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南岩溶区非饱和红黏土初始含水率对氟运移影响试验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强毅 李勇 +3 位作者 邱仁敏 覃荣高 吕许朋 范良军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827-2834,共8页
我国西南岩溶区表层风化沉积的红黏土是地下水污染的天然防渗材料之一。近年来,云南大量水电铝项目的实施对地下水造成极大的氟化物污染风险。因此,研究氟在红黏土中的运移机制对于岩溶区水电铝项目危废渣库的安全运营及地下水污染防治... 我国西南岩溶区表层风化沉积的红黏土是地下水污染的天然防渗材料之一。近年来,云南大量水电铝项目的实施对地下水造成极大的氟化物污染风险。因此,研究氟在红黏土中的运移机制对于岩溶区水电铝项目危废渣库的安全运营及地下水污染防治具有重要的生产实际意义。以云南省岩溶区红黏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柱试验研究初始含水率对非饱和红黏土中氟运移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红黏土的初始含水率控制着氟的出流和穿透的时间、弥散系数、阻滞系数以及氟的垂直分布特征。这些参数对西南岩溶区不同季节不同含水率的红黏土地区土壤和地下水氟污染风险管控提供重要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学 初始含水率 红黏土 弥散系数 阻滞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流式输水管网消能装置设计与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喻黎明 张玉胜 +3 位作者 崔吉林 李娜 杨汶翰 郝志铭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319-327,共9页
为了保障山区输水管网运行安全,设计导流式输水管网消能装置。装置由上壳体、消能空腔和下壳体组成,设置入口端和出口端,消能空腔内设有均匀间隔的消能板和导流孔。采用Fluent数值模拟和验证试验对试验方法进行验证,设置3种入口流速、3... 为了保障山区输水管网运行安全,设计导流式输水管网消能装置。装置由上壳体、消能空腔和下壳体组成,设置入口端和出口端,消能空腔内设有均匀间隔的消能板和导流孔。采用Fluent数值模拟和验证试验对试验方法进行验证,设置3种入口流速、3种导流孔径比例和有无导流片开展全因素试验,并对2种导流孔直径进行消能率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保证过流能力下,入口流速和导流孔径均对消能率起主导作用,入口流速越大,即流量越大,消能率越好。消能率与导流孔径负相关,导流孔径越小越有利于消能。当基础孔径相同时,为同时满足过流能力且确保消能达到较好效果,建议选择导流孔径比例保持不变布置方式。入口流速为1.0 m/s时,局部水头损失占总水头损失的96.3%,所以当计算总水头损失时,可以忽略沿程水头损失。当入口流速小于4.0 m/s时,选择不安装导流片,达到4.0 m/s时,有无导流片消能率基本持平,大于5.0 m/s后,选用安装导流片消能效果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区 输水管网 消能板 导流孔 消能空腔 导流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禄劝县小场院磷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被引量:1
3
作者 刘明勇 杨彦林 《地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01期157-162,共6页
云南禄劝—东川磷块岩矿床是云南省重要的磷矿石资源地,目前地质研究程度低,矿山开发利用程度相对不高。本文依据详查工作的实践,系统阐述了矿区地质、矿床地质特征,通过与相邻矿区的含磷矿层对比,以及化学、矿物成分、矿层结构的分析,... 云南禄劝—东川磷块岩矿床是云南省重要的磷矿石资源地,目前地质研究程度低,矿山开发利用程度相对不高。本文依据详查工作的实践,系统阐述了矿区地质、矿床地质特征,通过与相邻矿区的含磷矿层对比,以及化学、矿物成分、矿层结构的分析,对成矿环境和矿床成因作了探讨,指明了找矿方向,对矿区外围及区域上找寻相似磷矿床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找矿方向 地质特征 矿床成因 小场院磷矿 云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明市寻甸县金源乡花椒树滑坡失稳机理及发展趋势分析
4
作者 徐珊珊 郑伟 +1 位作者 张春梅 刘丽萍 《亚热带水土保持》 2018年第3期14-18,共5页
本文对昆明市寻甸县金源乡花椒树滑坡失稳机理及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认为该滑坡为中层滑坡,现处于蠕动变形阶段。发生的主要成因为:人类活动开挖产生了临空面,大量建构筑物产生了加载作用,第四系红粘土厚度较大,生活污水及雨水下渗造成... 本文对昆明市寻甸县金源乡花椒树滑坡失稳机理及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认为该滑坡为中层滑坡,现处于蠕动变形阶段。发生的主要成因为:人类活动开挖产生了临空面,大量建构筑物产生了加载作用,第四系红粘土厚度较大,生活污水及雨水下渗造成土体软化。文章对边坡潜在不稳定因素的分析及对有利和不利因素的探讨可供类似工程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 稳定性分析 地质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明市某区龙街子小组后侧不稳定斜坡失稳机理及发展趋势分析
