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家蚕Fhx/P25基因的一种新的转录模式分析研究(英文) 被引量:8
1
作者 刘春 赵萍 +3 位作者 程廷才 查幸福 夏庆友 向仲怀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740-746,共7页
家蚕Fhx/P25蛋白是丝素蛋白的主要成分之一,过去报道只在家蚕后部丝腺特异的转录表达.通过对大规模的家蚕EST序列分析发现,Fhx/P25基因不仅在家蚕后部丝腺高效转录,而且在家蚕幼虫五龄第三天的卵巢组织及其他组织也有转录;分析还发现Fhx... 家蚕Fhx/P25蛋白是丝素蛋白的主要成分之一,过去报道只在家蚕后部丝腺特异的转录表达.通过对大规模的家蚕EST序列分析发现,Fhx/P25基因不仅在家蚕后部丝腺高效转录,而且在家蚕幼虫五龄第三天的卵巢组织及其他组织也有转录;分析还发现Fhx/P25基因在丝腺和卵巢组织中有不同的转录起始位点,在卵巢组织中的转录起始位点比在丝腺中的至少要提前115bp左右.用RT-PCR和FQ-PCR进一步验证,以上分析结果均正确.分析还发现Fhx/P25mRNA存在选择性拼接.以上结果表明Fhx/P25基因并不是组织特异转录基因,它的转录表达存在复杂的调控机制,可能还有其他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Fhx/P25蛋白 转录起始位点 选择性拼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蚕胚胎发育时期的RNA干涉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刘春 帅小蓉 +5 位作者 程廷才 徐汉福 李春峰 代方银 夏庆友 向仲怀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22-327,共6页
通过导入特定基因的dsRNA特异性地关闭该基因的功能 ,由此产生的现象为RNA干涉 .为在家蚕胚胎发育时期建立有效的RNAi技术体系 ,在前人的基础上以家蚕第三白卵基因Bmwh3为材料 ,建立了有效的RNAi技术体系 ,结果表明 ,成功诱导第三白卵... 通过导入特定基因的dsRNA特异性地关闭该基因的功能 ,由此产生的现象为RNA干涉 .为在家蚕胚胎发育时期建立有效的RNAi技术体系 ,在前人的基础上以家蚕第三白卵基因Bmwh3为材料 ,建立了有效的RNAi技术体系 ,结果表明 ,成功诱导第三白卵突变表型的有效注射时间为产卵后 8h内 ,wh3dsRNA的有效浓度须大于 2 0 g/L .在发育胚胎的第三天注射wh3dsRNA ,同样可诱导第三白卵突变的另一表型———半透明蚁蚕 ,根据实验结果初步推测 ,Bmwh3不仅参与眼色素和卵浆液膜色素前体的转运 ,还可能参与胚胎体壁色素前体的转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干涉 家蚕 胚胎发育 第三白卵突变 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冻保存对家蚕精液乳酸脱氢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9
3
作者 陈田飞 吴大洋 李春峰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64-768,共5页
对家蚕冷冻精液乳酸脱氢酶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家蚕精液LDH测定过程中的最适底物浓度在0.5~0.8mmol/L之间;LDH抽提液在4℃存放随时间延长其酶活性下降,应在抽提后的15h内测定其活性;家蚕精液经过冷冻后精子受损严重,精子中的LDH... 对家蚕冷冻精液乳酸脱氢酶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家蚕精液LDH测定过程中的最适底物浓度在0.5~0.8mmol/L之间;LDH抽提液在4℃存放随时间延长其酶活性下降,应在抽提后的15h内测定其活性;家蚕精液经过冷冻后精子受损严重,精子中的LDH向精清中溢出,导致精子中LDH活性下降及精清中LDH活性上升;-80℃保存的精液在90d后其精子中的酶活性仅为冷冻前的23%,而液氮保存的精液虽然在冷冻1d后酶活性下降为冷冻前的43%,但是在其后的90d中酶活性下降很少,可作为家蚕精液长期保存的冷存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精液 冷冻保存 乳酸脱氢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蚕显性赤蚁(Ia)的RAPD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颜虹 李斌 +2 位作者 张斌 代方银 鲁成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63-566,共4页
