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安城市居民对营业性游憩场所的社会功效感知研究
1
作者 秦瑞英 李开宇 《现代城市研究》 2006年第11期70-74,共5页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与人们闲暇时间增多,营业性游憩场所成为城市居民生活空间的重要构成部分,成为城市居民生活空间质量高低的具体表现和城市地理学研究关注的焦点。本文通过对西安市西南高新区四个社区居民的问卷调查,结合人本...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与人们闲暇时间增多,营业性游憩场所成为城市居民生活空间的重要构成部分,成为城市居民生活空间质量高低的具体表现和城市地理学研究关注的焦点。本文通过对西安市西南高新区四个社区居民的问卷调查,结合人本主义方法探讨了西安市营业性游憩场所的类型、空间分布以及社会功效,认为营业性游憩场所已构成中国大城市生活空间的消费景观,并具有城市居民社会网络的场所交往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业性游憩场所 社会功效 西安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家庭生命周期理论的老年人日常生活圈情境研究——以西安市为例 被引量:15
2
作者 毛雅倩 李九全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69-175,共7页
基于家庭生命周期理论,采用新时间地理学的研究方法,以西安市为例,对老年人日常生活行为的日常情境、地理情境与社会情境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家庭关系结构老年人所处的情境存在较大差异。空巢老人与独居老人的活动链更加破碎,双核... 基于家庭生命周期理论,采用新时间地理学的研究方法,以西安市为例,对老年人日常生活行为的日常情境、地理情境与社会情境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家庭关系结构老年人所处的情境存在较大差异。空巢老人与独居老人的活动链更加破碎,双核家庭与多核家庭老年人的活动链规律性较强;家庭生命周期影响老年人的生活圈半径,同时也会影响老年人对社区内外休闲与购物场所活动的时间分配;空巢与多核家庭老年人多与家庭成员一起活动,独居老人则依赖邻居或朋友,双核家庭老年人活动同伴多样;不同尺度生活圈的活动同伴因家庭生命周期而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圈 老年人 日常生活 时空间行为 新时间地理学 西安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理论应用社区研究的思考--以阳朔西街旅游社区为例 被引量:65
3
作者 张中华 张沛 王兴中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41-146,共6页
地方是一个充满意义的空间,地方理论从人的感觉、心理、社会文化、伦理道德等角度来认识人与地方之间的关系。社区是一个地方,社区意识与社区感等概念有着与地方理论概念相似性特征。本研究试图从以人文主义现象学为哲学基础的地方理论... 地方是一个充满意义的空间,地方理论从人的感觉、心理、社会文化、伦理道德等角度来认识人与地方之间的关系。社区是一个地方,社区意识与社区感等概念有着与地方理论概念相似性特征。本研究试图从以人文主义现象学为哲学基础的地方理论研究取向出发,探讨地方理论的基本内容,并以阳朔西街旅游社区为典型案例区,来探讨和分析其在社区应用研究中的重要意义。而且这对当前的"和谐社会"建设也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 地方感 地方理论 社区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旅游地感知意象研究的地方观解构 被引量:35
4
作者 张中华 文静 李瑾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3-49,共7页
本文回顾了地方理论的基本内涵及旅游研究中地方理论研究的国外研究进展,分析了地方依附应用旅游观光意象研究的内涵,探讨游客观光意象与地方依附感之间的关系,地方依附感的旅游学认知架构,以及游客对旅游地意象感知的地方依附程度。最... 本文回顾了地方理论的基本内涵及旅游研究中地方理论研究的国外研究进展,分析了地方依附应用旅游观光意象研究的内涵,探讨游客观光意象与地方依附感之间的关系,地方依附感的旅游学认知架构,以及游客对旅游地意象感知的地方依附程度。最后从旅游规划管理和旅游业发展的角度,提出了地方理论应用旅游营销研究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 地方理论 地方依附 旅游意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省传统村落文化遗产景观基因组图谱研究 被引量:67
5
作者 翟洲燕 常芳 +3 位作者 李同昇 李炬霖 石钰 武鹏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87-94,113,共9页
