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7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药厚朴产地加工发汗前后所含挥发油抗氧化活性及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药效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张倩 张芮苑 +4 位作者 邓鸿丹 王李琳 杨璐萍 刘芳 任虹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80-185,I0033,I0034,I0035,I0036,共10页
目的研究厚朴发汗前后挥发油体外抗氧化活性及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药效作用。方法采用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2,2’-azinobis(3-ethylbenzothiazo... 目的研究厚朴发汗前后挥发油体外抗氧化活性及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药效作用。方法采用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2,2’-azinobis(3-ethylbenzothiazoline-6-sulfonic acid),ABTS^(+)]阳离子自由基、总还原力的清除能力为指标评价厚朴发汗前后挥发油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将42只雄性ICR小鼠采用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ulfate sodium salt,DSS)建立经典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小鼠模型,记录正常组、模型组、发汗厚朴挥发油高剂量组、发汗厚朴挥发油低剂量组、未发汗厚朴挥发油高剂量组、未发汗厚朴挥发油低剂量组、柳氮磺吡啶组相关指标差异。结果发汗前后厚朴挥发油均具有一定还原力、清除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能力,且发汗厚朴挥发油在DPPH和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上更佳;发汗前后厚朴挥发油高剂量组及柳氮磺吡啶组均可改善DSS造成的小鼠疾病活动指数(disease activity index,DAI)评分升高,恢复DSS小鼠肠道组织的病理状态,改善脾脏系数和单位长度结肠质量,调节小鼠结肠中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炎症因子水平,降低结肠黏膜细胞中闭合蛋白(claudin-1)和闭锁蛋白(Occludin)的表达,且发汗后药效更强。结论发汗前后厚朴挥发油均具有抗溃疡性结肠炎及抗氧化作用,且发汗后厚朴挥发油的效果更佳,进一步阐释了厚朴产地加工发汗的科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厚朴挥发油 发汗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对子宫平滑肌收缩活动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
作者 冯芮 倪红 +3 位作者 彭成 郭力 刘娟 熊亮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935-1941,共7页
妇产科疾病是当今世界危害女性身心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常见的包括产后出血、功能性子宫出血、原发性痛经、月经不调、子宫内膜异位症等,这些疾病均与子宫平滑肌的收缩活动密切相关,因此,调控子宫平滑肌收缩活动对于治疗妇产科疾病至... 妇产科疾病是当今世界危害女性身心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常见的包括产后出血、功能性子宫出血、原发性痛经、月经不调、子宫内膜异位症等,这些疾病均与子宫平滑肌的收缩活动密切相关,因此,调控子宫平滑肌收缩活动对于治疗妇产科疾病至关重要。近年来,中药在治疗妇产科疾病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关于中药对子宫平滑肌收缩活动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越发深入。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收集和整理,统计单味中药及其活性成分对子宫平滑肌的收缩活动的影响,从兴奋作用、抑制作用、双向调节作用这3个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治疗妇产科疾病的药物研发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活性成分 子宫平滑肌收缩 兴奋作用 抑制作用 双向调节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HP-CRITIC结合Box-Behnken响应面法的佛手丝趁鲜加工与炮制一体化工艺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杰 冉淳莹 +2 位作者 邹谕林 蔡晓洋 李敏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98-1309,共12页
