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网络文学研究的媒介生态学未来 被引量:7
1
作者 陈海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212-216,共5页
当前网络文学研究可以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视角来审视。从静态看,网络文学研究呈现出文艺学、美学、哲学、文化研究、媒介研究和传播学等六种研究方式并存的态势。从动态看,网络文学研究正在经历着"媒介转向",即从文艺学、美学... 当前网络文学研究可以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视角来审视。从静态看,网络文学研究呈现出文艺学、美学、哲学、文化研究、媒介研究和传播学等六种研究方式并存的态势。从动态看,网络文学研究正在经历着"媒介转向",即从文艺学、美学、哲学角度向文化、媒介、传播研究的转向。基于媒介生态学视野研究网络文学,是将网络文学作为"媒介环境"进行研究,它不仅是网络文学研究"媒介转向"的结果,更是构建新媒介文论的有益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文学 媒介转向 媒介环境 媒介生态学 新媒介文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安坊上回民亲属称谓语变异及身份认同 被引量:6
2
作者 董洪杰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61-169,共9页
不同方言区的回民往往以当地方言为基础形成兼具区域特征和民族特征的回民汉语变体。西安坊上回民所使用的汉语,是西安方言一种民族变体形式。与汉族人使用的西安话相比,坊上话在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都有其独特之处,其中亲属称谓的... 不同方言区的回民往往以当地方言为基础形成兼具区域特征和民族特征的回民汉语变体。西安坊上回民所使用的汉语,是西安方言一种民族变体形式。与汉族人使用的西安话相比,坊上话在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都有其独特之处,其中亲属称谓的独特性尤为显著。对西安回民称谓语变体选择进行量化分析,可以看出身份认同的构建是在语言互动中实现的,变体选择本身即是构建和强化身份认同的行为过程,而对不同变体社会内涵的认知判断则是变体取舍的依据。说话人对同一变体的解读处于两分或多分状态,表示不同变异形式处于竞争阶段,语言中存在潜在的变化;若解读趋向一致,表示变化已经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民汉语 称谓语 语言变异 身份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历史叙事对文学叙事的影响机理 被引量:1
3
作者 高萍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15-118,共4页
与西方叙事传统不同,中国古代叙事能力在对历史文本的编纂中逐步提高,历史文本为文学叙事提供了文类特征及叙事模式,成为其孕育的母体。从发生学角度探讨历史叙事对文学叙事的影响机理主要在于:神话的特性及其发展流向、历史叙事范型的... 与西方叙事传统不同,中国古代叙事能力在对历史文本的编纂中逐步提高,历史文本为文学叙事提供了文类特征及叙事模式,成为其孕育的母体。从发生学角度探讨历史叙事对文学叙事的影响机理主要在于:神话的特性及其发展流向、历史叙事范型的形成、历史叙事虚构语境的营造以及"史贵于文"价值观念的确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叙事 文学叙事 史贵于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感”的谱系:从快感(le plaisir)到极悦(la jouissance)
4
作者 李冰清 《文艺理论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8-78,共11页
从快感(le plaisir)到极悦(la jouissance),在概念阐释及使用上存在从德国到法国理论谱系的转移。这也可以被视为法国理论改造传统哲学的一个重要方面。19世纪弗洛伊德时代的快感理论基于费希纳的生理学研究,与生理主义相关,实际是一种... 从快感(le plaisir)到极悦(la jouissance),在概念阐释及使用上存在从德国到法国理论谱系的转移。这也可以被视为法国理论改造传统哲学的一个重要方面。19世纪弗洛伊德时代的快感理论基于费希纳的生理学研究,与生理主义相关,实际是一种快感的教育学,如对快感的驯化与操控。20世纪,随着文化时代的思维转型,法国理论对极悦的讨论构成了对前者的解构与批判。虽然同为对快感的操控,但它追求一种快感的不被满足与匮乏,由此提供了一个“反快感”的快感理论。从快感到极悦在概念阐释及理论谱系的跨越与转型,从快感到反快感的逆写与演变,不但指认了快感理论的“内爆”与其向反快感理论的“滑坡”,更呈现了从19世纪至20世纪文化史的演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感 极悦 反快感 现代主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读图时代”文学与影视的共生关系
5
作者 孙静 胡雪颖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10-114,共5页
