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年龄对舍饲育肥牦牛肉营养价值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6
1
作者 董瑷榕 苗建军 +4 位作者 彭忠利 曾钰 付洋洋 王鼎 郭春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9期77-82,共6页
本实验旨在研究年龄对舍饲育肥牦牛肉营养价值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为优质牦牛肉的生产提供指导。选取18头健康麦洼公牦牛,根据年龄分为1.5、2.5岁组和4.5岁组,每组6个重复,预饲期15 d,正式实验期180 d。结果表明:1)年龄对牦牛肉中粗蛋... 本实验旨在研究年龄对舍饲育肥牦牛肉营养价值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为优质牦牛肉的生产提供指导。选取18头健康麦洼公牦牛,根据年龄分为1.5、2.5岁组和4.5岁组,每组6个重复,预饲期15 d,正式实验期180 d。结果表明:1)年龄对牦牛肉中粗蛋白质和粗灰分有显著影响(P<0.05),其中4.5岁组牦牛肉中粗蛋白质量分数为23.50%,2.5岁组粗灰分质量分数为1.36%,均在3组中最高;2)不同年龄牦牛肉中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比例(the ratio of essential amino acids to total amino acids,EAA/TAA)和EAA占非必需氨基酸比例差异显著(P<0.05),其中2.5岁组最高,4.5岁组其次,1.5岁组最低,但2.5岁组鲜味氨基酸占TAA比例仅为42.88%,显著低于1.5岁组的43.49%和4.5岁组的43.43%(P<0.05);3)年龄对脂肪酸质量分数影响较小,仅2.5岁组二十一烷酸(C21:0)质量分数显著高于1.5岁组和4.5岁组(P<0.05),而其他脂肪酸质量分数和比例差异不显著(P>0.05),另外山嵛酸(C22:0)和11,14-二十碳烯酸(C20:2)仅在1.5岁组中检出,在2.5岁组和4.5岁组均未检出;4)随着年龄的增长,牦牛肉中丙二醛含量不断升高,4.5岁组比1.5岁组升高了53.80%,但不同年龄牦牛肉中过氧化氢酶、总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和总抗氧化能力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所述,年龄能够影响牦牛肉的营养成分,但对其抗氧化活性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龄 舍饲育肥 牦牛 营养价值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粮中添加共轭亚油酸和铬对热应激肉鸡生长性能、胴体性能、肉品质及脂肪沉积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徐蔼宣 杨建 +2 位作者 陈志勇 张正帆 黄艳玲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418-1429,共12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共轭亚油酸(CLA)和铬(丙酸铬)对热应激肉鸡生长性能、胴体性能、肉品质及脂肪沉积的影响。试验采用2×3两因素随机试验设计,设置2个CLA水平(0、1%)和3个铬水平(0、0.2、0.4 mg/kg)。选用216只1日龄科宝(Cob...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共轭亚油酸(CLA)和铬(丙酸铬)对热应激肉鸡生长性能、胴体性能、肉品质及脂肪沉积的影响。试验采用2×3两因素随机试验设计,设置2个CLA水平(0、1%)和3个铬水平(0、0.2、0.4 mg/kg)。选用216只1日龄科宝(Cobb)500白羽雌雏肉鸡,随机分为6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鸡。环境温度保持在32~34℃,每周末进行1次肉鸡体温(肛温)的测定,以确保其处于热应激状态。试验期42 d。结果表明:1)饲粮中添加CLA和铬以及二者互作对热应激肉鸡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均无显著影响(P>0.05)。2)饲粮中添加CLA提高了热应激肉鸡腿肌率(P<0.05),并有提高屠宰率的趋势(P=0.071),但对胸肌率、全净膛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饲粮中添加铬有降低热应激肉鸡胸肌率的趋势(P=0.099)。CLA和铬互作对热应激肉鸡胴体性能没有显著影响(P>0.05)。3)饲粮中添加CLA降低了热应激肉鸡胸肌和腿肌黄度(b^(*))值和胸肌亮度(L*)值(P<0.05),对其他肉品质指标无显著影响(P>0.05)。