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院伦理氛围与急诊科护士工作投入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赵丽 柏玲 +3 位作者 郑昕 邬媛 邱晓娟 时雨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23年第6期679-683,共5页
目的探讨医院伦理氛围与急诊科护士工作投入的相关性,为合理解决伦理问题、提高护士工作投入度提供依据。方法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取西安市四所三级以上医院急诊科350名护士为研究对象。参照伦理氛围认知量表和工作... 目的探讨医院伦理氛围与急诊科护士工作投入的相关性,为合理解决伦理问题、提高护士工作投入度提供依据。方法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取西安市四所三级以上医院急诊科350名护士为研究对象。参照伦理氛围认知量表和工作投入量表进行医院伦理氛围和工作投入评估,分析二者相关性,并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急诊科护士工作投入得分为(51.69±11.09)分,伦理氛围得分为(72.78±11.45)分;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学历、医院等级、医院聘用方式、是否接受伦理培训的急诊科护士工作投入得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医院伦理氛围认知、医院聘用方式、是否接受伦理教育培训均是影响工作投入的因素(P<0.05)。结论医院伦理氛围与急诊科护士工作投入呈正相关,且伦理氛围和护士工作投入情况均处于中等水平,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应继续加强急诊护理工作的管理支持,提高急诊科护士在组织中被认可、被尊重的感知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伦理氛围 工作投入 急诊科护士 医学伦理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药代动力学的临床常见药物急性中毒血液净化治疗共识 被引量:3
2
作者 《基于药代动力学的临床常见药物急性中毒血液净化治疗共识》专家组 潘龙飞 +6 位作者 马青变 朱华栋 张国强 马岳峰 裴红红 孙宝妮 张莉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033-1043,共11页
近年来,药物导致的急性中毒逐年增多,但多数药物中毒缺乏特效解毒剂。血液净化治疗在药物急性中毒治疗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目前国内关于其在临床常见药物急性中毒方面的应用尚无统一推荐意见。本专家共识以药代动力学为核心,对血液净化... 近年来,药物导致的急性中毒逐年增多,但多数药物中毒缺乏特效解毒剂。血液净化治疗在药物急性中毒治疗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目前国内关于其在临床常见药物急性中毒方面的应用尚无统一推荐意见。本专家共识以药代动力学为核心,对血液净化治疗在临床常见药物急性中毒治疗中的应用策略进行归纳、总结,旨在增进临床医生对药代动力学特征及相应血液净化治疗模式的理解,从而使其在诊治药物急性中毒患者时可以基于导致中毒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特征选择合理的血液净化治疗模式并制订恰当的血液净化治疗方案,最终提高临床常见药物急性中毒患者的救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毒 药物过量 药代动力学 连续性肾替代疗法 急性中毒 药物中毒 血液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蒿素通过HIF-1α/LDHA通路抑制糖酵解改善肺血管重塑
3
作者 史文花 陈玉倩 +4 位作者 张永红 李丛 翟翠 杨妮 柯蕊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22,共8页
目的探索青蒿素对野百合碱(MCT)诱导的肺动脉高压(PAH)大鼠血流动力学和血管重塑的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n=10):对照组、MCT诱导的PAH模型组(MCT组,60 mg/kg)、青蒿素干预组(50 mg/kg)。造模28 d后检测大鼠右心... 目的探索青蒿素对野百合碱(MCT)诱导的肺动脉高压(PAH)大鼠血流动力学和血管重塑的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n=10):对照组、MCT诱导的PAH模型组(MCT组,60 mg/kg)、青蒿素干预组(50 mg/kg)。造模28 d后检测大鼠右心室收缩压(RVSP)、肺动脉平均压(mPAP)、心率及右室肥厚指数(RVHI)评估PAH进展,HE染色及α-SMA免疫组化法观察肺血管形态及肌化情况,并计算肺小动脉中膜厚度百分比(WT%)、血管肌层面积百分比(WA%)及肌化血管比例评估肺血管重塑,real time PCR及Western blot分别检测HIF-1α、LDHA的mRNA和蛋白水平,应用丙酮酸及乳酸测试试剂盒检测丙酮酸、乳酸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MCT组大鼠RVSP及mPAP升高,心率增快,RVHI增高(P<0.05);血管壁明显肌化并增厚,WT%及WA%升高,肺小动脉肌化程度显著增高(P<0.05),提示PAH模型构建成功。与MCT组相比,青蒿素干预组大鼠RVSP、mPAP、心率及RVHI均降低(P<0.05),WT%、WA%及肺小动脉肌化程度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MCT组大鼠肺组织中HIF-1α、LDHA的mRNA及蛋白水平升高,乳酸和丙酮酸的含量、乳酸/丙酮酸比值升高(P<0.05);青蒿素干预组HIF-1α、LDHA mRNA及蛋白水平较MCT组降低,乳酸和丙酮酸的含量、乳酸/丙酮酸比值较MCT组降低(P<0.05)。结论青蒿素可以改善PAH大鼠的血流动力学及肺血管重塑,其机制可能与抑制HIF-1α/LDHA信号通路介导的糖酵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高压 肺血管重塑 青蒿素 糖酵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渐进式医患沟通在急诊ICU中的应用 被引量:5
