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显微修薄股前外侧皮瓣在口腔颌面软组织缺损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4
1
作者 孙黎波 兰玉燕 +3 位作者 周航宇 付光新 王雷 姚志浩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46-349,共4页
目的:探讨显微修薄股前外侧皮瓣在口腔颌面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5年12月~2018年5月期间56例行股前外侧皮瓣修复手术的患者,术前常规行股前区CT血管造影,利用影像工作站(Philips Medical Systems)定位穿支血管出肌点... 目的:探讨显微修薄股前外侧皮瓣在口腔颌面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5年12月~2018年5月期间56例行股前外侧皮瓣修复手术的患者,术前常规行股前区CT血管造影,利用影像工作站(Philips Medical Systems)定位穿支血管出肌点的体表位置,以其为中心设计个性化皮瓣,模拟切取皮瓣,并对其周界脂肪厚度进行测量,对皮下脂肪较厚的15例患者,应用手术显微镜对皮瓣进行修薄后转移至受区进行外科修复。结果:显微修薄股外侧皮瓣14例完全存活,1例皮瓣远端出现坏死,经换药后愈合。切取皮瓣面积最大9 cm×5 cm,面积从最小6 cm×4 cm,供区无运动感觉功能障碍,并且避免二期去脂手术。结论:CT血管造影能够指导股前外侧皮瓣的制备,对于皮下脂肪较厚的患者,显微修薄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口腔颌面软组织缺损可以获得理想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血管造影 股前外侧皮瓣 软组织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孔双相磷酸钙陶瓷修复骨质疏松症大鼠颅骨极量缺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彭双麟 姚志浩 +3 位作者 罗道文 杨双林 李勇 肖金刚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77-381,共5页
目的:探讨多孔双相磷酸钙陶瓷支架(BCP)对骨质疏松症SD大鼠颅骨极量缺损的修复效果。方法:建立骨质疏松症SD大鼠颅骨极量缺损模型,运用BCP修复颅骨极量缺损,分为4组,分别是Ctrl组,OP组,Ctrl+BCP组,OP+BCP组,8周后处死大鼠,应用Micro-CT... 目的:探讨多孔双相磷酸钙陶瓷支架(BCP)对骨质疏松症SD大鼠颅骨极量缺损的修复效果。方法:建立骨质疏松症SD大鼠颅骨极量缺损模型,运用BCP修复颅骨极量缺损,分为4组,分别是Ctrl组,OP组,Ctrl+BCP组,OP+BCP组,8周后处死大鼠,应用Micro-CT、HE和Masson染色检测骨形成差异。结果:Ctrl组和OP组未见明显新生骨组织;Ctrl+BCP组和OP+BCP组可见新生骨组织,骨质疏松症组(OP+BCP组)新生骨组织明显少于非骨质疏松组(Ctrl+BCP组)。结论:BCP对骨质疏松症SD大鼠颅骨极量缺损具有一定的修复作用,可作为骨质疏松症大鼠颅骨极量缺损修复的支架材料,但修复效果弱于正常SD大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磷酸钙(BCP) 骨质疏松 颅骨极量缺损 骨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电位对人牙囊干细胞成骨分化的作用及其电生理机制研究
3
作者 顾煜婕 杨宜丹 +6 位作者 廖思琪 王荷一 周蕊 兰小蓉 徐晓梅 左东川 曾锦 《口腔医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13-419,共7页
目的:探讨膜电位对人牙囊干细胞(human dental follicle stem cells,hDFCs)成骨分化的作用及其电生理机制。方法:组织块结合酶消化法分离、培养hDFCs。构建载有人Kir2.1钾通道特异短发卡RNA(short hairpin RNA,shRNA)基因序列的慢病毒... 目的:探讨膜电位对人牙囊干细胞(human dental follicle stem cells,hDFCs)成骨分化的作用及其电生理机制。方法:组织块结合酶消化法分离、培养hDFCs。构建载有人Kir2.1钾通道特异短发卡RNA(short hairpin RNA,shRNA)基因序列的慢病毒载体。采用慢病毒转染结合Kir2.1钾通道特异阻断剂(4-甲氧基苄基-1-萘基甲基-胺盐,ML133),通过成骨分化诱导、茜素红染色、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reverse transcriptase-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以及全细胞膜片钳实验方法,观察药物阻断Kir2.1钾通道的功能或抑制Kir2.1钾通道的表达对hDFCs成骨分化能力以及膜电位的影响。降低细胞外钾离子的浓度(1 mmol/L),通过钙离子成像观察促使膜电位超极化对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影响。