家蚕赤蚁突变基因作为标志基因在遗传分析、连锁检索和基因定位研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用家蚕显性赤蚁Ia品种(09-041)与非显性赤蚁品种(08-101)杂交,经F1自交,取F2代的显性赤蚁与非赤蚁个体为材料,采取混合样品分析法进行RAPD多态性分... 家蚕赤蚁突变基因作为标志基因在遗传分析、连锁检索和基因定位研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用家蚕显性赤蚁Ia品种(09-041)与非显性赤蚁品种(08-101)杂交,经F1自交,取F2代的显性赤蚁与非赤蚁个体为材料,采取混合样品分析法进行RAPD多态性分析.通过250个RAPD随机引物,分别在显性赤蚁与非显性赤蚁中获得扩增带1089条和1083条,共有220个引物在2个材料中有扩增片段,其中有8个引物在显性赤蚁中扩增出多态性特异带,有2个引物在非显性赤蚁中扩增出多态性特异带,有30个引物在2个材料中无扩增产物。实验初步获得8个与家蚕显性赤蚁基因可能连锁的RAPD分子标记,为进一步的Ia基因定位、克隆及遗传分析等工作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显性赤蚁 RAP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蚕保存系统广食性种质的检出与培育 被引量:17
5
作者 代方银 鲁成 向仲怀 《蚕学通讯》 2003年第4期3-8,共6页
采用终龄起蚕用甘蓝型白菜饷食的办法 ,对 6 0 0多个家蚕保存系统进行了广食性检测。不同系统对检测食物的摄食反应差异很大 ,共在 5 0个品系的饲育区中观察到了取食个体。分别采集摄食个体自交继代 ,经过筛选 ,从中建立了 10个广食性... 采用终龄起蚕用甘蓝型白菜饷食的办法 ,对 6 0 0多个家蚕保存系统进行了广食性检测。不同系统对检测食物的摄食反应差异很大 ,共在 5 0个品系的饲育区中观察到了取食个体。分别采集摄食个体自交继代 ,经过筛选 ,从中建立了 10个广食性资源品系。优先对表现优良的GS0 1进行连续多代复选 ,获得了摄食率达到或接近 10 0 %的蛾区。该系统对人工饲料具有优良摄食性 ,进行全龄人工饲料育能顺利结茧、羽化 ;而用同样的人工饲料饲育不取食甘蓝叶的 12 - 0 10则在 1龄中死亡。将显性遗传的GS0 1广食主基因导入实用品种 ,进行了广食性基础蚕品种的初步培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保存系统 广食性 种质资源 蚕种检出 蚕种培育 基因资源 甘蓝型白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量PCR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应用概述 被引量:12
6
作者 帅小蓉 夏庆友 朱勇 《蚕学通讯》 2002年第4期20-27,共8页
定量PCR的问世是继定性PCR(即常规PCR)后分子生物学方法学研究的一大飞跃 ,实现了对核酸信息量的分析比较 ,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更多、更有效的基因水平信息。本文旨在介绍定量PCR技术的研究现状 ,包括PCR产物定量检测的几种常用... 定量PCR的问世是继定性PCR(即常规PCR)后分子生物学方法学研究的一大飞跃 ,实现了对核酸信息量的分析比较 ,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更多、更有效的基因水平信息。本文旨在介绍定量PCR技术的研究现状 ,包括PCR产物定量检测的几种常用技术以及近年来研究和应用较多的几种重要的定量PCR方法。同时 ,对定量PCR技术在分子生物学和临床上的应用也作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PCR技术 研究现状 应用 发展 PCR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蚕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不同品种活性差异的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刘春 罗英 +3 位作者 代方银 陈萍 唐云明 鲁成 《蚕学通讯》 2002年第4期1-6,共6页
对西南农业大学家蚕基因库和育种室的 114个家蚕品种及遗传系统进行了SOD活性调查 ,结果表明 :SOD活性最高值达 2 37.375U/ml,而最低值为 38.372U/ml,平均值为 14 0 .0 8U/ml;品种间SOD活性差异较大 ,其品种及遗传系统的活性值分布图似... 对西南农业大学家蚕基因库和育种室的 114个家蚕品种及遗传系统进行了SOD活性调查 ,结果表明 :SOD活性最高值达 2 37.375U/ml,而最低值为 38.372U/ml,平均值为 14 0 .0 8U/ml;品种间SOD活性差异较大 ,其品种及遗传系统的活性值分布图似正态分布 ,而一代杂交种的活性值居双亲活性值中间 ,并推测SOD活性受多基因支配 ,但也有主基因作用。中国二化性品种SOD活性值比日本二化性品种高 2 0 %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氧化物歧化酶 SOD 正态分布 酶活性 品种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蚕一种新的胰蛋白酶基因电子克隆和序列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李娟 赵萍 《蚕学通讯》 2005年第1期1-4,共4页
