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72篇文章
< 1 2 4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刘家峡水库主动源试验区浮游硅藻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
1
作者 陈凌云 刘乐 +4 位作者 申啸天 陈锷 成丹 孔维宝 杜海峰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5-75,共11页
以刘家峡水库主动源试验区为研究区域,选取10个采样位点,对试验区浮游硅藻群落结构特征和功能多样性进行调查,结合水质理化指标,分析影响浮游硅藻群落特征的环境因子.结果表明,试验区共检出浮游硅藻90种,隶属于2纲6目9科32属,优势类群... 以刘家峡水库主动源试验区为研究区域,选取10个采样位点,对试验区浮游硅藻群落结构特征和功能多样性进行调查,结合水质理化指标,分析影响浮游硅藻群落特征的环境因子.结果表明,试验区共检出浮游硅藻90种,隶属于2纲6目9科32属,优势类群主要为曲丝藻属;浮游硅藻群落的Shannon多样性指数、Margalef丰富度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变化范围分别为2.02~2.21、4.11~4.95和0.56~0.61;对浮游硅藻群落丰度进行聚类分析和非度量多维尺度分析,结果显示采样点可划分为4个群组,其中A群组为样点S1、S2和S3,B群组为样点S4、S5和S6,C群组为样点S7和S8,D群组为样点S9和S10;相似性分析检验结合相似百分比分析,结果显示浮游硅藻群落存在极显著差异(R=0.959,P=0.01),且造成差异的主要贡献种为高尔夫曲丝藻、亚显曲丝藻、高山曲丝藻和尖肘形藻;分别对鉴定的8大功能类群代表种属进行主坐标典型分析,结果显示各群落间存在一定的异质性;对浮游硅藻类群与环境因子分别进行生物环境连接分析和基于距离的冗余分析,结果显示总氮、pH、化学需氧量和NO-3-N为影响浮游硅藻群落的主要环境因子.主动源试验区气枪激发活动扰动水体后,可能会对周边浮游硅藻的物种分布和群落结构产生轻微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硅藻 群落结构 生物多样性 生态效应 刘家峡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祁连山青海云杉林土壤纤毛虫的分布及演替——两种计数法的比较研究
2
作者 陈凌云 龙永丽 +3 位作者 申啸天 刘继亮 金丽琼 杜海峰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084-2093,共10页
为了解祁连山青海云杉林土壤纤毛虫的蕴藏量以及不同土壤团聚体和土壤分层中纤毛虫原生动物的种类及丰度变化,利用“非淹没培养皿法”、活体观察法对土样进行过筛处理:原位土样(未过筛)、颗粒土样(直径>0.25 mm)、10目土样(0.15 mm&... 为了解祁连山青海云杉林土壤纤毛虫的蕴藏量以及不同土壤团聚体和土壤分层中纤毛虫原生动物的种类及丰度变化,利用“非淹没培养皿法”、活体观察法对土样进行过筛处理:原位土样(未过筛)、颗粒土样(直径>0.25 mm)、10目土样(0.15 mm<直径<0.25 mm)和100目土样(直径<0.15 mm)。同时,借鉴“0.1 mL计数框-显微镜计数法”并提出了“完全培养计数法”研究方案,旨在分析和比较完全培养计数法与Foissner计数法的优缺点,探讨纤毛虫在不同土壤团聚体和不同土壤分层中的分布和演替规律。结果表明:(1)Foissner计数法简易方便,不受实验时间限制,但存在系统误差且变异性较强。完全培养计数法尽可能多的“激发”包囊萌发,可最大程度计算土壤中纤毛虫的蕴藏量,同时又可以追踪整个培养过程中的群落变化规律。(2)不同土层中,10目和100目土样纤毛虫丰度变化规律相似,上层土样均逐渐减小,下层土样先减小,21天时增加,30天时减小。不同土壤团聚体中100目土样纤毛虫种类和丰度均最低。(3)上层(0—10 cm)土壤纤毛虫丰度和种类数均高于下层(10—20 cm)土壤纤毛虫的种类和丰度,原位土样、颗粒土样、10目土样和100目土样分别高5.2倍、3.5倍、1.9倍和4.6倍。(4)纤毛虫群落优势种变化从低等到高等,又过渡到低等类群。完全培养计数法在追踪群落演替过程的同时还可得出物种蕴藏量的“理论丰度峰值”,为今后开展纤毛虫原生动物生物多样性、群落生态学的研究提供参考,同时开展祁连山青海云杉林土壤纤毛虫的研究填补和完善了该地区土壤纤毛虫领域的空白点,为今后研究祁连山青海云杉林和森林土壤动物的保护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祁连山 青海云杉 土壤纤毛虫 定量研究 群落演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Cl_(3)处理对小麦种子萌发过程中抗氧化反应和一氧化氮代谢的影响
3
