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4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教育强国的生态基础:数字化技术支撑的学习型社会建设 被引量:7
1
作者 吴南中 邱骏鹏 田娟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32,41,共11页
建成教育强国是我国教育发展的宏伟目标,具体表现为教育的综合实力强、价值功能强、社会感知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强,蕴含教育本体建设的整体性推进、认知的系统性生成、价值的指向性回应和建设方法论的可持续取向等行动方向。教育强国与... 建成教育强国是我国教育发展的宏伟目标,具体表现为教育的综合实力强、价值功能强、社会感知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强,蕴含教育本体建设的整体性推进、认知的系统性生成、价值的指向性回应和建设方法论的可持续取向等行动方向。教育强国与数字化学习型社会在空间、时间和功能维度上深度耦合,即两者在生成空间上通过竞合关系拓展资源,在建构时间上相互依存、互利发展,在功能关系上相互形塑、支持对方功能实现。作为教育强国建设的生态基础,学习型社会在建设过程中需要通过数字化技术拓展学习者规模、形塑教育与社会互动的环境,服务教育强国的本体建设、认知建设、学习生态优化和可持续方法论的生成,塑造教育强国所需的现代化学习生态、高品质学习条件、“家—校—社”联动教育机制和大规模个性化教学。要实现数字化学习型社会对教育强国的滋养,需要系统强化学习型社会的教育数字化基础能力,完善数字技术功能内嵌的基础环境;夯实建设主体的联动关系,围绕数字化学习建构行动者网络;聚焦学习者数字化参与体验,形成“历时+共时”交织的高品质学习过程;针对数字化生态提高技术适配水平,释放数字化解放教育生产力的巨大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强国 学习型社会 数字化技术 教育生态 数字化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成效逻辑转向增值逻辑:数字化技术支持教师评价改革的未来指向 被引量:1
2
作者 吴南中 邱骏鹏 《远程教育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5-93,共9页
当前,效率主义主导的教师评价遵循成效逻辑,导致教师的关注视角从“教学”转向“成果”,进而引发了评价中的异化现象,如强调问责而非促进教师成长、重视指标完成而忽视教师综合能力提升、偏向个体诉求而忽略公共需求、关注个人发展速度... 当前,效率主义主导的教师评价遵循成效逻辑,导致教师的关注视角从“教学”转向“成果”,进而引发了评价中的异化现象,如强调问责而非促进教师成长、重视指标完成而忽视教师综合能力提升、偏向个体诉求而忽略公共需求、关注个人发展速度而忽视集体协同等。为了纠正这些问题,教师评价应转向以能力增值为导向的评价逻辑。参考“技术—制度—文化”分析框架,结合技术赋能理论与生态理论,并秉持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研究设计了依托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增值评价体系,涵盖其内涵、优势、运行思路和技术架构。该体系强调教师评价中的人文关怀与德性主张,旨在减轻教师负担的同时,营造“诗意栖居”的育人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效逻辑 增值逻辑 教师评价 数字化转型 教师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手机网络使用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54
3
作者 赵希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3-47,共5页
智能化手机终端设备的不断发展,使手机网络成为传播知识和信息的新兴平台,而手机网民成为社会日益关注的新群体。其中,大学生手机用户的增长态势突出,成为手机网络使用的主力军。而了解大学生手机网络使用的现状,分析手机网络的发展对... 智能化手机终端设备的不断发展,使手机网络成为传播知识和信息的新兴平台,而手机网民成为社会日益关注的新群体。其中,大学生手机用户的增长态势突出,成为手机网络使用的主力军。而了解大学生手机网络使用的现状,分析手机网络的发展对大学生思想行为带来的改变,是适应3G时代发展,做好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新热点。该研究针对此问题,采用了自编的"大学生手机网络使用状况调查表",对重庆市四所不同类型高校学生手机网络使用状况进行了问卷调查。从手机网络使用率和依赖度的相关因素、大学生使用手机网络的基本情况、大学生与手机网络的互动关系三个方面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并根据调查结果反映的问题提出了三方面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手机网络 调查与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世纪大学英语学习动机研究:成就、问题与路径 被引量:12
