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相障碍患者白质微结构特征与认知功能的关系 被引量:1
1
作者 梁峻钒 刘华 +8 位作者 郭芯吟 李雪华 袁继香 喻明兰 王婷婷 何容芳 向波 刘可智 梁雪梅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833-839,共7页
目的:使用弥散张量成像(DTI)探索双相障碍(BD)患者白质结构特征及其与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纳入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IV)诊断标准的BD I型患者15例,BD II型患者26例,正常对照37例。使用连线测验(TMT)、重复性成套... 目的:使用弥散张量成像(DTI)探索双相障碍(BD)患者白质结构特征及其与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纳入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IV)诊断标准的BD I型患者15例,BD II型患者26例,正常对照37例。使用连线测验(TMT)、重复性成套神经心理状态测验(RBANS)评估认知功能,基于白质骨架的纤维束空间统计方法(TBSS)探索3组白质各向异性(FA)、平均扩散系数(MD)差异并与认知功能行相关分析。结果:BD I及BD II组的RBANS量表“注意力(P<0.001)、延迟记忆(P<0.01)”得分及总分(P<0.001)低于正常对照组,胼胝体及右侧上辐射冠FA值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BD I组的胼胝体膝部FA值与视觉广度得分呈正相关(r=0.74,P<0.05),BD II组在该区域FA值与言语功能得分呈正相关(r=0.55,P<0.05)。结论:双相障碍患者的胼胝体、右侧上辐射冠区域白质完整性可能受损,并可能与认知损害存在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障碍 弥散张量成像 白质 认知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芩素通过抑制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促进HeLa细胞凋亡 被引量:5
2
作者 王永周 夏纪毅 +4 位作者 唐小平 唐利 毛熙光 张宇骄 喻小兰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507-1512,共6页
目的探讨黄芩素和U0126对人宫颈癌He La细胞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He La细胞先用(1、2、5、10、20、50、100、200、300)μmol/L黄芩素,(1、2、5、10、20、30)μmol/L U0126处理24 h后,CCK-8法筛选最佳的处理浓度。而后分别用200μmol/... 目的探讨黄芩素和U0126对人宫颈癌He La细胞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He La细胞先用(1、2、5、10、20、50、100、200、300)μmol/L黄芩素,(1、2、5、10、20、30)μmol/L U0126处理24 h后,CCK-8法筛选最佳的处理浓度。而后分别用200μmol/L黄芩素、10μmol/L U0126、200μmol/L黄芩素联合10μmol/L U0126处理He La细胞24 h,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细胞凋亡,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技术(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指数;实时定量PCR检测He La细胞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Bax和Bcl-2的mRNA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ERK1/2、Bax和Bcl-2蛋白水平。结果 He La细胞经不同浓度的黄芩素或经不同浓度的U0126处理后,CCK-8法证明黄芩素最佳抑制浓度为200μmol/L,U0126最佳抑制浓度为10μmol/L;He La细胞经200μmol/L黄芩素处理24 h后,G0/G1期细胞比例明显增多,S期细胞比例明显下降,采用200μmol/L黄芩素联合10μmol/L U0126处理He La细胞24 h,S期细胞比例显著降低;10μmol/L U0126和200μmol/L黄芩素单独处理He La细胞,引起明显细胞凋亡,二者联合处理凋亡更明显;He La细胞经200μmol/L黄芩素或10μmol/L U0126单独处理或联合处理24 h后,ERK1/2和Bcl-2的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而Bax的mRNA水平升高;蛋白水平上,ERK1/2的磷酸化水平明显降低,Bax蛋白水平增加,Bcl-2的蛋白水平降低。结论黄芩素和U0126均可抑制He La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增加G0/G1期细胞比例,降低S期细胞比例,联合应用效果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素 U0126 宫颈癌 HELA细胞 凋亡 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1β基因rs16944位点多态性与川南地区糖尿病前期的相关性 被引量:2