4
作者 张正良 柏玲 +7 位作者 白郑海 孙江利 王晓博 王海 张霆 苏利娟 杨宁 裴红红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5年第5期722-724,共3页
通过阐述医患关系现状,结合急诊ICU的医患关系特点,分析渐进式医患沟通在急诊ICU中的应用基础、应用技巧,为探索现阶段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保障医患双方权益的可行方法提供参考。
关键词 医患沟通 医患关系 重症监护室 急诊ICU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安市2021—2022年跨年期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重症病例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测指标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王海 王卓莉 +1 位作者 裴红红 潘龙飞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2132-2137,共6页
背景西安市2021—2022年跨年期间暴发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是发生在一个超大城市且病例数众多、规模较大的本土疫情,有必要对该次疫情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和总结。目的 分析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的疾病特征,探索重症病例的危险因素以及预... 背景西安市2021—2022年跨年期间暴发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是发生在一个超大城市且病例数众多、规模较大的本土疫情,有必要对该次疫情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和总结。目的 分析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的疾病特征,探索重症病例的危险因素以及预测指标。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1年12月至2022年1月收治于西安市第四人民医院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确诊患者的一般资料和实验室检查指标,计算总IgG与淋巴细胞百分比的比值(IgG∶L%)、总IgM与淋巴细胞百分比的比值(IgM∶L%)、总IgG与淋巴细胞计数的比值(IgG∶L#)、总IgM与淋巴细胞计数的比值(IgM∶L#),将患者分为轻型及普通型组、重型及危重型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探究发生重型及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各指标对重型及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预测价值,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并采用Delong检验比较各指标的AUC。结果 最终纳入699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确诊患者,分为轻型及普通型组(n=678)和重型及危重型组(n=21),轻型及普通型组年龄、基础疾病、D-二聚体、IgM∶L%、IgM∶L#低于重型及危重型组,淋巴细胞百分比、淋巴细胞计数高于重型及危重型组(P<0.05)。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068,95%CI(1.031,1.105),P<0.001]、D-二聚体[OR=1.612,95%CI(1.026,2.533),P=0.038]以及IgM∶L#[OR=1.034,95%CI(1.006,1.063),P=0.018]是重型及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淋巴细胞百分比[OR=0.918,95%CI(0.844,0.997),P=0.043]是重型及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发生的保护因素。建立重型及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联合预测模型,P=-5.031+0.065×年龄-0.086×淋巴细胞百分比+0.738×淋巴细胞计数+0.477×D-二聚体+0.034×IgM∶L#,联合检测预测重型及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AUC为0.912[95%CI(0.858,0.965)],截断值为0.04,灵敏度为90.00%,特异度为83.18%,预测价值优于年龄(Z=5.314,P<0.001)、淋巴细胞百分比(Z=-1.987,P=0.047)、D-二聚体(Z=2.273,P=0.023)和IgM∶L#(Z=0.161,P<0.001)。