4
作者 付正玲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24-234,共11页
通过对新世纪(2001—2021)发表在CSSCI来源期刊和中文核心期刊上的大学英语学习动机成果进行文献统计,从历时分布、主要研究内容、成就、问题与展望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大学英语学习动机研究成果数量呈现逐渐下滑的趋势,研究主题... 通过对新世纪(2001—2021)发表在CSSCI来源期刊和中文核心期刊上的大学英语学习动机成果进行文献统计,从历时分布、主要研究内容、成就、问题与展望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大学英语学习动机研究成果数量呈现逐渐下滑的趋势,研究主题主要围绕学习动机调控、学习动机发展和学习动机衰退三个板块展开,呈现出从宏观研究到微观研究、从静态研究到动态研究、从共时研究到历时研究、从定性研究到定量研究、从内部研究到外围研究、从正向研究到逆向研究六个学术发展特点。新世纪大学英语学习动机研究取得了四个方面的成就:细化了大学英语学习动机的基本类型和研究维度,提出了大学英语学习动机的调控策略,厘清了大学英语学习动机的发展规律,构建了本土英语学习动机理论体系。但目前新世纪大学英语学习动机研究也面临研究对象定位争议、理论创新遭遇瓶颈、基金支持力度不足、稳定队伍尚未形成等四个困境。未来的研究要重视并明确大学英语教学定位,深化、补充和完善学习动机理论体系,关注混合式教学背景下大学英语学习动机发展,加强学习动机应用研究,拓展研究领域,加大扶持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英语 学习动机 定性研究 定量研究 调控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英语教材对语言能力的培养:问题与借鉴 被引量:7
5
作者 莫启扬 文旭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18-123,共6页
语言教材编写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但当前我国大学英语教材在语言能力培养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以主题模式为主,语言知识、技能不成系统;练习设计不利于语言能力提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探讨3套国外教材在解决这些问题方面的做法,... 语言教材编写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但当前我国大学英语教材在语言能力培养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以主题模式为主,语言知识、技能不成系统;练习设计不利于语言能力提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探讨3套国外教材在解决这些问题方面的做法,以期为我国下一步的教材研究和编写提供参考。在系统性方面,国外教材目标要求明确具体;综合交织各项技能,体现语言整体观;注重技能和能力的系统性。内容和练习设计的科学性方面,国外教材注重个性化学习策略的培养,尊重个体差异;注重词块教学;注重思辨能力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英语 语言能力 教材编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文化的阈限性——以欧茨《掘墓人的女儿》中的扑克牌游戏为例
6
作者 向瑶 刘立辉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5-93,共9页
欧茨小说《掘墓人的女儿》中有诸多扑克牌游戏叙事,但以往评论大都聚焦于二战后犹太移民后裔丽贝卡的身份认同问题,对此游戏鲜有提及。实际上,从“初上牌桌”到“掌握牌局”,丽贝卡一生皆由扑克牌游戏串联,揭露了美国文化的阈限本质。... 欧茨小说《掘墓人的女儿》中有诸多扑克牌游戏叙事,但以往评论大都聚焦于二战后犹太移民后裔丽贝卡的身份认同问题,对此游戏鲜有提及。实际上,从“初上牌桌”到“掌握牌局”,丽贝卡一生皆由扑克牌游戏串联,揭露了美国文化的阈限本质。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其建国历程本身就有阈限特质;在当代,扑克牌游戏成为此特质的具体表达。小说中,丽贝卡与扑克牌游戏的互动映射着美国文化阈限性的利弊两端,也隐含着作者对当代美国社会道德和精神消弭的担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乔伊斯·卡罗尔·欧茨 《掘墓人的女儿》 美国文化 阈限性 扑克牌游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P_(L)有NP_(E)”和“NP_(L)NP_(E)”两种存在构式的对比研究
7
作者 曹阳 文旭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4-64,共11页
