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安交通大学前沿科学技术研究院
1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91-494,共4页
随着智能化时代的日益临近,近年来国际上铁性智能材料的研究日趋活跃,出现了一批可能导致全新应用的新原理和新材料。世界主要国家及我国均设立了铁性智能材料相关的国家级重大项目,旨在加速该重要领域的研发.
关键词 科学技术 研究院 大学 交通 智能材料 重大项目 智能化 新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制备及应用研究进展
2
作者 张泽宇 于德梅 何刚 《精细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670-1683,共14页
金属有机框架(MOFs)材料因其比表面积大、孔隙率高、热稳定性优异等优点,广泛应用在吸附分离、催化、储能等领域,已成为新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MOFs材料的制备方法直接影响其形貌和性能,探寻高效、环保、绿色的制备方法对MOFs材料的研... 金属有机框架(MOFs)材料因其比表面积大、孔隙率高、热稳定性优异等优点,广泛应用在吸附分离、催化、储能等领域,已成为新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MOFs材料的制备方法直接影响其形貌和性能,探寻高效、环保、绿色的制备方法对MOFs材料的研究至关重要。该文介绍了MOFs材料的传统制备方法,包括水热/溶剂热法、超声法、微波法、电化学法以及机械合成法等;简述了以气相沉积法、界面合成法、微流控法等为代表新的MOFs制备方法,并归纳总结了不同制备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重点综述了MOFs材料在吸附分离、储能、催化、生物医学等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最后,对MOFs材料在快速、绿色、规模化制备、应用机理研究及复合材料的构筑等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框架 制备方法 吸附分离 储能 催化 生物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铅压电陶瓷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3
作者 刘文凤 周超 +4 位作者 高景辉 薛德帧 张立学 李盛涛 任晓兵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23-428,441,共6页
压电陶瓷已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舰艇声纳、高速列车、汽车、精密仪器控制、移动通讯、办公及家用电子产品等领域,在全球已经形成了每年近百亿美元的巨大市场。然而,目前压电产业主力产品为对人体及环境有害的锆钛酸铅(PZT)陶瓷。随... 压电陶瓷已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舰艇声纳、高速列车、汽车、精密仪器控制、移动通讯、办公及家用电子产品等领域,在全球已经形成了每年近百亿美元的巨大市场。然而,目前压电产业主力产品为对人体及环境有害的锆钛酸铅(PZT)陶瓷。随着国际上对电子产品中使用含铅等有害材料的限制愈来愈严格,拥有巨大市场的压电陶瓷的无铅化已成为摆在全球面前的紧迫任务。准同相界(MPB)是获得高压电性能的关键所在,现已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旨在揭示MPB的物理本质并基于MPB原理获得具有大压电效应及电致应变的环境友好型压电陶瓷。综述了3类性能最优的无铅压电材料体系:钛酸钡基(BT)、铌酸钾钠基(KNN)和钛酸铋钠基(BNT)陶瓷,包括近年来在压电理论及实验方面的代表性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铅压电陶瓷 铌酸钠钾基 钛酸钡基 钛酸铋钠基 准同型相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C-ZrC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沈学涛 李伟 李克智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59-466,共8页
