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能源互联促进新型能源体系建设
被引量:4
- 1
-
-
作者
陆超
何正友
-
机构
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电机系
西南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能源互联网研究中心
-
出处
《全球能源互联网》
CSCD
2023年第6期I0001-I0002,共2页
-
文摘
新型能源体系是以保障能源供应为前提,以绿色低碳可持续为目标,统筹发展与减排、安全与转型,推动清洁能源“增”与化石能源“减”协同优化,产供储销用高效互动、风光水火储多能互补、电氢冷热气融合互济的现代能源体系。能源转型清洁化、电气化、互联化是构建新型能源体系的大方向。建设清洁主导、电为中心、互联互通、多能协同、安全可靠、经济高效的能源互联网,是构建新型能源体系的根本途径,需要重点构建多能互补、跨区协同的送端系统,坚强可靠、智能开放的受端系统,全国互联、配置高效的特高压通道,以及多元协同、调节灵活的储能体系。
-
关键词
能源体系
能源供应
协同优化
能源互联
能源转型
多元协同
清洁化
统筹发展
-
分类号
F426.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