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唯物史观:历史决定论抑或历史目的论 被引量:4
1
作者 赵磊 赵晓磊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56-162,共7页
不承认唯物史观是历史决定论,或把唯物史观等同于历史目的论,其实是对唯物史观的误读。马克思把“社会形态的发展理解为一种自然史的过程”,这就为历史决定论奠定了科学依据。唯物史观不是从主观目的出发去展开历史必然性,不是从主观意... 不承认唯物史观是历史决定论,或把唯物史观等同于历史目的论,其实是对唯物史观的误读。马克思把“社会形态的发展理解为一种自然史的过程”,这就为历史决定论奠定了科学依据。唯物史观不是从主观目的出发去展开历史必然性,不是从主观意志出发去演绎历史发展规律,而是从“社会存在”出发去寻找历史必然性的依据,并揭示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唯物史观揭示了决定人的“动机”和“目的”背后的物质根源,因而与历史目的论划清了界限。人的行为有主观动机,但历史演化并没有主观动机;人的行动有主观目的,但历史必然性却没有主观目的;人总有自己的目标追求,但历史发展方向却并不是由人的目标追求所决定的,因为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厘清“历史合力论”“主观能动性”“个人在历史中的地位”“自觉地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以及“机械决定论”,有助于正确把握马克思主义历史决定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决定论 历史目的论 历史必然性 唯物史观 唯心史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碳”目标下双向FDI协调发展的碳减排效应及其空间溢出 被引量:21
2
作者 向宇 代沁雯 《金融经济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05-121,共17页
基于2004—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从空间视角检验双向FDI协调发展的碳减排效应及其内在机制,实证研究发现,碳排放强度在中国呈现显著的空间依赖性;双向FDI协调发展会显著缓解本地碳排放强度,且地理上相邻省份的双向FDI协调发展水平能够发... 基于2004—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从空间视角检验双向FDI协调发展的碳减排效应及其内在机制,实证研究发现,碳排放强度在中国呈现显著的空间依赖性;双向FDI协调发展会显著缓解本地碳排放强度,且地理上相邻省份的双向FDI协调发展水平能够发挥空间溢出效应,对本地碳减排做出贡献;机制分析表明,来自本地和邻地的双向FDI协调发展均能够带动绿色技术进步实现本地碳减排,而邻地双向FDI协调发展还能通过产业调整提升本地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降低本地碳排放强度。建议继续坚持双向FDI协调发展的高水平对外开放,并积极发挥地区间的绿色溢出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FDI 协调发展 碳排放 绿色技术进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唯物史观何以“唯物” 被引量:6
3
作者 赵磊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03-111,共9页
在实践唯物主义强调“主观能动性”的语境下,学界对唯物史观的“唯物”性质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分歧。本文围绕如何理解唯物史观的“唯物”性质,讨论了与此相关的五个问题。基本结论是:(1)唯物史观的核心并非“发展的观点”,而是用“唯物... 在实践唯物主义强调“主观能动性”的语境下,学界对唯物史观的“唯物”性质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分歧。本文围绕如何理解唯物史观的“唯物”性质,讨论了与此相关的五个问题。基本结论是:(1)唯物史观的核心并非“发展的观点”,而是用“唯物”的逻辑去解释人类历史的发展变化。(2)“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是“物质决定精神”的逻辑结论。唯物史观不是建立在“思辨”基础之上的形而上学,而是建立在“实证”基础之上的科学。(3)由于旧唯物主义不能把“感性世界”理解为活生生的“感性活动”,所以也就不可能致力于“感性活动”——“实践”来改造世界,而只能去求助于“观念”和“意识”了。(4)人类社会本来是整个宇宙或世界中的一个构成部分,然而正是由于唯物的世界观未必导致唯物的历史观,所以,马克思恩格斯才会将二者区别开来。世界观与历史观的区分不仅必要,而且科学。(5)事实这个范畴首先是感性的,是人们通过感官所能够感觉到的客观现象。事实虽然内涵着“是”,但事实却不能等同于“是”;事实包含了真相,但是,事实不等于真相。所以,“从事实出发”并不等于“从真相出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唯物史观 唯物 世界观 历史观 事实 真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唯物史观何以被遮蔽——基于经济学视阈的考量
4
作者 赵磊 赵晓磊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31-38,共8页
晚近以来,随着西方经济学深度嵌入我国经济学的教学和研究之中,唯物史观的方法论地位已然面临着诸多挑战。不从唯物史观去认识市场经济,不从"存在决定意识"的逻辑去把握功利主义和拜金主义,才是导致对市场经济"剑走偏锋&... 晚近以来,随着西方经济学深度嵌入我国经济学的教学和研究之中,唯物史观的方法论地位已然面临着诸多挑战。不从唯物史观去认识市场经济,不从"存在决定意识"的逻辑去把握功利主义和拜金主义,才是导致对市场经济"剑走偏锋"的认识论根源;用抽象的"公平""正义"和"道义"来把握分配关系,这与其说是马克思主义的分配观,不如说是庸俗经济学的分配观。不能撇开"劳资双方的矛盾"来剖析"社会排斥"和"数字穷人",只有最终消灭私有制、消灭阶级才是解决智能社会"新异化"问题的根本路径。马克思不会把生产力从生产关系中剥离出来单独研究,生产力的发展动力以及技术创新只能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中得到说明,作为人类社会存在的"第一个历史活动",实践范畴科学地揭示了生产力发展的内在机制。如果说《资本论》的研究结论仅仅是靠抽象思辨演绎出来的,那么,唯物史观的"唯物"性质在《资本论》中也就无从立足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唯物史观 《资本论》研究方法 市场经济 生产力 生产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语境几个问题的思考 被引量:5
5
作者 薛玉梅 赵磊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69-71,共3页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语境制约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产生、交往和发展,它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言语场域以及在该言语场域中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这一中心体产生制约和影响的系统内外环境因素的总和。这一内涵决定了网络思想政治...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语境制约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产生、交往和发展,它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言语场域以及在该言语场域中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这一中心体产生制约和影响的系统内外环境因素的总和。这一内涵决定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语境具有鲜明的技术性和人文性、动态性和开放性、聚合性和散逸性等特征。做好新时代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迫切需要优化其语境,应着重从内外语境因素两方面探究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语境的优化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语境 内涵特征 优化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社会主义市场体系
6
作者 吴兆华 《理论与改革》 1987年第4期16-19,共4页
今年我国经济俸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动力,而市场是企业活力得以展现的舞台,要深化企业改革,发展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作为企业活动场所和商品经济运行载体的市场就应大发展。研究我国市场体系的构成及现状,研究各市场之间的协调配... 今年我国经济俸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动力,而市场是企业活力得以展现的舞台,要深化企业改革,发展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作为企业活动场所和商品经济运行载体的市场就应大发展。研究我国市场体系的构成及现状,研究各市场之间的协调配套关系和相互促进作用,对于推动整个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发展,推动经济体制改革和科技体制改革,有着不可忽视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资料市场 科技体制改革 经济体制改革 企业改革 资金市场 运行载体 企业活力 信息市场 市场信息 物资供应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