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GIS进行森林植被图绘制的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张洪亮 李芝喜 《西南林学院学报》 1997年第4期61-65,共5页
利用GIS进行森林植被图绘制的研究①张洪亮②李芝喜(西南林学院森保系,林业系,昆明,650224森林既是资源又是环境.随着环境科学的发展,人类深刻地认识到,森林是生态的核心,是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也是稳定性最强、效益... 利用GIS进行森林植被图绘制的研究①张洪亮②李芝喜(西南林学院森保系,林业系,昆明,650224森林既是资源又是环境.随着环境科学的发展,人类深刻地认识到,森林是生态的核心,是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也是稳定性最强、效益最高的生态系统.为此,森林植被的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植被图 森林生态系统 利用GIS 绘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西南地区刺结蚁属分类研究(膜翅目 蚁科 蚁亚科) 被引量:7
2
作者 徐正会 《西南林学院学报》 1994年第4期232-237,共6页
本文讨论了刺结蚁属的替代名。AcantholepisMayr是AcantholepisKroeyer的次同名,LepisiotaSantschi是AcantholepisMayr的有效替代名。Baroniurbani... 本文讨论了刺结蚁属的替代名。AcantholepisMayr是AcantholepisKroeyer的次同名,LepisiotaSantschi是AcantholepisMayr的有效替代名。BaroniurbaniaPaglianoetScaramozzino是LepisiotaSantschi的次异名。文中记述中国西南地区刺结蚁属LepisiotaSantschi昆虫3种:开普刺结蚁L.capensis(Mayr)新组合,尖齿刺结蚁L.acula新种和网纹刺结蚁L.reticulata新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翅目 蚁科 刺结蚁属 中国 西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西南地区短猛蚁属分类研究(膜翅目蚁科猛蚁亚科) 被引量:7
3
作者 徐正会 《西南林学院学报》 1994年第3期181-185,共5页
本文记述中国西南地区短猛蚁属(BrachyponeraEmery)昆虫三种:华夏短猛蚁B.chinensis(Emery)和黄足短猛蚁B。luteipes(Mayr)是首次在该地区报道。短背短猛蚁B.brevidor... 本文记述中国西南地区短猛蚁属(BrachyponeraEmery)昆虫三种:华夏短猛蚁B.chinensis(Emery)和黄足短猛蚁B。luteipes(Mayr)是首次在该地区报道。短背短猛蚁B.brevidorsaXu新种与黄足短猛蚁接近,但前者并胸腹节背面轻度隆起,明显短于端面;后头缘直;上颚、触角鞭节和足黄褐色。文中提供了工蚁分种检素表,各种的插图和地理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翅目 蚁科 短猛蚁属 分类 中国西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省木本植物炭疽菌分类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刘晓云 景耀 杨俊秀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1995年第3期29-30,38,共3页
报导了发生在陕西省木本植物上的炭疽菌属ColletotrichumCorda3个种,其中包括1个中国新纪录种,即: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gloeosporioides(Penz.)Sacc.、壳皮炭疽... 报导了发生在陕西省木本植物上的炭疽菌属ColletotrichumCorda3个种,其中包括1个中国新纪录种,即: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gloeosporioides(Penz.)Sacc.、壳皮炭疽菌Colletotrichumcrassipes(Speg.)Arx和梭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acutatumSimmonds(中国新纪录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省 木本植物 炭疽菌 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蚱属一新种(直翅目:蚱科) 被引量:10
5
作者 郑哲民 欧晓红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359-361,共3页
