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南地区某医院2015—2019年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特点 被引量:27
1
作者 张燕华 白嘉伟 周英顺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054-1058,共5页
目的分析医务人员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特点,为制定有针对性的职业防护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西南地区某医院2015—2019年医务人员上报的职业暴露资料,分析职业暴露的原因、类型、暴露源及处置随访等情况。结果共上报411例次职... 目的分析医务人员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特点,为制定有针对性的职业防护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西南地区某医院2015—2019年医务人员上报的职业暴露资料,分析职业暴露的原因、类型、暴露源及处置随访等情况。结果共上报411例次职业暴露。暴露者以护士为主(47.44%),暴露科室主要为内科系统(39.41%)、外科系统(22.63%)和急诊科(12.41%)。暴露类型主要为锐器伤(78.10%,主要发生在整理诊疗器具/医疗废物、采血时),皮肤黏膜接触(19.71%)和其他类型(2.19%,主要是抓伤、咬伤所致)。暴露源不明的职业暴露主要分布在急诊(33.38%)、门诊(13.89%)和后勤(8.33%)等科室,主要由于整理诊疗用物/医疗废物(44.44%)、门急诊注射输液(27.78%)、门诊采血(13.89%)等操作引起。血源性病原体暴露源以乙型肝炎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和梅毒螺旋体为主,暴露后预防性用药率为70.67%。结论预防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发生的工作中,应重点关注锐器伤,同时应加大职业防护培训和医疗废物处置管理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暴露 锐器伤 暴露源 血源性病原体 职业防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学生对水源重金属污染认识的调查研究
2
作者 周鹏 陈治梁 +1 位作者 罗晓宇 王译伟 《绿色科技》 2016年第10期11-14,共4页
为了解医学生对水源重金属污染认识的现状,进一步提高医学生对相关问题的认识,为开展水源重金属污染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四川医科大学的本科医学生(n=200)进行了调查分析。调查结果显示:医学生对水源重金属污染的... 为了解医学生对水源重金属污染认识的现状,进一步提高医学生对相关问题的认识,为开展水源重金属污染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四川医科大学的本科医学生(n=200)进行了调查分析。调查结果显示:医学生对水源重金属污染的认识较好,但仍存在不足,缺乏向有关部门提出建议的主动性。提出了应加强医学生对水源重金属污染认识的教育和引导,培养其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并激发其对解决相关问题的积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生 水源 重金属污染 认识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分析电子束辐照对手撕牛肉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3
作者 徐攀 王田田 +1 位作者 张雁君 高鹏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176-181,共6页
为探究高能电子束辐照对手撕牛肉菌落总数和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采用不同剂量(0、2、5、8 kGy)电子束辐照处理真空包装手撕牛肉,测定贮藏期菌落总数,并运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贮藏期群落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辐照剂... 为探究高能电子束辐照对手撕牛肉菌落总数和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采用不同剂量(0、2、5、8 kGy)电子束辐照处理真空包装手撕牛肉,测定贮藏期菌落总数,并运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贮藏期群落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辐照剂量增加,菌落总数减少,保质期延长。辐照剂量增加,微生物物种丰富度减少;贮藏时间延长,同样使微生物物种丰富度减少。在门水平,4个剂量组贮藏期优势菌群均为厚壁菌门和变形菌门。在属水平,辐照剂量增加,芽孢杆菌属和不动杆菌属相对丰度提高,肠杆菌属相对丰度减少;CK组和2 kGy组在贮藏期魏斯氏菌属相对丰度显著增加(P<0.05);5 kGy组和8 kGy组芽孢杆菌属相对丰度随贮藏时间显著增加(P<0.05)。该研究初步探讨了不同剂量辐照后手撕牛肉贮藏期微生物多样性变化规律,可为辐照杀菌技术应用于肉制品保鲜和货架期预测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束辐照 高通量测序 手撕牛肉 贮藏 微生物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生物信息学分析揭示乳腺癌细胞衰老的预后及免疫特征