地域文化遗产景观基因识别及其图谱建构是文化地理学的重要研究方向。传统村落整体上延续并传承了地域传统文化,并集中体现在传统村落内的文化遗产景观之中,故而传统村落成为地域文化遗产景观基因识别及基因组图谱研究的重要切入点。该... 地域文化遗产景观基因识别及其图谱建构是文化地理学的重要研究方向。传统村落整体上延续并传承了地域传统文化,并集中体现在传统村落内的文化遗产景观之中,故而传统村落成为地域文化遗产景观基因识别及基因组图谱研究的重要切入点。该文基于国内代表性的聚落景观基因组图谱建构方法,以陕西省35个传统村落为例,通过识别与提取传统村落文化遗产景观基因,绘制陕西传统村落文化遗产景观基因组图谱,包括遗传信息图谱、空间序列图谱、分布模式图谱和地理格局图谱;通过分析遗产性景观基因组图谱特征,提炼出传统村落的主体性地域文化特质,按照地域文化的相对一致性原则,划分传统村落群系。研究旨在丰富和完善聚落景观基因组图谱建构和聚落景观群系划分的理论和方法,为传统村落历史文化空间的保护与再现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村落 文化遗产景观 基因组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RIZ理论的城市应急避难设施设计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赵锋 杨豪中 刘晓霞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00-704,共5页
对目前城市公共空间应急避难设施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城市公共空间应急避难设施的设计原则.以日本在大地震方面的相关研究成果为依据,对地震后受灾群体的需求进行研究和分析,在此基础上,通过TRIZ理论中的资源分析以及技术... 对目前城市公共空间应急避难设施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城市公共空间应急避难设施的设计原则.以日本在大地震方面的相关研究成果为依据,对地震后受灾群体的需求进行研究和分析,在此基础上,通过TRIZ理论中的资源分析以及技术、物理冲突消解等方法,对城市公共空间应急避难设施的设计提出了创新性的设计思路和方法,并实现了部分应急避难设施的创新性设计.为"平震结合"的城市公共空间应急避难设施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公共空间 应急避难设施设计 受灾群体需求 TRIZ 资源分析 创新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物流集聚区内涵与形成机理研究 被引量:41
7
作者 王非 冯耕中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4期44-47,共4页
在产业集群理论综述基础上,文章提出了物流集聚区概念,力图建立以物流集聚区为最高等级节点的物流节点体系。文章认为,物流集聚区是在供应链管理背景下产生的,由以物流企业为主体的产业集群利用现代化物流设施与信息管理技术、以多种运... 在产业集群理论综述基础上,文章提出了物流集聚区概念,力图建立以物流集聚区为最高等级节点的物流节点体系。文章认为,物流集聚区是在供应链管理背景下产生的,由以物流企业为主体的产业集群利用现代化物流设施与信息管理技术、以多种运输方式为全球、全国及省际供应链提供生产、消费、流通全方位物流服务的服务地域综合体。文章结合我国物流业发展实际,归纳出了物流集聚区形成机理:外部规模经济是物流企业在物流集聚区空间聚集的内在动力;市场集中是物流集聚区形成的外在引力;各地方政府是物流集聚区发展的直接推手;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是物流集聚区形成的重要技术驱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流管理 集聚区 内涵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外旅游景区门票价格的比较研究——兼论门票价格的定价依据 被引量:41
8
作者 潘秋玲 曹三强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4-69,共6页
通过中外旅游景区门票价格高低、旅游景区资金来源广泛度、旅游景区价格调控灵活度以及旅游景区门票价格监管体制的比较,得出了目前中外旅游景区门票价格特征的不同特点;同时,旅游景区不同于一般的商品,其定价依据主要为资源价值、成本... 通过中外旅游景区门票价格高低、旅游景区资金来源广泛度、旅游景区价格调控灵活度以及旅游景区门票价格监管体制的比较,得出了目前中外旅游景区门票价格特征的不同特点;同时,旅游景区不同于一般的商品,其定价依据主要为资源价值、成本投入、市场供求、景区性质以及服务质量。"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对此我国旅游景区的价格调整策略为:理顺管理体制,实行管理权与经营权分离;建立灵活科学的门票价格体系;加速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变;多种渠道吸纳社会资金;适度调整门票价格,强化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景区 门票价格 定价依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物流集聚区功能整合模式研究 被引量:14
9
作者 王非 时榛 贾涛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8-50,共3页