3
作者 曹勇 高婧臻 +4 位作者 刘鑫 陈庄 卢方伟 陈枫 程锦楠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3期3860-3863,共4页
目的:通过病例-对照研究分析川南地区正常人群与糖尿病前期人群IL-1β基因rsl6944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探讨IL-1β基因多态性与糖尿病前期的相关性。方法:采用PCR—RFLP结合DNA测序的方法检测IL-1β基因rsl6944位点多态性... 目的:通过病例-对照研究分析川南地区正常人群与糖尿病前期人群IL-1β基因rsl6944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探讨IL-1β基因多态性与糖尿病前期的相关性。方法:采用PCR—RFLP结合DNA测序的方法检测IL-1β基因rsl6944位点多态性,糖尿病前期376例,对照组377例,分析两组间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的分布和临床生化指标与基因型之间的相关性。结果:IL-1β基因rsl6944位点CC、CT和1Tr基因型在糖尿病前期中的频率分别为30.9%、47.9%、21.3%,对照组为21.2%、53.8%、24.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119,P=0.010),等位基因C、T频率在糖尿病前期和对照组分别为54.8%、45.2%和48.1%、51.9%。以CT+TT基因型为对照,CC基因型发生糖尿病前期的风险增高(OR=1.656,95%CI:1.191~2.304,P=0.003)。葡萄糖耐量减退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9.666,P=0.008),以CT+TT基因型为对照,CC基因型发生葡萄糖耐量减退的风险增高(OR=1.753,95%CI:1.227~2.505,P=0.002),而空腹血糖受损及混合组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结论:IL-1β基因rs16944位点多态性与糖尿病前期发生具有相关性.CC基因型可能增加糖尿病前期的发病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前期 白细胞介素1p 基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芩素和U0126体外协同抗人膀胱癌细胞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伍连春 陈杰翔 +4 位作者 喻小兰 唐小平 王晓燕 张宇骄 夏纪毅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336-1340,共5页
目的:探讨黄芩素和U0126体外协同抗人膀胱癌T-24细胞的作用及机制研究。方法:用黄芩素、U0126及二者联合处理T-24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细胞凋亡;显微镜下计数细胞数量变化;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指数;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 目的:探讨黄芩素和U0126体外协同抗人膀胱癌T-24细胞的作用及机制研究。方法:用黄芩素、U0126及二者联合处理T-24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细胞凋亡;显微镜下计数细胞数量变化;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指数;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T-24细胞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Cyclin D1、GSK-3β和AKT RNA水平、蛋白水平,分析黄芩素与U0126对膀胱癌细胞凋亡和增殖的影响。结果:T-24细胞经不同浓度黄芩素处理后,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T-24细胞经黄芩素处理24 h,G0/G1期细胞比例明显增多,S期细胞比例明显下降,细胞数减少,采用黄芩素联合U0126处理T-24细胞24 h,S期细胞比例显著降低;黄芩素或U0126单独处理T-24细胞引起明显细胞凋亡,二者联合处理凋亡更明显;利用两种药物单独或联合作用T-24细胞24 h,GSK-3β、ERK1/2、AKT磷酸化水平显著降低,ERK1/2、Cyclin D1的mRNA表达减少,联合处理作用更显著。结论:黄芩素和U0126均可诱导T-24细胞凋亡,增加G0/G1期细胞比例,降低S期细胞比例,联合应用效果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素 U0126 膀胱癌 T-24 凋亡 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肠道微生态探讨黄连素在代谢性疾病中的抗炎作用 被引量:7
5
作者 肖玉如 滕方元 +2 位作者 谭晓珍 郑宏庭 徐勇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835-843,共9页
