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7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氢气驱动电化学捕碳系统的模块化设计与优化
1
作者 刘世昌 李一白 +1 位作者 王靖 刘永忠 《化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4108-4118,共11页
氢气驱动的电化学捕碳系统(HECCS)是一种新型的低浓度CO_(2)捕集与分离方法。受大面积膜制备、膜性能和电极性能等限制,HECCS系统的单模块捕碳能力有限。为了提高HECCS系统捕碳性能和系统经济性,本文提出HECCS系统的模块化设计与优化方... 氢气驱动的电化学捕碳系统(HECCS)是一种新型的低浓度CO_(2)捕集与分离方法。受大面积膜制备、膜性能和电极性能等限制,HECCS系统的单模块捕碳能力有限。为了提高HECCS系统捕碳性能和系统经济性,本文提出HECCS系统的模块化设计与优化方法,在分析HECCS系统单模块操作性能基础上,研究了模块化HECCS系统的捕碳策略及优化操作方法,阐明了模块化HECCS系统结构特性及单元模块之间的协调匹配特性。研究表明,在特定的低浓度CO_(2)捕获场景中,在模块化捕碳系统中,不同单元模块组合方式的HECCS模块化系统结构显著影响捕碳性能和经济性。在相同操作条件下,串联结构比并联结构具有更优的除碳效果,多级结构有助于降低系统氢气消耗;HECCS系统的最优级数受进出口CO_(2)浓度、氢气价格和HECCS模块价格影响显著,取决于系统操作费用和投资费用权衡。本研究可为模块化HECCS系统性能优化和经济性提升提供优化设计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捕碳系统 氢气 模块化 系统设计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化学催化氧化和电吸附脱盐技术处理采油废水 被引量:10
2
作者 王云海 况均耀 +1 位作者 周喆 陈庆云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2期117-120,共4页
以陕北长庆油田的采油废水为处理对象,利用自制的钛基镍锑掺杂二氧化锡电极用于在实验室条件下去除采油废水中的CODCr。通过实验探讨了影响采油废水中CODCr去除效率的几个因素,它们包括电极间距、电流密度、电解时间和处理水量,得出了... 以陕北长庆油田的采油废水为处理对象,利用自制的钛基镍锑掺杂二氧化锡电极用于在实验室条件下去除采油废水中的CODCr。通过实验探讨了影响采油废水中CODCr去除效率的几个因素,它们包括电极间距、电流密度、电解时间和处理水量,得出了这几个影响因素的较佳实验条件:在温度为25℃时,对初始CODCr为720mg/L,浊度为43.4NTU的50mL水样,采用电极间距为10mm,电流密度为6.4mA/cm2,电解时间为150min进行处理,出水CODCr降到了120mg/L,浊度降为0.29NTU。出水的CODCr值达到了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二级排放标准。CODCr去除率达到了83.3%,浊度去除率达到了99.3%。针对采油废水盐度高的问题,以电吸附脱盐技术对氯化钠盐水溶液脱盐进行了研究。实验采用具有高双电层电容性质的电极材料,包括活性炭、炭布、碳纳米管,制成电极后对它们的电吸附脱盐性能进行了测试,显示了这类材料在电吸附脱盐方面有一定的潜在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催化氧化 电吸附脱盐 采油废水 镍锑掺杂二氧化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网络公用工程消耗量与流股匹配数的优化 被引量:16
3
作者 刘永忠 张超 +1 位作者 彭春来 冯霄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8-83,共6页
针对炼化企业的氢气分配网络系统,提出了以最小公用工程氢气用量和匹配简化为目标的二步优化模型。通过实例的优化分析计算,讨论了氢网络的匹配数与公用工程氢气用量松弛率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网络的匹配数与松弛率近似呈反曲函数关系... 针对炼化企业的氢气分配网络系统,提出了以最小公用工程氢气用量和匹配简化为目标的二步优化模型。通过实例的优化分析计算,讨论了氢网络的匹配数与公用工程氢气用量松弛率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网络的匹配数与松弛率近似呈反曲函数关系,适当地放大系统节氢量的要求,可获得较简单的网络匹配结构。采用该数学优化模型可以综合考虑系统的节氢限制和网络中流股匹配的限制,从而优化氢气网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气分配网络 超结构模型 公用工程 匹配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加热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04
4
作者 杨伯伦 贺拥军 《现代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8-12,共5页
介绍了微波加热的基本原理 ,并就微波加热在有机合成、高分子合成及加工、无机合成、天然气转化等方面的最新应用情况进行了综述分析 ,指出应加强微波对化学反应作用机理的研究。
