动目标捕获区域的确定问... 针对当前空中威胁目标拦截的实际需求,结合拦截器本身的机动能力,基于全覆盖协同策略,提出一种协同探测的现实真比例导引律(RTPN)制导拦截方法。所提方法解决了传统RTPN方法未考虑拦截器饱和过载限制及对任意机动目标捕获区域的确定问题。此外,针对拦截过程中对目标运动轨迹测量误差及协同探测数据丢包所引起的数据融合精度和鲁棒性问题,提出一种分布式协同滤波算法;针对数据传输和拦截器本身动力学响应延迟等问题,提出一种航迹预测算法。仿真结果验证所提方法能够有效解决饱和过载下的捕获区域确定及动力学延迟问题,及协同探测数据融合中数据丢包所引起的鲁棒性和精度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拦截 机动目标 现实真比例导引律 过载限制 滤波算法 航迹预测 数据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转弯曲和超声波循环加载高周疲劳性能对比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刘璐 王生楠 马一凡 《航空材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2-150,共9页
通过旋转弯曲(频率52.5 Hz,10^(3)~10^(8)周次)和超声波(频率20 kHz,5×10^(4)~10^(9)周次)轴向循环载荷疲劳实验,研究不同应力比(R)、加载方式和夹杂物对CL60钢高周、超高周疲劳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有S-N曲线均呈现水平渐进趋... 通过旋转弯曲(频率52.5 Hz,10^(3)~10^(8)周次)和超声波(频率20 kHz,5×10^(4)~10^(9)周次)轴向循环载荷疲劳实验,研究不同应力比(R)、加载方式和夹杂物对CL60钢高周、超高周疲劳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有S-N曲线均呈现水平渐进趋势,并具有明确的疲劳极限;应力比R=-1情况下,通过超声波实验获得的疲劳强度(260~270MPa)比旋转弯曲获得的疲劳强度(400~410 MPa)低140~150 MPa,并且应力比R=0.3的超声波疲劳极限值在195~205 MPa的范围内;旋转弯曲疲劳实验的疲劳裂纹起源于试件的表面,超声波疲劳实验的表面和内部均有裂纹萌生,且裂纹均在MnS夹杂物附近产生,与应力比大小无关。采用有限元方法研究了MnS夹杂物对裂纹萌生和扩展的影响,椭圆MnS夹杂物的侧面相较于尖端位置应力集中水平更高,导致裂纹从夹杂物侧面萌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60钢 高周疲劳 应力比 夹杂 超声波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H4169铣削残余应力研究及工艺参数优化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锋 陈振 +1 位作者 赵德中 李文科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4-139,共6页
GH4169材料在航空、航天热端部件的制造中应用较多,为了改善GH4169材料的工件疲劳寿命、提高加工效率,文章设计了GH4169铣削工艺参数与工件表面残余应力之间的正交试验。通过试验,建立了铣削参数与铣削表面残余应力之间的经验公式,分析... GH4169材料在航空、航天热端部件的制造中应用较多,为了改善GH4169材料的工件疲劳寿命、提高加工效率,文章设计了GH4169铣削工艺参数与工件表面残余应力之间的正交试验。通过试验,建立了铣削参数与铣削表面残余应力之间的经验公式,分析了铣削参数对铣削表面残余应力的影响规律。另外,应用遗传算法,以铣削表面残余应力、材料切除率的期望值为优化目标,对铣削参数进行了多目标优化,并对优化结果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切削速度对X、Y向残余应力的影响是最主要的,每齿进给量对于X向残余应力的影响次之,对于Y向残余应力的影响最小;切削深度对于X向残余应力的影响最小,对于Y向残余应力的影响次之;较小的切削速度和较大的每齿进给量有利于获得期望的表面残余应力,切削深度的变化对残余应力的影响较小;优化的铣削参数组合为:v_(c)=26.64 m/min,a_(p)=0.45 mm,f_(z)=0.10 mm/z,a_(e)=0.25 mm,可以降低GH4169材料表面残余拉应力,提高切削效率,为GH4169零件铣削参数的选取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H4169 铣削 残余应力 工艺参数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传感信号的工业机器人抛光加工位姿控制 被引量:1
11