文章在我国物流园区发展现状与相关理论基础上,提出了物流集聚区是一种以物流业为主的新型服务地域综合体,是物流网络系统中最高等级的网络节点。认为区位条件(自然区位、交通区位、经济区位)、物流人力资源、物流基础设施支撑系统、物... 文章在我国物流园区发展现状与相关理论基础上,提出了物流集聚区是一种以物流业为主的新型服务地域综合体,是物流网络系统中最高等级的网络节点。认为区位条件(自然区位、交通区位、经济区位)、物流人力资源、物流基础设施支撑系统、物流信息支持系统是物流集聚区形成的重要条件。根据基本功能、配套功能与增值功能在园区内发挥作用的大小,以物流园区初级模式为基础,文章将物流集聚区功能整合模式归纳为以增值功能为特征的创新模式和以现代服务业为特征的高级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流集聚区 功能 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变建设成本的风险共担选址-库存模型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王非 贾涛 胡信步 《运筹与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1-37,共7页
在固定建设成本风险共担选址-库存问题(Location model of risk pooling,LMRP)研究基础上,本文从优化角度将配送中心建设成本设为配送中心规模的线性函数,将模型扩展为可变建设成本风险共担选址—库存问题(Location model of risk pooli... 在固定建设成本风险共担选址-库存问题(Location model of risk pooling,LMRP)研究基础上,本文从优化角度将配送中心建设成本设为配送中心规模的线性函数,将模型扩展为可变建设成本风险共担选址—库存问题(Location model of risk pooling based on variable construction cost,LMRPVCC),构建非线性0-1整数规划模型。采用启发式粒子群算法求解模型,对经典文献算例进行测算,并依据计算结果,对影响模型目标值的相关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流管理 选址 粒子群算法 可变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立规划“城市24小时社会”旅游生产力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常芳 王兴中 +1 位作者 张侃侃 黄佛君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92-296,共5页
为了适应当前休闲时代下的消费需求、更好地发展现代城市娱乐业,提出创立规划"城市24小时社会"的旅游产业体系。通过查阅国内外大量的文献资料,用理念阐释与应用相结合的综合分析的方法进行探讨。研究得出中国要抓住当前消费... 为了适应当前休闲时代下的消费需求、更好地发展现代城市娱乐业,提出创立规划"城市24小时社会"的旅游产业体系。通过查阅国内外大量的文献资料,用理念阐释与应用相结合的综合分析的方法进行探讨。研究得出中国要抓住当前消费的特点,规划并发展现代城市娱乐业是增大城市(群)可持续驱动力的一项必行的战略措施,以期来提高旅游规划的生产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群 24小时城市 旅游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都市边缘地区城市化与城市空间扩展研究——以广州市番禺区为例 被引量:7
12
作者 李开宇 曹天艳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23-526,共4页
目的以广州市番禺区为例,研究大都市边缘地区城市化与城市空间扩展的特征以及大都市对其的影响。方法以1988—2004年5个时间段LandsatTM/ETM遥感影像为数据来源,运用Er-das和Arcgis软件进行分析。结果番禺由一个小城镇向大都市新城区的... 目的以广州市番禺区为例,研究大都市边缘地区城市化与城市空间扩展的特征以及大都市对其的影响。方法以1988—2004年5个时间段LandsatTM/ETM遥感影像为数据来源,运用Er-das和Arcgis软件进行分析。结果番禺由一个小城镇向大都市新城区的发展过程,是区域社会、经济等多方面快速发展和适当地行政区划调整共同作用下的结果。结论大都市边缘地区的城市化是自身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大都市对边缘地区城镇产生多方面影响,行政区划与调整束缚和强化了广州市对番禺城市化和城市空间扩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都市 边缘地区 城市化 城市空间扩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区域整合理论的关中城市群发展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晓霞 潘秋玲 +1 位作者 王非 谢利娟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17-320,共4页
