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西南地区社区人群血清尿酸水平与糖尿病发病的相关性及其性别差异性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仲跻园 万沁 《山东医药》 CAS 2018年第30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中国西南地区社区人群血清尿酸(UA)水平与糖尿病发病的相关性及性别的差异。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四川泸州地区行健康体检的3 830例社区居民进行横断面研究,采用尿酸酶比色法测定血UA水平,将所有受试者根据血UA水平... 目的探讨中国西南地区社区人群血清尿酸(UA)水平与糖尿病发病的相关性及性别的差异。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四川泸州地区行健康体检的3 830例社区居民进行横断面研究,采用尿酸酶比色法测定血UA水平,将所有受试者根据血UA水平分为低UA(男性≤148μmol/L,女性≤88μmol/L)、正常UA(男性149~416μmol/L,女性89~357μmol/L)、高UA(男性≥417μmol/L,女性≥358μmol/L)三个水平。分析不同血UA水平者的糖尿病发病情况,分析男性、女性不同UA水平者糖尿病发病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法分析血UA水平对糖尿病发病的影响。结果 3 830例受试者的血UA水平为(323.5±16.9)μmol/L。低UA水平者187例、正常UA水平者2 629例、高UA水平者1 014例。高UA水平者糖尿病发病比例高于正常UA和低UA水平者(P均<0.01)。男性中低UA水平者糖尿病发病比例高于正常UA及高UA水平者(P均<0.01);女性中高UA水平者糖尿病发病比例高于正常UA及低UA水平者(P均<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正常UA水平者相比,高UA水平者糖尿病的发病风险OR为1.5(P<0.01)。结论中国西南地区社区人群血UA水平增高时糖尿病发病较高,男性低UA水平、女性高UA水平与糖尿病发病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酸 血糖 糖尿病 性别 男性 女性 大样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髓系白血病患儿FLT3-ITD、CEBPA、NPM1、DN-MT3A、RAS基因突变特征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0
2
作者 王兴娟 陈希 +5 位作者 苏庸春 豆虎 袁兰 于洁 苗静琨 包黎明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6期415-419,共5页
目的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儿FLT3、CEBPA、NPM1、DNMT3A、NRAS和KRAS基因突变特征及其临床预后意义。方法收集217例初诊AML患儿骨髓标本,采用PCR扩增产物Sanger测序法检测FLT3、CEBPA、NPM1、DNMT3A、NRAS和KRAS基因突变情况,收集... 目的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儿FLT3、CEBPA、NPM1、DNMT3A、NRAS和KRAS基因突变特征及其临床预后意义。方法收集217例初诊AML患儿骨髓标本,采用PCR扩增产物Sanger测序法检测FLT3、CEBPA、NPM1、DNMT3A、NRAS和KRAS基因突变情况,收集临床资料,探究各基因突变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意义。结果本研究中突变率最高的是NRAS(11.9%),其他依次为CEBPA(10.0%)、FLT3-ITD(5.7%)、KRAS(3.0%)、NPM1(1.4%),未检测出DNMT3A突变。KRAS突变均发生于M5型,NPM1突变均发生于M2型。FLT3-ITD突变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109/L)较非突变组明显升高[104.0(19.8,201.0)vs 11.4(3.8,38.7),Z=-3.061,P=0.002];KRAS突变组年龄明显低于非突变组[2.0(1.0,3.3)岁vs 7.0(3.0,10.0)岁,Z=-2.282,P=0.005]。FLT3-ITD突变组患儿总生存率较非突变组明显降低(25.0%vs 52.5%,χ2=4.993,P=0.026);无病生存率呈减低趋势(33.3%vs 60.6%,χ2=3.750,P=0.053)。RAS突变组与非突变组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FLT3-ITD突变是AML患儿患者的不良预后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儿童 基因突变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HHLA2表达变化及其意义 被引量:1
3
作者 刘春 邓述恺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1期64-66,共3页
