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外甘蔗育种生物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
作者 王中康 殷幼平 成萍 《甘蔗(福建)》 1999年第2期18-20,共3页
以细胞工程、基因转移、遗传工程为特征的生物技术作为生物学研究中的一种必备手段已经得到广泛运用。近年来,澳大利亚和美国等甘蔗种植大国已在基因文库构建,分子标记或基因定位,甘蔗病害分子诊断及转基因甘蔗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以细胞工程、基因转移、遗传工程为特征的生物技术作为生物学研究中的一种必备手段已经得到广泛运用。近年来,澳大利亚和美国等甘蔗种植大国已在基因文库构建,分子标记或基因定位,甘蔗病害分子诊断及转基因甘蔗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本文就四个方面加以简要介绍,以促进我国甘蔗抗病育种和病害诊断水平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育种 生物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孢白僵菌的生物学特性及对小麦蚜虫的毒力 被引量:28
2
作者 张永军 王中康 +1 位作者 殷幼平 裴炎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44-146,共3页
:3株球孢白僵菌 (Beauveriabassiana)Bb 0 2 ,Bb 0 3和Bb 0 7在不同温度 ,pH值和培养基上培养 ,结果表明 ,三者的最适生长温度在 2 5℃~ 30℃间 ;Bb 0 2和Bb 0 7在pH4.0~ 6 .0生长良好 ;适量的蛋白胨或酵母浸膏可促进菌株的生长 ,但... :3株球孢白僵菌 (Beauveriabassiana)Bb 0 2 ,Bb 0 3和Bb 0 7在不同温度 ,pH值和培养基上培养 ,结果表明 ,三者的最适生长温度在 2 5℃~ 30℃间 ;Bb 0 2和Bb 0 7在pH4.0~ 6 .0生长良好 ;适量的蛋白胨或酵母浸膏可促进菌株的生长 ,但对葡萄糖和麦芽糖的利用能力没有明显差异 ,三者在PPDA ,SDAY和SMAY上生长良好。生物测定表明 ,3菌株对小麦蚜虫均具有较强的毒力 ,但各菌株的最适剂量略有差异 ,其中Bb 0 2以 10 6mL-1较佳 ,Bb 0 3以 10 7mL-1最好 ,Bb0 7则介于 10 7mL-1~ 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孢白僵菌 蚜虫 毒力 虫生真 小麦害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广虻(Tabanusamaenus Walker)溶纤活性蛋白的纯化及生物活性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杨星勇 程惊秋 +2 位作者 裴炎 阎光凡 张玉方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4期580-584,共5页
经过 75% 饱和度硫酸铵沉淀、 Sephadex G75 凝胶过滤层析、 Lys Sepharose 4 B 亲和层析和电泳制备洗脱,从华广虻( Tabanus am aenus W alker)腹部组织匀浆液中分离纯化出... 经过 75% 饱和度硫酸铵沉淀、 Sephadex G75 凝胶过滤层析、 Lys Sepharose 4 B 亲和层析和电泳制备洗脱,从华广虻( Tabanus am aenus W alker)腹部组织匀浆液中分离纯化出分子量约为 67k D 的溶纤活性蛋白 T A F P经纤维蛋白平板测定表明, T A F P 只具有纤溶酶作用,不具有激活纤溶酶原的作用;但 T A F P 能分解纤溶酶原激活剂的生色底物—— Chrom ozym U K 及 S2288还能水解胰蛋白酶专一底物 Bz Phe Val Arg N A 及 C B Z Gly Pro Arg N A,表明 T A F P具有类胰蛋白酶活性,专一水解精氨酸形成的酰胺键(或肽键) T A F P无胰凝乳蛋白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广虻 溶纤活性蛋白 纯化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交错延伸剪接PCR技术扩增油菜花粉育性基因MS2 Bnap全长cDNA序列 被引量:3
4
作者 李德谋 罗小英 +3 位作者 侯磊 裴炎 方卫国 杨光伟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53-555,共3页
交错延伸剪接PCR是一种用于分子进化研究的DNA改组技术。本实验利用其原理 ,将已获得的油菜花粉育性基因MS2Bnap有部分序列重叠的三段PCR产物作为模板进行扩增 ,获得了花粉育性基因MS2Bnap的全长cD NA序列。
关键词 交错延伸剪接PCR 花粉育性基因MS2Bnap 全长CDNA序列 油菜 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麦DNA单限制性酶切选择性扩增多态性技术及其优化 被引量:11