采用钙池操纵钙通道(store-operated Ca^(2+)channels,SOCs)阻断剂(La^(3+))以及内质网钙泵阻断剂毒胡萝卜素(Thapsigargin,TG),通过钙离子成像鉴定SOCs通道在hDFCs介导的钙离子内流,并评估其在膜电位超极化导致hDFCs胞内钙离子浓度变化中的作用。结果:茜素红染色、RT-qPCR以及全细胞膜片钳结果显示,药物阻断Kir2.1钾通道的功能或抑制Kir2.1钾通道的表达能够抑制hDFCs成骨矿化能力、成骨相关基因(RUNT相关转录因子2、骨钙素)的表达,并能够逆转hDFCs成骨分化过程中发生的膜电位超极化。钙成像结果显示:(1)SOCs通道介导hDFCs的钙离子内流。(2)促使膜电位超极化能够引起hDFCs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升高,该作用可被药物阻断Kir2.1钾通道的功能或抑制Kir2.1钾通道的表达抑制;可通过移除细胞外钙离子抑制;可被SOCs通道阻断剂抑制。结论:Kir2.1钾通道介导的膜电位超极化参与hDFCs成骨分化的调控,其机制与hDFCs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升高有关,而SOCs通道介导的钙离子内流在这一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牙囊细胞 成骨分化 Kir2.1通道 膜电位超极化 钙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精多糖干预骨质疏松小鼠脂肪干细胞成骨分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陆诗 何清明 +3 位作者 娄方芝 彭双麟 高俞锦 肖金刚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57-163,共7页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的黄精多糖(polygonatum sibiricum polysaccharides,PSP)对骨质疏松小鼠脂肪干细胞(adipose derived stem cells in osteoporosis mice,OP-ASCs)成骨分化的影响。方法:建立骨质疏松症小鼠动物模型。体外分离培养OP-A...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的黄精多糖(polygonatum sibiricum polysaccharides,PSP)对骨质疏松小鼠脂肪干细胞(adipose derived stem cells in osteoporosis mice,OP-ASCs)成骨分化的影响。方法:建立骨质疏松症小鼠动物模型。体外分离培养OP-ASCs。使用不同浓度(5、10、25、50、75、100 mg/L)PSP干预OP-ASCs,成骨诱导后,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PSP干预OP-ASCs成骨诱导3 d和5 d后,Western blot及Real-time PCR检测成骨相关因子表达情况;碱性磷酸酶染色检测成骨能力改变。结果:PSP干预后第1、3、5、7天,相较于空白对照组,其他组OP-ASCs细胞增殖活力增加。其中PSP浓度为75 mg/L和100 mg/L时OP-ASCs细胞增殖活力较其他实验组有所下降(P<0.001)。在PSP浓度为50 mg/L时,Western blot及Real-time PCR结果显示:实验组Runx2、OPN、β-catenin、P-GSK-3β蛋白及其基因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碱性磷酸酶染色示成骨效果实验组高于对照组。结论:PSP可以增强OP-ASCs成骨分化能力,可能是PSP通过上调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精多糖 骨质疏松症 脂肪干细胞 成骨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种植体修复牙槽骨严重吸收的下颌第二磨牙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3
5
作者 陈俊良 刘旭琳 +2 位作者 张潇月 田欣 何芸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46-250,共5页
目的:对比分析种植修复牙槽骨严重吸收的下颌第二磨牙时,不同长度种植体和牙冠直径对种植体及周围骨组织的影响。旨在为短种植体修复下颌第二磨牙的应用奠定理论基础。方法:将影像学资料导入软件,建立6个不同修复方式的模型,对牙冠施加... 目的:对比分析种植修复牙槽骨严重吸收的下颌第二磨牙时,不同长度种植体和牙冠直径对种植体及周围骨组织的影响。旨在为短种植体修复下颌第二磨牙的应用奠定理论基础。方法:将影像学资料导入软件,建立6个不同修复方式的模型,对牙冠施加垂直向150 N的载荷,比较分析不同模型的生物力学性能。结果:与长种植体模型相比,短种植体模型的种植体最大位移值和骨皮质最大应力值均较之更小,而骨松质最大应力值较之更大。随着牙冠减径的比例增加,种植体的最大位移值、骨皮质最大应力值、骨松质最大应变值均减小。结论:从生物力学角度来看,短种植体修复牙槽骨严重吸收的下颌第二磨牙是一种比较可靠的修复方式。对牙冠进行减径处理能降低种植体位移、骨组织应力和应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种植体 应力 应变 三维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饰胶蛋白聚糖与口腔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赖永先 聂敏海 +1 位作者 陈潇 刘旭倩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37-442,共6页
