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a_(0.5)K_(0.5))NbO_3基无铅压电陶瓷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1
作者 杜红亮 李智敏 +2 位作者 周万城 屈绍波 裴志斌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281-1291,共11页
由于钙钛矿结构无铅压电陶瓷具有高的压电性能,已成为无铅压电陶瓷研究的热点.本文综述了钙钛矿结构无铅压电陶瓷(Na_(0.5)K_(0.5))NbO_3的研究进展和趋势.重点从添加第二组元、添加助烧剂、取代改性和制备方法四个方面,归纳和分析了... 由于钙钛矿结构无铅压电陶瓷具有高的压电性能,已成为无铅压电陶瓷研究的热点.本文综述了钙钛矿结构无铅压电陶瓷(Na_(0.5)K_(0.5))NbO_3的研究进展和趋势.重点从添加第二组元、添加助烧剂、取代改性和制备方法四个方面,归纳和分析了(Na_(0.5)K_(0.5))NbO_3基无铅压电陶瓷的研究开发进展,并对(Na_(0.5)K_(0.5))NbO_3基无铅压电陶瓷今后的研究和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铅压电陶瓷 钙钛矿结构 压电材料 (Na0. 5K0.5)NbO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铅非线性介电储能陶瓷:现状与挑战 被引量:18
2
作者 杜红亮 杨泽田 +3 位作者 高峰 靳立 程花蕾 屈绍波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046-1058,共13页
相对于聚合物等储能介质材料,介电陶瓷具有温度稳定性好和循环寿命长的优点,是制备脉冲功率储能电容器的优秀候选材料。但目前介电陶瓷的储能密度相对较低,不能满足脉冲功率设备小型化的要求。因此,如何显著提高介电陶瓷的储能密度成为... 相对于聚合物等储能介质材料,介电陶瓷具有温度稳定性好和循环寿命长的优点,是制备脉冲功率储能电容器的优秀候选材料。但目前介电陶瓷的储能密度相对较低,不能满足脉冲功率设备小型化的要求。因此,如何显著提高介电陶瓷的储能密度成为近年来功能陶瓷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首先介绍了介电储能电容器对陶瓷材料性能的要求,然后结合本课题组的研究工作,评述了BaTiO3基、BiFeO3基、(K0.5Na0.5)NbO3基无铅弛豫铁电陶瓷和(Bi0.5Na0.5)TiO3基、AgNbO3基无铅反铁电陶瓷储能特性的研究现状,重点阐述了不同材料体系的组分设计思路及相关储能特性,分析了无铅非线性介电储能陶瓷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指出了应对策略。最后,展望了下一步的研究方向和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铅陶瓷 储能密度 击穿场强 极化差值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同型相界(MPB)附近BS-PT高温压电陶瓷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冯亚军 徐卓 +2 位作者 李振荣 张麟 姚熹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127-1133,共7页
(1-x)BiScO3-xPbTiO3陶瓷(简记BS-PT)在x=64.0%附近存在一个从菱方晶系过渡到四方晶系的准同型相界,在此相界附近材料能获得优良的介电和压电性能.本文选取PbTiO3含量在64.0%-65.5%的准同型相界附近的材料组分,利用传统的固相烧... (1-x)BiScO3-xPbTiO3陶瓷(简记BS-PT)在x=64.0%附近存在一个从菱方晶系过渡到四方晶系的准同型相界,在此相界附近材料能获得优良的介电和压电性能.本文选取PbTiO3含量在64.0%-65.5%的准同型相界附近的材料组分,利用传统的固相烧结反应法合成了纯钙钛矿相结构的BS-PT陶瓷,通过对材料的相结构形成过程和内部形貌分析以及对介电、压电性能的研究,发现在x=64.5%的组分条件下,BS-PT陶瓷材料获得了准同型相界范围内的最优的压电性能,其室温压电常数d33可达500pC/N,且居里温度(Tc)达到了438℃,剩余极化强度和电致应变分别为44μC/cm2和3.5‰.研究表明,准同型相界附近的BS-PT陶瓷是一种优良的压电换能器和传感器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S-PT 准同型相界 高居里温度 压电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电陶瓷晶粒取向生长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4