1990年5月,作者在鉴定西南林学院的蚱科标本中,发现有蚱属(Tetrix)一新种,定名为昆明蚱Tetrix kunmingensis sp.nov.模式标本保存于陕西师范大学生物系。 昆明蚱 Tetrix kunmingensis新种 雌性:体小型。头顶宽,其宽度略大于一复眼宽或... 1990年5月,作者在鉴定西南林学院的蚱科标本中,发现有蚱属(Tetrix)一新种,定名为昆明蚱Tetrix kunmingensis sp.nov.模式标本保存于陕西师范大学生物系。 昆明蚱 Tetrix kunmingensis新种 雌性:体小型。头顶宽,其宽度略大于一复眼宽或为一复眼宽的1.5倍;前缘平直,从背面观几于复眼前缘平,具明显侧缘隆线;中隆线明显,直延至后头。颜面侧面观近垂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蚱科 蚱属 新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面猴(Macaca arctoides)B病毒的检疫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唐文红 韦毅 胡刚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7年第1期87-90,共4页
以人疱疹病毒为抗原 ,用酶免疫法 (EIA)比较在不同生境中 ,红面猴 B病毒相关抗体阳性率的差异 :野外捕获组阳性率为 76 .2 % ;野外捕获后单只笼养组阳性率为 6 5.1% ;自繁分笼群养组阳性率为 13.5% .红面猴 B病毒相关抗体总阳性率为 57.... 以人疱疹病毒为抗原 ,用酶免疫法 (EIA)比较在不同生境中 ,红面猴 B病毒相关抗体阳性率的差异 :野外捕获组阳性率为 76 .2 % ;野外捕获后单只笼养组阳性率为 6 5.1% ;自繁分笼群养组阳性率为 13.5% .红面猴 B病毒相关抗体总阳性率为 57.1% ,不同性别相关抗体阳性率没有显著差异 ( 58.1% ,♀ 56 .2 % ) .自繁分笼群养组相关抗体阳性率与其它两组阳性率的差异极显著 (<0 .0 1) .在野外捕获组和野外捕获后单只笼养组中 ,B病毒相关抗体阳性率随着猴龄的增长而上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面猴 B病毒 玻片免疫酶法 实验动物 检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翘鳞肉齿菌抑菌试验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赵丽芳 冯颖 +2 位作者 陈晓鸣 惠雅玲 王绍云 《西南林学院学报》 1998年第2期114-117,共4页
将翘鳞肉齿菌子实体含多糖浸提液和去多糖浸提液采用双碟法对大肠杆菌等11种供试微生物进行抑菌试验,证实含多糖浸提液对枯草芽孢杆菌和微紫青霉有抑菌作用,去多糖浸提液对枯草芽孢杆菌有抑菌作用.将翘鳞肉齿菌菌丝采用贴块法对1... 将翘鳞肉齿菌子实体含多糖浸提液和去多糖浸提液采用双碟法对大肠杆菌等11种供试微生物进行抑菌试验,证实含多糖浸提液对枯草芽孢杆菌和微紫青霉有抑菌作用,去多糖浸提液对枯草芽孢杆菌有抑菌作用.将翘鳞肉齿菌菌丝采用贴块法对11种供试微生物进行抑菌试验,证实菌丝对枯草芽孢杆菌等6种微生物有拮抗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翘鳞肉齿菌 浸提液 抑菌作用 食品 保鲜 防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农林昆虫地理区划 被引量:5
8
作者 曹诚一 杨本立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3年第1期5-11,共7页
农林昆虫地理区划,是农业区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制定农林害虫综合治理和植物检疫等控制措施的理论依据.对昆虫学科的理论发展和指导实践,都有积极意义.我们在教学科研的长期实践中,企图总结这方面的资料,写出《云南农林昆虫地理... 农林昆虫地理区划,是农业区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制定农林害虫综合治理和植物检疫等控制措施的理论依据.对昆虫学科的理论发展和指导实践,都有积极意义.我们在教学科研的长期实践中,企图总结这方面的资料,写出《云南农林昆虫地理区划》;将云南省从平面分为7个区,从垂直方向分为3个层次,代表不同海拔、气候、耕作制度和害虫为害特点等.种类组成的区域特征,表现在各区域间环境条件的差异;掌握这些资料,将更有利于植物保护和植物检疫工作的规划与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昆虫 地理区划 森林昆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束梗孢菌引致的两种植物病害之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赵光材 盛世法 李楠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2年第4期211-214,共4页
本文报道在我国新发现的两种病害:杜鹃芽腐病和棕叶芦叶枯病,杜鹃芽腐病由杜鹃芽链束梗孢菌[Pycnostysanus azaleae(Peck)mason]引起;棕叶芦叶枯病由棕芦环纹束梗孢菌[Annellophragmia coonoorensis(Subram.).Subram]引起。这两种病害... 本文报道在我国新发现的两种病害:杜鹃芽腐病和棕叶芦叶枯病,杜鹃芽腐病由杜鹃芽链束梗孢菌[Pycnostysanus azaleae(Peck)mason]引起;棕叶芦叶枯病由棕芦环纹束梗孢菌[Annellophragmia coonoorensis(Subram.).Subram]引起。这两种病害在国内尚未见报道,故文中对病原形态特征作了较详细的描述并与文献记载的属、种相比较。对于这两种病害的发生、危害、症状及防治也分别作了记述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鹃芽腐病 束梗孢菌 棕叶芦叶枯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攀枝花市凤凰木根病的研究──病原鉴定及其防治初探 被引量:8