目的:探讨饰胶蛋白聚糖(Decorin,DCN)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中的表达和意义,及DCN影响OSCC发生发展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DCN、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 目的:探讨饰胶蛋白聚糖(Decorin,DCN)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中的表达和意义,及DCN影响OSCC发生发展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DCN、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致癌基因C-Myc和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剂(cyclin dependent kinase inhibitor,P21)四种因子在OSCC组织和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中的表达;用脂质体法将DCN质粒转入HSC-3细胞中,采用Real 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DCN过表达对EGFR、C-Myc和P21表达的影响。结果:随着OSCC分化程度的降低,DCN蛋白和P2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逐渐降低,EGFR蛋白和C-Myc蛋白的阳性表达率逐渐升高(P<0.05);与空载体组和对照组相比,转染组EGFR和C-Myc mRNA表达量和蛋白表达水平皆降低,P21 mRNA表达量和蛋白表达水平皆升高(P<0.05)。结论:DCN与OSCC的发生、发展过程紧密相关,其对OSCC的作用可能通过调节EGFR、C-Myc和P21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鳞状细胞癌 饰胶蛋白聚糖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致癌基因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RPM4通道对人口腔颊黏膜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
7
作者 王薛藤 聂敏海 +2 位作者 左东川 邓浩 曾锦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90-495,共6页
目的:验证TRPM4(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melastatin-4)在口腔颊黏膜成纤维细胞的表达,探讨其对人口腔颊黏膜成纤维细胞迁移与增殖中的作用。方法:收集人正常颊黏膜组织进行原代细胞提取与原代培养;采用RT-PCR和细胞免疫荧光方法... 目的:验证TRPM4(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melastatin-4)在口腔颊黏膜成纤维细胞的表达,探讨其对人口腔颊黏膜成纤维细胞迁移与增殖中的作用。方法:收集人正常颊黏膜组织进行原代细胞提取与原代培养;采用RT-PCR和细胞免疫荧光方法检测成纤维细胞中TRPM4的表达。全细胞膜片钳记录成纤维细胞TRPM4通道的全细胞电流。MTT法和细胞划痕实验分别检测应用TRPM4通道特异性阻断剂(9-菲酚)或特异性siRNA抑制TRPM4通道的功能对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结果:人口腔颊黏膜成纤维细胞功能性表达TRPM4。抑制TRPM4通道的功能能够明显降低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结论:TRPM4通道参与成纤维细胞增殖以及迁移能力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颊黏膜成纤维细胞 TRPM4 细胞增殖 细胞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籍人群副颏孔的观测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孙旭 梁星 +3 位作者 张利 文才 赵颖 赖穗萍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91-695,共5页