作者 杨颖丽 马蓉蓉 +3 位作者 施树倩 张哲 陶宜徽 王自玲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25-333,共9页
以宁春4号小麦种子为实验材料,分析铁胁迫(0.1、0.3、0.5和1.0 mmol/L)下种子萌发过程中淀粉动员、抗氧化反应和NO产生等生理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FeCl_(3)处理显著地抑制小麦种子的萌发,使萌发种子的淀粉、蔗糖、可溶性糖含量显著升高... 以宁春4号小麦种子为实验材料,分析铁胁迫(0.1、0.3、0.5和1.0 mmol/L)下种子萌发过程中淀粉动员、抗氧化反应和NO产生等生理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FeCl_(3)处理显著地抑制小麦种子的萌发,使萌发种子的淀粉、蔗糖、可溶性糖含量显著升高,淀粉酶活性显著减弱.随着铁浓度的升高及处理时间的延长,萌发种子的丙二醛和活性氧含量显著增加,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整体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NO含量以及一氧化氮合酶(NOS)和硝酸还原酶(NR)活性逐渐下降,0.1 mmol/L FeCl_(3)处理24 h时的萌发种子中NO含量以及SOD、POD、CAT和NOS活性显著升高.二氨基联苯胺和氯化硝基四氮唑蓝染色结果显示FeCl_(3)浓度依赖性地诱导萌发种子中H_(2)O_(2)和O_(2)^(∙-)的积累.0.1 mmol/L FeCl_(3)处理下早期萌发种子的TaSOD、TaPOD、TaCAT和TaNOS较对照显著增强,TaNR显著减弱,延迟萌发种子的TaSOD和TaCAT表达上调,TaNR和TaNOS显著下调.相比较,0.5 mmol/L FeCl_(3)处理使萌发种子中这些基因的表达下调.铁胁迫减弱了小麦种子萌发过程中的淀粉分解供能,减少了NO的产生,增强了活性氧的积累及其对种子的氧化损伤,最终抑制了小麦种子的萌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胁迫 小麦 种子萌发 淀粉动员 一氧化氮 抗氧化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高考背景下生物学试题情境的类型及有效性分析
4
作者 王飞 张琪皓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63-66,共4页
以情境为载体创设问题考查学生核心素养,是新高考试题命制的重要趋势之一,分析和探讨试题情境的类型和有效性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将当前高考生物学试题情境分为“导入”型、“信息”型、“问题”型等类型;并提出应关注试题情境的关联性... 以情境为载体创设问题考查学生核心素养,是新高考试题命制的重要趋势之一,分析和探讨试题情境的类型和有效性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将当前高考生物学试题情境分为“导入”型、“信息”型、“问题”型等类型;并提出应关注试题情境的关联性、真实性、适切性、问题性,以确保其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试题情境类型 新高考 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铅锌矿厂区土壤纤毛虫群落结构及其对土壤重金属的响应
5
作者 陈凌云 苑煜思 +3 位作者 朱时应 董刚 杜海峰 刘汉成 《生态毒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99-309,共11页
铅锌矿厂区排放的粉尘经大气沉降后回归到土壤,致使土壤中重金属含量升高,对地上和地下生物造成深刻影响。重金属不仅威胁土壤微型生物的生存环境,同时在植物体内富集后通过食物链传递到生物体内,进而引起生物机理反应或机体损伤甚至死... 铅锌矿厂区排放的粉尘经大气沉降后回归到土壤,致使土壤中重金属含量升高,对地上和地下生物造成深刻影响。重金属不仅威胁土壤微型生物的生存环境,同时在植物体内富集后通过食物链传递到生物体内,进而引起生物机理反应或机体损伤甚至死亡。纤毛虫作为土壤微型动物主要类群之一,对重金属极度敏感,同时又可作为指示生物来反映土壤健康。