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理论导向的体育社会学定量研究:问题、策略与展望 被引量:2
1
作者 边燕杰 张伊雪 鲁肖麟 《上海体育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3,共13页
定量研究是推动体育社会学发展的关键因素。定量研究的客观性、精确性和可重复性有助于深入理解体育现象,验证理论假设,推动理论创新。当前,我国体育社会学定量研究处于上升阶段,面临诸多困境和挑战。基于“理论导向的实证研究”理念,... 定量研究是推动体育社会学发展的关键因素。定量研究的客观性、精确性和可重复性有助于深入理解体育现象,验证理论假设,推动理论创新。当前,我国体育社会学定量研究处于上升阶段,面临诸多困境和挑战。基于“理论导向的实证研究”理念,提出解决这些困境的3个核心环节:问题意识、理论探究、数据验证。在数字社会背景下,研究者应积极运用新数据、新技术和新方法赋能理论创新,揭示新的因果机制,催生新的研究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社会学 定量研究 研究方法 问题意识 理论探究 数据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大学生的职业生涯机遇——基于全国综合社会调查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3
2
作者 边燕杰 肖阳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7,共7页
农村大学生是当前城市劳动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采取群体比较的视角,研究农村大学生和其他相关群体的职业生涯机遇及其影响要素。CGSS2010数据分析表明:(1)农转非大学生和城市大学生拥有相同的机会进入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业,拥有同样机... 农村大学生是当前城市劳动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采取群体比较的视角,研究农村大学生和其他相关群体的职业生涯机遇及其影响要素。CGSS2010数据分析表明:(1)农转非大学生和城市大学生拥有相同的机会进入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业,拥有同样机会获得精英职业地位,经济收入水平不相上下;(2)即使获得了大学文凭,如果没有实现农转非,农村户籍身份也会降低农村大学生的职业生涯机遇,单位地位、职业地位、收入水平都比城市大学生低;(3)在非大学生群体中,农转非也将提升农村背景的城市劳动力的上述职业生涯机遇。文章性地提出当前城市劳动力存在六大社会群体的观点,通过实证分析,理清了户籍身份和高等教育对于职业生涯机遇的影响性质和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生地 户籍身份 单位类型 职业类别 经济收入 CGS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网络资源及其收入效应研究 基于分位回归模型分析 被引量:43
3
作者 张顺 郭小弦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94-111,共18页
本研究结果显示,社会网络中人情资源大于信息资源对入职收入的影响力,人情加信息资源对入职收入的影响,证实了社会网络资源与收入之间的正向关系。在不同制度环境与竞争条件下,社会网络资源的收入效应存在明显的差异。实证研究的结果初... 本研究结果显示,社会网络中人情资源大于信息资源对入职收入的影响力,人情加信息资源对入职收入的影响,证实了社会网络资源与收入之间的正向关系。在不同制度环境与竞争条件下,社会网络资源的收入效应存在明显的差异。实证研究的结果初步验证了本文提出的相关假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网络 人情资源 信息资源 分位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息本质的不确定性机制的中国管理实践研究及评价——势科学视角 被引量:15
4
作者 李德昌 张守凤 《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126-1134,1195,共10页