目的观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人内源性逆转录病毒-H-长末端重复关联蛋白2(HHLA2)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 NSCLC组织60例份(肿瘤组),癌旁组织(至少距肿瘤边缘5 cm以上)30例份(癌旁组),采用免疫组化En Vision法检测两组HHLA2... 目的观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人内源性逆转录病毒-H-长末端重复关联蛋白2(HHLA2)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 NSCLC组织60例份(肿瘤组),癌旁组织(至少距肿瘤边缘5 cm以上)30例份(癌旁组),采用免疫组化En Vision法检测两组HHLA2,分析HHLA2表达与NSCLC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肿瘤组及癌旁组HHLA2阳性率分别为81.67%、13.33%,两组比较,P<0.05。HHLA2表达与NSCLC患者性别、年龄、吸烟情况、病理类型、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均无相关性(P均>0.05)。结论 NSCLC组织中HHLA2表达升高,其表达与NSCLC临床病理参数均无相关性;HHLA2可能成为NSCLC免疫检查及治疗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内源性逆转录病毒-H-长末端重复关联蛋白2 非小细胞肺癌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胰腺炎局部并发症微创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4
作者 苏江林 许承 汤礼军 《山东医药》 CAS 2018年第38期97-100,共4页
目前急性胰腺炎的治疗以对症治疗为主,而急性胰周液体积聚、急性胰周坏死物积聚、包裹性胰腺坏死、胰腺假性囊肿等局部并发症则需要外科干预治疗。传统的开腹手术并发症多、病死率高,微创治疗可以有效降低病死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急性... 目前急性胰腺炎的治疗以对症治疗为主,而急性胰周液体积聚、急性胰周坏死物积聚、包裹性胰腺坏死、胰腺假性囊肿等局部并发症则需要外科干预治疗。传统的开腹手术并发症多、病死率高,微创治疗可以有效降低病死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急性胰周液体积聚早期可采取保守治疗,积液量较大、一般情况较差者可采取腹腔穿刺引流术治疗;急性胰周坏死物积聚可采取内镜经腔引流或经皮引流,对引流后没有明确改善者可进一步考虑行开放坏死组织清创术;包裹性胰腺坏死的干预方式包括经皮导管引流术、内镜辅助下腹膜后清创术、经窦道坏死组织清创术、腹腔镜坏死组织清创术、内镜下经胃坏死组织清创术;胰腺假性囊肿的干预方式包括经皮穿刺置管引流、开腹手术引流、腹腔镜手术引流、内镜经胃引流、内镜经十二指肠乳头引流。微创干预方案要求临床医师、影像学专家及胃肠内镜专家的倾力协作,明确并缩小其适应患者群和适应操作时机,才能提高急性胰腺炎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局部并发症 微创 腹腔穿刺引流术 经皮导管引流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交感神经消融术中采用的消融器械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余江 张润峰 《山东医药》 CAS 2020年第27期95-99,共5页
肾交感神经消融术为降低难治性高血压患者血压的有效方法。消融器械系统主要有射频消融器械、超声消融器械、冷冻消融器械、化学消融器械。射频消融器械根据消融电极形状分为射频导管消融器械和射频球囊消融器械。常见射频导管消融器械... 肾交感神经消融术为降低难治性高血压患者血压的有效方法。消融器械系统主要有射频消融器械、超声消融器械、冷冻消融器械、化学消融器械。射频消融器械根据消融电极形状分为射频导管消融器械和射频球囊消融器械。常见射频导管消融器械主要有SymplicityTM系统、Symplicity Spyral系统、Enlig HTN系统、Flash Piont Tm系统、Iberis系统,射频球囊消融器械主要有One Shot系统、Vessix V2系统。射频消融器械可直接接触肾动脉内膜施加射频能量逐点热消融外膜交感神经,实现有效的血压降低,但存在交感神经消融不彻底的可能。超声消融器械主要包括PARADISE系统、TIVUS系统、Kona系统,其通过发放高频率声波能量,在不接触肾动脉内膜情况下对外膜交感神经进行环状消融,具有血管内远距离传送能量、交感神经消融充分、保护肾动脉内膜等特点。常见冷冻消融器械为Cryofocus冷冻消融系统和Freezor Xtra 7Fr冷冻消融导管系统,其通过在消融靶点部位释放制冷剂,气化时带走大量热量使消融区域的温度快速降低、组织深度冷冻,最终使局部神经组织坏死,实现交感神经传导阻断作用,具有操作简单、消融更彻底、内皮损伤小等特点。化学消融系统主要有Peregrine无水酒精化学消融系统、Bullfrog系统神经毒素类消融系统、CT或MRI引导下的经皮穿刺肾血管外药物消融,其通过应用微导管向肾动脉外膜间隙交感神经分布部位注射神经毒素物质,如无水酒精、肉毒毒素、长春新碱,使神经坏死,起到阻断交感神经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融器械 射频消融器械 超声消融器械 冷冻消融器械 化学消融器械 肾交感神经消融术 高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oJ基因修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大鼠脑出血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6
6
作者 刘茂春 刘亮 +4 位作者 普娟 陈慧 刘学良 徐斌 郑晓梅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70-475,共6页
