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土壤学课程教学方法探讨 被引量:4
1
作者 李振轮 李航 蒋先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9期4222-4223,共2页
论述了土壤学课程教学的有效方法,实践证明,这些方法能显著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且提高了教学质量。
关键词 农业资源与环境 土壤学 教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烤烟铅镉含量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被引量:37
2
作者 潘文杰 姜超英 +2 位作者 唐远驹 李继新 黄建国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69-374,共6页
在我国南北主产烟区的7省11县采用统一栽培模式,研究了烤烟Pb、Cd含量及其与环境的关系。结果表明,在烤烟各器官中,Pb含量大于Cd;并且含Pb量为根系>叶片>茎≈烟杈(烟花);含Cd量为叶片>茎≈烟杈(烟花)>根。烟叶Pb、Cd含量为... 在我国南北主产烟区的7省11县采用统一栽培模式,研究了烤烟Pb、Cd含量及其与环境的关系。结果表明,在烤烟各器官中,Pb含量大于Cd;并且含Pb量为根系>叶片>茎≈烟杈(烟花);含Cd量为叶片>茎≈烟杈(烟花)>根。烟叶Pb、Cd含量为下部叶>中部叶>上部叶。在烟株生长发育过程中,烟叶Pb、Cd含量逐渐降低,累积量呈“S”形曲线增加,积累速率呈单峰曲线变化。就地域而言,南方烟叶的Pb、Cd含量高于北方。此外,烟叶Pb、Cd含量的变异系数较大,说明环境条件影响烟叶中的Pb、Cd含量。在气象因素中,烟叶Pb、Cd含量与日照时数呈显著负相关,与降雨量(或相对湿度)呈显著正相关。在烤烟生育期内,南方日照时间短、雨量丰富、相对湿度较大,这些气象因素可能导致南方烟叶Pb、Cd含量高于北方。在土壤因素中,烟叶Pb、Cd含量与土壤交换性Pb、Cd,有机质和有效P含量呈正相关,与土壤pH值呈负相关。因此,在烤烟栽培过程中,选择Pb、Cd含量低的土壤,适量施用石灰,避免大量施用有机肥和重金属污染的P肥可能是降低烟叶过量积累Pb、Cd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气候 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畜禽养殖场粪污对农村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其综合治理 被引量:37
3
作者 谢涛 陈玉成 于萍萍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524-525,共2页
论述了集约化畜禽养殖场粪污对农村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了粪污治理的综合措施,并对关键措施——大中型沼气工程技术的产业化发展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沼气工程 农村生态环境 畜禽养殖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利用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研究——以乐山市峨边县为例 被引量:12
4
作者 刘鎏 黄云 高德山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2348-2349,共2页
对土地利用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进行实证研究,为土地利用规划修编提供依据。构建了乐山市峨边县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指标体系,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并预测指标值分级标准,得出峨边县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的初步评价。
关键词 土地利用规划 环境影响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乐山市耕地资源数量安全评价 被引量:4
5
作者 勾千冬 黄云 白百一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3670-3672,共3页
通过对乐山市耕地资源数量安全评价的研究,确定该区域耕地资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原则及安全指数,结合Delphi法和模糊关系方程求解进行分析,并用熵值法确定参数指标权重。最后对照表格数据对乐山市耕地资源数量安全进行评价并提出政策... 通过对乐山市耕地资源数量安全评价的研究,确定该区域耕地资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原则及安全指数,结合Delphi法和模糊关系方程求解进行分析,并用熵值法确定参数指标权重。最后对照表格数据对乐山市耕地资源数量安全进行评价并提出政策措施及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乐山市 耕地资源数量安全 评价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质量生物学指标研究进展 被引量:141
