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5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经济法学30年发展的理论创新及贡献 被引量:12
1
作者 岳彩申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5期118-121,共4页
文章以中国改革开放的30年历程为背景,总结了经济法学30年发展的理论创新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和法学研究的贡献。论文认为经济法学的理论创新确立了国家—市场的理论框架,推进了中国法治化建设的进程,推动了中国社会和经济体制的转型、... 文章以中国改革开放的30年历程为背景,总结了经济法学30年发展的理论创新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和法学研究的贡献。论文认为经济法学的理论创新确立了国家—市场的理论框架,推进了中国法治化建设的进程,推动了中国社会和经济体制的转型、政府经济职能的转型,推动了公平和有效率的市场秩序的构建,促进了宏观调控逐步走向法治化以及和谐社会的建设、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同时,论文认为经济法的理论引入了社会本位和整体主义的价值理念,发展了传统法学的公私法二元划分的范式,拓展了法学研究社会经济问题的空间,丰富了法律调整机制与功能的理论,创新并丰富了部门法学的构成和法的主体理论与法学研究的方法,突破并丰富了权利与义务相对等的法律关系原理,发展和丰富了法律责任理论,促进和丰富了法学的本土化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法学 改革开放 法学理论创新 市场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贸易法中的“301条款”与其经济霸权论 被引量:12
2
作者 徐泉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37-141,共5页
美国贸易法中的“301条款”历来为各国所病诟。美国依靠“301条款”的目的在于积极推行其经济霸权,迫使其他贸易竞争对手开放国内市场。对美国贸易法演变的进程作纵向考察,可以清晰地认识到“301条款”的实质在于美国推行单边主义的经... 美国贸易法中的“301条款”历来为各国所病诟。美国依靠“301条款”的目的在于积极推行其经济霸权,迫使其他贸易竞争对手开放国内市场。对美国贸易法演变的进程作纵向考察,可以清晰地认识到“301条款”的实质在于美国推行单边主义的经济霸权,此项研究有助于更加深刻、全面地反映出当代国际贸易体系中经济主权与经济霸权之间的斗争将长期存续的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贸易法 “301条款” 经济霸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经济法的国家干预观与市场调节观——对国家与市场分析范式的一种解读 被引量:18
3
作者 李昌麒 张波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9,共6页
国家与市场的互动是经济法的基本分析范式,本文以国家干预观和市场调节观作为两条主线,以国家干预与经济自由两大经济思潮的理论演化为论述起点,在实践层面,分析评价了中国经济转型期国家干预与市场调节的关系,并进行了反思;在理念层面... 国家与市场的互动是经济法的基本分析范式,本文以国家干预观和市场调节观作为两条主线,以国家干预与经济自由两大经济思潮的理论演化为论述起点,在实践层面,分析评价了中国经济转型期国家干预与市场调节的关系,并进行了反思;在理念层面,阐释了国家的法律与社会的法律的理论命题;在制度层面,提出了对国家干预进行宏观调整和微观重构的理论构想,旨在对国家与市场分析范式进行系统解读,寻求经济法的合理内核,实现国家干预权的正确行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干预观 市场调节观 国家与市场分析范式 经济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对外贸易法中“贸易促进权”模式探析 被引量:9
4
作者 杨树明 陈功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7-41,125,共6页
在实践中,“贸易促进权”保证了美国总统在贸易谈判中的可信度,确保了国会在谈判前、谈判中和谈判后的核心地位,促使美国在历次重大贸易协定谈判中占据有利位置,并维护了总统和国会良好的合作关系。文章通过对“贸易促进权”法律机理、... 在实践中,“贸易促进权”保证了美国总统在贸易谈判中的可信度,确保了国会在谈判前、谈判中和谈判后的核心地位,促使美国在历次重大贸易协定谈判中占据有利位置,并维护了总统和国会良好的合作关系。文章通过对“贸易促进权”法律机理、主要内容的探讨,分析了“贸易促进权”的功能和价值,讨论了“贸易促进权”的未来发展趋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外贸法 贸易促进权 贸易政策决策模式 法律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社会整体利益的经济法调整 被引量:5
5
作者 石慧荣 李永成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54-58,共5页
对社会利益、公共利益或社会整体利益的界定是诸多含有公法因素的法在实施中所面临的一个难题。应当承认这些利益的确是一种实然的、独立的利益形态。在经济法视野下,社会整体利益是需要对社会强弱势群体之间失衡的利益进行以均衡为目... 对社会利益、公共利益或社会整体利益的界定是诸多含有公法因素的法在实施中所面临的一个难题。应当承认这些利益的确是一种实然的、独立的利益形态。在经济法视野下,社会整体利益是需要对社会强弱势群体之间失衡的利益进行以均衡为目的的社会整合的利益。社会整合应该由以实现公共性为己任的政府作为整合者,围绕着经济民主,通过一定的利益分配和平衡机制来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整体利益 强弱势群体 利益失衡 社会整合 经济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产权—股份公司—证券市场——法律制度与经济增长的逻辑演进及其启示 被引量:3
6