关键词 微波加热 机理 化学反应定理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氧化聚合制备微/纳米结构聚苯胺研究进展 被引量:4
5
作者 李瑜 郑建龙 井新利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8-21,77,共5页
近年来多种见诸报道的新颖聚苯胺(PANI)微/纳米结构及其制备途径,可大体归为:主要控制了苯胺化学氧化聚合中聚合产物成核、生长过程或对聚合反应施加了影响。主要从聚合产物的生长和团聚、苯胺化学氧化聚合所用氧化剂和掺杂剂三方面归... 近年来多种见诸报道的新颖聚苯胺(PANI)微/纳米结构及其制备途径,可大体归为:主要控制了苯胺化学氧化聚合中聚合产物成核、生长过程或对聚合反应施加了影响。主要从聚合产物的生长和团聚、苯胺化学氧化聚合所用氧化剂和掺杂剂三方面归纳了制备微/纳米结构PANI的反应条件及其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胺 纳米结构 无模板合成 氧化剂 掺杂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量子化学MNDO法中键强度的描述 被引量:3
6
作者 邓克俭 沈睿漫 韩世纲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663-667,共5页
1 前言以CNDO 法为基础建立的键函数方法,把量子化学的成键强度与传统的成键和非成键相互作用的有关项直接联系了起来.它对σ、π体系都能作定量描述,并且有旋转不变性,满足对称性要求,能很好地随键长变化反映键强度情况,并作了很好的尝... 1 前言以CNDO 法为基础建立的键函数方法,把量子化学的成键强度与传统的成键和非成键相互作用的有关项直接联系了起来.它对σ、π体系都能作定量描述,并且有旋转不变性,满足对称性要求,能很好地随键长变化反映键强度情况,并作了很好的尝试.按照同样原理,本文用理论上已作了许多改进的MNDO 法建立原子对作用能EAB来量度成键强度.理论上可以证明,MND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键强度 原子对作用能 量子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电极颗粒分布对电化学性能影响的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王靖 柯少勇 +1 位作者 黄贤坤 刘永忠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2620-2626,共7页
活性材料颗粒尺寸分布是锂离子电池电极的重要参数之一,对电池的电化学性能具有重要影响。基于多颗粒模型,本文对锂离子电池的电化学性能进行模拟和预测,分析了粒径分布对放电过程的影响,阐明了不同尺寸颗粒在整个放电过程中的作用以及... 活性材料颗粒尺寸分布是锂离子电池电极的重要参数之一,对电池的电化学性能具有重要影响。基于多颗粒模型,本文对锂离子电池的电化学性能进行模拟和预测,分析了粒径分布对放电过程的影响,阐明了不同尺寸颗粒在整个放电过程中的作用以及不同尺寸颗粒间的相互作用。研究表明:在放电前期,锂离子的嵌入反应主要发生在小尺寸颗粒上;在放电后期,小尺寸颗粒嵌入的锂离子已接近饱和,电化学反应将在不同尺寸颗粒表面间转移,锂离子的嵌入反应主要发生在大尺寸颗粒上。因此,在电池制造中,均匀的电极活性材料粒度分布将有助于避免放电后期电极颗粒不均匀所引起的极化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多颗粒模型 粒度分布 放电过程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系统集成技术在甲醇厂的应用 被引量:4
8
作者 王天华 冯霄 《化学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71-74,共4页
水系统集成技术是把整个工业用水系统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并考虑水质、水量的分配,从而使系统用水的重复利用率达到最大,同时废水排放量最小。甲醇企业是用水和废水排放的大户,将水系统集成技术应用于甲醇工业,具有重要意义。文中结合... 水系统集成技术是把整个工业用水系统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并考虑水质、水量的分配,从而使系统用水的重复利用率达到最大,同时废水排放量最小。甲醇企业是用水和废水排放的大户,将水系统集成技术应用于甲醇工业,具有重要意义。文中结合水系统集成技术的工业应用现状,总结了水系统集成技术在工业企业中应用的一般步骤,具体分为以下几步:选定目标系统,明确水源水阱,确定关键污染物组分和极限进出口浓度,生成初始网络和用水网络调优。并以某甲醇厂简化的用水系统为实例,采用文中所提出的一般应用步骤,对用水网络进行了优化,获得了新鲜水节水率达34.5%的节水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系统集成 甲醇厂 夹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系统集成技术在工业应用中的优化策略 被引量:3
9
作者 王天华 冯霄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5-19,共5页
