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南地区高中数学学习及其相关因素的调查报告 被引量:5
1
作者 刘静 宋乃庆 《数学教育学报》 2001年第1期62-64,共3页
对西南地区高中毕业后参加工作的各行业社会人士、中学教师、高校学生就高中 数学学习的有关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得到:(1)高中数学课程 的改革有较好的群众基础;(2)现行的高中数学实际为“应试教育”,压... 对西南地区高中毕业后参加工作的各行业社会人士、中学教师、高校学生就高中 数学学习的有关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得到:(1)高中数学课程 的改革有较好的群众基础;(2)现行的高中数学实际为“应试教育”,压抑了学习兴趣; (3)现行的高中数学知识脱离社会发展需要,对人的发展作用较小,公众对删减传统知识 ,增加计算机应用、简单的程序设计、概率统计等实用性知识的呼声很高;(4)在高中数 学教学中对中国传统教与学的方法以及考试评价方法需加强科学的理论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地区 高中 中国 数学改革 数学学习 课程改革 考试评价方法 程序设计 教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高中数学课程学习的比较研究——对大学生群体的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罗万春 宋乃庆 《学科教育》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23-28,共6页
通过问卷调查 ,对大学生中男女生之间、城乡学生之间、民族学生之间关于高中数学的学习目的、学习兴趣、学习方法以及对高中数学课程改革的期望的比较研究 ,得到了一些初步结论 。
关键词 大学生 高中数学 比较研究 数学学习 学习目的 学习方法 课程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中生数学学习观的年级差异调查研究 被引量:22
3
作者 杨新荣 李忠如 《数学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73-76,共4页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生数学学习观到底怎样,是否存在年级差异是一个十分有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研究表明:(1)普遍喜欢数学,数学学习自信高、数学学习成功体验较多,但这种积极态度随着年级的升高而下降且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2)对数学知识...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生数学学习观到底怎样,是否存在年级差异是一个十分有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研究表明:(1)普遍喜欢数学,数学学习自信高、数学学习成功体验较多,但这种积极态度随着年级的升高而下降且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2)对数学知识性质的认识整体上持易谬主义数学观,且随着年级的升高而递增,但整体上还较朴素、模糊且存在年级差异;(3)对数学学习过程的认识整体上倾向于建构性、探索性的,但还不十分明确,且随着年级的升高反而有倾向于接受式学习的趋势,但不存在年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学习观 初中生 级差 数学学习过程 研究课题 数学知识 数学观 建构性 探索性 递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学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17
4
作者 巩子坤 李忠如 《数学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67-71,共5页
提倡“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在数学活动中要让学生经历具体操作、主观感受、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活动过程等新课程的理念,已经为数学教师所接受,并在他们的教学实践中得以体现.两位教师的课堂教学有较大差异:一位教师的教学... 提倡“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在数学活动中要让学生经历具体操作、主观感受、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活动过程等新课程的理念,已经为数学教师所接受,并在他们的教学实践中得以体现.两位教师的课堂教学有较大差异:一位教师的教学方法在本质上仍是传统的讲授式,另一位则较好地体现了课程改革的理念.新课程理念要转化为教师教学行为,尚需时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研究 课堂提问 数学活动 理念的贯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课改新视域:数学史走进新课程 被引量:32
5
作者 李红婷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51-54,共4页
数学史走进新课程有重要的教育价值。数学史走进新课程的基本策略有:1.走进数学教材;2.走进数学教学;3.走进教师教育;4.创建中国的HPM。
关键词 数学史 新课程 教育价值 史学形态 策略 HP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础教育数学创新大课程的广延性与整合性 被引量:4
6
作者 朱德全 魏林 《数学教育学报》 2001年第2期1-5,共5页
数学来自于生活,又必须回归于生活;数学来自于大众,又必须服务于大众;数学在大众生活中得以完善和发展,并赋予活性与灵性.由此,数学创新大课程应是课内向课外的广延性课程,更是基于“以人的发展为本”的学生认知系统与数学学科... 数学来自于生活,又必须回归于生活;数学来自于大众,又必须服务于大众;数学在大众生活中得以完善和发展,并赋予活性与灵性.由此,数学创新大课程应是课内向课外的广延性课程,更是基于“以人的发展为本”的学生认知系统与数学学科系统的整合性课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 广延性 整合性 基础教育 课程创新 课程改革 课程内容 课程评价 课程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学实验教师对数学新教材的困惑及原因探析 被引量:2