以按蚊胰蛋白酶基因的氨基酸序列为信息探针,对家蚕EST数据库进行同源检索筛选,克隆了家蚕一种新的胰蛋白酶基因。该基因编码2 71个氨基酸,与按蚊胰蛋白酶的一致性为32 % ,含有典型的胰蛋白酶功能结构域Tryp -SPc ,但在催化三联体中His... 以按蚊胰蛋白酶基因的氨基酸序列为信息探针,对家蚕EST数据库进行同源检索筛选,克隆了家蚕一种新的胰蛋白酶基因。该基因编码2 71个氨基酸,与按蚊胰蛋白酶的一致性为32 % ,含有典型的胰蛋白酶功能结构域Tryp -SPc ,但在催化三联体中His不保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酶基因 序列分析 电子克隆 家蚕 EST数据库 胰蛋白酶 氨基酸序列 功能结构域 基因编码 一致性 His 三联体 按蚊 探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蚕生殖细胞冷冻保存及精液冷冻生存评价 被引量:5
9
作者 陈田飞 吴大洋 冯丽春 《蚕学通讯》 2004年第2期29-34,共6页
家蚕人工授精已是较为成熟的技术 ,而家蚕生殖细胞的冷冻保存在特定基因的长期保存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评价精子冷存效果的标准主要是依据精子的数量、密度、活动能力、畸形率、顶体完整率等 ,但这些指标并不能准确反映精子的受精... 家蚕人工授精已是较为成熟的技术 ,而家蚕生殖细胞的冷冻保存在特定基因的长期保存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评价精子冷存效果的标准主要是依据精子的数量、密度、活动能力、畸形率、顶体完整率等 ,但这些指标并不能准确反映精子的受精能力。而精液当中各种酶活力的变化确切反映了精子的受精能力 ,因而精子酶学研究在评定冷冻精液品质、顶体完整率以及受精过程中的调控等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生殖细胞 冷冻保存 精液冷冻 生存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蚕实用品种夏芳卵色变异的遗传特性及淘汰方法 被引量:1
10
作者 代方银 徐汉福 +6 位作者 朱勇 鲁成 曾华明 杨彪 潘云 朱洪顺 赵邦美 《蚕学通讯》 2002年第4期7-13,共7页
蚕品种夏芳的卵色为黑褐带绿色 ,卵壳为淡黄色。在应用中出现了卵色不纯 ,区间和区内卵色驳杂。区间差异 ,其代表型变异卵色为棕褐色 ,蛾区内较一致 ;区内有差异者主要表现为正常型与果绿色的深浅对比 ,其中多数是后产下卵的内环少部分... 蚕品种夏芳的卵色为黑褐带绿色 ,卵壳为淡黄色。在应用中出现了卵色不纯 ,区间和区内卵色驳杂。区间差异 ,其代表型变异卵色为棕褐色 ,蛾区内较一致 ;区内有差异者主要表现为正常型与果绿色的深浅对比 ,其中多数是后产下卵的内环少部分卵粒颜色浅 ,也有随机分布者。经采用后代鉴定法和杂交试验研究 ,结果 :①同蛾区内卵色的深、浅对比差异在后代没有明显的遗传趋向 ,并非单一的卵色遗传因素引起 ;②代表型变异卵色———棕褐色由隐性基因控制 ,表现母性遗传 ,并区别于家蚕的其它母性遗传卵色 ,可能为一新的家蚕母性遗传卵色基因。此外 ,滞育性较弱容易产生生种 ,也是导致夏芳在整体上卵色驳杂表现的一个因素。提出淘汰变异卵、纯化品种性状的方案为 :①直接在母种中选除具有变异卵的蛾区 ;②对表型为标准性状的母种蛾区 ,在蛾区半保留条件下 ,用同蛾区交配法进行后代鉴定 ,或测交法结合次代鉴定进行区别 ,以基因型为 + /+的半蛾保种或繁育原种 ,淘汰基因型为 + /b及b/b的蛾区。同时 ,注意综合选择 ,加强催青温度控制和饲养规范等技术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色变异 遗传特性 选择方法 夏芳品种 家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蚕新母性白卵的遗传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童晓玲 范晓东 +1 位作者 代方银 鲁成 《蚕学通讯》 2004年第2期5-8,共4页
家蚕基因资源库中归类于茧色单元的保存系 0 3- 130 ,其卵色为白色 ,蛾复眼亦为白色。杂交试验结果表明 ,0 3- 130白色卵表现为混合型母性遗传 (Ⅲ型 ) ,即F1表现雌亲卵色性状 ,F2 蛾区内发生分离 ,而不是延迟到F3代才发生蛾区间的分离 ... 家蚕基因资源库中归类于茧色单元的保存系 0 3- 130 ,其卵色为白色 ,蛾复眼亦为白色。杂交试验结果表明 ,0 3- 130白色卵表现为混合型母性遗传 (Ⅲ型 ) ,即F1表现雌亲卵色性状 ,F2 蛾区内发生分离 ,而不是延迟到F3代才发生蛾区间的分离 (母性遗传Ⅰ、Ⅱ型 ) ;但基因座与母性遗传Ⅰ型卵色突变—第 1白卵 (w - 1)相同 ,即 10 - 12 .7。称之新母性白卵 ,基因符号 :w - 1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母性白卵 遗传分析 杂交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蚕血液、消化液中酸性核糖核酸酶和天冬酰胺酶活性的初步研究
