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父母与同伴依恋对大学新生心理适应性的影响:社会支持与希望感的多元中介作用 被引量:10
1
作者 向光璨 郭成 +1 位作者 滕召军 崔瑞芳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18年第10期606-612,共7页
为考察大学新生父母依恋、同伴依恋对其心理适应性的影响。本研究采用父母同伴依恋问卷、青少年心理适应性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希望感量表对重庆1290名大一新生进行测查。结果表明:(1)大学新生的父母、同伴依恋与希望感、领悟社会... 为考察大学新生父母依恋、同伴依恋对其心理适应性的影响。本研究采用父母同伴依恋问卷、青少年心理适应性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希望感量表对重庆1290名大一新生进行测查。结果表明:(1)大学新生的父母、同伴依恋与希望感、领悟社会支持、心理适应性之间呈显著正相关。(2)大学新生的父亲、母亲依恋可以完全通过希望感与领悟社会支持的多元中介作用对心理适应性产生影响。(3)大学新生的同伴依恋既能直接预测心理适应性,也能通过希望感和领悟社会支持的多元中介作用对心理适应产生影响。因此,提高希望感和社会支持对干预大学新生的心理适应性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新生 父母、同伴依恋 希望感 领悟社会支持 心理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交往对老年人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2
2
作者 赵丹 余林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6-54,共9页
社会交往是影响老年人认知功能的重要因素。社会交往主要包括社会网络,社会支持和社会参与三方面。研究发现,社会交往对老年人的认知功能具有积极的影响,但是网络类型比网络规模更有利于揭示社会网络与认知功能的关系,而且社会支持并非... 社会交往是影响老年人认知功能的重要因素。社会交往主要包括社会网络,社会支持和社会参与三方面。研究发现,社会交往对老年人的认知功能具有积极的影响,但是网络类型比网络规模更有利于揭示社会网络与认知功能的关系,而且社会支持并非越多越好,对于易感性人群而言,适度的支持才能避免造成认知损伤。此外,尽管社会参与能够对认知功能产生持续的保护作用,但不同活动类型作用于不同的认知领域。未来研究应该继续深化社会网络类型的作用,进一步考察社会支持与认知功能的中介和调节变量,并同时关注社会活动对认知功能的干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网络 社会支持 社会参与 认知功能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暴力视频游戏对个体亲社会性的影响:一项元分析 被引量:12
3
作者 邵嵘 滕召军 刘衍玲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53-464,共12页
暴力视频游戏是一种新兴的娱乐媒介,是指含有描绘个体试图对其他个体造成伤害等内容的视频游戏。亲社会性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重要特征,包括在人际交往中个体所表现出的利他、助人等一切使他人受益的认知、情感和行为。本文采用元分析的... 暴力视频游戏是一种新兴的娱乐媒介,是指含有描绘个体试图对其他个体造成伤害等内容的视频游戏。亲社会性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重要特征,包括在人际交往中个体所表现出的利他、助人等一切使他人受益的认知、情感和行为。本文采用元分析的方法整合国内外已有研究,分析暴力视频游戏对玩家亲社会性影响的主效应,并重点考察各调节变量在暴力视频游戏与亲社会性的关系中产生的作用。通过文献检索,纳入符合要求的文献24篇,包含63个效应值(effect size),总样本量18554人。研究结果显示:暴力视频游戏与亲社会性总效应值显著,但相关较弱(r=-0.10)。调节效应分析表明,暴力视频游戏与亲社会性的关系受到被试性别、被试类型、被试年龄、测量类型与亲社会性测量指标的调节。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采用一般攻击模型与一般学习模型等理论模型指导暴力视频游戏对亲社会行为影响研究,同时优化实证研究中测量亲社会性的实验范式,并且需要重点考察个体差异对暴力视频游戏与亲社会性关系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力视频游戏 亲社会性 元分析 调节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亲社会视频游戏对国外青少年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9
4
作者 张一 陈容 刘衍玲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600-1612,共13页