6
作者 唐玉姝 魏朝富 +2 位作者 颜廷梅 杨林章 慈恩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57-163,共7页
本文对近年土壤微生物、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动物等土壤质量生物学指标研究成果进行了综合评述。土壤微生物是土壤有机组分和生态系统中最活跃的部分,被认为是最敏感的土壤质量生物学指标:微生物生物量代表参与调控土壤中能量和养分循环及... 本文对近年土壤微生物、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动物等土壤质量生物学指标研究成果进行了综合评述。土壤微生物是土壤有机组分和生态系统中最活跃的部分,被认为是最敏感的土壤质量生物学指标:微生物生物量代表参与调控土壤中能量和养分循环及有机物质转化所对应微生物的数量,但须结合多样性研究以弥补其无法反映土壤微生物组成和区系变化的缺陷;微生物群落组成和多样性动态反映土壤中生物类群的多变性和土壤质量在微生物数量和功能上的差异;土壤微生物活性体现在土壤微生物商、微生物呼吸和代谢商等方面,应考虑生物量大小与微生物种群活性间的相关关系以反映微生物种群内的差异。土壤酶活性具有极高时效性,在较短时间内就能反映出土壤质量的变化。土壤动物通常以种类的组成和数量,土壤动物区系的相对丰度、多样性或活性作为评价土壤生物质量的敏感指标。与土壤理化指标相比,土壤生物学指标更能对土壤质量的变化做出灵敏迅速的响应,因而被广泛地用于评价土壤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微生物量 微生物群落组成和多样性 土壤微生物活性 土壤酶活性 土壤动物 土壤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湖地区长期定位试验稻麦两季土壤酶活性与土壤肥力关系 被引量:37
7
作者 唐玉姝 慈恩 +3 位作者 颜廷梅 魏朝富 杨林章 沈明星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000-1006,共7页
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研究了太湖地区水稻土25 a长期定位试验稻麦两季的土壤酶活性与土壤肥力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稻麦两季的脲酶、酸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β-葡糖苷酶和芳基硫酸酯酶活性与肥力因子大都具有不同程度的显著线性相关... 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研究了太湖地区水稻土25 a长期定位试验稻麦两季的土壤酶活性与土壤肥力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稻麦两季的脲酶、酸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β-葡糖苷酶和芳基硫酸酯酶活性与肥力因子大都具有不同程度的显著线性相关关系。特别是酸性磷酸酶和β-葡糖苷酶,其稻麦两季的酶活性与pH、速效氮、速效磷和有机质之间均呈显著或极显著线性相关。结合土壤酶活性及肥力因子对稻麦两季14种处理进行分析,筛选出影响土壤肥力的主要因子群并进行了综合评价:土壤酶活性可作为反映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且磷酸酶、芳基硫酸酯酶和β-葡糖苷酶活性作为综合评价指标优于脲酶。氮磷肥配施是最优的培肥模式;在施用其他肥料的基础上增施磷肥能够提高土壤肥力;不施肥或仅施有机肥均会导致土壤肥力的退化;秸秆还田可提高麦季土壤肥力水平,而对稻季的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成分分析 土壤酶活性 土壤肥力 稻麦轮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库区农业土壤重金属含量特征及污染评价--以Cu Pb和Zn为例 被引量:17
8
作者 宋珍霞 高明 +3 位作者 王里奥 王子芳 谢德体 秦建成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189-2194,共6页
通过田间采样和室内分析,对重庆市三峡库区6个区(县)(丰都、奉节、江津、万州、武隆和忠县)农业土壤中Cu、Pb和Zn的含量特征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同时对其污染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重庆市三峡库区农业土壤Cu、Pb和Zn全量的平均值分别... 通过田间采样和室内分析,对重庆市三峡库区6个区(县)(丰都、奉节、江津、万州、武隆和忠县)农业土壤中Cu、Pb和Zn的含量特征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同时对其污染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重庆市三峡库区农业土壤Cu、Pb和Zn全量的平均值分别为(29.96±12.80)mg·kg-1、(25.45±8.80)mg·kg-1和(64.79±18.79)mg·kg-1;其有效态含量的平均值分别为(1.66±1.36)mg·kg-1、(1.67±1.24)mg·kg-1和(2.95±3.02)mg·kg-1;3种重金属有效态含量变异均明显大于全量的变异;Cu、Pb和Zn有效性系数分别为(5.53±3.77)%、(7.52±7.18)%和(4.36±4.14)%。