管理的本质是应对管理过程的不确定性,不确定性的内在机制是信息相互作用。无论是科学技术研究评价还是管理实践研究评价,都可以在不同抽象层次上进行,抽象层次越低,评价自由度越多,评价效果就越难以把握。信息层次上的抽象是人类期待... 管理的本质是应对管理过程的不确定性,不确定性的内在机制是信息相互作用。无论是科学技术研究评价还是管理实践研究评价,都可以在不同抽象层次上进行,抽象层次越低,评价自由度越多,评价效果就越难以把握。信息层次上的抽象是人类期待的最高层次上的抽象。势科学理论研究揭示了信息的本质意义,为在高度抽象的信息层次上进行中国管理实践研究及评价提供了科学化路径。由多元化对称性评价要素构成的具有数学群结构的评价模型,具有最大的评价信息量和评价信息势,为中国管理实践研究的有效评价提供了理论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势科学 中国管理实践研究及评价 信息 信息势 不确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大学生在校表现比较研究 被引量:19
5
作者 权小娟 边燕杰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88-93,109,共7页
借助某985高校学生数据,本文重点考察城乡背景对大学生在校表现的影响,对极度向上流动假设及能力优势逻辑进行检验。分析发现,农村大学生学习成绩显著高于城市大学生,进入前50%的机率也更大。但是,城乡大学生担任学生干部的机会并不存... 借助某985高校学生数据,本文重点考察城乡背景对大学生在校表现的影响,对极度向上流动假设及能力优势逻辑进行检验。分析发现,农村大学生学习成绩显著高于城市大学生,进入前50%的机率也更大。但是,城乡大学生担任学生干部的机会并不存在显著差异;且在大学毕业后,城市大学生更倾向于继续深造,而农村大学生则更倾向于就业。在继续深造的学生中,城市学生海外留学的可能性也远大于农村学生。这说明,极度向上流动假设是部分成立的,能力优势在一定程度上是存在的,但是这种能力优势并不是无所不能的。尽管具有更高的学习能力,但这种能力优势并不能使农村学生获取更好的教育资源与发展机会。大学生在校表现的家庭背景分析、性别差异与城乡差异分析结论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流动 教育成就 城乡身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理学基础研究的理性信息人假设与势科学理论 被引量:24
6
作者 李德昌 《管理学报》 CSSCI 2010年第4期489-498,共10页
基于中国文化的管理学情景依赖表现在2个方面:其一,人性假设的多维性、立体性和对称性,即信息人假设:信息人生存于"货币、权力、知识、情感、艺术、虚拟抽象"6维信息势(场)空间,信息势的持续增长达到了非线性作用的临界值,所... 基于中国文化的管理学情景依赖表现在2个方面:其一,人性假设的多维性、立体性和对称性,即信息人假设:信息人生存于"货币、权力、知识、情感、艺术、虚拟抽象"6维信息势(场)空间,信息势的持续增长达到了非线性作用的临界值,所以,信息人社会既是创新社会又是风险社会。其二,管理过程的整体抽象性,最具代表性的是老子的"势成之"理论:宇宙演化与社会发展是由不同层次上的势推动的,真空势推动了宇宙暴涨,量子势是量子化的唯一缘由,化学势、生物势是化学反应和生物成长的根本动力,信息势则是人才成长和组织发展的动力之源。管理学实现创新应对风险的根本战略就是生产更多的信息量、营造更大的信息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人 势科学 管理复杂性研究 对称化管理 管理学在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疫社会资本及其效用——基于七国线上大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8
7
作者 边燕杰 鲁肖麟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12,共12页
物理隔离是疫情防控的重要途径,但也带来了社会孤立的负作用。在此情形下,核心交往圈的密切互动和广泛的线上沟通成为对抗社会孤立的有效社会行为。本文提出防疫社会资本的概念,将其提炼为物理隔离有效性、关系交往紧密性和资讯沟通广... 物理隔离是疫情防控的重要途径,但也带来了社会孤立的负作用。在此情形下,核心交往圈的密切互动和广泛的线上沟通成为对抗社会孤立的有效社会行为。本文提出防疫社会资本的概念,将其提炼为物理隔离有效性、关系交往紧密性和资讯沟通广泛性三个维度。七国线上大数据分析证明:在疫情发生后,当户外出行比率锐减,人们的亲情互动和资讯沟通都显著增加,感染病例数则随之得到控制,且有助于保持积极心态,减少疫情带来的负面影响。这些结果表明,防疫社会资本在七国均具备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系社会学 防疫社会资本 疫情 大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网络交往与政治信任——基于JSNET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郭小弦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13,共6页