5
作者 洪棋斌 裴炎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77-479,共3页
建立和优化了大麦DNA单限制性酶切选择性扩增多态性技术体系 (SADF)。分别用限制酶PstI、EcoRI和MseI酶切大麦基因组DNA ,再与各自相应的人工接头连接 ,使用带三个选择碱基的引物进行选择性扩增。结果表明 :采用分别优化建立的标准PCR... 建立和优化了大麦DNA单限制性酶切选择性扩增多态性技术体系 (SADF)。分别用限制酶PstI、EcoRI和MseI酶切大麦基因组DNA ,再与各自相应的人工接头连接 ,使用带三个选择碱基的引物进行选择性扩增。结果表明 :采用分别优化建立的标准PCR扩增检测体系 ,六个识别碱基的PstI和EcoRI的SADF均能得到丰富稳定的带形 ,四个识别碱基的MseI不能得到明显谱带。SADF扩增产物片段大小范围为 :PstI一般在 2 0 0~ 2 0 0 0bp ,而EcoRI在 2 0 0~ 10 0 0bp ;两者在不同大麦品种中均能检测到多态性 ,可用于不同大麦品种的检测 ,但PstI得到的带型明显优于EcoRI,在大麦中得到的片段具有范围宽、分布均匀、易于观察、多态性高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麦 分子标记 PCR 遗传多态性 DNA 单限制性酶切选择性扩增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白条病(Xanthomonas albilineans)PCR检验技术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王中康 殷幼平 成萍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8年第4期328-333,共6页
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检测甘蔗茎白条病无症样品和细菌纯培养及DNA,并以改良半选择培养基(mXAM)加以验证。结果表明,PCR能特异性地检出白条黄单胞包括标准菌株33915ATCC和血清型Ⅰ,Ⅱ等19个菌株... 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检测甘蔗茎白条病无症样品和细菌纯培养及DNA,并以改良半选择培养基(mXAM)加以验证。结果表明,PCR能特异性地检出白条黄单胞包括标准菌株33915ATCC和血清型Ⅰ,Ⅱ等19个菌株。但不能扩增其它5个分离自蔗茎的腐生黄单胞和13个其它属种的植物细菌。能够检出少至10pg靶细菌的总DNA或20个活细菌。PCR检测灵敏度较ELISA和DIA高100~1000倍。田间样品检测结果与实际发病符合度为93.46%。该项技术适用于国内外甘蔗种质资源交换和口岸检疫以及病害流行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PCR ELISA 白条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非载体转移技术选育水稻新种质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何光华 裴炎 +4 位作者 朱发云 杨光伟 谢戎 杨正林 李永洪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9年第6期526-528,共3页
采用花粉管通道法,将高粱DNA导入杂交水稻亲本明恢63,当代结实率为40.21%,转化率为3.2%,其后代产生了广泛变异。通过4代选择,获得了20个变异材料。文章对其农艺性状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水稻 外源DNA 花粉管通道 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芽孢杆菌纤溶酶的纯化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王光利 杨星勇 +1 位作者 李名扬 裴炎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66-69,共4页
芽孢杆菌 2 # (Bs- 2 )的发酵液经过硫酸铵分级沉淀、SephadexG - 75凝胶过滤层析、Q -Sepharose阴离子交换层析、电泳制备和电洗脱 ,获得一种具有纤溶活性的蛋白酶 ;该蛋白酶由 3个亚基组成 ,分子量分别约为 2 3KD ,2 2KD ,19KD ,全酶... 芽孢杆菌 2 # (Bs- 2 )的发酵液经过硫酸铵分级沉淀、SephadexG - 75凝胶过滤层析、Q -Sepharose阴离子交换层析、电泳制备和电洗脱 ,获得一种具有纤溶活性的蛋白酶 ;该蛋白酶由 3个亚基组成 ,分子量分别约为 2 3KD ,2 2KD ,19KD ,全酶分子量约为 6 4KD ;经纤维蛋白平板测定表明 ,该酶既具有纤溶酶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芽孢杆菌 纤溶酶 纯化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中籼杂交稻亲本的DNA变异性研究 被引量:24