各区(县)农业土壤Cu、Pb和Zn的有效态与其全量间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Cu、Pb和Zn全量两两间也呈现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各区(县)农业土壤重金属单因子污染状况均表现为Cu>Zn>Pb;各区(县)农业土壤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平均值为0.38±0.20,属安全等级,表明调查区域土壤清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土壤 含量特征 污染评价 三峡库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色土坡地不同种植模式下水土和养分流失动态特征 被引量:36
9
作者 杨红薇 张建强 +2 位作者 唐家良 徐创军 丁德蓉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3期615-619,共5页
以径流小区定位监测为基础,研究了紫色土坡地不同种植模式对水、土及养分流失特征的影响。种植试验结果表明:紫花苜蓿+青蒿模式和连翘+紫苏种植模式能较好地保持水土。各小区养分流失表现为:玉米/红苕模式小区地表径流全氮和有效氮含量... 以径流小区定位监测为基础,研究了紫色土坡地不同种植模式对水、土及养分流失特征的影响。种植试验结果表明:紫花苜蓿+青蒿模式和连翘+紫苏种植模式能较好地保持水土。各小区养分流失表现为:玉米/红苕模式小区地表径流全氮和有效氮含量高于其他小区,玉米/红苕模式和连翘+紫苏模式的小区流失泥沙全氮养分富集度高于其他小区,传统农作模式玉米/红苕通过地表径流和泥沙迁移的全氮流失总量最大,可能造成土壤耕作层肥力下降。观测期间,除由于较强的生物固氮作用,紫花苜蓿+青蒿模式增加了土壤全氮含量外,各种植模式下土壤养分均呈下降趋势,表明各小区均出现较明显的养分流失。试验证明:由于传统农作方式水土流失量最大,导致养分流失量大,对环境有较大影响。因此应注意减少传统农作方式中的地面扰动,并提高雨季地表覆盖率,从而保证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色土坡地 种植模式 保持水土 养分动态 养分流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金属污染土壤植物修复机理研究 被引量:13
10
作者 李文一 徐卫红 +3 位作者 李仰锐 刘吉振 王宏信 熊治廷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6年第4期79-81,共3页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植物修复技术是近年来广泛引起关注的一种成本低廉、对环境友好的修复方法。目前,国内外学者对寻找和培育超积累植物及植物修复土壤重金属的机理进行了大量研究。阐述了植物修复的生理学、分子生物学机制,包括超积累植...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植物修复技术是近年来广泛引起关注的一种成本低廉、对环境友好的修复方法。目前,国内外学者对寻找和培育超积累植物及植物修复土壤重金属的机理进行了大量研究。阐述了植物修复的生理学、分子生物学机制,包括超积累植物根分泌物对根际土壤中重金属的生态效应,超量积累植物对土壤重金属的吸收及其解毒机理,并就该领域的存在问题和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土壤污染 植物修复 超积累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烤烟硒积累及其与土壤和气候关系 被引量:16
11
作者 潘文杰 黄建国 +1 位作者 姜超英 唐远驹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60-265,共6页
在我国南北主产烟区的7省11县采用统一栽培模式,研究了烤烟Se含量及其与环境的关系。结果表明,在烤烟各器官中,含Se量为根系>叶片≈烟杈(烟花)>茎;烟叶Se含量为下部叶<中部叶<上部叶。在烟株生长发育过程中,叶片含硒量差异... 在我国南北主产烟区的7省11县采用统一栽培模式,研究了烤烟Se含量及其与环境的关系。结果表明,在烤烟各器官中,含Se量为根系>叶片≈烟杈(烟花)>茎;烟叶Se含量为下部叶<中部叶<上部叶。在烟株生长发育过程中,叶片含硒量差异不大,累积量成“S”形曲线增加,积累速率呈单峰曲线变化;就地域而言,南方烟叶的Se含量与北方基本一致。此外,烟叶Se含量的变异系数较大,说明环境条件影响烟叶中的Se含量。在气象因素中,烟叶Se含量与日均气温、日均10 cm地温呈显著正相关,与降雨量(或相对湿度)呈显著负相关。在土壤因素中,烟叶Se含量与pH、土壤含Se量呈正相关,与土壤速效磷、有机质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SE 气候 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b、Cd复合胁迫下4种植物抗氧化防御差异性研究 被引量:17
12
作者 高扬 毛亮 +5 位作者 周培 张春华 施婉君 曹杰君 靳治国 时唯伟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836-842,共7页