作者 孙列 董富江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369-1376,共8页
工业机器人抛光加工位姿调节受关节扭矩的影响,造成调节偏差较大,降低其工作效率。为了优化工业机器人抛光加工位姿调节效果,提出基于激光传感信号的工业机器人抛光加工位姿调节方法。利用工业级CCD相机和OpenCV图像处理器检测模具表面... 工业机器人抛光加工位姿调节受关节扭矩的影响,造成调节偏差较大,降低其工作效率。为了优化工业机器人抛光加工位姿调节效果,提出基于激光传感信号的工业机器人抛光加工位姿调节方法。利用工业级CCD相机和OpenCV图像处理器检测模具表面缺陷。利用激光传感信号检测模具表面粗糙度,根据模具缺陷和粗糙度位点规划工业机器人抛光加工路径。以此为基础,从加工速度、加工位置和关节扭矩三个角度调节工业机器人在实际工况下的位姿,实现工业机器人抛光加工位姿调节。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调节后的10组位姿编号工业机器人坐标和位姿角与实际设置结果一致,工业机器人轨迹末端加速度与理想轨迹末端加速度重合率偏差低于0.1 mm/s^(2),所提方法工业机器人抛光加工位姿调节时间低于2.5 min,提高了抛光加工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传感信号 工业机器人 抛光加工 磨具表面 规划路径 位姿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PF的局部路径规划算法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魏进武 范庆明 +1 位作者 彭玉海 杨黄旭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7-184,共8页
针对传统人工势场法(artificial potential field,APF)规划的路径存在易陷入局部最优与路径不平滑问题,提出一种“触碰引导”策略为先导的控制方法。该方法在无人机运动过程中,引入合适的阶段性子目标点引导无人机飞行,从而降低规划结... 针对传统人工势场法(artificial potential field,APF)规划的路径存在易陷入局部最优与路径不平滑问题,提出一种“触碰引导”策略为先导的控制方法。该方法在无人机运动过程中,引入合适的阶段性子目标点引导无人机飞行,从而降低规划结果陷入局部极值点的概率,并利用贝塞尔曲线法处理控制点以解决路径平滑问题。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算法能够有效解决易陷入局部极小值点和路径不平滑问题,相较于传统算法效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势场法 无人机 局部路径规划 触碰引导 贝塞尔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表面裂纹扩展轨迹与数值仿真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赵慧 王瀚阳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7-67,共11页
针对三维表面裂纹扩展形态和轨迹难以预测的特点,基于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利用三维裂纹扩展仿真方法,开发三维裂纹扩展程序,研究典型的三维表面单裂纹与三维非等大共面表面双裂纹扩展轨迹,实现了任意三维多裂纹扩展轨迹的数值模拟。主... 针对三维表面裂纹扩展形态和轨迹难以预测的特点,基于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利用三维裂纹扩展仿真方法,开发三维裂纹扩展程序,研究典型的三维表面单裂纹与三维非等大共面表面双裂纹扩展轨迹,实现了任意三维多裂纹扩展轨迹的数值模拟。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针对三维表面单裂纹模型,当初始裂纹形状c/a>1时,最深处的应力强度因子值大于自由表面处应力强度因子值,随着裂纹的不断扩展,前缘会渐渐趋于稳定的圆形。而对于三维非等大共面表面双裂纹,较大的裂纹扩展速率大于较小的裂纹。开始时2条裂纹均沿光滑的样条曲线扩展,后来受到另一条裂纹的影响,在彼此接近处,由于应力放大作用,此部位的应力强度因子变大,扩展速率也会高于裂纹前缘其他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方法 数值模拟 应力强度因子 三维多裂纹 裂纹扩展轨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效费分析的无人侦察机效能分配方法研究
14
作者 董彦非 王一航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3-89,共7页