目的目前载脂蛋白J(Apo J)对脑出血的神经保护作用尚不明确,文中旨在探讨携带载脂蛋白J基因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移植对脑出血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大鼠BMSCs;通过脂质体介导重组质粒p EGFP-N1-Apo J... 目的目前载脂蛋白J(Apo J)对脑出血的神经保护作用尚不明确,文中旨在探讨携带载脂蛋白J基因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移植对脑出血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大鼠BMSCs;通过脂质体介导重组质粒p EGFP-N1-Apo J转染BMSCs。将96只SD大鼠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Apo J/BMSCs组、BMSCs组和对照组,通过"二次注血法"制作大鼠脑出血(ICH)模型,造模成功后24 h分别移植等体积转染Apo J基因的BMSCs悬液、BMSCs悬液和等渗盐水至3组大鼠脑出血部位。在移植后1、3、5、7d的不同时间点,利用改良神经功能评分(m NSS)评估大鼠神经功能恢复情况,通过干湿重法测量脑含水量,并采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各组大鼠补体C3表达的差异。结果 3组大鼠移植后1 d的m N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移植后3、5、7 d时Apo J/BMSCs组的m Nss评分[(8.13±0.99、6.75±1.04、5.63±0.52)分]显著低于BMSCs组[(9.25±1.28、8.50±1.41、7.00±0.54)分]和对照组[(10.88±0.84、9.75±0.89、7.88±1.25)分],且BMSCs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Apo J/BMSCs组1、3、5、7 d脑组织含水量[(78.17±0.82)%、(78.68±0.55)%、(77.00±0.58)%、(75.89±0.46)%]显著低于同时间点BMSCs组[(78.83±0.56)%、(79.12±0.26)%、(78.13±0.46)%、(76.86±0.29)%]和对照组[(80.38±0.35)%、(81.47±0.26)%、(79.74±0.41)%、(78.44±0.44)%],其中BMSCs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Apo J/BMSCs组1、3、5、7 d的C3表达(0.096±0.011、0.083±0.005、0.064±0.009、0.045±0.007)较BMSCs组(0.212±0.014、0.164±0.013、0.105±0.010、0.091±0.004)和对照组(0.440±0.006、0.604±0.011、0.333±0.010、0.141±0.003)显著下调(P<0.05),其中BMSCs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Apo J可通过抑制补体激活介导的继发性脑损伤,减轻脑水肿,从而促进脑出血大鼠神经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脂蛋白J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脑出血 脑含水量 神经功能评分 补体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镜下外侧韧带修复治疗慢性踝关节不稳的系统回顾 被引量:8
7
作者 王廷帆 魏代清 鲁晓波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9年第6期159-164,共6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外侧韧带修复治疗慢性踝关节不稳(CAI)的可行性。方法系统检索Pub Med、EMBASE、Cochrane数据库、科学网、中国知网、维普、万方和百度学术等数据库,检索时限从建库至2018年2月,收集关节镜下外侧韧带修复治疗CAI的临床...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外侧韧带修复治疗慢性踝关节不稳(CAI)的可行性。方法系统检索Pub Med、EMBASE、Cochrane数据库、科学网、中国知网、维普、万方和百度学术等数据库,检索时限从建库至2018年2月,收集关节镜下外侧韧带修复治疗CAI的临床研究,结局指标包括患者术前条件、术后功能恢复、并发症等。结果共纳入16项临床研究,791例患者。9项研究报道术后平均美国矫形足与踝关节学会(AOFAS)评分达到了优(范围:90~100分),6项研究报道术后平均AOFAS评分达到了良好(范围:75~89分),没有研究报道术后平均AOFAS评分为可和差。并发症共75例,有3例患者因复发踝关节不稳再次手术。结论关节镜下踝关节外侧韧带修复可以作为一种可行的手术方案治疗CAI,但关节镜下修复可能会导致更高的并发症发生率,需更多的标本研究、临床试验和关于开放手术和关节镜手术的对照研究,以进一步评估关节镜治疗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踝关节不稳 外侧韧带损伤 关节镜 Brostrom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化生长因子-β1在肝纤维化中的作用 被引量:8
8
作者 曾智江 彭强 《肝胆外科杂志》 2016年第2期155-158,共4页
1TGF-β1的分泌、释放和活化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growthfactor—βTGF—β)是肝纤维化最重要的细胞因子,它与肝星状细胞活化、肝纤维化的发展、细胞外基质的代谢密切相关。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Β1 肝纤维化 肝星状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生成素样蛋白4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9