采用ZrOCl2溶液浸渍法把锆化合物引入碳纤维预制体,经热处理、热梯度化学气相渗透致密化和高温石墨化工艺制备了C/C-ZrC复合材料。性能测试结果表明,C/C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和模量随ZrC含量的增加而增大,ZrC含量为12.08wt%时,其强度和模... 采用ZrOCl2溶液浸渍法把锆化合物引入碳纤维预制体,经热处理、热梯度化学气相渗透致密化和高温石墨化工艺制备了C/C-ZrC复合材料。性能测试结果表明,C/C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和模量随ZrC含量的增加而增大,ZrC含量为12.08wt%时,其强度和模量分别为42.5 MPa和9.6 GPa,比未改性试样分别提高了70.0%和43.3%。基体中结合较弱的微米级ZrC颗粒的存在不利于碳基体强度的提高,但其对材料最终性能的影响是次要的,碳基体中亚微米/纳米级ZrC颗粒的存在和良好的ZrC-C界面结合,提高了碳基体的强度和模量,进而提高了复合材料的最终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C复合材料 ZRC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性智能材料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被引量:3
5
作者 杨森 任晓兵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2014年第3期180-185,共6页
铁性智能材料是具有感知温度、力、电、磁等外界环境并产生驱动效应的一类重要功能材料,主要包括形状记忆、磁致伸缩和压电3大类材料。由于历史原因,形状记忆、磁致伸缩和压电等3类铁性智能材料却被分散在马氏体、铁磁和铁电等几个不同... 铁性智能材料是具有感知温度、力、电、磁等外界环境并产生驱动效应的一类重要功能材料,主要包括形状记忆、磁致伸缩和压电3大类材料。由于历史原因,形状记忆、磁致伸缩和压电等3类铁性智能材料却被分散在马氏体、铁磁和铁电等几个不同领域独立研究,只能借助各自领域的有限思路进行材料研发,虽取得不少成果但逐渐遭遇到原理性瓶颈。近年来,国际上出现了将3类铁性智能材料作为一个统一体进行研究的新趋势,文章将结合现代产业和国防技术对形状记忆材料、磁致伸缩材料和压电材料的要求以及遭遇到的瓶颈问题,对铁性智能材料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综述,并由此可望提供高性能铁性智能材料的物理新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状记忆 磁致伸缩 压电 铁性玻璃态 准同型相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共同物理基础的铁性智能材料研究概况
6
作者 杨森 王宇 +2 位作者 周超 张立学 任晓兵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2012年第3期1-7,43,共8页
铁性智能材料是具有感知温度、力、电、磁等外界环境并产生驱动(位移等)效应的一类重要功能材料,主要包括形状记忆、压电和磁致伸缩三大类材料。长期以来,三类铁性智能材料的研究分布在几个不同的领域,没有形成共同的物理基础,从而导致... 铁性智能材料是具有感知温度、力、电、磁等外界环境并产生驱动(位移等)效应的一类重要功能材料,主要包括形状记忆、压电和磁致伸缩三大类材料。长期以来,三类铁性智能材料的研究分布在几个不同的领域,没有形成共同的物理基础,从而导致只能运用有限的学术思路指导智能材料的研发。近年来实验探索研究成果表明:三类看似不同的铁性智能材料从序参量、畴结构到宏观性能层次具有高度的物理平行性,表明它们具有共同的物理基础,据此可望提供高性能铁性智能材料的物理新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性智能材料 形状记忆 压电 磁致伸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与营养的健康效应机制研究进展
7
作者 伊木清 刘健康 张勇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58-363,共6页
常规适量运动与合理营养是健康的基石,是健康生活方式与防病治病的核心内容。本文从运动和营养的健康效应机制、线粒体营养素作用与机制等简要综述了相关研究进展。
关键词 运动与营养 健康效应 白色脂肪细胞棕色化 Irisin 线粒体营养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铁电材料中负电卡效应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吴明 肖娅男 +4 位作者 李华强 刘泳斌 高景晖 钟力生 娄晓杰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76-386,共11页
电卡效应是指电介质材料中施加或去除电场导致的材料温度变化的现象,包括正电卡效应和负电卡效应两种类型。电卡效应作为一种高效率、无噪声、环境友好的制冷效应,在固态制冷特别是集成电路制冷领域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在过去的几十... 电卡效应是指电介质材料中施加或去除电场导致的材料温度变化的现象,包括正电卡效应和负电卡效应两种类型。电卡效应作为一种高效率、无噪声、环境友好的制冷效应,在固态制冷特别是集成电路制冷领域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吸引了科研人员广泛的研究兴趣。研究表明,通过结合正负电卡效应,可以显著提高电卡效应的制冷能力。与正电卡效应不同,负电卡效应因其独特的物理起源,调控手段极为有限。