7
作者 付天贵 李忠如 《数学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94-96,共3页
数学新课程改革要深入发展,关键在于教师对新教材的理解和把握,在于教师利用新教材的课堂教学.目前,教师在使用小学数学新教材中存在以下困惑:对教材编写结构安排的困惑;对教材语言准确性的困惑;对教材中对学生认知能力认识的困惑.其原... 数学新课程改革要深入发展,关键在于教师对新教材的理解和把握,在于教师利用新教材的课堂教学.目前,教师在使用小学数学新教材中存在以下困惑:对教材编写结构安排的困惑;对教材语言准确性的困惑;对教材中对学生认知能力认识的困惑.其原因是用以指导编写教材的理念和理论出现了偏差或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教材 困惑 课程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推进数学教育改革——21世纪数学课程与教学改革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纪要 被引量:5
8
作者 张奠宙 李忠如 《数学教育学报》 2002年第4期53-55,共3页
“2002年国际数学家大会”卫星会议之一的“21世纪数学课程与教学改革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2年8月17日至19日在重庆召开.会议的报告及论文涉及领域主要包括数学课程与教学改革、大学数学教育、信息技术的使用、教师教育、国际数学教学... “2002年国际数学家大会”卫星会议之一的“21世纪数学课程与教学改革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2年8月17日至19日在重庆召开.会议的报告及论文涉及领域主要包括数学课程与教学改革、大学数学教育、信息技术的使用、教师教育、国际数学教学比较等主题,但比较集中在数学课程改革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交流 国际数学家大会 课程改革 教学改革 教学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学数学新教材“统计与概率”的实验效果调查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刘福林 《数学教育学报》 2004年第3期56-57,共2页
“统计与概率”是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和新教材中全新的内容.新教材“统计与概率”的编写体现了当前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题材选择贴近儿童生活实际;能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统计观念和概率思维.但在编排的层次、题材的选择和可操作性方面有待... “统计与概率”是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和新教材中全新的内容.新教材“统计与概率”的编写体现了当前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题材选择贴近儿童生活实际;能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统计观念和概率思维.但在编排的层次、题材的选择和可操作性方面有待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 数学教材 统计学 概率 实验教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学数学新教材“数学文化”学习效果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孙卫红 《数学教育学报》 2004年第3期62-63,共2页
小学数学新教材“数学文化”对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拓展学生的视野等方面都有积极的作用;小数新教材中以连环画的形式呈现“数学文化”便于学生学习,易被学生所接受,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
关键词 小学 数学教材 “数学文化” 学习效果 学习兴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编写设计探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豫晖 宋乃庆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9-60,共2页
关键词 小学 数学教学 课程改革 “解决问题” 课程标准 西师大版 教学内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学的建构主义与可误主义认知观 被引量:8
12
作者 张广祥 《数学教育学报》 2001年第3期8-11,共4页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数学哲学中出现了可误主义观点,而数学认识论中的建构主义则出现得稍晚.分析二者的关系,一方面可以从一个特定角度探析建构主义的哲学基础,另一方面也可以在建构主义这个较新的理论构架之下给可误主义的立论增添...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数学哲学中出现了可误主义观点,而数学认识论中的建构主义则出现得稍晚.分析二者的关系,一方面可以从一个特定角度探析建构主义的哲学基础,另一方面也可以在建构主义这个较新的理论构架之下给可误主义的立论增添一些较新的内容和诠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哲学 数学认识论 建构主义 可误主义认知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学数学新教材“解决问题”专题教学实践调查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杨豫晖 《数学教育学报》 2004年第3期58-59,共2页
新教材“解决问题”专题在数学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有利于新课程的实施,有利于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对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在编排方式上还要在实验中加以改进,应给学生留出更多的思考空间.