基于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CRITIC法(criteria importance through inter-criteria correlation)结合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选佛手丝最佳趁鲜加工与炮制一体化工艺。以综合评分值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实验筛选出... 基于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CRITIC法(criteria importance through inter-criteria correlation)结合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选佛手丝最佳趁鲜加工与炮制一体化工艺。以综合评分值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实验筛选出4个影响因素的中心点。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以橙皮苷、香叶木苷、5,7-二甲氧基香豆素、水溶性浸出物、醇溶性浸出物五项指标成分含量的综合评分值为评价指标,进行响应面法设计,优化得到最佳趁鲜加工与炮制一体化工艺。基于以上结果,对得到的最佳工艺进行3批样品的验证,同时在外观性状和指标成分含量两个方面对比最佳趁鲜加工与炮制一体化工艺和传统工艺。最终得到的最佳佛手丝趁鲜加工与炮制一体化工艺为:切片厚度4 mm,干燥至水分含量为70%,取出切5 mm宽度的丝,于57℃干燥至恒重。实验结果表明得到的最佳佛手丝趁鲜加工与炮制一体化工艺稳定、可行,较传统加工饮片相比,该工艺得到的佛手丝饮片外观性状及指标成分的含量均较优,可为佛手丝饮片生产提供可行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手丝 趁鲜加工炮制一体化 AHP-CRITIC法 Box-Behnken响应面法 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冰片-薄荷脑低共熔物载川芎嗪纳米乳凝胶制备
4
作者 文静 牛俊淞 +2 位作者 吴玉珍 邓婕 李楠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522-2529,共8页
目的制备冰片-薄荷脑低共熔物载川芎嗪纳米乳凝胶。方法测定川芎嗪在不同油相、乳化剂、助乳化剂中的平衡溶解度,进行配伍实验,绘制伪三元相图。以Km值、油相占比、水相用量为影响因素,粒径、PDI、饱和载药量为评价指标,星点设计-响应... 目的制备冰片-薄荷脑低共熔物载川芎嗪纳米乳凝胶。方法测定川芎嗪在不同油相、乳化剂、助乳化剂中的平衡溶解度,进行配伍实验,绘制伪三元相图。以Km值、油相占比、水相用量为影响因素,粒径、PDI、饱和载药量为评价指标,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优化处方。将载药纳米乳分散于卡波姆940凝胶基质中制备纳米乳凝胶,考察其理化性质、体外释药和透皮吸收性能。结果最佳处方为低共熔物、EL-40、1,2-丙二醇、水比例3.31∶6.16∶1.56∶88.97,粒径、PDI、饱和载药量分别为37.85 nm、23.04、5.82 mg/g。所得纳米乳凝胶呈白色半固体,平均pH值为6.68±0.07,黏度为(289.69±1.06)mPa·s,体外释药符合Higuchi方程,24 h内单位面积累积渗透量为(2048.23±55.6)μg/cm^(2),分别是水凝胶、水溶液的3.72、1.21倍。结论冰片-薄荷脑低共熔物载川芎嗪纳米乳凝胶满足制剂要求,可实现原料药有效经皮递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嗪 纳米乳凝胶 低共熔物 冰片 薄荷脑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白酒传统功效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丁君平 宋艳 +3 位作者 黄张君 余松柏 刘蓉 曾南 《中国酿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25,共6页
