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1篇文章
< 1 2 3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永川北区深层页岩气强加砂压裂工艺技术研究
1
作者 刘琦 王峻峰 +1 位作者 穆轲帆 邓正仙 《油气井测试》 2025年第1期49-54,共6页
针对永川北区深层页岩气储层压裂难形成复杂缝网、裂缝导流能力难保持、加砂难度大等问题,采用数值模拟技术对压裂规模开展了优化,引入加砂难度系数分析了主要地质、工程参数对加砂难度的影响,通过支撑剂铺置机理研究分析了影响加砂难... 针对永川北区深层页岩气储层压裂难形成复杂缝网、裂缝导流能力难保持、加砂难度大等问题,采用数值模拟技术对压裂规模开展了优化,引入加砂难度系数分析了主要地质、工程参数对加砂难度的影响,通过支撑剂铺置机理研究分析了影响加砂难度的因素,结合现场应用形成了一套强加砂压裂工艺技术。结果表明,天然裂缝密度和加砂强度为产能主控因素,合理的用液强度为32~36 m^(3)/m,加砂强度为2.8~3 m^(3)/m;孔隙度、含气量、脆性指数是影响加砂难度的正向因素,天然裂缝发育程度和地应力为负向因素,也受到支撑剂粒径、液体黏度和施工排量等因素的影响。经两口水平井成功应用,加砂强度提升至3.2~3.4 m^(3)/m,综合砂比提升至10%,显著提高了改造体积和EUR。为永川北区产能建设提供了支撑,同时为类似深层页岩气的有效开发提供了技术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川北区 深层页岩气 水平井 压裂 加砂强度 加砂难度 支撑剂铺置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杆泵技术在川渝油气田的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黄琦 黄艳 +3 位作者 钟晓瑜 赵志宏 黄力 魏朝勇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9-51,142,共3页
螺杆泵工艺技术的研究属首次在川渝油气田应用该项工艺,通过国内外螺杆泵工艺技术发展现状调研及现场实际应用情况进行适应性分析,确定了川渝油气田应用螺杆泵采油、排水采气工艺技术的可行性和适应范围,其研究成果对拓宽川渝油气田的... 螺杆泵工艺技术的研究属首次在川渝油气田应用该项工艺,通过国内外螺杆泵工艺技术发展现状调研及现场实际应用情况进行适应性分析,确定了川渝油气田应用螺杆泵采油、排水采气工艺技术的可行性和适应范围,其研究成果对拓宽川渝油气田的举升工艺技术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杆泵 川渝油气田 适应性分析 排水采气 油井采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南威荣气田深层页岩气工程技术进展 被引量:4
3
作者 王兴文 缪尉杰 +1 位作者 何新星 许剑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70-1177,共8页
川南威荣气田是国内首个深层页岩气田,具有“一深、一薄、四高”的特点,钻完井、压裂及排采系列工程技术面临钻井周期长、改造体积小、复杂程度低、井筒流动规律复杂等挑战。针对复杂的地质挑战,不断深化地质认识,深度融合气藏地质与工... 川南威荣气田是国内首个深层页岩气田,具有“一深、一薄、四高”的特点,钻完井、压裂及排采系列工程技术面临钻井周期长、改造体积小、复杂程度低、井筒流动规律复杂等挑战。针对复杂的地质挑战,不断深化地质认识,深度融合气藏地质与工程技术,围绕降本增效,以突破深层页岩气效益关为目标,持续攻关钻采工程工艺。历经三轮探索优化,钻井技术强化提高机械钻速,减少井下复杂情况风险,缩短钻井周期;压裂工艺优化裂缝配置提升复杂裂缝广度,转换思路大排量扩缝高携砂一体化实现了缝控体积的增加和支撑;排采工艺基于气液两相流研究识别井筒流态,形成全生命周期排采工艺决策方法。最终形成了以“精细轨迹控制优快钻井”、“裂缝均衡扩展强支撑压裂”、“全周期有效排采”为核心的工程技术序列,持续推进效益开发进程。所提出的深层页岩气开发工程技术在威荣气田累计新建产能25亿方,为国内外深层页岩气工程技术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也为下一步超深层页岩气开发提供了探索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页岩气 工程技术 钻井提速 压裂提产 全周期排采 威荣气田 川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OPSIS方法的油气井射孔参数优化决策模型研究