结论 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急性期,存在炎症反应与细胞免疫功能失衡,该失衡与年龄、D-二聚体均是重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D-二聚体、淋巴细胞百分比、IgM∶L#在内的联合指标可有效预测重型和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免疫球蛋白M 淋巴细胞计数 IgM-淋巴细胞计数比值 危险因素 预测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冠肺炎疫情下抗疫队伍的心理防疫——以陕西支援武汉第二批医疗队为例
6
作者 李业宁 叶青 +3 位作者 徐战磊 周博 张正良 马现仓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21年第2期178-182,共5页
在严峻的疫情形势面前,防控一线的医护人员是令人敬佩的“逆行者”,也是容易出现心理问题的高危人群。如何科学管理队伍,做好新冠疫情下抗疫队伍的心理防疫尤为重要。2020年2月2日陕西支援武汉第二批医疗队前往武汉协和医院西院区,以精... 在严峻的疫情形势面前,防控一线的医护人员是令人敬佩的“逆行者”,也是容易出现心理问题的高危人群。如何科学管理队伍,做好新冠疫情下抗疫队伍的心理防疫尤为重要。2020年2月2日陕西支援武汉第二批医疗队前往武汉协和医院西院区,以精细化管理与最严制度建设,全方位队伍保障和关爱,适时心理支持与干预,团队精神的凝聚和指引等一系列心理防疫措施带领整支队伍121人在武汉坚守65天。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不仅是一场防疫战争,也是一场心理战役。加强抗疫队伍的心理防疫不仅有助于提升医务人员的安全感和归属感,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提高整个医疗团队的救治能力和水平,也为其他抗疫队伍科学进行心理防疫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肺炎疫情 心理防疫 抗疫队伍 团队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剂量放疗缓解骨关节炎 被引量:1
7
作者 马国榕 杨永泽 +4 位作者 孟欣 高玉婷 李树直 郭洪章 金晓东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82-1392,共11页
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一种慢性退行性关节疾病,也是最常见的关节炎类型,几乎涉及任何关节,可导致患者慢性疼痛和残疾。19世纪末期伦琴发现了X射线,到20世纪80年代Luckey认为低水平辐射(LDRT)对生物可能有益,逐步应用于一些疾... 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一种慢性退行性关节疾病,也是最常见的关节炎类型,几乎涉及任何关节,可导致患者慢性疼痛和残疾。19世纪末期伦琴发现了X射线,到20世纪80年代Luckey认为低水平辐射(LDRT)对生物可能有益,逐步应用于一些疾病的治疗,但目前LDRT的运用并未得到普及。本文介绍了OA的流行病学、危险因素、临床表现、治疗方法以及发病机制,重点讨论了LDRT缓解OA的可能机制以及临床研究进展,还探讨了LDRT治疗OA引起的不良反应(急性反应和致癌风险)。在临床上,LDRT本身具有非侵入性、不良反应较小等优势,在治疗OA展现出疼痛缓解、运动改善等疗效,因此LDRT在治疗OA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剂量放疗 骨关节炎 炎症抑制 临床研究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甘油三酯血症性急性胰腺炎的诊治 被引量:18
8
作者 潘龙飞 裴红红 +3 位作者 宏欣 王立明 张正良 白郑海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0期2569-2574,共6页
高脂血症是我国急性胰腺炎(AP)的第二大病因,其中高甘油三酯血症性急性胰腺炎(HTG-AP)是主要类型。由于HTG-AP的病因、发病机制特殊,因此其临床特征与其他病因所致AP并不相同,致使该病易被漏诊且易于重症化,导致患者病情进展迅速、病死... 高脂血症是我国急性胰腺炎(AP)的第二大病因,其中高甘油三酯血症性急性胰腺炎(HTG-AP)是主要类型。由于HTG-AP的病因、发病机制特殊,因此其临床特征与其他病因所致AP并不相同,致使该病易被漏诊且易于重症化,导致患者病情进展迅速、病死率高,即使治愈后也容易复发。目前缺少针对HTG-AP的可操作性高的专家共识/指南,本文围绕笔者等近期执笔的《高甘油三酯血症性急性胰腺炎诊治急诊专家共识》,并结合最新研究进展以及AP诊治的相关专家共识/指南,就HTG-AP的诊断、病因治疗、常规治疗及预防等方面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脂血症 高甘油三酯血症 急性胰腺炎 高甘油三酯血症性急性胰腺炎 专家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OXA2在胃腺癌中的表达降低 被引量:6
9
作者 张正良 孙江利 +4 位作者 白郑海 李海军 贺仕才 陈锐 车向明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72-676,共5页