多元化信息载体为文化的传播、思想的表达和个性风格的呈现提供了新的平台。随着视听技术的快速进步,大众传播进入了读图时代。文学作为一门传统艺术,与影视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和多样,成为其现今发展的重要模式之一。与影视的交融和共生... 多元化信息载体为文化的传播、思想的表达和个性风格的呈现提供了新的平台。随着视听技术的快速进步,大众传播进入了读图时代。文学作为一门传统艺术,与影视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和多样,成为其现今发展的重要模式之一。与影视的交融和共生,既是文学自身的发展机遇,又为彼此提供了良好的生长温床。尽管在互利过程中不免诸多困惑和尴尬,但经过不断调整与磨合,彼此之间的互动与共生关系会更趋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读图时代 文学 影视 交融和共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为艺术的文学和影视
6
作者 高天成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9期10-11,共2页
文学和电影(视)是两种不同的媒介和艺术,两种不同的符号系统,反映客观的方式和途径是完全不同的。两者之间交互影响之深和彼此借鉴很多。文学和影视的表意过程、叙事和接受各有特点,这种不同体现在三个方面。理解二者的关系及各自特点,... 文学和电影(视)是两种不同的媒介和艺术,两种不同的符号系统,反映客观的方式和途径是完全不同的。两者之间交互影响之深和彼此借鉴很多。文学和影视的表意过程、叙事和接受各有特点,这种不同体现在三个方面。理解二者的关系及各自特点,对影视写作和创作有着很大的启示和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 影视 叙事 接受 创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为艺术的文学和影视
7
作者 高天成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7期29-30,共2页
语言是艺术的媒介,不同的艺术形式在语言的运用上有很大差异。从媒介的角度来分析,电影(视)和文学的差异是显而易见的,了解文学和电影(视)语言的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对影视和文学创作有裨益,尤其是对影视艺术的创作意义更加重要。... 语言是艺术的媒介,不同的艺术形式在语言的运用上有很大差异。从媒介的角度来分析,电影(视)和文学的差异是显而易见的,了解文学和电影(视)语言的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对影视和文学创作有裨益,尤其是对影视艺术的创作意义更加重要。对文学和影视从表意过程、叙事和接受进行比较,对影视写作和创作有着较大的启示和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 影视 叙事 接受 创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东盟教育共同体视域下的国际中文教育及其未来发展进路 被引量:3
8
作者 董洪杰 石琳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28,共13页
中国—东盟教育共同体的建立为“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国际中文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现阶段应聚焦国际中文教育在国家战略、区域发展、事业发展以及个人能力发展等方面的时代要求,总结国际中文教育发展事业中的政策制定及... 中国—东盟教育共同体的建立为“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国际中文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现阶段应聚焦国际中文教育在国家战略、区域发展、事业发展以及个人能力发展等方面的时代要求,总结国际中文教育发展事业中的政策制定及其阶段性特征,在宏观层面构建一个强有力的政策治理体系,为中观层面的政策实施提供机制保障。同时,从微观层面着眼于教育合作的多方参与者,关注参与人员的规模、交流活动的成效以及教育发展的态势等。未来,还应从完善语言治理体系、构建项目合作集群、探索师资队伍建设、着力立体化人才培养、加强数智战略对接等方面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教育合作共同体背景下国际中文教育事业的创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倡议 中国—东盟教育共同体 国际中文教育 区域国别研究 语言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食之都”的城市形象感知及语言符号景观塑造 被引量:1
9
作者 石琳 董洪杰 姚成雨 《美食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0-48,共9页
“美食之都”的城市形象塑造和品牌建设是构建城市美食创意体系的重要动力,由语言符号景观形塑的实体空间、主体空间、文化空间与商业空间对促进美食文化传播亦具有重要作用。从旅游者视角出发,从认知形象和情感形象两个维度对“美食之... “美食之都”的城市形象塑造和品牌建设是构建城市美食创意体系的重要动力,由语言符号景观形塑的实体空间、主体空间、文化空间与商业空间对促进美食文化传播亦具有重要作用。从旅游者视角出发,从认知形象和情感形象两个维度对“美食之都”成都展开描写,分析语言符号景观对构建认知情感的影响;从旅游地视角出发,选取成都美食聚集地宽窄巷子作为调查点,考察多模态语言符号景观的分布与特征。由此,提出“美食之都”城市语言符号景观塑造的提升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食之都 城市形象感知 语言符号景观 城市语言治理 美食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化大都市背景下的国际化人才培养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化新 梁瑜霞 高萍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15-117,共3页