为了解植物在Pb、Cd复合胁迫下抗氧化系统的响应,研究了重金属超富集植物龙葵、印度芥菜和非重金属超富集植物玉米和萝卜在Pb、Cd复合胁迫下抗氧化系统的变化。研究结果显示:Pb、Cd复合胁迫下超富集植物印度芥菜和龙葵的叶生物量显著减... 为了解植物在Pb、Cd复合胁迫下抗氧化系统的响应,研究了重金属超富集植物龙葵、印度芥菜和非重金属超富集植物玉米和萝卜在Pb、Cd复合胁迫下抗氧化系统的变化。研究结果显示:Pb、Cd复合胁迫下超富集植物印度芥菜和龙葵的叶生物量显著减少,根和茎生物量在低浓度处理下减少不明显;非超富集植物萝卜和玉米的生物量随重金属浓度升高显著降低。超富集植物的SOD活性随重金属浓度升高逐渐升高;4种植物POD活性随重金属浓度变化规律各不相同,非超富集植物玉米和萝卜POD活性总体上随重金属浓度增加而提高;超富集植物叶片MDA含量随重金属浓度升高逐渐升高;印度芥菜和萝卜的总GSH含量显著高于其他两种植物。超富集植物的SOD、MDA、TAST、总GSH和PC与土壤重金属毒性系数呈显著相关;非超富集植物玉米的POD和总GSH与重金属毒性系数呈显著相关,而萝卜的TAST和PC与重金属毒性系数呈显著相关性。不同植物的解毒机制并不相同,因而进一步了解超富集植物的相关酶基因调控对阐明解毒机制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富集植物 非超富集植物 抗氧化系统 重金属毒性系数 解毒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嵌套子集方法对南京市城镇化用地时空变化分析 被引量:11
13
作者 王辉 张学雷 +2 位作者 张薇 孙燕瓷 陈杰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21-427,共7页
随着城镇化的加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土地资源被占用。本文应用嵌套子集方法,并借助RS和GIS技术,利用1984、1995、2000、2003年4期TM卫星遥感影像,对南京市近20年来城镇扩展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984─2003年间,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 随着城镇化的加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土地资源被占用。本文应用嵌套子集方法,并借助RS和GIS技术,利用1984、1995、2000、2003年4期TM卫星遥感影像,对南京市近20年来城镇扩展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984─2003年间,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南京市城镇用地面积不断扩大,填充度从1984年的3.5%提高到2003年的7.2%,增加1倍多,并呈嵌套格局,且嵌套程度越来越高;各乡镇填充度的变化表现出差异性,即市区的乡镇、市区周边的乡镇以及在区县的乡镇的填充度增加较大,其他大部分乡镇的填充度虽然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但增加程度不大,还有一些乡镇的填充度没有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套子集 填充度 城镇用地 南京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盘山华北落叶松人工纯林枯落物储量的空间变异分析 被引量:9
14
作者 莫菲 王彦辉 +4 位作者 熊伟 于澎涛 潘伟 王晶 徐丽宏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5,共5页
在六盘山南侧设置2个20m×20m的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样地,研究枯落物储量的空间分布。结果表明:枯落物储量空间差异明显,2个样地的枯落物储量平均值为1.80和1.68kg.m-2,最大值为2.96和2.71kg.m-2,最小值为0.35和0.34kg.m-2,最大和最小... 在六盘山南侧设置2个20m×20m的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样地,研究枯落物储量的空间分布。结果表明:枯落物储量空间差异明显,2个样地的枯落物储量平均值为1.80和1.68kg.m-2,最大值为2.96和2.71kg.m-2,最小值为0.35和0.34kg.m-2,最大和最小值的比值变化在8~9之间;在不考虑测点空间位置及取样间距的情况下,2个样地枯落物储量的变异系数为0.41和0.56;枯落物储量的空间分布受空间结构性和随机性的多种因素影响,其中林地微地形能解释枯落物储量空间变异的56%,局部洼地利于更多枯落物堆积;2个样地枯落物储量的空间分布函数曲线的理论模型均符合球状模型,且空间自相关程度较大;当以95%的置信区间准确估计华北落叶松林样地的枯落物储量时,最小取样数量为9个1m×1m的样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落叶松 枯落物储量 空间变异 地统计学方法 六盘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定位施肥对太湖地区稻麦轮作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0
15