作者 孙瑶 周琦 吕红彬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97-500,共4页
血管生成素样蛋白4(angiopoietin-like protein 4,ANGPTL4)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新的分泌型糖蛋白,它与脂代谢、血管生成、肿瘤以及其他代谢性疾病等密切相关。有研究显示ANGPTL4在糖尿病性眼病的发展过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而且有望成为... 血管生成素样蛋白4(angiopoietin-like protein 4,ANGPTL4)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新的分泌型糖蛋白,它与脂代谢、血管生成、肿瘤以及其他代谢性疾病等密切相关。有研究显示ANGPTL4在糖尿病性眼病的发展过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而且有望成为治疗缺血性视网膜病变的重要靶向因子。本文就ANGPTL4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可能存在的作用与机制进行探讨,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机制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生成素样蛋白4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血管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胺酮对星形胶质细胞葡萄糖吸收的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嘉鑫 冯建国 +2 位作者 贾静 刘行 王晓斌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3期247-252,共6页
目的探讨氯胺酮对人星形胶质细胞葡萄糖吸收、葡萄糖转运蛋白(glucose transporters,GLUTs)及相关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以培养的正常人星形胶质细胞株(HA1800)为研究对象,将细胞分为50μmol/L氯胺酮处理0(对照组),0.5,3,6,12,24 h,作用... 目的探讨氯胺酮对人星形胶质细胞葡萄糖吸收、葡萄糖转运蛋白(glucose transporters,GLUTs)及相关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以培养的正常人星形胶质细胞株(HA1800)为研究对象,将细胞分为50μmol/L氯胺酮处理0(对照组),0.5,3,6,12,24 h,作用结束后加入荧光标记2-脱氧葡萄糖(2-NBDG)检测HA1800细胞的葡萄糖吸收情况。将细胞分别用0(对照组),10,25,50,100,200μmol/L的氯胺酮处理6 h,作用结束后加入2-NBDG检测细胞葡萄糖吸收情况。将细胞分别用0(对照组),10,25,50,100μmol/L的氯胺酮处理6 h,处理结束后用Western blot检测GLUTs,同时检测ERK1/2、AKT、AMPK信号通路的表达。将细胞分别用0(对照组)和50μmol/L氯胺酮作用6 h后免疫荧光观察p-ERK1/2细胞内分布。结果与0 h比较,50μmol/L氯胺酮作用6 h时增加HA1800细胞的葡萄糖吸收(P=0.018)。与0μmol/L比较,25,50,100μmol/L氯胺酮处理6 h后,HA1800细胞的葡萄糖吸收显著增加(P 25μmol/L=0.0033,P 50μmol/L=0.0001,P 100μmol/L=0.0074)。与0μmol/L比较,50μmol/L氯胺酮作用6 h后GLUT3(P=0.014)以及p-ERK1/2(P=0.0069)蛋白表达明显增加。与0μmol/L比较,免疫荧光检测显示50μmol/L氯胺酮组p-ERK1/2从细胞质向细胞核聚集明显。结论氯胺酮可能通过ERK1/2信号通路促进人正常星形胶质细胞葡萄糖吸收和GLUT3表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胺酮 葡萄糖吸收 星形胶质细胞 ERK1/2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毒素耐受相关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雪 胡迎春 钟武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6期773-778,共6页
目的搜寻内毒素耐受相关的核心基因,探讨其在脓毒症中产生及发展的内在机制。方法从GEO数据库下载raw264.7细胞相关基因表达谱数据GSE8621,筛选出其中的脓毒症模型与内毒素耐受模型的样本芯片数据,将其分为脓毒症组和内毒素耐受组,运用... 目的搜寻内毒素耐受相关的核心基因,探讨其在脓毒症中产生及发展的内在机制。方法从GEO数据库下载raw264.7细胞相关基因表达谱数据GSE8621,筛选出其中的脓毒症模型与内毒素耐受模型的样本芯片数据,将其分为脓毒症组和内毒素耐受组,运用在线数据分析软件GCBI对该芯片数据进行处理,筛选出两组间的差异基因并对差异基因进行基因本体论(GO)功能富集分析、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基因共表达分析,通过STRING在线平台进行蛋白质的相互作用分析。结果两组数据进行对比后,共有2584个差异基因被找到(P<0.05);与脓毒症组相比,内毒素耐受组中有1618条下调基因、966条上调基因。