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双指标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的白刺红外指纹图谱比较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赵薇 陈奕君 +4 位作者 孟庆艳 乜广 张玲 李莹 刘圆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3期286-290,共5页
采用双指标序列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7种不同白刺属植物的红外指纹图谱进行比较分析,利用共有峰率和变异峰率2个指标,以不同来源样品的红外指纹图谱为标准,计算出所测样品间的共有峰率和变异峰率,并按照共有峰率的大小建立不同的双指标... 采用双指标序列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7种不同白刺属植物的红外指纹图谱进行比较分析,利用共有峰率和变异峰率2个指标,以不同来源样品的红外指纹图谱为标准,计算出所测样品间的共有峰率和变异峰率,并按照共有峰率的大小建立不同的双指标序列分析法,研究各产地白刺的异同。结果表明:不同来源的植物样品中G3与G6的成分最为相似,相似度为57.89;G3与G5次之,相似度为52.63;G1、G7与其他各样品的相似程度最低。红外光谱指纹图谱结合聚类分析或双指标序列法,可以快速、无损地鉴别不同产地的白刺,为区别不同产地不同品种白刺提供一种切实可靠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刺 红外指纹图谱 共有峰率 变异峰率 双指标序列法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P-OES法测定巴旦木种仁中无机元素的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丁玲 彭镰心 刘圆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18期9631-9634,共4页
[目的]研究维药巴旦木种仁中无机元素的含量分布特征,为巴旦木的品种质量评价提供新的试验方法和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法(ICP-OES)同时测定巴旦木种仁中的26种无机元素Al、B、Be、Ca、Co、Cu、Fe、Mg、Mn、Mo、Na... [目的]研究维药巴旦木种仁中无机元素的含量分布特征,为巴旦木的品种质量评价提供新的试验方法和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法(ICP-OES)同时测定巴旦木种仁中的26种无机元素Al、B、Be、Ca、Co、Cu、Fe、Mg、Mn、Mo、Na、Ni、P、Pb、Si、Sn、Sr、Ti、Zn、Cd、As、Se、V、Hg、Cr、K的含量,并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测定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不同种及不同厂家的巴旦木种仁中无机元素的含量呈现相似的谱图排列,各元素的绝对含量存在显著差异;经主成分分析得出5个主因子,其累计方差贡献率达84.371%,第一、二和三主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为67.546%,故它们所对应的Fe、Ti、Pb、Na、Se、Cu、Mo、K、Zn、Ni、Ca、Sr是巴旦木种仁中的特征元素。[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适于分析测定维药巴旦木种仁中的无机元素,也为更好的开发和利用巴旦木药用资源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P-OES法 巴旦木 无机元素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黄酮类成分聚类分析的苦荞粉掺兑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王景富 王静霞 +4 位作者 左旭 黄艳菲 滕云 张绍山 刘圆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3期309-314,共6页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苦荞粉的色谱指纹图谱。以芦丁为参照峰,根据共有特征峰的相对峰面积,应用系统聚类分析法,对模拟分别掺入不含黄酮类的大麦粉和小麦粉的苦荞粉进行指纹图谱分析,区分和鉴别掺兑苦荞粉。结果表明:当掺兑量达到2%...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苦荞粉的色谱指纹图谱。以芦丁为参照峰,根据共有特征峰的相对峰面积,应用系统聚类分析法,对模拟分别掺入不含黄酮类的大麦粉和小麦粉的苦荞粉进行指纹图谱分析,区分和鉴别掺兑苦荞粉。结果表明:当掺兑量达到2%时,掺兑不含黄酮类的大麦粉和小麦粉的苦荞粉均可以与纯苦荞粉明显地区分开;且市场购买的苦荞粉与纯苦荞粉通过聚类分析法也能将两者明显区分。该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稳定性、重复性好,可用于掺入不含黄酮类的大麦、小麦等样品的快速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荞粉 掺兑检测 聚类分析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医药古籍文献整理现状及相关问题的应对措施