5
作者 杨正美 郑伟 徐珊珊 《亚热带水土保持》 2020年第2期16-20,31,共6页
本文对龙街子小组后侧不稳定斜坡失稳机理及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认为该不稳定斜坡在天然工况下稳定;在暴雨工况下大部为稳定状态,局部基本稳定;在地震工况稳定。发生的主要原因为:岩层破碎、人类活动强烈,同时在降雨、地貌等诸多因素的... 本文对龙街子小组后侧不稳定斜坡失稳机理及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认为该不稳定斜坡在天然工况下稳定;在暴雨工况下大部为稳定状态,局部基本稳定;在地震工况稳定。发生的主要原因为:岩层破碎、人类活动强烈,同时在降雨、地貌等诸多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文章对边坡潜在不稳定因素的分析及对有利和不利因素的探讨可供类似工程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斜坡 稳定性分析 地质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3种不同机器学习算法的滑坡易发性评价对比研究 被引量:14
6
作者 王本栋 李四全 +2 位作者 许万忠 杨勇 李永云 《西北地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4-43,共10页
准确的滑坡易发性评价结果是山区滑坡灾害防治的关键,可有效规避潜在滑坡带来的风险。为获得准确、可靠的滑坡预防参考,笔者以云南芒市为研究对象,选取高程、地层岩性、年均降雨量等9项评价因子,通过多重共线性分析,构建研究区滑坡易发... 准确的滑坡易发性评价结果是山区滑坡灾害防治的关键,可有效规避潜在滑坡带来的风险。为获得准确、可靠的滑坡预防参考,笔者以云南芒市为研究对象,选取高程、地层岩性、年均降雨量等9项评价因子,通过多重共线性分析,构建研究区滑坡易发性评价指标体系。分别基于支持向量机(SVM)、BP神经网络和随机森林(RF)3种典型机器学习算法进行滑坡易发性评价。利用准确性(ACC)、ROC曲线下面积(AUC)、滑坡比(Sei)及野外实地考察对模型评价结果精度进行对比验证分析。结果显示RF模型的ACC、AUC和极高易发区的SeV值最高,分别为0.867、0.94、9.21;BP神经网络模型次之,其SeV值分别为0.829、0.90、9.14;SVM最低,其SeV值分别为0.794、0.88、6.85。此外,RF算法所得结果还与实地考察情况保持了较高的一致性。实验结果表明与其他两种算法相比,RF算法在芒市区域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更适合用于该区域的滑坡易发性建模,且利用该模型获得的评价结果,能够为芒市区域的滑坡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VM BP神经网络 RF 滑坡易发性 芒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水合物土一维压缩特性 被引量:1
7
作者 颜梦秋 黄永茂 +5 位作者 顾翔 颜荣涛 杨德欢 于海浩 徐玉博 陆地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9-247,共9页
含水合物土体的一维压缩特性对分析含水合物地层变形特性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南海神狐海域SH3钻孔的沉积物物理性质,人工配制了细粒土作为水合物赋存介质制作了含水合物土试样,并开展一维压缩试验,研究了水合物饱和度与环境温度对含水合... 含水合物土体的一维压缩特性对分析含水合物地层变形特性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南海神狐海域SH3钻孔的沉积物物理性质,人工配制了细粒土作为水合物赋存介质制作了含水合物土试样,并开展一维压缩试验,研究了水合物饱和度与环境温度对含水合物土压缩变形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水合物饱和度增大与环境温度降低,含水合物土越难被压缩,可压缩性变小;水合物饱和度与环境温度对屈服后压缩指数和回弹指数影响趋势不明显,但水合物饱和度的提高与环境温度的降低会明显减小屈服前压缩指数和增大先期固结压力;水合物的形成填充了孔隙空间并胶结土体颗粒,而环境温度降低使得胶结作用更为显著,土体颗粒及水合物颗粒难以发生移动重排,导致土体难以被压缩,也使其整体结构性越来越强,先期固结压力增加。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先期固结压力随水合物饱和度变化的经验关系式,给出了一维压缩曲线的数学表达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水合物土 一维压缩 先期固结压力 压缩指数 回弹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椭圆空洞对盾构隧道地震易损性曲线影响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魏懿 黄蔚 +2 位作者 顾翔 肖桂元 于啸波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25-636,共12页