饲粮中添加0.2 mg/kg铬显著提高了热应激肉鸡胸肌pH 24 h(P<0.05),饲粮中添加铬对腿肌肉品质指标无显著影响(P>0.05)。CLA和铬互作对热应激肉鸡胸肌和腿肌肉品质指标无显著影响(P>0.05)。4)饲粮中添加CLA显著降低了热应激肉鸡的腹脂率和腿肌肌内脂肪含量(P<0.05)。饲粮中添加铬有降低热应激肉鸡腹脂率的趋势(P=0.097),但对胸肌和腿肌肌内脂肪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CLA和铬互作有降低热应激肉鸡腹脂率的趋势(P=0.071),其中,1%CLA+0.2 mg/kg铬组合降低腹脂率效果最好。5)饲粮中添加CLA和铬均显著提高了热应激肉鸡肝脏铬含量(P<0.05),且CLA和铬互作对热应激肉鸡肝脏铬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CLA对热应激肉鸡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但改善了肉鸡的胴体性能并促进了肝脏中铬沉积;饲粮中添加铬对热应激肉鸡生长性能、胴体性能均无显著影响,但提高了胸肌pH_(24h),并有降低腹脂率的趋势;CLA和铬互作有降低腹脂率的趋势,以1%CLA+0.2 mg/kg铬组合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轭亚油酸 生长性能 胴体性能 肉品质 脂肪沉积 热应激肉仔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酸化剂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粪便微生物数量及血液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5
3
作者 严欣茹 董瑷榕 +2 位作者 余淼 吕继蓉 郭春华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7期43-48,共6页
试验旨在研究复合酸化剂对早期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腹泻率、粪便微生物数量及血液指标的影响。选择日龄(28±2)和体重(8.14±1.15)kg接近的"杜×长×大"断奶仔猪36头,分为3个处理组:复合抗生素组(基础日粮+土... 试验旨在研究复合酸化剂对早期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腹泻率、粪便微生物数量及血液指标的影响。选择日龄(28±2)和体重(8.14±1.15)kg接近的"杜×长×大"断奶仔猪36头,分为3个处理组:复合抗生素组(基础日粮+土霉素100 mg/kg+金霉素75 mg/kg+喹烯酮250 mg/kg)、复合酸化剂Ⅰ组(基础日粮+5000 mg/kg复合酸化剂Ⅰ)和复合酸化剂Ⅱ组(基础日粮+5000 mg/kg复合酸化剂Ⅱ),每处理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3头猪,进行为期42 d的生长试验。结果表明:①与复合抗生素组和复合酸化剂Ⅰ组相比,复合酸化剂Ⅱ组的采食量分别提高6.51%和10.67%,日增重分别提高了5.53%和10.90%,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②复合酸化剂Ⅱ组腹泻率较复合抗生素组降低17.72%,较复合酸化剂Ⅰ组高6.27%;③两个复合酸化剂组的有益菌(乳酸杆菌)数量显著高于复合抗生素组(P<0.05),有害菌的数量低于复合抗生素组(大肠杆菌数量P<0.05,沙门氏菌P<0.10);④各组总蛋白(TP)、白蛋白(ALB)、球蛋白(GLB)和免疫球蛋白G(IgG)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复合酸化剂Ⅱ组免疫球蛋白M(IgM)含量比复合抗生素组显著提高34.78%(P<0.05)。结果表明:复合酸化剂能提高断奶仔猪生长性能,降低腹泻率,改善仔猪肠道菌群结构,增强仔猪免疫力,且饲喂效果优于抗生素,能够代替抗生素应用于仔猪日粮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酸化剂 断奶仔猪 生长性能 粪便微生物 血液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杜仲叶对牦牛瘤胃液体外发酵的影响 被引量:9
4
作者 严欣茹 杨尚霖 +3 位作者 郭春华 柏雪 张正帆 万国英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35-40,共6页