目的为了解决目前关中城市群在区域整合过程中存在的规模等级结构畸形、产业分工不明确等问题。方法对关中城市群在区域整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综合运用区域整合以及城市空间结构分析等理论及方法。结果关中城市群区域整合... 目的为了解决目前关中城市群在区域整合过程中存在的规模等级结构畸形、产业分工不明确等问题。方法对关中城市群在区域整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综合运用区域整合以及城市空间结构分析等理论及方法。结果关中城市群区域整合发展策略包括:构建合理优化的空间规划体系,实现优势互补的产业分工合作体系,形成协调发展的城市职能分工体系,建设多层次交通网络体系。结论在关中城市群的整合发展中应构建集聚式的关中城市群发展体系,同时还应注重改善关中城市群发展的软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整合 关中 城市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指定与不指定备选点的配送中心选址-库存模型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非 王丽萍 孙浩杰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8期177-179,共3页
针对物流企业经常遇到的配送中心只能在指定的备选点中选择的限制,将固定建设成本风险共担选址-库存问题扩展为不指定与指定备选点的可变建设成本配送中心选址-库存模型,构建了二次非线性0-1整数规划模型。结合粒子群算法的特点,分别设... 针对物流企业经常遇到的配送中心只能在指定的备选点中选择的限制,将固定建设成本风险共担选址-库存问题扩展为不指定与指定备选点的可变建设成本配送中心选址-库存模型,构建了二次非线性0-1整数规划模型。结合粒子群算法的特点,分别设计J×J矩阵与I×J矩阵为不指定备选点和指定备选点的可变建设成本配送中心选址—库存模型的初始粒子。在粒子群算法思路、流程指导下,用C++编程,通过C++builder运算。采用Hakimi文章中算例计算,并对运输成本系数β、库存成本系数θ进行敏感性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流管理 选址 粒子群 配送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省城市竞争力及其通达性比较研究 被引量:15
15
作者 李九全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71-477,共7页
以陕西省的10个地级市:西安市、铜川市、宝鸡市、咸阳市、渭南市、汉中市、安康市、商洛市、榆林市和延安市为研究对象,选取了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人民生活水平、对外经济和联系及基础建设和交通四个方面共24项指标,运用SPSS16.0软件用... 以陕西省的10个地级市:西安市、铜川市、宝鸡市、咸阳市、渭南市、汉中市、安康市、商洛市、榆林市和延安市为研究对象,选取了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人民生活水平、对外经济和联系及基础建设和交通四个方面共24项指标,运用SPSS16.0软件用主成分分析法研究城市竞争力,得到城市竞争力得分的情况,以最短距离原则选择距离指标、时间指标和通达性系数来衡量城市的通达性水平的高低,得到不同速度下通达性水平的空间格局,计算各城市以一定速度在1、2、3、4小时内能到达其他城市的数目,并对竞争力得分和通达性水平的特点进行分析,最后比较分析二者之间的联系。城市竞争力和通达性水平的空间格局基本一致,都是呈现以关中地区为中心的"核心-外围"的格局,核心即西安市和咸阳市,由核心向外围城市的竞争力水平和通达性水平逐步降低。通达性与竞争力水平二者相互促进,实现良性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竞争力 通达性 主成分分析法 距离指标 时间指标 通达性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现代物流的西部地区城市化动力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非 孙浩杰 王丽萍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77-80,共4页
文章结合西部地区实际,指出基于现代物流的西部地区城市化动力机制理论研究方向,包括:利用DEA与层次分析结合方法构建城市带物流发展度指标体系;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揭示基于现代物流的西部地区城市化产业动力机制,并梳理各城市带产业... 文章结合西部地区实际,指出基于现代物流的西部地区城市化动力机制理论研究方向,包括:利用DEA与层次分析结合方法构建城市带物流发展度指标体系;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揭示基于现代物流的西部地区城市化产业动力机制,并梳理各城市带产业结构与物流业的相关性分异规律;基于物流选址、配送模型,结合城市体系空间与规模结构,阐释基于现代物流的西部地区城市化空间动力机制;以大型物流节点规模与数量不断增长现状特点为基础,阐释西部地区大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再造动力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物流 机制 西部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下游配送次数的配送中心选址-库存问题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非 孙浩杰 贾涛 《预测》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2-47,共6页