4
作者 王科江 李雪森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12-319,共8页
目的:揭示乳腺癌中细胞衰老相关信号及其在临床结局和免疫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通过DEseq2包分析细胞衰老相关差异基因,TCGA-BRCA队列作为训练集,单因素Cox回归筛选预后相关基因,LASSO回归和多因素Cox回归构建模型,GSE20685-BRCA队列作... 目的:揭示乳腺癌中细胞衰老相关信号及其在临床结局和免疫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通过DEseq2包分析细胞衰老相关差异基因,TCGA-BRCA队列作为训练集,单因素Cox回归筛选预后相关基因,LASSO回归和多因素Cox回归构建模型,GSE20685-BRCA队列作为外部验证集。构建TCGA-BRCA队列的列线图模型并通过校准曲线和ROC曲线检验其预测性能。根据细胞衰老关键预后基因风险评分中位值分组进行GSEA富集分析,CIBERSORT反卷积算法、ESTIMATE算法分析高、低风险患者免疫细胞浸润、免疫微环境评分及免疫检查点基因表达,Maftools包观察高、低风险患者基因组突变情况。结果:构建了包含WT1、IFNG、TP63、IGFBP6、CPEB1共5个基因在内的最佳预后模型并在外部验证集中得到了验证,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该风险模型是乳腺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基于风险评分和临床参数成功构建了TCGA-BRCA队列的列线图模型,其校准曲线拟合良好,在指导临床决策方面具有积极收益。免疫细胞浸润、免疫评分、免疫检查点基因表达等相关分析提示高风险患者免疫抑制表型上调。结论:细胞衰老相关基因预测模型对指导乳腺癌患者预后具有积极作用,并可与特异性免疫检查点因子或肿瘤微环境联合作为预测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反应的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衰老 预后模型 免疫浸润 免疫微环境评分 免疫检查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SR联合纤维化中心与肿瘤间质淋巴细胞预测三阴型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的疗效与预后意义
5
作者 夏天 龙鑫 +4 位作者 叶入裴 汪静 蔡静波 文雪 肖秀丽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68-1173,1180,共7页
目的探讨肿瘤间质比(tumor-stroma ratio,TSR)联合纤维化中心(fibrotic focus,FF)、肿瘤间质浸润淋巴细胞(stromal tumor-infiltrating lymphocytes,sTILs)与三阴型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新辅助治疗后病理完全缓解... 目的探讨肿瘤间质比(tumor-stroma ratio,TSR)联合纤维化中心(fibrotic focus,FF)、肿瘤间质浸润淋巴细胞(stromal tumor-infiltrating lymphocytes,sTILs)与三阴型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新辅助治疗后病理完全缓解(pathological complete response,pCR)的相关性和预后价值。方法收集170例TNBC的临床资料,由两位高年资病理医师采用双盲法阅片,复核所有病例的病检资料,评估TSR、FF、sTILs结果和CD4、CD8的表达,分析其与pCR、预后的关系。结果170例TNBC经新辅助治疗后57例为pCR,113例为非pCR(non-pCR)。pCR组和non-pCR组中TSR、FF、sTILs、CD4、CD8、Ki67、脉管内癌栓、淋巴结转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Miller-Payne(MP)分级中TSR、FF和sTILs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TSR、sTILs、TSR联合FF、TSR联合sTILs、Ki67与pCR呈正相关;同时,前三者还与MP分级呈正相关,而FF、脉管内癌栓、淋巴结转移与pCR呈负相关,且FF与MP分级也呈负相关;TSR>1、G0 FF和sTILs>50%时患者的预后最佳;TSR联合FF、sTILs时pCR组预后均优于non-PCR组。结论TSR、FF、sTILs有望成为预测TNBC新辅助治疗疗效及预后的指标,为TNBC患者的治疗和科研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三阴型乳腺癌 TSR FF sTILs 新辅助治疗 MP分级 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肿瘤光热治疗的血小板膜仿生纳米粒的体外初步研究
6
作者 杨刚 吴建明 +3 位作者 徐栋凯 范清泽 周佳涵 万胜利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99-1004,共6页
