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BP网络的智能压力传感器系统研究与设计 被引量:8
1
作者 崔静雅 吕惠民 程赛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426-1430,共5页
将STM32F101C8微处理器与μC/OS-Ⅱ操作系统相结合,设计出了一种高精度智能传感器系统,给出了相应的硬件结构和软件设计。利用BP神经网络对压力和温度两个目标参量进行数据融合处理,减小了两者相互交叉干扰敏感度。实测结果显示该传感... 将STM32F101C8微处理器与μC/OS-Ⅱ操作系统相结合,设计出了一种高精度智能传感器系统,给出了相应的硬件结构和软件设计。利用BP神经网络对压力和温度两个目标参量进行数据融合处理,减小了两者相互交叉干扰敏感度。实测结果显示该传感器能满足多任务下的实时性要求,并具有更加精确、稳定、可靠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传感器 BP神经网络 μC/OS-Ⅱ STM32F101C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VT光伏泵水系统瞬态工作点特性分析 被引量:12
2
作者 苑进社 余世杰 何慧若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54-556,共3页
采用定电压跟踪器 (CVT)的光伏水泵系统在不同地区已成功地投入实际应用。实地运行数据表明 ,CVT不能适应太阳电池阵列伏安特性的变化 ,使系统瞬态工作点偏离阵列输出最大功率点 ,导致系统功率损失。该文报道 2 .5kWp光伏水泵系统的基... 采用定电压跟踪器 (CVT)的光伏水泵系统在不同地区已成功地投入实际应用。实地运行数据表明 ,CVT不能适应太阳电池阵列伏安特性的变化 ,使系统瞬态工作点偏离阵列输出最大功率点 ,导致系统功率损失。该文报道 2 .5kWp光伏水泵系统的基本构成和典型实地运行数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VT 光伏水泵系统 瞬态工作点 定电压跟踪器 光机电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低频脉冲电场对渗透胁迫下玉米幼苗根系细胞延迟光子辐射的影响
3
作者 贺瑞瑞 习岗 +1 位作者 刘锴 赵燕燕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55-160,共6页
为了揭示极低频脉冲电场对作物抗旱性的影响及其机理,采用渗透势为-0.1 MPa的PEG-6000溶液模拟干旱条件,研究脉冲频率为1Hz、场强为200kV/m、脉宽为80ms的极低频脉冲电场对干旱胁迫下玉米幼苗根系延迟光子辐射动力学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 为了揭示极低频脉冲电场对作物抗旱性的影响及其机理,采用渗透势为-0.1 MPa的PEG-6000溶液模拟干旱条件,研究脉冲频率为1Hz、场强为200kV/m、脉宽为80ms的极低频脉冲电场对干旱胁迫下玉米幼苗根系延迟光子辐射动力学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下,玉米幼苗根系细胞延迟光子辐射动力学参数的初始光子数I0、相干时间τ和衰减参数β均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呈现出波动性的下降趋势,经过极低频脉冲电场处理的玉米幼苗根系细胞的初始光子数I0、相干时间τ和衰减参数β的变化趋势与之类似,但是,各动力学参数的数值均明显高于对照.延迟发光动力学参数的变化暗示极低频脉冲电场处理提高了渗透胁迫下玉米幼苗根系细胞的代谢水平和组织序性,增强了细胞内功能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延迟光子辐射的分析结果为在活体细胞层面阐明极低频脉冲电场对作物抗旱性的影响及其机理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迟光子辐射 脉冲电场 渗透胁迫 根系细胞 细胞代谢 组织序性 抗旱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弱光触发下GaAs光电导开关的载流子输运和热失效机制