目的利用锥形束CT(CBCT)观测四川籍人群副颏孔(AMF)的解剖学数据,为临床颏孔(MF)区种植手术及颏部外科手术等提供解剖学数据。方法调取890例就诊于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患者的CBCT资料,由一名专业口腔医生对AMF的发生率、直径、同侧MF... 目的利用锥形束CT(CBCT)观测四川籍人群副颏孔(AMF)的解剖学数据,为临床颏孔(MF)区种植手术及颏部外科手术等提供解剖学数据。方法调取890例就诊于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患者的CBCT资料,由一名专业口腔医生对AMF的发生率、直径、同侧MF直径、与同侧MF的直径比例、中心距离、相对位置及与相邻牙的相对位置等进行观察测量。所有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0.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四川籍人群AMF的发生率为6.63%,AMF及同侧MF的平均直径分别为(1.65±0.25)mm和(3.84±0.64)mm,AMF与同侧MF的平均直径比例为0.4±0.1,AMF与同侧MF的中心距离平均为(5.45±0.85)mm。AMF与相邻解剖结构的相对位置变异较大,多位于同侧MF的后下位和前上位,第二前磨牙和第一磨牙之间。结论四川籍人群AMF的发生率较高,平均直径为1.65 mm,与同侧MF及相邻牙的相对位置多样。临床进行MF区种植手术及颏部外科手术时应注意AMF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颏孔 颏孔 解剖学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r:YAG激光照射种植体表面微形貌变化的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
9
作者 孙旭 邓振南 +1 位作者 文才 赵颖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6期669-673,共5页
目的探讨Er:YAG激光不同模式、不同参数照射对种植体SA、SLA、Xpeed及RBM表面微形貌的影响。方法选择波长为2940 nm的Er:YAG激光并设置为软组织模式及参数50 mJ、10 Hz,100 mJ、10 Hz,200 mJ、10 Hz;设置硬组织模式及参数100 mJ、10 Hz,... 目的探讨Er:YAG激光不同模式、不同参数照射对种植体SA、SLA、Xpeed及RBM表面微形貌的影响。方法选择波长为2940 nm的Er:YAG激光并设置为软组织模式及参数50 mJ、10 Hz,100 mJ、10 Hz,200 mJ、10 Hz;设置硬组织模式及参数100 mJ、10 Hz,200 mJ、10 Hz。均在水冷却环境下,采取非接触模式,工作尖距离种植体表面1 mm,对SA、SLA、Xpeed及RBM 4种种植体表面固定一点照射5 s。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照射前后表面微形貌的变化。结果SEM观察可见,SA表面在软组织模式50 mJ、10 Hz及100 mJ、10 Hz照射下无变化,能量提高到200 mJ、10 Hz可见表面微形貌部分熔化;SLA表面在软组织模式50 mJ、10 Hz照射下无变化,能量提高到100 mJ、10Hz及200 mJ、10 Hz可见表面部分熔化及完全熔化;SA及SLA表面在硬组织模式100 mJ、10 Hz或200 mJ、10 Hz照射下,表面无变化。Xpeed和RBM表面在软组织模式50 mJ、10 Hz照射下分别表现为高峰塌陷和片状熔化;在能量提高到100 mJ、10 Hz及200 mJ、10 Hz均可见部分熔化及完全熔化;Xpeed及RBM表面在硬组织模式100 mJ、10 Hz照射下无变化,能量提高到200 mJ、10 Hz可见部分熔化;Xpeed表面未见涂层剥脱。结论本研究显示,在用Er:YAG激光处理种植体表面时,为避免对种植体表面造成损伤,SA和SLA表面用软组织模式时能量参数需设置在50 mJ、10 Hz以下,硬组织模式时参数设置200 mJ、10 Hz以下。Xpeed及RBM表面不适合用软组织模式处理,可在硬组织模式100 mJ、10 Hz以下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R:YAG激光 种植体 微形貌 表面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型钾离子通道对人舌鳞癌Tca8113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晓艳 程俊 +2 位作者 许华丽 毛亮 聂敏海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40-443,共4页
目的:探究A型钾离子(Potassium,K^+)通道抑制后对舌鳞状细胞癌株(Tca8113)细胞的影响。方法: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和分析A型K^+通道阻滞剂4-氨基吡啶(4-AP)对Tca8113细胞K^+电流的影响;MTT检测A型K^+通道对细胞增殖的作用。结果:在终浓... 目的:探究A型钾离子(Potassium,K^+)通道抑制后对舌鳞状细胞癌株(Tca8113)细胞的影响。方法: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和分析A型K^+通道阻滞剂4-氨基吡啶(4-AP)对Tca8113细胞K^+电流的影响;MTT检测A型K^+通道对细胞增殖的作用。结果:在终浓度为2 mmol/L 4-AP作用下,A型K^+电流的峰值从(267.04±13.84)pA降到(124.81±5.24)pA。