肠道菌群与能量代谢密切相关,其组成和代谢紊乱可通过多种途径导致胰岛素抵抗、肥胖和2型糖尿病.黄连素因具有减重、降糖、调脂等作用被广泛用于肥胖、2型糖尿病及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等代谢性疾病的辅助治疗.研究表明,黄连素可调节肠道... 肠道菌群与能量代谢密切相关,其组成和代谢紊乱可通过多种途径导致胰岛素抵抗、肥胖和2型糖尿病.黄连素因具有减重、降糖、调脂等作用被广泛用于肥胖、2型糖尿病及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等代谢性疾病的辅助治疗.研究表明,黄连素可调节肠道菌群的组成和代谢,改善肠道微生态环境,从而改善胰岛素抵抗和代谢.本文综述了黄连素通过肠道菌群-炎症轴在干预代谢性疾病的研究进展,以期为代谢性疾病的治疗寻找新的策略,并为今后该领域的深入研究提供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素 肠道菌群 炎症 代谢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S1P2基因的siRNA有效片段慢病毒载体的筛选 被引量:1
6
作者 晏萧 夏纪毅 +2 位作者 程波 朱永生 姜睿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338-1344,共7页
目的:筛选能显著抑制原代培养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SHR)阴茎海绵体平滑肌细胞内1-磷酸鞘氨醇受体2(sphingosine-1-phosphate receptor 2,S1P2)基因表达的siRNA慢病毒载体。方法:SHR及SD大鼠各5只用于原... 目的:筛选能显著抑制原代培养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SHR)阴茎海绵体平滑肌细胞内1-磷酸鞘氨醇受体2(sphingosine-1-phosphate receptor 2,S1P2)基因表达的siRNA慢病毒载体。方法:SHR及SD大鼠各5只用于原代培养阴茎海绵体平滑肌细胞并分成6组,每组5个样本,每个样本约1.0×105个细胞,分别为携带靶向S1P2基因的siRNA-1~3号靶点的SHR慢病毒转染组(SHR siRNA-1、SHR siRNA-2和SHR siRNA-3组)、携带慢病毒空载体的SHR转染组(SHR GFP组)、SHR未转染对照组(SHR control组)和SD大鼠对照组(SD control组)。将靶向S1P2的siRNA片段的慢病毒载体,以感染复数(MOI)=60转染各组SHR阴茎海绵体平滑肌细胞,于转染72 h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荧光表达情况,用Western blot分析各组S1P2、ROCK1、ROCK2和eNOS在阴茎海绵体平滑肌细胞内的表达变化,RT-PCR检测各组阴茎海绵体平滑肌细胞S1P2、ROCK1和ROCK2的mRNA的表达。结果:荧光显微镜下观察SHR siRNA-1、SHR siRNA-2、SHR siRNA-3和SHR GFP组细胞转染效率均>80%;SHR GFP组与SHR control组相比,S1P2、ROCK1和ROCK2的mRNA和蛋白表达无明显差异,SHR siRNA-1、SHR siRNA-2、SHR siRNA-3和SD control组均显著低于SHR control组(P<0.05)。而SHR siRNA-1、SHR siRNA-2、SHR siRNA-3和SHR GFP组eNOS蛋白表达与SHR control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别,但SD control组显著高于SHR control组(P<0.05)。结论:3组针对S1P2的siRNA慢病毒载体均能显著抑制SHR阴茎海绵体平滑肌细胞内S1P2的表达,下调ROCK1和ROCK2表达,其中靶向S1P2的siRNA-1抑制效率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1-磷酸鞘氨醇受体2 小干扰RNA 慢病毒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花青素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功能及miR-22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邹燕 吴斐 +2 位作者 季昳弛 何雪梅 周翔宇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20-125,共6页
目的探讨原花青素(PC)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增殖、迁移的影响,初步探讨PC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UVECs,采用不同浓度(5、25、50、75、100μg/ml)PC处理细胞24h后,用CCK-8法筛选出50μg/ml PC做后续实验,继续用细胞划痕实验法检... 目的探讨原花青素(PC)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增殖、迁移的影响,初步探讨PC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UVECs,采用不同浓度(5、25、50、75、100μg/ml)PC处理细胞24h后,用CCK-8法筛选出50μg/ml PC做后续实验,继续用细胞划痕实验法检测细胞迁移能力;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HUVECs内miR-221的表达变化;miRWalk数据库预测miR-221靶基因并对靶基因行GO分析和KEGG Pathway分析。