通过对国际化人才内涵要素的梳理,明确了其培养的目标要求。同时,从培养理念、管理机制、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等方面进行了理论探索,以求在培养思路、实施方案、方法措施等方面有所突破,在国际化人才培养上作出我们的贡献。
关键词 区域经济发展 国际化大都市 经济全球化 国际化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身体作为伦理秩序的始基:以身体立法 被引量:19
11
作者 唐健君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41-146,160,共6页
身体是现代性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论域,身体与伦理相互关涉。身体作为伦理秩序的始基,是以身体立法;而伦理作为对身体的规训,又为身体立法。身体对于人的生命整体具有始源性的意义,属己的身体不仅是建构生存伦理的逻辑根据,而且也是建立共... 身体是现代性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论域,身体与伦理相互关涉。身体作为伦理秩序的始基,是以身体立法;而伦理作为对身体的规训,又为身体立法。身体对于人的生命整体具有始源性的意义,属己的身体不仅是建构生存伦理的逻辑根据,而且也是建立共在伦理的先在基础。但这个根据和基础不能通过形而上学的演绎来获得,因为身体的实质既非理性,也非肉体,而是实践;因此,身体伦理的现代性逻辑不是通过灵魂来拯救身体,而是通过身体来创造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体 伦理 居留 身体伦理 共在伦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朱熹尚“雄健”的审美观 被引量:6
12
作者 张进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6-63,共8页
朱熹推宗“平淡”之美,亦崇尚“雄健”之美。他以“雄健”为审美标准,评述了先秦两汉三国两晋及唐宋诗文,推崇战国文、西汉文与唐宋韩、欧、曾、苏之文,以及陶、李、杜、陆之诗,并强调了雄健有力与平淡雍容的辩证统一。在他看来,“雄健... 朱熹推宗“平淡”之美,亦崇尚“雄健”之美。他以“雄健”为审美标准,评述了先秦两汉三国两晋及唐宋诗文,推崇战国文、西汉文与唐宋韩、欧、曾、苏之文,以及陶、李、杜、陆之诗,并强调了雄健有力与平淡雍容的辩证统一。在他看来,“雄健”风格的产生,来自学问功力,也与人的精神境界、身体状态相联系。朱熹尚“雄健”的审美观,与他的学术思想、政治抱负以及个性、创作密切相关,对南宋金元文论与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熹 雄健 平淡 苏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年语文教科书选文文化分析——基于清末、民国时期、现代三套语文教科书选文的比较 被引量:4
13
作者 吴婷婷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19-126,共8页
语文教科书百年变迁的文化主要是通过教科书选文的文化思想来呈现的。本文选取"清末、民国时期、现代"三套流传较广、影响较大的语文教科书进行选文分析,研究发现:百年语文教科书选文思想以"修身"为主表现出前后相... 语文教科书百年变迁的文化主要是通过教科书选文的文化思想来呈现的。本文选取"清末、民国时期、现代"三套流传较广、影响较大的语文教科书进行选文分析,研究发现:百年语文教科书选文思想以"修身"为主表现出前后相继的历史一贯性;清末、民国时期的国文教科书通过以传统文化为"基质"的"质存"与"质变",实现了对现代语文教科书选文文化的"科学化"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教科书 选文文化 清末 民国时期 现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上梁文”与辞赋之关系 被引量:4
14
作者 钟书林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9-103,共5页
敦煌写本《上梁文》的发现,引起学者的关注。历来有关"上梁文"文体渊源、性质的看法,莫衷一是。结合"上梁文"作为一种新兴文体的产生来看,它离不开唐代"以赋取士"时代大背景。无论是敦煌写本的上梁文,还... 敦煌写本《上梁文》的发现,引起学者的关注。历来有关"上梁文"文体渊源、性质的看法,莫衷一是。结合"上梁文"作为一种新兴文体的产生来看,它离不开唐代"以赋取士"时代大背景。无论是敦煌写本的上梁文,还是宋代上梁文,都体现出与辞赋的千丝万缕联系。上梁文作为辞赋发展的一种变体,它从唐代敦煌民间走向宋代的士大夫案头创作,正折射出辞赋由民间走向文人化的发展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写本 上梁文 文体 渊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敦煌愿文集》之《儿郎伟》校补 被引量:1
15
作者 钟书林 张磊 《敦煌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14-119,共6页
黄征、吴伟先生合著的《敦煌愿文集》用力甚勤,集数年之心血和功力,弥补了敦煌愿文研究的空白,给研究者提供了极大的方便。本文在吸收黄、吴二位先生成果的基础上,对《敦煌愿文集》中的《儿郎伟》进行部分校补。
关键词 敦煌 愿文集 儿郎伟 校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德启蒙的麦克卢汉延伸 被引量:3
16
作者 陈海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1-96,共6页