在一定范围内,不同浓度4-AP能抑制Tca8113细胞在体外的增殖,且抑制程度随药物浓度和作用时间的增加而增强。结论:A型K^+通道参与Tca8113细胞增殖的过程,且A型K^+通道阻滞剂能抑制Tca8113细胞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肿瘤 鳞状细胞 4-氨基吡啶 钾通道 电压门控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纯钛等离子涂层圆柱状骨内种植体与周围骨界面的三维结构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星宇 李昶 +2 位作者 雷婷婷 郑立舸 余科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729-732,共4页
目的:通过组织形态学的方法评价和分析纯钛等离子涂层圆柱状骨内种植体与周围骨界面的三维结构情况。方法:选择2只成年雄性比格犬,拔除双侧下颌第二、第四前磨牙,自行愈合3个月,植入纯钛等离子涂层圆柱状种植体,共8枚。3个月后处死动物... 目的:通过组织形态学的方法评价和分析纯钛等离子涂层圆柱状骨内种植体与周围骨界面的三维结构情况。方法:选择2只成年雄性比格犬,拔除双侧下颌第二、第四前磨牙,自行愈合3个月,植入纯钛等离子涂层圆柱状种植体,共8枚。3个月后处死动物,取下包含种植体的下颌骨,固定后用自动磨片机切片、染色、拍照数字化后输入计算机构建三维结构模型并分析。结果:种植体平均骨接触率(bone contact ratio,BCR)为(64.5±5.3)%,最高在舌侧和上部,最低在近远中和底部。平均骨体积率(bone volume ratio,BVR)为(68.9±4.4)%,最佳在舌侧150~225μm带和上部,最差在近远中0~75μm带和底部。结论:纯钛等离子涂层圆柱状骨内种植体与周围骨界面的三维结构能清晰的构建出来,二者能形成良好的结合,特别是在皮质骨致密的舌侧和上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钛等离子涂层 种植体 动物实验 组织形态学 三维结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颊间隙美学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2
作者 谢乙加 邹训明 +2 位作者 徐晓梅 林富伟 赵青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1期106-111,共6页
近年来,国内外有许多关于微笑美学的研究,从侧貌美学到正面美学,从静态美学到动态美学。颊间隙,作为微笑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微笑美学的影响也逐渐被正畸医生甚至普通大众意识到。口腔正畸医生要在充分了解颊间隙审美相关知识的基础... 近年来,国内外有许多关于微笑美学的研究,从侧貌美学到正面美学,从静态美学到动态美学。颊间隙,作为微笑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微笑美学的影响也逐渐被正畸医生甚至普通大众意识到。口腔正畸医生要在充分了解颊间隙审美相关知识的基础上,掌握通过正畸矫治方法改变颊旁间隙大小的方法,才能在临床方案设计和矫治实施的过程中为更多患者带来更美的微笑。因此,本文从颊间隙的定义及研究、颊间隙的大小及美学呈现影响因素等方面作一综述,以期对正畸临床美学决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颊间隙 美学 微笑美学 动态美学 正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期性张应力作用下Hippo-YAP信号通路调控人牙周膜细胞自噬 被引量:7
13
作者 晚晓芳 何海燕 +3 位作者 吕佳岭 伍宇婕 钟冠男 徐晓梅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60-268,共9页
目的探究周期性张应力(CTS)作用下人牙周膜细胞(hPDLCs)自噬激活的分子机制。方法分离培养正常牙周组织的hPDLCs,利用Forcel四点弯曲细胞加力仪对hPDLCs加载张应力模拟正畸牙移动过程中正畸力诱导的张力侧hPDLCs自噬,利用XMU-MP-1抑制Hi... 目的探究周期性张应力(CTS)作用下人牙周膜细胞(hPDLCs)自噬激活的分子机制。方法分离培养正常牙周组织的hPDLCs,利用Forcel四点弯曲细胞加力仪对hPDLCs加载张应力模拟正畸牙移动过程中正畸力诱导的张力侧hPDLCs自噬,利用XMU-MP-1抑制Hippo信号通路探究Hippo-YAP信号通路在张应力激活hPDLCs自噬中的作用。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hPDLCs自噬相关基因(Beclin-1、LC3、p62)的表达;采用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hPDLCs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LC3-Ⅱ/LC3-Ⅰ、p62)及Hippo-YAP通路相关蛋白(active-YAP、p-YAP)的表达;采用免疫荧光染色定位hPDLCs自噬相关蛋白(LC3-Ⅱ、p62)及Hippo-YAP通路相关蛋白(active-YAP)。