本文以负电卡效应为中心,重点介绍反铁电材料中负电卡效应的最新研究进展,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四个部分:首先,从电卡效应的研究历史出发,介绍了电卡效应的制冷原理,介绍了一个典型的能将正、负电卡效应结合的双制冷循环;其次,介绍了基于Maxwell关系的负电卡效应间接测试方法,以及几种负电卡效应直接测试方法,并讨论了不同方法的适用条件和优缺点;再次,以典型的负电卡效应材料——反铁电材料为例,着重介绍了负电卡效应的物理起源,综述了反铁电薄膜和反铁电块体材料中的负电卡效应,并对其它铁电材料中的负电卡效应做了简要介绍;最后,对负电卡效应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电卡效应 反铁电体 PbZrO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XO-Ses对小鼠神经病理性疼痛的镇痛作用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张梅 王永杰 +2 位作者 左振兴 严敏 李相尧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10期743-748,共6页
目的:研究毒蕈碱受体(muscarinic acetylcholine receptors,m ACh Rs)非选择性激动剂氧化震颤素半富马酸盐(oxotremorine sesquifumarate,OXO-Ses)对神经病理性疼痛的镇痛作用。方法:6~8周雄性C57BL/6小鼠,体重20~25 g。随机分为... 目的:研究毒蕈碱受体(muscarinic acetylcholine receptors,m ACh Rs)非选择性激动剂氧化震颤素半富马酸盐(oxotremorine sesquifumarate,OXO-Ses)对神经病理性疼痛的镇痛作用。方法:6~8周雄性C57BL/6小鼠,体重20~25 g。随机分为对照组、腓总神经(common peroneal nerve,CPN)损伤组。两组分别于造模前、后测定小鼠缩足反射阈值(paw withdraw thresholds,PWTs)和静态负重实验(static weight bearing,SWB)值。CPN后3天、14天腹腔注射OXO-Ses,浓度分别为0.01 mg/kg,0.05 mg/kg,0.10 mg/kg,在注射前、注射后0.5小时和2小时检测PWTs和SWB值。结果:与对照组相比,OXOSes能够显著提高实验组小鼠的PWTs(P〈0.05),并改变小鼠的后足重量分布状况(P〈0.05),呈现出剂量依赖性。结论:OXO-Ses非选择性的激活m ACh Rs可以减轻慢性痛小鼠的机械性触诱发痛,对神经损伤小鼠的慢性痛有一定的镇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震颤素半富马酸盐 毒蕈碱受体 慢性痛 触诱发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碳目标下的多尺度稀土新材料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陈昆峰 马天宇 +2 位作者 王安良 张一波 薛冬峰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13,共13页
“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是中国对国际社会的庄重承诺。材料是实现碳减排技术的重要物质基础。通过介绍多尺度稀土新材料在能源存储、废气/尾气催化、电催化、永磁电机等领域应用的最新研究... “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是中国对国际社会的庄重承诺。材料是实现碳减排技术的重要物质基础。通过介绍多尺度稀土新材料在能源存储、废气/尾气催化、电催化、永磁电机等领域应用的最新研究进展,分析了多尺度稀土新材料在攻坚双碳目标中发挥的作用。稀土是重要的“工业维生素”,着重介绍了稀土在原子离子、纳米微米、体块等尺度上对功能材料展现的独特作用。在量子材料方面,分析了稀土强关联固态电解质、稀土超导材料及稀土阻挫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希望新型稀土功能材料的开发在减少碳排放方面起到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气废气催化材料 电池材料 永磁体 电催化材料 量子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锌生物活性玻璃纳米颗粒对复合树脂力学性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路明 曹潇 +3 位作者 仵琳悦 李蕴聪 雷波 牛林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4期404-411,共8页