在实际物流配送流程中,物流企业(配送中心)对同一零售商往往在一定时期内多次供货。针对此现象,在固定建设成本LMRP模型研究基础上,从优化角度将模型扩展为考虑下游配送次数的LMRPVCC选址-库存问题。利用EOQ经济订货批量模型,计算零售... 在实际物流配送流程中,物流企业(配送中心)对同一零售商往往在一定时期内多次供货。针对此现象,在固定建设成本LMRP模型研究基础上,从优化角度将模型扩展为考虑下游配送次数的LMRPVCC选址-库存问题。利用EOQ经济订货批量模型,计算零售商最优订货量与最优配送次数,得出包括订货成本、运输成本、零售商处的平均库存成本在内的零售商运作成本函数。结合粒子群算法特点与构建模型的特征,设计了修正粒子群算法对Daskin文中的49与88节点算例求解,并利用运输成本系数与建设成本系数对模型进行敏感性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流管理 选址 粒子群算法 配送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县域农村经济综合实力评价与区域分异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晨云 赵永宏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6期3659-3662,共4页
以河北省为例,针对河北省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借鉴有关研究成果,以现行行政区划为基础,通过截取河北省142个县(市、区)作为样本,使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河北省农村经济的差异进行分析。将142个县(市)划分为7个等级;对差异产生的原因从自... 以河北省为例,针对河北省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借鉴有关研究成果,以现行行政区划为基础,通过截取河北省142个县(市、区)作为样本,使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河北省农村经济的差异进行分析。将142个县(市)划分为7个等级;对差异产生的原因从自然条件、区位条件、劳动力结构、产业结构4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北省 农村经济 区域差异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旅游的乡村性研究综述与展望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行 潘秋玲 +1 位作者 童昀 恒容 《农业与技术》 2016年第10期145-145,共1页
乡村性是乡村旅游吸引力的核心。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梳理,深入剖析乡村旅游的乡村性研究进展。
关键词 乡村旅游 乡村性 综述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省“三生”空间格局演变与驱动机制研究 被引量:16
20
作者 窦睿音 张文洁 陈晨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64-273,共10页
陕西省作为我国承东启西的重要省份,其土地利用的合理规划对于促进区域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以土地功能为视角,运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等模型,探究2000—2020年陕西省“三生”空间的数量及分布特征和变化趋势,最终分析不同尺度分布变化的... 陕西省作为我国承东启西的重要省份,其土地利用的合理规划对于促进区域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以土地功能为视角,运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等模型,探究2000—2020年陕西省“三生”空间的数量及分布特征和变化趋势,最终分析不同尺度分布变化的内在原因。结果表明:(1)“三生”空间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在0.2%波动,期间有2次速率增长,首次是生活空间扩张导致,其次与生态空间增长相关。单一动态度中,生活空间的数值最大,多为正值;生产空间速率次之,多为负值;生态空间多为正值,稳定在0.1%。(2)2000—2020年生产空间变化最大,总面积减小2913 km^(2),其余类型增加,生态空间增长更多;二级分类中,生产生态空间减少4036 km^(2),变化最大,其余类型除潜在生态空间外均为增加,绿色生态空间扩大2025 km^(2),增加最多。(3)“三生”空间分布与地形地貌相关,其整体以生态空间为主,多分布于省域南部,生产空间主要位于省域中部,生活空间多分布于西安都市圈一带,面积最小,但逐年向外扩张。(4)因子探测中,人口要素对陕西省“三生”空间演化起主导作用;交互探测后,多因子交互后的结果强于单一因子的简单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生”空间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 时空演变 驱动机制 陕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