目的研究FOXA2在胃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细胞侵袭迁移能力的相关性。方法收集56例胃腺癌组织及对应的癌旁组织,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FOXA2和上皮型钙黏素(E-cadherin)在胃腺癌及对应癌旁组织中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FOXA2和E-... 目的研究FOXA2在胃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细胞侵袭迁移能力的相关性。方法收集56例胃腺癌组织及对应的癌旁组织,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FOXA2和上皮型钙黏素(E-cadherin)在胃腺癌及对应癌旁组织中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FOXA2和E-cadherin蛋白在不同胃癌细胞株中的表达水平;在MKN-45胃癌细胞中过表达FOXA2,TranswellTM法检测胃癌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采用Spearman法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FOXA2和E-cadherin蛋白在胃腺癌组织中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应癌旁组织;胃腺癌组织中FOXA2与E-cadherin蛋白表达呈显著正相关;FOXA2蛋白表达与肿瘤分化、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具有显著的相关性;高侵袭性MKN-45胃癌细胞中FOXA2和E-cadherin表达最低,而低侵袭性N-87胃癌细胞中两者表达最高;FOXA2过表达显著上调E-cadherin蛋白表达,且明显抑制MKN-45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结论 FOXA2在胃腺癌组织中表达降低,其低表达与胃腺癌的恶性临床病理特征相关。FOXA2过表达上调E-cadherin表达并抑制胃癌细胞侵袭、迁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FOXA2 E-CADHERIN 临床意义 细胞运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胰汤辅助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疗效 被引量:9
10
作者 彭卓 万林 +3 位作者 张瑞 樊媛 孙江利 裴红红 《世界中医药》 CAS 2017年第9期2058-2061,共4页
目的:探讨清胰汤辅助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58例,回顾治疗方案并分为接受常规西医治疗的对照组30例、接受清胰汤联合西医治疗的观察组28例。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 目的:探讨清胰汤辅助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58例,回顾治疗方案并分为接受常规西医治疗的对照组30例、接受清胰汤联合西医治疗的观察组28例。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血清炎性递质、肝肾功能指标水平的差异。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评分,血清炎性递质、肝功能指标、肾功能指标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腹痛、痞满燥实、恶心呕吐、口干口渴评分值低于对照组患者,血清中炎性递质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人高迁移率族蛋白(HMGB-1)的水平低于对照组患者,肝功能指标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的水平低于对照组患者,肾功能指标血肌酐(Scr)、尿素氮(BUN)的水平低于对照组患者。结论:清胰汤辅助治疗可显著减轻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全身炎性反应、保护肝肾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重症胰腺炎 清胰汤 全身炎性反应 肝功能 肾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6-2016年我国关于患者参与患者安全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 被引量:14
11
作者 孔淑贞 杨惠云 +4 位作者 孔德玲 刘红梅 屈莉 王静 杨希文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7年第6期814-818,共5页