康德启蒙的延宕不仅因为启蒙自身的复杂性,其根源在于作为印刷时代的意识形态,它具有视觉性局限、世俗性悖论和技术性困难。通过对麦克卢汉所述电子时代文化的听觉性、神圣性和技艺性的分析,它们或可成为电子时代启蒙的希望。这样,媒介... 康德启蒙的延宕不仅因为启蒙自身的复杂性,其根源在于作为印刷时代的意识形态,它具有视觉性局限、世俗性悖论和技术性困难。通过对麦克卢汉所述电子时代文化的听觉性、神圣性和技艺性的分析,它们或可成为电子时代启蒙的希望。这样,媒介学家麦克卢汉将进入启蒙问题,实现对康德启蒙的麦克卢汉延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德 启蒙 麦克卢汉 视觉 世俗 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超现实主义文艺的两点认识 被引量:3
17
作者 尤红娟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9-42,共4页
超现实主义运动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蓬勃发展,对现代文艺产生深刻的影响。为探求其创作中的梦幻与现实、意识与无意识的辩证关系,旨在通过艺术比较强调:超现实主义者追求一种主客观交融的超级现实,通过强调梦幻和潜意识的表达以及现实因... 超现实主义运动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蓬勃发展,对现代文艺产生深刻的影响。为探求其创作中的梦幻与现实、意识与无意识的辩证关系,旨在通过艺术比较强调:超现实主义者追求一种主客观交融的超级现实,通过强调梦幻和潜意识的表达以及现实因素的兼顾实现超现实的艺术境界,暗示世界和人的本质;超现实主义虽然注重对人的无意识心理状态的反映,但在提炼加工无意识内容时无法摆脱意识的积极活动,其创作本质乃是意识和无意识交织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现实主义 梦幻 现实 无意识 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被”“把”同现句的分类及与“把”字句的关系 被引量:3
18
作者 高月丽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32-135,共4页
为了帮助人们全面深刻地认识"被""把"同现句的特点,并进一步了解和弄清其与"把"字句的关系,从而在语言实践中更好地掌握和运用它,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从三方面进行了深入系统的探讨。认为从"被"... 为了帮助人们全面深刻地认识"被""把"同现句的特点,并进一步了解和弄清其与"把"字句的关系,从而在语言实践中更好地掌握和运用它,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从三方面进行了深入系统的探讨。认为从"被""把"在句中的位置、主语和"把"后成分的关系、主语和"被"后成分的生命度语意特征等视角,可把它划分为不同的类型;从对动词的限制、动词的性质及与"把"字短语的关系、动词受事的移位、句式转换、能愿动词和副词的位置等视角探讨其与"把"字句的内在联系;从产生时代、使用频度、施受关系等视角探讨其与"把"字句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把”同现句 类型 “把”字句 比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觉文化视域下的电影文化软实力 被引量:6
19
作者 李勇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7期12-13,共2页
在视觉文化时代,电影因其独特的功能,成为增强文化向心力与凝聚力的重要手段,成为表现地域文化、本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强势文化领域里受到普遍重视。本文在中西电影文化的对比中论述了电影作为一种文化软实力在... 在视觉文化时代,电影因其独特的功能,成为增强文化向心力与凝聚力的重要手段,成为表现地域文化、本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强势文化领域里受到普遍重视。本文在中西电影文化的对比中论述了电影作为一种文化软实力在视觉文化领域下的重要价值,并认为电影的创作水平提高正是文化软实力的表现,是电影文化的自觉:让受众在审美过程中感受民族文化、地域文化所特有的气质和精神,接受民族文化的核心价值,进而提升文化软实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文化 电影 文化 软实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前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生成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莉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5-27,共3页
实践性知识是教师专业成长的知识基础所在,影响着教师对理论性知识的学习和应用,支配着教师的日常教育教学行为。职前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生成,有利于促进职前教师知识结构的均衡发展,有助于其专业知识结构不断完善,有利于增强其入职以后... 实践性知识是教师专业成长的知识基础所在,影响着教师对理论性知识的学习和应用,支配着教师的日常教育教学行为。职前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生成,有利于促进职前教师知识结构的均衡发展,有助于其专业知识结构不断完善,有利于增强其入职以后作为教师的胜任力。高等院校教师教育方向的人才培养,应该在课程设置上加大实践性课程的比例,在教学实施中改革实践类课程的教学方法,并引导职前教师在实践中学会反思,促使其实践性知识的有效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前教师 实践性知识 教师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