水系统集成技术从用水系统的整体分析、设计和改造用水网络,可以有效地节约新鲜水用量,同时减少污水排放。整体性是水系统集成思想的核心,但当系统复杂时,仅注重整体性会使集成方案的实用性降低。如何设计出简单、实用的用水网络,一直... 水系统集成技术从用水系统的整体分析、设计和改造用水网络,可以有效地节约新鲜水用量,同时减少污水排放。整体性是水系统集成思想的核心,但当系统复杂时,仅注重整体性会使集成方案的实用性降低。如何设计出简单、实用的用水网络,一直是水系统集成技术工业应用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提出水系统集成技术工业应用的优化策略,即注重整体,也要考虑局部的思想。根据实际的工艺要求,先把工艺用水关系紧密的工序局部优化,然后再把优化后的工序作为一个虚单元参与全厂的整体优化。经优化后,既能保证水网络的最小新鲜水消耗量,也能设计出符合工艺需求的实用水网络。最后结合一个工业实例——某炼油厂用水系统,说明所提优化策略的应用及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系统集成 夹点技术 优化策略 工业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中水含量对锂介导合成氨的性能影响
10
作者 陈禹志 刘永忠 +1 位作者 康丽霞 黄贤坤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65-273,共9页
针对锂介导合成氨(LM-NRR)过程中存在的水污染问题,通过对比实验及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等表征手段,探讨了含水量对LM-NRR体系的性能影响及其在反应界面中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无水条件下的L... 针对锂介导合成氨(LM-NRR)过程中存在的水污染问题,通过对比实验及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等表征手段,探讨了含水量对LM-NRR体系的性能影响及其在反应界面中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无水条件下的LM-NRR体系具有较好的氨合成性能,在反应时间为120 min、N2流速为4 m L·min^(-1)、电流密度为3 m A·cm^(-2)条件下的氨合成速率可达0.0124μg·s^(-1)·cm^(-2),法拉第效率为7.05%。含水量对LM-NRR体系的影响显著,会极大地降低体系的氨合成速率及法拉第效率。这主要是由于反应界面上的水会加剧竞争性析氢反应(HER)、促进电解质中Li BF_(4)的水解以及钝化表面活性锂位点,进而降低了体系的氨反应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介导 氮还原反应 合成氨 界面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相图法的W/O型微乳液体系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16
11
作者 潘海敏 杨伯伦 +2 位作者 李萌萌 李国智 贺拥军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79-684,共6页
以辛基苯基聚氧乙烯醚(TX-10)、十二烷基磺酸钠(SDS)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表面活性剂,以正戊醇、正己醇和正庚醇为助表面活性剂,以正戊烷为油相,制备了油包水型(W/O)微乳液。用相图法分析了微乳液体系的热力学稳定性,计算了... 以辛基苯基聚氧乙烯醚(TX-10)、十二烷基磺酸钠(SDS)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表面活性剂,以正戊醇、正己醇和正庚醇为助表面活性剂,以正戊烷为油相,制备了油包水型(W/O)微乳液。用相图法分析了微乳液体系的热力学稳定性,计算了水核半径的大小,并考察了影响微乳液W/O区域范围的各种因素。结果表明:这几种微乳液体系在实验条件下能自发形成;微乳液的水核半径处于纳米量级,可作为制备纳米粒子的超微反应器;以TX-10为表面活性剂时,水核可以包容更多的水分子,微乳液的W/O区域较大;而以CTAB为表面活性剂时,由于其极性头之间的空间和静电排斥作用强,微乳液的W/O区域最小;以硝酸镧溶液作为分散相时,微乳液的W/O区域变化较小;随着温度的升高,微乳液的W/O区域显著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乳液 纳米反应器 水核 相图法 热力学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电纺丝技术制备PMMA纤维的分析与模型预测 被引量:9
12
作者 李璐 李若松 +1 位作者 刘玲娜 方涛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869-1875,共7页
