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斑块稳定性与单核细胞趋化因子4、膜联蛋白A1水平的关系 被引量:13
1
作者 冯骏 肖新莉 +5 位作者 刘哲 秦皓 刘丽华 张敏 张波 刘亚民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8期1939-1942,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斑块稳定性与单核细胞趋化因子4、膜联蛋白A1水平的关系。方法选择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神经内科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住院的12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男性73例,女性51例,年龄41~88(60.8±12.9)岁,健...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斑块稳定性与单核细胞趋化因子4、膜联蛋白A1水平的关系。方法选择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神经内科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住院的12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男性73例,女性51例,年龄41~88(60.8±12.9)岁,健康对照组35例,其中男性21例,女性14例,年龄42~79(59.3±12.1)岁。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测量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斑块类型,颅脑CT检查计数颅内分布区的梗死病灶。脑梗死患者分为颈动脉正常组(n=26)、稳定型斑块组(n=38)、不稳定型斑块组(n=60)。用酶联免疫法测定单核细胞趋化因子4,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膜联蛋白A1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法测膜联蛋白A1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膜联蛋白A1蛋白质表达水平。对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①颈动脉正常组、稳定型斑块组、不稳定型斑块组的颈内动脉分布区病灶数、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差异显著(F=21.36、24.5,P<0.05);②健康对照组、颈动脉正常组、稳定型斑块组和不稳定型斑块组单核细胞趋化因子4的含量比较差异显著(F=19.8,P<0.05);不稳定型斑块组颈动脉粥样斑块组织膜联蛋白A1的mRNA、蛋白表达水平、蛋白表达率明显少于稳定型斑块组(t=2.19、2.876,χ2=9.23,P<0.05)。结论单核细胞趋化因子4、膜联蛋白A1水平与颈动脉粥样斑块不稳定性密切相关,并参与了急性脑梗死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粥样斑块 单核细胞趋化因子4 膜联蛋白A1 急性脑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因素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4
2
作者 雷红 孙莉君 李莉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2期3673-3674,共2页
目的探讨引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的相关社会因素,为HDCP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0年12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1681例孕产妇的临床资料,对HDCP发生的相关社会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681例孕产妇中159例发生... 目的探讨引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的相关社会因素,为HDCP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0年12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1681例孕产妇的临床资料,对HDCP发生的相关社会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681例孕产妇中159例发生HDCP,发生率为9.5%。≤25岁组HDCP发生率为8.3%,26~34岁组HDCP发生率为8.8%,≥35岁组HDCP发生率为20.0%,≥35岁组HDCP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城市居住组HDCP发生率为6.6%,农村居住组HDCP发生率为13.9%,农村居住组HDCP发生率明显高于城市居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前系统检查组HDCP发生率为1.3%,无产前系统检查组HDCP发生率为18.7%,无产前系统检查组HDCP发生率明显高于产前系统检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35岁、农村居住、产前未通过系统查检的孕产妇是HDCP的高发人群,如果对以上因素加以重点评估和合理控制,可以减少HDCP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妊娠性 社会因素 孕产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态调节剂对预防老年病人肠内营养相关腹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乔志敏 张英 陈原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2008年第4期242-244,共3页