目的 :系统分析2006-2016年我国患者参与患者安全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为患者参与患者安全的进一步研究和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利用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对2006-2016年国内期刊刊载的关... 目的 :系统分析2006-2016年我国患者参与患者安全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为患者参与患者安全的进一步研究和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利用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对2006-2016年国内期刊刊载的关于患者参与患者安全的相关文献进行检索,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检索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共纳入218篇文献,分别发表在106种期刊上,自2010年以后发文量整体呈增长趋势,但近两年发文量有下降趋势;作者来自180个单位,研究单位以医学院校及附属医院为主(61.47%),广东、上海、四川发文量较多,51.83%的文献为临床经验介绍,14.22%的文献为调查研究,实验性研究仅占8.71%,研究场所以三级/二级医院为主,研究对象以患者(及家属)和医护人员为主,研究热点主要集中于医患双方对患者参与患者安全的意愿、影响因素及患者参与方法、参与内容,研究受科研基金资助的论文占8.26%。结论 :目前患者在保障患者安全方面的重要作用已得到一定的重视,但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仍有待加强,未来需要多方协作,多层面推动患者参与患者安全相关研究,进而开展大样本、多中心的随机对照研究,更好地为临床提供循证依据,以探索出行之有效的患者参与患者安全的具体策略,让患者真正成为患者安全体系中的一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者参与 患者安全 文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U护理人员伦理认知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赵丽 柏玲 +3 位作者 王丽娜 时雨 苏利娟 吴瑶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23年第8期904-908,共5页
目的探讨ICU护理人员伦理认知的影响因素。方法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某市4所三级甲等医院ICU临床护理人员530人为研究对象,对ICU护理人员伦理认知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学... 目的探讨ICU护理人员伦理认知的影响因素。方法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某市4所三级甲等医院ICU临床护理人员530人为研究对象,对ICU护理人员伦理认知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学历、职称、态度、培训经历的伦理委员会知识评分和科研伦理知识评分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护理人员伦理认知总分均高于专科及以下(P<0.05),主任护师的护理人员伦理认知总分高于护士、护师及主管护师(P<0.05),积极态度的护理人员伦理认知总分高于一般积极护理人员(P<0.05),有培训经历的护理人员伦理认知总分高于无培训经历者(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学历、职称、态度、培训经历均是ICU护理人员伦理认知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学历、职称、态度、培训经历均是ICU护理人员伦理认知的影响因素,应结合上述因素,通过多种途径提高ICU护理人员的护理伦理认知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室 护理人员 伦理认知 伦理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2)P放射性同位素食管腔内照射对良性狭窄瘢痕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杰 王进海 +1 位作者 王莉 彭鹏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40-543,共4页
目的建立食管良性狭窄的模型,观察32P放射性同位素食管腔内照射对良性狭窄瘢痕形成的影响,为内镜下食管良性狭窄扩张后32P管腔内照射抑制瘢痕增生、预防再次狭窄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18只健康成年家兔,通过外科手术行颈部食管环形切开后... 目的建立食管良性狭窄的模型,观察32P放射性同位素食管腔内照射对良性狭窄瘢痕形成的影响,为内镜下食管良性狭窄扩张后32P管腔内照射抑制瘢痕增生、预防再次狭窄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18只健康成年家兔,通过外科手术行颈部食管环形切开后再吻合的方法建立食管良性狭窄模型,随机分成对照组、激素组及照射组,每组6只;术后第2天测量食管吻合口处内径,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干预,激素组给予地塞米松干预,照射组给予32 P放射性同位素干预,观察2周。观察指标包括:一般情况、体质量、干预结束后食管吻合口处内径,造模前及干预后检验肝功(ALT,AST);处死家兔,取食管狭窄处组织观察大体病理并行HE染色,测定食管吻合口处组织羟脯氨酸含量。结果成功建立食管良性狭窄的模型。