作者 杜红亮 张孟 +3 位作者 苏晓磊 周万城 裴志斌 屈绍波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7,共7页
由于取向生长技术可以显著地提高压电陶瓷的性能,并且不会降低材料的居里温度,故压电陶瓷的晶粒取向生长技术已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分别从定向凝固技术、多层晶粒生长技术、模板晶粒生长技术和反应模板晶粒生长技术等四个方面,归纳和分... 由于取向生长技术可以显著地提高压电陶瓷的性能,并且不会降低材料的居里温度,故压电陶瓷的晶粒取向生长技术已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分别从定向凝固技术、多层晶粒生长技术、模板晶粒生长技术和反应模板晶粒生长技术等四个方面,归纳和分析了近年来压电陶瓷晶粒取向生长技术的研究进展,并对压电陶瓷晶粒取向生长技术今后的研究和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陶瓷 取向生长 取向度 织构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NW-PMS-PZT压电陶瓷准同型相界的压电性能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裴志斌 杜红亮 +2 位作者 车俊 魏晓勇 屈绍波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988-992,共5页
采用传统陶瓷工艺制备了PNW—PMS—PZT四元系压电陶瓷,分析了陶瓷样品的相结构组成,结果表明,所有陶瓷样品的相结构为纯钙钛矿相结构;研究了室温下PMS含量,PNW 含量和Zr/Ti的变化对准同型相界的影响规律,实验表明随着PMS、PNW含量和Zr/T... 采用传统陶瓷工艺制备了PNW—PMS—PZT四元系压电陶瓷,分析了陶瓷样品的相结构组成,结果表明,所有陶瓷样品的相结构为纯钙钛矿相结构;研究了室温下PMS含量,PNW 含量和Zr/Ti的变化对准同型相界的影响规律,实验表明随着PMS、PNW含量和Zr/Ti的增加,材料体系逐渐由四方相向三方相过渡,获得了处于准同型相界附近的材料组成:PMS 的含量在5—6mol%、PNW的含量在2—3mol%、PZT的含量在91—93mol%、Zr/Ti的变化靠近50/50,同时具有高的机电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NW—PMS—PZT压电陶瓷 准同型相界 三方相 四方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ZN陶瓷墨水的制备及其性质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施建章 汪宏 +1 位作者 Werner Jillek 姚熹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57-261,共5页
采用一种水性多功能有机试剂Sokalan PM70对喷墨打印用Bi_2O_3-ZnO-Nb_2O_5(BZN)微波陶瓷材料的墨水制备及其性质进行了研究,重点讨论了PM70的添加量和BZN固含量对陶瓷墨水的稳定性和粘度的影响,获得了具有较高稳定性和较高固含量的喷... 采用一种水性多功能有机试剂Sokalan PM70对喷墨打印用Bi_2O_3-ZnO-Nb_2O_5(BZN)微波陶瓷材料的墨水制备及其性质进行了研究,重点讨论了PM70的添加量和BZN固含量对陶瓷墨水的稳定性和粘度的影响,获得了具有较高稳定性和较高固含量的喷墨打印用BZN陶瓷墨水,并利用MD-E-201H控制系统打印制备了平面电容器.利用Rodenstock RM600S激光厚度测试仪测量了不同条件下喷墨打印所制备的实际电容的厚度分布,讨论了打印脉冲控制参数对打印效果的影响.实验发现,当Sokalan PM70的添加量约为3.2wt%时,陶瓷墨水的稳定性最高,其固含量最高可达48.8wt%.此体系的墨水在驱动电压为10V,输出脉冲宽度为1.5,脉冲周期为800μs左右时可获得较好的打印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墨打印 Sokalan PM70 水基陶瓷墨水 BZN微波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铌酸钾钠陶瓷的低温制备及其介电性能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林营 杨海波 +1 位作者 朱建锋 王芬 《压电与声光》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7-89,93,共4页