采用增量动力分析方法,探究水平向地震下地层空洞对盾构隧道地震响应特征的影响规律。针对管片损伤及周边地层应力,选择弯矩比作为性能评价指标,峰值加速度(PGA)及峰值速度(PGV)作为衡量地震强度指标(IM),阐明椭圆形空洞对管片抗震性能... 采用增量动力分析方法,探究水平向地震下地层空洞对盾构隧道地震响应特征的影响规律。针对管片损伤及周边地层应力,选择弯矩比作为性能评价指标,峰值加速度(PGA)及峰值速度(PGV)作为衡量地震强度指标(IM),阐明椭圆形空洞对管片抗震性能的影响,得到隧道结构的地震易损性曲线。研究表明:椭圆空洞加大了浅埋盾构隧道的地震破坏概率;PGA与PGV均可作为IM并获得相应的隧道易损性曲线;使用弯矩比作为破坏指标,PGV作为地震动指标,其对应的易损性曲线对地层变异性更敏感。研究结论可为潜在空洞发育区防震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地震反应 易损性分析 空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OE-PPMCC模型的区域滑坡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岩温香 郭婷婷 +3 位作者 杨彦武 华勇 周旭萌 张智伟 《地质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775-1785,共11页
为了使滑坡敏感性分析结果更为准确,选取科学的分级方法以及构建合理的评价模型是关键。以云南省墨江县作为研究区,选取9项影响因子,通过频率比法对滑坡影响因子进行分级,利用证据权法—皮尔逊积矩相关系数模型(WOE-PPMCC)对滑坡影响因... 为了使滑坡敏感性分析结果更为准确,选取科学的分级方法以及构建合理的评价模型是关键。以云南省墨江县作为研究区,选取9项影响因子,通过频率比法对滑坡影响因子进行分级,利用证据权法—皮尔逊积矩相关系数模型(WOE-PPMCC)对滑坡影响因子敏感性进行分析,并验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对墨江县滑坡进行敏感性分区。研究结果表明:1)影响因子敏感性由高到低分别为坡向、断层、道路、坡度、河流、高程、地形起伏度、地层岩性、NDVI;2)研究区域可划分为低敏感区、中敏感区、高敏感区,分别占总面积的40.69%、30.56%、28.75%,各分区分别发育有8处、43处、332处滑坡,各敏感性分区内滑坡点的比例呈现出随敏感性等级的升高而依次递增的良好正相关性;3)WOE-PPMCC模型精度高,数据分析结果准确可靠,实现了用较少的高敏感区来尽可能多地体现已知滑坡点的目的。该方法适用于指导防灾减灾实际工作,研究结果可为滑坡灾害的综合防治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 频率比法 WOE-PPMCC模型 敏感性分析 墨江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南地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中的ArcGIS Pro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天武 刘镫泽 +3 位作者 刘志双 李轶 万雯婷 王静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4年第6期59-62,共4页
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城乡之间的发展不平衡问题日益凸显,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及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则是推动城乡均衡发展的关键因素。为了探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有效方法,提出利用ArcGIS Pro... 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城乡之间的发展不平衡问题日益凸显,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及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则是推动城乡均衡发展的关键因素。为了探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有效方法,提出利用ArcGIS Pro软件为工具,通过其高级的空间分析功能、数据管理能力和可视化技术,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规划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结合滇南地区某镇域实例,详细介绍了ArcGIS Pro在土地综合整治项目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 耕地破碎化 ArcGIS Pro 滇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山区斜坡地质灾害孕灾地质条件分析
11
作者 华有涛 杨彦武 +1 位作者 赵艳林 贾朝文 《农业灾害研究》 2024年第10期311-313,共3页