白酒作为我国的国酒,深受民众喜爱,对我国经济、文化有深远影响。随着“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提出,白酒对健康的影响备受学者关注。酒类自古以来在我国传统医学中有大量应用与记载,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白酒对机体心血管、糖代谢等... 白酒作为我国的国酒,深受民众喜爱,对我国经济、文化有深远影响。随着“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提出,白酒对健康的影响备受学者关注。酒类自古以来在我国传统医学中有大量应用与记载,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白酒对机体心血管、糖代谢等方面具有一定影响。该文简要介绍了白酒中微量风味物质(醇类、酸类、酯类、酚类物质、含氮化合物及萜烯类化合物),对古籍记载白酒传统功效与现代药理作用进行归纳,采用现代药理作用阐释白酒传统功效,总结白酒发挥功效的相关机制,以期为白酒功效阐明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酒 风味物质 传统功效 现代药理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广泛靶向代谢组学与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广陈皮原位仓储的陈化机制
6
作者 何天行 苟海英 +3 位作者 王彬 王福 陈鸿平 刘友平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33-43,共11页
本研究探究原位仓储与非原位仓储广陈皮品质差异的形成机制。采用广泛靶向代谢组学及高通量测序技术解析原位仓储(广东)及非原位仓储(北京、四川、云南)陈化的广陈皮代谢物与微生物变化规律。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化串联质谱共鉴... 本研究探究原位仓储与非原位仓储广陈皮品质差异的形成机制。采用广泛靶向代谢组学及高通量测序技术解析原位仓储(广东)及非原位仓储(北京、四川、云南)陈化的广陈皮代谢物与微生物变化规律。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化串联质谱共鉴定和表征了1440种代谢物,其中472种化合物被筛选为差异代谢物;与其他陈化地点相比,于广东陈化的样品中黄酮类差异代谢物普遍上调,黄酮合成相关通路显著富集,并且总黄酮含量显著高于其他样品;14种于广东陈化的样品中上调的黄酮类代谢物被确定为广陈皮陈化过程中的关键代谢物。微生物中Aspergillus、Sphingobium等物种在广东陈化样品中显著富集。相关性分析表明,气候因子中平均温度与关键差异代谢物呈显著正相关(P<0.05),微生物Aspergillus、Cutibacterium、Staphylococcus、Xeromyces、Entyloma与6-甲氧基山柰酚-3-O-葡萄糖苷、2’,3’,4’,5,7-五羟基黄酮、黄芩黄酮II、槲皮素、金圣草黄素-7-O-龙胆二糖苷等关键代谢物呈显著正相关(P<0.05),并筛选出Aspergillus、Xeromyces为陈化过程中的核心微生物。综上,平均温度作为广陈皮品质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其诱导Aspergillus、Xeromyces等核心微生物富集,加速原位仓储的广陈皮中黄酮类化合物的积累。本研究可为阐明广陈皮原位仓储的意义以及深入理解广陈皮的陈化机制提供科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陈皮 原位仓储 代谢组学 高通量测序 气候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续断UGT基因家族的全基因组鉴定及原核表达
7
作者 田梅 尹彦棚 +4 位作者 王双宜 朱泽宇 谭友莉 侯飞侠 高继海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035-2049,共15页
目的对续断中UGT基因进行全基因组鉴定、组学联合分析及原核表达,以期解析续断三萜皂苷的生物合成。方法采用实验室自测的续断基因组蛋白序列文件,利用BLASTP和hmmsearch,对续断UGT基因序列保守域进行验证。采用Prot-Param、SOMPA、MAGA... 目的对续断中UGT基因进行全基因组鉴定、组学联合分析及原核表达,以期解析续断三萜皂苷的生物合成。方法采用实验室自测的续断基因组蛋白序列文件,利用BLASTP和hmmsearch,对续断UGT基因序列保守域进行验证。采用Prot-Param、SOMPA、MAGA7.0、Tbtools等工具,对续断UGT基因家族进行蛋白理化性质、蛋白结构、共线性分析等进行分析,并利用转录组数据和代谢组学数据联合分析,筛选出两条可能与三萜皂苷生物合成相关的糖基转移酶,构建其表达载体进行原核表达。结果本研究从续断基因组中鉴定出44个续断UGT基因,续断UGT蛋白长度为49-1083氨基酸,平均分子量为24.86 kDa,等电点为4.31-8.59,续断UGT基因家族共分布在8条染色体上。根据续断、拟南芥和已经鉴定的UGT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树表明,续断中的糖基转移酶基因家族主要分布在UGT73、UGT81、UGT85、UGT80家族。顺式作用元件分析表明,光响应元件是UGT基因家族成员启动子区域最普遍存在的元件。利用转录组学和代谢组学联合分析筛选出两条可能与三萜皂苷生物合成相关的糖基转移酶,成功进行了原核表达。结论本研究利用多组学联合筛选出与续断三萜皂苷生物合成相关的两个候选基因进行原核表达,为进一步验证该基因的功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续断 三萜皂苷 UGT 基因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牛膝化学成分及其舒张子宫平滑肌活性研究