学界对“NP_(L)NP_(E)”存在构式的归属仍存分歧,也未厘清它与“NP_(L)有NP_(E)”存在构式之间的关系。现有研究虽有一定描写性成果,但共识不足,需加强这两种构式的对比及异同动因阐释。两种构式本质上共享“容器图式”下的[容器(内容... 学界对“NP_(L)NP_(E)”存在构式的归属仍存分歧,也未厘清它与“NP_(L)有NP_(E)”存在构式之间的关系。现有研究虽有一定描写性成果,但共识不足,需加强这两种构式的对比及异同动因阐释。两种构式本质上共享“容器图式”下的[容器(内容物)]空间概念框架,但二者认知机制分化为两种路径:前者先借隐喻赋予非典型空间成分“容器”“内容物”特征,再通过强制性数量结构对内容物进行计量和特定情境标识,最终生成[NP_(L)NP_(E)]结构,其存在义由[存在处所(存在主体)]结构预设;后者经同类隐喻操作后,与“有”字“某处存在某物”的规约化子场景融合,最终生成[NP_(L)有NP_(E)]结构,其存在义由[存在处所(存在主体)]结构和“有”字协同赋予。两构式时空性呈现对立:“NP_(L)NP_(E)”具有强空间性而无时间性,“NP_(L)有NP_(E)”兼具时间性与空间性。语篇功能上,二者均遵循“从旧信息到新信息”的信息分布模式,但“NP_(L)有NP_(E)”存在构式独有发端功能,“NP_(L)NP_(E)”存在构式承担总结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存在构式 句法语义特征 对比研究 容器图式 时空性 认知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失地农民社区管理现状及路径构建探析——以重庆三溪口社区为例 被引量:2
8
作者 宋辉 汤婷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81-184,共4页
失地农民社区管理是伴随着我国社会转型和城市化进程而出现的社区管理新领域,认清失地农民社区管理的现状,是失地农民社区发展的一个关键性问题。以重庆市三溪口失地农民社区为例,积极探索失地农民社区管理面临的现状,从合理布局基础设... 失地农民社区管理是伴随着我国社会转型和城市化进程而出现的社区管理新领域,认清失地农民社区管理的现状,是失地农民社区发展的一个关键性问题。以重庆市三溪口失地农民社区为例,积极探索失地农民社区管理面临的现状,从合理布局基础设施建设、转变政府职能、明确居委会核心地位、加强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健全保障体系等几个方面构建失地农民社区管理的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地农民社区 管理路径 城市化进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少数民族预科生英语学习策略调查报告——以湖北民族学院2004级民族预科生为例 被引量:3
9
作者 何爱晶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5期139-144,共6页
以少数民族预科生为研究对象,调查了湖北民族学院2004级264名预科生的英语学习策略使用情况。结果显示,学生的成绩和性别对其学习策略的选择产生影响。成绩好的学生更多更有效地使用英语学习策略;女性在所有策略的使用上都优于男性。据... 以少数民族预科生为研究对象,调查了湖北民族学院2004级264名预科生的英语学习策略使用情况。结果显示,学生的成绩和性别对其学习策略的选择产生影响。成绩好的学生更多更有效地使用英语学习策略;女性在所有策略的使用上都优于男性。据此,教师应根据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学习策略的指导和训练,学生则应更为积极主动地采用不同的学习策略来提高自己的成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预科生 学习策略 性别差异 成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遥远的异域:日本文学作品中的“重庆” 被引量:1
10
作者 谭建川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7-32,共6页
在日本文学中,有不少涉及重庆题材的作品,包括诗歌、游记、散文、小说等多种体裁。这些作品既有对由汉语经典文本所构筑的中国形象的缅怀与想象,也有对现实中的近代重庆真实面目的直视与侮蔑,更有对重获新生的战后重庆的颂扬与赞叹。日... 在日本文学中,有不少涉及重庆题材的作品,包括诗歌、游记、散文、小说等多种体裁。这些作品既有对由汉语经典文本所构筑的中国形象的缅怀与想象,也有对现实中的近代重庆真实面目的直视与侮蔑,更有对重获新生的战后重庆的颂扬与赞叹。日本人通过对重庆这一遥远异域的描写和记述,思考与确认"自我"与"他者"的关系,并进一步阐释国家、民族、文化的差异与对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庆形象 日本文学 他者 自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及其启示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雪丽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4-57,共4页