4
作者 司鑫阳 徐鸣 +2 位作者 王文豪 常家豪 王铖杰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153-2160,共8页
弱光触发下高倍增砷化镓光电导开关(GaAs PCSS)内以丝状电流为表现形式的载流子输运机制对其瞬态工作特性和寿命研究有重要意义。该文基于有限元方法构建了GaAs PCSS的物理模型,结合丝状电流的生热机制对1.5μJ弱光触发下开关的瞬态输... 弱光触发下高倍增砷化镓光电导开关(GaAs PCSS)内以丝状电流为表现形式的载流子输运机制对其瞬态工作特性和寿命研究有重要意义。该文基于有限元方法构建了GaAs PCSS的物理模型,结合丝状电流的生热机制对1.5μJ弱光触发下开关的瞬态输出电流和晶格温度进行了仿真分析,考察了偏置电场对GaAs PCSS输出特性的影响。通过不同时刻开关内部的瞬态电场、电子浓度和晶格温度等方面研究了高倍增模式下GaAs PCSS的光生载流子输运过程和损伤机理。结果表明,高密度丝状电流的存在伴随于高场畴的产生和发展。开关内部电场越高,负微分效应引起的载流子聚束现象越明显,相应的电子浓度和晶格温度值也越高;在浓度达1017 cm^(-3)数量级的等离子体通道中,阳极附近电场强度和晶格温度最大值分别为220 kV/cm和821.92 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AS 光电导开关 高倍增模式 丝状电流 输运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电场对渗透胁迫下玉米幼苗自发光子辐射的影响 被引量:8
5
作者 习岗 贺瑞瑞 +1 位作者 刘锴 赵燕燕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19-324,共6页
为了揭示极低频脉冲电场(extremely low frequency pulsed electric field,ELF-PEF)对作物幼苗抗旱性的影响及其机理,采用渗透势为-0.1MPa的PEG-6000溶液对玉米幼苗形成生理干旱,研究了1Hz脉冲电场对渗透胁迫下玉米幼苗生长和自发光子... 为了揭示极低频脉冲电场(extremely low frequency pulsed electric field,ELF-PEF)对作物幼苗抗旱性的影响及其机理,采用渗透势为-0.1MPa的PEG-6000溶液对玉米幼苗形成生理干旱,研究了1Hz脉冲电场对渗透胁迫下玉米幼苗生长和自发光子辐射的变化。结果表明,在-0.1 MPa的渗透胁迫下玉米幼苗根系和叶片鲜质量缓慢增长,玉米幼苗种胚的自发光子辐射表现出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幼苗根系和叶片的自发光子辐射也呈现出波动性的增长趋势;经过脉冲电场处理的玉米幼苗根系和叶片鲜质量始终高于(P<0.05)未经过脉冲电场处理的对照组,玉米种胚的自发光子辐射峰值出现的时间比对照组早(P<0.01),峰值辐射强度也比对照高(P<0.01),玉米幼苗根系和叶片的自发光子辐射都有所增强(P<0.05),在渗透胁迫初期脉冲电场处理对玉米幼苗叶片自发光子辐射的增强效应非常显著(P<0.01)。研究结果为揭示极低频脉冲电场对作物幼苗抗旱性的影响机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场 作物 辐射 渗透胁迫 幼苗抗旱性 玉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V-B诱导的大豆愈伤组织超弱光子辐射的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14
6
作者 习岗 刘锴 +1 位作者 张晓辉 李少华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449-1454,共6页