8
作者 文敏 赵芮 +3 位作者 孙美记 彭成 刘娟 熊亮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2-261,共10页
本文旨在探究川牛膝提取物及其化学成分的舒张子宫平滑肌活性。利用离体子宫收缩模型对川牛膝乙醇提取物及其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和正丁醇萃取部位的舒张子宫平滑肌活性进行评价,确定最佳活性部位。采用硅胶柱层析、制备薄层层析和半制备... 本文旨在探究川牛膝提取物及其化学成分的舒张子宫平滑肌活性。利用离体子宫收缩模型对川牛膝乙醇提取物及其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和正丁醇萃取部位的舒张子宫平滑肌活性进行评价,确定最佳活性部位。采用硅胶柱层析、制备薄层层析和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对活性部位进行分离纯化,运用多种现代波谱学技术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并对其舒张子宫平滑肌活性进行测定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0.4 mg/mL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能显著(P<0.01)抑制大鼠子宫平滑肌的收缩张力和收缩活力并表现出最佳活性,其抑制率分别为(67.09±5.37)%和(79.27±2.49)%。此外,在累计给药下,川牛膝乙酸乙酯萃取物的最大张力抑制率可达(77.45±12.12)%,EC 50为(0.10±0.01)mg/mL。从川牛膝乙酸乙酯部位分离鉴定出9个化合物,即irilin A(1)、irilin B(2)、2′-羟基-5,6,7-三甲氧基异黄酮(3)、β-谷甾醇葡萄糖苷(4)、滨蒿内酯(5)、N-顺式-阿魏酰-3-甲氧基酪胺(6)、N-反式-阿魏酰甲氧基酪胺(7)、N-顺式-阿魏酰酪胺(8)、N-反式-阿魏酰酪胺(9),化合物2、3、6、7、8、9为首次从川牛膝中分离得到。与对照组比较,化合物1~3、5~9在50μmol/L时均能抑制子宫平滑肌的收缩张力及收缩活力(P<0.05或P<0.01),其中化合物2在50μmol/L时,张力抑制率可达(36.16±2.75)%,活力抑制率可达(47.03±5.84)%。本文通过现代分离纯化技术和离体子宫收缩模型,发现了具有舒张子宫平滑肌活性的川牛膝提取物及化学成分,为阐明川牛膝治疗痛经的物质基础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牛膝 提取物 化学成分 舒张子宫平滑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隔山消积颗粒对酒精致大鼠急性胃黏膜损伤的影响
9
作者 蒲琳 熊芳 +4 位作者 钱芳妮 孙露瑶 罗恒森 彭成 谢晓芳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3102-3106,共5页
目的探讨隔山消积颗粒对酒精致大鼠急性胃黏膜损伤的作用。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丽珠得乐组(0.80 g/kg)、吗丁啉组(0.003 g/kg)、健胃消食片组(1.50 g/kg)和隔山消积颗粒低、中、高、极高剂量组(3.13、6.25、12.50、25.... 目的探讨隔山消积颗粒对酒精致大鼠急性胃黏膜损伤的作用。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丽珠得乐组(0.80 g/kg)、吗丁啉组(0.003 g/kg)、健胃消食片组(1.50 g/kg)和隔山消积颗粒低、中、高、极高剂量组(3.13、6.25、12.50、25.00 g/kg),预防性灌胃给药8 d后,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大鼠灌胃给予无水乙醇诱导急性胃黏膜损伤,检测大鼠胃液量和pH值、胃黏膜损伤评分和血清NO、SOD、IL-1β、TNF-α、GT水平,HE染色观察胃黏膜病理学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胃黏膜组织TNF-α、TNFR1、p-IκBα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胃液pH值和胃黏膜损伤评分升高(P<0.01),胃黏膜大量上皮细胞坏死、黏膜水肿,GT、TNF-α水平升高(P<0.05,P<0.01),胃黏膜组织TNF-α、TNFR1蛋白表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隔山消积颗粒各剂量组胃液量增加,胃黏膜损伤评分降低,胃黏膜水肿、炎症、坏死等病理损伤得到改善,TNF-α、TNFR1蛋白表达降低(P<0.05,P<0.01);高剂量组和极高剂量组血清TNF-α、GT水平降低(P<0.05,P<0.01);丽珠得乐组、吗丁啉组、健胃消食片组胃液量增加(P<0.01),胃黏膜损伤评分降低,血清GT水平降低(P<0.01);丽珠得乐组、健胃消食片组TNF-α水平降低(P<0.05,P<0.01)。其中隔山消积颗粒高剂量组对胃液量、胃黏膜损伤评分的作用与阳性药相当,极高剂量组降低血清TNF-α水平的作用强于阳性药,但降低血清GT水平的作用以丽珠得乐最明显。结论隔山消积颗粒可通过调节胃肠激素和减轻炎症保护酒精引起的急性胃黏膜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山消积颗粒 急性胃黏膜损伤 丽珠得乐 吗丁啉 健胃消食片 炎症 氧化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ox-Behnken响应面优化厚朴酚-分离乳清蛋白自组装纳米粒制备工艺及体外评价