4
作者 叶翠莲 刘啸峰 王毅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24年第5期36-42,共7页
为了提升油气井的产能和经济效益,对射孔参数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分析射孔过程的物理机理及其影响因素,提出了一套综合考虑套管安全、射孔孔眼参数和射孔通道表皮系数的多属性评价指标体系,全面评估了射孔参数对油气井安全和效益的影响... 为了提升油气井的产能和经济效益,对射孔参数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分析射孔过程的物理机理及其影响因素,提出了一套综合考虑套管安全、射孔孔眼参数和射孔通道表皮系数的多属性评价指标体系,全面评估了射孔参数对油气井安全和效益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研究构建了一种基于TOPSIS的多属性决策模型,用于优化射孔参数选择。该模型通过计算各指标的权重和排序,可以有效筛选出最佳射孔参数组合。研究结果表明:①所提出的TOPSIS模型能够有效地优化射孔参数,提高射孔效率;②该模型确保了油气井的安全运行,降低了操作风险;③应用该模型显著提升了油气井的经济效益。这些成果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和优越性,与传统的经验法和试井法相比,提供了更为科学的决策支持。结论认为,该研究成果为油气井射孔参数的优化提供了一种新的科学决策方法,有助于指导实际的射孔操作,优化完井工艺,提高生产性能,为油气井经济效益的提升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孔 相位角 射孔密度 射孔长度 套管剩余强度 表皮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气田深层小井眼长水平段水平井钻完井技术
5
作者 周楚坤 张玉胜 +3 位作者 张生军 韦志晶 王新 江波 《石油地质与工程》 2025年第3期113-116,121,共5页
川西气田深层雷口坡组气藏地质条件复杂、储层埋藏深、地层温度高,小井眼长水平段水平井钻完井中面临井眼轨迹控制难度大、井壁失稳严重、井眼清洁困难、完钻后衬管下入难度大等钻完井技术难点。通过优化井眼轨道设计、优选水平段井眼... 川西气田深层雷口坡组气藏地质条件复杂、储层埋藏深、地层温度高,小井眼长水平段水平井钻完井中面临井眼轨迹控制难度大、井壁失稳严重、井眼清洁困难、完钻后衬管下入难度大等钻完井技术难点。通过优化井眼轨道设计、优选水平段井眼轨迹控制技术方案、采用强封堵白油基钻井液体系、强化钻井过程中井眼清洁、配套小井眼长水平段衬管安全下入技术措施等,形成了深层小井眼长水平段水平井钻完井技术,现场应用取得了显著效果,为川西气田深层小井眼长水平段水平井钻完井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 长水平段 钻井 小井眼 衬管下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页岩气水平井温度法产剖测试温降效应实验研究
6
作者 刘通 《中外能源》 2025年第5期48-53,共6页
分布式温度测试技术是水平井产气剖面测试的主体技术之一,由于页岩气入地液量大、压裂段数多,其微热效应受高水气比两相流、簇间干扰影响大,温降响应曲线规律复杂,导致解释结果 争议大。基于变水气比、双射孔簇入口设计,研制了水平管气... 分布式温度测试技术是水平井产气剖面测试的主体技术之一,由于页岩气入地液量大、压裂段数多,其微热效应受高水气比两相流、簇间干扰影响大,温降响应曲线规律复杂,导致解释结果 争议大。基于变水气比、双射孔簇入口设计,研制了水平管气水两相流温度分布模拟实验装置,共设置4类实验,开展不同气量、不同水量、不同射孔簇组合下的水平管温度分布模拟实验,研究产气量、含水率、簇间干扰对温降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纯气单簇流入,孔眼温降与气体流量呈线性正相关;对于气水两相单簇流入,孔眼温降与体积含水率呈二次函数负相关;当单簇气量低于25kg/h或体积含水率大于9%时,孔眼温降效应微弱,接近温度法产剖解释的极限工况;对于气水两相双簇流入,当产气和产水较高时,上下游孔眼温降相互干扰加剧,在实际产剖计算中需考虑该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法产剖测试 温降效应 气水两相 产气量 含水率 射孔簇组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断裂型页岩气储层压裂工艺技术研究