4
作者 张娥 谭睿 +3 位作者 冯岭 顾健 李佳川 姚峰 《中国卫生产业》 2012年第16期185-185,共1页
藏医药作为我国传统医学之一,对我国医药的发展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然而藏医药的发展却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大量文献史料残缺、遗失,文化的传递受到阻滞。因此对藏医药古籍文献的整理刻不容缓。
关键词 藏医药 古籍文献 抢救性整理 必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荞麦和商品苦荞茶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 被引量:40
5
作者 王静霞 黄艳菲 +4 位作者 赵小燕 孙美 许云章 彭镰心 刘圆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58-60,共3页
目的:测定荞麦不同栽培种、植株不同部位以及不同商品苦荞茶中的总黄酮含量。方法:采用UV法测定总黄酮含量;通过回流法提取,NaNO3-Al(NO3)3法显色测定样品吸光度,以芦丁为标准溶液计算求得总黄酮含量。结果:芦丁在0.003006~0.1503m... 目的:测定荞麦不同栽培种、植株不同部位以及不同商品苦荞茶中的总黄酮含量。方法:采用UV法测定总黄酮含量;通过回流法提取,NaNO3-Al(NO3)3法显色测定样品吸光度,以芦丁为标准溶液计算求得总黄酮含量。结果:芦丁在0.003006~0.1503m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9;平均回收率为97.9%,RSD为1.95%。结论:不同栽培种荞麦总黄酮含量测定中,苦荞的总黄酮含量在13.67~21.56mg/g之间,甜荞总黄酮含量在5.79~7.23mg/g之间,苦荞总黄酮含量总体高于甜荞;荞麦植株不同部位中叶的总黄酮含量最高,最高达到68.30mg/g;商品苦荞茶中,所测商品总黄酮含量在6.96~16.78mg/g之间,较苦荞种子中总黄酮含量有一定程度减少。该方法简便快捷,结果准确,重现性好,适用于荞麦和商品苦荞茶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荞麦 苦荞茶 总黄酮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产地党参多糖含量及抗氧化活性比较 被引量:8
6
作者 叶英 李珊 +3 位作者 张景宜 赵永珍 哈生云 刘圆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21期184-188,共5页
[目的]比较不同产地党参多糖含量及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设计优化党参多糖提取工艺条件,对不同产地党参多糖的含量进行比较,并采用ABTS、DPPH自由基清除率试验及铁离子还原法对不同产地党参多糖抗氧化活性进行比较。... [目的]比较不同产地党参多糖含量及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设计优化党参多糖提取工艺条件,对不同产地党参多糖的含量进行比较,并采用ABTS、DPPH自由基清除率试验及铁离子还原法对不同产地党参多糖抗氧化活性进行比较。[结果]超声辅助法提取党参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温度60℃、超声时间40 min、料液比1∶30、提取次数3次;此条件下,吉林长白山的党参多糖得率最高,达29.56%,其次是青海尖扎党参,多糖含量达22.38%。不同产地党参多糖对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从大到小依次为甘肃定西、青海尖扎、青海大通、四川雅安、山西太行、吉林长白山,对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从大到小依次为甘肃定西、青海大通、青海尖扎、山西太行、吉林长白山、四川雅安,铁离子还原能力从大到小依次为青海大通、甘肃定西、吉林长白山、山西太行、四川雅安、青海尖扎。[结论]该研究为党参多糖的质量品质评价及抗氧化功能性食品的研究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参多糖 不同产地 含量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栽培条件下白花丹药材浸出物的含量测定 被引量:1
7
作者 戴先芝 丁玲 +3 位作者 黄艳菲 李艳丹 张吉仲 刘圆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5期2641-2643,共3页
