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SG评级对审计影响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4
1
作者 胡耘通 冉佳灵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104-111,共8页
ESG理念与当前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双碳”战略等新时代目标紧密相连,随着ESG评级在评估企业环境、社会和治理表现方面重要性的日益增加,其对审计领域的影响也变得越来越显著。文章通过综述截止到2023年7月CNKI平台上发表的ESG与审计的相... ESG理念与当前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双碳”战略等新时代目标紧密相连,随着ESG评级在评估企业环境、社会和治理表现方面重要性的日益增加,其对审计领域的影响也变得越来越显著。文章通过综述截止到2023年7月CNKI平台上发表的ESG与审计的相关文献,分析研究现状,并对ESG评级影响审计意见、审计收费、审计质量、审计模式以及内部审计五个方面的因素和机制进行总结。研究发现:ESG与审计的研究在ESG总体研究中所占比重较低,但关注度在逐年增长,说明其作为新兴研究话题具有潜力。此外,国内外尚未建立统一的ESG评级体系,将影响研究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尽管ESG评级对审计意见和费用的影响已有一定共识,但在审计质量方面的研究仍不足且存在分歧,需要深入探究。基于此,提出未来研究展望,期望为持续推进该领域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SG评级 审计影响 影响机制 研究现状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本市场开放、产品市场竞争与审计师选择——基于双重制度压力视角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31
2
作者 陈丽蓉 邓利彬 +2 位作者 郑国洪 姜梦园 陈正威 《审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83-93,共11页
资本市场开放对上市公司监管与信息披露提出了更高要求,对审计师需求亦相应变化。鉴于此,以"沪深港通"交易试点为背景,本文实证检验资本市场开放与上市公司审计师选择相关性以及产品市场竞争的治理效应。研究发现:资本市场开... 资本市场开放对上市公司监管与信息披露提出了更高要求,对审计师需求亦相应变化。鉴于此,以"沪深港通"交易试点为背景,本文实证检验资本市场开放与上市公司审计师选择相关性以及产品市场竞争的治理效应。研究发现:资本市场开放显著提高上市公司选择高质量审计师的意愿,相较于高竞争行业和高市场竞争地位的上市公司,低竞争行业和低市场竞争地位公司审计师选择对资本市场开放的敏感性更强。结果表明,产品市场竞争加强了资本市场开放对选择高质量审计师意愿,双重制度压力产生叠加效应。资本市场开放显著增强国有企业选择高质量审计师的可能性,使之信息披露更能适应市场竞争需要,促使经济实现协调、健康、有序的发展,确保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市场开放 产品市场竞争 审计师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国家治理视角的审计法制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郑国洪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2-9,共8页
国家审计基于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产生并不断演变,是国家治理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同时也是一项需要持续加以完善的法制实践。以宪法确立审计法律地位为标志性起点,我国国家审计立法的历史变迁历经起步、发展、不断完善三大阶段。现阶... 国家审计基于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产生并不断演变,是国家治理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同时也是一项需要持续加以完善的法制实践。以宪法确立审计法律地位为标志性起点,我国国家审计立法的历史变迁历经起步、发展、不断完善三大阶段。现阶段,我国审计法律制度已成体系化且趋向成熟,但仍存在不足之处。从国家治理出发,国家审计法制化是其内生需求。审计立法不仅组成了维系国家有效治理的实现机制,而且促使国家治理良性曲线不断延伸。基于此,文章在全面总结审计立法进程和工作实践的基础上,通过规范分析与理论分析相结合,深入探寻国家审计法制化发展的原因,并提出了完善审计法律规范的几点建议,以助力实现国家审计及其立法工作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审计 国家治理 审计立法 审计法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转型与企业财务风险治理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肖忠意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5-16,共12页
随着我国数字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数字化转型逐渐覆盖了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其带来的经济效益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基于财务风险视角,以2012—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观测样本,实证检验数字化转型对于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及... 随着我国数字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数字化转型逐渐覆盖了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其带来的经济效益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基于财务风险视角,以2012—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观测样本,实证检验数字化转型对于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够显著降低企业财务风险,且该影响在大企业、非高新技术企业以及国有企业中更显著。进一步机制检验结果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够通过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机制降低企业财务风险,即存在“数字化转型—会计信息质量—企业财务风险”机制。本文认为应积极鼓励企业把握数字化转型红利期的发展机遇,充分认识会计信息质量对于企业财务稳健性的提升作用,积极推动数字化转型政府主导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会计信息质量 财务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审计与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创新质量 被引量:18
5