以柠檬酸为配位剂与金属离子配合,水作为溶剂,乙二醇为酯化剂,通过聚合物前驱体法制备(K0.5Na0.5)NbO3陶瓷。采用XRD和失重-差热(TG-DSC)研究了(K0.5Na0.5)NbO3晶相的形成过程,用SEM对所制得粉体和陶瓷的表面形貌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以柠檬酸为配位剂与金属离子配合,水作为溶剂,乙二醇为酯化剂,通过聚合物前驱体法制备(K0.5Na0.5)NbO3陶瓷。采用XRD和失重-差热(TG-DSC)研究了(K0.5Na0.5)NbO3晶相的形成过程,用SEM对所制得粉体和陶瓷的表面形貌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凝胶前驱体在加热过程中先反应生成NaNbO3和K2Nb8O21,然后二者固相反应形成K0.5Na0.5NbO3。所得粉体的粒径约为400 nm,呈柱状。1100℃所得陶瓷较致密,在0.1 MHz时的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分别为405和0.036。所制备陶瓷在183℃和375℃时发生相变,其中375℃对应的相变为铁电相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铌酸钾钠 聚合物前驱体法 无铅压电陶瓷 介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静压和温度作用下Pb(Zr,Sn,Ti)O_3陶瓷的介电性能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郑曙光 徐卓 +1 位作者 冯玉军 姚熹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1004-1007,共4页
对反铁电 -铁电相界附近的Nb掺杂Pb(Zr,Sn,Ti)O3 陶瓷 ,采用 2GPa等静压装置测试了其在不同等静压力下的介电温度性能 ,分析了各种介电异常 ,发现了精细的相变特性 .指出随着温度升高 ,在较低的等静压范围内发生反铁电 -铁电 -顺电相变 ... 对反铁电 -铁电相界附近的Nb掺杂Pb(Zr,Sn,Ti)O3 陶瓷 ,采用 2GPa等静压装置测试了其在不同等静压力下的介电温度性能 ,分析了各种介电异常 ,发现了精细的相变特性 .指出随着温度升高 ,在较低的等静压范围内发生反铁电 -铁电 -顺电相变 ,而在较高的等静压范围内发生反铁电 -顺电相变 .其中 ,铁电相分为微弱频率弥散的弛豫型铁电相和正常铁电相两个不同的介电性能区域 .最后 ,得到了该组分材料的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Zr Sn Ti)O3陶瓷 反铁电-铁电陶瓷 介电性能 反铁电-铁电-顺电相变 等静压 介电温度 反铁电-顺电相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b或La掺杂的Ba(Ti0.9Sn0.1)O3基陶瓷的介电性能 被引量:8
9
作者 杭联茂 姚熹 魏晓勇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1320-1321,1326,共3页
研究了掺杂Nb2O5或La2O3的Ba(Ti0.9Sn0.1)O3基陶瓷的介电性能.结果表明:掺入0.5%(摩尔比)Nb或La后Ba(Ti0.9Sn0.1)O3基陶瓷的居里温度向低温方向明显移动,而且介电常数显著增大,室温介电常数达30000,峰值介电常数达35000左右,同时介电损... 研究了掺杂Nb2O5或La2O3的Ba(Ti0.9Sn0.1)O3基陶瓷的介电性能.结果表明:掺入0.5%(摩尔比)Nb或La后Ba(Ti0.9Sn0.1)O3基陶瓷的居里温度向低温方向明显移动,而且介电常数显著增大,室温介电常数达30000,峰值介电常数达35000左右,同时介电损耗也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锡酸钡 介电常数 介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期铁电畴压电陶瓷的制备和频谱特性研究
