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4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家庭功能与大学生社会网络素质关系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胡子祥 徐文生 罗爱林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80-84,共5页
家庭是大学生社会化的第一所学校。数据分析表明,当前大学生的家庭功能和社会网络素质水平较高;家庭功能在年级和家庭所在地上存在显著性差异,社会网络素质在专业、年级和家庭所在地上也存在显著性差异;家庭功能是大学生社会网络素质形... 家庭是大学生社会化的第一所学校。数据分析表明,当前大学生的家庭功能和社会网络素质水平较高;家庭功能在年级和家庭所在地上存在显著性差异,社会网络素质在专业、年级和家庭所在地上也存在显著性差异;家庭功能是大学生社会网络素质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为了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社会网络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高等学校应探索与建立家长参与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的新机制;学生家长应营造和谐的家庭环境;大学生也应积极参与社会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家庭功能 社会网络素质 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大学生社会参与行为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胡子祥 陈洁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38-43,共6页
大学生社会参与是反映大学生在社会活动中投入生理和心理能量的状态变量。当代大学生社会参与行为水平较高。其中,专业、年级和学习成绩等个人基本属性是影响大学生社会参与行为的因素;性别对大学生社会参与的影响并不显著;家庭收入仅... 大学生社会参与是反映大学生在社会活动中投入生理和心理能量的状态变量。当代大学生社会参与行为水平较高。其中,专业、年级和学习成绩等个人基本属性是影响大学生社会参与行为的因素;性别对大学生社会参与的影响并不显著;家庭收入仅影响大学生的“社会活动参与”;而家庭住址不同的大学生在“信息沟通”和“社会活动参与”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当代 社会参与 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大学生社会参与意识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6
3
作者 胡子祥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5-39,共5页
社会参与意识是大学生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代大学生社会参与意识较强,其中,性别、年级、政治面貌和学习成绩等因素对大学生社会参与意识均有不同程度的显著影响,而专业学科和家庭背景等因素对其影响并不显著。高等学校应当改革高等... 社会参与意识是大学生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代大学生社会参与意识较强,其中,性别、年级、政治面貌和学习成绩等因素对大学生社会参与意识均有不同程度的显著影响,而专业学科和家庭背景等因素对其影响并不显著。高等学校应当改革高等教学和管理体制,拓宽大学生社会参与的渠道,树立社会参与的优秀典型,提高大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参与 意识 大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开放性和发展性
4
作者 陈天培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52-55,共4页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研究改变资本主义帝国主义世界、建设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世界的一般规律的科学。由于改变资本主义帝国主义世界,建设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世界的实践是在不断变化发展的,因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必须不断地研究新情况,不断...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研究改变资本主义帝国主义世界、建设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世界的一般规律的科学。由于改变资本主义帝国主义世界,建设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世界的实践是在不断变化发展的,因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必须不断地研究新情况,不断地更新完善自己的理论。总起来看,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资本主义 无产阶级专政 马克思恩格斯 马克思主义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发展性 “战时共产主义” 资产阶级 丰富和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翼文艺及电影批评对决定论思想的克服——以郑伯奇为中心
5
作者 安燕 《学术界》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5-125,共11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到“左联”时期,“经济—阶级—艺术”的一元论封闭结构及其衍生出的一系列决定论原则,使文艺创作与批评陷入简单与粗暴。郑伯奇的文艺、电影批评体现出对诸种决定论思想的克服。一方面,他坚持“现实的自我”,将社...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到“左联”时期,“经济—阶级—艺术”的一元论封闭结构及其衍生出的一系列决定论原则,使文艺创作与批评陷入简单与粗暴。郑伯奇的文艺、电影批评体现出对诸种决定论思想的克服。一方面,他坚持“现实的自我”,将社会、时代、政治当作艺术的“构成”因素;反对概念化观念化,怀抱强烈的历史意识,在“唯物”上体现出广阔的现实深度。另一方面,对艺术本体、偶然与必然、内容与形式、旧与新等文艺核心范畴进行辩证思考,是在唯物辩证法的立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产生的机械化、教条化等决定论倾向的克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伯奇 左翼文艺及电影批评 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 决定论 克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参与对高等教育服务质量影响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5
6
作者 胡子祥 雷斌 《现代大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04-110,共7页
大学生参与是高等教育服务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高等教育服务质量及其各个维度均因大学生参与时间与精力而呈显著差异;大学生参与高等教育服务的时间和精力越多,其感知的高等教育服务质量越高。因此,高等学校应当重视与大学生建立新型... 大学生参与是高等教育服务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高等教育服务质量及其各个维度均因大学生参与时间与精力而呈显著差异;大学生参与高等教育服务的时间和精力越多,其感知的高等教育服务质量越高。因此,高等学校应当重视与大学生建立新型合作伙伴关系,通过共同参与提高高等教育服务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参与 高等教育 服务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的社会标准及其应用 被引量:14
7
作者 戴宾 秦薇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7-40,共4页