为研究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杜仲叶对牦牛瘤胃液体外发酵及养分降解率的影响,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分为6个处理组,基础日粮的精粗比为50:50,分别用0%(对照组)、1%、2%、3%、4%、5%的杜仲叶替代基础日粮中的粗料,每个处理组设4个重复。结果... 为研究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杜仲叶对牦牛瘤胃液体外发酵及养分降解率的影响,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分为6个处理组,基础日粮的精粗比为50:50,分别用0%(对照组)、1%、2%、3%、4%、5%的杜仲叶替代基础日粮中的粗料,每个处理组设4个重复。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基础日粮中添加杜仲叶培养72 h后,对总产气量(GP)、最大潜在产气量(b)、产气速率(c)、产气前停滞时间(L)和pH没有显著影响(P> 0.05);(2)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的干物质降解率(DMD)分别提高8.85%、9.15%、11.90%、15.47%、14.55%,粗蛋白质降解率(CPD)分别提高2.20%、4.11%、8.59%、10.72%、7.27%,中性洗涤纤维降解率(NDFD)分别提高5.11%、7.11%、9.50%、13.31%、6.83%,酸性洗涤纤维降解率(ADFD)分别提高11.96%、15.17%、16.57%、16.57%、18.60%、11.25%。随杜仲叶添加水平的提高,日粮中DMD、CPD、NDFD和ADFD呈二次曲线变化(P <0.01),在添加量为4%时达到最大值,添加量提高到5%时,日粮中DMD、CPD、NDFD和ADFD显著降低(P <0.05);(3)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的NH3-N浓度分别降低4.05%、4.73%、8.68%、11.03%、12.99%,微生物菌体蛋白(MCP)浓度分别提高104.55%、204.55%、222.73%、236.36%、236.36%。瘤胃液中NH3-N浓度随杜仲叶添加水平的提高呈线性下降(P <0.01),而瘤胃液中MCP浓度随杜仲叶添加水平的提高呈二次曲线变化,添加量为1%~3%时MCP浓度显著增加(P <0.01),当添加量为3%以上时,MCP浓度呈现平台模型。综上,日粮中添加杜仲叶可以提高日粮纤维的降解率,降低瘤胃液氨态氮浓度,提高瘤胃微生物蛋白的合成,杜仲叶适宜添加量为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发酵 杜仲叶 牦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纤维含量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酵母培养物对牦牛瘤胃消化率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郭琼 冉黎 +2 位作者 刘欣宇 谭子璇 柏雪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31-36,共6页
试验以不同纤维含量的日粮(40%、50%、60%)和不同酵母培养物添加剂量(0%、0.75%、1.5%、3%)为两因素,采用3×4交叉设计;以牦牛瘤胃液进行体外产气发酵48 h,测定瘤胃液发酵后产气量、干物质(Dry Matter,DM)降解率、发酵前后粗蛋白质(... 试验以不同纤维含量的日粮(40%、50%、60%)和不同酵母培养物添加剂量(0%、0.75%、1.5%、3%)为两因素,采用3×4交叉设计;以牦牛瘤胃液进行体外产气发酵48 h,测定瘤胃液发酵后产气量、干物质(Dry Matter,DM)降解率、发酵前后粗蛋白质(Crude Protein,CP)降解率、中性洗涤纤维(Neutral Detergent Fiber,NDF)以及酸性洗涤纤维(Acid Detergent Fiber,ADF)降解率、瘤胃液的pH值、氨态氮(NH3-N)的含量、微生物蛋白的(Microbial Protein,MCP)含量。结果表明:①随日粮中纤维含量的降低,产气量和DM降解率、NDF降解率、ADF降解率及CP降解率均显著提高(P<0.05),而不同水平酵母培养物添加剂量对上述指标并无显著影响(P>0.05),同时纤维含量与酵母培养物添加量不存在显著互作效应(P>0.05)。②纤维含量添加水平对瘤胃液pH值影响显著(P<0.05),但酵母培养物添加水平对瘤胃液pH值无显著影响(P>0.05),同时纤维含量与酵母培养物添加量不存在显著互作效应(P>0.05)。③随纤维含量降低,发酵后瘤胃液中MCP显著提高至6.23 g/l(P<0.05),NH3-H含量显著降低至16.89 mg/100 ml(P<0.05);随酵母培养物添加量的提高,发酵后瘤胃液中MCP显著提高至6.15 g/l(P<0.05);在纤维含量与酵母培养物添加量互作条件下,瘤胃液中MCP含量显著提高至6.65 g/l(P<0.05),并且纤维含量为40%时的酵母培养物添加组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 体外产气 瘤胃发酵 酵母培养物 纤维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