美国是一个文化多元的移民国家,为了实现每个孩子获得成功的教育理念,不断探索出符合多元文化需求的、高效的英语教学理论。通过对美国英语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质量评价等四个方面的分析,提出建立以生为本的英语教学理... 美国是一个文化多元的移民国家,为了实现每个孩子获得成功的教育理念,不断探索出符合多元文化需求的、高效的英语教学理论。通过对美国英语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质量评价等四个方面的分析,提出建立以生为本的英语教学理念环境、丰富英语教学手段、加强师生互动、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英语的能力、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开展评估、加强学生中外文化差异的引导等英语教学改革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英语教学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成式人工智能+教育”的伪主体间性及其风险 被引量:22
12
作者 巫娜 《现代大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7-37,共11页
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正在助推教育的数字化转型。具有语言交流功用、能够进行交互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因具有拟主体、类人化等特点,而被乐观地认为可以作为主体参与到教育活动中,乃至颠覆“人—机”的主客关系。但是,实际上,... 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正在助推教育的数字化转型。具有语言交流功用、能够进行交互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因具有拟主体、类人化等特点,而被乐观地认为可以作为主体参与到教育活动中,乃至颠覆“人—机”的主客关系。但是,实际上,所谓的拟主体氤氲着一种主体幻视,其本质上只是一种披着主体性外衣的高阶客体。由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拟人性构建了互动层面的伪主体性,易形成“主体—主体”的关系错觉,故而我们将“生成式人工智能+教育”的主体性关系视为伪主体间的。正是这种具有迷惑性的主体性关系,生成式人工智能在介入教育活动时,可能会面临不确定的风险。对生成式人工智能拟主体性正向作用的发挥,需要坚持辩证法思维,进一步廓清“生成式人工智能+教育”的本体、认识、价值三维视域,不断强化以学生为核心的主体性培育路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ChatGPT 主体性教育 人工智能教育 人机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认知语言学初探 被引量:6
13
作者 文旭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6,共16页
文化认知语言学是探讨语言与文化认知之间相互作用的跨学科领域,也是认知语言学的最新发展。本文尝试构建文化认知语言学的学科体系,分析文化如何影响和塑造人类认知,以及文化认知如何影响语言结构与使用。本文首先论述认知语言学的文... 文化认知语言学是探讨语言与文化认知之间相互作用的跨学科领域,也是认知语言学的最新发展。本文尝试构建文化认知语言学的学科体系,分析文化如何影响和塑造人类认知,以及文化认知如何影响语言结构与使用。本文首先论述认知语言学的文化视角,解释文化认知这一核心概念,然后阐释文化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基础,最后论述文化认知语言学的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话题。通过论述与举例说明,本文初步构建了文化认知语言学这一新兴学科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认知语言学 认知语言学 文化认知 文化语言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高校外语研究生培养新探索和新实践:院长笔谈 被引量:1
14
作者 赵永峰 文旭 +5 位作者 王欣 刘全国 莫启扬 陈向京 俞森林 马刚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8-173,共16页