10
作者 邓鸿丹 张倩 +3 位作者 刘芳 杨璐萍 吴学渊 张芮苑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77-82,I0025,I0026,共8页
目的运用Box-Behnken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厚朴酚-分离乳清蛋白自组装纳米粒(magnolol whey protein isolate nanoparticles,MAG-WPI-NPs)的制备工艺参数,对其进行制剂表征及抗氧化、抗菌作用评价。方法采用去溶剂化法制备MAG-WPI-NPs,以... 目的运用Box-Behnken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厚朴酚-分离乳清蛋白自组装纳米粒(magnolol whey protein isolate nanoparticles,MAG-WPI-NPs)的制备工艺参数,对其进行制剂表征及抗氧化、抗菌作用评价。方法采用去溶剂化法制备MAG-WPI-NPs,以包封率为评价指标,运用单因素结合Box-Behnken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其制备工艺参数,对优化出的MAG-WPI-NPs进行形貌、粒径、电位等理化性质表征,并评价其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抑制大肠杆菌性能。结果优化出的最佳制备工艺参数为反溶剂/溶剂体积比12∶1、乳清蛋白/厚朴酚投料比12∶1、探超时间1.5 min;所制得的MAG-WPI-NPs外观澄清、透明、微泛蓝光,透射电镜下观察纳米粒呈球形,平均粒径为(227.33±0.02)nm,ζ电位为(-23.6±0.02)mV,包封率为(98.57±0.46)%,载药量为(8.57±0.001)%,多分散指数(poly dispersity index,PDI)为(0.1369±0.26)%;MAG-WPI-NPs具有DPPH自由基清除作用、大肠杆菌抑制作用,且较游离药物作用强。结论研究制备了一种天然食品级自组装MAG-WPI-NPs,该制剂制备方法简单、安全无毒,明显改善厚朴酚水溶性差、生物利用度低的缺点,为临床厚朴酚应用奠定制剂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朴酚 分离乳清蛋白 Box-Behnken设计-效应面法 制备工艺筛选 抗氧化 抗大肠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代谢组学探究饮酒对大鼠血脂影响及机制
11
作者 丁君平 宋艳 +3 位作者 黄张君 余松柏 刘蓉 曾南 《中国酿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2-40,共9页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率质谱(UPLC-Q/Orbitrap-HRMS)非靶向代谢组学方法,选择SD大鼠为研究对象,按照推荐成人最大饮酒量(25 g/d),分别给予低剂量(2.63 mL/kg)和高剂量(5.25 mL/kg)的某品牌52°浓香型白酒及...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率质谱(UPLC-Q/Orbitrap-HRMS)非靶向代谢组学方法,选择SD大鼠为研究对象,按照推荐成人最大饮酒量(25 g/d),分别给予低剂量(2.63 mL/kg)和高剂量(5.25 mL/kg)的某品牌52°浓香型白酒及体积分数52%乙醇(5.25 mL/kg),持续30 d,探究不同给酒剂量对SD大鼠脂质代谢物以及脂质代谢相关通路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剂量及低剂量连续给酒30 d,对大鼠体质量、肝脏指数、肝功能及血脂功能指标均无显著影响(P>0.05);体积分数52%乙醇灌胃30 d,可引起大鼠脂代谢紊乱,总胆固醇(TC)水平显著升高(P<0.05)。基于血清脂代谢组分的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能有效区分各实验组,共鉴定出814种脂质,以甘油三酯类和磷脂酰胆碱类物质为主。随着饮酒剂量的加大,大鼠发生变化的脂质代谢物数量越多。饮酒对脂质代谢相关通路主要富集于甘油磷脂代谢、亚油酸和α-亚麻酸代谢通路,乙醇组脂质代谢物还富集到胰岛素抵抗通路和脂质与动脉粥样硬化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浓香型白酒 合理饮酒 血脂 肝功能 脂质代谢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HPLC-Q-Exactive Orbitrap MS和分子网络技术研究补肾活血方在大鼠体内的吸收原型和代谢产物