10
作者 薛金林 屈绍波 +2 位作者 魏晓勇 徐卓 王斌科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79-482,共4页
研究了复合结构的周期铁电畴压电陶瓷以及通过外加电场反向极化法制备的周期铁电畴压电陶瓷的厚度切变模式.分析了两种方法制备的周期铁电畴压电陶瓷的频谱特性,得出了铁电畴周期结构可以很好地抑制来源于纵向或径向振动的高次泛音的... 研究了复合结构的周期铁电畴压电陶瓷以及通过外加电场反向极化法制备的周期铁电畴压电陶瓷的厚度切变模式.分析了两种方法制备的周期铁电畴压电陶瓷的频谱特性,得出了铁电畴周期结构可以很好地抑制来源于纵向或径向振动的高次泛音的不良影响和通过外加电场反向极化法制备小周期铁电畴提高厚度切变模式谐振频率的方法,从而可以通过调整周期大小制备出在一定频率范围内呈现出具有感性的压电陶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期畴反转 厚度剪切振动 周期铁电畴结构 周期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Y^(3+)取代对La_(2)Ti_(2)O_(7)压电陶瓷性能的影响
11
作者 贺立龙 吴垠昊 +1 位作者 郝刚 魏晓勇 《压电与声光》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40-243,共4页
采用传统固相法合成了不同取代量的类钙钛矿结构Y_(x)La_(2-x)Ti_(2)O_(7)陶瓷,研究了Y^(3+)取代对La_(2)Ti_(2)O_(7)压电陶瓷相结构及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Y^(3+)的最大固溶量是x=0.20,在固溶极限以下所合成的陶瓷为单一的四层类钙... 采用传统固相法合成了不同取代量的类钙钛矿结构Y_(x)La_(2-x)Ti_(2)O_(7)陶瓷,研究了Y^(3+)取代对La_(2)Ti_(2)O_(7)压电陶瓷相结构及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Y^(3+)的最大固溶量是x=0.20,在固溶极限以下所合成的陶瓷为单一的四层类钙钛矿纯相;A位Y^(3+)的取代使得La_(2)Ti_(2)O_(7)陶瓷的介电常数增加,介电损耗减小,且取代后陶瓷介电常数随频率变化的稳定性更好;Y^(3+)的加入提升了陶瓷的微波性能,使陶瓷的谐振频率变大,品质因数升高,介电损耗下降,其中Y_(0.10)La_(1.90)Ti_(2)O_(7)陶瓷的微波性能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陶瓷 类钙钛矿结构 A位Y^(3+)取代 微波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胆状氧化锌/羰基铁粉核壳结构复合粒子的抗氧化及吸波性能 被引量:9
12
作者 郭飞 杜红亮 +3 位作者 屈绍波 夏颂 徐卓 赵建峰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55-760,共6页
针对羰基铁粉吸收剂在温度较高时易被氧化的问题,采用水热法制备了氧化锌包覆羰基铁粉核壳结构复合粒子,并分别将羰基铁粉和氧化锌/羰基铁粉核壳粒子与石蜡混合,制备复合材料。结果表明,氧化锌纳米棒致密的包覆在羰基铁粉颗粒表面形成... 针对羰基铁粉吸收剂在温度较高时易被氧化的问题,采用水热法制备了氧化锌包覆羰基铁粉核壳结构复合粒子,并分别将羰基铁粉和氧化锌/羰基铁粉核壳粒子与石蜡混合,制备复合材料。结果表明,氧化锌纳米棒致密的包覆在羰基铁粉颗粒表面形成海胆状核壳结构复合粒子,正是这种结构将羰基铁粉颗粒与空气隔绝,使得复合粒子的抗氧化性能得到显著改善。与羰基铁粉复合吸波材料相比,氧化锌/羰基铁粉核壳粒子的复合材料吸收峰稍向低频移动,反射损耗小于-5 d B的带宽几乎保持不变,在不改变电磁吸波性能的前提下,提高了羰基铁粉粒子的使用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壳结构 氧化锌 羰基铁粉 抗氧化性能 带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3+)对尖晶石型LiMn_2O_4正极材料的表面掺杂包覆改性 被引量:10
