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六方金属在疲劳过程中的位错组态演化──兼论位错理论和协同论在材料强度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
作者 顾海澄 谭晓礼 +1 位作者 肖林 张哲峰 《力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515-524,共10页
简述了位错理论发展及在中国传播的历史、位错理论的应用领域、金属中常见的位错组态;介绍了协同论在位错研究中的应用,并据此分析讨论了在钛、锆等六方金属中所获得的某些实验结果。
关键词 六方金属 疲劳 位错组态 协同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铁材料的表面形变强化与疲劳强度
2
作者 张良运 张振洪 +2 位作者 李春霖 涂铭旌 金毓洲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1992年第4期1-4,共4页
断裂失效造成的经济损失是巨大的,而疲劳断裂占断裂失效的70—80%,因此研究材料疲劳强度的强化途径是具有重大经济意义的课题。本文提出了常用合金结构钢、渗碳钢、低合金高强度钢以及球墨铸铁等材料,经整体热处理或表面化学热处理后... 断裂失效造成的经济损失是巨大的,而疲劳断裂占断裂失效的70—80%,因此研究材料疲劳强度的强化途径是具有重大经济意义的课题。本文提出了常用合金结构钢、渗碳钢、低合金高强度钢以及球墨铸铁等材料,经整体热处理或表面化学热处理后再复合表面形变强化的综合应用(即复合强化),有针对性地研究了其强化规律与疲劳强度的相互关系。研究指出:(1)复合强化是发挥材料疲劳强度潜力的有效途径;(2)可使高强度钢σ_(-1n)/σ_b仍保持线性关系;(3)提出了采用局部形变强化,克服零件的薄弱环节,使零件各部位的材料疲劳强度接近等强度设计的技术观点。本文并从断裂力学与表面微观组织结构的变化以及残余压应力等因素的有益作用探讨了强化机制,同时将研究结果有效地应用于生产实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变强化 复合强化 疲劳强度 钢铁材料 球墨铸铁 低合金高强度钢 表面 巨大 局部 研究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残余应力对材料疲劳性能影响的某些进展 被引量:20
3
作者 胡奈赛 张定铨 何家文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19-26,共8页
材料经表面形变强化可有效地提高材料的疲劳性能.以往主要研究形变强化工艺与零件疲劳寿命的关系.为进一步发挥材料强度潜力,近年来着重研究形变强化后残余应力、组织强化及表面光洁度等各因素对不同强度、不同缺口形状等材料的影响。... 材料经表面形变强化可有效地提高材料的疲劳性能.以往主要研究形变强化工艺与零件疲劳寿命的关系.为进一步发挥材料强度潜力,近年来着重研究形变强化后残余应力、组织强化及表面光洁度等各因素对不同强度、不同缺口形状等材料的影响。本文从经典理论及断裂力学两方面结合所作的工作,介绍残余应力对材料疲劳性能影响研究的一些新进展。残余应力对疲劳极限的影响涉及如何选取残余应力值,残余应力对不同强度材料的作用,残余应力的多轴性,残余应力在缺口处的集中效应及其对缺口疲劳极限的影响等。断裂力学方法适用于分析裂纹在残余应力场中的扩展问题。研究表明残余应力不仅改变了载荷比,而且还使裂纹的闭台力发生变化,改变了有效应力强度因子范围及相应的裂纹扩展速率,它和残余应力导致的闭合力变化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余应力 金属材料 疲劳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形变硬化指数与强度的关系 被引量:28
4
作者 胡志忠 曹淑珍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71-76,共6页