10
作者 伍建榕 王海林 +2 位作者 陈秀虹 杨思远 陈英 《西南林学院学报》 1998年第2期109-113,共5页
通过对攀枝花市凤凰木根病的野外调查,室内保湿培养、分离培养、镜检等研究,结果表明:攀枝花市凤凰木的致命病害为白纹羽病;其病原为子囊菌亚门的褐座坚壳菌(Roselinianecatrix),自然条件下难见其有性和无性孢... 通过对攀枝花市凤凰木根病的野外调查,室内保湿培养、分离培养、镜检等研究,结果表明:攀枝花市凤凰木的致命病害为白纹羽病;其病原为子囊菌亚门的褐座坚壳菌(Roselinianecatrix),自然条件下难见其有性和无性孢子,菌丝体及菌索常见;菌索白色,羽纹状分布于根表面,菌核少见.对轻病株环状根施、枝干喷药、加强养护管理可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纹羽病 凤凰木 化学防治 根病 病原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会泽新松叶蜂Neodiprion huizeensis生物学特性观察 被引量:6
11
作者 徐正会 徐志强 吴铱 《西南林学院学报》 1990年第2期203-209,共7页
会泽新松叶蜂 Neodiprion huizeensis Xiao et Zhou 是华山松的重要害虫。在云南会泽县一年发生2代,以预蛹期在地被物和表土内越冬。幼虫6龄,有群集性。长尾大麝鼩 Crocidura dracula Thomas 是害虫的有效捕食者,对茧蛹的捕食率在50%~... 会泽新松叶蜂 Neodiprion huizeensis Xiao et Zhou 是华山松的重要害虫。在云南会泽县一年发生2代,以预蛹期在地被物和表土内越冬。幼虫6龄,有群集性。长尾大麝鼩 Crocidura dracula Thomas 是害虫的有效捕食者,对茧蛹的捕食率在50%~90%之间。保护天敌、适当用药和人工剪除有虫枝是可行的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会泽新松叶蜂 生物学特性 生命表 形态特征 防治方法 华山松害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麻楝蛀斑螟生物学及其防治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陈英林 查广林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59-64,共6页
麻楝蛀斑螟在云南石岩寨地区1年发生4代,以蛹越冬.该虫以幼虫钻蛀珍贵速生树种红椿树主梢和侧梢,造成枝条中空、断折,从而形成多头树而难以成材.云南省红椿主产区的林分,60%~100%的植株受其危害,且幼林受害尤重.生产... 麻楝蛀斑螟在云南石岩寨地区1年发生4代,以蛹越冬.该虫以幼虫钻蛀珍贵速生树种红椿树主梢和侧梢,造成枝条中空、断折,从而形成多头树而难以成材.云南省红椿主产区的林分,60%~100%的植株受其危害,且幼林受害尤重.生产实践证明,螟害是造成省内红椿造林多年未获成功的主要因素.该文就麻楝蛀斑螟的分布、危害、生物学特性、发生规律和有效防治方法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 麻楝蛀斑螟 生物学特性 生活史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纵坑切梢小蠹防治指标经济阈值及空间分布型的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海林 王宏虬 +2 位作者 陈方 孙绍芳 杨翠莲 《西南林学院学报》 1996年第2期94-99,共6页
以昆明地区方旺林场、金殿林场、易门县大龙口、小龙口、西冲和裱罗林区为研究基地,定时定位观察云南松纵坑切梢小蠹(TomicuspiniperdaL.)危害程度与云南松经济损失之间的关系。通过统计分析,确定松纵坑切梢小蠹... 以昆明地区方旺林场、金殿林场、易门县大龙口、小龙口、西冲和裱罗林区为研究基地,定时定位观察云南松纵坑切梢小蠹(TomicuspiniperdaL.)危害程度与云南松经济损失之间的关系。通过统计分析,确定松纵坑切梢小蠹的防治指标:平均虫孔数为0.189虫孔/株,林木平均枯死率为0.52%,平均株枯梢率为4.74%,有虫株率为5.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松 松纵坑切梢小蠹 防治 空间分布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果核杧果象(Sternochetus olivieri Faust)的研究——Ⅰ.形态学和生物学 被引量:7
14
作者 司徒英贤 杨兵 《西南林学院学报》 1989年第1期36-46,共11页
本文陈述属名的变更和洞腹象属四种杧果象虫的分布,作出果核杧果象不同虫期的形态描述并与近缘种印度果核象S.mangiferae F.作比较。自1985~1987年,在云南一个果园观察果核柱果象的生活史和习性。文章阐明以前文献中没报道过的一些生... 本文陈述属名的变更和洞腹象属四种杧果象虫的分布,作出果核杧果象不同虫期的形态描述并与近缘种印度果核象S.mangiferae F.作比较。自1985~1987年,在云南一个果园观察果核柱果象的生活史和习性。文章阐明以前文献中没报道过的一些生物学特性和分析当地气候因素对果核杧果象种群动态的影响,并介绍自然条件下捕食性天敌和真菌病原的作用。此外,文章列举品种的易受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核芒果象 芒果 害虫 形态 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绿汁江鱼类的形态特征及其适应意义 被引量:6