7
作者 刘琦 邓正仙 勾宗武 《复杂油气藏》 2024年第4期455-460,共6页
永川页岩气田开发层系为志留系五峰组—龙马溪组,埋深约3500~4300 m,目前处于开发评价阶段。储层具有高应力、低脆性、天然裂缝及断层发育程度较高等特征。文章通过多因素分析法和裂缝监测证实了井周断层距离和天然裂缝密度为压后产能... 永川页岩气田开发层系为志留系五峰组—龙马溪组,埋深约3500~4300 m,目前处于开发评价阶段。储层具有高应力、低脆性、天然裂缝及断层发育程度较高等特征。文章通过多因素分析法和裂缝监测证实了井周断层距离和天然裂缝密度为压后产能的主控因素。利用压裂设计软件模拟裂缝参数和预测产量,针对不同级别的断层和天然裂缝,优化了压裂参数和暂堵工艺。在YY54平台试验4井次88压裂段,压后单井平均测试产量24.16×10^(4)m^(3)/d,大幅提高了压裂效果,为永川页岩气田产能建设提供了支撑,同时为类似页岩气田的高效开发提供了技术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断层 产能 压裂 水平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深层致密砂岩水平井钻井提速技术
8
作者 唐涛 何龙 +4 位作者 欧彪 严焱诚 黄河淳 张生军 王平全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0-38,共9页
川西须家河组资源量丰富,是增储上产的主要阵地,但储量动用程度低。针对其气藏地质条件复杂,水平井钻井面临大尺寸井眼造斜效率低、机械钻速慢、长直井段防碰和防井间干扰难度大、井壁稳定与井漏和井眼清洁等技术难题,通过开展易斜地层... 川西须家河组资源量丰富,是增储上产的主要阵地,但储量动用程度低。针对其气藏地质条件复杂,水平井钻井面临大尺寸井眼造斜效率低、机械钻速慢、长直井段防碰和防井间干扰难度大、井壁稳定与井漏和井眼清洁等技术难题,通过开展易斜地层大尺寸井眼预弯曲动力学防斜防碰打快、难钻地层提速、基于钻速敏感性分析的钻井参数实时优化、地质工程一体化轨迹精准控制、钻井液及防漏堵漏、基于实钻摩阻变化趋势评价的井眼清洁等技术攻关研究,形成了致密砂岩水平井钻井提速技术,并成功应用2口水平井,较前期周期缩短65.7%,平均机械钻速提高194%,水平段实现最长1021 m。研究成果可为致密气资源的勘探开发提供技术支撑,也为国内致密砂岩水平井高效快速钻井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须家河 致密砂岩 水平井 钻井提速 钻井参数强化 钻井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封隔器管柱替浆异常分析及措施研究
9
作者 杨晓莉 唐鹏程 薛丽娜 《石化技术》 2025年第5期118-120,共3页
川西、川东北须家河组气藏纵向层序多,采用多封隔器管柱实现储层精细分段改造是增产关键。但前期GM-2、AF-1、XC-22等多井次在替浆过程中出现压力突涨、循环不通等异常情况,使井筒情况复杂。通过分析泥浆性能、封隔器多级节流效应、高... 川西、川东北须家河组气藏纵向层序多,采用多封隔器管柱实现储层精细分段改造是增产关键。但前期GM-2、AF-1、XC-22等多井次在替浆过程中出现压力突涨、循环不通等异常情况,使井筒情况复杂。通过分析泥浆性能、封隔器多级节流效应、高温封隔器胶筒膨胀等对替浆的影响,锁定高温封隔器胶筒膨胀为替浆异常的主因。改进替浆工艺后,在YL-18、YL-27、YL-173等井成功应用,有效避免封隔器提前或不完全座封,为后续压裂作业顺利进行提供了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须家河 多封隔器 替浆 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限级滑套的水力裂缝演化特征研究