为探究纤毛虫群落组成与土壤重金属含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在甘肃锌冶炼厂周边农田5块小麦样地中采集25份土壤样品,使用“非淹没培养皿法”“活体观察法”和“蛋白银染色法”对土壤纤毛虫进行定量和定性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共鉴定到纤毛虫34种,隶属于6纲8目15科23属,各样点间生物多样性呈显著性差异(P<0.05);(2)近厂区下风向S2样点土壤中Cd、Pb和Zn含量远大于其他样点,同时Cd、Pb、Cu、Zn含量在各样点间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3)位于厂区上风向参照样点S1与距离厂区最远的样点S5纤毛虫群落复杂且物种组成相似;随着距离变远,S2至S4样点物种数和多样性呈逐渐下降趋势,且S2样点以肉食性纤毛虫为主,S5样点以菌食性纤毛虫为主;(4)Mantel分析结果表明,S3样点纤毛虫群落组成与Cr、Ni、Cu、Co、Mn含量间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Cd含量对于纤毛虫群落的影响最大,Cr含量对于纤毛虫群落的影响最小,电导率(EC)和pH是影响不同样点间纤毛虫群落组成的主要理化因子;(5)中华棘毛虫(Sterkiella sinica)和瘦尾虫一种(Uroleptus sp.)可以作为监测该区域土壤Cd、Cr、Cu、Co含量变化的指示生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土壤纤毛虫 环境响应 相互关系 指示物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丙硫醇对兰州百合采后篮状菌的防治效果
6
作者 岳瑞 程文婷 +4 位作者 王圆圆 冯丽君 李瑶 周永鹏 令利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3-92,共10页
【目的】探究寡养单胞菌KJ-6产生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单体1-丙硫醇(1-Propanethiol)对兰州百合采后病原真菌篮状菌(Talaromyces tumuli)F-3的抑菌活性、抑菌机理及体内防治效果,为兰州百合鳞茎保鲜提供参考。【方法】以寡养单胞菌KJ-6产... 【目的】探究寡养单胞菌KJ-6产生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单体1-丙硫醇(1-Propanethiol)对兰州百合采后病原真菌篮状菌(Talaromyces tumuli)F-3的抑菌活性、抑菌机理及体内防治效果,为兰州百合鳞茎保鲜提供参考。【方法】以寡养单胞菌KJ-6产生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单体1-丙硫醇为材料,以兰州百合采后病原真菌篮状菌(T.tumuli)F-3为靶标,采用熏蒸法测定不同浓度1-丙硫醇对篮状菌F-3的抑菌活性,采用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观察1-丙硫醇对篮状菌F-3菌丝形态的影响,采用碘化丙啶(propidium iodide,PI)染色法检测1-丙硫醇对篮状菌F-3细胞膜完整性的影响,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不同浓度1-丙硫醇处理不同时间后篮状菌F-3在595和260 nm处的吸光度值,明确1-丙硫醇对篮状菌F-3蛋白和核酸泄露的影响。采用熏蒸法研究不同浓度1-丙硫醇对篮状菌F-3的体内防治效果,筛选1-丙硫醇对兰州百合的最佳熏蒸浓度。【结果】随着熏蒸浓度的升高,1-丙硫醇对篮状菌F-3菌丝生长的抑制率显著增大,当1-丙硫醇浓度为200μL/L时,其对篮状菌F-3菌丝生长的抑制率高达88.51%。扫描电镜观察结果显示,1-丙硫醇处理导致篮状菌F-3菌丝发生明显塌陷、皱缩、扭曲折叠、内容物流出,菌丝失去线性。PI染色结果显示,经1-丙硫醇熏蒸的篮状菌F-3菌丝显示大量红色荧光,表明细胞膜完整性遭到严重破坏。随着篮状菌F-3在1-丙硫醇中暴露时间的延长及1-丙硫醇浓度的增加,篮状菌F-3菌丝蛋白和核酸的释放增加。1-丙硫醇对兰州百合采后病害的防治效果并没有完全随着熏蒸浓度的升高而增加,当熏蒸浓度为120μL/L时,兰州百合病情指数最低,病害防治效果最好,防效高达86.77%。【结论】寡养单胞菌KJ-6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单体1-丙硫醇对兰州百合采后篮状菌F-3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1-丙硫醇通过改变篮状菌F-3的菌丝形态及破坏细胞膜完整性,引起菌丝体内容物外流,从而抑制病原真菌的生长。120μL/L 1-丙硫醇熏蒸可以有效缓解兰州百合采后病害的发生,延长兰州百合货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寡养单胞菌 1-丙硫醇 兰州百合 果蔬采后病害 篮状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洲灌区牛粪堆肥与化肥减量配施玉米生产的可持续性分析
7
作者 丁文庆 李盼 +7 位作者 陈建平 郭瑶 仇海龙 韦金贵 赵连豪 万平兴 殷文 陈桂平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6-78,共13页