9
作者 何光华 裴炎 +1 位作者 杨光伟 谢戎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449-454,共6页
利用 9个随机引物对 4 2个中籼“三系”杂交稻骨干亲本 (保持系和恢复系 )进行了 DNA遗传差异分析。结果表明 :恢复系、保持系遗传多样性小。恢保间遗传一致性高达 0 .87,遗传距离则为0 .1377。保持系已选育出较多的材料遗传差异超过了... 利用 9个随机引物对 4 2个中籼“三系”杂交稻骨干亲本 (保持系和恢复系 )进行了 DNA遗传差异分析。结果表明 :恢复系、保持系遗传多样性小。恢保间遗传一致性高达 0 .87,遗传距离则为0 .1377。保持系已选育出较多的材料遗传差异超过了珍汕 97B,而恢复系选育仍未突破明恢 63,杂交稻遗传差异未明显大于汕优 63。双亲遗传差异小可能是产量徘徊的重要原因之一 ,限制因素在于恢复系。增加亲本遗传多样性和增大双亲遗传差异是当前中籼“三系”杂交稻育种的重要任务之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骨干亲本 RAPD 遗传差异 籼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DNA银染方法 被引量:31
10
作者 方卫国 韦宇拓 裴炎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67-168,共2页
本文介绍一种有效的聚丙烯酰胺中的DNA银染方法 ,其具有背景浅、快速、灵敏度高等特点。利用该方法对MarkerX和棉花的RAPD产物进行银染 ,取得了较满意的结果。说明该方法适于聚丙烯酰胺中的DNA银染。
关键词 银染 聚丙烯酰胺 MarkerX RAPD产物 DNA 棉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总RNA的快速提取方法 被引量:17
11
作者 王文锋 肖月华 +2 位作者 侯磊 方卫国 裴炎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3期229-231,共3页
介绍了一种适合于棉花各种组织的RNA提取方法 .它具有简便、快速等特点 ,且所提取的RNA样品质量较高 ,可直接用于cDNA合成、RNAdotblot等分子生物学操作 .
关键词 棉花 RNA 提取方法 多糖 多酚 RNA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继代对棉花胚性愈伤组织体胚发生能力及再生植株变异的影响 被引量:25
12
作者 薛美凤 郭余龙 +1 位作者 李名扬 裴炎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2年第4期19-21,共3页
植物细胞在离体培养时,再生频率和再生植株的质量与培养时间密切相关。为探讨棉花胚性愈伤组织长期继代的可行性和适宜的继代策略,以川棉239胚性愈伤组织为材料,观察其在继代过程中颜色、质地、生长速度和体胚发生能力的变化,体胚及再... 植物细胞在离体培养时,再生频率和再生植株的质量与培养时间密切相关。为探讨棉花胚性愈伤组织长期继代的可行性和适宜的继代策略,以川棉239胚性愈伤组织为材料,观察其在继代过程中颜色、质地、生长速度和体胚发生能力的变化,体胚及再生植株畸形变异的发生频率。结果表明,通过在MSB+KT0 1mg/L+KNO31 9g/L和MSB+KT0 1mg/L+IAA0 1mg/L两种培养基上交替培养并结合选择性继代,川棉239体细胞胚胎发生能力虽然可保持较长时间,但随着继代时间的延长,再生能力却逐渐下降,畸形胚发生频率和再生植株不育率逐渐升高。棉花胚性愈伤组织的继代时间不宜超过1 5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继代 棉花 胚性愈伤组织 体胚 发生能力 再生植株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2种化学物和紫外线对λDNA的遗传毒性分析 被引量:12
13
作者 曹阳 张林 +4 位作者 刘雁雨 曹佳 杨录军 卓鉴波 许莉萍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39-142,共4页
采用具有遗传毒性的受试化学物处理λDNA后,经体外包装,形成噬菌体颗粒,感染宿主菌LE392,噬菌斑发生率将显著降低。用这一方法对22种化学物和紫外线测试的结果表明,丝裂霉素C等13种受试化学物和紫外线对λDNA具有... 采用具有遗传毒性的受试化学物处理λDNA后,经体外包装,形成噬菌体颗粒,感染宿主菌LE392,噬菌斑发生率将显著降低。用这一方法对22种化学物和紫外线测试的结果表明,丝裂霉素C等13种受试化学物和紫外线对λDNA具有遗传毒性。根据用限制性内切酶消化和凝胶电泳分析的结果认为,丝裂霉素C(MMC)、甲基磺酸乙酯(EMS)和9-氨基吖啶(9-AA)对λDNA的遗传毒作用机理,可能是它们分别造成了λDNA分子发生随机断裂、DNA交联和在碱基热点上结合的移码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λDNA 遗传毒性 化学物质 紫外辐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蛋白酶抑制剂在植物抗虫与抗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27