目的制备用于肿瘤光热治疗的载吲哚菁绿(ICG)血小板膜仿生纳米粒(ICG-PLP),并对其体外特性进行初步评价。方法采用超声法制备ICG-PLP,并用激光粒度仪测定其粒径及zeta电位,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其包封率,在808 nm近红外光(2 W/cm^(2))... 目的制备用于肿瘤光热治疗的载吲哚菁绿(ICG)血小板膜仿生纳米粒(ICG-PLP),并对其体外特性进行初步评价。方法采用超声法制备ICG-PLP,并用激光粒度仪测定其粒径及zeta电位,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其包封率,在808 nm近红外光(2 W/cm^(2))照射下考察其光热性质,用SDS-PAGE观察血小板膜蛋白保留情况,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考察制剂被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及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A549、小鼠黑色素瘤细胞B16-F10、小鼠乳腺癌细胞4T1摄取的情况,用MTT法检测ICG-PLP光毒性,通过考察溶血率及细胞相容性初步评价其安全性。在健康SD大鼠体内尾静脉注射给药后考察ICG、载ICG脂质体和ICG-PLP的体内循环时间。结果成功制备了ICG-PLP,其平均包封率为(97.68±0.01)%,平均粒径为(109.77±0.76)nm,平均zeta电位为(-21.23±0.84)mV,多分散系数为0.22±0.01。ICG-PLP很好地保留了血小板膜上的蛋白质,并具有良好的光热性能。血小板膜能促进仿生纳米粒被A549、B16-F10、4T1等肿瘤细胞摄取,并减少巨噬细胞对仿生纳米粒的吞噬。ICG-PLP展示出良好的光热治疗效果,能杀伤肿瘤细胞,且有良好的安全性。静脉给药后,ICG-PLP能延长ICG在健康SD大鼠体内的滞留时间。结论成功构建了ICG-PLP,其在药物靶向递送和肿瘤光热治疗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膜 仿生纳米粒 光热疗法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糖剥离预处理通过保护线粒体减轻PC12细胞氧糖剥离/再灌注损伤
7
作者 黄丽 许娜 杨朝鲜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1763-1771,共9页
目的研究氧糖剥离预处理(oxygen-glucose deprivation preconditioning,OGDPC)对氧糖剥离/再灌注(oxygen-glucose deprivation/reperfusion,OGD/R)损伤PC12细胞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简单随机抽样将PC12细胞分为Control、OGDPC、OGD/R... 目的研究氧糖剥离预处理(oxygen-glucose deprivation preconditioning,OGDPC)对氧糖剥离/再灌注(oxygen-glucose deprivation/reperfusion,OGD/R)损伤PC12细胞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简单随机抽样将PC12细胞分为Control、OGDPC、OGD/R和OGDPC+OGD/R共4组。透射电镜观察线粒体的超微结构,Mito-tracker染色观察线粒体数量,Western blot检测OGDH、PDHA1、COX4、HSP60的表达,JC-1和ATP试剂盒评估线粒体膜电位及ATP水平,TUNEL染色观察细胞凋亡情况,并与AIF、EndoG的免疫荧光染色进行共定位。结果与OGD/R组相比,OGDPC+OGD/R组PC12细胞线粒体超微结构损伤较轻;OGDH、PDHA1和COX4的表达增多(P<0.05),HSP60的表达减少(P<0.05);线粒体膜电位及ATP水平提高(P<0.05),细胞凋亡率降低(P<0.05),且AIF、EndoG向TUNEL染色阳性的细胞核聚集减少(P<0.05)。结论OGDPC减轻OGD/R引起的PC12细胞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改善线粒体结构和功能、减少线粒体途径引起的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糖剥离预处理 氧糖剥离/再灌注 线粒体 PC12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卡瓦胡椒素B下调雄激素受体对三阴性乳腺癌增殖和迁移的影响
8
作者 杨忠云 吴婷 李雪森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30-938,共9页