墨江县属云贵高原地区典型的山区县,县内山脉河流纵横交错,斜坡分布广泛,随着地质环境的演变,县内斜坡区逐渐孕育形成了滑坡和崩塌灾害。基于此,通过对墨江县境内斜坡进行孕灾地质条件分析,筛选出滑坡和崩塌孕灾因子,总结孕灾因子影响特... 墨江县属云贵高原地区典型的山区县,县内山脉河流纵横交错,斜坡分布广泛,随着地质环境的演变,县内斜坡区逐渐孕育形成了滑坡和崩塌灾害。基于此,通过对墨江县境内斜坡进行孕灾地质条件分析,筛选出滑坡和崩塌孕灾因子,总结孕灾因子影响特征,以期为墨江县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提供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 孕灾地质条件 滑坡 崩塌 评价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房箐沟谷流域在不同降雨频率下泥石流风险性分析
12
作者 华有涛 贾朝文 +1 位作者 谢永恒 赵艳林 《农业灾害研究》 2024年第9期292-294,307,共4页
针对地房箐沟谷流域进行不同降雨频率下的泥石流风险性评价,旨在精准了解地房箐沟谷内集中安置区在不同降雨频率下的泥石流风险等级和风险范围,为安置区内居民人身安全及日常生活生产安全提供保障,指导安置区地质灾害防灾减灾工作。概... 针对地房箐沟谷流域进行不同降雨频率下的泥石流风险性评价,旨在精准了解地房箐沟谷内集中安置区在不同降雨频率下的泥石流风险等级和风险范围,为安置区内居民人身安全及日常生活生产安全提供保障,指导安置区地质灾害防灾减灾工作。概括了研究区环境,阐述了研究区灾害基本特征,并进行了风险性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性评价 降雨频率 风险等级 风险范围 防灾减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南高原山区人口流出背景下耕地保护工作探讨
13
作者 张天武 刘志双 +3 位作者 李轶 万雯婷 王静 刘镫泽 《江西农业》 2024年第10期131-133,共3页
滇南高原山区人口流出率较高,特别是乡村人口,主要是由于在这片土地上耕种粮食作物难以满足生活需求,所以大量的青年人不得不走出去。经统计分析,研究区2010年-2020年人口减少了21.88%。在大量人口流出背景下,当地十年间耕地减少了15.9... 滇南高原山区人口流出率较高,特别是乡村人口,主要是由于在这片土地上耕种粮食作物难以满足生活需求,所以大量的青年人不得不走出去。经统计分析,研究区2010年-2020年人口减少了21.88%。在大量人口流出背景下,当地十年间耕地减少了15.99%,且目前留在乡村从事农业生产的主要为45岁以上的乡村人口,随着老龄化加剧,将造成更多的耕地无人耕种,造成耕地面积的进一步缩小。文章结合研究区特点,在人口流出背景下,分析耕地保护工作的难度及对策,加强对滇南高原山区耕地的进一步规划引领,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对耕地进行区域化规划,形成粮食主产区、零散保护区、逐步退出区、其他作物轮作区等;进一步改善政府对农业的投入方式,以提高农业科技水平为主;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多部门联动,成立耕地保护部门等组织,全力保障耕地保护工作落实;发展农村合作社,加强粮食作物产业链建设,积极搭建种植、加工、销售全链条,提升产品价值,让耕地保护成为可操作可持续的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南高原山区 人口流失 耕地保护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寻甸县块河流域地质灾害孕灾地质条件分区评价
14
作者 贾朝文 冷达 +2 位作者 华有涛 赵艳林 杨彦武 《农业灾害研究》 2024年第9期308-310,共3页
从孕灾地质条件出发,以寻甸县块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在孕灾地质条件分析与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寻甸县块河流域地质环境条件、寻甸县块河流域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及寻甸县块河流域内孕灾地质条件,分区评价了当地孕灾地质条件,旨在为流域... 从孕灾地质条件出发,以寻甸县块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在孕灾地质条件分析与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寻甸县块河流域地质环境条件、寻甸县块河流域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及寻甸县块河流域内孕灾地质条件,分区评价了当地孕灾地质条件,旨在为流域内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供基础依据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 孕灾地质条件 地质灾害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雨入渗对边坡稳定性影响的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27
15
作者 石诚 阮永芬 +1 位作者 施炳军 刘克文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002-1007,共6页