14
作者 卢晓风 夏玉先 裴炎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28-333,共6页
综述了植物蛋白酶抑制剂抗虫与抗病作用的研究进展.蛋白酶抑制剂广泛存在于植物体内,与植物抗虫抗病密切相关.植物蛋白酶抑制剂能抑制昆虫肠道蛋白酶,使昆虫生长发育缓慢,甚至死亡.但取食蛋白酶抑制剂后,昆虫能迅速分泌对抑制剂... 综述了植物蛋白酶抑制剂抗虫与抗病作用的研究进展.蛋白酶抑制剂广泛存在于植物体内,与植物抗虫抗病密切相关.植物蛋白酶抑制剂能抑制昆虫肠道蛋白酶,使昆虫生长发育缓慢,甚至死亡.但取食蛋白酶抑制剂后,昆虫能迅速分泌对抑制剂不敏感的蛋白酶,而使蛋白酶抑制剂无效.食物蛋白的含量和质量也影响植物蛋白酶抑制剂的抗虫效果.病原菌的感染能诱导植物产生蛋白酶抑制剂,诱导产生的蛋白酶抑制剂能抑制病原菌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酶抑制剂 抗虫 抗病 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荞麦的离体快繁及同源四倍体的诱导 被引量:32
15
作者 吴清 向素琼 +1 位作者 闫勇 梁国鲁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08-110,共3页
该试验结果表明 :金荞麦的快繁技术最适宜的培养基为MS附加 2mg/LBA ,0 .2mg/LIBA ;同时 ,结合组织培养技术进行的多倍体诱导试验结果表明 :在组织培养条件下 ,将其带绿色芽点的愈伤组织和无菌苗浸泡在不同浓度的秋水仙素溶液中或接种... 该试验结果表明 :金荞麦的快繁技术最适宜的培养基为MS附加 2mg/LBA ,0 .2mg/LIBA ;同时 ,结合组织培养技术进行的多倍体诱导试验结果表明 :在组织培养条件下 ,将其带绿色芽点的愈伤组织和无菌苗浸泡在不同浓度的秋水仙素溶液中或接种于添加一定浓度秋水仙素的培养基上处理一定时间后再进行培养 ,均可诱导金荞麦多倍体的产生 ,但以浸泡愈伤组织的效果较好 ,最高的诱导率可达 43.3%。通过试管苗茎尖染色体显微观察 ,鉴定出同源四倍体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荞麦 离体快繁 同源四倍体 秋水仙素 诱导 中草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蓝型油菜隐性核不育两用系S45AB中与MS2Bnap基因同源片段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李德谋 侯磊 +2 位作者 罗小英 裴炎 杨光伟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5,共5页
以甘蓝型油菜隐性核不育两用系 S4 5 AB的可育株和不育株为材料 ,提取减数分裂期与单核期的花粉 m RNA,反转录合成 c DNA,并以其为模板扩增花粉特异基因 MS2 Bnap。结果减数分裂期能扩出产物 ,而单核期无任何产物。将减数分裂期的扩增... 以甘蓝型油菜隐性核不育两用系 S4 5 AB的可育株和不育株为材料 ,提取减数分裂期与单核期的花粉 m RNA,反转录合成 c DNA,并以其为模板扩增花粉特异基因 MS2 Bnap。结果减数分裂期能扩出产物 ,而单核期无任何产物。将减数分裂期的扩增产物克隆、测序。同源性分析表明 :在 S4 5 AB上克隆的 MS2 Bnap基因与 Gene Bank公布的拟南芥控制核育性基因 MS2和已报道的甘蓝型油菜的 MS2 Bnap基因的同源性分别为 88%和 99%。可育株 S4 5 B与不育株S4 5 A在 MS2 Bnap基因序列上有 4处碱基存在差异 ,其中 3处为同义突变 ,编码氨基酸未发生变化 :1处为错义突变 ,可育株为 AAA,不育株为 AGA。其三联体密码对应的氨基酸也发生了变化 ,AAA编码赖氨酸 ,AGA编码精氨酸。该变化可能与 S4 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隐性核不育 序列分析 MS2Bnap基因 基因克隆 花粉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杆菌介导法将FPF1基因导入油菜的研究初报 被引量:19
17
作者 黄琼华 杨光伟 +2 位作者 李德谋 罗小英 裴炎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24-127,共4页