10
作者 缪尉杰 《非常规油气》 2025年第2期112-119,共8页
无限级滑套压裂无需泵送桥塞,是增储、降本和增效的重要措施。通过建立基于水泥环张压起裂准则和地层张性破坏准则的裂缝双界面起裂模型,并在水泥环-地层交互演化模型中分析水力裂缝诱导应力的影响,对水力裂缝的演化特征进行了研究。数... 无限级滑套压裂无需泵送桥塞,是增储、降本和增效的重要措施。通过建立基于水泥环张压起裂准则和地层张性破坏准则的裂缝双界面起裂模型,并在水泥环-地层交互演化模型中分析水力裂缝诱导应力的影响,对水力裂缝的演化特征进行了研究。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单簇点滑套压裂会突破交界面导致起裂压力增加,起裂延伸后低延伸压力会增加缝宽与缝长;多簇滑套同时压裂时,靠近根部的裂缝处于分流优先通道,中部裂缝的扩展受应力干扰和导流综合控制的限制,最优裂缝间距为20~25 m、施工排量大于12 m^(3)/min时缝控体积最佳;多种工艺的压裂改造体积对比显示,多簇滑套依次压裂>多簇滑套同时压裂>多簇射孔压裂。该研究为无限级滑套分段工艺的致密气大型体积压裂提供理论基础,同时也为压裂施工工艺参数优化提供了有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限极滑套 水泥环-地层 双界面起裂 裂缝扩展 改造体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地区定向井压裂工艺技术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14
11
作者 刁素 颜晋川 +2 位作者 任山 李思洲 黄忠禹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11-115,共5页
结合川西实践,总结出定向井压裂表现的特点:破裂压力异常、近井摩阻大、施工压力较直井高、压后效果斜井较直井差,并就其原因进行了分析,得到近井效应显著、裂缝空间转向、多裂缝的形成是造成定向井压裂施工难度大和压后效果普遍较直井... 结合川西实践,总结出定向井压裂表现的特点:破裂压力异常、近井摩阻大、施工压力较直井高、压后效果斜井较直井差,并就其原因进行了分析,得到近井效应显著、裂缝空间转向、多裂缝的形成是造成定向井压裂施工难度大和压后效果普遍较直井差的主要原因。围绕分析结果进行了定向井压裂工艺技术研究,提出了优化射孔、前置液段塞、线性加砂、变排量压裂工艺技术、以及变粘压裂液、增加前置液量、增大加砂规模等措施。2006年在川西马井和新都地区共进行了16井次定向井现场应用,施工成功率100%,工业气井建成率达94%;2005年马井区块平均直井、斜井压后无阻流量之比为2.05,2006年仅为1.39,同井组斜井、直井压后产量差距明显缩小。该研究为开发定向井提供了有效的手段,增产效果显著,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向井 水力压裂 工艺 研究 现场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通道压裂技术在国外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34
12
作者 钟森 任山 +1 位作者 黄禹忠 林立世 《中外能源》 CAS 2012年第6期39-42,共4页
高速通道压裂技术是近两年出现的新工艺,主要应用在美国、俄罗斯、南美和北非、中东等油气高产地区,已在世界范围内实施超过3800井次,取得良好增产效果。该工艺的主要目标是在人工裂缝内部造出稳定而敞开的油气流动网络通道,显著提高人... 高速通道压裂技术是近两年出现的新工艺,主要应用在美国、俄罗斯、南美和北非、中东等油气高产地区,已在世界范围内实施超过3800井次,取得良好增产效果。该工艺的主要目标是在人工裂缝内部造出稳定而敞开的油气流动网络通道,显著提高人工裂缝的导流能力,消除由于残渣堵塞、支撑剂嵌入等引起的导流能力损失,从而减小井筒附近的压降漏斗效应,提高压裂改造效果。通过综合多簇射孔、支撑剂段塞注入和拌注纤维等工艺技术,实现了支撑剂在裂缝内非均匀铺砂;经过优化研究,使高速通道保持长期有效。该工艺可提高铺砂效果、减少压裂材料使用量,增加返排率,保持裂缝的清洁,并能有效减少施工中砂堵的风险,其适应性广,可用于砂岩、碳酸盐岩及页岩等各种油气藏。为解决国内低渗透油气藏压后普遍存在的返排困难和裂缝伤害等问题,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技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通道压裂 高导流能力 支撑剂 致密气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网络加砂压裂技术研究及其在川西低渗透致密气藏的应用 被引量:22