四川外国语大学、西南大学和四川大学积极发扬外语学科“资源共享”传统,主动服务“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和西部大开发国家战略,形成了“区域联动、思政铸魂、学科交叉、创新引领”的外语高层次人才培养新理念,着力培养能讲好中国故事... 四川外国语大学、西南大学和四川大学积极发扬外语学科“资源共享”传统,主动服务“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和西部大开发国家战略,形成了“区域联动、思政铸魂、学科交叉、创新引领”的外语高层次人才培养新理念,着力培养能讲好中国故事、参与全球治理的高素质复合型创新人才,成果于2023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023年11月在四川外国语大学召开了“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成果推广交流暨西部地区外语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讨会”,会上四川外国语大学、西南大学、四川大学、陕西师范大学、重庆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外国语学院分享西部外语学科研究培养新探索和新实践,乘风破浪,砥砺前行,不断完善和丰富“区域联动、思政铸魂、学科交叉、创新引领:西部外语学科研究生培养新实践”的内涵要求,更好地服务国家和社会对外语高端人才的新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语学科 研究生 区域联动 思政铸魂 学科交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俗与神圣的空间悖论——《老水手行》的寓言航图与空间伦理探究
15
作者 郭方云 徐妮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4-112,共9页
《老水手行》的航海叙事乃英美学界的热门话题,但其寓言航图暗藏的空间悖论却鲜有论及。本研究以文学地图学和空间伦理学作为概念框架,聚焦柯尔律治诗歌航图与空间伦理的融通关系及深刻寓意。研究发现,老水手所象征的帝国殖民者通过“... 《老水手行》的航海叙事乃英美学界的热门话题,但其寓言航图暗藏的空间悖论却鲜有论及。本研究以文学地图学和空间伦理学作为概念框架,聚焦柯尔律治诗歌航图与空间伦理的融通关系及深刻寓意。研究发现,老水手所象征的帝国殖民者通过“空白化”与“条纹化”的地图空间策略,试图掩盖其暴力扩张与殖民征服的世俗空间伦理面目及帝国衰落焦虑情绪,而以柯尔律治为代表的浪漫主义者在水蛇、神怪、仙灵等造物多样性和仙灵天籁之音的图说描绘中,彰显了有机和谐统一的神圣空间伦理观。两者共同塑造了世俗与神圣的空间悖论,凸显了启蒙理性主义与浪漫感性主义的时代争锋主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柯尔律治 《老水手行》 航海图 空间伦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地理叙事的具身化:以早期现代英国文学为例 被引量:2
16
作者 何荣钰 刘立辉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60-273,共14页
文学地理学主要采用两条研究路径,一是以地理环境为轴心的人—地关系影响论,二是当代空间理论的权力关系批判,二者各有利弊。地理的身体审美是重要的文学地理学思想资源,以身体为视点,对早期现代英国文学的国家地理叙事进行讨论,有助于... 文学地理学主要采用两条研究路径,一是以地理环境为轴心的人—地关系影响论,二是当代空间理论的权力关系批判,二者各有利弊。地理的身体审美是重要的文学地理学思想资源,以身体为视点,对早期现代英国文学的国家地理叙事进行讨论,有助于辨明中西文明交流互鉴视野下的文学地理学资源的当代学术意义。早期现代英国流行国家人格化理论和国王二体论思想,作家将国家地理视为政治身体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生发了国家地理叙事的具身化修辞。几何结构打通了地理景观与人体之间的阻隔,形成了两者之间基于政治伦理的类比修辞;地理图绘与政治身体互为指涉,赋予抽象的地图以政治生命意义;二元对立的性别观念形塑了地理空间的性别表达。地理叙事的具身化修辞具有浓厚的人文色彩,与中国古代地理思想有契合之处,一种系统、丰富的人地关系昭示着文学地理学理论革新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地理学 地理叙事 斯宾塞 莎士比亚 马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儿童早期英语否定转移习得:基于使用的语言习得理论下的个案研究
17
作者 戴慧琴 文旭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0-253,共14页
英语否定转移是中国儿童英语习得的难点之一,目前学界研究成果数量较少,方法单一,尤其缺乏纵向个案研究,习得效果不理想。对一名随父母在澳大利亚生活并在当地就读小学的中国儿童A进行时长13个月的纵向追踪,建立语料库分6个阶段进行研... 英语否定转移是中国儿童英语习得的难点之一,目前学界研究成果数量较少,方法单一,尤其缺乏纵向个案研究,习得效果不理想。对一名随父母在澳大利亚生活并在当地就读小学的中国儿童A进行时长13个月的纵向追踪,建立语料库分6个阶段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儿童的英语否定转移习得以高频典型范例为基础逐渐扩张,儿童二语习得遵循基于高频典型范例的习得机制。中国儿童在早期英语否定转移中出现习得错误,源于一种“固化、杂糅、连带固化机制”,在语言习得过程中,频率会带来固化效应从而有利于语言的习得,但高频率的构式也有可能与相关构式产生杂糅并引起习得错误,习得错误通过连带固化效应进一步在竞争中占据优势,最终产生顽固错误。中国儿童二语习得,一是要利用高频典型范例的锚定作用促进儿童语言习得,二是要警惕高频典型范例与相关构式的杂糅而产生的习得错误,三是要对习得错误及时干预从而避免连带固化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否定转移 儿童英语习得 二语习得 连带固化机制 高频率构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足迹分析法的四川省水资源利用评价 被引量:39