12
作者 钱敏 代方银 +2 位作者 肖仕全 唐君强 鲁成 《蚕学通讯》 2002年第3期10-14,共5页
测定了家蚕夏芳、长灰A和大造各品种血液、消化液中酸性核糖核酸酶及家蚕秋白、夏芳、长灰A和大造各品种天冬酰胺酶活性变化。结果表明 :各品种血液、消化液中酸性核糖核酸酶、天冬酰胺酶活性变化随发育呈现较强的规律性 ,血液中 ,4龄第... 测定了家蚕夏芳、长灰A和大造各品种血液、消化液中酸性核糖核酸酶及家蚕秋白、夏芳、长灰A和大造各品种天冬酰胺酶活性变化。结果表明 :各品种血液、消化液中酸性核糖核酸酶、天冬酰胺酶活性变化随发育呈现较强的规律性 ,血液中 ,4龄第 3d、5龄第 3d这两种酶均出现峰值 ,4龄眠前活性较低 ,消化液中 ,5龄第 3d这两种酶活性均较高 ,不同品种这两种酶活性峰值出现时间稍有差异 ;各品种血液中酸性核糖核酸酶、天冬酰胺酶活性均明显高于相应品种消化液中这两种酶活性 ;各品种之间血液、消化液中这两种酶活性有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血液 消化液 酸性核糖核酸酶 天冬酰胺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逆出蚕发生的原因及孵化方式的初步研究
13
作者 龚竞 朱勇 《蚕学通讯》 2004年第3期1-4,共4页
针对生产上出现“逆出蚕”这一情况 ,通过催青实验调查发生逆出蚕的原因及其孵化方式。实验采用碧波×洞庭、春蕾×镇珠 2个蚕品种 ,分别在常温、高温与RH 70 %、RH 80 %、RH90 %组合的 6个条件下 ,进行两段式催青至孵化。通过... 针对生产上出现“逆出蚕”这一情况 ,通过催青实验调查发生逆出蚕的原因及其孵化方式。实验采用碧波×洞庭、春蕾×镇珠 2个蚕品种 ,分别在常温、高温与RH 70 %、RH 80 %、RH90 %组合的 6个条件下 ,进行两段式催青至孵化。通过对孵化率、逆出蚕率的调查 ,发现影响同一品种逆出蚕的主要原因是湿度 ,实验还观察到了逆出蚕的孵化方式。这些为今后进一步研究逆出蚕和减少逆出蚕的发生有着积极作用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出蚕 发生原因 孵化方式 催青条件 孵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ST规模测序在家蚕功能基因组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邱咏梅 夏庆友 《蚕学通讯》 2002年第4期16-19,共4页
EST(ExpressedSequenceTag)指的是一组cDNA的部分序列 ,一般长度为 30 0~ 5 0 0bp ,是由大规模随机取出的cDNA克隆一次测序得到的组织或细胞基因组的表达序列标签。一个EST代表生物某一时期的某种组织或细胞的一个表达基因。对整个基... EST(ExpressedSequenceTag)指的是一组cDNA的部分序列 ,一般长度为 30 0~ 5 0 0bp ,是由大规模随机取出的cDNA克隆一次测序得到的组织或细胞基因组的表达序列标签。一个EST代表生物某一时期的某种组织或细胞的一个表达基因。对整个基因组表达基因的功能及调控研究就称为功能基因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模测序 家蚕 功能基因组 应用 表达序列标签 EST 表达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催青温度对家蚕抗核型多角体病毒(BmNPV)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卓兵 王茜龄 朱勇 《蚕学通讯》 2004年第2期14-18,共5页
以夏sch、秋sch为材料在不同温度下进行催青处理 ,分别在 2、4、5龄起蚕期添食不同浓度梯度的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 (BmNPV) ,采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StatisticalPackageforSocialSci ences) 10 .0对所得结果进行了分析 ,获得了不同催青温... 以夏sch、秋sch为材料在不同温度下进行催青处理 ,分别在 2、4、5龄起蚕期添食不同浓度梯度的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 (BmNPV) ,采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StatisticalPackageforSocialSci ences) 10 .0对所得结果进行了分析 ,获得了不同催青温度处理的伴性赤蚁蚕对BmNPV的抗性差异。实验中 ,34℃催青处理的伴性赤蚁 (sch)蚕对BmNPV有最强的抵抗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青温度 家蚕 抗核型多角体病毒 BMNPV 统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对AFLP银染检测的影响 被引量:11