为了研究细胞超弱光子辐射的动力学特征及其所揭示的生物学意义,用20μW/cm2UV-B辐射大豆愈伤组织2h,测定停止辐射后4d内大豆愈伤组织在LED光诱导下的延迟发光.通过建立延迟发光动力学方程和数学拟合得到了大豆愈伤组织超弱光子辐射中... 为了研究细胞超弱光子辐射的动力学特征及其所揭示的生物学意义,用20μW/cm2UV-B辐射大豆愈伤组织2h,测定停止辐射后4d内大豆愈伤组织在LED光诱导下的延迟发光.通过建立延迟发光动力学方程和数学拟合得到了大豆愈伤组织超弱光子辐射中的延迟发光积分强度、初始光子数、衰减参数和自发发光,讨论了这些发光动力学参数的生物学意义.研究结果表明,在停止UV-B辐射后的4d内,大豆愈伤组织的光诱导延迟发光服从双曲线弛豫.动力学分析发现,延迟发光积分强度和初始光子数随处理后时间的进行呈现波动变化,停止UV-B辐射后,自发发光和丙二醛(MDA)含量均呈现升高的趋势,在辐射后2d附近达到峰值,此后同步下降.用延迟发光积分强度和自发发光的比值定义细胞的状态参量Q和序参量R,发现UV-B辐射后大豆愈伤组织细胞Q值或R值的变化反映了UV-B辐射对大豆愈伤组织细胞的损伤以及细胞的恢复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弱光子辐射 大豆愈伤组织 UV-B辐射 细胞状态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超弱光子辐射评价菠菜叶片衰老方法可行性 被引量:6
7
作者 习岗 贺瑞瑞 +1 位作者 刘锴 赵燕燕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7期268-275,共8页
为了研究植物叶片衰老评价及其无损检测方法,采用外源H2O2诱发菠菜叶片衰老,研究了H2O2胁迫下菠菜叶片细胞超弱光子辐射的变化规律及其与叶片衰老的关系。结果表明,在H2O2胁迫过程中,菠菜叶片自发光子辐射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外... 为了研究植物叶片衰老评价及其无损检测方法,采用外源H2O2诱发菠菜叶片衰老,研究了H2O2胁迫下菠菜叶片细胞超弱光子辐射的变化规律及其与叶片衰老的关系。结果表明,在H2O2胁迫过程中,菠菜叶片自发光子辐射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外界光诱导的延迟光子辐射也表现出明显的变化。根据细胞自发光子辐射和延迟光子辐射的生物学意义,采用延迟光子辐射积分强度和自发光子辐射的比值作为描述细胞整体状态的状态参量,结果发现,在H2O2胁迫过程中,基于细胞超弱光子辐射的菠菜叶片细胞状态参量的变化与叶绿素含量的变化呈现良好的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91437,暗示通过细胞状态参量的变化可以推测菠菜叶片细胞的状态与衰老程度,进而实现对菠菜叶片衰老程度的无损检测,为植物叶片衰老评价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 无损检测 叶绿素 叶片衰老评价 H2O2胁迫 细胞超弱光子辐射 细胞状态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渗透胁迫下玉米叶片电位波动边际谱的变化与意义 被引量:7
8
作者 刘锴 习岗 +1 位作者 贺瑞瑞 余宁梅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99-205,共7页
植物叶片电位波动是来自于活细胞的生命信息。为了解读植物叶片电位波动的频谱特征及其意义,该文采用HHT(Hilbert-Huang transform)方法研究了渗透势为?0.1 MPa的渗透胁迫下玉米幼苗叶片电位波动边际谱的变化规律及其意义,计算了边际谱... 植物叶片电位波动是来自于活细胞的生命信息。为了解读植物叶片电位波动的频谱特征及其意义,该文采用HHT(Hilbert-Huang transform)方法研究了渗透势为?0.1 MPa的渗透胁迫下玉米幼苗叶片电位波动边际谱的变化规律及其意义,计算了边际谱特征参数边缘频率SEF(spectral edge frequency)、重心频率SCF(spectral center frequency)、边际谱熵MSE(marginal spectrum entropy)和动作电位灵敏指数Q。结果表明,玉米幼苗叶片电位波动的边际谱是分布在0.5 Hz以内的连续谱,在渗透胁迫下,SEF和SCF呈现出先减小后增加再减小的变化趋势,动作电位灵敏指数Q的变化与之相反,MSE表现出先增加再下降的变化趋势。