从硬化指数的定义出发导出了形变硬化指数n与强度参量之间的关系为n=A(1-σ_Ⅰ/σ_Ⅱ)+B,σ_Ⅰ和σ_Ⅱ为真应力应变曲线上一直线段两端点的应力,A和B为常数.它适用于单一n值情况,双n特性,单调加载和循环应力应变曲线.对均匀变形阶段,又... 从硬化指数的定义出发导出了形变硬化指数n与强度参量之间的关系为n=A(1-σ_Ⅰ/σ_Ⅱ)+B,σ_Ⅰ和σ_Ⅱ为真应力应变曲线上一直线段两端点的应力,A和B为常数.它适用于单一n值情况,双n特性,单调加载和循环应力应变曲线.对均匀变形阶段,又导出了n和屈强比的关系,即n=1-(σ_8/σ_b)^(1/2),该式没有任何待定常数和经验常数,和测量值相比,90%以上的数据的绝对误差在±0.03以内.它表示了材料的均匀变形能力和使强度从σ_s上升到σ_b的速率,揭示了金属材料强度和塑性之间的本质联系,在理论和实际应用上都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服强度 金属材料 形变硬化 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验条件对2Cr13钢不同处理状态冲蚀磨损抗力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冯忠信 周敬恩 +2 位作者 徐福权 杨启龙 吴鹤汉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18-23,共6页
2Cr13钢不同处理状态冲蚀磨损试验结果表明,在石英砂冲击时,磨损率为冲击速度的指数关系,速度指数在1.5~1.9范围变化;以20°和70°冲角下的磨损率来衡量,调质态为典型的延性型,氮化态为典型的脆性型。四种处理状态的磨损率随... 2Cr13钢不同处理状态冲蚀磨损试验结果表明,在石英砂冲击时,磨损率为冲击速度的指数关系,速度指数在1.5~1.9范围变化;以20°和70°冲角下的磨损率来衡量,调质态为典型的延性型,氮化态为典型的脆性型。四种处理状态的磨损率随磨料硬度的增高呈现不同的变化,并不全是随磨料硬度的增高而增加;除磨料硬度对磨损有影响外,还需顾及磨料其它特性所造成的影响。冲蚀磨损抗力高低的排队是,玻璃砂冲击时为氮化、淬火、回火、调质;石英砂冲击时则恰好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损 铬钢 不锈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轴应力场中空穴扩张临界值与材料的微观断裂延性 被引量:1
6
作者 孙军 邓增杰 涂铭旌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25-31,共7页
选用一种球化碳钢的轴对称光滑和不同缺口拉伸试样研究了材料在三轴应力场中的宏、微观断裂延性。基于不同应力三轴性水平下空穴扩张与聚合的特性,给出了一个新的材料微观断裂延性表达式。结合空穴扩张的临界尺寸与断口韧窝几何的三维... 选用一种球化碳钢的轴对称光滑和不同缺口拉伸试样研究了材料在三轴应力场中的宏、微观断裂延性。基于不同应力三轴性水平下空穴扩张与聚合的特性,给出了一个新的材料微观断裂延性表达式。结合空穴扩张的临界尺寸与断口韧窝几何的三维测量结果,证明了在不同的三轴应力水平下,材料微观断裂延性与实测宏观断裂延性之间均有着良好的一致性。从而揭示了材料断裂延性随应力三轴性水平升高而下降的微观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性 空穴 扩张 断裂 金属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镀Ni-W-P合金镀层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陈菊香 黎永钧 +1 位作者 张震 于光 《腐蚀与防护》 CAS 1994年第1期10-13,共4页
一、前言 化学镀镍是近年来国内外迅速发展的表面工程技术之一。化学镀Ni-P合金镀层有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能,因而在工业上有着广泛的用途。但随着工业的发展,要求材料有更高的耐热性、耐磨性、耐蚀性和其它电磁等物理性能。为此,需要... 一、前言 化学镀镍是近年来国内外迅速发展的表面工程技术之一。化学镀Ni-P合金镀层有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能,因而在工业上有着广泛的用途。但随着工业的发展,要求材料有更高的耐热性、耐磨性、耐蚀性和其它电磁等物理性能。为此,需要设计新的合金镀层体系,三元Ni-W-P合金是近年来人们感兴趣的一种化学镀合金系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镀 镀合金 镀层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及其合金室温蠕变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黎永钧 韩庆辉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35-40,共6页