将拟南芥早花基因FPF1(floweringpromotingfactor 1)插入双元高效表达载体pBI 12 1中 ,构建了植物表达载体pBIUbi-FPF1。以“双低”甘蓝型晚熟油菜品种 2 0 0 0F4 10 2 ,2 0 0 0F4 15 3的下胚轴为转化受体 ,通过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获... 将拟南芥早花基因FPF1(floweringpromotingfactor 1)插入双元高效表达载体pBI 12 1中 ,构建了植物表达载体pBIUbi-FPF1。以“双低”甘蓝型晚熟油菜品种 2 0 0 0F4 10 2 ,2 0 0 0F4 15 3的下胚轴为转化受体 ,通过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获得抗卡那霉素的再生转基因植株 ,并探讨了影响油菜再生频率以及遗传转化效率的几个因素。对部分经卡那霉素筛选得到的再生植株进行了PCR检测 ,其中 70 %以上的卡那霉素抗性植株表现阳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PF1基因 转基因 油菜 农杆菌介导法 早熟性 卡那霉素 遗传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几丁质酶基因导入甘蓝型油菜的研究 被引量:21
18
作者 陆万香 李名扬 +2 位作者 裴炎 金治平 罗小英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30-133,共4页
以甘蓝型油菜 (BrassicanapusL .)下胚轴为转化材料 ,通过根癌农杆菌 (Agrobacteriumtumefaciens)介导将玉米几丁质酶基因 (MaizeChitinasegene)导入双低油菜品种D2 中 ,获得了抗卡那霉素 (KanamycinKan)的再生植株 ,并对影响遗传转化... 以甘蓝型油菜 (BrassicanapusL .)下胚轴为转化材料 ,通过根癌农杆菌 (Agrobacteriumtumefaciens)介导将玉米几丁质酶基因 (MaizeChitinasegene)导入双低油菜品种D2 中 ,获得了抗卡那霉素 (KanamycinKan)的再生植株 ,并对影响遗传转化的一些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适当的预培养对油菜下胚轴的遗传转化是必要的 ;油菜下胚轴遗传转化过程中的过敏反应可通过一些措施缓解 ;延迟筛选可提高油菜下胚轴的转化率。对抗性植株进行PCR检测表明 :部分抗性植株在多次重复检测中均显示较强的阳性反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根癌农杆菌 玉米几丁质酶基因 转基因技术 基因导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真菌基因导入棉花创造高抗黄萎病材料研究 被引量:13
19
作者 蔡应繁 叶鹏盛 +6 位作者 江怀仲 何洪华 谭永久 裴炎 郭余龙 李名扬 侯磊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45-49,共5页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抗真菌的β - 3,3 葡聚糖酶基因和几丁酶基因导入棉花 ,在研究建立不同棉花品种的体细胞培养和微茎尖培养再生植株技术体系基础上 ,采用基因枪法、叶盘法等途径进行遗传转化 ,并通过花粉管通道途径导入目的基因 ,已...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抗真菌的β - 3,3 葡聚糖酶基因和几丁酶基因导入棉花 ,在研究建立不同棉花品种的体细胞培养和微茎尖培养再生植株技术体系基础上 ,采用基因枪法、叶盘法等途径进行遗传转化 ,并通过花粉管通道途径导入目的基因 ,已获多批经卡那霉素筛选的植株 ,经PCR检验 ,已得到阳性结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真菌基因 遗传转化 棉花 抗黄萎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质互作型水稻线粒体不育基因的RAPD标记筛选 被引量:7
20
作者 裴得胜 蔡平钟 +6 位作者 李名扬 向跃武 阎文昭 张志雄 侯磊 张志勇 裴炎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899-902,共4页
通过单因素的改变对核质互作型水稻线粒体DNA的RAPD反应条件进行优化 ,并在最佳条件下用OPERON公司OPA~OPM系列共 2 6 0个随机引物筛选水稻Ⅱ 32不育系、保持系、杂种一代线粒体DNA的差异片段 ,结果共获得 2 2个差异带。其中OPH19 180 ... 通过单因素的改变对核质互作型水稻线粒体DNA的RAPD反应条件进行优化 ,并在最佳条件下用OPERON公司OPA~OPM系列共 2 6 0个随机引物筛选水稻Ⅱ 32不育系、保持系、杂种一代线粒体DNA的差异片段 ,结果共获得 2 2个差异带。其中OPH19 180 0、OPJ0 9 4 0 0、OPJ18 14 0 0、OPJ18 10 0 0、OPJ2 0 30 0这几个特异片段可能与水稻雄性不育相关。我们正在用分子检测确定这些标记与细胞质雄性不育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质 互作型水稻 线粒体 不育基因 RAPD标记 基因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