2周后对照组食欲明显减退,激素组食欲稍差,照射组未出现食欲减退;照射组体质量比前2组都增加(P<0.05);照射组食管吻合口处内径与前2组比较均明显增宽(P<0.05);HE染色示照射组成纤维细胞数量明显减少,胶原纤维及肉芽组织均不显著;照射组羟脯氨酸含量比前2组都低(P<0.05),接近正常食管的含量(P>0.05);各组干预前后ALT及AST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通过外科手术可成功建立家兔食管良性狭窄的模型;放射性同位素32P照射可以抑制食管狭窄处瘢痕形成,且优于激素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良性狭窄 食管内照射 动物模型 32P放射性同位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BAQ非标定量分析生物被膜形成能力不同的鲍曼不动杆菌的蛋白质组学差异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妮 雷莉 +4 位作者 王海 邬媛 孙媛 张明 张正良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3-38,83,共7页
目的利用iBAQ(intensity-based absolute-protein-quantification)非标记定量蛋白质组学分析鉴定生物被膜形成能力不同的鲍曼不动杆菌株蛋白质组学差异。方法64株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株按生物被膜形成能力不同分为强组和弱组,收集两... 目的利用iBAQ(intensity-based absolute-protein-quantification)非标记定量蛋白质组学分析鉴定生物被膜形成能力不同的鲍曼不动杆菌株蛋白质组学差异。方法64株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株按生物被膜形成能力不同分为强组和弱组,收集两组菌株蛋白质样本进行FASP(filter-aided sample preparation)酶解,酶解产物进行LC-MS/MS质谱分析。使用Maxquant软件对LC-MS/MS原始文件进行查库以及iBAQ非标定量分析。Maxquant软件查库文件使用Perseus软件分析,通过GO(Gene Ontology)数据库对鉴定出的差异蛋白及特异蛋白从生物学过程、细胞成分和分子功能3方面进行功能注释,通过KAAS(KEGG automatic annotation server)分析差异蛋白涉及的代谢通路。结果实验通过LC-MS/MS分析共鉴定到1120个肽段,457个蛋白质,其中13个蛋白质的表达在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强组和弱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7个蛋白质在弱组显著性低表达,6个在强组显著性低表达。另外,还鉴定出在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弱组(7个)和强组(5个)特异性表达的蛋白质,并对其参与的细胞过程及信号通路进行了分析。结论基于iBAQ的非标记定量蛋白质组学分析方法鉴定出多种与生物被膜形成能力相关的蛋白质,可为分析生物被膜形成的原因、机制及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BAQ非标记定量蛋白质组学 生物被膜 多重耐药 鲍曼不动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PAS-MRI在椎-基底动脉颅内段夹层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桂莲 马珠琳 +7 位作者 李晓会 张秋娟 陈敬菊 滕国良 刘娇 李涛 王何莹 朱新业 《中国卒中杂志》 2017年第4期320-326,共7页
目的探讨一种新型的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椎-基底动脉平行解剖磁共振成像(basi-parallel anatomic scanning,BPAS)联合磁共振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对椎-基底动脉颅内段夹层鉴别诊断的作用。方法参照文献BPAS... 目的探讨一种新型的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椎-基底动脉平行解剖磁共振成像(basi-parallel anatomic scanning,BPAS)联合磁共振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对椎-基底动脉颅内段夹层鉴别诊断的作用。方法参照文献BPAS的扫描条件,由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影像科医师及技师探寻适合3.0-MR的扫描及图像处理参数,回顾性分析神经内科部分住院及门诊MRA显示为椎-基底动脉颅内段纤细或不显影、同期进行了BPAS检查的142例患者,其中临床疑诊为动脉夹层者20例,动脉硬化者60例,先天发育不良者62例,由两位未知患者临床资料的影像医师分别对所有患者的MRA及BPAS影像进行阅片,对20例临床疑诊夹层的病例MRA及MRA+BPAS影像诊断结果进行ROC曲线分析,并对两位影像医师的诊断结果进行一致性评估。结果两位影像医师对20例夹层患者MRA+BPAS及MRA阅片诊断结果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3vs 0.70和0.96 vs 0.75(P<0.01),提示MRA联合BPAS比单纯MRA的ROC曲线下面积明显增加;MRA联合BPAS诊断椎-基底动脉颅内段夹层的灵敏度比单纯MRA高(100%vs 55%,100%vs 60%,P<0.01);而两种诊断方法的特异度无显著差异(86.89%vs 85.25%,P=0.85;92.62%vs 90.16%,P=0.65);两位影像医师对椎-基底动脉颅内段夹层的诊断结果具有高度的一致性(Kappa=0.85)。