依据社会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理论 ,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不仅取决于其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和对区域经济发展带来的贡献 ,而且还要考虑它对区域社会进步作出的贡献。即除经济效应外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还应考虑社会效应。一般来说区域主导产... 依据社会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理论 ,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不仅取决于其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和对区域经济发展带来的贡献 ,而且还要考虑它对区域社会进步作出的贡献。即除经济效应外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还应考虑社会效应。一般来说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的社会标准体系由物质生活、社会生活和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三方面构成。社会标准在区域主导产业选择中的引入途径及具体应用则可以借助于一定的实证分析加以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 主导产业 社会效应 社会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高新区和大学科技园未来发展浅析 被引量:3
8
作者 曾建国 王永杰 谭文柱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12-115,119,共5页
本文以世界科技园区的发展历程为背景,论述我国国家高新区和大学科技园的发展历程,并探讨它们的共性和个性,从而提出未来发展设想。以期为促进我国这两类园区建设起一定启示作用。
关键词 国家高新区 大学科技园 发展历程 管理体制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立法 被引量:3
9
作者 许艳霞 徐飞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4-66,共3页
失地农民问题是我国继税费改革之后备受社会关注的又一热点问题。应当综合考虑失地农民的社会生活状况和我国的经济发展进程及承受能力,区分失地农民的不同类型,分类分层次地对失地农民社会保障进行立法,建立既统一又有区别的社会保障... 失地农民问题是我国继税费改革之后备受社会关注的又一热点问题。应当综合考虑失地农民的社会生活状况和我国的经济发展进程及承受能力,区分失地农民的不同类型,分类分层次地对失地农民社会保障进行立法,建立既统一又有区别的社会保障立法体系,以保证我国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持续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扎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地农民 社会保障 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践行路径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杰 李朝晖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9,共5页
一个民族能否在全球化激烈竞争中取胜,关键是要重塑民族文化,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结合,增强新时代的民族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增加民族凝聚力。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一项改造主观世界的系统工程,包括“德知”、“德行”、“德制”三... 一个民族能否在全球化激烈竞争中取胜,关键是要重塑民族文化,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结合,增强新时代的民族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增加民族凝聚力。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一项改造主观世界的系统工程,包括“德知”、“德行”、“德制”三大环节,这三个环节既有层次上的递进关系又存在相互渗透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荣辱观 改造主观世界 践行环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社会学研究方法论的评价及应用 被引量:9
11
作者 骆玲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25-129,共5页
社会学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鲜明的方法论“二元结构”,突出地表现为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学科的思辨性与学科的实证性对立统一的特征。在西方社会学研究中,实证主义或曰科学主义的方法论和人文主义或曰解释学的方法论及其所运用的具... 社会学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鲜明的方法论“二元结构”,突出地表现为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学科的思辨性与学科的实证性对立统一的特征。在西方社会学研究中,实证主义或曰科学主义的方法论和人文主义或曰解释学的方法论及其所运用的具体研究方法、技术则是各有千秋,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及在不同的社会学大师们手中,二者交替地充当着重要的研究导向。我们应该综合地、灵活地运用这两大社会学研究方法论传统,从不同角度去解析研究对象,新的眼光有助于新的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证主义 人文主义 社会学研究方法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可持续发展评价 被引量:2
12
作者 柳林 陈钠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6-49,共4页
阐述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的建立原则,通过选取影响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可持续发展的系列指标,引入灰色关联度,建立了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可持续发展评价方法,并利用该方法对4条轨道交通线路进行评价... 阐述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的建立原则,通过选取影响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可持续发展的系列指标,引入灰色关联度,建立了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可持续发展评价方法,并利用该方法对4条轨道交通线路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根据灰色关联分析的可持续发展评价方法计算简单,决策科学,在轨道交通等特大型建设项目的评价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可持续发展 灰色关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推动力:工业化、城市化与城乡一体化 被引量:7
13
作者 窦祥胜 《社会科学家》 CSSCI 2008年第6期53-57,共5页
中国已经进入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阶段。从战略上看,现阶段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推动力是: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的工业化、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坚实的社会经济基础。
关键词 农村工业化 农村城市化 城乡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自治组织的发展与经济法的保障 被引量:5
14
作者 赵明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88-90,共3页
