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骨质疏松症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的研究 被引量:18
1
作者 曾玉红 潘明明 +4 位作者 张银萍 张斌 李青梅 冯燕 郭雄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343-1346,共4页
目的调查了解西安地区骨质疏松症患者体内维生素D水平的状况。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12月-2013年11月我科440例骨质疏松症患者,采集其清晨空腹静脉血,用Cobase6000型电化学发光仪(瑞士罗氏诊断)检测血中25(OH)D的水平,按照2012年12月-2013... 目的调查了解西安地区骨质疏松症患者体内维生素D水平的状况。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12月-2013年11月我科440例骨质疏松症患者,采集其清晨空腹静脉血,用Cobase6000型电化学发光仪(瑞士罗氏诊断)检测血中25(OH)D的水平,按照2012年12月-2013年5月为冬春季和2013年6月-2013年11月为夏秋季进行分组,用SPSS13.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调查了440例骨质疏松症患者,其中女性患者数量远大于男性患者,这些患者普遍存在着维生素D水平不足现象,其中维生素D严重缺乏和缺乏所占比例较大,男女两组在年龄和血清25(OH)D水平上均无统计学差异,而且冬春季患者体内维生素D的水平要低于夏秋季的患者。结论本研究显示西安地区骨质疏松症患者维生素D不足现象比较普遍,男性女性之间无明显差别,而且体内维生素D水平与季节的变化有关,为骨质疏松症的防治提供一定的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25-羟维生素D 维生素D缺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男性骨质疏松症患者肠道菌群组成及基因功能 被引量:2
2
作者 吕静 赵和平 +5 位作者 于燕 曾玉红 代坤 黄云飞 郭磊 王冀邯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57-469,共13页
目的探讨男性骨质疏松症患者肠道菌群结构和基因功能改变与骨密度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3至12月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就诊的50岁及以上初诊男性骨质疏松症患者14例、低骨量者26例及骨量正常者21例,收集研究对象的粪便样本提取... 目的探讨男性骨质疏松症患者肠道菌群结构和基因功能改变与骨密度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3至12月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就诊的50岁及以上初诊男性骨质疏松症患者14例、低骨量者26例及骨量正常者21例,收集研究对象的粪便样本提取肠道微生物DNA,进行16S rRNA V3~V4区和宏基因组扩增,使用Illumina平台进行高通量测序,对测序结果进行物种注释、菌群结构差异和基因功能分析,并观察其与骨密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大多数肠道菌群在3组人群中共同存在,在门、纲、目、科、属、种各水平均存在一定的差别。相对于骨量正常组人群,Leuconostocaceae科、Weissella属和Lactobacillus gasseri种是骨质疏松症组患者肠道内丰度显著升高的关键差异菌群;而Cardiobacteriales目、unidentified Cardiobacteriales科和Ignatzschineria属是骨量正常组人群肠道内丰度显著升高的菌群。相关性分析显示,Selenomonadales和Lactobacillus salivarius相对丰度与骨密度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r=0.326,P<0.05;r=-0.288,P<0.05)。肠道宏基因组功能注释分析显示,在基因功能注释与分级注释(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 functional database annotations,KEGG)级水平,细胞过程、环境信息加工和新陈代谢功能区域与骨密度呈正相关;在KEGG 2级水平,碳水化合物代谢和信号转导功能与骨密度呈正相关;在KEGG 3级水平,淀粉和蔗糖代谢、二组分系统注释功能与骨密度呈正相关;基因功能信号转导、蔗糖和淀粉代谢、二组分系统对于鉴别骨质疏松症患者具有较好的敏感度和特异性。结论16S rRNA和宏基因组测序分析有助于明确50岁及以上男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肠道菌群结构和基因功能的变化,为研究肠道菌群与骨代谢的关系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骨密度 肠道菌群 16S rRNA 宏基因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磁场与骨重建相关疾病转化研究:回顾与展望