【目的】堆肥是改善土壤质量、保障粮食安全和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然而,目前针对绿洲灌区玉米生产体系中堆肥科学配施与化肥减量协同效应的研究仍显不足,尤其缺乏基于产量、资源利用效率及经济效益可持续性的系统评估。【方... 【目的】堆肥是改善土壤质量、保障粮食安全和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然而,目前针对绿洲灌区玉米生产体系中堆肥科学配施与化肥减量协同效应的研究仍显不足,尤其缺乏基于产量、资源利用效率及经济效益可持续性的系统评估。【方法】以常规施肥(纯N 450 kg/hm^(2)、P2O5270 kg/hm^(2))为对照,牛粪堆肥60 t/hm^(2)和30 t/hm^(2)结合化肥减量10%、20%、30%分别配施7个处理。通过综合玉米产量特性、资源利用率以及经济效益,旨在评估不同堆肥与化肥施用量的可持续性。【结果】堆肥30 t/hm^(2)与化肥减量20%配施(C_(2)F_(2))有利于优化玉米形态及穗部特征,稳定作物产量。与常规施肥(CK)相比,C_(2)F_(2)处理玉米株高、穗位高分别提高6.7%、9.2%。C_(2)F_(2)处理促进了玉米生产资源高效利用,较CK光能、水分和氮素利用效率分别提高18.7%、12.1%和41.8%。此外,C_(2)F_(2)处理可有效增加总产值,减少化肥投入,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与CK相比,C_(2)F_(2)处理总产值、纯收益和产投比分别提高35.1%、46.9%和11.8%,化肥投入降低18.8%。可持续性分析表明,C_(2)F_(2)处理的可持续性评价指数较高,是一种很有前景的玉米生产策略。【结论】堆肥30 t/hm^(2)与化肥减量20%配施是绿洲灌区增产增效、提高经济效益的可持续玉米生产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牛粪堆肥 化肥减量 产量 经济效益 可持续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西北地区萱草属花粉形态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孔红 王庆瑞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85-90,共6页
本文借助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我国西北地区萱草属6种1变种的花粉形态进行了比较研究,不同的种类,其花粉形态或多或少有所不同,说明花粉形态在种间具有分类意义,而且6种、1变种可自然地分为两大类群,第一类群包括小黄花菜、北萱草、... 本文借助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我国西北地区萱草属6种1变种的花粉形态进行了比较研究,不同的种类,其花粉形态或多或少有所不同,说明花粉形态在种间具有分类意义,而且6种、1变种可自然地分为两大类群,第一类群包括小黄花菜、北萱草、黄花菜,第二类群包括北黄花菜、折叶萱草、萱草、重瓣萱草。 北黄花菜、小黄花菜的花粉形态差别较大,证明把小黄花菜做为北黄花菜的变种是不妥当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萱草属 花粉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2—2024年高考生物学试题中信息获取能力考查的定量分析
9
作者 慕晓 宋瑞 马君义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2-75,共4页
问题解决能力是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的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形成的关键能力,而信息获取能力的培养对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本文从信息的解读、提取、联想、加工与输出5个维度对2022—2024年全国甲卷、河北卷、山东卷进行定量分析... 问题解决能力是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的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形成的关键能力,而信息获取能力的培养对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本文从信息的解读、提取、联想、加工与输出5个维度对2022—2024年全国甲卷、河北卷、山东卷进行定量分析后发现,51.46%的试题涉及信息获取能力的测量,考查重点在信息的解读与输出,均占比24.87%,而对信息加工的考查仅占7.95%。建议教学中夯实知识基础,加强教材学习;加强专题练习,强化信息加工;跟进科技前沿,注重学法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获取能力 高考试题 定量分析 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体况评分萨能奶山羊体尺性状、乳成分与血清激素的差异研究