目的:探讨微生态调节剂对老年病人EN相关腹泻的预防作用。方法:将符合入选条件的实施EN的老年病人62例,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病人均给予鼻饲能全力,根据病人耐受程度逐步提高每天供给量至其需要量,其中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鼻... 目的:探讨微生态调节剂对老年病人EN相关腹泻的预防作用。方法:将符合入选条件的实施EN的老年病人62例,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病人均给予鼻饲能全力,根据病人耐受程度逐步提高每天供给量至其需要量,其中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鼻饲微生态调节剂1周。观察两组病人腹泻发生率和EN达到目标供给量的时间。结果:试验组病人腹泻发生率为13.33%,对照组为37.50%,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组达到目标供给量的时间显著缩短(P<0.01)。结论:在EN治疗的老年病人中,添加适宜的微生态调节剂,可显著减少腹泻的发生,有利于EN治疗的顺利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态调节剂 老年病人 肠内营养 腹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40在癫痫大鼠大脑皮层及海马中的表达变化 被引量:2
4
作者 孙宏 张辉锋 +4 位作者 吴海琴 任静 张桂莲 张茹 展淑琴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729-734,共6页
目的:研究CD40炎症分子在癫痫持续状态(status epilepticus,SE)后大鼠大脑皮层及海马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及免疫荧光双标记方法,观察锂-匹罗卡品癫痫大鼠大脑皮层及海马的不同区域、不同时间点、不同细胞中CD40的表达情况。结... 目的:研究CD40炎症分子在癫痫持续状态(status epilepticus,SE)后大鼠大脑皮层及海马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及免疫荧光双标记方法,观察锂-匹罗卡品癫痫大鼠大脑皮层及海马的不同区域、不同时间点、不同细胞中CD40的表达情况。结果:癫痫发作显著增加了CD40阳性细胞,以在海马组织中增加为著;SE后CD40主要在激活的小胶质细胞上表达;CD40阳性细胞在SE后3 d增加达到一个高峰,在SE 7 d后恢复到SE前稍高的水平。结论:CD40在激活的小胶质细胞上高表达,促进了SE大鼠海马炎症反应,提示CD40介导的信号通路参与SE后海马组织的炎症病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40 癫痫 小胶质细胞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凯时联合弥可保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40例 被引量:4
5
作者 张涵涛 王昉 付红萍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23期2788-2789,共2页
目的:观察凯时联合弥可保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方法:将76例DPN患者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36例,分别给予凯时联合弥可保和弥可保治疗,共3周,对其疗效进行对比。结果:治疗组DPN症状体征、神经传导速度改善明显好于对照组... 目的:观察凯时联合弥可保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方法:将76例DPN患者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36例,分别给予凯时联合弥可保和弥可保治疗,共3周,对其疗效进行对比。结果:治疗组DPN症状体征、神经传导速度改善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凯时与弥可保合用可明显改善DPN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神经病变 凯时 弥可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内营养在心力衰竭合并低钠血症病人治疗中的作用 被引量:3
6
作者 乔志敏 陈原 +1 位作者 薛霞 王明新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2007年第6期367-369,共3页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支持在心力衰竭合并低钠血症病人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40例心力衰竭合并低钠血症的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进行抗心力衰竭常规治疗并补钠;治疗组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并补钠的同时,通过经肠...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支持在心力衰竭合并低钠血症病人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40例心力衰竭合并低钠血症的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进行抗心力衰竭常规治疗并补钠;治疗组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并补钠的同时,通过经肠营养途径进行营养支持,比较两组病人血钠值升至正常所需时间。结果:治疗组血钠升至正常所需时间为(5.30±1.82)d,对照组为(8.85±2.44)d,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肠内营养支持显著缩短了临床纠正心力衰竭合并低钠血症的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低钠血症 肠内营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穿刺气管置管术的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周文涛 常静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9期802-803,共2页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ercutaneous dilational tracheostomy,PDT)为临床提供了一个简单、迅速的床边气管切开方法,广泛适用于上呼吸道阻塞、急救、昏迷、呼吸衰竭及不适宜气管插管的特殊病例。但操作不当常引发严重并发症,现将我...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ercutaneous dilational tracheostomy,PDT)为临床提供了一个简单、迅速的床边气管切开方法,广泛适用于上呼吸道阻塞、急救、昏迷、呼吸衰竭及不适宜气管插管的特殊病例。但操作不当常引发严重并发症,现将我院麻醉科61例操作体会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穿刺气管置管术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 上呼吸道阻塞 操作不当 严重并发症 切开方法 气管插管 呼吸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izzi综合征45例手术体会 被引量:5