3
作者 商澎 刘俊宇 +5 位作者 王圣航 杨建成 张哲源 李岸林 张昊 曾玉红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39-455,共17页
几十年的研究与应用表明:电磁场具有调节骨重建生物学过程的作用,并可作为非侵入性物理治疗方法,对于以骨重建为主要干预环节的各个系统疾病,如骨折和骨质疏松症,具有治疗作用。本文基于已有文献,从电磁场与骨重建的基本概念出发,综述... 几十年的研究与应用表明:电磁场具有调节骨重建生物学过程的作用,并可作为非侵入性物理治疗方法,对于以骨重建为主要干预环节的各个系统疾病,如骨折和骨质疏松症,具有治疗作用。本文基于已有文献,从电磁场与骨重建的基本概念出发,综述了电磁场在骨重建相关疾病方面的基础研究、电磁技术和临床应用,从生物医学基础与生物电磁学交叉融合的角度,分析了电磁场作用于骨重建及相关疾病的生物学机制,提出了尚未解决、值得深入研究的基础性生物物理机制问题,并对相关生物电磁技术发展及其临床转化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电磁场 静磁场 骨重建 骨质疏松 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_2O_2诱导SD大鼠视网膜细胞凋亡过程中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变化 被引量:3
4
作者 冯燕 张波 +4 位作者 王少兰 王宝英 李红波 杜芳英 俞小瑞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80-586,共7页
目的观察H2O2诱导原代培养SD大鼠视网膜细胞凋亡过程中细胞内Ca2+浓度([Ca2+]i)的变化及其来源。方法取1-3d内新生SD大鼠视网膜进行原代细胞培养,以100μmol/L H2O2作用0、2、4、8、12、24h,采用MTT法进行细胞活力检测,应用Hoechst ... 目的观察H2O2诱导原代培养SD大鼠视网膜细胞凋亡过程中细胞内Ca2+浓度([Ca2+]i)的变化及其来源。方法取1-3d内新生SD大鼠视网膜进行原代细胞培养,以100μmol/L H2O2作用0、2、4、8、12、24h,采用MTT法进行细胞活力检测,应用Hoechst 33342染色法进行细胞凋亡检测,以Fluo-3AM为细胞内Ca2+探针并利用荧光激活细胞分类技术(FACS)进行[Ca2+]i检测,确定H2O2诱导细胞损伤及凋亡过程中[Ca2+]i的变化;应用细胞外Ca2+螯合剂EGTA初步检测H2O2诱导的[Ca2+]i变化是否源于细胞外Ca2+内流。结果 100μmol/L H2O2可诱导原代培养的SD大鼠视网膜细胞发生凋亡,且凋亡数目呈时间依赖性递增;100μmol/L H2O2作用2-24h均可显著降低细胞活力,而[Ca2+]i的升高出现在H2O2作用2h且维持至12h,然后逐渐下降,至24h恢复至正常水平;0.5-5mmol/L EGTA可显著削弱由100μmol/L H2O2作用2h导致的[Ca2+]i增加。结论在H2O2诱导原代培养的SD大鼠视网膜细胞发生凋亡过程中,[Ca2+]i的升高发生在凋亡的早期阶段,而非细胞凋亡全过程中;H2O2的损伤作用所导致的[Ca2+]i升高部分来源于细胞外Ca2+的内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2+]I H2O2 SD大鼠 视网膜细胞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舒单抗导致反弹性高钙危象一例报告
5
作者 李思雨 曾玉红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79-583,共5页
报道1例13岁动脉瘤样骨囊肿男性患儿,在30个月时间内共使用了14次120 mg地舒单抗,累计剂量为1680 mg,平均剂量42 mg/kg。治疗过程中患者症状和病灶情况均得到了明显改善;但随着累积剂量的增加和用药时间的延长,患者先出现低钙血症,随后... 报道1例13岁动脉瘤样骨囊肿男性患儿,在30个月时间内共使用了14次120 mg地舒单抗,累计剂量为1680 mg,平均剂量42 mg/kg。治疗过程中患者症状和病灶情况均得到了明显改善;但随着累积剂量的增加和用药时间的延长,患者先出现低钙血症,随后出现严重的反弹性高钙血症,经过住院对症治疗,患者血钙在3 d内恢复正常水平,高血钙症状缓解。该病例提示长期大量使用地舒单抗停药后有反弹性高钙血症的潜在风险,青少年相较于成年人更易发生,在初始治疗时就应该慎重选药,并且在用药期间注意定期监测血钙,必要时考虑序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舒单抗 动脉瘤样骨囊肿 低钙血症 反弹性高钙血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