以退火纯铜及正火铝青铜在轴向拉伸下进行室温静、动态蠕变试验.试验表明,两种材料在室温下均存在蠕变行为,其静态蠕变量ε与时间对数Int成线性关系,与理论推导相一致;其循环蠕变量与N的关系达一定值后不再服从对数规律,蠕变速率发生转... 以退火纯铜及正火铝青铜在轴向拉伸下进行室温静、动态蠕变试验.试验表明,两种材料在室温下均存在蠕变行为,其静态蠕变量ε与时间对数Int成线性关系,与理论推导相一致;其循环蠕变量与N的关系达一定值后不再服从对数规律,蠕变速率发生转折、变小.循环蠕变速率远大于静态蠕变速率.试验还证实了蠕变抗力与材料的某些力学性能密切相关.通过微观组织结构分析,揭示了材料在室温下产生蠕变行为的原因,并解释了两种材料蠕变行为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基合金 蠕变 亚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微结构对浸银石墨材料性能的影响
9
作者 高积强 曹宝宏 +2 位作者 李光新 王永兰 金志浩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27-31,共5页
研究了浸银石墨材料基体与浸渍银显微结构对材料力学与热膨胀行为的影响,讨论了材料组织结构与性能的关系,提出了满足高温使用性能要求的材料所应具有的显微组织结构特点。
关键词 浸银石墨 显微结构 石墨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微米级膜层热胀系数测量方法研究
10
作者 刘军海 苏启生 陆明珠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1994年第6期272-275,共4页
根据材料表面膜层很薄的特点,提出了其热胀系数测量的一种方法。该方法使用了双微位移测量机构,每一测量机构是由石英杆、差动电容传感器、弹簧、机械调零装置等构成;它们在仪器内部相互平行且垂直排列,间距约20mm,并处在同一个温度场中... 根据材料表面膜层很薄的特点,提出了其热胀系数测量的一种方法。该方法使用了双微位移测量机构,每一测量机构是由石英杆、差动电容传感器、弹簧、机械调零装置等构成;它们在仪器内部相互平行且垂直排列,间距约20mm,并处在同一个温度场中,该机械的两石英杆分别压在特制样品的上表面有薄膜和无薄膜处,温度的任何变化使石英杆长度的变化、试样及试样架高低的变化对两机构输出之差,即膜层的膨胀量变化不产生任何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层 热胀系数 测量 表面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淬火实验研究
11
作者 程存弟 牛勇 +1 位作者 黎永钧 于光 《陕西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3年第4期25-27,共3页
用不同的淬火材料、淬火介质进行超声淬火实验研究,对比分析表明,超声可提高淬火材料的表面硬度,增加淬透性,减小工件在淬火过程中的开裂或变形等。同时,在超声作用下,用清水作介质的淬火效果比盐水介质更为理想。
关键词 超声淬火 介质 硬度 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结构材料的性能优化
12
作者 顾海澄 何家文 周惠久 《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1989年第2期1-6,共6页
力学性能是结构材料的主要使用性能。对于功能材料来说,除了物理性能以外,往往也对力学性能提出一定的要求。因此,材料的力学性能或力学行为,已成为物理材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结构材料中,强度与塑韧性是互相联系而又互相制约的。根... 力学性能是结构材料的主要使用性能。对于功能材料来说,除了物理性能以外,往往也对力学性能提出一定的要求。因此,材料的力学性能或力学行为,已成为物理材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结构材料中,强度与塑韧性是互相联系而又互相制约的。根据零件或构件的服役条件,寻求强度与塑韧性的合理配合,就能实现材料性能的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 性能 结构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_2O_3陶瓷材料的残余应力与性能
13
作者 胡奈赛 宋金标 +1 位作者 戴坚 孙海林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20-23,共4页