目的探讨黄卡瓦胡椒素B(FKB)下调雄激素受体(AR)对三阴性乳腺癌(TNBC)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方法基于GEPIA2数据库分析乳腺癌组织及正常乳腺组织中AR的表达情况。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6种乳腺癌细胞系(SUM159PT、MCF-7、T47D、BT47... 目的探讨黄卡瓦胡椒素B(FKB)下调雄激素受体(AR)对三阴性乳腺癌(TNBC)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方法基于GEPIA2数据库分析乳腺癌组织及正常乳腺组织中AR的表达情况。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6种乳腺癌细胞系(SUM159PT、MCF-7、T47D、BT474、Hs-578T和MDB-MA-231)中雌激素受体(E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孕激素受体(PR)和AR蛋白的表达情况。在正常或雄激素剥夺条件下,使用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0、10、20、30、40、50、60μmoL/L)FKB处理不同时间(24、48、72 h)对SUM159PT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利用30μmoL/L FKB处理SUM159PT细胞0、4和8 h后,采用q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AR mRNA及蛋白的表达情况。在雄激素剥夺的条件下,取SUM159PT细胞设置对照组(0.1%DMSO处理)、二氢睾酮(DHT)组(10 nmol/L DHT处理)、FKB组(15μmol/L FKB处理)、DHT+FKB组(10 nmol/L DHT+15μmol/L FKB处理)、恩杂鲁胺(ENZA)组(40μmol/L ENZA处理)及DHT+ENZA组(10 nmol/L DHT+40μmol/L ENZA处理)。采用CCK-8法、Transwell实验和克隆形成实验检测各组细胞增殖、迁移和克隆形成能力,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上皮-间质转化(EMT)相关蛋白(N-cadherin、Occludin、Vimentin)及AR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乳腺癌组织中AR 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乳腺组织(P<0.05)。除MDB-MA-231外,AR在其他5种乳腺癌细胞系(SUM159PT、MCF-7、T47D、BT474和Hs-578T)中均有表达。FKB可下调SUM159PT细胞中AR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P<0.001)。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DHT可诱导SUM159PT细胞中AR蛋白表达水平上调,而FKB抑制DHT诱导的AR蛋白表达水平上调(P<0.01)。FKB和ENZA均抑制SUM159PT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并逆转DHT诱导的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增加(P<0.05)。FKB和ENZA均可降低N-cadherin和Vimentin蛋白表达水平,并逆转DHT诱导的N-cadherin和Vimentin蛋白表达水平上调(P<0.05)。此外,FKB还可增加Occludin蛋白的表达,逆转DHT导致的Occludin蛋白表达降低(P<0.05)。结论FKB可能通过调节AR的表达抑制TNBC细胞的增殖、迁移以及克隆形成能力,从而抑制TNBC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雄激素受体 黄卡瓦胡椒素B 三阴性乳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otch信号通路与先天性心脏病
9
作者 田坤灵 陈川宁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49-654,共6页
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CHD)指胎儿在胚胎时期的心脏发育异常,通常伴有大血管发育不良,其发病机制复杂,目前尚未阐明。研究表明,Notch信号通路参与心脏发育的全过程,包括原始心脏的形成及发育、出生后心脏正常功能的维... 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CHD)指胎儿在胚胎时期的心脏发育异常,通常伴有大血管发育不良,其发病机制复杂,目前尚未阐明。研究表明,Notch信号通路参与心脏发育的全过程,包括原始心脏的形成及发育、出生后心脏正常功能的维持,该通路异常会导致CHD的发生。本文就Notch信号通路参与心脏生长发育以及导致CHD的作用机制展开综述,以期为CHD的早期诊断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NOTCH信号通路 心脏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砂仁的炮制历史沿革考据
10
作者 赖慧 殷文贤 +2 位作者 梁刚 张燕君 赵福兰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3028-3031,共4页
砂仁,作为我国知名的“四大南药”之一,具有化湿开胃、温脾止泻以及理气安胎之效,在临床上常被用于胃肠道疾病的诊治,素有“开脾胃之要药”之称。研究表明,诸如炒制、盐炙法和姜炙法等炮制技术对砂仁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存在显著影响,... 砂仁,作为我国知名的“四大南药”之一,具有化湿开胃、温脾止泻以及理气安胎之效,在临床上常被用于胃肠道疾病的诊治,素有“开脾胃之要药”之称。研究表明,诸如炒制、盐炙法和姜炙法等炮制技术对砂仁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存在显著影响,有效提升其化湿开胃、温脾止泻以及理气安胎等功效。研究成果为砂仁的临床合理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对传统炮制技术的现代化与标准化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仁 炮制 历史沿革 盐炙法 温肾 姜炙法 止吐 挥发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锡尾矿链霉菌AE21985代谢产物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4