结果 PC处理HUVECs 24h后,与对照组相比,PC 5μg/ml组细胞增殖活性变化不明显(P>0.05),而PC 25、50、75、100μg/ml组细胞增殖活性与PC呈浓度依赖性下降(P<0.01);与对照组相比,PC 50μg/ml组迁移能力明显减弱(P<0.01);与对照组相比,50μg/ml组miR-221的表达明显升高(P<0.01)。GO分析发现miR-221的靶基因主要与细胞的增殖、迁移、基因的翻译等相关,与细胞增殖、迁移有关的靶基因有ADAM17、KIT、PDGFD等。KEGG Pathway分析发现miR-221的靶基因富集FoxO、PI3K-Akt等5条信号通路。结论低浓度PC对HUVECs增殖活性无明显影响,一定浓度PC可以抑制HUVECs的增殖和迁移,其机制可能涉及miR-221的上调及FoxO、PI3K-Akt等信号通路的参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花青素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MI R-22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芩素和LY294002对人肝癌细胞系SMMC-7721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汪枫 喻小兰 +5 位作者 夏纪毅 王晓燕 唐利 曹勇 唐小平 夏国栋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23-330,共8页
目的探讨黄芩素和LY294002对人肝癌细胞系SMMC-7721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2015年3月—2016年1月,取人肝癌细胞系SMMC-7721,制备细胞悬液。加入黄芩素(1、2、5、10、20、50、100、200、300μmol/L,分别命名为A1、A2、A3、A4、A5、A... 目的探讨黄芩素和LY294002对人肝癌细胞系SMMC-7721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2015年3月—2016年1月,取人肝癌细胞系SMMC-7721,制备细胞悬液。加入黄芩素(1、2、5、10、20、50、100、200、300μmol/L,分别命名为A1、A2、A3、A4、A5、A6、A7、A8、A9组)或LY294002(1、2、5、10、20、30μmol/L,分别命名为B1、B2、B3、B4、B5、B6组),设定空白对照组和二甲基亚砜(DMSO)对照组,采用CCK8试剂盒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水平;采用20μmol/L黄芩素(C1组)单独处理,20μmol/L黄芩素联合10μmol/L LY294002(C2组)处理人肝癌细胞系SMMC-7721,设定空白对照组和DMSO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周期;采用2、5、10、20μmol/L黄芩素(分别命名为D1、D2、D3、D4组)处理人肝癌细胞系SMMC-7721,设定空白对照组和DMSO组,采用显微摄影检测各组细胞数量;采用20μmol/L黄芩素(E1组)单独处理,20μmol/L黄芩素联合10μmol/L LY294002(E2组)处理人肝癌细胞系SMMC-7721,设定空白对照组和DMSO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早期凋亡和晚期凋亡情况;采用20μmol/L黄芩素(F1组)、10μmol/L LY294002(F2组)或20μmol/L黄芩素联合10μmol/L LY294002(F3组)处理人肝癌细胞系SMMC-7721,设定空白对照组和DMSO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法检测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1/2、周期素D1(Cyclin D1)、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AKT)mRNA表达水平;采用20μmol/L黄芩素(G1组)、10μmol/L LY294002(G2组)或20μmol/L黄芩素联合10μmol/L LY294002(G3组)处理人肝癌细胞系SMMC-7721,设定空白对照组和DMSO组,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磷酸化ERK1/2(P-ERK1/2)、Cyclin D1、磷酸化GSK-3β(P-GSK-3β)、磷酸化AKT(P-AKT)表达水平。结果 A8组、A9组、B6组细胞增殖水平低于空白对照组、DMSO对照组(P<0.05)。C2组G0/G1期、G2/M期细胞比例高于空白对照组、DMSO组,S期细胞比例低于空白对照组、DMSO组(P<0.05)。D4组细胞数量少于空白对照组、DMSO组(P<0.05)。空白对照组、DMSO组、E1组、E2组早期凋亡和晚期凋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3组ERK1/2、Cyclin D1、GSK-3β、AKT mRNA表达水平均低于空白对照组、DMSO组(P<0.05)。G3组P-ERK1/2、Cyclin D1、P-GSK-3β、P-AKT表达水平低于空白对照组、DMSO组(P<0.05)。结论黄芩素和LY294002可抑制人肝癌细胞系SMMC-7721细胞增殖,但不影响其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黄芩素 LY294002 人肝癌细胞系SMMC-772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花青素对小鼠后肢缺血肌肉的作用及miR-133b的表达变化 被引量:2
9