文章使用2009年八城市"社会网络与职业调查"数据,考察了当前中国大城市居民的政治信任状况,并在此基础上探索个体网络交往和公共参与交往对居民政治信任水平的影响。实证分析发现,春节拜年网和社交餐饮网指标对政治信任水平... 文章使用2009年八城市"社会网络与职业调查"数据,考察了当前中国大城市居民的政治信任状况,并在此基础上探索个体网络交往和公共参与交往对居民政治信任水平的影响。实证分析发现,春节拜年网和社交餐饮网指标对政治信任水平无影响关系甚至存在负面影响,但是对于公共事务的关心程度和社团参与程度,与政治信任水平存在正向关系。因此,发展社团组织、鼓励群众关注公共事务,是提升城市居民的政治信任的有效渠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信任 个体网络交往 公共参与交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面中国管理实践研究的评价机制与评价原则——势科学视角 被引量:4
9
作者 李德昌 《管理学报》 CSSCI 2011年第5期640-647,共8页
评价的本质是选择,选择的基础是"势",即信息量或信息势。所以,有效评价的基本机制和原则就是"生产最大的评价信息量、营造最大的评价信息势"。由于构成数学群的对称性结构具有最大的信息量及最大的信息势,因而,直... 评价的本质是选择,选择的基础是"势",即信息量或信息势。所以,有效评价的基本机制和原则就是"生产最大的评价信息量、营造最大的评价信息势"。由于构成数学群的对称性结构具有最大的信息量及最大的信息势,因而,直面中国管理实践研究评价体系设计的基本原则,就是根据不同的管理环境和时代,寻找一组多元对称的指标,使这些指标构成具有数学群结构的指标体系,才能使复杂管理实践的理论评价成为有效的和科学的。由于中国管理情景下的"文化纠结"的复杂性超过了西方"线性独立"文化的复杂性,所以直面中国管理实践的评价研究,将具有包容西方管理实践的普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势科学 管理评价 科学评价 管理复杂性研究 中国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系社会学与社会群:一个势科学的模型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德昌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2-18,共7页
传统亲情缘分和信息博弈是中国文化中关系形成和发展的动力学机制,在信息的强作用中,个体之间的社会交换一般是对称的,在信息的弱作用中,个体之间的社会交换可能会不对称,导致不平等关系,成为社会道德风险形成的根源。按照"势→对... 传统亲情缘分和信息博弈是中国文化中关系形成和发展的动力学机制,在信息的强作用中,个体之间的社会交换一般是对称的,在信息的弱作用中,个体之间的社会交换可能会不对称,导致不平等关系,成为社会道德风险形成的根源。按照"势→对称→群→和谐"的演化发展规律和信息量与信息势的等价关系,最好的社会网络关系是"信息量最大、作用量最小的关系",由此构建的社会群包含最大信息量,具有最大信息势,从而储藏最大的社会资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系社会学 社会群 社会资本 势科学 社会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谁从社会网络中获益更多?——社会网络的差异性回报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郭小弦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40-148,共9页
随着社会网络研究的逐渐深入,求职时使用社会网络能够带来正向回报已经成为研究共识。本研究使用JSNET调查数据,采用倾向值分层与异质性干预模型等方法,考察了求职时使用社会网络的差异性以及社会网络对求职者收入回报的差异性。研究发... 随着社会网络研究的逐渐深入,求职时使用社会网络能够带来正向回报已经成为研究共识。本研究使用JSNET调查数据,采用倾向值分层与异质性干预模型等方法,考察了求职时使用社会网络的差异性以及社会网络对求职者收入回报的差异性。研究发现:求职时使用社会网络并非随机分布,不同特征的求职者使用网络的倾向性不同;对于不同倾向性的求职者而言,社会网络的回报也“因人而异”,不仅存在事前内生性,同时还存在事后内生性;求职时的网络效应存在负向选择效应,使用社会网络的倾向性越高的求职者,社会网络的回报越低,反之,使用社会网络的倾向性越低的求职者,社会网络的回报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求职 社会网络 劳动力市场 社会资本 差异性回报 异质性干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时代的社会交往——基于社会资本理论的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边燕杰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33-42,共10页