通过与叶片生理指标MDA(malondialdehyde)和叶绿素含量变化的对比研究,发现MSE的峰值时间可以作为叶片细胞对渗透胁迫自我调节和适应性反应限度的标志,Q值的大小可以作为玉米叶片细胞对渗透胁迫反应灵敏度的标志,依据渗透胁迫下玉米幼苗叶片电位波动边际谱特征参数的变化,有可能对玉米叶片细胞的功能状态进行实时、在位和无损伤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 渗透 胁迫 玉米 电位波动 边际谱 Hilbert-Huang TRANSFOR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光谱智能监测水中矿物油浓度的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唐远河 刘青松 +3 位作者 蒙磊 刘汉臣 刘骞 李存霞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24-428,共5页
为便于环保部门实时准确监测水体油污染情况,研制了一套基于紫外荧光和物联网技术在线监测水中矿物油浓度的系统。该系统采用非对称Czemy-Turner光路的高精度单色器,提高了分辨率;光路增加了一束参考光,用于修正光源波动对探测结果的影... 为便于环保部门实时准确监测水体油污染情况,研制了一套基于紫外荧光和物联网技术在线监测水中矿物油浓度的系统。该系统采用非对称Czemy-Turner光路的高精度单色器,提高了分辨率;光路增加了一束参考光,用于修正光源波动对探测结果的影响;光路增添光纤传输激发光和荧光,减小系统因仪器振动造成的光路偏差;探头采用特殊设计光纤束,大幅提高光纤耦合效率和信号输出;系统集成了控制模块和无线通讯模块,实现系统的实时测量、数据处理和远程控制。该系统集成度高、探测精度高、稳定性好。利用化学计量学方法中的平行因子算法和化学校正分析理论,降低矿物油不同成分差异带来的计算误差,精确计算出未知样品的浓度。使用该系统测定了柴油、机油、原油三种样品溶液在10,25,50和100mg·L-1的荧光光谱。用光栅光谱仪测得这三种油的最佳吸收波长分别为256,365和397nm;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测量了上述三种油的吸光度分别为0.028,0.036和0.041;它们的最佳发射波长分别为355,419和457nm。利用该装置测得柴油、机油和原油的检出限分别为0.03,0.04和0.06mg·L-1,相对误差分别为2.1%,1.0%和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光谱 矿物油浓度 光谱仪 物联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V-B诱导的大豆愈伤组织异黄酮和超弱发光的变化 被引量:8
10
作者 习岗 卢洪 +1 位作者 杨意 杨初平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2640-2644,共5页
利用基于单光子技术的超弱发光测量系统研究了UV-B辐射对大豆愈伤组织异黄酮和超弱发光的影响,UV-B辐射的强度范围为20~80μW/cm2.结果表明,UV-B辐射使大豆愈伤组织延迟发光初始强度和自发发光强度明显增强,随着诱导处理后时间的延长,... 利用基于单光子技术的超弱发光测量系统研究了UV-B辐射对大豆愈伤组织异黄酮和超弱发光的影响,UV-B辐射的强度范围为20~80μW/cm2.结果表明,UV-B辐射使大豆愈伤组织延迟发光初始强度和自发发光强度明显增强,随着诱导处理后时间的延长,延迟发光初始强度和自发发光强度逐渐减小,大豆异黄酮含量逐渐增加,大豆异黄酮含量的变化与延迟发光初始发光强度的变化之间呈现负相关.结果表明,UV-B辐射使大豆愈伤组织总体代谢和活性氧代谢强度提高,大豆异黄酮含量提高是自发发光和延迟发光强度降低的原因,大豆异黄酮含量的增加可以用延迟发光初始发光强度的降低来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V-B辐射 超弱发光 异黄酮 大豆愈伤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VPE生长的InGaN/GaN单量子阱的光致发光和光吸收特性(英文)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玥 施卫 +3 位作者 苑进社 贺训军 胡辉 姬广举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07-411,共5页