结果表明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参与了转录的调节、细胞的凋亡以及蛋白质的磷酸化等生物进程,而功能通路分析显示这些差异基因主要集中于代谢相关通路、MAPK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肿瘤相关信号通路、Jak-STAT信号通路、NF-κB信号通路、TLRs信号通路等,并且基因Pik3r2、Nfkb1、Plcg2、Gnai3、Rac3、Src、Rnd1、Edn1、Socs3、Il10被筛选为核心基因。结论通过基因芯片对脓毒症组及内毒素耐受组的转录组学进行测序、分析,发现两组之间的差异基因,通过网络模块的建立,将基因Pik3r2、Nfkb1、Plcg2、Gnai3、Rac3、Src、Rnd1、Edn1、Socs3、Il10筛选为与内毒素相关的核心基因,这其中包括已经被证实的与脓毒症密切相关的基因及部分未被证实的基因,这为脓毒症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毒素耐受 生物本体论 信号通路 共表达 蛋白质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足细胞应激在肾小球疾病发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翠琼 林云 曹灵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4期101-103,共3页
足细胞损伤是介导肾小球疾病进展的关键因素。足细胞可通过机械应激、氧化应激、免疫应激等方式对各种应激产生适应性反应,并通过应激后的损伤导致足细胞足突消失、基底膜异常、足细胞损伤与脱离等细胞学变化,并最终可致肾小球硬化的发... 足细胞损伤是介导肾小球疾病进展的关键因素。足细胞可通过机械应激、氧化应激、免疫应激等方式对各种应激产生适应性反应,并通过应激后的损伤导致足细胞足突消失、基底膜异常、足细胞损伤与脱离等细胞学变化,并最终可致肾小球硬化的发生,在肾小球疾病进展中发挥了关键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细胞 应激 肾小球硬化 基底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随医生查房对实习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芳 《现代医院》 2016年第9期1357-1358,1361,共3页
目的探讨随医生查房对实习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某院2014年3月-2015年6月在心血管内科实习的160名护理本科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中80名护生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带教,另外80名护生作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带教基础上每周2... 目的探讨随医生查房对实习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某院2014年3月-2015年6月在心血管内科实习的160名护理本科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中80名护生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带教,另外80名护生作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带教基础上每周2次随主任医师查房,实习时间为6周,所有研究对象在入科时均采用评判性思维测量表(CTDI-CV)进行评分,出科前再次采用评判性思维测量表(CTDI-CV)进行评分。结果观察组护生出科时评判性思维各项得分及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医生查房能增强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生 查房 评判性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雌激素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向小红 吕红彬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96-500,共5页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所有微血管病变中最严重且常见的致盲性眼部并发症。DR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明确,其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存在多种学说。近年来DR的发生与性别、激素水平的关系成为眼科研究的热点,...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所有微血管病变中最严重且常见的致盲性眼部并发症。DR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明确,其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存在多种学说。近年来DR的发生与性别、激素水平的关系成为眼科研究的热点,研究发现绝经后女性DR患病率明显增加,其中雌激素变化起着主要作用。了解雌激素与DR之间的关系将有助于DR的临床诊疗。本文就雌激素与DR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雌激素 雌激素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乐眠联合普瑞巴林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50例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6