作者 唐玉姝 慈恩 +3 位作者 颜廷梅 魏朝富 杨林章 沈明星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32-737,共6页
对太湖地区25年长期定位试验田的稻麦两季土壤酶活性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麦季不同施肥处理间的5种土壤酶活性变化没有明显的规律性;无论是仅施化肥还是施有机肥加化肥,稻季5种土壤酶活性的不同肥料配比处理之间绝大多数均无显著差... 对太湖地区25年长期定位试验田的稻麦两季土壤酶活性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麦季不同施肥处理间的5种土壤酶活性变化没有明显的规律性;无论是仅施化肥还是施有机肥加化肥,稻季5种土壤酶活性的不同肥料配比处理之间绝大多数均无显著差异;成对比较显示,稻麦两季绝大多数相同肥料处理的酶活性之间没有显著差异,仅有稻季猪粪加氮磷钾全施(MNPK)处理的酸性磷酸酶活性极显著高于麦季。分析差异不显著的原因,可能与经过多年的长期定位培肥,土壤储积酶已经达到"饱和"水平,因此不会对外源肥料的施用产生显著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麦轮作 土壤酶 长期定位试验 水稻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有机氮用量对烤烟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2
16
作者 刘雪琴 仝瑞建 石孝均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69-71,共3页
为探讨不同有机氮用量对烤烟(云烟85)产量和品质的影响,采用田间试验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NPK总养分用量相同的条件下进行试验。结果表明:(1)配施有机肥可以增加烤烟烟株的株高、叶长、叶宽和叶面积、有效叶数,能有效促进烤烟的生... 为探讨不同有机氮用量对烤烟(云烟85)产量和品质的影响,采用田间试验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NPK总养分用量相同的条件下进行试验。结果表明:(1)配施有机肥可以增加烤烟烟株的株高、叶长、叶宽和叶面积、有效叶数,能有效促进烤烟的生长发育;(2)配施有机肥可以增加烤烟的含糖量,降低上中部叶的氮含量,改善烟叶质量,使烟叶的内在各化学成分更趋于协调,更符合优质烟的要求;(3)配施有机肥能够提高上中等烟叶比例,提高烤烟的产量和产值,产量增加了4%~13%,产值增加了1 153.04~5 101.76元/hm2;(4)在不同有机氮用量的3个处理中,以20%有机氮处理的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氮 烤烟 生长发育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轮作体系不同施氮量甲烷排放比较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宿敏敏 况福虹 +8 位作者 吕阳 赵亚南 傅先友 李群英 雷云飞 张福锁 石孝均 申建波 刘学军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913-920,共8页
【目的】本研究通过在重庆市江津区进行单季稻转换为不同轮作体系的田间试验,测量CH4排放通量,探讨不同轮作体系CH4的排放规律。【方法】试验以玉米-小麦(MW)、水稻-小麦(RW)、水稻-冬水休闲(RF)三种轮作体系为主处理,每种轮作体系设不... 【目的】本研究通过在重庆市江津区进行单季稻转换为不同轮作体系的田间试验,测量CH4排放通量,探讨不同轮作体系CH4的排放规律。【方法】试验以玉米-小麦(MW)、水稻-小麦(RW)、水稻-冬水休闲(RF)三种轮作体系为主处理,每种轮作体系设不施氮对照(N0)、优化施氮(Nopt,即小麦季N 96 kg/hm^2、玉米季或水稻季N 150 kg/hm^2)、传统施氮(Ncon,即小麦季N 180 kg/hm^2、玉米季或水稻季N 225 kg/hm^2)3个副处理。温室气体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进行田间原位测量,每周1 3次,周年监测。【结果】MW、RW、RF体系第一年甲烷排放量分别为CH4-C 13.5、26.7和89.8 kg/hm^2,第二年为第一年相应体系的6.2%、85.1%和263.1%。第一年MW、RW、RF系统N0处理甲烷排放量分别为CH4-C 17.7、30.5、85.7 kg/hm^2,Nopt处理分别为其对照的87.5%、111.3%、111.9%,Ncon处理为对照的41.5%、51.1%、94.8%;第二年MW、RW、RF系统N0处理甲烷排放量分别为CH4-C 0.4、26.0、227.4 kg/hm^2,Nopt为其对照的240.4%、103.9%、104.9%,Ncon为其对照的229.6%、58.6%、100.1%。MW、RW、RF三个轮作体系两年均为甲烷净排放,MW体系以玉米季为主,N0、Nopt、Ncon处理分别占总体系的87.4%、87.2%、76.2%;RW体系以水稻季为主,N0、Nopt、Ncon处理分别占总体系的91.4%、95.7、94.9%;RF体系中以水稻季为主,N0、Nopt、Ncon处理分别占总体系的84.2%、84.9%、84.8%。MW第一年玉米季施肥期甲烷排放累积量占该季总排放量的6%11%,第二年占30%45%;RW水稻季施肥期甲烷排放量占该季总排放量的37%50%,RF水稻季施肥期甲烷排放量占该季总排放量的21%28%,淹水休闲季约占总体系16%,也不可忽略。