以乙酸乙酯为溶剂,对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进行静电纺丝以制得PMMA纤维,利用扫描电镜观测其纤维形貌。考察并分析了溶液浓度、流速、接收距离和实验电压对纤维平均直径的影响。利用响应曲面分析中的Box-Behnken design,选取PMMA溶液... 以乙酸乙酯为溶剂,对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进行静电纺丝以制得PMMA纤维,利用扫描电镜观测其纤维形貌。考察并分析了溶液浓度、流速、接收距离和实验电压对纤维平均直径的影响。利用响应曲面分析中的Box-Behnken design,选取PMMA溶液浓度、流速和实验电压3个因素,以纤维平均直径作为响应值,建立了二元回归模型,且该模型与实验值高度拟合。此外,响应面分析得出的结果与单因素分析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丝 PMMA 响应曲面法 Box-Behnkendesig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结构方法的氢网络系统优化 被引量:11
13
作者 刘永忠 张超 +1 位作者 赵振辉 冯霄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4-26,共3页
针对炼化企业的氢气分配网络系统,建立了以最小公用工程氢气用量为目标,综合考虑氢气流量、氢气纯度和有害杂质限制等因素的超结构和数学优化模型。介绍了采用该模型对进行氢气网络系统优化的计算方法,并通过实例进行了优化分析计算。... 针对炼化企业的氢气分配网络系统,建立了以最小公用工程氢气用量为目标,综合考虑氢气流量、氢气纯度和有害杂质限制等因素的超结构和数学优化模型。介绍了采用该模型对进行氢气网络系统优化的计算方法,并通过实例进行了优化分析计算。研究表明:采用超结构数学优化模型可以综合考虑系统的各种限制条件对氢气网络进行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气分配网络 超结构模型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系统集成优化方案的博弈分析与评价方法 被引量:7
14
作者 刘永忠 段海涛 冯霄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945-951,共7页
对水系统集成优化方案的分析和决策需要考虑新鲜水用量、用水系统的柔性和用水网络结构的复杂程度等方面。水网络优化设计方案的确定一般需要在这三者之间进行折中和协调,属于多目标优化问题。为了综合考虑新鲜水消耗量和网络结构复杂... 对水系统集成优化方案的分析和决策需要考虑新鲜水用量、用水系统的柔性和用水网络结构的复杂程度等方面。水网络优化设计方案的确定一般需要在这三者之间进行折中和协调,属于多目标优化问题。为了综合考虑新鲜水消耗量和网络结构复杂程度等指标,并定量分析和确定水网络的优化设计方案,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博弈分析的水网络优化方案的定量分析方法。以具有中间水道水网络优化设计方案的决策为例,采用本文方法进行了优化设计方案的分析与评价。研究表明:该定量分析和评价用水网络的方法可以合理地评价用水网络的设计方案,该方法可用于定量确定水系统优化问题中的多目标优化方案,可为水系统优化集成方案的确定提供分析依据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回用网络 优化方案 多目标优化 博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过改进网络结构提高多杂质水系统柔性的集成方法 被引量:4
15
作者 冯霄 刘永忠 +1 位作者 段海涛 张涛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938-1942,共5页
水系统集成导致用水过程之间联系紧密、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为了改善系统柔性,可通过改进网络结构提高系统的柔性.对多杂质水回用网络系统的柔性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用过程附加控制数和过程连接数同时表征多杂质水回用系统柔性的评价指标... 水系统集成导致用水过程之间联系紧密、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为了改善系统柔性,可通过改进网络结构提高系统的柔性.对多杂质水回用网络系统的柔性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用过程附加控制数和过程连接数同时表征多杂质水回用系统柔性的评价指标,建立了新鲜水耗量最小化、过程附加控制数优化和过程连接数优化的分步优化数学模型,并通过多杂质水网络实例研究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得到了具有最小新鲜水耗量、过程附加控制数和过程连接数均最小的水网络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回用网络 柔性 结构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歇用水系统中废水回用与集中再生处理的调度优化设计方法 被引量:5
16
作者 李冠华 王乐 刘永忠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78-383,共6页