作者 郑国洪 肖忠意 陈海涛 《审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5-36,共12页
我国正由专利申请大国向专利质量强国转变,如何发挥国家审计的监督和激励作用促进企业高质量创新已成为新时代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以2010-2020年央企控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国家审计对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创新质量的提升作用... 我国正由专利申请大国向专利质量强国转变,如何发挥国家审计的监督和激励作用促进企业高质量创新已成为新时代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以2010-2020年央企控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国家审计对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创新质量的提升作用及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国家审计实施后,央企控股上市公司的创新质量显著提升;进一步的机制检验与分析发现,首先,国家审计能够更有效地提升政府研发补贴水平更高、非效率投资水平更高企业的创新质量,表明国家审计能够发挥提升创新质量的监督效应;其次,国家审计能够更有效地提升管理层薪酬激励水平更高、股权激励水平更低企业的创新质量,表明国家审计能够发挥提升创新质量的激励效应。总体而言,本文结论为更加深刻认识国家审计激励创新的监督效应提供了经验证据,对完善国家经济治理现代化与高质量创新发展理论具有一定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审计 创新质量 非效率投资 管理层短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审计、农村金融发展与乡村振兴 被引量:18
6
作者 谢柳芳 曹亚娟 秦潇潇 《审计与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0,共10页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任务之一,而政府审计是保障和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监督机制。基于此,以2011—2018年省级地方审计机关为研究对象,探究政府审计对乡村振兴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政府审计...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任务之一,而政府审计是保障和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监督机制。基于此,以2011—2018年省级地方审计机关为研究对象,探究政府审计对乡村振兴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政府审计能够促进乡村振兴,并通过作用于农村金融发展进而对乡村振兴产生积极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地区市场化程度越低、政府预算偏离度越大,政府审计对乡村振兴的促进作用越强。研究结论为政府审计促进乡村振兴提供了初步的经验证据,并将政府审计功能拓展到乡村振兴领域,对相关部门采取针对性策略,增强审计监督效能、促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审计 乡村振兴 农村金融发展 市场化程度 预算偏离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进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的审计协同机制探索——“双循环”背景下国家审计视角的理论分析框架 被引量:7
7
作者 谢柳芳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0期2-9,共8页
畅通产业链和创新链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内容。而审计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手段与工具,能够促进“双链融合”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实现。研究表明:中国式“政府与市场共同驱动”的经济现代化模式适应了现阶段深化... 畅通产业链和创新链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内容。而审计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手段与工具,能够促进“双链融合”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实现。研究表明:中国式“政府与市场共同驱动”的经济现代化模式适应了现阶段深化改革的经济环境与现实需要,双链融合为创新驱动产业链现代化战略提供支撑;从权力运行、政策执行、制度设计与信息反馈四个方面设计实施审计协同机制,是审计促进双链融合的有效实践路径;该协同机制主要包括协同主体、协同客体、协同对象与协同方式四个要素;可从组织保障、制度保障、技术保障三方面建立协同保障体系。研究结论为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实现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产业链 创新链 审计协同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气污染、政府审计与地方治理——基于社会调和性与经济改革度双重维度的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谢柳芳 孙鹏阁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0-18,共9页
政府审计作为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服务地方治理、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有效手段和工具。利用2009—2017年省级地方政府数据,从社会调和性和经济改革度两个维度衡量地方治理水平,实证检验政府审计在空气污染防治及地方治... 政府审计作为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服务地方治理、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有效手段和工具。利用2009—2017年省级地方政府数据,从社会调和性和经济改革度两个维度衡量地方治理水平,实证检验政府审计在空气污染防治及地方治理中的作用。结果表明:空气污染会导致地方失业水平上升,影响其社会调和性;空气污染会降低当地的消费需求水平,影响其经济改革度;政府审计作为地方治理的手段和工具,能够有效缓解空气污染对地方失业状况和消费需求的消极影响。研究结论为推动社会经济改革提供初步的证据支撑,并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审计的治理功能,为进一步推动政府审计的发展,强化对空气污染的治理,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重要的经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审计 空气污染 社会调和性 经济改革度 地方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逆向混改与审计师选择——来自A股市场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8