13
作者 熊礼龙 徐友龙 +1 位作者 张成 陶韬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177-1182,共6页
采用表面掺杂包覆改性的方法对LiMn2O4尖晶石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进行改性.以Al为表面掺杂元素,Al(NO3)3为原料,研究了Al3+掺杂量为7.1%(原子分数)时不同温度(300、400、500、600、700、750、800℃)下的改性效果.研究发现,随着热处理... 采用表面掺杂包覆改性的方法对LiMn2O4尖晶石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进行改性.以Al为表面掺杂元素,Al(NO3)3为原料,研究了Al3+掺杂量为7.1%(原子分数)时不同温度(300、400、500、600、700、750、800℃)下的改性效果.研究发现,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改性样品的最大比容量先升高后降低,在700℃达到最大值;循环衰减先增大后降低再增大;这是由于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包覆层逐渐分解并与LiMn2O4颗粒反应固溶,在750℃完全固溶,衰减达到极小值,而后固溶层向颗粒内部扩散,导致包覆层对颗粒免受电解液溶解的保护能力变弱,因而容量衰减增大.其中700℃热处理5h的样品最大比容量为133.6mAh·g-1,循环50周衰减3.4%.研究表明Al3+表面掺杂包覆改性有利于促进LiMn2O4尖晶石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商业化生产,具有大规模应用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尖晶石型LIMN2O4 表面掺杂包覆改性 固溶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快速充放电聚吡咯/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电化学聚合与表征 被引量:15
14
作者 朱剑波 徐友龙 +1 位作者 王杰 王景平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73-380,共8页
采用恒电流法制备了具有可快速充放电性能的对甲基苯磺酸根(TOS-)掺杂聚吡咯/功能化单壁碳纳米管(PPy-TOS/F-SWNTs)复合材料,扫描电镜(SEM)结果表明该复合材料呈纳米棒状构成的多孔结构,棒径约为70nm;比表面积(BET)测试分析表明该复合... 采用恒电流法制备了具有可快速充放电性能的对甲基苯磺酸根(TOS-)掺杂聚吡咯/功能化单壁碳纳米管(PPy-TOS/F-SWNTs)复合材料,扫描电镜(SEM)结果表明该复合材料呈纳米棒状构成的多孔结构,棒径约为70nm;比表面积(BET)测试分析表明该复合材料有着较高的比表面积(12.64m2.g-1)和大的介孔孔隙率(20-40nm).循环伏安(CV)、电化学阻抗谱(EIS)和恒电流充放电(GC)电化学分析表明该材料具有优异的快速充放电性能,在800mV的电位窗和2.5A.g-1(功率密度为2kW.kg-1)的电流密度下该材料具有211F.g-1的比容量(能量密度为18.7Wh.kg-1),而当充放电电流高达80A.g-1(功率密度为60kW.kg-1)时比容量仍可达141.8F.g-1(能量密度为12.6Wh.kg-1),同时该材料还表现出优异的稳定性,在10A.g-1大电流下经历10000圈循环后容量仍保持95.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电容器 电化学聚合 聚吡咯 单壁碳纳米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MgO掺杂改善LiNi(1/3)Co(1/3)Mn(1/3)O2正极材料 被引量:7
15
作者 李节宾 徐友龙 +1 位作者 熊礼龙 王景平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593-2599,共7页