研究了用金属有机物气相外延(MOVPE)法在蓝宝石衬底上生长的In组分浓度保持不变的InGaN/GaN单量子阱结构在室温下的发光特性和光吸收特性。实验结果表明,在InGaN厚度<3 nm时,随着样品InGaN势阱层宽度的增加(1 nm),光致发光(PL)谱的... 研究了用金属有机物气相外延(MOVPE)法在蓝宝石衬底上生长的In组分浓度保持不变的InGaN/GaN单量子阱结构在室温下的发光特性和光吸收特性。实验结果表明,在InGaN厚度<3 nm时,随着样品InGaN势阱层宽度的增加(1 nm),光致发光(PL)谱的发光峰值波长出现明显的红移33 nm现象,而且发光强度下降8%,谱线半峰全宽(FWHM)展宽,通过对样品的透射、反射光谱研究发现,量子阱层窄(1.5 nm)的样品在波长接近红外区时出现无吸收的现象,即R+T达到了100%,而在阱层较宽的样品中没有发现这一现象,对引起这些现象的原因进行了讨论。这些结果有助于开发和优化三族氮化物半导体光电器件的进一步研究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GAN/GAN 单量子阱 光致发光 透射光谱 反射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低频脉冲电场与高压静电场对作物种子萌发影响的差异 被引量:15
12
作者 习岗 刘锴 +1 位作者 徐永奎 高宇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65-271,共7页
为了明确基于极低频脉冲电场(pulsed electric field,PEF)的种子处理技术与基于高压静电场(highvoltage electrostatic field,HVEF)的种子处理技术的有效性及其差异,研究了极低频PEF和HVEF对绿豆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极低频PEF处理对... 为了明确基于极低频脉冲电场(pulsed electric field,PEF)的种子处理技术与基于高压静电场(highvoltage electrostatic field,HVEF)的种子处理技术的有效性及其差异,研究了极低频PEF和HVEF对绿豆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极低频PEF处理对绿豆幼苗的质量、芽长和根长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相同强度的HVEF处理对绿豆幼苗的根长生长有一定促进作用,对芽长的影响不显著。机理研究显示,极低频PEF和HVEF处理均对萌发绿豆的氧化代谢和蛋白质代谢有一定影响,在种子萌发初期,极低频PEF处理促进了种子储藏蛋白的分解,在后期促进了新蛋白的合成,HVEF处理则对萌发后期的蛋白合成有一定促进作用。研究还发现,极低频PEF和HVEF均可通过诱发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激活种子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促进过氧化物酶(POD)的合成,但是,极低频PEF对SOD和POD的影响大于HVEF。讨论了极低频PEF和HVEF对绿豆萌发影响差异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场 种子 试验 脉冲电场 静电场 萌发差异 氧化代谢 蛋白质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Cl胁迫下玉米种子萌发过程中超弱光子辐射的变化 被引量:3
13
作者 习岗 赵燕燕 +1 位作者 刘锴 贺瑞瑞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308-314,共7页