11
作者 程举 李铭刚 +2 位作者 丁章贵 文孟良 赵江源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90-197,共8页
采用硅胶柱、凝胶柱层析、高效液相制备等方法从分离自云南锡尾矿土壤的链霉菌AE21985发酵液中分离到19个化合物,通过波谱学方法鉴定为11个环二肽类化合物:3-(4-羟基苄基)-6-(1H-吲哚-3-基甲基)哌嗪-2,5-二酮(1)、(3S,6S)-3-((R)-仲-丁... 采用硅胶柱、凝胶柱层析、高效液相制备等方法从分离自云南锡尾矿土壤的链霉菌AE21985发酵液中分离到19个化合物,通过波谱学方法鉴定为11个环二肽类化合物:3-(4-羟基苄基)-6-(1H-吲哚-3-基甲基)哌嗪-2,5-二酮(1)、(3S,6S)-3-((R)-仲-丁基)-6-甲基哌嗪-2,5-二酮(2)、(3S)-3-苄基哌嗪-2,5-二酮(3)、(3S,6S)-3-(2-甲基丙基)-6-(丙-2-基)哌嗪-2,5-二酮(4)、3-异丁基六吡咯并[1,2-α]吡嗪-1,4-二酮(5)、(3S,6S)-3-((R)-仲-丁基)-6-甲基哌嗪-2,5-二酮(6)、(3S,6S)-3-异丙基-6-甲基哌嗪-2,5-二酮(7)、(3S,7R,9S)-7-羟基-3-异丁基六吡咯并[1,2-α]吡嗪-1,4-二酮(8)、3-(1H-吲哚-3-基甲基)-6-(丙-2-基)哌嗪-2,5-二酮(9)、(3S,8a S)-3-(丙-2-基)六氢吡咯并[1,2-α]吡嗪-1,4-二酮(10)及(3S,6S)-3-苄基-6-甲基哌嗪-2,5-二酮(11);5个酰胺类化合物:(2E)-3-苯基丙-2-烯酰胺(12)、3-苯基丙酰胺(13)、2-苯基乙酰胺(14)、苯甲酰胺(15)及3-(1H-吲哚-3-基)丙酰胺(16);1个生物碱类物质:1H-吲哚-5-甲醛(17);2个核苷类物质:尿苷(18)及胸腺嘧啶(19)。这些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菌株中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链霉菌 TLC筛选 分离纯化 结构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蚓激酶同工酶降解乙型肝炎抗原并保护肝功能 被引量:1
12
作者 周园 牟丽娴 +7 位作者 范士超 王秀梅 曹潇 王学清 张奉学 赵静 魏艳 赫荣乔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02-218,共17页
目的蚓激酶同工酶(LKIs)作为肠溶胶囊的有效成分,用于治疗血栓性疾病已有30多年历史。近年来,LKIs在其他危重疾病中的研究时有报道。本文关注LKIs在乙型肝炎方面的作用。方法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 Ag)、核心抗原(HBcAg)和e抗原(HBeAg)... 目的蚓激酶同工酶(LKIs)作为肠溶胶囊的有效成分,用于治疗血栓性疾病已有30多年历史。近年来,LKIs在其他危重疾病中的研究时有报道。本文关注LKIs在乙型肝炎方面的作用。方法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 Ag)、核心抗原(HBcAg)和e抗原(HBeAg)分别与不同浓度LKIs孵育,观察这些蛋白质的降解和估计肽链的切割位点。Hep G2.2.15细胞与LKIs孵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和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分泌的HBsAg和HbeAg。LKIs灌胃Balb/c小鼠30天,采用ELISA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其血清HBsAg和HBeAg,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肝组织中的HBcAg。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分析乙肝病毒转基因小鼠肝组织的损害,并通过ELISA定量分析血清谷草转氨酶(GOT)和谷丙转氨酶(GPT)。腹腔注射后,取大鼠血清和肝组织,测定其中的LKIs含量,从而观察LKIs的吸收。采用LKIs给龙岩麻鸭灌胃30天,通过PCR检测其血清HBV DNA。结果蚓激酶肠溶胶囊的有效成分是含有6种LKIs的复方蛋白酶药物,可以降解HBV编码的蛋白质。LKIs降解HBsAg的位点为K141/P142及R160/F161;HBc Ag为R142/E143;HBeAg为R122/E123。LKIs可显著抑制Hep G2.2.15细胞分泌HBsAg和HBeAg。LKIs灌胃,HBV转基因小鼠血清HBsAg和HBeAg水平及肝组织的HBcAg水平均降低,提示病毒的组装和释放可能受到了抑制。在LKIs处理的转基因小鼠中,血清GPT和GOT水平降低,肝组织溶解数量减少,表明LKIs对小鼠肝细胞具有保护作用。LKIs灌胃龙岩麻鸭,血清中DHBV DNA水平明显下降,停药后出现反弹。结论LKIs通过降解HBs、HBc和HBe蛋白,可能干扰HBV的装配和释放,减少病毒在肝细胞之间的传递,从而对肝细胞起到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BEAG HBCAG HBSAG 蚓激酶同工酶 乙肝病毒 同工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NAC转录因子家族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3