将氢氧化物共沉淀法制备的(Ni_(1/3)Co_(1/3)Mn_(1/3))(OH)_2在500℃热处理5 h得到具有尖晶石结构、纳米尺寸的氧化物M_3O_4(M=Ni_(1/3)Co_(1/3)Mn_(1/3)).将其与LiOH及不同量的纳米MgO混合均匀,并在850℃热处理24 h制备了Li(Ni_(1/3)Co... 将氢氧化物共沉淀法制备的(Ni_(1/3)Co_(1/3)Mn_(1/3))(OH)_2在500℃热处理5 h得到具有尖晶石结构、纳米尺寸的氧化物M_3O_4(M=Ni_(1/3)Co_(1/3)Mn_(1/3)).将其与LiOH及不同量的纳米MgO混合均匀,并在850℃热处理24 h制备了Li(Ni_(1/3)Co_(1/3)Mn_(1/3))_(1/x)Mg_xO_2(x=0,0.01,0.02,0.03,0.04,0.05)正极村料.随着Mg掺杂量的增大,正极材料的晶胞参数增大;少量的Mg掺杂增大了锂离子的扩散系数,而过度掺杂却使锂离子扩散系数有所降低,其中Li(Ni_(1/3)Co_(1/3)Mn_(1/3))_(0.98)Mg_(0.02)O_2的锂离子扩散系数最大,其脱出和嵌入扩散系数分别为D_(Li-dein)=29.20×10^(-11)cm^2·S^(-1)和D_(Li-in)=4.760×10^(-11)cm^2·s^(-1);其以3C倍率充放电的平均放电比容量为139.3 mAh·g^(-1),比未掺杂的原粉约高9.5 mAh·g^(-1);另外其循环性能也得到了大幅度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LiNi(1/3)Co(1/3)Mn(1/3)O2 Mg掺杂 锂离子扩散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赫兹宽频带准全向平板超材料吸波体的设计 被引量:6
16
作者 顾超 屈绍波 +5 位作者 裴志斌 徐卓 柏鹏 彭卫东 林宝勤 周航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50-353,360,共5页
在太赫兹波段设计了一种宽频带准全向的平板超材料吸波体.仿真结果表明,该吸波体在4.36~4.91 THz之间具有极化不敏感和宽入射角的强吸收.提取的等效阻抗实部表明,可以通过调节超材料的电磁响应造成吸波体一侧与自由空间近似阻抗匹配、... 在太赫兹波段设计了一种宽频带准全向的平板超材料吸波体.仿真结果表明,该吸波体在4.36~4.91 THz之间具有极化不敏感和宽入射角的强吸收.提取的等效阻抗实部表明,可以通过调节超材料的电磁响应造成吸波体一侧与自由空间近似阻抗匹配、另一侧与自由空间阻抗不匹配,从而在吸收频带内同时实现反射率和传输率最小、吸收率最大.仿真的三种不同损耗情况下吸波体的吸收率表明,吸波体的强吸波特性主要源于金属损耗;金属无耗时,基板的介质损耗只能吸收部分能量.仿真的金属覆层在不同电导率和不同厚度情况下吸波体的吸收率表明,可以通过选用合适高电导率的金属以及适当减小金属覆层的厚度来加强金属损耗的强度.该吸波体可能在许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赫兹 宽频带 极化不敏感 宽入射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材料等效介质理论的带通频率选择表面设计及验证 被引量:5
17
作者 吴翔 裴志斌 +6 位作者 屈绍波 徐卓 张介秋 马华 王甲富 王新华 周航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69-474,共6页
提出了一种构建超材料带通频率选择表面的新方法,该方法通过调节单元结构的等效介电常数实现.金属丝阵列在等离子频率以下等效介电常数为负,产生传输禁带,在金属丝阵列中加入介电常数符合Lorentz模型的短金属线结构,可得到一维带通频率... 提出了一种构建超材料带通频率选择表面的新方法,该方法通过调节单元结构的等效介电常数实现.金属丝阵列在等离子频率以下等效介电常数为负,产生传输禁带,在金属丝阵列中加入介电常数符合Lorentz模型的短金属线结构,可得到一维带通频率选择表面,理论分析和仿真计算充分验证了这种方法的可行性.基于这种方法,将一维超材料频率选择表面单元拓展设计为二维对称结构,实现了一种宽入射角、极化无关的频率选择表面,最后加工了两个样品对基于等效介质理论的频率选择表面设计方法进行了实验验证.这种设计方法不必考虑常规频率选择表面所涉及的复杂计算和多参数优化等问题,拓展了频率选择表面的设计思路,对于THz频段频率选择表面的设计,及多通带、可调、小型化频率选择表面都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率选择表面 极化无关 超材料 等效介电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光子晶体功率分配与合成的仿真 被引量:5