结论 BPAS检查可通过显示血管外径与MRA联合精确评估椎-基底动脉颅内段血管状况,区分该部位血管病变为夹层、动脉硬化或先天性发育不良,为该部位血管病变临床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PAS-MRI 椎-基底动脉颅内段 动脉夹层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痛双气囊电子小肠镜检查中的循证护理与伦理思考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雪荣 杨会 +2 位作者 王秀莹 王丽娜 宋亚华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5年第6期978-980,共3页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无痛双气囊电子小肠镜检查患者中的实施效果。方法将190例自愿选择小肠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循证组各95例,分别使用常规心理护理和循证心理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血压、心率、完成检查时间、检查后...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无痛双气囊电子小肠镜检查患者中的实施效果。方法将190例自愿选择小肠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循证组各95例,分别使用常规心理护理和循证心理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血压、心率、完成检查时间、检查后患者清醒时间及所用麻药总量各项指标的变化并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的心理反应明显重于循证组,循证组各项临床指标均较对照组有明显优势,且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循证护理能显著缓解无痛双气囊小肠镜检查患者的焦虑、恐惧程度,缩短检查时间,其效果优于常规护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护理 无痛双气囊小肠镜 心理护理 伦理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疗机构处理紧急情况的伦理思考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丹 张梦娜 +3 位作者 吕俊华 裴红红 王海 白郑海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8年第12期1616-1618,共3页
医务人员在实践中经常会遇到患者处于某种紧急情况,而需要立即给予紧急医疗急救措施以挽救患者生命。紧急情况如何处理,目前我国并没有明确的界定。在临床实际工作中,医务人员可能遇到侵入性操作、知情同意等伦理问题。基于此,建议医疗... 医务人员在实践中经常会遇到患者处于某种紧急情况,而需要立即给予紧急医疗急救措施以挽救患者生命。紧急情况如何处理,目前我国并没有明确的界定。在临床实际工作中,医务人员可能遇到侵入性操作、知情同意等伦理问题。基于此,建议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在处理紧急情况时,应该遵循有利原则、不伤害原则、公正原则、尊重自主原则,以保证患者的生命健康为首要任务,这样才能促进紧急情况下医疗急救措施的及时实施,同时使得其更符合伦理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机构 急诊科 紧急情况 伦理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司他丁用于临床常见急危重症的专家共识 被引量:19
18
作者 《乌司他丁用于临床常见急危重症的专家共识》专家组 潘龙飞 +5 位作者 张国强 马岳峰 裴红红 牛泽群 宏欣 王立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6期3207-3219,共13页
乌司他丁具有抑制蛋白水解酶、调控炎症反应等作用,目前主要应用于急性胰腺炎,但也被应用于休克、脓毒症、重症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多种急性中毒、重症中暑、重度烧伤、严重创伤等其他临床常见急危重症及心搏骤停患者,而且已被... 乌司他丁具有抑制蛋白水解酶、调控炎症反应等作用,目前主要应用于急性胰腺炎,但也被应用于休克、脓毒症、重症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多种急性中毒、重症中暑、重度烧伤、严重创伤等其他临床常见急危重症及心搏骤停患者,而且已被临床常见急危重症诊治相关的多个指南/专家共识推荐。然而,目前关于乌司他丁的适应证及其用法、用量等尚缺乏统一意见。因此,为推动乌司他丁的规范化应用,《乌司他丁用于临床常见急危重症的专家共识》专家组针对乌司他丁的作用机制、药代动力学、适应证及在常见急危重症中的应用方法等进行了归纳、总结,以期为乌司他丁在临床工作中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危重症 乌司他丁 专家共识 急性胰腺炎 休克 脓毒症 重症肺炎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急性中毒 重症中暑 重度烧伤 严重创伤 心搏骤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多糖预处理增强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在心肌梗死大鼠模型中的疗效 被引量:7
19