中国社会自治组织不发达存在三个主要原因,一是资金“瓶颈”,二是政府支持不够,三是法律规范不足。经济法在个体利益普遍化的基础上追求社会整体利益,其重要的主体之一就是社会自治组织。中国社会自治组织的发展和完善,对解决现实中国... 中国社会自治组织不发达存在三个主要原因,一是资金“瓶颈”,二是政府支持不够,三是法律规范不足。经济法在个体利益普遍化的基础上追求社会整体利益,其重要的主体之一就是社会自治组织。中国社会自治组织的发展和完善,对解决现实中国社会的有关矛盾,对经济法的发展和完善,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自治组织 经济法 非政府性 公益性 非营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研究述评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杰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93-196,共4页
我国学术界关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研究涉猎面广,研究成果丰硕,研究主要集中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背景、内涵、对策等方面。研究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背景的主要论点有阶段特征论、社会转型和体制转轨论、历史方位论、改革矛盾凸显... 我国学术界关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研究涉猎面广,研究成果丰硕,研究主要集中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背景、内涵、对策等方面。研究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背景的主要论点有阶段特征论、社会转型和体制转轨论、历史方位论、改革矛盾凸显论、形势变化影响和谐论;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内涵研究的主要观点有全面系统论、广义狭义论、基本特征论、本质内涵论、学科领域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对策包括全面发展,协调关系,强调以人为本,通过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等内容。虽然研究成效和实践成效显著,但也存在整合性研究不足,多因素与单因素关系研究欠缺,实证研究和定量研究少,可操作性对策建议研究欠缺等问题,需要在总结中深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 和谐社会 经济建设 政治建设 文化建设 社会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当前社会公德建设的现状、原因及对策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震 《江淮论坛》 CSSCI 2004年第1期84-87,共4页
近年来,我国公民的公德意识已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一些与社会整体文明进步趋势背道而驰的丑恶现象也大量存在。究其原因:一是社会公德未成为现代社会多数成员真正认同的道德规范;二是社会公德教育不够得力;三是社会公德制度建设过于软弱... 近年来,我国公民的公德意识已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一些与社会整体文明进步趋势背道而驰的丑恶现象也大量存在。究其原因:一是社会公德未成为现代社会多数成员真正认同的道德规范;二是社会公德教育不够得力;三是社会公德制度建设过于软弱。穷其对策:一是在社会上形成良好的公德氛围;二是要使公德建设制度化;三是抓好特殊人群的公德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公德 现状 原因 对策 中国公民 公德意识 制度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弘扬抗震救灾精神为契机 开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局面 被引量:5
17
作者 康厚德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8年第4期83-86,共4页
抗震救灾精神是中华民族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抗击"5.12"特大地震灾害的伟大实践中,所凝铸的一种友爱奉献的崇高品质、顽强不屈的英雄气概和团结奋发的精神面貌。在大学生中弘扬抗震救灾精神,以此为契机,丰富教育内容,赋予新... 抗震救灾精神是中华民族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抗击"5.12"特大地震灾害的伟大实践中,所凝铸的一种友爱奉献的崇高品质、顽强不屈的英雄气概和团结奋发的精神面貌。在大学生中弘扬抗震救灾精神,以此为契机,丰富教育内容,赋予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时代性,创新教育形式与载体,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建立健全应对突发事件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与机制,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把抗震救灾精神教育引向深入,永葆大学生的持久精神动力,并转化为实际的爱国行动,必将开创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震救灾精神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契机 新局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农业社会主义” 被引量:3
18
作者 苏志宏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5-51,共7页
作为五四前后国内兴起的各种民粹主义思潮中的一种,"农业社会主义"曾经长期影响甚至左右了中共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社会主义的认识。实用主义地对待资本主义和商品经济,是农业社会主义一以贯之的思维方法。中国20世纪七八... 作为五四前后国内兴起的各种民粹主义思潮中的一种,"农业社会主义"曾经长期影响甚至左右了中共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社会主义的认识。实用主义地对待资本主义和商品经济,是农业社会主义一以贯之的思维方法。中国20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的改革开放,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中对农业社会主义的自我反省与解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粹主义 农业社会主义 国家资本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嵌入到断裂:中国社会认同的轨迹变迁 被引量:3
19
作者 任勇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03-108,共6页
政治认同和文化认同作为两个紧密联系的概念,存在着内在紧张关系,但是对于以儒家文化认同为核心的中华民族而言,其实体本身就是一个文化与国家的结合,而嵌入性这个概念可以更好地体现这种联系的独特机制。进入近代,中国原有的朝贡体系崩... 政治认同和文化认同作为两个紧密联系的概念,存在着内在紧张关系,但是对于以儒家文化认同为核心的中华民族而言,其实体本身就是一个文化与国家的结合,而嵌入性这个概念可以更好地体现这种联系的独特机制。进入近代,中国原有的朝贡体系崩溃,与世界的关系被纳入到新的现代国家主权体系之中,而全球化所引发的认同碎片化则使原来的嵌入体系被破坏,呈现一种断裂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认同 文化认同 嵌入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英化与大众化的结合:人文精神的发展之路 被引量:2
20
作者 唐眉江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5-78,共4页
人文精神建设必须走精英化与大众化相结合的协调发展之路。只有通过精英化,人文精神才能得到提升和进步;只有通过大众化,人文精神才能得到普及,并提升大众的人文精神水平。人文知识分子是将精英化与大众化结合起来的载体,应该积极参与... 人文精神建设必须走精英化与大众化相结合的协调发展之路。只有通过精英化,人文精神才能得到提升和进步;只有通过大众化,人文精神才能得到普及,并提升大众的人文精神水平。人文知识分子是将精英化与大众化结合起来的载体,应该积极参与并影响大众文化、大众传媒的发展,发挥好沟通精英与大众的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精神建设 精英化 大众化 人文知识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