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碘、钼、硒、镁、硼预防小鼠氟斑牙效果的评价
被引量:6
- 1
-
-
作者
陶洪
郭海燕
侯铁舟
刘青
-
机构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口腔科
山西省儿童医院口腔科
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院牙体牙髓病科
-
出处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2期145-149,共5页
-
基金
西安市社会发展基金资助项目(SF200227)
-
文摘
目的通过观察微量元素碘、钼、硒、镁、硼预防小鼠氟斑牙的效果,筛选较优的抗氟元素。方法将170只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17个组:空白组饮用双蒸水,氟组饮用含110 mg.L-1NaF的双蒸水,15个微量元素组分别将碘化钾、钼酸钠、亚硒酸钠、四硼酸钠、硫酸镁按照各自化合物半数致死剂量(LD50)的25%、50%、75%三个剂量添加于饲料中,饮水同氟组。通过观察小鼠体重及牙长增长率,氟斑牙形成的时间、形成时分级及D42分级,确定较优的抗氟元素。结果 5种微量元素均具有一定预防氟斑牙的作用,硫酸镁及四硼酸钠LD50的25%剂量显示出较好的预防效果。结论镁、硼是具有较好抗氟效果的微量元素。
-
关键词
氟斑牙
微量元素
拮抗作用
-
Keywords
dental fluorosis
microelement
antagonism
-
分类号
R780.1
[医药卫生—口腔医学]
-
-
题名有限元法初步探讨釉牙本质界对裂纹的阻断机制
被引量:3
- 2
-
-
作者
郑晶晶
侯铁舟
陶洪
郭雪艳
吴翠
-
机构
西安交通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牙体牙髓病科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腔科
-
出处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64-466,共3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872871)
-
文摘
目的通过有限元方法计算裂纹扩展过程中裂纹尖端应力强度因子的变化和裂纹扩展的路径。方法用ANSYS软件建立釉牙本质界结构的有限元模型,在模型的单边缘设置长度为0.1 mm的初始裂纹,该数值试样的底端固定,顶端受有б=1 MPa的均匀拉伸载荷,加载频率为5 Hz。利用ANSYS软件计算裂纹在扩展过程中裂纹尖端的应力强度因子和裂纹在扩展过程中的偏斜角度。结果裂纹到达釉牙本质界时应力强度因子会突然降低并且在釉牙本质界内随裂纹的延伸而降低。裂纹在釉质和牙本质内的偏斜角度小于15°,当裂纹扩展到釉牙本质界时会出现大的偏斜角度,裂纹尖端出现应力降低的现象。结论由于裂纹尖端应力强度因子在釉牙本质界处的降低以及裂纹偏斜,釉牙本质界可能具有阻断裂纹扩展的作用。
-
关键词
釉牙本质界
有限元
应力强度因子
裂纹扩展
-
Keywords
dentino-enamel junction
finite element
stress intensity factor
crack propagation
-
分类号
R781.2
[医药卫生—口腔医学]
-
-
题名生物膜变形链球菌对反义寡核苷酸的摄取率检测
被引量:1
- 3
-
-
作者
李睿
郭青玉
肖刚
邓晓红
-
机构
宝鸡市口腔医院牙体牙髓病科
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院儿童牙病科
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院牙体牙髓病科
-
出处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87-490,共4页
-
文摘
目的:探讨阳离子聚合物So-fast提高生物膜中变形链球菌对反义寡核苷酸摄取率的效果。方法:制备变形链球国际标准株GS5生物膜,在无载体和用阳离子聚合物作载体So-fastTM情况下用变形链球菌gtfB基因的反义脱氧寡核苷酸PS-ODN转化生物膜中变形链球菌,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生物膜中变形链球菌细菌对PS-ODN的摄取效率。结果:生物膜中的变形链球菌对裸反义寡核苷酸的摄取效率为16%,采用So-fastTM作为转化载体,摄取效率为71.7%。结论:阳离子聚合物可促进反义寡核苷酸通过变形链球菌细胞膜,使其摄取效率明显提高。
-
关键词
变形链球菌
龋病
生物膜
反义寡核苷酸
-
Keywords
Streptococcus mutans
Dantal caries
Biofilm
Antisense oligonucleotide
-
分类号
R780.2
[医药卫生—口腔医学]
-
-
题名gtfB寡核苷酸探针检测儿童龋易感人群的研究
- 4
-
-
作者
邓晓红
郭青玉
肖刚
李睿
刘忠奇
-
机构
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院牙体牙髓病科
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院儿童牙病科
宝鸡市口腔医院口腔内科
-
出处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78-381,386,共5页
-
基金
陕西省科技攻关基金资助项目[2004K12-G4(3)]
-
文摘
目的建立一种于正常群体中快速、准确、成本低廉的检测龋易感人群的方法。方法随机选取3~4岁无龋儿童125名为研究对象,联合运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gtfB寡核苷酸探针杂交法来检测研究对象唾液中的变异链球菌。追踪观察1年,进行临床复查,将初查与复查的结果进行比较,通过前瞻性研究对此方法作出评价。结果单独采用PCR法检测龋易感人群时,其预测灵敏度、预测特异度、预测可信度分别为56.4%、44.2%、48.3%;联合采用PCR和探针杂交法检测龋易感人群时,上述3个指标均有提高,分别为69.2%、46.8%、54.3%。探针杂交试验阳性和阴性者都检查到有龋病发生,但阳性患龋者的龋失补牙数(dmft)为2.15±0.86,龋病患病率为23.28%,而阴性患龋者的dmft为1.58±0.51,龋病患病率为10.34%;二者有统计学差异(P<0.05),阳性组的dmft和患龋率均大于阴性组。结论本研究所用的gtfB寡核苷酸探针在检测龋易感人群方面具有潜在优势,预测灵敏度较高,但预测特异度和可信度不高,仍需进一步研究。
-
关键词
变异链球菌
龋活性试验
寡核苷酸探针
-
Keywords
Streptococcus mutans
caries activity test
oligonucleotide probe
-
分类号
R788.1
[医药卫生—口腔医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