8
作者 李向毅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820-1822,共3页
目的:探讨Mirizzi综合征的诊断和手术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经手术证实的Mirizzi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5例Mirizzi综合征患者中仅4例(8.9%)术前确诊。Ⅰ型12例,Ⅱ型23例,Ⅲ型10例。45例中行胆囊切除术9例(20.0%),胆囊大部分... 目的:探讨Mirizzi综合征的诊断和手术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经手术证实的Mirizzi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5例Mirizzi综合征患者中仅4例(8.9%)术前确诊。Ⅰ型12例,Ⅱ型23例,Ⅲ型10例。45例中行胆囊切除术9例(20.0%),胆囊大部分切除术2例(4.4%),胆囊切除、胆囊瓣瘘口修补术8例(17.8%),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瘘口修补、T管引流术18例(40.0%),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Roux-en-Y胆肠吻合术7例(15.6%)。术后发生胆漏5例(11.1%),残余结石1例(2.2%),均经非手术治疗治愈。结论:Mirizzi综合征术前确诊困难,术中易损伤胆管。治疗方法以手术为主,可根据术中情况个体化选择手术方式。对于胆道病变较重的病例以胆囊切除、肝总管空肠吻合术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石 MIRIZZI综合征 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as/FasL在牙髓炎症过程中的分布及意义
9
作者 余擎 吴补领 +1 位作者 肖明振 王宁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07-309,共3页
目的 :观察Fas/FasL基因及其蛋白在正常牙髓和炎症牙髓中的表达和分布 ,探讨其在牙髓炎症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原位杂交方法。结果 :正常牙髓组织中Fas表达量不高 ,FasL呈阴性表达 ,而在牙髓炎症过程中两者... 目的 :观察Fas/FasL基因及其蛋白在正常牙髓和炎症牙髓中的表达和分布 ,探讨其在牙髓炎症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原位杂交方法。结果 :正常牙髓组织中Fas表达量不高 ,FasL呈阴性表达 ,而在牙髓炎症过程中两者均有阳性表达 ,且其组织细胞的分布与TUNEL法的结果相似。结论 :牙髓炎症过程中的细胞凋亡可能是通过Fas介导的。LPS等一些因素可能使牙髓组织细胞膜上的Fas和FasL的表达量增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表达 牙髓炎 原位杂交 细胞凋亡 FAS FASL 免疫组织化学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滋养细胞疾病间隙连接蛋白CX43的表达
10
作者 张欣文 辛晓燕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68-369,共2页
目的 :研究间隙连接蛋白 (CX43)在妊娠滋养细胞疾病中的组织定位和表达 ,探讨CX43与妊娠滋养细胞疾病的关系。方法 :采用单克隆抗体SP免疫组化技术和核酸原位杂交技术测定 1 1 0例妊娠滋养细胞疾病中CX43的表达情况。结果 :正常早孕绒毛... 目的 :研究间隙连接蛋白 (CX43)在妊娠滋养细胞疾病中的组织定位和表达 ,探讨CX43与妊娠滋养细胞疾病的关系。方法 :采用单克隆抗体SP免疫组化技术和核酸原位杂交技术测定 1 1 0例妊娠滋养细胞疾病中CX43的表达情况。结果 :正常早孕绒毛中CX43阳性颗粒定位于细胞滋养层细胞的胞浆和胞膜中 ,胞核也有表达 ;合体滋养细胞和间质细胞几乎不表达。GTD中CX43表达明显减弱 ,有表达也仅局限于细胞膜上 ,胞核和胞浆中几乎不表达。正常早孕绒毛与妊娠滋养细胞疾病中CX43的表达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 ) ,而滋养细胞疾病间则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结论 :CX43表达降低及GJIC功能减弱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 滋养细胞疾病 间隙连接蛋白 细胞间隙连接通讯 免疫组织化学 原位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海拔高度胎盘的组织学比较研究
11
作者 谭德银 戴鑫琦 +4 位作者 余良宽 刘健 潘钦 杨素琴 马树恒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5期396-398,I059,共4页
目的:研究不同海拔高度胎盘的组织形态及超微结构。方法:对26 例海拔3 200 m 以上的高原组、30 例1 300 m 以下的喀什组及20 例西安组胎盘组织进行光镜和电镜观察。结果:(1) 高原组新生儿体重均数绝对值2915... 目的:研究不同海拔高度胎盘的组织形态及超微结构。方法:对26 例海拔3 200 m 以上的高原组、30 例1 300 m 以下的喀什组及20 例西安组胎盘组织进行光镜和电镜观察。结果:(1) 高原组新生儿体重均数绝对值2915-38 g,明显低于喀什组(3 333 g)及西安组(3 225 g) 。(2) 高原组胎盘重量均值485-12 g,低于喀什组(583-96 g)及西安组(583-25 g)。(3) 高原组胎盘系数比值均数绝对值6-09,高于喀什组(5-757) 及西安组(5-602) 。(4) 组织学检查高原组具有的合体细胞结节、血管合体膜、血管增多绒毛、细胞滋养细胞,绒毛纤维素样物质沉积、基底膜增厚等阳性绒毛明显高于喀什组和西安组,而喀什组又高于西安组。(5)超微结构观察:高原组胎盘绒毛的合体细胞及朗罕细胞增生明显,粗面内质网扩张,滋养叶基底膜明显增厚。结论:高原缺氧能引起妊娠胎盘组织形态结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盘 病理学 组织学 超微结构 海拔高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机运行中的节能与功率因数之间的关系
12
作者 孟彦京 高银孝 刘美兰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7年第4期47-51,共5页
讨论了在正弦或非正弦下交流电机提高功率因数与节能的原理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分析说明:提高功率因数可以节能,但不是必然的关系,应视具体情况而定.