10
作者 房华 马彦男 +9 位作者 黄永亮 刘子嘉 曹永智 张旭 张晓 郭贝贝 张旺东 刘旺景 陈时伟 雷赵民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8-75,共8页
为了探讨萨能奶山羊不同体况评分(body condition score,BCS)个体间体尺性状、乳成分与血清激素的差异,为奶山羊高效生产提供新方法。对相同饲养管理条件、经同期发情与人工授精分娩后的200只处于泌乳中期的萨能奶山羊的体况进行评分并... 为了探讨萨能奶山羊不同体况评分(body condition score,BCS)个体间体尺性状、乳成分与血清激素的差异,为奶山羊高效生产提供新方法。对相同饲养管理条件、经同期发情与人工授精分娩后的200只处于泌乳中期的萨能奶山羊的体况进行评分并测量其体尺,基于BCS结果将试验群体分为低体况组(LBCS,BCS<2.5)、正常体况组(NBCS,2.5≤BCS≤3.5)和高体况组(HBCS,BCS>3.5),每个组内随机挑选7只试验个体,分别采集乳汁与血液测其乳成分与血液理化指标并进行单因素ANOVA分析。结果表明:(1)试验群体BCS多数集中在2.5~3.5范围内,且高体况群体体尺高于低体况群体。(2)LBCS组与NBCS组的乳脂和乳蛋白含量均显著小于HBCS(P<0.05),尿素氮含量组内存在显著差异(P<0.05),乳糖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3)白细胞数组内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HBCS组嗜酸性粒细胞与单核细胞指标均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5),其他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4)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与瘦素等指标随着BCS的增加而呈现增加的趋势,生长激素与脂联素指标与之相反。可见,奶山羊BCS与体尺性状、乳成分和血液理化指标存在显著性关系,将泌乳羊群的BCS调控在2.5~3.5范围内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降低生产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山羊 体况评分 体尺性状 乳成分 血清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化时代大学生网络创业的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12
11
作者 何喜刚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9-41,共3页
网络创业为大学生就业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电子商务的蓬勃兴起,使得大学生网络创业具有门槛低、就业前景广阔和就业多元化等优势,但是大学生网络创业仍然面临缺乏资金、缺乏良好的社会环境等问题。要促进大学生网络... 网络创业为大学生就业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电子商务的蓬勃兴起,使得大学生网络创业具有门槛低、就业前景广阔和就业多元化等优势,但是大学生网络创业仍然面临缺乏资金、缺乏良好的社会环境等问题。要促进大学生网络创业,需要加强相关法律建设、加强大学生网络创业教育培训、积极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等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时代 大学生 网络创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入“双碳”目标的“知、情、行”教学设计与实践——以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为例
12
作者 王永梅 宁应之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1-33,共3页