作者 赵才美 黄兴奇 +4 位作者 殷富有 李定琴 陈越 陈玲 程在全 《植物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78-287,共10页
NAC转录因子家族是一类重要的转录调控因子,在植物中普遍存在。在水稻(Oryza sativa L.)生命历程中,NAC家族参与其细胞生长、组织发育、器官衰老等过程,且在应对外界环境刺激的响应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本研究介绍了水稻NAC转录因子家族... NAC转录因子家族是一类重要的转录调控因子,在植物中普遍存在。在水稻(Oryza sativa L.)生命历程中,NAC家族参与其细胞生长、组织发育、器官衰老等过程,且在应对外界环境刺激的响应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本研究介绍了水稻NAC转录因子家族的结构特点,并综述了水稻NAC转录因子家族参与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过程,以及在低温、高盐、病原菌等逆境胁迫中的作用与功能,并对水稻NAC家族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NAC转录因子 抗逆性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地方稻种资源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4
作者 赵才美 程在全 +7 位作者 殷富有 李定琴 陈玲 钟巧芳 肖素勤 陈越 王波 黄兴奇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10,共10页
云南省具有丰富的地方稻种资源,合理地挖掘和利用地方稻种优异性状,有利于加快水稻育种效率,促进水稻产业的发展。从云南省地方稻种资源的收集与分类、农艺性状、遗传多样性、品质和抗性研究等方面进行综述,为更深入研究和利用云南省地... 云南省具有丰富的地方稻种资源,合理地挖掘和利用地方稻种优异性状,有利于加快水稻育种效率,促进水稻产业的发展。从云南省地方稻种资源的收集与分类、农艺性状、遗传多样性、品质和抗性研究等方面进行综述,为更深入研究和利用云南省地方稻种资源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省 地方稻 种质资源 评价 抗性 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陈皮素改善衰老认知功能损伤的作用与机制(英文) 被引量:9
15
作者 姚勤 张玉英 +2 位作者 吴凯源 褚博煜 陈畅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78-586,共9页
随着世界人口的老龄化,与年龄相关认知功能障碍的威胁越来越大.研究年龄相关认知功能损伤的发病机制及寻找有效的防治策略具有重要意义.我们之前的研究表明,衰老小鼠海马中S-亚硝基谷胱甘肽还原酶(S-nitrosoglutathione reductase,GSNOR... 随着世界人口的老龄化,与年龄相关认知功能障碍的威胁越来越大.研究年龄相关认知功能损伤的发病机制及寻找有效的防治策略具有重要意义.我们之前的研究表明,衰老小鼠海马中S-亚硝基谷胱甘肽还原酶(S-nitrosoglutathione reductase,GSNOR)显著升高,神经元特异性高表达GSNOR转基因小鼠在行为学检测中表现出认知功能障碍.然而,其分子机制仍不清楚.在本研究中发现,CREB信号通路在GSNOR高表达转基因小鼠及原代培养小鼠海马神经元中均被GSNOR下调.在Y迷宫中检测表明,连续7 d腹腔注射CREB激活剂川陈皮素,能改善GSNOR过表达小鼠的认知损伤.进一步通过恐惧箱实验及Y迷宫测试研究川陈皮素对自然衰老小鼠认知功能的作用,发现川陈皮素能显著提高自然衰老小鼠在Y迷宫测试中的正确选择率以及在恐惧箱中的冻结时间,表明川陈皮素能显著改善衰老相关的认知功能.同样,川陈皮素上调了CREB磷酸化以及PSD95和Glu R1的水平,表明CREB信号上调在改善自然衰老认知功能损伤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研究为衰老认知功能损伤机制及改善方法提供了新的依据,GSNOR转基因小鼠也可能成为一种新的认知功能损伤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硝基谷胱甘肽还原酶 一氧化氮 磷酸化CREB 川陈皮素 衰老相关的认知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脓毒症患者中性粒细胞差异表达基因及信号通路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何诚成 张迎春 +7 位作者 段勇 余江 罗波 江南 梁雨 曾静媛 郑小莉 鲜玉军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81-490,共10页