数字技术创新与普及重塑了人们的社会交往,交往结果可体现为个体行动者社会资本的动态变化。数字时代社会交往的主要形式包括即时通信、内容分享和虚拟现实,在社交主客体、工具、规则和网络方面呈现新的特点,根据与传统社交的关系可大... 数字技术创新与普及重塑了人们的社会交往,交往结果可体现为个体行动者社会资本的动态变化。数字时代社会交往的主要形式包括即时通信、内容分享和虚拟现实,在社交主客体、工具、规则和网络方面呈现新的特点,根据与传统社交的关系可大致分为传统主导型、数字主导型和二者均衡型三类。在数字社交背景下,社会资本的定义应充分考虑网络社会连接、网络信息获取和网络社群组织;内容应囊括数字财富、数字权力和数字声望;在达高性、异质性和广泛性三个测量标准上都得到显著扩展。数字社交通过社会资本的“获得-维护-动员”机制促进其提升,强化了初始位置效应和网络运作效应,为强关系社会资本维护提供便利,在动员各种形式的联系性社会资本方面展现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技术 社会交往 社会资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体偏好还是机会结构?——中国西部地区族际交往影响机制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贾洛雅 赵文龙 陈皆明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2019年第6期90-100,共11页
在多族群共处的社会环境中,族际交往是社会互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往研究侧重探讨了族际交往的各种影响因素,并且认为性别、年龄以及各类社会经济指标是影响族际交往的主要因素。但问题是,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族际交往的,是通过个体... 在多族群共处的社会环境中,族际交往是社会互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往研究侧重探讨了族际交往的各种影响因素,并且认为性别、年龄以及各类社会经济指标是影响族际交往的主要因素。但问题是,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族际交往的,是通过个体偏好机制还是机会结构机制?利用2010年"中国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变迁调查"(CSSC)数据,运用多层次线性回归模型(HLRM)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初步分析,试图对这一问题提出新的解释。研究结果表明:个体偏好机制(比如族际交往意愿、族际通婚态度)和机会结构机制(比如外族群规模、族群多样性)双重作用于族际交往,相对而言,机会结构机制的作用大于个体偏好;对于教育水平而言,背后起主要作用的是个体偏好机制;对于性别、年龄而言,背后起主要作用的是机会结构机制;在所有因素当中,教育水平的影响力最强。研究结果的政策含义在于,促进不同族群间的交往,不仅应在个体层面上增强族际交往偏好,尤其要充分发挥教育的主观能动性,更需要在社会层面上建构合理、有效促进族际交往的机会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族际交往 个体偏好 机会结构 多层次线性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先赋”到“后致”:农民工的社会网络与社会融合 被引量:119
14
作者 悦中山 李树茁 +1 位作者 靳小怡 费尔德曼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30-152,共23页
社会网络对移民的社会融合具有重要影响。基于2009年X市农民工调查数据,本研究将农民工的社会网络分为市民亲属关系、市民非亲属关系和非市民关系,将农民工的社会融合辨析为文化融合、社会经济融合和心理融合等三个维度,并分析农民工—... 社会网络对移民的社会融合具有重要影响。基于2009年X市农民工调查数据,本研究将农民工的社会网络分为市民亲属关系、市民非亲属关系和非市民关系,将农民工的社会融合辨析为文化融合、社会经济融合和心理融合等三个维度,并分析农民工—市民网络与社会融合的关系。研究发现,市民非亲属关系对农民工的文化融合和心理融合均有显著的、不可替代的正向影响,但对社会经济融合的影响有限。农民工—市民网络对社会融合各维度的不均衡作用有可能导致农民工长期陷入城市社会底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工 社会网络 社会融合 移民—居民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求职过程的社会网络模型:检验关系效应假设 被引量:123