12
作者 王宇 匡微 +2 位作者 黄宇霞 谢孟君 张梅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7-136,I0029-I0030,共12页
目的补肾活血方由地黄、丹参、人参及葛根组成,目前已证实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该研究旨在分析此方在大鼠体内的吸收原型和代谢产物,以及这些成分在大鼠体内的分布差异。方法SD大鼠灌胃补肾活血方后,收集不同时间点... 目的补肾活血方由地黄、丹参、人参及葛根组成,目前已证实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该研究旨在分析此方在大鼠体内的吸收原型和代谢产物,以及这些成分在大鼠体内的分布差异。方法SD大鼠灌胃补肾活血方后,收集不同时间点的大鼠血浆、肝、心、脾、肺、肾、肠、胃、眼、尿液及粪便,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UHPLC-Q-Exactive Orbitrap MS)采集数据,通过数据库匹配及比对相关文献中的相对分子质量、离子碎片等信息鉴定成分,并结合分子网络技术补充代谢产物。结果在大鼠体内共鉴定到75个吸收原型及123个代谢成分,包括苯乙醇苷类、丹参酮类、人参皂苷类、异黄酮类、环烯醚萜类、丹酚酸类等,主要集中于肝和肾中。苯乙醇苷类成分来源于地黄,其生物利用率低,易经过生物转化形成甲基化、葡萄糖醛酸化等代谢物,更多分布于肾中;丹参酮类及异黄酮类原型成分分别来源于丹参和葛根,在大鼠血浆和各组织中易被检测到,其代谢途径以羟基化、甲基化及葡萄糖醛酸化为主,产物易分布于血浆及肝肾组织中。人参皂苷类化合物在大鼠体内易被胃肠道水解为原人参二醇及原人参三醇,经脱氢、脱氧等I相代谢后,产物更多分布于脾。结论该研究初步阐明了补肾活血方原型成分及代谢产物的吸收、分布情况,为阐释补肾活血方及地黄、丹参、人参及葛根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药效物质基础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活血方 吸收原型 代谢产物 组织分布 分子网络技术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ox-behnke响应面法优化新鲜黄精初加工工艺研究
13
作者 何晴 曹光珍 +5 位作者 杨耀松 张丝怡 宋欣鲜 陈玉银 龙飞 彭腾 《农产品加工》 2025年第17期52-58,共7页
为优化新鲜黄精药材的初加工工艺,采用蒽酮-硫酸法测定黄精多糖的含量,以多糖质量分数为评价指标,对煮制时间、干燥时间和干燥温度进行单因素试验,在此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新鲜黄精初加工工艺并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片状... 为优化新鲜黄精药材的初加工工艺,采用蒽酮-硫酸法测定黄精多糖的含量,以多糖质量分数为评价指标,对煮制时间、干燥时间和干燥温度进行单因素试验,在此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新鲜黄精初加工工艺并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片状新鲜黄精初加工工艺最佳参数为煮制时间15 min,干燥温度58℃,干燥时间10 h,切制厚度5 mm;个状新鲜黄精初加工工艺最佳参数为煮制时间24 h,干燥时间26 h,干燥温度60℃。优化的工艺切实可行、工艺简便、可操作性强,可为新鲜黄精药材初加工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精 初加工 响应面 黄精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学“本硕博”一体化贯通式创新人才培养 被引量:2
14
作者 彭成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698-700,共3页
根据国家"双一流"学科建设和中药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针对本科、硕士、博士培养分离,学生把大量的精力和时间浪费在考硕、考博上,人才培养纵向层次递进不系统深入、横向交叉前沿不融通活跃,提出并践行了中药学"本硕博&qu... 根据国家"双一流"学科建设和中药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针对本科、硕士、博士培养分离,学生把大量的精力和时间浪费在考硕、考博上,人才培养纵向层次递进不系统深入、横向交叉前沿不融通活跃,提出并践行了中药学"本硕博"一体化创新人才培养的理念、模式、体系、条件和机制。培养理念是"医药结合、系统中药,实践创新,明理致用",培养模式是"一中心三层次七阶段"本硕博一体化培养,培养体系体现"厚基础、精专业、高素养",依托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双一流"学科的条件,开展了生源选拔与淘汰分流制、名师执教与全程导师制、纵向层次阶段递进制、横向交叉前沿融通制、游学访学论道结合制、本硕博学分累积转换制的教育教学改革,取得明显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学 “本硕博”一体化 创新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桔红茶酒的研制及其体外抗氧化研究