当前效能评估都是在已知各设备和分系统能力的条件下,通过各类算法进行综合得到所求系统的效能评估值,但是,对于已知某系统效能数值和排序的情况下,如何确定各分系统效能值的问题一直没有解决。为此,提出效能分配理念,阐述影响无人机效... 当前效能评估都是在已知各设备和分系统能力的条件下,通过各类算法进行综合得到所求系统的效能评估值,但是,对于已知某系统效能数值和排序的情况下,如何确定各分系统效能值的问题一直没有解决。为此,提出效能分配理念,阐述影响无人机效能分配的因素;以无人侦察机为例,给出效能分配的基本流程,并对影响效能分配的因素进行了量化,结合效费评价准则,综合给出无人侦察机效能分配模型。并通过实例验证了该无人机效能分配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效费分析 效能评估 效能分配 无人侦察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用涡喷/涡扇发动机系统效能评估建模与分析
15
作者 李佳妮 屈高敏 +3 位作者 冯兴 李继广 邵朋院 谭健 《航空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6-31,共6页
为了评估弹用涡喷/涡扇发动机的系统效能,采用分层理论构建了一套完整的弹用涡喷/涡扇发动机系统效能评估指标体系以及系统效能评估模型。从可用性、可信性和固有能力等3方面对弹用涡喷/涡扇发动机系统效能体系进行表征,采用X个小项体现... 为了评估弹用涡喷/涡扇发动机的系统效能,采用分层理论构建了一套完整的弹用涡喷/涡扇发动机系统效能评估指标体系以及系统效能评估模型。从可用性、可信性和固有能力等3方面对弹用涡喷/涡扇发动机系统效能体系进行表征,采用X个小项体现3方面的指标,并采用分层理论确定不同指标对发动机效能的影响权重,建立弹用涡喷/涡扇发动机系统效能的评估模型。对现有的8种弹用涡喷/涡扇发动机进行效能定量评估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涡扇发动机的性能高于涡喷发动机的,推重比和燃油经济性是影响固有能力的重要因素,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和可行性。该研究可为未来弹用涡喷/涡扇发动机的新研和改进改型提供了有力的决策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用涡喷发动机 弹用涡扇发动机 指标体系 系统效能评估 定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纤维增强尼龙66复合材料无人机桨叶注塑成型翘曲变形优化 被引量:7
16
作者 王博 蔡安江 +2 位作者 李正迁 李锋 刘清涛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8-74,共7页
针对玻璃纤维增强尼龙66复合材料无人机桨叶采用注射成型工艺制造时容易产生过大翘曲变形的问题,为减小该类零件的翘曲变形量,采用多因素正交试验法,运用注射成型模拟软件进行25次模拟试验,获得零件在熔体温度、模具温度、注射时间、保... 针对玻璃纤维增强尼龙66复合材料无人机桨叶采用注射成型工艺制造时容易产生过大翘曲变形的问题,为减小该类零件的翘曲变形量,采用多因素正交试验法,运用注射成型模拟软件进行25次模拟试验,获得零件在熔体温度、模具温度、注射时间、保压时间、保压压力、周期时间6因素5水平下成型的翘曲变形量。通过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确定各工艺参数对零件翘曲变形影响程度的大小排序,并得到零件的最优成型工艺参数方案。研究表明,在最优成型工艺参数方案下零件的最大翘曲变形量下降了近40%,收缩不均和取向因素是玻璃纤维增强尼龙66复合材料零件发生翘曲变形的主要原因。最后,通过对复合材料桨叶的实际制造证实了优化方案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成型 玻璃纤维 复合材料 正交试验 翘曲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与正交试验的塑件翘曲变形优化 被引量:13
17
作者 王博 蔡安江 +1 位作者 华荣佩 李锋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0-83,105,共5页
针对塑件在注塑成型过程中出现的翘曲变形过大的问题,采用了人工神经网络、正交试验和数值模拟三者结合的方法改进了注塑成型的工艺参数,优化塑件的翘曲变形。首先以正交试验得到的数据作为神经网络的训练样本,建立了输入、输出分别为... 针对塑件在注塑成型过程中出现的翘曲变形过大的问题,采用了人工神经网络、正交试验和数值模拟三者结合的方法改进了注塑成型的工艺参数,优化塑件的翘曲变形。首先以正交试验得到的数据作为神经网络的训练样本,建立了输入、输出分别为成型工艺参数与塑件翘曲变形量的神经网络模型,并用样本验证模型的准确度,从而提高了成型工艺参数的选择效率。其次,采用验证过的神经网络模型代替CAE模拟仿真来获得塑件的翘曲变形量,结合正交试验法,改进了注塑成型工艺参数,得到了塑件的最佳成型工艺参数组合,使塑件的最大翘曲变形量降低了61%。最后,通过对塑件的实际制造证实了优化方案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神经网络 正交试验 翘曲变形 工艺参数 注塑成型 MOLDFLOW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组合算法的注塑制品翘曲变形预测 被引量:9