作者 陈开琦 邓纲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30-135,共6页
本文主要从历史发展角度考察法律制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论证自工业革命以来出现的持续和长期的经济增长是建立和完善知识产权、现代公司和证券市场三大制度的结果,三种制度之间存在着内在的逻辑关系和层递关系,其共同之处是确立和维护... 本文主要从历史发展角度考察法律制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论证自工业革命以来出现的持续和长期的经济增长是建立和完善知识产权、现代公司和证券市场三大制度的结果,三种制度之间存在着内在的逻辑关系和层递关系,其共同之处是确立和维护产权。这种考察对确立我国适合市场经济要求的法制建设方针,观察和认识改革开放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制度 经济增长 知识产权 股份公司 证券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非均衡经济制度下税法的公平与效率 被引量:22
7
作者 张怡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97-105,共9页
我国的非均衡经济制度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奇迹,这得益于社会转轨时期两种经济模式并存,其制度资源新旧交替的溢出,令"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基本原则左右逢源;然而,贫富失衡的社会必须内生衡平的法律机理予以回应,作为转移... 我国的非均衡经济制度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奇迹,这得益于社会转轨时期两种经济模式并存,其制度资源新旧交替的溢出,令"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基本原则左右逢源;然而,贫富失衡的社会必须内生衡平的法律机理予以回应,作为转移支付实现社会财富公平分享的税法,其调节功能的非均衡构造和回应只有在特定的本土制度资源的基础上对症下药,以税负的实质性公平原则契合现实的不平衡状态,方能达到共富和谐的理想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均衡经济制度 公平与效率 税法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我国经济发展的法治基础 被引量:10
8
作者 李玉虎 《现代经济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0-23,共4页
法治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是当前国际学术界重点关注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之一,而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以来的法治化进程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则是学术界观察分析这一问题的重要样本。综观我国30年的经济改革与法治发展的互动关系可以发展,经济改革... 法治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是当前国际学术界重点关注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之一,而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以来的法治化进程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则是学术界观察分析这一问题的重要样本。综观我国30年的经济改革与法治发展的互动关系可以发展,经济改革初期的经济发展成就是在法治水平较低的情况下实现的;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入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法治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基础性作用。从长期来看,实行法治是促进经济全面协调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改革 经济发展 法律制度 法治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贸易协定对非协定成员国隐性歧视的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杨树明 刘会春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06-112,共7页
众多的区域贸易协定对WTO的多边贸易体制是好是坏,目前说法不一。但是,区域贸易协定具有歧视性是不用争辩的事实。然而,容易为人们所忽略的是区域贸易协定歧视的隐蔽性。该文通过对区域贸易协定造成的贸易转移、投资转移、保障措施过程... 众多的区域贸易协定对WTO的多边贸易体制是好是坏,目前说法不一。但是,区域贸易协定具有歧视性是不用争辩的事实。然而,容易为人们所忽略的是区域贸易协定歧视的隐蔽性。该文通过对区域贸易协定造成的贸易转移、投资转移、保障措施过程中的责任转移和普惠制下的优惠待遇转移等4个方面的分析,探讨了区域贸易协定对非协定成员国带来的隐性歧视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贸易协定 非成员国 隐性歧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型期国家干预之边界考量——基于经济法的认知视角 被引量:9
10
作者 杜仕林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5-18,9,共5页