15
作者 邓茂 廖勇梅 《北方药学》 2016年第9期24-25,共2页
目的:百乐眠联合普瑞巴林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观察其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照组50例采用普瑞巴林75mg bid,维生素B110mg tid,甲钴胺片0.5mg tid等药物治疗,观察组50例,在此基础上给予百乐眠1.08bid,连续2周后改为1.08qn再使用2周,... 目的:百乐眠联合普瑞巴林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观察其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照组50例采用普瑞巴林75mg bid,维生素B110mg tid,甲钴胺片0.5mg tid等药物治疗,观察组50例,在此基础上给予百乐眠1.08bid,连续2周后改为1.08qn再使用2周,评估疗效,并观察治疗过程中的副反应。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睡眠质量评分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痊愈率72.00%,有效率94.00%;对照组痊愈率52.00%,有效率84.00%。两组对比,总有效率(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痊愈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百乐眠联合普瑞巴林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会提高患者睡眠质量,促进患者恢复,提高带状疱疹的治愈率,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百乐眠 普瑞巴林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行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实施临床路径护理的效果探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罗扬 《当代医药论丛》 2016年第15期178-179,共2页
目的:探讨对进行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实施临床路径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近年来在我院进行介入治疗的122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院随机将这些患者分为常规组和路径组,每组各有61例患者。我院对常规组患者进行常规... 目的:探讨对进行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实施临床路径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近年来在我院进行介入治疗的122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院随机将这些患者分为常规组和路径组,每组各有61例患者。我院对常规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路径组患者进行临床路径护理,然后比较对两组患者进行护理的效果。结果:经护理,路径组患者术中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患者,路径组患者住院的时间和治疗的费用均明显优于常规组患者,路径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进行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实施临床路径护理的效果显著,可有效地降低其术中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其住院的时间,减少其治疗的费用,提高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治疗 冠心病 临床路径护理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3G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及意义
17
作者 左忠林 陈鹏 +3 位作者 姚晖 胡欣雨 徐亮 夏冬 《山东医药》 CAS 2020年第1期13-16,共4页
目的探讨Crk SH3域结合鸟嘌呤核苷酸交换因子(C3G)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收集2012年11月~2013年12月手术切除的结直肠癌组织及其癌旁(距肿瘤边缘>5 cm)正常组织标本69例份、2019年5~8月经手术切除的31例份结直肠癌... 目的探讨Crk SH3域结合鸟嘌呤核苷酸交换因子(C3G)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收集2012年11月~2013年12月手术切除的结直肠癌组织及其癌旁(距肿瘤边缘>5 cm)正常组织标本69例份、2019年5~8月经手术切除的31例份结直肠癌新鲜组织及其癌旁正常组织标本,分别用免疫组化法、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以上组织中C3G蛋白及mRNA表达。