结果CTS激活hPDLCs的自噬,自噬相关因子表达随加力时间的延长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30 min自噬开始,3 h达到高峰,随后出现下调(P<0.05);CTS促进active-YAP蛋白表达增加,p-YAP蛋白表达降低(P<0.05)。XMU-MP-1抑制Hippo-YAP信号通路后(P<0.05),促进active-YAP蛋白进入细胞核,自噬表达增强(P<0.05)。结论Hippo-YAP信号通路参与CTS作用下hPDLCs自噬激活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噬 Hippo-YAP信号通路 张应力 人牙周膜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腭带蒂结缔组织移植在上颌前牙即刻种植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4
14
作者 孙黎波 黄海霞 +2 位作者 兰玉燕 黄婷 李汪阳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71-674,共4页
目的:评价硬腭带蒂结缔组织移植在上颌前牙区单牙无法保留行即刻种植的临床效果。方法:2014年6月~2016年5月,对15名上颌前牙区单牙无法保留牙龈生物型为薄龈型的患者,行不翻瓣即刻种植,在硬腭部制备带蒂结缔组织行种植体周围软组织增量... 目的:评价硬腭带蒂结缔组织移植在上颌前牙区单牙无法保留行即刻种植的临床效果。方法:2014年6月~2016年5月,对15名上颌前牙区单牙无法保留牙龈生物型为薄龈型的患者,行不翻瓣即刻种植,在硬腭部制备带蒂结缔组织行种植体周围软组织增量,术后观察结缔组织移植的成活情况及术后种植体周围软组织重建情况。结果:硬腭带蒂结缔组织移植愈合良好,临床成活率100%,修复完成后当天﹑术后6个月及术后12个月红色美学评分(pink esthetic score,PES)分别为(11.69±0.84)﹑(11.94±0.70)和(11.97±0.68)分,软组织重建达到了美学效果。结论:对于上颌前牙区单牙无法保留牙龈生物型为薄龈型的患者,采用不翻瓣即刻种植同期行硬腭带蒂结缔组织移植,可以获得较好的美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前牙区 即刻种植 结缔组织 软组织增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雌激素微环境下非经典Wnt/Ca^(2+)信号通路调控人牙周膜干细胞成骨分化的研究 被引量:11
15
作者 吴晓玲 郑茜 +4 位作者 吕佳岭 赵娴 徐洁 余京泓 徐晓梅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3-37,共5页
目的:探讨雌激素作用下非经典Wnt/Ca^(2+)信号通路对人牙周膜干细胞(human periodontal ligament stem cells hPDLSCs)成骨分化的调控。方法:将第3代hPDLSCs分为空白组、对照组、雌激素组、抑制剂组,成骨诱导7d检测ALP活性,Real-time PC... 目的:探讨雌激素作用下非经典Wnt/Ca^(2+)信号通路对人牙周膜干细胞(human periodontal ligament stem cells hPDLSCs)成骨分化的调控。方法:将第3代hPDLSCs分为空白组、对照组、雌激素组、抑制剂组,成骨诱导7d检测ALP活性,Real-time PCR检测各组Wnt信号通路基因及成骨基因表达水平。结果:ALP检测结果示对照组较空白组ALP活性增加(P<0.05),雌激素组和抑制剂组较对照组ALP活性增加(P<0.05),但雌激素组和抑制剂组ALP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eal-time PCR检测结果显示对照组较空白组Wnt信号通路基因β-catenin、CaMKⅡ、NLK及成骨基因RUNX2、OCN表达增加(P<0.05),雌激素组和抑制剂组较对照组Wnt信号通路基因β-catenin、CaMKⅡ、NLK及成骨基因RUNX2、OCN表达增加(P<0.05);抑制剂组较雌激素组β-catenin表达下降(P<0.05),而CaMKⅡ、NLK表达增加(P<0.05),但两组成骨基因RUNX2、OCN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雌激素可能通过增强非经典Wnt/Ca^(2+)信号通路的活化促进hPDLSCs的成骨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DLSCs 雌激素 非经典Wnt/Ca^2+信号通路 成骨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血管造影在血管化髂骨肌瓣临床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6
作者 兰玉燕 孙黎波 +1 位作者 张力 周航宇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03-306,共4页