国家干预边界判定旨在将社会资源配置权在国家与市场间合理分配。鉴于经济法语境中国家干预特质、转型期特点与干预现状,转型期国家干预之边界判定应坚持市场优先、社会公共利益及动与静相结合三个基本原则,转型期国家干预之边界判定标... 国家干预边界判定旨在将社会资源配置权在国家与市场间合理分配。鉴于经济法语境中国家干预特质、转型期特点与干预现状,转型期国家干预之边界判定应坚持市场优先、社会公共利益及动与静相结合三个基本原则,转型期国家干预之边界判定标准可从干预范围、干预对象与干预程度三个层次依次设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法 国家干预 边界判定 原则与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法与社会法的法功能配合——经济法与社会法关系之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甘强 《理论与改革》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27-131,共5页
法的功能是指法作为社会体系的部分,通过自身活动对社会整体或其他部分造成的积极影响。经济法和社会法相对于社会、经济系统而言,两者功能各具有侧重点并具有互补性,二者功能的恰当配合对于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经济法 社会法 法功能 功能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循环经济立法实践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被引量:2
12
作者 叶明 汪洋 《价格月刊》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54-57,共4页
日本已经实现了循环经济法治化,而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才刚刚起步,循环经济法律制度还很不完善,特别是循环经济法的缺失,使相关管理部门难以运用权威的法律手段保障和引导循环经济的持续发展。笔者通过简介日本循环经济立法的成功经验,... 日本已经实现了循环经济法治化,而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才刚刚起步,循环经济法律制度还很不完善,特别是循环经济法的缺失,使相关管理部门难以运用权威的法律手段保障和引导循环经济的持续发展。笔者通过简介日本循环经济立法的成功经验,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循环经济法基本原则,指出构建循环经济法在生产建设、流通消费、激励支持等环节的特有法律制度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经济 立法考察 立法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市场失灵、市场失衡到国家干预——经济法研究路径的再反思 被引量:4
13
作者 陈治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4-58,共5页
作为新兴的部门法———经济法在理论与实务层面面临诸多问题。其中,首要的是从两条传统路径对经济法正当性的求证,即矫治市场失灵与追求实质公平出发,证明国家干预经济及其法律表现形式的经济法具备正当性。对此,学术界基本形成共识。... 作为新兴的部门法———经济法在理论与实务层面面临诸多问题。其中,首要的是从两条传统路径对经济法正当性的求证,即矫治市场失灵与追求实质公平出发,证明国家干预经济及其法律表现形式的经济法具备正当性。对此,学术界基本形成共识。但在这两条论证路径中可能忽视的问题是,国家干预的目标在于恢复效率与实现实质公平,国家对市场的干预不能替代市场机制本身。这一方面意味着国家的干预机制应当对市场失灵的具体表现形式进行具体分析,应当结合市场失灵的相关特点提供有针对性的市场化的解决机制;另一方面,在实现实质公平的过程中,应当注重效率与公平的有机结合,形成效率导向性的公平观。唯此,经济法才能更好地统携效率与公平,达致其论证理路的内在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法 市场失衡 国家干预 研究路径 市场失灵 激励机制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论经济法的人权观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永成 葛方林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6-79,共4页
从法学思维出发,经济法必然要关注其视野下的人权保障问题。经济法视野下的人权表现可以以生存权和发展权的划分作为认知视角。经济法人权观的实质是人权与财产权、经济自由与国家干预权的矛盾,其目的主要在于解决社会强弱势群体间在基... 从法学思维出发,经济法必然要关注其视野下的人权保障问题。经济法视野下的人权表现可以以生存权和发展权的划分作为认知视角。经济法人权观的实质是人权与财产权、经济自由与国家干预权的矛盾,其目的主要在于解决社会强弱势群体间在基本人权实现上的矛盾,实现这个目的的主要手段就是对社会强势群体滥用经济强权的限制和对社会弱势群体的相对扶持。经济法对其人权观的践行还要从根本上诉诸宪法和经济宪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法 人权 社会强弱势群体 经济宪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经济视野中政府责任结构性失衡的法律调整 被引量:4
15
作者 钟雯彬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70-74,共5页
在公共经济领域中,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责任会因主客观原因而产生结构性失衡,出现政府缺位、越位及错位。这种责任配置的失衡造成的负面影响极其巨大,不仅加剧了公共产品经济中既有矛盾的冲突,而且产生了更多的新矛盾,大大加剧了贫富差... 在公共经济领域中,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责任会因主客观原因而产生结构性失衡,出现政府缺位、越位及错位。这种责任配置的失衡造成的负面影响极其巨大,不仅加剧了公共产品经济中既有矛盾的冲突,而且产生了更多的新矛盾,大大加剧了贫富差距和分配不公,对社会稳定形成较大冲击,对此进行有效的法律调整急迫而重要。法律调整的总体思路是应当建立有效的公共选择和公共约束机制。可考虑从公共决策的法制化、依法合理解决公共产品的成本来源问题、依法制约政府利用制度供给的垄断地位而产生的种种失范行为等路径进行法治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经济 政府责任 结构性失衡 法律调整 贫富差距 公共产品经济 公共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TO成员对华贸易摩擦新趋势及应对策略的法律分析——基于对华反倾销贸易磨擦视角 被引量:3
