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部开发史的反思与“西南”、“西北”的战略选择 被引量:14
1
作者 蓝勇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3-37,共5页
中国西部开发历史上 ,在农林牧三业的选择的理论和实践中 ,存在“农业先进”的误区 ,从根本上看是不注重资源环境与产业的最优配置 ;在这种思想指导下 ,历史上西部屯田的经济效益并不高 ,且对生态的负面影响十分大 ;中国西部地区在历史... 中国西部开发历史上 ,在农林牧三业的选择的理论和实践中 ,存在“农业先进”的误区 ,从根本上看是不注重资源环境与产业的最优配置 ;在这种思想指导下 ,历史上西部屯田的经济效益并不高 ,且对生态的负面影响十分大 ;中国西部地区在历史上存在生态性贫困和结构性贫困 ,西北地区多为生态性贫困 ,西南民族地区多为结构性贫困 ,相比之下结构性贫困更容易改变 ,而西南民族地区的环境承载量更大 ,这为西南开发奠定了更好的条件。在西部开发的产业选择中要树立“适应”就是“先进”的观念 ;加大西部开发中对西南地区开发投入的力度 ,西北地区应在保护生态环境的条件下加大开发的力度 ,实行软开发 ;针对不同的贫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地区开发史 屯田 生态性贫困 结构性贫困 农业 林业 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经济开发的历史进程与可持续发展的反思 被引量:5
2
作者 蓝勇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89-94,147,共7页
通过对中国经济开发史中违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教训进行反思,我们可以发现,现在的退耕还湖、退耕还林、退耕还草,远不仅有生态环境保护的作用,实际上更是一种进行结构性调整、讲求可持续发展的举措,是对历史上种种经济开发举措的纠错和... 通过对中国经济开发史中违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教训进行反思,我们可以发现,现在的退耕还湖、退耕还林、退耕还草,远不仅有生态环境保护的作用,实际上更是一种进行结构性调整、讲求可持续发展的举措,是对历史上种种经济开发举措的纠错和一种历史回归。历史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也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通过对历史上经济开发对传统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的影响进行的分析可以看出,在我国一些落后地区,一方面是传统文化中有形的和无形的文化遗产、自然遗产的大量丧失,一方面又是现代化的步伐十分遥远,形成一种可怕的“双重丧失”。而历史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一旦破坏,多数具有不可回归性,难以恢复和替代。人类总结历史在于少走前人走过的弯路,这是人类进步的表现,故历史上的许多教训绝不能成为我们今天走弯路的借口。经济开发中不仅要考虑当代的环境成本,也要考虑历史和未来的环境成本。中国古代历史上存在认为农业,特别是种植业比畜牧业、林业更先进的误区,现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则存在工矿业一定比农业、畜牧业、林业先进的误区。但实际上地区间的产业选择不在于产业间的先进与落后与否,而在于产业是否与地区的资源、区位、环境相适应,在于产业的科学技术含量是否高,在于产业管理组织理念是否先进。现在国家迫切需要一个从生态、环境、资源、文化保护上对河道渠化控制的总体规划。在西部开发中充分体现“国家关怀”,增大财政转移的力度,一些不适合人类基本生存的地区应向东部地区移民,显现一种东部地区对西部地区的“反哺”与“报答”,强制性完成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开发史 可持续发展 自然遗产 文化遗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三峡地区野生动物的历史分布与变迁 被引量:1
3
作者 杨伟兵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1期116-121,共6页
长江三峡地区在历史上由于生态环境较为良好,曾活动着许多种类的野生动物,如华南虎、长臂猿、白猿、印度犀、独角犀、亚洲象、大熊猫等。但是,随着人类历史的演进和长江三峡地区的逐步开发,长江三峡地区植被受到破坏,生态环境恶化... 长江三峡地区在历史上由于生态环境较为良好,曾活动着许多种类的野生动物,如华南虎、长臂猿、白猿、印度犀、独角犀、亚洲象、大熊猫等。但是,随着人类历史的演进和长江三峡地区的逐步开发,长江三峡地区植被受到破坏,生态环境恶化,野生动物逐渐走向耗损和绝亡之路。文章依据各种资料复原三峡地区历史上野生动物活动情况,探求其历史分布变迁规律,从而吸取人类开发三峡地区的经验教训,为现今建立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三峡地区 野生动物 历史分布 变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移民地名与“湖广填四川”——四川移民地名空间分布和移民的省籍比例探讨 被引量:16
4
作者 黄权生 杨光华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11-118,共8页
移民地名是历史上移民活动的投影,浓缩了大量的移民信息。四川地名对明清之际的“湖广填四川”这一段历史有较强的反映。四川移民地名空间分布规律是:战乱影响剧烈地区,前代土著遗存较少,移民地名较多,反之战乱影响较少,土著遗存较多,... 移民地名是历史上移民活动的投影,浓缩了大量的移民信息。四川地名对明清之际的“湖广填四川”这一段历史有较强的反映。四川移民地名空间分布规律是:战乱影响剧烈地区,前代土著遗存较少,移民地名较多,反之战乱影响较少,土著遗存较多,移民地名较少;移民首选移居地是交通便利、自然条件优越的地区,故四川移民地名沿江及平原地区高于边远山区;四川移民省籍来源由于自然环境、社会文化背景与空间距离的因素湖广籍占了约60%,与重庆、四川地区流传的“湖广填四川”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 移民地名 湖广填四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护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的沉思——评陈国生学术造假事件 被引量:12
5
作者 蓝勇 《学术界》 2000年第3期122-140,共19页
本文以西南师范大学陈国生博士的学术抄袭、学术作假事实为例 ,强调了维护学术道德、建树学术规范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作者呼吁 :“现在的关键是要将那种一时疏忽的失误与长期的、有意的、大范围的学术抄袭和学术作假区别开来、分别对待 ... 本文以西南师范大学陈国生博士的学术抄袭、学术作假事实为例 ,强调了维护学术道德、建树学术规范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作者呼吁 :“现在的关键是要将那种一时疏忽的失误与长期的、有意的、大范围的学术抄袭和学术作假区别开来、分别对待 ,对于前者是善意批评教育 ,而对后者决不能奉行好人主义 ,必修严肃处理 ,以正学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作假 抄袭剽发 学术道德 学术规范 学风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明清云南观赏花卉资源的开发
6
作者 严奇岩 《农业考古》 2003年第3期230-233,共4页
关键词 明清 云南 观赏花卉 花卉资源 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