利用自制的应力常数测定附件,成功地在X射线衍射仪上测定了Al_2O_3,陶瓷材料的应力常数及表面残余应力。介绍了测量方法。用(401O)晶面测定时,可用Al_2O_3的机械弹性常数代替X射线弹性常数。对Al_2O_3/ZrO_2陶瓷高温脱Y_2O_3可以引发表... 利用自制的应力常数测定附件,成功地在X射线衍射仪上测定了Al_2O_3,陶瓷材料的应力常数及表面残余应力。介绍了测量方法。用(401O)晶面测定时,可用Al_2O_3的机械弹性常数代替X射线弹性常数。对Al_2O_3/ZrO_2陶瓷高温脱Y_2O_3可以引发表面t→m-ZrO_3相变,并引入表面残余压应力,材料的抗弯强度随材料中表层亚稳t-ZrO_2含量增加和表面残余压应力增大而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余应力 陶瓷 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镜观察萎缩性胃炎超微结构及病理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正英 谢俊华 +4 位作者 贾斌 刘军海 马新民 邢立宏 任耀辉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97-102,共6页
扫描电镜可见,正常胃粘膜表面上皮细胞排列整齐,紧密;细胞大小基本一致,呈圆形或椭圆形;细胞表面有微绒毛,似鹅卵石样外观,细胞与细胞之间间隙大小基本一致;而萎缩性胃炎胃小凹由圆形变成大小不等、形态各异的多边形,沟形;胃小凹之间的... 扫描电镜可见,正常胃粘膜表面上皮细胞排列整齐,紧密;细胞大小基本一致,呈圆形或椭圆形;细胞表面有微绒毛,似鹅卵石样外观,细胞与细胞之间间隙大小基本一致;而萎缩性胃炎胃小凹由圆形变成大小不等、形态各异的多边形,沟形;胃小凹之间的隆起高低不等,分布不均,呈山峰状或桥状;细胞增生呈结节状,细胞脱落呈网状,微绒毛增多增长,呈地毯样外观;在透射电镜下可见主细胞少,分泌颗粒减少,粗面内质网扩张,线粒体肿胀,脊消失,壁细胞几乎看不到.肠化生后有杯状细胞.病理分析认为:导致萎缩性胃炎组织结构病变的根本原因在于胃粘膜防御系统受破坏后,胃壁细胞泌酸机能受到干扰,粘膜细胞大量破坏,增生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萎缩性胃炎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喷涂层的断裂力学性能测试研究
15
作者 王良建 郭大展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67-76,共10页
应用单边缺口三点弯曲(SEN)、双悬臂梁法(DCB)和短棒法(SB)三种测试技术研究等离子喷涂ZrO_2陶瓷和WC-Co金属陶瓷涂层的临界应变能释放率G_(IC),测定了各方法的柔度标定试验计算公式,得出WC-Co类涂层G_(IC)高于ZrO_2类,内聚型(Cohesive... 应用单边缺口三点弯曲(SEN)、双悬臂梁法(DCB)和短棒法(SB)三种测试技术研究等离子喷涂ZrO_2陶瓷和WC-Co金属陶瓷涂层的临界应变能释放率G_(IC),测定了各方法的柔度标定试验计算公式,得出WC-Co类涂层G_(IC)高于ZrO_2类,内聚型(Cohesive)断裂的G_(IC)高于粘着型(Adhesive)断裂的G_(IC),粉末粒度细、涂层孔隙度低、裂纹少的涂层均使G_(IC)提高,显示G_(IC)对涂层显微结构特征变化较常用的拉伸粘着强度试验法敏感。认为DCB法和SB法有较为严格的理论基础,SB法测定简单易行,数据集中,能敏感地反映断裂类型的特征;DCB法可于一根试样测出多个G_(IC)值,有利于对涂层性能进行统计可靠性评价。涂层断裂力学研究可为选择粉末、优化涂层工艺和指导涂层设计提供主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喷涂 断裂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残余应力对高周疲劳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4
16
作者 何家文 胡奈赛 张定铨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25-32,共8页
残余应力对光滑试样高周疲劳的作用,采用多轴应力的Dang-Van 图估算,有较好的线性关系;在裂纹体上作用的残余压应力可提高裂纹的闭合力,从而降低裂纹的扩展速率,甚至停止扩展;对于缺口试样,残余应力的集中和松弛对疲劳极限的作用较为显著。