16
作者 徐泉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68-75,共8页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和出口的大幅度增长,我国与其他国家的贸易摩擦进入了高发期。国外对华贸易摩擦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我国正面临着来自两类成员的双重贸易摩擦格局的压力,与发展中成员的贸易摩擦呈逐年扩展。构建我...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和出口的大幅度增长,我国与其他国家的贸易摩擦进入了高发期。国外对华贸易摩擦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我国正面临着来自两类成员的双重贸易摩擦格局的压力,与发展中成员的贸易摩擦呈逐年扩展。构建我国应对贸易摩擦的法律应对策略是消弥当前新一轮贸易保护主义的核心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贸易摩擦 发达国家成员 发展中国家成员 对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法视域中的国家与市场的关系(四篇)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昌麒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3,共1页
关键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经济法理论 政治国家 视域 社会实践 政府失灵 市场失灵 市民社会 宏观调控 市场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农村经济法治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被引量:4
18
作者 卢代富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5期114-117,共4页
中国农村经济法治研究是伴随着中国农村改革的日益深化和农村经济法治建设的不断推进而逐步展开的。在近30年的时间里,中国农村经济法治研究推动了农村法治观念和农村法治信仰的形成,构架了农村经济法治的论证体系,提升了农村经济法治... 中国农村经济法治研究是伴随着中国农村改革的日益深化和农村经济法治建设的不断推进而逐步展开的。在近30年的时间里,中国农村经济法治研究推动了农村法治观念和农村法治信仰的形成,构架了农村经济法治的论证体系,提升了农村经济法治研究成果的数量和质量,打造了一批农村经济法治研究平台。但是,中国农村经济法治研究也存在诸如对农村经济法治研究本身重要性的认知未真正落实在行动上,未能将研究与农村现实世界紧密结合,对中国法学发展和法治化进程的贡献率低等问题。新时期要提升中国农村经济法治的研究水平,须进一步提高对农村经济法治研究的重视度,并根据农村经济法治研究的特点和任务,革新研究方法、树立问题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经济法治研究 回顾 前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法的抉择:在市场自由与国家干预之间 被引量:3
19
作者 叶世清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0-14,共5页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自由和国家干预之间存在着此消彼长的关系,银川出租车风波和房地产市场泡沫的论战反映了这种现实。经济法本着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共利益、实现实质平等的理念和原则,既注重对市场自由和私法自治的尊重,也关注国家干...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自由和国家干预之间存在着此消彼长的关系,银川出租车风波和房地产市场泡沫的论战反映了这种现实。经济法本着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共利益、实现实质平等的理念和原则,既注重对市场自由和私法自治的尊重,也关注国家干预的合法性与合理性,以适度干预的法律方式调整着其中错综复杂的经济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自由 利益 国家干预 权利 经济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边环境协定与多边贸易体制的冲突及解决思路 被引量:1
20
作者 田路 庞子渊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3-24,61,共13页
多边环境协定与多边贸易体制之间无论在基本理念或是具体制度上都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在实践中,两种制度都有其合理的政策目标,它们有所重叠,但这并不意味着,国际社会可以在牺牲一方的前提下,选择另一种制度。自由贸易与环境保护都是实... 多边环境协定与多边贸易体制之间无论在基本理念或是具体制度上都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在实践中,两种制度都有其合理的政策目标,它们有所重叠,但这并不意味着,国际社会可以在牺牲一方的前提下,选择另一种制度。自由贸易与环境保护都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所不可缺少的,但是两者之间的矛盾阻碍了彼此作用的正常发挥,因此有必要根据客观现实的需要选择可行的解决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边环境协定 多边贸易体制 环境贸易措施 冲突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