研究降雨入渗对滑坡的影响,选择降雨强度、降雨持续时间、坡比、坡高、岩土体渗透系数5个参数,采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建立灰色关联模型,进行降雨入渗对边坡稳定性影响的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降雨强度和降雨持续时间是... 研究降雨入渗对滑坡的影响,选择降雨强度、降雨持续时间、坡比、坡高、岩土体渗透系数5个参数,采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建立灰色关联模型,进行降雨入渗对边坡稳定性影响的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降雨强度和降雨持续时间是主要影响因素,降雨强度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最大最敏感。通过分析,发现进行边坡优化设计和滑坡灾害防治处理时,应对边坡场地周边的降雨强度和降雨持续时间的统计资料予以足够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色关联分析法 边坡渗流场 边坡稳定性 降雨 敏感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东南铝土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物质来源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王行军 王梓桐 +6 位作者 王根厚 周洁 毕丽莎 崔银亮 张道红 李伟清 范良军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48-264,共17页
滇东南地区铝土矿资源丰富。本文以滇东南沉积型铝土矿为对象,研究了铝土矿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而对其成矿物质来源进行了讨论。含铝岩系之中富含稀土元素、分散元素镓、黑色金属元素钛和稀土金属元素铌,均已达到工业开采要求。含铝岩系... 滇东南地区铝土矿资源丰富。本文以滇东南沉积型铝土矿为对象,研究了铝土矿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而对其成矿物质来源进行了讨论。含铝岩系之中富含稀土元素、分散元素镓、黑色金属元素钛和稀土金属元素铌,均已达到工业开采要求。含铝岩系的稀土总量总体较高,但样品之间稀土总量差别较大;具中等程度的铕负异常;铈异常较为复杂,具铈正异常和铈负异常;稀土配分曲线均为向右倾斜的弱"V"字型曲线,斜率不等,反映稀土元素分馏程度不等;稀土配分曲线特征与下伏咸宁组灰岩的稀土曲线特征一致,说明含铝岩系与下伏威宁组灰岩关系密切。含铝岩系明显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U、高场强元素Nb、Ta、Zr、Hf、Th、过渡元素V、Cr、Ti和分散元素Ga,其余元素则明显亏损。野外观察发现含铝岩系直接在风化壳上沉积,含铝岩系具复杂的铈异常和中等的Th/U比值(3-7)、高的Sr/Ba比值(〉1)以及高钛率值(3.41-44.02)。这些特征说明滇东南铝土矿的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下伏威宁组灰岩风化形成的风化壳,沉积作用起到了对风化壳上成矿物质的改造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土矿床 地球化学 成矿物质 滇东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东南丘北县大铁铝土矿稀土元素特征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王行军 王根厚 +4 位作者 周洁 崔银亮 张道红 李伟清 范良军 《地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01期127-134,共8页
本文以丘北大铁铝土矿含铝岩系为研究对象,通过ICP-MS分析测试,研究了含铝岩系与下伏灰岩、玄武岩的稀土元素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丘北大铁铝土矿含铝岩系稀土配分模式曲线为向右倾斜的曲线,与下伏马平组、黄龙组灰岩的稀土配分曲线相似... 本文以丘北大铁铝土矿含铝岩系为研究对象,通过ICP-MS分析测试,研究了含铝岩系与下伏灰岩、玄武岩的稀土元素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丘北大铁铝土矿含铝岩系稀土配分模式曲线为向右倾斜的曲线,与下伏马平组、黄龙组灰岩的稀土配分曲线相似,而与峨眉山组玄武岩的稀土配分曲线相差较大;灰岩具有较明显的Ce负异常和Eu负异常,部分铝土矿和铁铝质岩具明显的Ce正异常和较明显的Eu负异常,而多数铝土矿、铁铝质岩和铝质粘土岩则无明显的Ce、Eu异常。含铝岩系的稀土元素特征,反映出其成矿物质来源于下伏灰岩而非玄武岩,同时也反映出铝土矿的成矿物质来源于风化壳,成矿物质搬运距离较近,与海水的水合作用不甚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丘北 大铁 铝土矿 稀土元素 成矿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东南铝土矿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与成矿环境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周洁 王根厚 +3 位作者 吴春娇 王行军 姜永果 廖剑锋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97-502,共6页