为了揭示盐胁迫下萌发种子超弱光子辐射的生物学意义,研究了NaCl胁迫下萌发玉米种子超弱光子辐射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对照组的玉米种子萌发过程中,种子鲜质量和自发光子辐射逐渐增长,种子鲜质量和自发光子辐射的变化呈现正相关(相... 为了揭示盐胁迫下萌发种子超弱光子辐射的生物学意义,研究了NaCl胁迫下萌发玉米种子超弱光子辐射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对照组的玉米种子萌发过程中,种子鲜质量和自发光子辐射逐渐增长,种子鲜质量和自发光子辐射的变化呈现正相关(相关系数r为0.9614);在50、100和150mmol/L的NaCl胁迫下萌发的玉米种子鲜质量与自发光子辐射也呈现正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9582、0.9406和0.9389),NaCl胁迫对萌发过程中种子鲜质量和自发光子辐射的增长都有抑制作用,NaCl浓度越大,抑制作用越强。研究还发现,NaCl胁迫会导致萌发过程中玉米种子延迟光子辐射中的初始光子数、相干时间和积分强度变小,并且呈现出强度效应。研究结果为揭示盐胁迫下萌发种子超弱光子辐射的生物学意义,开发基于作物耐盐性评价和种质资源鉴定等方面的活体无损检测新技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萌发 胁迫 玉米种子 自发光子辐射 延迟光子辐射 耐盐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多像素光子计数器的探测率与虚警率 被引量:6
14
作者 张国青 刘丽娜 朱长军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819-1824,共6页
为了完善多像素光子计数器(MPPC)在激光测距和激光雷达等方面应用的理论基础,对MPPC作为激光测距或激光雷达光探测器的探测率与虚警率进行了系统研究,运用泊松理论提出了基于MPPC的探测率与虚警率模型,推导了相应的解析表达式,并进行了... 为了完善多像素光子计数器(MPPC)在激光测距和激光雷达等方面应用的理论基础,对MPPC作为激光测距或激光雷达光探测器的探测率与虚警率进行了系统研究,运用泊松理论提出了基于MPPC的探测率与虚警率模型,推导了相应的解析表达式,并进行了数值分析,发现了一些传统探测器不存在的有趣特性。数值结果显示,利用多像素光子计数器作为激光测距的光接收器时,即使不使用门控(选通)技术,仅仅依靠等效光电子数探测阈值调节技术就可以达到实际应用中激光测距的系统要求。其灵敏度可达到光子量级,并能进行光子数分辨。该模型和结果对于促进MPPC在激光测距和激光雷达方面的应用,实现高灵敏度快速探测有一定的理论和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像素光子计数器 激光测距 激光雷达 探测率 虚警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_2O_2诱导的植物叶片光子辐射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7
15
作者 习岗 卢洪 李少华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3250-3255,共6页
为了研究植物叶片光子辐射与氧化胁迫的关系,将鹅掌木叶片用不同浓度的H2O2进行了处理,从而形成氧化胁迫.实验结果表明,随着H2O2处理时间的延长,浓度为7.5%、15%和30%的H2O2处理均使鹅掌木叶片光子辐射中的自发发光较未受处理的对照有... 为了研究植物叶片光子辐射与氧化胁迫的关系,将鹅掌木叶片用不同浓度的H2O2进行了处理,从而形成氧化胁迫.实验结果表明,随着H2O2处理时间的延长,浓度为7.5%、15%和30%的H2O2处理均使鹅掌木叶片光子辐射中的自发发光较未受处理的对照有明显增长,各处理组叶片的延迟发光动力学曲线均呈现双曲性弛豫.通过建立延迟发光非线性动力学方程和数学模拟,得到了延迟发光的特征参量初始光子数I0、相干时间τ和衰减参量β,发现随着H2O2处理时间的延长,各处理组叶片的I0都呈现先下降,后回升,再下降的波动趋势;而浓度为7.5%和15%的两个处理组的叶片τ值和β值呈现波动变化,浓度为30%的处理组的叶片τ和β呈现单调下降的趋势.推测H2O2胁迫下叶片光子辐射中自发发光的变化反映了叶片活性氧含量的变化;叶片延迟发光中I0的变化反映了细胞总体代谢的变化,延迟发光中的τ值和β值的变化反映了叶片细胞对H2O2胁迫的适应和损伤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光子辐射 氧化胁迫 评价 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低频高压脉冲电场对绿豆萌发过程中水分吸收的影响及其机理 被引量:9
16