目的:探讨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在血管化髂骨肌瓣临床设计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9月,收治的12例拟行血管化髂骨肌瓣修复手术的患者。术前行CT血管造影,利用影像工作站(Philips Medical Systems),观察并测... 目的:探讨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在血管化髂骨肌瓣临床设计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9月,收治的12例拟行血管化髂骨肌瓣修复手术的患者。术前行CT血管造影,利用影像工作站(Philips Medical Systems),观察并测量旋髂深动脉(deep circumflex iliac artery,DCI)起始管径、起始点与双侧髂前上棘连线的成角以及起始点至髂前上棘的距离。依据成角的角度及距离行旋髂深动脉起始点体表定位,并模拟血管化髂骨肌瓣切取。结果:旋髂深动脉起始管径(2.8±0.61)mm,旋髂深动脉起始点与双侧髂前上棘连线的成角(55±1.7)°,旋髂深动脉起始点距髂前上棘的距离为(65.1±1.24)mm。依据重建影像可以成功模拟血管化髂骨肌瓣的切取。结论:CT血管造影可以准确显示旋髂深动脉的解剖位置,能够指导血管化髂骨肌瓣的制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 血管造影 旋髂深动脉 髂骨肌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司匹林对人牙龈成纤维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邱燕玲 聂敏海 +2 位作者 余丽 陈雨荷 刘旭倩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98-601,共4页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对人牙龈成纤维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人牙龈成纤维细胞( HGFs),免疫组化鉴定,MTT 法筛选最佳代次,CCK-8 法、流式细胞仪检测法检测不同浓度阿司匹林作用后HGFs 的增殖、凋亡情况。结果:原代和传代培养...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对人牙龈成纤维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人牙龈成纤维细胞( HGFs),免疫组化鉴定,MTT 法筛选最佳代次,CCK-8 法、流式细胞仪检测法检测不同浓度阿司匹林作用后HGFs 的增殖、凋亡情况。结果:原代和传代培养的HGFs 呈成纤维细胞样。免疫组化显示细胞Vimentin 表达阳性,CK 表达阴性。MTT 结果显示第3 代HGFs增殖活跃。CCK-8 显示低浓度组( 0. 25 ~ 0. 8 mol /L)阿司匹林促进HGFs 增殖,中( 2 ~ 6 mol /L)、高( 8 ~ 12 mol /L)浓度组均抑制HGFs 增殖,各组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 0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5)。流式结果显示中高浓度组阿司匹林促进HGFs 凋亡,组间比较( P < 0. 05)。结论:低浓度阿司匹林促进HGFs 增殖,中高浓度阿司匹林可诱导HGFs 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司匹林 人牙龈成纤维细胞( HGFs)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表达趋势在监测癌前病损和OSCC早期诊断中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腾艳 聂敏海 +1 位作者 陈潇 刘旭倩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53-757,共5页
目的:探讨白细胞表达趋势在监测癌前病损和OSCC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OSCC患者(52例)、口腔扁平苔藓(OLP)患者(61例)及正常口腔黏膜(NOM)者(55例)血常规中白细胞各项参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OSCC组中:MONO、MONO-R、EOS、EOS-R... 目的:探讨白细胞表达趋势在监测癌前病损和OSCC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OSCC患者(52例)、口腔扁平苔藓(OLP)患者(61例)及正常口腔黏膜(NOM)者(55例)血常规中白细胞各项参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OSCC组中:MONO、MONO-R、EOS、EOS-R指标均高于OLP和(或)NOM组;BASO、BASO-R、LYM、LYM-R指标低于NOM和(或)OLP组(P<0.05)。结论:白细胞亚型的表达趋势可能作为监测OLP即癌前病损恶变、早期诊断OSCC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 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 癌前病损 炎症 超敏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型钙通道对人牙囊细胞成骨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杨晶晶 左东川 +3 位作者 谢沂航 蔡欣 袁小平 曾锦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900-905,共6页