【结论】水稻-冬水休闲系统甲烷排放最高,水稻-小麦轮作次之,玉米-小麦轮作最低。单季稻改小麦-玉米轮作后第一年,玉米季有明显甲烷排放,第二年则未出现,两年甲烷排放总量无差异;水稻-冬水田轮作,甲烷排放在第二年明显增加。玉米-小麦轮作、水稻-小麦轮作和水稻-冬水休闲系统两年平均值均表现出甲烷的净排放,并以水稻或玉米季为主。大量施氮后,抑制水稻-小麦轮作和玉米-小麦轮作系统甲烷排放,对水稻-冬水休闲系统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 轮作 氮肥 四川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田垄作免耕对土壤真菌多样性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7
18
作者 胡宇 蒋先军 +1 位作者 田波 李航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964-967,共4页
在水田长期垄作免耕处理下,研究了土壤真菌多样性及其在不同大小团聚体中的分布.结果表明,垄作免耕处理下,耕层土壤中,真菌主要分布于粒级为1.0~0.25 mm的土壤团聚体中,同时在>0.053 mm的各级土壤团聚体中垄作免耕处理下真菌数量多于... 在水田长期垄作免耕处理下,研究了土壤真菌多样性及其在不同大小团聚体中的分布.结果表明,垄作免耕处理下,耕层土壤中,真菌主要分布于粒级为1.0~0.25 mm的土壤团聚体中,同时在>0.053 mm的各级土壤团聚体中垄作免耕处理下真菌数量多于常规轮作处理;垄作免耕处理的各级土壤团聚体中都有毛霉和根霉存在,且1.0~0.25mm土壤团聚体中属类最丰富,其simpson多样性指数为0.93,Shannon多样性指数为1.24,常规轮作下属类丰度没有明显变化.稻田垄作免耕提高了不同团聚体中真菌的数量、多样性,改变了真菌在不同大小团聚体中的分布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耕 微生物量 团聚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酸盐细菌的分离、纯化、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25
19
作者 唐亮 张进忠 +1 位作者 于萍萍 孙萍 《山东农业科学》 2008年第1期71-73,共3页
对两种菌肥进行分离硅酸盐细菌,经纯化、鉴定,得到3种硅酸盐菌株。此3种细菌在阿须贝无氮培养基上及无机磷合成培养基上均能正常生长;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上生长微弱;在硅酸盐细菌培养基上生长良好;具有较强的分解硅酸盐的能力,为革兰... 对两种菌肥进行分离硅酸盐细菌,经纯化、鉴定,得到3种硅酸盐菌株。此3种细菌在阿须贝无氮培养基上及无机磷合成培养基上均能正常生长;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上生长微弱;在硅酸盐细菌培养基上生长良好;具有较强的分解硅酸盐的能力,为革兰氏染色阴性(G-)杆菌,过氧化氢酶阳性,葡萄糖发酵产酸阳性,发酵肌醇产酸阳性,经鉴定均为芽孢杆菌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酸盐细菌 分离 纯化 鉴定 芽孢杆菌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增钾缓解铵胁迫下小麦根系受抑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峰 叶静 +4 位作者 高敬文 王强 俞巧钢 何新华 马军伟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923-1933,共11页
分别对硝态氮(NO-3-N)和铵态氮(NH+4-N)培养下的小麦幼苗进行不同水平的钾处理(低钾,1 mmol·L-1;正常,3 mmol·L^-1;高钾,6 mmol·L^-1),探究外源供钾对缓解铵胁迫下小麦根系生长受抑的效果与作用机理。结果表明,NH+4-N条... 分别对硝态氮(NO-3-N)和铵态氮(NH+4-N)培养下的小麦幼苗进行不同水平的钾处理(低钾,1 mmol·L-1;正常,3 mmol·L^-1;高钾,6 mmol·L^-1),探究外源供钾对缓解铵胁迫下小麦根系生长受抑的效果与作用机理。结果表明,NH+4-N条件下,小麦叶片和根系中的NH+4含量较NO-3-N条件下显著(P<0.05)增加,根系生长受到抑制,与NO-3-N条件下的植株相比,NH+4-N条件下相同钾水平的小麦幼苗总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均显著(P<0.05)减少。随着施钾水平的升高,根系受抑制的情况得到缓解。NH+4-N条件下,随着施钾水平的升高,小麦幼苗的叶面积、气孔导度、净光合速率显著(P<0.05)升高,叶和根中的可溶性糖含量显著(P<0.05)升高,叶中蔗糖磷酸合成酶(SPS)活性亦显著(P<0.05)增强,根中生长素(IAA)含量及其与细胞分裂素(CTK)的比值升高。据此推断,在铵胁迫下,增钾处理增强了小麦的光合作用,提高了碳水化合物的合成能力,可为NH+4的同化提供更多的碳架,从而降低体内NH+4的积累;同时,促进了根中植物激素的平衡,最终得以缓解铵胁迫下小麦根系生长受到的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铵胁迫 植物激素 碳转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