18
作者 邓晓军 谢世友 +2 位作者 秦婷 孙在斌 何冬晓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61-63,共3页
水资源危机已成为全球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日益突出的问题。为创新水资源问题的研究思路和完善水资源管理,通过引进国际水资源领域较先进的水足迹分析法,计算分析了四川省2004年的水足迹及其相关评价指标。结果表明:2004年四川省的水足迹达... 水资源危机已成为全球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日益突出的问题。为创新水资源问题的研究思路和完善水资源管理,通过引进国际水资源领域较先进的水足迹分析法,计算分析了四川省2004年的水足迹及其相关评价指标。结果表明:2004年四川省的水足迹达1 073.38亿m3,人均水足迹为1 249 m3/a,水匮乏度为44.10%、水自给率达99.18%,而水依赖度仅为0.82%,过高的自给率和水足迹给该省的水资源带来巨大的压力。最后,对四川省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提出了调整产业结构、优化配置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加强虚拟水贸易和改变消费方式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足迹 分析法 虚拟水 水资源评价 四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智能理论在任务型英语教学中的现实化 被引量:28
19
作者 宋雪松 文旭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52-55,共4页
外语学习过程涉及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等一系列智力因素。因此,分析和掌握教学对象的智力因素是外语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多元智能理论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习过程,注重通过丰富的教学活动形式培养学生的多方面能力。从多元智能观的... 外语学习过程涉及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等一系列智力因素。因此,分析和掌握教学对象的智力因素是外语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多元智能理论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习过程,注重通过丰富的教学活动形式培养学生的多方面能力。从多元智能观的基本思想出发,探讨多元智能观在英语教学改革中倡导的教学方式——任务型教学法中的现实化,有助于英语教师系统全面地开发学生的多种智能,促进英语教学质量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智能 任务型教学法 现实化 英语教学 综合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外语课堂中教师话语的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10
20
作者 李航 杜尚荣 李森 《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1-45,共5页
就语言类课堂而言,教师话语不仅是学生话语的示范,更是影响学生语言学习环境的重要因素,其质量高低直接决定学生语言习得的效果。在我国外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话语存在着话语量偏大、提问的开放性不够、师生言语互动偏少、教师的反馈缺乏... 就语言类课堂而言,教师话语不仅是学生话语的示范,更是影响学生语言学习环境的重要因素,其质量高低直接决定学生语言习得的效果。在我国外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话语存在着话语量偏大、提问的开放性不够、师生言语互动偏少、教师的反馈缺乏对学生的激励和尊重等问题。为此,外语教师必须更新教学理念、转变课堂角色,完善教育知识、提升教师话语能力,加强教师话语反思、改进教师话语策略,才能进一步提高外语课堂教学水平,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语言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语课堂 教师话语 问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