[目的]对不同采收期的野生药材及不同条件下栽培的白花丹药材浸出物进行含量测定,为建立白花丹药材质量标准提供试验依据。[方法]按《中国药典》2010年版I部附录X A的浸出物测定法项下的浸出物测定法热浸法测定,并采用DPS3.1软件对不同... [目的]对不同采收期的野生药材及不同条件下栽培的白花丹药材浸出物进行含量测定,为建立白花丹药材质量标准提供试验依据。[方法]按《中国药典》2010年版I部附录X A的浸出物测定法项下的浸出物测定法热浸法测定,并采用DPS3.1软件对不同采收期的野生药材及不同条件下栽培品的根、茎、叶浸出物含量进行相似性评价。[结果]所有样品中(除不同光照条件外),药材根、茎、叶能明显分开,根和叶的相似度较高。不同采收时间的白花丹根、茎和叶的总浸出物含量高于野生样品;其中1~3和11~12月的根、茎和叶的总浸出物含量较高,但由于1~3月份的白花丹个体太小,不适合采收。因此,选择10~12月作为采收期,这与当地采收时间基本一致;以种子苗和扦插苗繁殖的白花丹根、茎和叶的总浸出物含量较高,而农业上植株生长产量以分株苗最好。但是,由于野生白花丹药材资源有限,使用种子苗和分株苗进行后续的试验样本不足,因此建议选择扦插繁殖方式;以生土栽培的白花丹根、茎和叶的总浸出物含量中最高;而农业上以熟土栽培的植株生长产量最高,粘土次之。由于熟土的资源有限,再综合各方面因素,建议选择粘土进行栽培;N、P和K肥都能促进白花丹植株生长。综合各方面因素,建议施加适当量的N、P和K肥较好;全光照下栽培的白花丹根、茎和叶的总浸出物含量最高;聚类分析将全光照下生长的药材根聚为第1类,其余的为第2类;建议采用全光照进行栽培。[结论]该方法简单、准确、重复性好,为建立白花丹药材质量标准提供了试验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花丹 浸出物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专业互动式教学模式的药学拉丁语教学实践与探讨 被引量:2
8
作者 任艳 李佳川 姚春梅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16年第1期48-49,共2页
药学拉丁语是重要的专业基础课,针对该课程的语言特点、知识结构、应用方向等,结合专业互动教学模式,将二者有机结合。提出药学拉丁语专业互动教学实践方案,为提高药学拉丁语教学质量提供一条新途径。
关键词 专业互动 教学模式 药学拉丁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5种藏羌五加菜中金丝桃苷的含量
9
作者 李艳丹 黄艳菲 +2 位作者 丁玲 左旭 刘圆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6期106-110,共5页
目的:建立5种藏羌五加菜中金丝桃苷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含量测定方法,并比较其金丝桃苷的含量差异。方法:采用液相色谱-质谱定性鉴别红毛五加、糙叶藤五加和蜀五加中金丝桃苷。金丝桃苷提取物通过60%乙醇溶液回流提取105min制得;Kromas... 目的:建立5种藏羌五加菜中金丝桃苷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含量测定方法,并比较其金丝桃苷的含量差异。方法:采用液相色谱-质谱定性鉴别红毛五加、糙叶藤五加和蜀五加中金丝桃苷。金丝桃苷提取物通过60%乙醇溶液回流提取105min制得;Kromasil C18柱(4.6mm×250mm,5μm)、柱温30℃,流动相甲醇(A)-0.5%磷酸溶液(B),梯度洗脱;检测波长355nm,流速1mL/min。结果:金丝桃苷在0.17~2.55mg范围内峰面积与进样量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Y=2×106X+1.94883×106(r=0.9990,n=6)。平均回收率100.31%,RSD为0.95%(n=9)。结论:本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五加菜质量的控制方法研究。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的五加属植物中金丝桃苷含量:老叶远低于嫩叶;糙叶藤五加嫩叶(低温烘干品)≈蜀五加嫩叶(低温烘干品)>红毛五加嫩叶(低温烘干品)>无梗五加嫩叶(低温烘干品);糙叶藤五加的不同加工工艺:阴干>茶叶>烘干>热烫≈微波干燥≈晒干>>盐渍>冻藏1个月≈热烫后冻藏1个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羌五加菜 金丝桃苷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 液相色谱-质谱 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P-HPLC-ELSD法测定白花丹野生药材根·茎·叶中胡萝卜苷的含量
10
作者 左旭 戴先芝 +1 位作者 张吉仲 刘圆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9期5150-5151,共2页
[目的]建立测定白花丹药材中胡萝卜苷含量的方法,并研究不同采收期的野生白花丹药材根、茎、叶中胡萝卜苷的含量变化情况。[方法]采用RP-HPLC-ELSD检测法。迪马色谱柱C18(250 mm×4.6 mm,5μm);柱温25℃;流动相为无水甲醇;体积流量... [目的]建立测定白花丹药材中胡萝卜苷含量的方法,并研究不同采收期的野生白花丹药材根、茎、叶中胡萝卜苷的含量变化情况。[方法]采用RP-HPLC-ELSD检测法。迪马色谱柱C18(250 mm×4.6 mm,5μm);柱温25℃;流动相为无水甲醇;体积流量为1.0ml/min;载气为氮气,漂移管温度65℃。[结果]在0.129~2.58μg/ml浓度范围内,胡萝卜浓度对数值与峰面积对数值呈良好线性关系,R为0.9994(n=7);平均回收率99.93%,RSD为0.212%(n=9)。叶中含量最高,根中含量最低,2、7、8月份含量最高,5、6月份含量最低。[结论]该方法快速、简便、稳定,为建立白花丹野生变家种的栽培技术规范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花丹 胡萝卜苷 含量测定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蒸发光散射检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