关键词 小学 数学教材 “解决问题”专题 教学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学数学新教材“实践与综合应用”实验调查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辅 《数学教育学报》 2004年第3期60-61,共2页
“实践与综合应用”实验效果好;对教师和学生的发展都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在农村和城市的实验效果无显著差异;新老实验教师对“实践与综合应用”反应差异显著;分散安排与集中安排的“实践与综合应用”可操作性差异显著.
关键词 小学 数学教材 实践教学 综合应用能力 实验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数学教学设计的逻辑起点 被引量:18
15
作者 胡小松 朱德全 《数学教育学报》 2000年第3期33-36,共4页
数学是由问题构成的,数学教学过程实质上是数学问题解决的认知过程,因此,问题教学是数学教学设计的逻辑起点,它贯穿于目标设计、过程设计与评价监控设计之中.
关键词 数学教学 教学设计 逻辑起点 问题教学 问题表达 问题解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数学策略性知识的学习 被引量:9
16
作者 宋乃庆 朱德全 《数学教育学报》 2000年第2期26-30,共5页
数学是由问题构成的,数学学习过程实质上是一种问题解决的过程.问题解决伴随着认知操作的序列性,数学策略性知识的学习比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学习显得尤为重要.为此论及了数学策略性知识学习的表征与量表编制技术.
关键词 策略性知识 学习 量表编制技术 数学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学数学新教材中“解决问题”的教学功能
17
作者 杨豫晖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4期44-47,共4页
随着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颁布,多种版本的小学数学实验教材也纷纷亮相。新课标提出了课程总目标,其中之一就是“解决问题”。解决问题在心理学界、教育心理学界已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但是当它以新教材中教学内容的... 随着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颁布,多种版本的小学数学实验教材也纷纷亮相。新课标提出了课程总目标,其中之一就是“解决问题”。解决问题在心理学界、教育心理学界已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但是当它以新教材中教学内容的形象出现时,似乎又是一个新的亮点。文章立足于教材中教学内容的视角,从课程目标、数学元认知能力、认知策略和问题意识与应用意识4个方面探讨“解决问题”的教学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 数学教材 “解决问题” 教学功能 教学内容 课程目标 元认知能力 认知策略 问题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标准》视角下的数学文化
18
作者 宋宝和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23-25,共3页
数学文化的核心是数学观念系统。探索创新和理性思维是数学文化的精髓,合作意识是数学文化的时代特征。语言特性是数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数学教育中的语言教育要体现综合性。用数学背景知识体现数学文化是必要的,但不是唯一的体现途... 数学文化的核心是数学观念系统。探索创新和理性思维是数学文化的精髓,合作意识是数学文化的时代特征。语言特性是数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数学教育中的语言教育要体现综合性。用数学背景知识体现数学文化是必要的,但不是唯一的体现途径,而且要运用得科学、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文化 数学课程标准 义务教育 数学语言 学习兴趣 教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学数学教育学概论》和《中学数学研究》诚挚邀请全国数学教育专家学者参与编写(编写工作研讨会纪要)
19
作者 李忠如 《数学教育学报》 2002年第4期41-41,共1页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十五” 国家级规划教材 《中学数学教育学概论》 《中学数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数学概念教学的基本策略 被引量:5
20
作者 周建文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43-45,共3页
关键词 数学概念教学 教学策略 描述性定义 概念同化 精确定义 概念形成 本质特征 中学数学 掌握概念 背景知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