9
作者 陈丽蓉 高菲阳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85-99,共15页
逆向混改作为国家扩大国有资本投资渠道、打破民营企业发展瓶颈的重要举措,深刻影响着企业审计师选择的微观行为。以沪深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2010—2020年的数据为样本,通过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逆向混改对审计师选择的影响。研究发现:... 逆向混改作为国家扩大国有资本投资渠道、打破民营企业发展瓶颈的重要举措,深刻影响着企业审计师选择的微观行为。以沪深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2010—2020年的数据为样本,通过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逆向混改对审计师选择的影响。研究发现:是否发生逆向混改显著负向影响企业审计师选择的行为;融资约束、人力资源、股权制衡、监督机制、内部控制质量在逆向混改与审计师选择之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本研究丰富了中国情景下审计师选择的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推进逆向混改提供经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所有制改革 审计师选择 治理效应 资源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能降低上市公司债务融资成本吗 被引量:10
10
作者 肖忠意 陈海涛 李润琪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4-41,共8页
基于2011~2018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样本,利用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指数数据,实证检验城市级别的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上市公司债务融资成本的影响。研究发现:城市级别的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越高,上市公司的债务融资成本越低,且这种影... 基于2011~2018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样本,利用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指数数据,实证检验城市级别的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上市公司债务融资成本的影响。研究发现:城市级别的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越高,上市公司的债务融资成本越低,且这种影响存在显著的异质性特征。进一步的机制分析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能够通过提升城市银行业多样性和降低企业的投融资错配程度对债务融资成本形成显著的中介因子效应。总体而言,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有利于促进金融市场的结构优化,降低企业的债务融资成本,这为推进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进一步提升金融市场活力,降低企业融资负担提供了政策制定的经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新结构经济学 债务融资成本 中介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消费市场的影响及财税法应对 被引量:6
11
作者 廖明月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0-29,共10页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对我国消费市场供给侧和需求侧均产生了不利影响。财税法如何破解疫情造成的消费市场的低迷状态成为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在理论层面,在新冠肺炎疫情语境下,人本税法理论的风险回应性、公益导向性、差异分...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对我国消费市场供给侧和需求侧均产生了不利影响。财税法如何破解疫情造成的消费市场的低迷状态成为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在理论层面,在新冠肺炎疫情语境下,人本税法理论的风险回应性、公益导向性、差异分配性与和谐共生性等内涵能为助推消费市场复苏提供理论支撑和指引。在立法层面,国家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颁布了诸多在供给侧给予企业纾困引导和需求侧激发公众消费潜能的立法。基于现行立法暴露出的问题,我国应在人本税法理论指导下进行完善,具体措施包括加强顶层设计、制定差异化财税政策,减免特定群体税收、完善消费券政策,采取“更加积极”的政策取向并防范风险以及强化财政预算与财政监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肺炎疫情 消费市场 人本税法 财税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发展理念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财税政策选择
12
作者 廖明月 赵磊磊 《财会通讯》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36-142,共7页
2020年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开局起步之年,如何更好地发挥财税政策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支持作用,是理论界与实务界的重要议题。新发展格局下,双城经济圈被赋予新的历史使命。但是,当前财政体制存在地方政府财力与支出责任... 2020年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开局起步之年,如何更好地发挥财税政策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支持作用,是理论界与实务界的重要议题。新发展格局下,双城经济圈被赋予新的历史使命。但是,当前财政体制存在地方政府财力与支出责任不匹配以及地方主体税种缺失等问题,税收政策阻碍成渝地区的产业协同与开放发展;税制设计成为成渝地区绿色发展与共享发展的制约因素。因此,新发展理念成为破除发展困境的逻辑前提,应通过顶层设计将新发展理念嵌入到财税政策的选择中,创新推进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改革及地方税源建设、明确政府间事权划分,完善与国内国际双循环接轨的税收政策以及以绿色发展和共享发展为导向的优化税制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渝地区 双城经济圈 财税政策 新发展理念 地方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