作者 刘宏博 周军利 +1 位作者 王小闯 薛嘉虹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073-1077,共5页
目的研究脂多糖预处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后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大鼠的机制。方法将大鼠MSC分为对照1组、脂多糖预处理为预处理1组、Toll样受体4封闭为封闭1组,定量分析多配体蛋白聚糖-4(syndecan-4)mRNA和蛋白表达。45只大鼠建立... 目的研究脂多糖预处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后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大鼠的机制。方法将大鼠MSC分为对照1组、脂多糖预处理为预处理1组、Toll样受体4封闭为封闭1组,定量分析多配体蛋白聚糖-4(syndecan-4)mRNA和蛋白表达。45只大鼠建立AMI后分别植入上述各组细胞,依次为对照2组、预处理2组和封闭2组,10周后测大鼠心功能指标;另30只AMI大鼠中,将MSC转染syndecan-4过表达质粒为过表达2组,沉默MSC syndecan-4基因为联合组,每组15只。MTT法测细胞增殖,光镜下观察大鼠新生血管密度,心肌梗死面积,计算死亡率。结果与对照1组和封闭1组比较,预处理1组MSC中syndecan-4基因和蛋白表达显著上升(P=0.000)。与对照2组和封闭2组比较,预处理2组大鼠各项心功能指标变化明显(P<0.01)。过表达2组MSC增殖率及大鼠新生血管密度较对照2组升高(P=0.009)。联合组较对照2组和预处理2组MSC增殖率、心肌梗死面积[(31.2±3.0)%vs(26.8±2.9)%和(19.7±2.5)%,P=0.013]和死亡率(20.0%vs 13.3%vs 20.0%,P=0.000)增高。结论脂多糖预处理能促进MSC中syndecan-4的表达,增强MSC移植在AMI中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多糖类 间质干细胞 心肌梗死 多配体蛋白聚糖-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皮-间充质转化在肺动脉高压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静静 王岗 李满祥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724-1728,共5页
Endo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ndMT)is a biological process through which endothelial cells change their endothelial phenotype into a mesenchymal or myofibroblastic phenotype with the expression of mesenchymal ma... Endo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ndMT)is a biological process through which endothelial cells change their endothelial phenotype into a mesenchymal or myofibroblastic phenotype with the expression of mesenchymal markers such as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and vimentin.When the pulmonary 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 are exposed to hypoxia and inflammatory stimulation,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 in the outer and middle membrane accumulate through EndMT process,leading to pulmonary vascular remodeling and 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PAH).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bone morphogentic protein(BMP)signaling pathways promote EndMT process by bone morphogentic protein receptor 2(BMPR2)gene mutation which up-regulates high mobility group protein A1(HMGA1)gene and contributes to protein expression such as Slug and Snail,thus resulting in PAH.In brief,TGF-β/BMP signaling pathways and related regulator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pulmonary vascular reconstruction and the formation of PA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高压 内皮-间充质转化 Α-平滑肌肌动蛋白 TGF-β/BMP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