13
作者 任山 向丽 +1 位作者 黄禹忠 刘林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6-89,共4页
纤维网络加砂压裂技术是为川西低渗透致密气藏实现低伤害压裂配套的一项新技术,其作用在于优化支撑剂在裂缝中的铺置形态,提高有效支撑缝长,降低压裂液残渣伤害,配合液体快速返排,降低水锁效应,防止支撑剂回流。在纤维携砂机理的基础上... 纤维网络加砂压裂技术是为川西低渗透致密气藏实现低伤害压裂配套的一项新技术,其作用在于优化支撑剂在裂缝中的铺置形态,提高有效支撑缝长,降低压裂液残渣伤害,配合液体快速返排,降低水锁效应,防止支撑剂回流。在纤维携砂机理的基础上,通过室内纤维优选评价实验和纤维网络加砂压裂工艺研究,结合现场试验,形成了以改善支撑剂铺砂剖面、提高有效缝长为目的,强化高效快速返排效果的纤维网络加砂压裂技术,并研制了不可降解和可降解的2类高效纤维。川西地区A气藏的DS101井于2009年4月实施了纤维网络加砂压裂工艺,压裂后测试天然气无阻流量达9.76×104m3/d,是A气藏平均水平的3倍。2009—2010年,纤维网络加砂压裂技术已在B气藏成功应用4井次,平均单井天然气无阻流量为1.99×104m3/d,是B气藏平均水平的2.1倍。现场实践证实,针对川西低渗透致密气藏,纤维网络加砂压裂技术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和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 加砂压裂 有效支撑缝长 现场试验 川西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新场地区须家河组工程地质特征及优快钻井对策研究 被引量:13
14
作者 杨志彬 张国东 +4 位作者 黄建林 刘善华 胡永章 张生军 李洪文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78-281,393,共4页
川西新场地区深井钻井地质条件复杂,由于须家河组气藏具有三高一深的特征以及地层具有岩石致密,须五段、须三段页岩和须二段砂岩石英含量高等因素,导致地层研磨性强,有时还会导致严重的钻井复杂事故。这些复杂的情况严重制约了钻速的提... 川西新场地区深井钻井地质条件复杂,由于须家河组气藏具有三高一深的特征以及地层具有岩石致密,须五段、须三段页岩和须二段砂岩石英含量高等因素,导致地层研磨性强,有时还会导致严重的钻井复杂事故。这些复杂的情况严重制约了钻速的提高,增加了钻井成本,危及钻井安全。在对新场地区钻井工程地质特征分析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提高须家河组钻井速度的技术途径,对加快该地区须家河组气藏的勘探速度有着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西坳陷 地质特征 须家河组 钻井 提速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须家河组裂缝性储层保护堵漏技术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兰林 董波 +2 位作者 欧彪 夏海英 潘宝风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2010年第3期27-28,32,共3页