目的:探讨Ca^(2+)对人牙囊细胞(hDFCs)成骨分化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分离培养hDFCs,免疫荧光染色及流式细胞术检测hDFCs的来源。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L型钙通道、T型钙通道、三磷酸肌醇受体以及雷诺定受体在hDFCs的表达... 目的:探讨Ca^(2+)对人牙囊细胞(hDFCs)成骨分化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分离培养hDFCs,免疫荧光染色及流式细胞术检测hDFCs的来源。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L型钙通道、T型钙通道、三磷酸肌醇受体以及雷诺定受体在hDFCs的表达及-成骨分化相关基因RUNX相关转录因子2(runt-rel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 2,RUNX2)、骨钙素(osteocalcin,OCN)的表达。茜素红染色分别检测移除细胞外Ca^(2+)、细胞内Ca^(2+)以及应用电压门控钙通道及Ca^(2+)/CaMKⅡ信号通路特异阻断剂后,hDFCs的成骨水平。结果:移除细胞外Ca^(2+)或细胞内Ca^(2+)后,hDFCs成骨能力显著降低。RT-PCR结果显示,hDFCs表达L型钙通道、T型钙通道、三磷酸肌醇受体以及雷诺定受体。L型钙通道阻断剂Nifedipine对细胞成骨能力没有影响,而T型钙通道阻断剂Amlioride能够明显抑制细胞的成骨水平。提高细胞外Ca^(2+)的浓度(5 mmol/L)能够促进hDFCs成骨分化,应用CaMKⅡ特异性阻断剂KN-93(10μmol/L)后,Ca^(2+)对hDFCs成骨分化的促进作用明显受到抑制。结论:T型钙通道介导的钙离子内流参与调控hDFCs的成骨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牙囊细胞 钙离子 T型钙通道 成骨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向整流钾2.1通道蛋白对人牙囊细胞成骨分化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鹏 左东川 +3 位作者 牟思宇 钟宇彤 袁小平 曾锦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39-147,共9页
目的探讨内向整流钾(Kir)2.1通道蛋白对人牙囊细胞(hDFC)成骨分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组织块结合酶消化法分离、培养hDFC,流式细胞术鉴定细胞来源,成骨诱导鉴定hDFC成骨分化能力;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Kir2.1编码基因KCNJ2在h... 目的探讨内向整流钾(Kir)2.1通道蛋白对人牙囊细胞(hDFC)成骨分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组织块结合酶消化法分离、培养hDFC,流式细胞术鉴定细胞来源,成骨诱导鉴定hDFC成骨分化能力;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Kir2.1编码基因KCNJ2在hDFC中的表达,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Kir2.1在hDFC成骨诱导前和诱导后KCNJ2基因表达量的变化;膜片钳技术检测hDFC在成骨诱导前和诱导后的细胞膜电位变化;提高细胞外钾离子的浓度(50 mmol·L^(-1))观察膜电位去极化对hDFC成骨分化能力的影响,应用Kir2.1钾通道阻断剂氯化铯(CsCl)和4-甲氧基苄基-1-萘基甲基-胺盐(ML133)观察阻断Kir2.1通道对hDFC成骨分化能力的影响,同时行RT-qPCR检测观察2种干预措施前后成骨分化相关基因[RUNX相关转录因子2(RUNX2)、骨钙素(OCN)]的表达变化情况。降低细胞外钾离子的浓度(2 mmol·L^(-1)),钙离子成像检测膜电位超极化对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变化。结果RT-PCR结果显示,hDFC表达Kir2.1通道基因KCNJ2;RT-qPCR结果显示,成骨诱导7 d后,KCNJ2在hDFC中的表达量上调;膜片钳结果显示,成骨诱导7 d后,hDFC膜电位由(-12±3.2)mV超极化为(-47±5.2)mV;茜素红和碱性磷酸酶染色结果显示,提高细胞外钾离子的浓度或阻断Kir2.1通道蛋白的功能,能够明显抑制hDFC的成骨矿化能力;钙离子成像结果显示,膜电位超极化能够引起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增高。结论Kir2.1通道蛋白介导的膜电位超极化在hDFC成骨分化的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牙囊细胞 内向整流钾2.1通道蛋白 成骨分化 膜电位超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