沉积物中的微量元素蕴含着丰富的沉积环境信息。沉积物在沉积作用过程中,不同的沉积环境具有的不同的动力条件、介质性质、气候条件、生物作用及地形特征等,同时各种元素的物理化学性质不同,所造成元素的分散与聚集规律也就不同,这就为... 沉积物中的微量元素蕴含着丰富的沉积环境信息。沉积物在沉积作用过程中,不同的沉积环境具有的不同的动力条件、介质性质、气候条件、生物作用及地形特征等,同时各种元素的物理化学性质不同,所造成元素的分散与聚集规律也就不同,这就为利用微量元素的地球化学方法判别海、陆相沉积环境提供了依据。本次对滇东南地区典型铝土矿床进行了较系统的采样工作,样品涵盖天生桥-者五舍矿区和砂子塘-板茂矿区等2个主要矿区。全部铝土矿床样品中,Be含量总体变化很大,显示出沉积成因特征,而非残积成矿的特点;铝土矿Th含量相对较集中;U含量变化范围较大;Zr含量、Ta含量与Th含量较一致。通过对矿区样品中的Be、Sr、Ba、Th及U等对沉积环境指示性较好的微量元素进行含量测试分析和相关比值计算,可推测出本区铝土矿主要成矿环境主要为海相沉积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元素 成矿环境 铝土矿 滇东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东南文山市天生桥-者五舍铝土矿床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王行军 王根厚 +4 位作者 周洁 崔银亮 张道红 李伟清 范良军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85-496,共12页
天生桥一者五舍铝土矿床近年来在滇东南地区新发现的一个大型铝土矿床,以A120,含量和MS比值高为特征,是滇东南地区少有高品质沉积型铝土矿床。本文以天生桥一者五舍铝土矿床沉积型铝土矿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其地球化学特征,对其成矿... 天生桥一者五舍铝土矿床近年来在滇东南地区新发现的一个大型铝土矿床,以A120,含量和MS比值高为特征,是滇东南地区少有高品质沉积型铝土矿床。本文以天生桥一者五舍铝土矿床沉积型铝土矿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其地球化学特征,对其成矿物质来源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矿石中富含稀土元素、分散元素镓、黑色金属钛和稀有金属元素铌,且均已达到工业开采要求。含铝岩系的稀土总量总体较高,但样品之间稀土总量变化较大;具中等程度的铕负异常;铈异常较为复杂,具铈正异常和铈负异常;稀土配分曲线均为向右倾斜的弱“V”字型曲线,斜率不等,反映稀土元素分馏程度不等。下伏咸宁组灰岩以稀土总量低,具铈负异常和铕负异常为特征,其稀土配分曲线为向右缓倾的弱“V”字型曲线。含铝岩系明显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U、高场强元素Nb、Ta、Zr、Hf、Th,其余元素则明显亏损。含铝岩系灰岩标准化曲线为向右缓倾的平滑曲线或“U”字型曲线,表明含铝岩系与下伏的威宁组灰岩关系密切。野外观察发现含铝岩系铝质直接在风化壳上沉积,含铝岩系具复杂的铈异常和中等的Th/U(3~7),这些特征均说明铝土矿的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下伏威宁组灰岩风化形成的风化壳,沉积作用起到了对风化壳上成矿物质的一个改造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土矿 矿床地球化学 成矿物质来源 文山天生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干热河谷不同坡面整地方式强化降雨入渗的效益 被引量:6
20
作者 李艳梅 王克勤 +1 位作者 崔吉林 刘芝芹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25-29,共5页
通过对云南元谋干热河谷典型坡面上改造于2001年的水平台、水平沟及对照自然坡面的土壤水分进行动态监测,分析计算不同坡面整地方式在集中降雨条件下湿润峰运移情况、土壤水分通量及土壤持水量,结果表明:集中降雨后,缓坡上水平台整地在0... 通过对云南元谋干热河谷典型坡面上改造于2001年的水平台、水平沟及对照自然坡面的土壤水分进行动态监测,分析计算不同坡面整地方式在集中降雨条件下湿润峰运移情况、土壤水分通量及土壤持水量,结果表明:集中降雨后,缓坡上水平台整地在0—200 cm土层范围内湿润峰运移较明显;陡坡上的水平沟整地在0—100 cm土层范围内湿润峰运移较快,由于侧渗损失较大,100 cm以下土壤水分改善不明显;自然坡面在降雨前后只有0—40 cm土层范围内土壤水分有明显变化,40 cm土层以下湿润峰下移趋势不明显。实施水平台和水平沟整地后,强化了天然降雨入渗,分别能将89%和83%的降雨转化为土壤水分,在时空上对降雨重新进行了分配,而自然坡面只有22%的天然降雨能转化为土壤水分。水平沟和水平台整地能将拦截入渗的降雨转化为0—200 cm土层土壤水分,0—200 cm土层持水量最大增幅分别可达57.67、56.93 mm,并能使入渗的水分长时间蓄存在土壤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热河谷 造林 整地方式 降雨入渗 效益 元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