关键词 残余应力 疲劳 缺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残余压应力对缺口疲劳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何家文 胡奈赛 +1 位作者 张定铨 徐可为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1992年第1期16-19,共4页
本文研究了喷丸和滚压后缺口根部的残余压应力分布及其对疲劳极限和裂纹扩展速率的影响。残余应力在缺口部位有应力集中效应,其数值不仅取决于缺口的几何形状还和材料强度有关。表面形变后高强度材料的残余应力集中系数大又不易在交变... 本文研究了喷丸和滚压后缺口根部的残余压应力分布及其对疲劳极限和裂纹扩展速率的影响。残余应力在缺口部位有应力集中效应,其数值不仅取决于缺口的几何形状还和材料强度有关。表面形变后高强度材料的残余应力集中系数大又不易在交变载荷下松弛,因此提高缺口疲劳极限比光滑件更显著。在预测疲劳裂纹扩展时可将残余压应力作为附加闭合力迭加在裂纹自身的闭合力上,用这种方法计算得的裂纹扩展速率和实验值很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余应力 裂纹扩展速率 缺口 疲劳性能 喷丸 滚压 疲劳极限 残余压应力 集中 表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频复合疲劳的裂纹萌生及扩展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年 张建中 +2 位作者 杜百平 冯忠信 陈新增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29-33,共5页
针对典型承受高、低周双频复合载荷的水轮机叶片、电机转子用钢进行了低周疲劳、高低周双频复合疲劳的裂纹萌生及扩展规律的探讨。在频率比确定的条件下,载荷比是影响双频疲劳裂纹萌生及扩展的一个重要因素。随着载荷比的升高,疲劳裂纹... 针对典型承受高、低周双频复合载荷的水轮机叶片、电机转子用钢进行了低周疲劳、高低周双频复合疲劳的裂纹萌生及扩展规律的探讨。在频率比确定的条件下,载荷比是影响双频疲劳裂纹萌生及扩展的一个重要因素。随着载荷比的升高,疲劳裂纹萌生寿命大大缩短,裂纹扩展速率加快,疲劳断口呈现明显的周期特征。高、低周双频复合疲劳载荷各自的独特作用以及高、低周载荷在裂纹尖端引起的塑性区的交互作用是造成疲劳断口独特形貌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疲劳 裂纹扩展 金属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铁结构件长效防腐技术 被引量:2
19
作者 韩志海 陈华 耿小鹏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1993年第2期6-9,共4页
钢铁结构件在大气环境中的腐蚀所造成的损失和破坏是巨大的。采用电弧和火焰喷涂技术在钢铁结构件表面喷涂一层或几层锌、铝或者锌—铝复合涂层;加上封闭技术,可以对钢铁基体起到长效(10~30年以上)保护与防腐功能。本文简述了锌、铝涂... 钢铁结构件在大气环境中的腐蚀所造成的损失和破坏是巨大的。采用电弧和火焰喷涂技术在钢铁结构件表面喷涂一层或几层锌、铝或者锌—铝复合涂层;加上封闭技术,可以对钢铁基体起到长效(10~30年以上)保护与防腐功能。本文简述了锌、铝涂层的防腐性能和特点,结合国内外有关现场考核实验数据和大量应用实例,较全面地介绍了热喷涂锌、铝涂层这一长效防腐技术及其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铁基体 长效防腐 火焰喷涂 复合涂层 结构件 封闭技术 电弧 表面喷涂 腐蚀 用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微压入仪及其应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军海 陆明珠 +1 位作者 苏启生 何家文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1994年第5期224-228,共5页
介绍新研制的“YY-Ⅰ型亚微压入仪”的结构,原理及应用。该仪器在计算机控制下可完成材料表面微米或亚微米级涂层、镀层,离子注入层等的硬度、硬度分布曲线、弹性模量及复合材料中纤维基体界面剪切力的测定等。
关键词 亚微压入仪 涂层 材料 表面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