18
作者 王博 蔡安江 +2 位作者 孟广慧 李锋 赵东平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84-90,共7页
为提高对注塑制品翘曲变形的预测能力,以笔记本电脑电池盖为例,提出采用组合算法对注塑制品翘曲变形进行预测。首先,利用注塑成型模拟软件对电池盖进行9次模拟实验,获得其在工程推荐工艺参数下的翘曲变形量。以此为样本数据,通过最优权... 为提高对注塑制品翘曲变形的预测能力,以笔记本电脑电池盖为例,提出采用组合算法对注塑制品翘曲变形进行预测。首先,利用注塑成型模拟软件对电池盖进行9次模拟实验,获得其在工程推荐工艺参数下的翘曲变形量。以此为样本数据,通过最优权值系数将BP神经网络、灰色理论和遗传算法进行有效组合,建立3种组合预测模型,与3种单一预测模型共同对电池盖的翘曲变形量进行预测。其次,根据平方和误差、平均绝对误差和平均相对误差3种预测误差评价指标,对6种预测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最后,通过电池盖的实际制造验证组合预测方法的准确性。研究结果表明:组合预测模型的准确性优于单一预测模型,其中组合算术平均模型的预测结果与实际测量值最为接近,最大误差不超过5%,能够实现对塑件翘曲变形的准确预测。该预测方法可为注塑制品翘曲变形的预测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算法 翘曲变形 注塑成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人攻击机生存力评估方法 被引量:7
19
作者 董彦非 屈高敏 王超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28-32,共5页
首先介绍了无人攻击机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和趋势,然后阐述了无人攻击机的特点,分析了与生存力密切相关的各分项能力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一种建立无人攻击机生存力评估的综合指数模型;同时确定了模型中各分项能力的评估模型。最后以6种无人... 首先介绍了无人攻击机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和趋势,然后阐述了无人攻击机的特点,分析了与生存力密切相关的各分项能力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一种建立无人攻击机生存力评估的综合指数模型;同时确定了模型中各分项能力的评估模型。最后以6种无人攻击机的生存力评估为例计算并检验了模型的可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作战飞机 生存力 综合指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转叶片异步振动参数辨识方法及试验验证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茜 雷晓波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0-55,共6页
基于叶尖定时原理和单自由度振动理论,利用全相位FFT (apFFT)和最小二乘法建立了叶片异步振动参数辨识算法,通过数值仿真验证了参数辨识算法的正确性,给出了传感器布置合理性的检验参数及经验值。采用高压氮气冲击叶片使叶片产生某一单... 基于叶尖定时原理和单自由度振动理论,利用全相位FFT (apFFT)和最小二乘法建立了叶片异步振动参数辨识算法,通过数值仿真验证了参数辨识算法的正确性,给出了传感器布置合理性的检验参数及经验值。采用高压氮气冲击叶片使叶片产生某一单频绝对占有的振动,在风扇转子试验器上开展了1 971 r/min、2 326 r/min两个异步转速下的振动参数辨识试验。结果表明:辨识方法均能准确辨识出叶片异步振动,且获得的不同叶片的振动频率完全相同;以叶片应变信号为基准,振动频率辨识误差最大为1.12%,频率辨识准确率高,验证了异步振动参数辨识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片异步振动 非接触测量 参数辨识 全相位FFT 氮气冲击激励 频率识别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