15
作者 周伟 刘应聪 《四川动物》 CSCD 1999年第1期8-11,共4页
绿汁江的鱼类大致可分为侧扁型、圆筒型和平扁型三种类型。在各种类型中,鱼体上又有不同的形态结构产生。以形态-功能-适应三位一体分析法为指导原则,探讨和阐述了鱼类的形态结构与栖息环境的相互关系。
关键词 云南 元江水系 鱼类 形态 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樟的一种新病害——白脉病 被引量:4
16
作者 陈秀虹 伍建榕 张金良 《西南林学院学报》 1991年第2期205-207,共3页
本文报道了我国新发现的一种病害——云南樟白脉病。该病目前只发现在昆明市,寄主只见于云南樟。病原是萨卡多星孢(Asteroconium saccar-doi H.&P.Syd.)所致,并对其病症和防治措施进行了描述和报道。
关键词 云南樟 白脉病 病原 病症 樟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农林昆虫地理区划(续) 被引量:1
17
作者 曹诚一 杨本立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3年第2期105-110,共6页
V 南部边缘中、低山宽谷区,分为8个小区: a.盈江小区蔗,稻,热带用材林,橡胶 b.潞西小区蔗,稻,热带用材林,热带经济林,南药 c .耿马小区旱粮,蔗,橡胶,胡椒,紫胶,热带用材林 d .澜沧小区旱粮,热带用材林,紫胶,橡胶 e.勐海小区稻,茶。
关键词 昆虫 农林昆虫 地理区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东部地区真菌资源及其生态特征 被引量:1
18
作者 吴兴亮 周德群 +2 位作者 邹芳伦 连宾 钟金霞 《西南林学院学报》 1995年第1期25-32,共8页
在贵州东部地区采集了1500号真菌标本,经鉴定共有真菌570种(包括变种),隶属41科,154属;其中,贵州新记录219种。在这57O种真菌中,食用菌169种,药用菌95种,毒菌53种,木腐菌163种,寄生菌18种,... 在贵州东部地区采集了1500号真菌标本,经鉴定共有真菌570种(包括变种),隶属41科,154属;其中,贵州新记录219种。在这57O种真菌中,食用菌169种,药用菌95种,毒菌53种,木腐菌163种,寄生菌18种,菌根菌115种。并且对真菌的生态分布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东部 真菌 生态分布特征 林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油杉叶锈病及其病原菌的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任玮 周彤燊 陈玉惠 《西南林学院学报》 1992年第2期148-155,共8页
本文报道了对云南油杉叶锈病(the needle rust of Keteleeria evelyniana)及其病原多年系统研究的结果。经生物学特性研究,己知油杉金锈 Chrysomyxa keteleeriae(Tai)Wang etPeterson 冬孢子萌发的最适条件为:温度20℃左右,相对湿度100%... 本文报道了对云南油杉叶锈病(the needle rust of Keteleeria evelyniana)及其病原多年系统研究的结果。经生物学特性研究,己知油杉金锈 Chrysomyxa keteleeriae(Tai)Wang etPeterson 冬孢子萌发的最适条件为:温度20℃左右,相对湿度100%或100%加水滴;持续光照则有强烈的抑制萌发作用。担孢子萌发的最适条件是:温度24℃左右,相对湿度75%。湿度过高,萌发率反而下降;萌发也受持续光照的抑制。系统观察和以担孢子悬浮液为接种体的室内外人工接种实验,确认油杉金锈具有单主寄生短循环型(automicrocyclic)生活史,它以菌丝体在针叶病斑组织中越冬,次年春末夏初产生冬孢子柱,冬孢子不经休眠即可萌发,以担孢子为初侵染源,侵染当年抽生的幼嫩针叶,当年发病,且不再产生新的接种体,故云南油杉叶锈病为单循环病害(singlecycle disea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杉 叶锈病 病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昆虫学研究中正确应用Iwao的理论抽样数公式 被引量:15
20
作者 陈方 《西南林学院学报》 1992年第1期105-107,共3页
1 问题的提出日本学者 Iwao 于1968年提出了通过计算样本平均数 m 和平均拥挤度(?)之间的回归关系(?)=α+βm 来确定昆虫空间分布型的方法,并可用回归所得的α和β值进行理论抽样数的计算。由于此种方法的简单有效,它很快就得到了广泛... 1 问题的提出日本学者 Iwao 于1968年提出了通过计算样本平均数 m 和平均拥挤度(?)之间的回归关系(?)=α+βm 来确定昆虫空间分布型的方法,并可用回归所得的α和β值进行理论抽样数的计算。由于此种方法的简单有效,它很快就得到了广泛应用。但笔者在阅读一些文献时,发现 Iwao 的理论抽样数公式有时并未被正确地使用。用 n 代表理论抽样数,Iwao 的公式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虫 种群 生态学 抽样 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