作者 习岗 高宇 +1 位作者 刘锴 杨运经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3762-3767,共6页
为研究极低频高压脉冲电场(ELF-PEF)对作物种子萌发过程中水分吸收的影响及其机理,测量了ELF-PEF(电场强度为1 k V/cm、频率为1 Hz、脉宽为80 ms)作用下,萌发绿豆的吸水率、细胞膜相对透性、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产生速率及三磷酸腺苷(A... 为研究极低频高压脉冲电场(ELF-PEF)对作物种子萌发过程中水分吸收的影响及其机理,测量了ELF-PEF(电场强度为1 k V/cm、频率为1 Hz、脉宽为80 ms)作用下,萌发绿豆的吸水率、细胞膜相对透性、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产生速率及三磷酸腺苷(ATP)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绿豆萌发过程中,吸水率呈现出萌发初期快速吸水、萌发中期缓慢吸水和萌发后期快速吸水的阶段性变化规律;ELF-PEF能够显著提高萌发初期和萌发后期的吸水率,但对萌发中期的吸水率影响不大。分析表明:在绿豆吸涨初期,ELF-PEF通过可逆电穿孔效应增大了细胞膜相对透性,使种子吸水率增大;在萌发中期,ELF-PEF加速了种子的呼吸代谢,产生速率和ATP含量均显著增大;ELF-PEF对萌发后期的细胞膜相对透性影响不大,推测其可能是通过激活细胞膜上的水通道蛋白来促进绿豆萌发后期的吸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低频脉冲电场 萌发绿豆 吸水率 细胞膜相对透性 超氧自由基产生速率 三磷酸腺苷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低频高压脉冲电场对玉米种子萌发影响的频率差异 被引量:8
17
作者 习岗 高宇 +1 位作者 刘锴 杨运经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242-1248,共7页
为了研究极低频高压脉冲电场对作物种子萌发影响的频率差异,采用电场强度为100kV/m、脉冲宽度为80ms、脉冲频率为0.2~15Hz的高压脉冲电场处理了萌发玉米种子。对萌发种子形态指标和鲜质量的测量结果发现,经过极低频高压脉冲电场处... 为了研究极低频高压脉冲电场对作物种子萌发影响的频率差异,采用电场强度为100kV/m、脉冲宽度为80ms、脉冲频率为0.2~15Hz的高压脉冲电场处理了萌发玉米种子。对萌发种子形态指标和鲜质量的测量结果发现,经过极低频高压脉冲电场处理的萌发玉米种子芽长、根长和种子鲜质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其中,脉冲频率为0.2Hz和1Hz的脉冲电场影响最大。研究还发现,随着脉冲频率的增加,高压脉冲电场对萌发种子鲜质量的影响逐渐减少,表明极低频高压脉冲电场对玉米种子萌发的影响具有频率差异。通过生物超弱发光检测技术对萌发玉米种子自发发光和外界光诱导的延迟发光的测量和分析发现,萌发玉米种子的自发发光和延迟发光对极低频高压脉冲电场的反应也具有频率差异性,0.2Hz和1Hz脉冲电场对种子白发发光和延迟发光的影响最为显著,提示不同脉冲频率的极低频高压脉冲电场对萌发玉米种子的DNA合成反应和细胞代谢的影响有所不同。脉冲电场和种子细胞电场的耦合共振可能是产生频率差异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电场 玉米萌发 频率差异 自发发光 延迟发光 耦合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N_3对玉米萌发过程中超弱光子辐射的影响 被引量:6
18
作者 赵燕燕 习岗 +1 位作者 刘锴 贺瑞瑞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93-198,共6页