目的制备具有生物活性的掺锌活性玻璃纳米颗粒(Zn@BGN)并利用其对复合树脂进行改性,研究Zn@BGN对改性复合树脂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采用溶胶-凝胶模板法制备3种不同掺锌比例的Zn@BGN,通过体外生物活性实验筛选适宜的掺锌比例。将Zn@BGN... 目的制备具有生物活性的掺锌活性玻璃纳米颗粒(Zn@BGN)并利用其对复合树脂进行改性,研究Zn@BGN对改性复合树脂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采用溶胶-凝胶模板法制备3种不同掺锌比例的Zn@BGN,通过体外生物活性实验筛选适宜的掺锌比例。将Zn@BGN分别以质量分数为10%、15%、20%的添加比例制备3组改性复合树脂实验组,以未改性复合树脂作为对照组,利用万能材料试验机及显微硬度仪测试挠曲强度(FS)、径向拉伸强度(DTS)、压缩强度和维氏硬度等力学性能。结果溶胶-凝胶模板法制备的Zn@BGN呈现为较规则的直径约150 nm的球形颗粒,单分散性良好。当Zn@BGN中掺锌质量分数为1.6%时,生物活性良好。3组改性复合树脂实验组中,当Zn@BGN添加质量分数为10%和15%时,与对照组相比,力学性能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当Zn@BGN添加质量分数为20%时,FS和DTS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溶胶-凝胶模板法可制备出粒径大小均匀、单分散性良好且生物活性优异的Zn@BGN。当Zn@BGN添加质量分数为15%时,改性复合树脂的力学性能不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活性玻璃纳米颗粒 溶胶-凝胶模板法 复合树脂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半导体薄膜空间电荷分布对晶体管性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2
作者 胡郁蓬 鲁广昊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855-881,共27页
有机场效应晶体管(OFETs)是下一代柔性电子产业的基础元件,具有可弯曲、透明、低成本、可溶液加工等优良特性,并逐渐开始应用于生物传感器、柔性显示等领域。然而,OFETs仍存在如工作电流小、跨导小、开关比低、空气稳定性差等问题,限制... 有机场效应晶体管(OFETs)是下一代柔性电子产业的基础元件,具有可弯曲、透明、低成本、可溶液加工等优良特性,并逐渐开始应用于生物传感器、柔性显示等领域。然而,OFETs仍存在如工作电流小、跨导小、开关比低、空气稳定性差等问题,限制了其进一步的发展。OFETs器件的性能主要受到导电沟道中电荷和电流分布的影响,若能通过外加手段,调控沟道中的电荷和电流分布,可能获得具有更高性能或新机理的器件。本文结合课题组内的工作,对国内外该领域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半导体薄膜 有机场效应晶体管 调控 空间电荷 器件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热重和拉伸实验的XLPE电缆绝缘热老化状态分析及机理研究 被引量:16
13
作者 景钰 常彩霞 +1 位作者 张婧俣 朱远惟 《电网与清洁能源》 2019年第8期16-24,共9页
工况下交联聚乙烯电缆绝缘材料的老化会导致其较预期相对较早达到寿命终点,威胁输电系统的可靠运行。采用热老化来模拟工况环境下电缆的老化过程,选取100℃、120℃和140℃和160℃4个不同的老化温度,在每个温度点选取6个老化阶段,研究不... 工况下交联聚乙烯电缆绝缘材料的老化会导致其较预期相对较早达到寿命终点,威胁输电系统的可靠运行。采用热老化来模拟工况环境下电缆的老化过程,选取100℃、120℃和140℃和160℃4个不同的老化温度,在每个温度点选取6个老化阶段,研究不同老化温度和老化时间对XLPE电缆绝缘试样性能的影响。通过热重和拉伸测试研究电缆的热性能、机械性能及其结构随老化程度的变化,得到电缆绝缘试样的热老化活化能、起始分解温度、最快分解温度、终止分解温度、断裂伸长率和拉伸强度等参数。研究结果表明:活化能、起始分解温度、最快分解温度和断裂伸长率对电缆老化状态较为敏感;随着老化温度从100℃增加到160℃,这些参数均呈现先略微增大后迅速减小的趋势,说明XLPE电缆绝缘材料热老化在低温范围以结晶作用为主,而在高温范围以热裂解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联聚乙烯电缆 绝缘老化 热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17型钐钴永磁材料的相变机制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3
14
作者 宋欣 贾文涛 +2 位作者 李健 周相龙 马天宇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5-73,共9页