针对间歇用水系统建立了废水回用与废水集中再生处理协调运行和调度优化的数学规划设计模型。在多周期运行条件下,以保证循环周期中水系统最优运行为目标,提出了消除不同操作周期下储罐中水量和浓度波动的多周期反算求解策略,并确定了... 针对间歇用水系统建立了废水回用与废水集中再生处理协调运行和调度优化的数学规划设计模型。在多周期运行条件下,以保证循环周期中水系统最优运行为目标,提出了消除不同操作周期下储罐中水量和浓度波动的多周期反算求解策略,并确定了多周期操作下优化的用水网络。通过单杂质间歇用水系统实例阐明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为具有废水集中再生处理的间歇用水系统从启动到稳定的多周期操作和设计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用水系统 废水回用 集中再生 多操作周期 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供电系统中退役电池的模块化储能操作优化 被引量:7
17
作者 康丽霞 麻晨露 刘永忠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599-606,共8页
将退役的动力电池用于混合供电系统可有效地降低投资成本,而针对退役电池储能系统的操作优化则可降低混合供电系统的操作费用,并提升混合供电系统的运行收益。以多个初始容量存在差异的电池组构成的退役电池储能系统为对象,在综合考虑... 将退役的动力电池用于混合供电系统可有效地降低投资成本,而针对退役电池储能系统的操作优化则可降低混合供电系统的操作费用,并提升混合供电系统的运行收益。以多个初始容量存在差异的电池组构成的退役电池储能系统为对象,在综合考虑退役电池容量衰退特性和电池组初始状态差异的基础上,构建了以年总费用最小为目标的混合供电系统操作优化模型,并将该方法用于一个由光伏发电和储能电池系统构成的混合供电系统的操作优化中。研究表明:储能电池系统中多组退役电池初始状态的差异,使得各电池组在操作过程中的充放电顺序和频率存在显著差异;储能电池系统的操作优化可有效缓解电池容量衰退,与固定比例调度流程相比,该储能电池系统的年总费用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能系统 退役电池 容量衰退 优化 可持续性 再生能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目标模型预测控制的感应加热碳热还原过程操作策略分析
18
作者 吕恒花 康丽霞 刘永忠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11-321,共11页
针对铝硅酸盐固废感应加热碳热还原除铁过程中的高能耗和残余铁氧化物控制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目标模型预测控制(MPC)的操作策略,以减小过程总能耗和提高除铁率为目标,优化电流和频率。结合不同优化目标的权值分配,分析了操作参数对不... 针对铝硅酸盐固废感应加热碳热还原除铁过程中的高能耗和残余铁氧化物控制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目标模型预测控制(MPC)的操作策略,以减小过程总能耗和提高除铁率为目标,优化电流和频率。结合不同优化目标的权值分配,分析了操作参数对不同目标的影响程度以及预测控制时操作变量的取值依据。结果表明:对于还原度目标要求较高的反应体系,应在熔炼时长达到最大限度后先增大频率,后增大电流;在达到相同还原目标要求时,相比恒定操作参数的控制策略,MPC操作策略可进一步降低能耗,且熔体还原度要求越高,允许熔炼时长越长,节能效果越好;当目标还原度低于87.0%,且熔炼时长较短时,MPC操作策略的节能效果不显著,宜采用优化的恒定参数操作策略。研究结果可为感应加热碳热还原过程多目标优化操作策略提供分析和计算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融还原 多目标优化 模型预测控制 动态操作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并联连续再生/再循环的多杂质间歇用水系统优化方法 被引量:5
19
作者 李冠华 刘永忠 张进治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34-141,共8页
为了有效地减少多杂质间歇用水系统的新鲜水消耗量和再生处理量,针对多杂质间歇过程用水网络提出连续操作并联再生处理单元水网络结构模型及其优化设计方法。通过在用水网络中设置中间储罐和再生单元以实现对不同水质废水并联分质处理,... 为了有效地减少多杂质间歇用水系统的新鲜水消耗量和再生处理量,针对多杂质间歇过程用水网络提出连续操作并联再生处理单元水网络结构模型及其优化设计方法。通过在用水网络中设置中间储罐和再生单元以实现对不同水质废水并联分质处理,建立了减少用水系统的新鲜水用量和再生水量以及废水排放量的数学规划模型,采用GAMS软件对一个实例进行求解。计算和分析表明:提出的水网络结构与优化设计方法可有效地解决按水质对废水进行并联处理的间歇用水系统,使系统的新鲜水用量和再生水流率同时达到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杂质 间歇用水网络 连续再生/再循环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K-P状态方程用于多元体系的计算 被引量:7
20
作者 刘芙蓉 范春生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73-77,共5页
介绍了L-k-P状态方程的对比密度根初值公式,等焓节流过程泡、露点温度的快速迭代公式。当对烃类多元体系进行热力参数、汽-液相平衡等计算时,推荐用两类不同状态方程同时进行计算,以相互校核计算结果。
关键词 状态方程 多元体系 汽液平衡 L-K-P状态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