川西须家河组的勘探开发实践表明,裂缝的发育程度对于单井能否建产及产能大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研究形成了堵漏方案设计软件,从井漏裂缝宽度计算和堵漏钻井液配方设计2个方面对现行的高酸溶堵漏技术进行了优化和完善。现场试验表... 川西须家河组的勘探开发实践表明,裂缝的发育程度对于单井能否建产及产能大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研究形成了堵漏方案设计软件,从井漏裂缝宽度计算和堵漏钻井液配方设计2个方面对现行的高酸溶堵漏技术进行了优化和完善。现场试验表明,经软件设计的堵漏配方堵漏成功率高、漏失量小,显著降低了裂缝性储层中的漏失性伤害,对于类似的裂缝性储层保护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止地层损害 裂缝性油气层 堵漏 裂缝宽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压气井液体胶塞暂堵技术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13
16
作者 邱玲 黄小军 +1 位作者 黄贵存 杨逸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93-396,共4页
针对川西中浅层气藏低压老井原产层常规修井和挖潜改造作业时压井液漏失较为严重、容易造成储层重度污染伤害而导致产能锐减的问题,结合液体胶塞暂堵作用机理,在液体胶塞暂堵剂性能需求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室内稠化剂、交联剂质量分数对... 针对川西中浅层气藏低压老井原产层常规修井和挖潜改造作业时压井液漏失较为严重、容易造成储层重度污染伤害而导致产能锐减的问题,结合液体胶塞暂堵作用机理,在液体胶塞暂堵剂性能需求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室内稠化剂、交联剂质量分数对破胶性能的影响研究,以及液体胶塞强度和伤害性能评价,调试出了适合川西低压气藏的液体胶塞暂堵剂配方。2008—2009年该暂堵剂成功进行了6井次现场应用,为提高川西地区气藏单井产量、提高气藏采收率、实现气藏有效开发提供了依据,对科学研究及现场施工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压气井 液体胶塞 暂堵剂 现场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渗透气藏低压低产气井解水锁技术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12
17
作者 姚广聚 彭红利 +1 位作者 雷炜 陈海龙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97-99,118,共3页
川西中浅层低渗透致密砂岩气藏储层物性差,含水饱和度高,气井产能较低,普遍存在水锁伤害,严重影响了采气中后期气井的正常生产。以室内实验为手段,研究了水锁伤害程度,定量分析了解水锁剂对天然气渗流的改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低渗透... 川西中浅层低渗透致密砂岩气藏储层物性差,含水饱和度高,气井产能较低,普遍存在水锁伤害,严重影响了采气中后期气井的正常生产。以室内实验为手段,研究了水锁伤害程度,定量分析了解水锁剂对天然气渗流的改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低渗透致密砂岩气井采气中后期近井储层积液会引起严重的水锁伤害,影响了天然气在储层中的渗流能力,解水锁剂可降低近井储层的含水饱和度,改善岩心渗透率,降低储层中天然气启动压差。解水锁剂HY在A井现场试验后,该井在油压和套压变化不大的情况下,5个月累积增产气量为24×10~4m^3,单井增加经济效益为19×10~4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气藏 启动压差 低压低产气井 水锁伤害 解水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10-3水平井分段压裂优化技术研究 被引量:13
18
作者 曾凡辉 郭建春 +1 位作者 陈红军 赵金洲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16-118,共3页