18
作者 王新华 王斌科 +2 位作者 屈绍波 马华 徐卓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423-1426,共4页
利用平面波展开法,绘出了光子晶体的能带结构图,揭示了光子晶体能带结构的特点.在带隙结构中引入线缺陷,实现了对电磁波传播方向的控制.通过设计不同的线缺陷分布,实现了对电磁波传输能量的分配与合成.最终完成了对电磁波传播方向的控... 利用平面波展开法,绘出了光子晶体的能带结构图,揭示了光子晶体能带结构的特点.在带隙结构中引入线缺陷,实现了对电磁波传播方向的控制.通过设计不同的线缺陷分布,实现了对电磁波传输能量的分配与合成.最终完成了对电磁波传播方向的控制和功率分配及合成的引导.采用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对空气背景不同形状的介质光子晶体进行功率分配与合成的仿真,结果表明,在光子晶体中通过对线缺陷的设计,可实现功率的分配与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子晶体 线缺陷 功率分配 功率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电聚合物的电化学制备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9
作者 周佳盼 米红宇 +2 位作者 王吉德 徐友龙 崔青霞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961-966,共6页
导电聚合物由于具有结构特殊、环境稳定性好、成本低廉等优点而成为科学领域中极具应用前景的新型材料。本文综述了采用电化学聚合方法制备导电聚合物材料的国内外研究状况。电化学聚合方法是此类材料重要的制备方法之一。基于该方法的... 导电聚合物由于具有结构特殊、环境稳定性好、成本低廉等优点而成为科学领域中极具应用前景的新型材料。本文综述了采用电化学聚合方法制备导电聚合物材料的国内外研究状况。电化学聚合方法是此类材料重要的制备方法之一。基于该方法的最新研究进展,本文系统地归纳了导电聚合物的恒电位法、恒电流法、动电位法、脉冲法等电化学聚合方法,并展望了导电聚合物纳米材料在超级电容器、太阳能电池、锂离子电池、电催化等领域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电聚合物 电化学聚合 纳米结构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MnO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12
20
作者 丁朋 徐友龙 孙孝飞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93-297,共5页
以高锰酸钾和抗坏血酸合成的MnC_2O_4·2H_2O为前驱体,通过固相烧结制备了纳米MnO材料.分别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恒电流充放电技术考察了其晶相结构、颗粒形貌和电化学性能.分析结果表明,该纳米MnO具有面心立... 以高锰酸钾和抗坏血酸合成的MnC_2O_4·2H_2O为前驱体,通过固相烧结制备了纳米MnO材料.分别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恒电流充放电技术考察了其晶相结构、颗粒形貌和电化学性能.分析结果表明,该纳米MnO具有面心立方的岩盐结构,结晶度良好.其颗粒是由粒径为50-100 nm的一次颗粒结合而成的二次颗粒,大小约为400-600 nm.当充放电电流密度为46.3 mA·g^(-1)时,纳米MnO的首次库仑效率可达68.9%,可逆比容量为679.7mAh·g^(-1).在141.1 mA·g^(-1)的电流密度下循环50圈后,比容量由584.5mAh·g^(-1)降至581.5 mAh·g^(-1),容量保持率高达99.5%,表现出优异的循环性能.此外,当电流密度增加到494.7 mA·g^(-1)(-2C)时,其比容量依然可达290 mAh·g^(-1),表现出较好的倍率性能和快速充放电能力.因此,纳米MnO具有比容量高、循环稳定、倍率性能好和安全环保等优点,是一种非常有前景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锰 纳米材料 转化反应 锂离子电池 负极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