15
作者 陈艳 高嵩 +2 位作者 刘秋妍 黄艳 彭成 《中国酿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6-231,共6页
以金桔(Fortunella margarita)与红茶为原料,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SY为菌种,研制兼具金桔和红茶风味与营养的金桔红茶酒。以感官评分、酒精度及残糖量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优化金桔红茶酒的发酵工艺,并... 以金桔(Fortunella margarita)与红茶为原料,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SY为菌种,研制兼具金桔和红茶风味与营养的金桔红茶酒。以感官评分、酒精度及残糖量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优化金桔红茶酒的发酵工艺,并对其基本理化及微生物指标、功能性成分及体外抗氧化能力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金桔红茶酒的最佳发酵工艺参数为:红茶汤与金桔汁体积比2∶1、酿酒酵母SY接种量0.3%、初始糖度23°Bx,在此条件下,金桔红茶酒的感官评分为88.62分,酒精度为11.83%vol、残糖量为9.07°Bx、pH值为3.26、总黄酮含量为0.71 mg/m L、总多酚含量为0.25 mg/m L;菌落总数和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未检出,其理化和微生物指标均符合相关标准要求。金桔红茶酒的羟基自由基清除率为84.45%,1,1-二苯基-2-苦肼基(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92.14%,表明其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桔 红茶 果酒 发酵工艺 正交试验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雾式检测器在中药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6
作者 袁明昊 魏蔼玲 +3 位作者 刘红梅 刘雨诗 叶强 郭力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852-1857,共6页
电雾式检测器(Charged aerosol detector,CAD)是一种新型通用型液相色谱检测器,具有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响应不依赖于化合物结构与性质等特点,可检测所有非挥发性和部分半挥发性物质,现已发展成为中药分析的一种重要手段。本文对该检... 电雾式检测器(Charged aerosol detector,CAD)是一种新型通用型液相色谱检测器,具有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响应不依赖于化合物结构与性质等特点,可检测所有非挥发性和部分半挥发性物质,现已发展成为中药分析的一种重要手段。本文对该检测器的原理及其在中药分析中的应用做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雾式检测器 新型通用型检测器 应用 中药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材内在品质和外在性状结合的研究现状及对策 被引量:6
17
作者 樊霞霞 孙涛 +4 位作者 何蓓蓓 钟燕梅 吴纯洁 温川飙 赵姝婷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914-2923,共10页
系统研究中药材质量评价方法,是完善中药材质量评价体系的内在需求,有利于中医临床用药及中药产业的健康发展。中药材内在品质评价方法从化学指纹图谱发展到中药质量标质物,从以化学成分为主要研究指标,发展为以化学成分与生物活性效价... 系统研究中药材质量评价方法,是完善中药材质量评价体系的内在需求,有利于中医临床用药及中药产业的健康发展。中药材内在品质评价方法从化学指纹图谱发展到中药质量标质物,从以化学成分为主要研究指标,发展为以化学成分与生物活性效价、化学成分与药效成分相结合的评价模式,历经了一元到多元的评价演变;中药材外在性状评价方法从“辨状论质”到智能感官的应用,历经从主观到客观的演变,弥补了客观数据缺失的评价不足。中药材“内外结合”评价的发展趋势符合中药整合质量观的创新发展思路。本文梳理了中药材内在品质与外在性状研究的发展沿革,系统阐述了“内外结合”评价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从信息化角度提出了一些问题及初步对策,以期推进建立一套符合中医理论的,具有标准化、信息化特色的中药材质量评价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材质量评价 “辨状论质” 指纹图谱 生物活性 药效物质 数据归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质联用技术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51
