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教育家精神的教师自我叙事及其实践路向 |
刘玲玲
罗生全
|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
2
|
教育家精神融入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的价值意蕴、内在机理与实践进路 |
罗生全
吴开兵
|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28
|
|
|
3
|
高质量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现状、困境及路向 |
吴晓丽
罗生全
|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4
|
职业院校教师数字教育胜任力的生成机理与培育路径 |
赵香妹
陈亮
|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5
|
新时代教师教育体系建设:价值、逻辑与路径 |
陈时见
柴恋琪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6
|
|
|
6
|
数字治理赋能新时代教育综合改革:内涵逻辑、模型框架与实践进路 |
罗生全
张俊生
|
《电化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4
|
|
|
7
|
DeepSeek赋能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笔谈) |
罗生全
李霓
宋萑
荣晴
李洪修
王萌萌
雷浩
马玉林
曾文婕
|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北大核心
|
2025 |
12
|
|
|
8
|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民族地区学前教师教育课程的变革——以西藏大学为例 |
李俐
李智元
|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20 |
5
|
|
|
9
|
教育强国的生态基础:数字化技术支撑的学习型社会建设 |
吴南中
邱骏鹏
田娟
|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8
|
|
|
10
|
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的强国价值、内容体系与实践方略 |
罗生全
董照星
|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4
|
|
|
11
|
新人口格局下教育评价改革:面向教育强国的价值重塑与技术赋能 |
邓磊
代少东
|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4
|
|
|
12
|
智能时代教师教学想象力的生成机制及其培育 |
罗生全
刘静
刘玲玲
|
《中国电化教育》
北大核心
|
2025 |
4
|
|
|
13
|
从成效逻辑转向增值逻辑:数字化技术支持教师评价改革的未来指向 |
吴南中
邱骏鹏
|
《远程教育杂志》
北大核心
|
2025 |
3
|
|
|
14
|
人工智能赋能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机遇、挑战与应对 |
王艳艳
|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
2025 |
2
|
|
|
15
|
初中英语教材中融入劳动教育的现状分析及教学策略探索 |
邓晓芳
陈珂含
|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6
|
组织支持感对中小学教师离职倾向的影响——职业适应的中介作用和社会资本的调节作用 |
肖瑶
杨蕊羽
姜鑫婷
周杜易
陈欣钰
|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7
|
初中物理课堂互动中教师的论证话语类型及其作用 |
张正严
许西伶
|
《课程.教材.教法》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8
|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背景下学科教育学发展的困境与出路 |
郑家福
黄梦月
|
《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9
|
算法时代乡村教师评价素养发展的多重挑战与现实应答 |
高杨
陈恩伦
|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
2025 |
3
|
|
|
20
|
科学教育新样态:SNP模式下DeepSeek与地理教学融合的可能与可为 |
郭锐
白莹
胡蓉
向颢
|
《地理教学》
北大核心
|
2025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