X10-3水平井具有埋藏深、笼统全相位射开井段长、原油黏度高、水平井筒与油藏最大地应力方向不完全平行的特点。压裂改造时存在吸液孔数多、裂缝扭曲复杂、多裂缝发育、压裂液滤失严重、压裂液返排及生产时原油流动困难的问题。基于裂... X10-3水平井具有埋藏深、笼统全相位射开井段长、原油黏度高、水平井筒与油藏最大地应力方向不完全平行的特点。压裂改造时存在吸液孔数多、裂缝扭曲复杂、多裂缝发育、压裂液滤失严重、压裂液返排及生产时原油流动困难的问题。基于裂缝形态预测、储层地质精细划分、压裂水平井裂缝参数优选、投球分段压裂和施工压力预测等技术,形成了一套适合水平井长射孔段的低成本综合优化设计方法和分段压裂技术;通过采用大排量、高黏度前置液造缝,使用粉陶打磨孔眼和降滤失,优化压裂液性能,采用低密度支撑剂等手段,保证了施工的顺利实施。测试结果表明,压裂改造形成了4批次裂缝,产液量从压前抽汲9.7 m3.d-1变为自喷产液量20 m3.d-1,获得了良好的增产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井 分段压裂 地应力方向 优化设计 现场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闭合酸压技术在川东北地区海相碳酸盐岩储层开发中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6
19
作者 屈静 林立世 +2 位作者 杨永华 张磊 杨衍东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97-99,共3页
川东北地区海相碳酸盐岩储层具有埋藏深、岩石致密、低孔、低渗透、高温高压和非均质性强等特点,对储层改造工艺的要求极高。通过室内实验,研制了适合该类储层的胶凝酸酸液体系,其具有缓蚀、缓速、低摩阻、易返排的优良性能。优选了闭... 川东北地区海相碳酸盐岩储层具有埋藏深、岩石致密、低孔、低渗透、高温高压和非均质性强等特点,对储层改造工艺的要求极高。通过室内实验,研制了适合该类储层的胶凝酸酸液体系,其具有缓蚀、缓速、低摩阻、易返排的优良性能。优选了闭合酸压工艺,对该工艺的机理及优点进行了研究;对施工排量和用酸量进行了优化,形成了胶凝酸闭合酸压工艺。该工艺在河坝2井飞三段储层进行了现场试验,酸压前的产气量为2.96×104m3/d,酸压后产气量为204×104m3/d,增产69倍,取得了良好的增产效果。目前该工艺正在川东北地区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 储层 胶凝酸 闭合酸压 酸压 川东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低渗致密气藏低伤害压裂技术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14
20
作者 黄禹忠 任山 +2 位作者 林永茂 刘林 杨永华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3-35,113-114,共3页
川西地区重点勘探开发区块A气田遂宁组和B气田蓬莱镇组气藏由于前期压裂工艺技术的不配套,使得压裂施工成功率低、措施有效率低,严重影响了气藏的有效开发。压裂伤害机理研究表明,压裂过程中的伤害主要来源于压裂液和支撑剂造成的裂缝伤... 川西地区重点勘探开发区块A气田遂宁组和B气田蓬莱镇组气藏由于前期压裂工艺技术的不配套,使得压裂施工成功率低、措施有效率低,严重影响了气藏的有效开发。压裂伤害机理研究表明,压裂过程中的伤害主要来源于压裂液和支撑剂造成的裂缝伤害,提出了压裂改造应从低伤害压裂液、压裂优化设计、返排工艺等多个方面降低伤害。研制形成的低稠化剂压裂液稠化剂浓度下降20%、伤害下降11.7%、残渣下降16%。在铺砂浓度实验、前期施工井评价和典型井的模拟和优化的基础上,确定了A气田遂宁组气藏和B气田蓬莱镇组气藏的最优压裂施工方案,形成了以线性加砂工艺技术、变粘压裂工艺技术、低砂比压裂工艺技术、多层压裂工艺、液氮+纤维高效返排等降低施工难度、实现低伤害压裂的配套集成技术。通过低伤害压裂技术的应用,使B气田蓬莱镇组气藏压后平均无阻流量由项目开展前的1.90×104m3/d上升到8.5137×104m3/d,使得A气田遂宁组气藏在2005年底提交天然气含气面积129.07km2,探明储量100.78×108m3,具备持续高速勘探开发的潜力。低伤害压裂技术在川西其它气田得到了推广应用,也为近期目标区块的勘探开发以及类似储层天然气的勘探开发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和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西地区 致密气藏 压裂技术 低伤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