对结直肠癌患者随访至2019年9月2日,分析结直肠癌组织中C3G蛋白阳性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C3G蛋白定位于细胞质和细胞膜内,阳性表现为黄色或棕黄色颗粒。在结直肠癌与癌旁组织中,C3G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0.87%(42/69)、34.78%(24/6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409,P<0.05)。结直肠癌组织中C3G mRNA相对表达量是癌旁正常组织的(5.86±2.03)倍,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3G蛋白阳性表达与结直肠癌TNM分期(χ2=7.912,P=0.005)、肿瘤浸润深度(χ2=4.242,P<0.039)、淋巴结转移(χ2=14.621,P<0.001)、CEA水平(χ2=12.503,P<0.001)有关,与患者年龄、性别无关(P均>0.05)。通过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69例结直肠癌患者中C3G蛋白阳性表达与阴性表达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分别为32.43%、60.0%,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12,P<0.05)。结论C3G在结直肠癌组织中呈高表达,其高表达与结直肠癌发生发展及不良预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CRK SH3域结合鸟嘌呤核苷酸交换因子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年龄因素对球囊扩张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影响
18
作者 李明轩 颜琼 +3 位作者 辛辰 王宣丽 刘芳 王忠琼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5期621-625,共5页
目的分析年龄因素对球囊扩张术(PD)治疗贲门失弛缓症(achalasia,AC)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确诊为AC并行PD治疗的患者,根据年龄划分为观察组(60岁以下组,n=39)及对照组(60岁以上组,n=... 目的分析年龄因素对球囊扩张术(PD)治疗贲门失弛缓症(achalasia,AC)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确诊为AC并行PD治疗的患者,根据年龄划分为观察组(60岁以下组,n=39)及对照组(60岁以上组,n=28),对比两组术后的临床症状缓解情况(Eckardt评分)、并发症情况以及胃食管返流发生的情况。结果两组在性别、体重指数、疾病病程、手术前Eckardt评分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年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广义估计方程分析结果显示:术后12月(B术后12月=-0.914)、6月(B术后6月=-1.209)、1月(B术后1月=-1.240)的Eckardt评分均较术前低;术后12月时,观察组的Eckardt评分较对照组高(B观察组=0.11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及胃食管返流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因素对于球囊扩张治疗AC的疗效具有影响作用,呈正相关性,对并发症及胃食管返流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龄 球囊扩张术 贲门失弛缓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鼻胃管与口胃管为新生儿留置胃管的效果对比
19
作者 李文 郑茜尹 《当代医药论丛》 2019年第2期6-7,共2页
目的:对比用鼻胃管与口胃管为新生儿留置胃管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小儿外科和新生儿科留置胃管的68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将这68例新生儿平均分为鼻胃管组和口胃管组。为鼻胃管组新... 目的:对比用鼻胃管与口胃管为新生儿留置胃管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小儿外科和新生儿科留置胃管的68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将这68例新生儿平均分为鼻胃管组和口胃管组。为鼻胃管组新生儿使用鼻胃管留置胃管,为口胃管组新生儿使用口胃管留置胃管。然后,比较两组新生儿插管后心率增加的次数、进行插管的用时、一次性插管的成功率及其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结果:与鼻胃管组新生儿相比,口胃管组新生儿插管后心率增加的次数更少,其进行插管的用时更短,其一次性插管的成功率更高,其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更低,P <0.05。结论:与使用鼻胃管的效果相比,使用口胃管为新生儿留置胃管的效果更为显著,可有效地保持其心率的平稳,缩短对其进行插管的用时,提高其一次性插管的成功率,降低其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胃管 口胃管 新生儿 留置 胃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