以“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为例,将“双碳”目标从“知”“情”“行”三个维度融入生物学课堂教学之中,通过创设情境、问题引导、合作讨论等方法,使学生在认知层面理解并掌握“双碳”目标,在情感层面体验并认同“双碳”理念,并在行为上... 以“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为例,将“双碳”目标从“知”“情”“行”三个维度融入生物学课堂教学之中,通过创设情境、问题引导、合作讨论等方法,使学生在认知层面理解并掌握“双碳”目标,在情感层面体验并认同“双碳”理念,并在行为上自觉践行“低碳”生活,形成绿色环保意识,提升社会责任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碳”目标 物质循环 社会责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寻找作物中潜在的胞外ATP受体蛋白质
13
作者 桑鹤天 张悦婧 +1 位作者 石珍珍 冯汉青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6-83,共8页
为分析作物中的胞外ATP受体蛋白质,通过NCBI数据库获取拟南芥外ATP受体蛋白质L-型凝集素受体样激酶1.9(lecRK-1.9)和L-型凝集素受体样激酶1.5(lecRK-1.5)的氨基酸序列,通过BLAST比对和同源树构建,以油菜和玉米为例,在两种作物中筛选与le... 为分析作物中的胞外ATP受体蛋白质,通过NCBI数据库获取拟南芥外ATP受体蛋白质L-型凝集素受体样激酶1.9(lecRK-1.9)和L-型凝集素受体样激酶1.5(lecRK-1.5)的氨基酸序列,通过BLAST比对和同源树构建,以油菜和玉米为例,在两种作物中筛选与lecRK-1.9和lecRK-1.5亲缘关系相近的蛋白质;使用ExPASy ProtParam、Cell-PLoc、MEME等工具对这些蛋白质进行理化分析、亚细胞定位和二级结构预测.结果显示,油菜、玉米中的12个候选蛋白质的理论等电点为6.52~8.91,大多为疏水蛋白质;12个蛋白质中有6个蛋白质在质膜上具有定位,12个蛋白质二级结构比例均与拟南芥lecRK-1.9、lecRK-1.5相似,其中有8个蛋白质在保守结构域的位置及顺序上与拟南芥lecRK-1.9、lecRK-1.5具有较高的相似性.这些在油菜、玉米中与拟南芥lecRK-1.9、lecRK-1.5蛋白质在理化性质、亚细胞定位、二级结构以及保守结构域具有高相似性的蛋白质,可作为油菜、玉米中胞外ATP受体蛋白质的参选蛋白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信息学 胞外ATP受体 蛋白质亲缘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照砂质海岸生态系统鸟类多样性调查与分布
14
作者 黄帅 侯继灵 +2 位作者 龚大洁 吴玲娟 郑聪聪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3期86-91,共6页
为更好地掌握砂质海岸生态系统中鸟类多样性分布现状,于2020—2021年鸟类迁徙期对日照砂质海岸生态系统中两城河口国家湿地公园、万宝滨海风景区、日照国家海滨森林公园、秀水河口4种具有代表性生境类型的鸟类采用样线法和样点法进行调... 为更好地掌握砂质海岸生态系统中鸟类多样性分布现状,于2020—2021年鸟类迁徙期对日照砂质海岸生态系统中两城河口国家湿地公园、万宝滨海风景区、日照国家海滨森林公园、秀水河口4种具有代表性生境类型的鸟类采用样线法和样点法进行调查,共记录鸟类61种,隶属于12目19科,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2种,二级保护动物有8种。居留型以旅鸟和夏候鸟为主;区系以广布种占优。在4个生境中,两城河口国家湿地公园鸟类多样性指数在2020年最高(2.59),秀水河口鸟类多样性指数在2021年最高(2.37);秀水河口鸟类均匀度指数2年均为最高(0.84和0.79);万宝海滨风景区鸟类优势度指数2年均为最高(0.46和0.37)。通过调查丰富了区域鸟类的基础信息,为砂质海岸生态系统的保护和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鸟类 砂质海岸 生态系统 多样性 日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贵金属纳米簇的电化学发光传感器在生命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5
作者 安晓刚 杜捷 卢小泉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75-684,共10页