15
作者 边燕杰 张文宏 程诚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4-37,共14页
本文依据2009年八城市求职网调查数据,区别关系强度和关系资源两种不同的测量,分析这两种测量对入职收入的效应后发现:关系强度与关系资源统计相关,但不能互替。强关系往往带来人情资源,弱关系往往带来信息资源。经济改革前后,信息资源... 本文依据2009年八城市求职网调查数据,区别关系强度和关系资源两种不同的测量,分析这两种测量对入职收入的效应后发现:关系强度与关系资源统计相关,但不能互替。强关系往往带来人情资源,弱关系往往带来信息资源。经济改革前后,信息资源对入职收入均无显著影响,直到改革中期,特别是进入世贸组织后,信息资源才开始对收入产生提升作用。人情资源的收入效应改革前后一直很大,但是进入世贸组织之后,开始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市场转型过程中,社会网络的收入效应的总趋势是:改革前和改革初,人情资源效应大于信息资源效应,但在改革中期和加入世贸组织之后,前者在减弱,后者在增强。文章最后认为,市场竞争程度、体制不确定性程度和关系拥挤程度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三大宏观要素,将是学术研究和政策调整的重点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职收入 关系资源 关系强度 市场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资本与不平等的再生产 以农民工与城市职工的收入差距为例 被引量:60
16
作者 程诚 边燕杰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7-90,共24页
本文以农民工与城市职工收入差距研究为切入点,探讨社会资本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路径及其程度。通过分析中国8城市的调查数据,运用收入分解方法,考察社会资本影响农民工与城市职工收入差异的两条路径,即进入职业的机会差异和职业内的收... 本文以农民工与城市职工收入差距研究为切入点,探讨社会资本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路径及其程度。通过分析中国8城市的调查数据,运用收入分解方法,考察社会资本影响农民工与城市职工收入差异的两条路径,即进入职业的机会差异和职业内的收入差异。研究结果表明,户籍制度和交往同质性原则导致农民工(相比城市职工)在社会资本存量方面更加欠缺,难以进入收入高的职业,且职业内的讨价还价能力也很有限。两种路径差异的综合,是导致农民工收入较低的重要社会原因,因此,社会资本是维持和固化社会不平等的微观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资本 收入不平等 农民工 职业分割 人力资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地居民感知和态度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36
17
作者 卢春天 石金莲 《旅游学刊》 CSSCI 2012年第11期32-43,共12页
文章通过归纳总结国内外旅游地居民对旅游影响感知和态度的相关研究文献,对旅游地居民感知和态度的影响因子、相关理论的支撑、定量方法的运用及其感知和态度测量量表的发展等3个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系统比较。通过文献分析发现:在理论上,... 文章通过归纳总结国内外旅游地居民对旅游影响感知和态度的相关研究文献,对旅游地居民感知和态度的影响因子、相关理论的支撑、定量方法的运用及其感知和态度测量量表的发展等3个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系统比较。通过文献分析发现:在理论上,尽管存在多学科的理论指导,但是国内研究者对各个主要理论的优势和不足认识不够,对理论的发展和构建重视不足;在实践上,就影响感知和态度因子的效应而言,即使在同一个国家,由于对旅游地居民感知和态度量表存在测量上的分歧和不同定量分析方法的运用,使得研究结果存在一定差异。文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未来深入研究需要关注的几个层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影响 感知 态度 居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资本之长臂:日常交流获取工作信息对地位获得的影响 被引量:41