第二代稀土永磁材料——2∶17型钐钴是高温磁性最强的永磁材料,在轨道交通、航空航天和石油化工等领域有重要应用。然而,第三代稀土永磁材料钕铁硼的问世转移了永磁领域的基础研究方向,导致对2∶17型钐钴基本问题的理解远不如对钕铁硼... 第二代稀土永磁材料——2∶17型钐钴是高温磁性最强的永磁材料,在轨道交通、航空航天和石油化工等领域有重要应用。然而,第三代稀土永磁材料钕铁硼的问世转移了永磁领域的基础研究方向,导致对2∶17型钐钴基本问题的理解远不如对钕铁硼深入和透彻,其产业发展滞后。其中,关于2∶17型钐钴永磁材料的相分解机制长期存有争议,导致高性能磁体的研发高度依赖于繁冗的工艺摸索。近年来,随着原位高能同步辐射X射线衍射和球差矫正透射电子显微镜等先进表征技术在2∶17型钐钴永磁材料研究中的应用,其从过饱和固溶体分解为多相共存纳米胞状组织的过程得以清晰揭示,澄清了上述争议。本文简要概述了这方面基础研究的新进展,主要包括基于缺陷形成和分解过程所明确的混合型固态相变机制、残余缺陷与磁性能的关系、基于缺陷控制的高性能材料制备新技术等内容。希望通过对基础问题的新认识,进一步挖掘2∶17型钐钴永磁材料的性能潜力,以推动下游应用领域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材料 固态相变 磁性 微结构 缺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电纺丝法制备定向排列的铁氧体纳米纤维 被引量:13
15
作者 戴剑锋 路瑞娥 +1 位作者 付比 张新磊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14-519,共6页
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和金属硝酸盐为原料,采用改进的静电纺丝法制备了直径均匀、表面光滑、定向排列的Co0.8Zn0.2Fe2O4/PVP纳米纤维前驱体,经热处理后得到定向排列的铁氧体纳米纤维.对前驱体纤维的热分解过程及Co0.8Zn0.2Fe2O4(CZFO)... 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和金属硝酸盐为原料,采用改进的静电纺丝法制备了直径均匀、表面光滑、定向排列的Co0.8Zn0.2Fe2O4/PVP纳米纤维前驱体,经热处理后得到定向排列的铁氧体纳米纤维.对前驱体纤维的热分解过程及Co0.8Zn0.2Fe2O4(CZFO)的结构、物相及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空气中经550~950℃热处理3 h后均得到纯相、结晶良好的尖晶石型钴锌铁氧体;在2000 r/min转速下收集的复合纤维形貌最佳,直径约300 nm;经750℃热处理后纤维直径约为70 nm,室温下测得饱和磁化强度为66.1 A.m2/kg,矫顽力达到最大值6.6 A/m,表明钴锌尖晶石型铁氧体单畴临界尺寸约为44 nm.与CoFe2O4相比,CZFO的饱和磁化强度升高,矫顽力下降,并且CZFO的纤维与粉末的磁特性有明显的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丝 Co0 8Zn0 2Fe2O4 定向排列 纳米纤维 单畴尺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与氧化还原信号调控 被引量:6
16
作者 刘静 龙建纲 刘健康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63-266,共4页
活性氧既是细胞内的信号分子,也是引起细胞氧化应激的主要分子。适当强度的运动促进生理水平活性氧的生成,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有助于改善代谢、延缓衰老及相关疾病;而过度运动则会导致机体内大量活性氧的产生,造成运动疲劳甚至运动损... 活性氧既是细胞内的信号分子,也是引起细胞氧化应激的主要分子。适当强度的运动促进生理水平活性氧的生成,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有助于改善代谢、延缓衰老及相关疾病;而过度运动则会导致机体内大量活性氧的产生,造成运动疲劳甚至运动损伤。线粒体是产生活性氧及维护细胞氧化还原稳态的主要细胞器。合理补充线粒体营养素可以维护细胞氧化还原稳态,部分模拟运动的生理效应;同时,能够缓解过度运动引起的运动疲劳,有助于提升运动能力并改善运动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 氧化还原稳态 氧化应激 线粒体营养素 活性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变玻璃及其奇异特性 被引量:5
17
作者 王宇 周玉美 +1 位作者 纪元超 任晓兵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01-408,440,共8页