为了解读植物种子萌发过程中超弱光子辐射信息的生物学意义,采用呼吸抑制剂NaN3处理萌发玉米种子,跟踪测量和分析了玉米种子萌发过程中超弱光子辐射中自发光子辐射和外界光诱导的延迟光子辐射的变化规律,同时研究了萌发玉米种子鲜质量... 为了解读植物种子萌发过程中超弱光子辐射信息的生物学意义,采用呼吸抑制剂NaN3处理萌发玉米种子,跟踪测量和分析了玉米种子萌发过程中超弱光子辐射中自发光子辐射和外界光诱导的延迟光子辐射的变化规律,同时研究了萌发玉米种子鲜质量的变化.结果发现,NaN3同步抑制了萌发玉米自发光子辐射和鲜质量的增长,造成萌发玉米延迟光子辐射的初始光子数和延迟光子辐射积分强度大幅度降低,相干时间减小.机理分析表明,NaN3对呼吸代谢电子传递链的抑制造成的自由基反应减弱是萌发玉米自发光子辐射减小的原因,自发光子辐射强度可以作为玉米萌发状态的信号,延迟光子辐射动力学参数的大小可以表征萌发玉米呼吸代谢的强弱,相干时间是种子细胞组织序性的量度,通过对萌发种子超弱光子辐射的采集和分析可以实现对萌发种子细胞代谢和功能状态变化的灵敏和无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弱光子辐射 种子萌发 呼吸抑制剂 细胞代谢 无损检测 玉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质合成抑制剂对萌发玉米超弱光子辐射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习岗 赵燕燕 +1 位作者 刘锴 贺瑞瑞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303-308,共6页
为了揭示种子萌发过程中超弱光子辐射机理,分别采用蛋白质合成的转录抑制剂放线菌素D(actinomyin D,AMD)和翻译抑制剂环己亚胺酮(cycloheximide,CHM)处理萌发玉米种子,研究了玉米萌发过程中鲜质量的变化以及自发光子辐射和外界光诱导的... 为了揭示种子萌发过程中超弱光子辐射机理,分别采用蛋白质合成的转录抑制剂放线菌素D(actinomyin D,AMD)和翻译抑制剂环己亚胺酮(cycloheximide,CHM)处理萌发玉米种子,研究了玉米萌发过程中鲜质量的变化以及自发光子辐射和外界光诱导的延迟光子辐射的变化。结果表明,50μg/m L的AMD部分抑制了萌发玉米鲜质量的增长,100μg/m L的CHM完全抑制了萌发玉米鲜质量的增长,萌发玉米自发光子辐射强度的增长与种子鲜质量的增长呈现正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95492、0.93218和0.96235)。研究还发现,在玉米萌发过程中,AMD和CHM对延迟光子辐射的增长有不同的抑制作用,CHM部分抑制了延迟光子辐射的初始光子数、相干时间和积分强度的增大,AMD则使初始光子数、相干时间和积分强度不再增加。研究结果为揭示种子萌发过程中超弱光子辐射的机理及其技术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 种子 机理 萌发玉米 转录抑制剂 翻译抑制剂 细胞超弱光子辐射 呼吸代谢 RNA/DNA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_2O_2胁迫下菠菜叶片延迟发光动力学过程的分析 被引量:7
20
作者 习岗 李少华 张艳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52-956,共5页
从生物延迟发光的机理出发,建立了生物延迟发光动力学方程,发现菠菜叶片的延迟发光随时间按双指数规律衰减,表明菠菜叶片延迟发光来源于快项和慢项两个发光系统,其动力学行为可以通过发光动力学参数积分强度、初始光子数和衰变时间定量... 从生物延迟发光的机理出发,建立了生物延迟发光动力学方程,发现菠菜叶片的延迟发光随时间按双指数规律衰减,表明菠菜叶片延迟发光来源于快项和慢项两个发光系统,其动力学行为可以通过发光动力学参数积分强度、初始光子数和衰变时间定量描述。用体积分数为10%的H2O2溶液处理菠菜叶片,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延迟发光积分强度和初始光子数快速降低,积分强度和初始光子数的变化呈正相关,表征快相和慢相发光特征的两个衰变时间表现出逐渐减小的趋势。积分强度和初始光子数的变化代表了叶片的光合能力和代谢强度的下降,衰变时间的变化暗示H2O2可能对叶片PSⅡ中D1和D2两条多肽造成了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迟发光 动力学模型 菠菜 H2O2 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