16
作者 陈大霞 司马杨虎 +1 位作者 赵爱春 鲁成 《蚕学通讯》 2003年第1期1-4,共4页
在家蚕AFLP分子标记多样性的研究中发现温度对AFLP -银染的结果有一定的影响。本实验以湘晖与 872杂交的 91个F2 个体为材料 ,对AFLP银染过程中温度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温度试验结果显示 :在 2
关键词 家蚕 AFLP分子标记 多样性 温度 AFLP银染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物线粒体DNA提取的原理和方法 被引量:16
17
作者 夏玉玲 刘彦群 鲁成 《蚕学通讯》 2002年第3期24-29,共6页
从动物线粒体的特征、线粒体的鉴定方法、提取线粒体DNA各步骤等原理出发 ,比较了目前常用的几种提取线粒体DNA的方法 ,提出动物线粒体DNA提取的几点关键步骤 ,并提出一套优化的操作流程。
关键词 操作流程 动物线粒体 DNA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虫转基因研究进展、应用和展望 被引量:4
18
作者 徐汉福 李娟 +1 位作者 刘春 夏庆友 《蚕学通讯》 2004年第4期19-26,共8页
自 198 2年Spradling和Rubin发现了可作为载体的P转座子并将外源基因成功地转入果蝇胚层系细胞的染色体而得到表达以来 ,昆虫转基因研究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作为现代昆虫分子生物学中最为基本的技术之一 ,昆虫转基因技术不仅是分析昆... 自 198 2年Spradling和Rubin发现了可作为载体的P转座子并将外源基因成功地转入果蝇胚层系细胞的染色体而得到表达以来 ,昆虫转基因研究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作为现代昆虫分子生物学中最为基本的技术之一 ,昆虫转基因技术不仅是分析昆虫基因功能的有力工具 ,而且在害虫防治、减少人类疾病载体昆虫携带的病原体的传播以及作为生物反应器等方面的作用亦日趋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虫基因 转基因研究 害虫防治 转基因技术 外源基因 染色体 应用 转座子 果蝇 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处理对动物线粒体DNA提取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夏玉玲 张春霖 鲁成 《蚕学通讯》 2003年第1期5-10,共6页
无脊椎动物[1] 野桑蚕的蛹分别在不同温度下保存处理和用不同方法破碎新鲜蛹细胞处理 ,脊椎动物[1] 长吻的离体肝脏在不同试剂下保存处理。经过处理后的材料分别再用改良的碱变性法[2~ 6 ] 提取mtDNA ,并比较相应处理的mtDNA。研究发... 无脊椎动物[1] 野桑蚕的蛹分别在不同温度下保存处理和用不同方法破碎新鲜蛹细胞处理 ,脊椎动物[1] 长吻的离体肝脏在不同试剂下保存处理。经过处理后的材料分别再用改良的碱变性法[2~ 6 ] 提取mtDNA ,并比较相应处理的mtDNA。研究发现 :这几种处理的材料都能够将其mtDNA提取出来 ,但不同处理的材料线粒体DNA质量有所不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 线粒体DNA 提取 材料 处理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孢子虫侵染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0
作者 刘强波 万永继 《蚕学通讯》 2005年第1期19-24,共6页
微孢子虫种类繁多,侵染寄主过程十分复杂,pH值、离子种类及浓度、温度、射线等都能激活孢子发芽侵入寄主。近年来微孢子虫侵染机理研究已从激活因子推进到孢子生理生化的研究。研究表明:微孢子虫孢内糖类物质浓度的变化与孢子内压升高,... 微孢子虫种类繁多,侵染寄主过程十分复杂,pH值、离子种类及浓度、温度、射线等都能激活孢子发芽侵入寄主。近年来微孢子虫侵染机理研究已从激活因子推进到孢子生理生化的研究。研究表明:微孢子虫孢内糖类物质浓度的变化与孢子内压升高,诱发极丝的弹出密切相关;同时,微孢子虫孢子的表面蛋白、极膜和极管蛋白(PT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染 研究进展 微孢子虫孢子 离子种类 生理生化 激活因子 机理研究 物质浓度 表面蛋白 寄主 pH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