应变玻璃是形状记忆合金材料体系中发现的短程有序晶格应变区域(纳米应变畴)的冻结态。它的宏观物理性质具有典型的玻璃化转变特征,如动态冻结特性和非各态遍历性;在微观结构上表现为母相基体中形成了许多随机分布的纳米应变畴,但平均... 应变玻璃是形状记忆合金材料体系中发现的短程有序晶格应变区域(纳米应变畴)的冻结态。它的宏观物理性质具有典型的玻璃化转变特征,如动态冻结特性和非各态遍历性;在微观结构上表现为母相基体中形成了许多随机分布的纳米应变畴,但平均结构不随温度改变。应变玻璃表现出一些独特的相变行为,如应变玻璃的等温马氏体相变、应变玻璃的应力诱发马氏体相变等。此外,该体系还具有许多功能特性,包括形状记忆效应、超弹性、弹热效应、阻尼效应、力控阻尼效应、Invar和Elinvar效应,因此这类新型金属智能材料具有很强的应用潜质。应变玻璃合金独特的纳米应变畴对温度和外场的响应导致了以上多种功能特性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智能材料 应变玻璃 形状记忆合金 马氏体相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成计算材料工程在钛合金微观结构设计中应用的进展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栋 王云志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82-288,316,共8页
基于集成计算材料工程的思想,结合CALPHAD、相场动力学模拟与关键的实验测量手段、以及钛合金中最新发现的非传统的固-固相变机制,和近来提出的伪调幅分解相变机制为钛合金微观结构设计提出了新的方向。这一机制首先被Ni和Khachaturyan... 基于集成计算材料工程的思想,结合CALPHAD、相场动力学模拟与关键的实验测量手段、以及钛合金中最新发现的非传统的固-固相变机制,和近来提出的伪调幅分解相变机制为钛合金微观结构设计提出了新的方向。这一机制首先被Ni和Khachaturyan提出并用来解释斜纹组织的形成,并被Fraser等人引入到钛合金体系,Banerjee和Wang等人通过实验和模拟证明了其正确性,这种新的转变路径为设计具有超细、超均匀α+β相微观结构新型钛合金提出了新的设计思路,并且有可能产生新的机械性能。另外,为了扩展制备超细、超均匀钛合金微观结构所需的温度及成分范围,基于存在的热力学数据库,Fraser等人提出了一种通过预先预相分离来产生成分和结构不均匀,进而改进钛合金微观结构的新方法,作者团队基于热力学数据库和相场动力学的计算机模拟证明了其存在。对集成计算材料工程方法在提高设计与选择具有超细、超均匀微观结构的钛合金的效率方面进行了评论总结,集成计算材料工程为钛合金的开发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合金 相变 伪调幅分解机理 计算机模拟 相场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性智能材料的计算机模拟进展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栋 王云志 李巨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2012年第3期8-14,43,共8页
形状记忆合金、压电和磁致伸缩三类智能材料具有从序参量到畴结构到宏观性质平行的物理性质,将三类智能材料作为一个统一体进行研究是目前国际研究趋势。将三类智能材料进行综合,探寻其共同的物理基础以指导新材料开发是如今铁性智能材... 形状记忆合金、压电和磁致伸缩三类智能材料具有从序参量到畴结构到宏观性质平行的物理性质,将三类智能材料作为一个统一体进行研究是目前国际研究趋势。将三类智能材料进行综合,探寻其共同的物理基础以指导新材料开发是如今铁性智能材料面临的最大挑战。缺陷作为重要的改性手段,在铁性智能材料微结构演化、相稳定、宏观性能方面起到重要作用。重点介绍缺陷在三类智能材料中的重要作用的理论研究及计算机模拟的研究进展以及存在的问题,为寻找高性能化铁性智能材料提供理论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性智能材料 缺陷 计算机模拟 铁性玻璃 准同型相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磁准同型相界与Laves相稀土合金磁致伸缩效应 被引量:1
20
作者 杨森 周超 +1 位作者 任晓兵 宋晓平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34-441,共8页
磁致伸缩材料是制造换能器和传感器的重要磁性功能材料。此前,在铁电材料中,通过将材料成分控制在准同型相界,获得了大压电效应。因此根据铁磁与铁电材料表现出的物理效应的相似性,可以期待在铁磁材料中构建准同型相界,获得磁场导致的... 磁致伸缩材料是制造换能器和传感器的重要磁性功能材料。此前,在铁电材料中,通过将材料成分控制在准同型相界,获得了大压电效应。因此根据铁磁与铁电材料表现出的物理效应的相似性,可以期待在铁磁材料中构建准同型相界,获得磁场导致的奇异应变特性。本文归纳了已发现的基于准同型相界而构建的Laves相稀土合金体系Tb_(1-x)Dy_xCo_2,Tb_(1-x)Gd_xCo_2和Tb_(1-x)Gd_xFe_2,总结了其磁致伸缩效应和其他物理性能与准同型相界的关系,3个体系在MPB处表现出3种不同的磁致伸缩效应:Tb_(1-x)Dy_xCo_2表现出大磁致伸缩、大磁导率,Tb_(1-x)Gd_xCo_2表现出弱磁致伸缩、大磁导率,而Tb_(1-x)Gd_xFe_2在MPB并没有发现特殊的效应。在铁电材料中,在MPB处各类场致应变效应都得到显著增强,因此铁磁材料与铁电材料的准同型相界效应还有显著不同,还需要更加深入的研究来揭示其作用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磁 准同型相界 磁致伸缩效应 相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