18
作者 林南 敖丹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4-81,88,共9页
社会资本的能量是通过多种运用方式来发挥其在劳动力市场中对地位获得的提升作用的——我们可称之为社会资本的长臂,包括在找工作过程中动用社会关系及其资源这种看得见的方式,以及在日常社会交流中获得工作信息这种不是很显而易见的方... 社会资本的能量是通过多种运用方式来发挥其在劳动力市场中对地位获得的提升作用的——我们可称之为社会资本的长臂,包括在找工作过程中动用社会关系及其资源这种看得见的方式,以及在日常社会交流中获得工作信息这种不是很显而易见的方式;在社会经济方面占据优势地位群体中的成员更容易在日常交流中获取较好的工作信息,因而可以获取并向网络成员提供有关好工作的信息;那些没有占据优势地位群体中的成员,主动发掘和动用社会关系变成了可行的另一途径;两种运用方式均对劳动力市场中的地位获得有不同程度的提升作用;进而通过对一个有关在职美国人的全国性样本的实证分析,发现即使控制了其他相关因素后,社会资本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资本 社会关系 地位获得 工作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为中国主体话语的关系社会学 被引量:22
19
作者 边燕杰 杨洋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23-34,共12页
联系性视角是中国学者对国际社会学的学术贡献,而关系社会学则是该视角下中国主体话语体系的学术研究领域。理论立场上,关系社会学既能概括中国本土知识特征,又能解释普遍性的人类社会交换行为,是根植于本土、通行于国际的中国学术流派... 联系性视角是中国学者对国际社会学的学术贡献,而关系社会学则是该视角下中国主体话语体系的学术研究领域。理论立场上,关系社会学既能概括中国本土知识特征,又能解释普遍性的人类社会交换行为,是根植于本土、通行于国际的中国学术流派。方法论上,关系社会学坚持联系性和嵌入性的视角,站在社会网络分析的国际学术前沿,为社会结构和社会行为的研究提供了一般方法论。概念测量上,关系社会学经历了从移植西方,到本土创新,再到推向国际的发展过程。实证研究上,关系社会学注重关系现象的文化发掘,同时与西方社会资本的研究议题交叉,开始显现中西整合的趋势。推进作为中国主体话语的关系社会学的学科体系建设和学术体系建设,是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建立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一个有效的实验场和前沿阵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系社会学 本土知识 学科体系 学术体系 话语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疫社会资本的理论建构与行为意义 被引量:11
20
作者 边燕杰 马旭蕾 +2 位作者 郭小弦 缪晓雷 鲁肖麟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11,共11页
新冠肺炎疫情的广泛传播改变了人类生活常态,在新的疫苗成功推出和普及之前,有效防疫抗疫的最佳办法是调节人类社会行为,包括居家隔离和增距交往。本文认为,人际联系与交往是人类社会性的根本标志,在物理空间隔离条件下,必须加强核心关... 新冠肺炎疫情的广泛传播改变了人类生活常态,在新的疫苗成功推出和普及之前,有效防疫抗疫的最佳办法是调节人类社会行为,包括居家隔离和增距交往。本文认为,人际联系与交往是人类社会性的根本标志,在物理空间隔离条件下,必须加强核心关系圈的密切联系和广泛多元的资讯沟通,才能获得有效的防疫效果。为此,提出“防疫社会资本”概念,将其定义为物理隔离有效性、关系交往紧密性、资讯来源异质性三个维度的结合,在建构“防疫社会资本”理论框架的基础上,通过对微信用户进行在线调查,测量了疫情期间的防疫社会资本、防疫社会行为和防疫效果。通过实证检验,得出如下结论:(1)疫情期间的物理隔离现象具有一定的阶层差异;(2)以家庭亲情关系和人情互惠关系为核心的强关系在疫情期间进一步增强;(3)在不同关系圈之间传递非重复性信息的弱关系在疫情期间表现出异质性。总体而言,个人和家庭的防疫社会资本越高,防疫社会行为越到位,抗疫效果就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资本 防疫行为 防疫效果 防疫社会资本 新冠肺炎疫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