18
作者 王迪 俞佳 +1 位作者 詹固 李阳倩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68-71,共4页
随着液质联用(LC-MS)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其逐渐成为中药现代化研究中的强有力手段。将色谱的高分离性能与质谱强大的结构鉴定功能相结合,两者优势互补,能够阐明中药作用机理,推动中药现代化。总结概述了近年来液质联用技术在中药化学成... 随着液质联用(LC-MS)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其逐渐成为中药现代化研究中的强有力手段。将色谱的高分离性能与质谱强大的结构鉴定功能相结合,两者优势互补,能够阐明中药作用机理,推动中药现代化。总结概述了近年来液质联用技术在中药化学成分分析、中药质量控制、中药药代动力学、中药血清药物化学以及中药活性成分的快速筛选等方面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质联用 中药质量控制 中药活性成分 中药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与分子对接研究4味药食两用中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机制 被引量:13
19
作者 褚煜 陈海 +2 位作者 吕宏阳 陈艳 王建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3360-3365,共6页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研究黄芪、山药、葛根、人参治疗2型糖尿病的机制。方法 检索2020年版《中国药典》与药品标准查询数据库,进行处方数据挖掘,利用Spass Modeler进行关联分析。从TCMSP数据库中获取4味中药的主要活性成分及...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研究黄芪、山药、葛根、人参治疗2型糖尿病的机制。方法 检索2020年版《中国药典》与药品标准查询数据库,进行处方数据挖掘,利用Spass Modeler进行关联分析。从TCMSP数据库中获取4味中药的主要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GeneCards、CTD数据库中获取疾病靶点,取交集后得到成分-疾病交集靶点。从STRING数据库中进行蛋白互作分析,筛选后得到核心靶点与核心成分。采用Metascape、DAVID平台进行GO功能富集与KEGG通路富集分析,Autodock Vina平台进行分子对接。结果 4味药食两用中药的核心成分为槲皮素、山柰酚、β-谷甾醇、人参皂苷Rh2,核心靶点为AKT1、PTGS2、MAPK8、IL1B、JUN、CASP3、RELA、ICAM1、STAT1、AHR、NFKBIA,KEGG通路富集的主要通路为AGE-RAGE、TNF等。槲皮素、山柰酚与PTGS2结合最稳定,β-谷甾醇、人参皂苷Rh2与MAPK8结合最稳定。结论 4味药食两用中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机制可能通过改善肠道菌群紊乱、调节短链脂肪酸、脂多糖等代谢途径所致,与减轻炎症反应、降低胰岛素抵抗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山药 葛根 人参 2型糖尿病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有效成分的三氟甲基化后修饰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何享鸿 李和平 +2 位作者 赵倩 彭成 黄维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75-179,I0046,I0047,共7页
对中药有效成分进行结构后修饰是中药先导化合物发现和药物设计的重要策略。含三氟甲基分子在药物化学领域的优异表现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将三氟甲基引入到中药有效成分结构中可以起到增强活性,改善成药性和降低毒性等作用。总结... 对中药有效成分进行结构后修饰是中药先导化合物发现和药物设计的重要策略。含三氟甲基分子在药物化学领域的优异表现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将三氟甲基引入到中药有效成分结构中可以起到增强活性,改善成药性和降低毒性等作用。总结了青蒿素、甘草次酸、白桦酯酸、紫杉醇、秦皮乙素等中药有效成分的三氟甲基化后修饰对分子成药性的具体影响,也对中药有效成分三氟甲基化后修饰的新技术与新方法进行了简要总结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有效成分 三氟甲基 药理活性 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