关键词 电机 节能 功率因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20 α-羟类固醇脱氢酶在昆虫细胞中的表达
13
作者 毛积芳 刘葆璎 《生物化学杂志》 CSCD 1996年第4期391-395,共5页
大鼠20α羟类固醇脱氢酶(20α-Hydroxysteroiddehydrogenase,20αHSD)cDNA片段,被插入杆状病毒(BacuIovirus)的转移载体pBlueBacⅢ,经野生型病毒DNA的共转染,... 大鼠20α羟类固醇脱氢酶(20α-Hydroxysteroiddehydrogenase,20αHSD)cDNA片段,被插入杆状病毒(BacuIovirus)的转移载体pBlueBacⅢ,经野生型病毒DNA的共转染,从被转染的昆虫细胞中获得重组病毒。Northernblot分析,重组病毒感染细胞有20αHSD基因表达。感染细胞裂解液的Western印迹法分析,37kD的蛋白带被20αHSD抗体识别.体外酶活性测定发现,感染细胞裂解液中含有20αHSD酶促活性以上结果提示,大鼠20αHSD在杆状病毒昆虫表达系统成功地获得表达,为今后大量制备和纯化20αHSD创造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α 羟类固醇脱氢酶 昆虫细胞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理盐水保留灌肠后超声检查肝外胆管梗阻病变(附77例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唐充 于铭 +3 位作者 潘伯荣 汪存福 吴学刚 邓振生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846-1848,共3页
目的提高肝外胆管梗阻性病变的超声显示率。方法对肝外梗阻性黄疸而常规超声检查未显示出梗阻病变的77例患者实施生理盐水保留灌肠使结肠充盈成为肝外胆管的透声窗,然后采用腹部超声诊断仪寻找其后方的胆管梗阻病变。结果灌肠成功的患... 目的提高肝外胆管梗阻性病变的超声显示率。方法对肝外梗阻性黄疸而常规超声检查未显示出梗阻病变的77例患者实施生理盐水保留灌肠使结肠充盈成为肝外胆管的透声窗,然后采用腹部超声诊断仪寻找其后方的胆管梗阻病变。结果灌肠成功的患者71例(灌肠成功率92.0%),能显示肝外胆管梗阻病变68例,显示率为96.0%。其中结石55例,肿瘤11例,炎性狭窄2例。仍有3例未能显示出肝外胆管梗阻病变。结论被生理盐水充盈的结肠确能作为肝外胆管的透声窗,从而使肝外胆管梗阻病变的超声显示率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理盐水保留灌肠 透声窗 肝外胆管梗阻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移植术后血清IL-18的动态监测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5
作者 刘哲 王龙信 +4 位作者 王福利 秦卫军 张更 王禾 袁建林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082-1083,1086,共3页
目的:观察肾移植术后发生急性排斥反应、感染、环孢霉素A(CsA)中毒时血清白介素-18(IL-18)的变化,探讨IL-18在急性排斥反应中的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的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对90例肾移植患者手术前后的血清IL-18水平进行动态监测。结果... 目的:观察肾移植术后发生急性排斥反应、感染、环孢霉素A(CsA)中毒时血清白介素-18(IL-18)的变化,探讨IL-18在急性排斥反应中的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的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对90例肾移植患者手术前后的血清IL-18水平进行动态监测。结果:肾移植患者术前血清IL-18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P<0.01),术后第1天明显升高,10d左右基本降至术前水平。发生急性排斥反应时,血清IL-18持续升高,经甲基强的松龙(MP)冲击有效后迅速下降,治疗无效者,血清IL-18持续在高水平。并发感染时,IL-18也显著升高,与急性排斥反应组相比差别无显著性意义;而CsA中毒时,IL-18变化不明显。结论:动态监测IL-18有助于用于急性排斥反应的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白细胞介素-18 急性排斥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hrelin对糖尿病大鼠心肌动作电位和瞬时外向钾电流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冯丹阳 孙强 +2 位作者 陈莉娜 赵正杭 周筠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61-664,共4页