作者 杜超 何雪梅 +1 位作者 施森 周翔宇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65-573,共9页
肢体缺血后的氧化应激反应将导致肌肉损伤,刺激肌卫星细胞(satellite cells,SCs)的成肌分化,从而完成损伤修复,而肌源性miRNAs参与其中。原花青素(proanthocyanidins,PC)来源于植物多酚提取物,具有抗氧化应激的作用。但原花青素对缺血... 肢体缺血后的氧化应激反应将导致肌肉损伤,刺激肌卫星细胞(satellite cells,SCs)的成肌分化,从而完成损伤修复,而肌源性miRNAs参与其中。原花青素(proanthocyanidins,PC)来源于植物多酚提取物,具有抗氧化应激的作用。但原花青素对缺血肌肉的作用和机制尚不明确。本文研究原花青素对小鼠后肢缺血肌肉的作用,探讨miR-133b在其中的表达及作用。雄性C57/BL6小鼠经左后肢缺血后随机分为:对照组(H2O)、低浓度PC(low dose PC,LDPC)组(1 mg/kg)和高浓度PC(high dose PC,HDPC)组(20 mg/kg)。对缺血肢体运动功能评分:7 d时,对照组为1.33±0.14,LDPC组为1.50±0.15,HDPC组为2.08±0.23;14 d时,对照组为2.17±0.31,LDPC组为2.00±0.37,HDPC组为3.83±0.17。说明高浓度PC可促进缺血肢体运动功能恢复(P<0.05)。测定各组的氧化应激产物丙二醛含量,在7 d时:血浆中,对照组为32.85±7.61 nmol/μL,LDPC组为35.90±7.45 nmol/μL,HDPC组为10.46±2.49 nmol/μL;缺血肌肉中,对照组为39.75±7.61nmol/μg,LDPC组为28.75±7.05 nmol/μg,HDPC组为15.80±3.63 nmol/μg。表明高浓度PC可有效降低后肢缺血小鼠体内氧化应激水平(P<0.05)。HE染色结果显示,高浓度组再生肌纤维比例(7 d,53.88%±8.13%;21 d,39.30%±0.37%)均明显高于(P<0.05)对照组(7 d,10.61%±3.00%;21 d,22.61%±3.16%)和低浓度组(7 d,14.57%±2.94%;21 d,18.74%±4.73%)。RTq PCR检测缺血肌肉中miR-133b-3p含量,与对照组相比,高浓度组的miR-133b-3p表达上调(3.26倍,P<0.05)。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PPP2CA、PPP2CB和MKP-1可能是miR-133b-3p的靶基因。Western印迹检测发现,与对照组相比,高浓度组PCNA、Myo D和ERK2表达升高,而p-ERK2表达下降(P<0.05)。以上结果说明,高浓度原花青素可降低缺血后的氧化应激反应,促进缺血肌肉再生,而miR-133b-3p和ERK信号通路可能参与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花青素 miR-133b 肢体缺血 肌肉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hTPO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模型造血重建的作用
10
作者 邱瑾 韩丽英 +2 位作者 邢宏运 高坤丽 卞铁荣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41-246,共6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 TPO)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模型造血重建的作用。方法:以C57BL/6小鼠为供鼠,BALB/c小鼠为受鼠,分离供鼠骨髓单个核细胞,预处理后,给予受鼠尾静脉注射供鼠骨髓单个核细胞5×10^(6)/只,建立异基因造... 目的:探讨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 TPO)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模型造血重建的作用。方法:以C57BL/6小鼠为供鼠,BALB/c小鼠为受鼠,分离供鼠骨髓单个核细胞,预处理后,给予受鼠尾静脉注射供鼠骨髓单个核细胞5×10^(6)/只,建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模型,移植后d 28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受鼠骨髓造血干细胞植入情况。将建模成功后的受鼠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于移植后d 1开始注射rh TPO,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两组均连续注射14 d。移植后d 1、3、7、14、21观察两组受鼠外周血及骨髓造血情况。结果:移植后28 d,受鼠骨髓H-2Kb表达率为43.85%(>20%),受鼠嵌合成功。移植后d 3、7、14、21,实验组受鼠血小板数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小鼠在移植后d 1、3、7均出现骨髓造血功能抑制,但实验组骨髓造血增生较对照组好。移植后d 14、21,两组小鼠骨髓造血功能均较前有所恢复,且实验组恢复明显。结论:rh TPO能有效刺激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血小板生成,并促进移植后骨髓造血恢复及造血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重建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