目的寻找脓毒症患者中性粒细胞中发生差异变化的致病相关基因及关键通路。方法从基因表达汇编(GEO)数据库下载GSE6535、GSE49755、GSE49756、GSE49757,其中包含143个实验组样本及65个对照组样本的基因芯片数据。采用R软件的相关程序包... 目的寻找脓毒症患者中性粒细胞中发生差异变化的致病相关基因及关键通路。方法从基因表达汇编(GEO)数据库下载GSE6535、GSE49755、GSE49756、GSE49757,其中包含143个实验组样本及65个对照组样本的基因芯片数据。采用R软件的相关程序包筛选鉴定出中性粒细胞差异表达基因(DEG)。通过两两交集,得到共93个DEG,进一步用DAVID、STRING及Cytoscape里的ReactomeFIPlugIn和Cytohubba应用程序等多种方法进行基因功能和通路富集分析、PPI网络分析和关键基因分析。结果确定中性粒细胞最重要的关键DEG,包括Toll样受体2(TLR2)、原癌基因SRC、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白细胞介素1受体2(IL1R2)、抑制蛋白β1(ARRB1)、白细胞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3(IRAK3)、白细胞介素18受体1(IL18R1)、白细胞介素18受体相关蛋白(IL18RAP)、丝氨酸/苏氨酸激酶17b(STK17B);发现了一些涉及脓毒症患者致病相关的通路以及免疫相关的生物学过程。结论这些基因可能通过多种信号通路引起脓毒症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中性粒细胞 差异表达基因 关键基因 蛋白相互作用网络 功能富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耳穴对年龄相关性听力损失豚鼠听觉中枢β-catenin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刘淑云 邓力强 +1 位作者 杨烨 殷泽登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93-596,共4页
目的探讨电针耳穴对D-半乳糖所致的年龄相关性听力损失豚鼠模型听觉中枢β-链蛋白(β-catenin)表达的影响。方法取3月龄豚鼠30只,随机分成三组:D-半乳糖模型组、D-半乳糖+电针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只;18月龄豚鼠10只作为自然老化组。D-... 目的探讨电针耳穴对D-半乳糖所致的年龄相关性听力损失豚鼠模型听觉中枢β-链蛋白(β-catenin)表达的影响。方法取3月龄豚鼠30只,随机分成三组:D-半乳糖模型组、D-半乳糖+电针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只;18月龄豚鼠10只作为自然老化组。D-半乳糖模型组给予D-半乳糖(300mg·kg^(-1)·d^(-1))颈背部皮下注射,每天1次,连续6周;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注射相同部位、相同频次、持续相同时间;D-半乳糖+电针组给予相同剂量的D-半乳糖颈背部皮下注射,30min后给予电针听宫穴和翳风穴治疗15分钟,每日1次,共6周。自然老化组豚鼠常规饲养。上述实验结束后采用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四组豚鼠下丘和听皮层β-catenin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 1与对照组相比,D-半乳糖模型组和自然老化组豚鼠下丘β-catenin蛋白表达量下降;与D-半乳糖模型组相比,D-半乳糖+电针组下丘β-catenin蛋白表达量增加;2D-半乳糖模型和自然老化组豚鼠听皮层β-catenin蛋白表达量下降,D-半乳糖+电针组其表达量增加。结论β-catenin蛋白可能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调控细胞生长、分化及凋亡,参与下丘和听皮层的老化过程;电针听宫穴和翳风穴可能通过增加下丘和听皮层β-catenin蛋白表达,经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延缓豚鼠年龄相关性听力损失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年龄相关性听力损失 听觉中枢 Β-链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下呼吸道临床分离菌的分布及耐药性 被引量:17
18
作者 袁翊 陈文碧 +1 位作者 刘靳波 付魏萍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52-557,共6页
目的研究儿童下呼吸道临床分离菌的分布及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治疗及流行病学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4年9月-2016年9月0~5岁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 815例患儿下呼吸道标本细菌培养阳性1 582例... 目的研究儿童下呼吸道临床分离菌的分布及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治疗及流行病学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4年9月-2016年9月0~5岁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 815例患儿下呼吸道标本细菌培养阳性1 582例,检出率为32.86%。共分离出菌株1 614株,依次为流感嗜血杆菌(9.66%)、肺炎链球菌(7.12%)、卡他莫拉菌(5.15%)等。