视频游戏对青少年行为影响的研究焦点主要集中在暴力视频游戏带来的消极影响上。随着研究的深入以及积极心理学的兴起,研究者开始关注亲社会视频游戏对青少年行为的积极影响,并进行了相关的研究,研究大多以一般学习模型为理论框架。一... 视频游戏对青少年行为影响的研究焦点主要集中在暴力视频游戏带来的消极影响上。随着研究的深入以及积极心理学的兴起,研究者开始关注亲社会视频游戏对青少年行为的积极影响,并进行了相关的研究,研究大多以一般学习模型为理论框架。一般学习模型认为亲社会视频游戏通过影响与亲社会相关的认知、情感和生理唤醒而对亲社会行为产生作用。已有研究显示,亲社会视频游戏会促进青少年的亲社会行为,同时减少青少年的攻击性行为。研究者们采用多种方法探索亲社会视频游戏影响青少年行为的心理机制,证明了一般学习模型的理论构想。未来研究需要进一步研究性别、人格、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并开展相关的认知神经机制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社会 视频游戏 亲社会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较思维方式对大学生职业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响:外倾性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3
5
作者 连晓荷 刘晓红 +1 位作者 郭成 滕召军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18年第12期705-713,共9页
采用比较思维诱发任务、内隐联想测验、外显职业性别刻板印象问卷及大五人格问卷对120名大学生施测,以探讨比较思维与大学生职业性别刻板印象的关系及外倾性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1)大学生存在内隐、外显职业性别刻板印象,性别差异不... 采用比较思维诱发任务、内隐联想测验、外显职业性别刻板印象问卷及大五人格问卷对120名大学生施测,以探讨比较思维与大学生职业性别刻板印象的关系及外倾性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1)大学生存在内隐、外显职业性别刻板印象,性别差异不显著。(2)差异性比较思维对职业性别刻板印象影响不显著。(3)外倾性和差异性比较思维的交互作用能预测外显职业性别刻板印象。对于高外倾性个体而言,差异性比较思维能够正性预测外显职业性别刻板印象。结论:外倾性能调节差异性比较思维对外显职业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思维方式 职业性别刻板印象 外倾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度比较:个体内不同领域的比较 被引量:2
6
作者 李振兴 郭成 +3 位作者 邓欢 毛俊 邹文谦 王芳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03-611,共9页
维度比较是指个体将自身某一目标领域的能力与自身标准领域的能力相比较的过程,它是继社会比较和时间比较之后又一重要比较方式。当比较领域性质差异较大,即当比较领域之间进行"远比较"时,会发生强烈的对比效应。随着比较领... 维度比较是指个体将自身某一目标领域的能力与自身标准领域的能力相比较的过程,它是继社会比较和时间比较之后又一重要比较方式。当比较领域性质差异较大,即当比较领域之间进行"远比较"时,会发生强烈的对比效应。随着比较领域性质差异逐渐缩小,即当比较领域之间进行"近比较"时,对比效应会逐步减小,甚至会发生同化效应。维度比较和社会比较都对自我概念具有显著影响,但社会比较的作用明显大于维度比较。未来研究应考虑进一步扩展维度比较的应用范围、加强和其它比较方式的整合、改善其研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度比较 内/外参照模型 同化效应 对比效应 自我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郁反刍的认知神经机制 被引量:14
7
作者 杨营凯 刘衍玲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042-1049,共8页
抑郁反刍是指个体把注意力集中在抑郁症状以及这些症状含意的行为和想法,包含反复思虑抑郁症状、抑郁的可能原因、以及抑郁可能引起的后果。抑郁反刍主要表现出对负性信息过度关注、认知控制缺陷以及非适应性的自我参照加工等认知特点... 抑郁反刍是指个体把注意力集中在抑郁症状以及这些症状含意的行为和想法,包含反复思虑抑郁症状、抑郁的可能原因、以及抑郁可能引起的后果。抑郁反刍主要表现出对负性信息过度关注、认知控制缺陷以及非适应性的自我参照加工等认知特点。基于这些特点,近期脑成像研究发现,抑郁反刍主要与杏仁核、前额叶以及默认网络等脑区或神经网络有关。未来应在不同亚型抑郁反刍的神经机制、基因以及开发有效的干预技术与方法等方面展开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反刍 认知机制 神经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尔茨海默病的早期阶段:主观认知障碍? 被引量:2
8
作者 张馨月 余林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88-495,共8页
主观认知障碍(subjective cognitive impairment,SCI)是指个体有认知障碍主诉,但不存在认知障碍或病理方面的客观证据,近年来成为阿尔茨海默病(AD)研究领域关注的热点问题,不仅是因为其症状本身较为常见,而且研究人员发现SCI的患者相比... 主观认知障碍(subjective cognitive impairment,SCI)是指个体有认知障碍主诉,但不存在认知障碍或病理方面的客观证据,近年来成为阿尔茨海默病(AD)研究领域关注的热点问题,不仅是因为其症状本身较为常见,而且研究人员发现SCI的患者相比无SCI患AD的概率更大,极有可能是AD及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的更早阶段。但目前学界就该症状的预测效果存在极大分歧。本文对主观认知障碍的研究状况进行了系统梳理,主要包括其概念与测量,脑变化与生物标志物,与MCI和AD的关系及对未来研究方向的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观认知障碍 阿尔茨海默病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