目的探讨外源性ghrelin对糖尿病心肌病(DCM)大鼠心肌动作电位及瞬时外向钾电流(Ito)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60mg/kg)诱导Ⅰ型DCM模型,并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观察ghrelin对糖尿病大鼠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及瞬时外向... 目的探讨外源性ghrelin对糖尿病心肌病(DCM)大鼠心肌动作电位及瞬时外向钾电流(Ito)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60mg/kg)诱导Ⅰ型DCM模型,并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观察ghrelin对糖尿病大鼠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及瞬时外向钾电流的影响。结果与DCM组比较,10^(-7) mmol/L ghrelin明显延长DCM大鼠心室肌细胞5%动作电位时程(APD50)[(12.49±2.32)%;n=7,P=0.037]及APD90[(26.29±5.13)%;n=7,P=0.006];并明显抑制Ito电流峰值,抑制率[(23.14±3.07)%;n=9,P=0.021]。结论外源性ghrelin抑制Ito电流而延长DCM大鼠心肌动作电位时程,参与糖尿病大鼠心脏电生理的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HRELIN 糖尿病心肌病 动作电位 瞬时外向钾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颌阻生尖牙与正畸矫治 被引量:5
17
作者 薛健 张冶 +1 位作者 孙惠 段银钟 《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00-103,共4页
上颌恒尖牙的埋伏阻生较常见,且影响美观及功能。本文较详细地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文献、资料对上颌阻生尖牙的综合处理.讨论了上颌阻生恒尖牙的发生原因,阻生尖牙的定位方法,阻生尖牙矫治方案的确定,阻生尖牙的外科协助处置以及正畸矫... 上颌恒尖牙的埋伏阻生较常见,且影响美观及功能。本文较详细地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文献、资料对上颌阻生尖牙的综合处理.讨论了上颌阻生恒尖牙的发生原因,阻生尖牙的定位方法,阻生尖牙矫治方案的确定,阻生尖牙的外科协助处置以及正畸矫治阻生尖牙的各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生 尖牙 埋伏阻生 导萌 贴钩牵引 正畸矫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腭裂修复术控制性低血压的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樊仲涛 詹振刚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242-243,共2页
本文介绍了115例用静脉复合麻醉(吗啡和安定)加控制性低血压(硝普钠)进行小儿腭裂修复术的方法和效果。本组麻醉经过顺利,诱导时间短,不需深麻醉,患儿安静,出血少,不输血,硝普钠用量小,降压程度较易控制,循环和呼吸平稳,手术时间显著缩... 本文介绍了115例用静脉复合麻醉(吗啡和安定)加控制性低血压(硝普钠)进行小儿腭裂修复术的方法和效果。本组麻醉经过顺利,诱导时间短,不需深麻醉,患儿安静,出血少,不输血,硝普钠用量小,降压程度较易控制,循环和呼吸平稳,手术时间显著缩短,苏醒快,对肝肾功能、视力和切口愈合没有明显影响.麻醉中来发生严重意外和并发症,对硝普钠可能引起硫氰化物中毒等并发症提出了预防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腭裂 修复术 控制性低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决太阳能电源系统控制器振荡的有效方法——回差电压法 被引量:1
19
作者 宁铎 高银孝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8年第1期38-42,共5页
以40Wp户用光伏电源系统控制器为例,探讨了为防止蓄电池过充电与过放电而设计的控制器电路产生振荡的原因及解决方法——回差电压法,简述了该方法的设计思想及工作原理,给出了简单实用的电路图。这种方法对于蓄电池保护控制器的... 以40Wp户用光伏电源系统控制器为例,探讨了为防止蓄电池过充电与过放电而设计的控制器电路产生振荡的原因及解决方法——回差电压法,简述了该方法的设计思想及工作原理,给出了简单实用的电路图。这种方法对于蓄电池保护控制器的设计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差电压法 振荡 充放电 蓄电池保护 光伏电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谷氨酰胺对烧伤小鼠小肠粘膜损伤的保护作用
20
作者 杨萍 陈玉林 +4 位作者 杨天成 杨春荣 张永勇 汪涛 方勇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S1期78-81,共4页
目的:探讨谷氨酰胺(Gln)对烧伤后小肠粘膜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昆明小鼠分为N组(假伤组)、5组[20%体表总面积(TBSA)Ⅲ度烧伤治疗对照组]和G组(烧伤后Gln治疗组),伤后24,48h取肠系膜淋巴结、肝脏作... 目的:探讨谷氨酰胺(Gln)对烧伤后小肠粘膜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昆明小鼠分为N组(假伤组)、5组[20%体表总面积(TBSA)Ⅲ度烧伤治疗对照组]和G组(烧伤后Gln治疗组),伤后24,48h取肠系膜淋巴结、肝脏作细菌培养;取回盲部小肠段作组织形态学检查、蛋白含量测定及组织细胞DNA含量和细胞周期分析。结果:B组动物伤后小肠粘膜结构混乱,粘膜厚度变薄;肠系膜淋巴结、肝脏细菌检出率高;DNA含量和细胞分裂增殖指数均下降。G组则能明显逆转烧伤引起的上述改变。结论:烧伤后补充Gln有助于促进肠道组织细胞增殖,维持粘膜结构完整,保护屏障功能,减少细菌移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酰胺 灼伤 粘膜 小肠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