细菌在不同年龄段、不同季节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和肺炎链球菌对头孢噻肟耐药率较低,均<20%;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替坦、亚胺培南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均<10%;金黄色葡萄球菌对苯唑西林耐药率<20%。结论流感嗜血杆菌是四川省内江地区儿童下呼吸道分离的主要病原菌,其次是肺炎链球菌和卡他莫拉菌,在不同年龄段、不同季节检出率有差异。治疗时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减少耐药菌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下呼吸道 分离菌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DFT1依赖肿瘤免疫微环境促进结肠癌细胞的生长 被引量:2
19
作者 罗娜 张大鹏 +1 位作者 缪洪明 代荣阳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4期2648-2655,共8页
目的研究法呢基二磷酸酯法呢基转移酶1 (farnesyl-diphosphate farnesyltransferase 1,FDFT1)对结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细胞MC-38体内体外生长的影响。方法通过GEPIA数据库分析275例CRC样本和349例正常组织样本中FDFT1的表达量,... 目的研究法呢基二磷酸酯法呢基转移酶1 (farnesyl-diphosphate farnesyltransferase 1,FDFT1)对结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细胞MC-38体内体外生长的影响。方法通过GEPIA数据库分析275例CRC样本和349例正常组织样本中FDFT1的表达量,通过数据库分析人CRC中FDFT1的免疫组化表达水平。使用慢病毒介导的短发夹RNA(short hairpin RNA,shRNA)构建FDFT1沉默的CRC细胞系MC-38,得到稳定低表达FDFT1的MC-38细胞系(sh-FDFT1组)和空载对照细胞系(sh-NC组),Western blot、RT-qPCR验证敲低效果。CCK-8实验、流式细胞术、Transwell实验分别观察敲低FDFT1对MC-38细胞增殖、凋亡、迁移能力的影响。采用C57BL/6小鼠、重度免疫缺陷NCG小鼠构建CRC腹腔种植转移模型,利用C57BL/6小鼠构建皮下移植瘤模型,14 d后观察沉默FDFT1对小鼠肿瘤生长情况的影响。结果数据库分析结果显示CRC组织中FDFT1的表达较正常组织高(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CRC病人FDFT1高表达。沉默FDFT1对MC-38细胞增殖、凋亡及迁移均没有明显影响;在C57BL/6小鼠CRC腹腔种植转移模型和皮下移植瘤模型中均发现沉默FDFT1后显著抑制肿瘤生长(P<0.05)。NCG小鼠腹腔种植转移模型显示沉默FDFT1后肿瘤生长没有差异(P>0.05)。结论 FDFT1在体内促进CRC细胞生长依赖于肿瘤免疫微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呢基二磷酸酯法呢基转移酶1 结肠癌 免疫微环境 MC-3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喙突的解剖形态学测量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3
20
作者 张磊 陈亨树 +6 位作者 祁冀 曾炎 关钛元 覃波 徐洁 马丽 扶世杰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06-610,共5页
目的测量喙突的解剖形态和空间相对位置,为肩关节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收集干燥、完整肩胛骨标本165例,左侧61例,右侧104例。测量喙突重要结构的形态参数:3个宽度,3个厚度,3个长度,4个距离,3个角度,并对测量结果进行统... 目的测量喙突的解剖形态和空间相对位置,为肩关节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收集干燥、完整肩胛骨标本165例,左侧61例,右侧104例。测量喙突重要结构的形态参数:3个宽度,3个厚度,3个长度,4个距离,3个角度,并对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左侧和右侧喙突尖的宽度为(13.40±3.09~14.42±2.84)mm、厚度(8.41±1.51~9.07±1.63)mm、喙突尖到折返部长度(38.77±4.54~40.77±4.55)mm、折返部到基底部长度(20.03±2.04~19.18±2.40)mm、喙突尖到肩胛上切迹直线距离(45.20±4.21~47.03±4.00)mm,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喙突的其它解剖形态和空间相对位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对喙突的解剖形态和空间相对位置进行了全面测量,为肩关节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解剖学依据,并有助于提高肩关节疾病的手术安全性,降低手术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喙突 肩胛骨 解剖 空间相对位置 肩关节 诊断和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