为了更好地研究贵金属纳米簇的合成机理、扩展贵金属纳米簇-电化学传感器的应用,阐述和比较了贵金属纳米簇的制备方法、电化学发光原理及特点,重点介绍了贵金属纳米簇-电化学传感器在生命分析领域的应用进展及本课题组相关研究,并展望... 为了更好地研究贵金属纳米簇的合成机理、扩展贵金属纳米簇-电化学传感器的应用,阐述和比较了贵金属纳米簇的制备方法、电化学发光原理及特点,重点介绍了贵金属纳米簇-电化学传感器在生命分析领域的应用进展及本课题组相关研究,并展望了其发展和应用前景,以期为贵金属纳米簇电化学传感器在生命分析中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金属纳米簇 电致化学发光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 生命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lyCosmos门户网站在聚糖科学研究中的功能概述 被引量:1
16
作者 吉腾桤 张继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463-2468,共6页
近年来生物学领域的研究不断达到新高度,聚糖逐渐吸引越来越多科学家的目光,很多研究表明聚糖具有多种生物活性,越来越多的相关科研人员开始关注聚糖在生命过程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糖生物学逐渐成为生物学领域的热点学科。对于拟从事糖... 近年来生物学领域的研究不断达到新高度,聚糖逐渐吸引越来越多科学家的目光,很多研究表明聚糖具有多种生物活性,越来越多的相关科研人员开始关注聚糖在生命过程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糖生物学逐渐成为生物学领域的热点学科。对于拟从事糖生物学研究或者刚进入该领域的新人来说,GlyCosmos作为一种全面的、统一的糖科学开放门户网站,其数据免费向大众公开,提供了对聚糖相关数据的访问,包括存储库,糖原、糖蛋白、信号通路和疾病相关的各种数据库及Glycome多种可视化数据库,目前最为前沿和统一的多种标准化多糖表示方法及其他多种功能。该网站是近两年才建成,但目前已被广泛使用也被糖生物学家所熟知。本文就GlyCosmos门户网站中的各项功能进行概述,希望帮助拟从事糖生物学研究的新人更好地了解和利用该网站,对于该网站的学习和理解,会对后续从事聚糖相关研究的研究者起到极大的帮助作用,也使后续研究更加便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生物学 GlyCosmos 数据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材中科学思维能力培养内涵资源的挖掘与运用
17
作者 王娜 令利军 《生物学教学》 2023年第9期89-91,共3页
发展学生科学思维的能力和品质是生物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可依托课程教学内容这一重要载体,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内涵资源,在教学过程中渗透科学思维方法的培养,逐步提升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关键词 教材内涵 科学思维 能力培养 生物学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毛虫原生动物对戈壁土壤团聚体变化的生态响应——以河西走廊中部为例 被引量:2
18
作者 陈凌云 孙雪 +3 位作者 申啸天 刘继亮 金丽琼 杜海峰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8434-8445,共12页
选择河西走廊中部戈壁土壤样品并进行过筛处理,旨在探究荒漠生态系统中土壤纤毛虫原生动物蕴藏量以及不同粒级土壤团聚体和纤毛虫种类/类群与丰度间的相关关系,同时分析比较完全培养计数法与Foissner计数法统计原生动物的效率,探讨纤毛... 选择河西走廊中部戈壁土壤样品并进行过筛处理,旨在探究荒漠生态系统中土壤纤毛虫原生动物蕴藏量以及不同粒级土壤团聚体和纤毛虫种类/类群与丰度间的相关关系,同时分析比较完全培养计数法与Foissner计数法统计原生动物的效率,探讨纤毛虫原生动物在不同土壤粒径中的分布和演替规律。结果表明:①完全培养计数法获取的纤毛虫总丰度为Foissner计数法的16.5倍,培养第10天纤毛虫总类群数为Foissner计数法的2倍;②不同粒级土壤团聚体中纤毛虫总丰度随着土壤粒径的减小而增大,100目土样纤毛虫丰度是原位土样的3.4倍,原位和10目土样获得的纤毛虫总种类/类群数均高于颗粒和100目土样;③土壤pH和水分扰动是导致纤毛虫丰度变化的主导因素;④在“非淹没培养皿法”过程中,土壤纤毛虫群落呈现“低等-高等-低等”的演替规律。土壤团聚体作为土壤最重要的结构体,对维持土壤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和酶活性有着重要的作用,建议今后对荒漠生境土壤进行纤毛虫分类学研究时,针对不同类群或目标种尝试进行土壤样品的过筛处理或复检日期的匹配化选择。完全培养计数法不仅能够记录“非淹没培养皿法”实验过程中各种类/类群的数量和丰度,还可追踪土壤纤毛虫群落演替,得出物种蕴藏量的“理论丰度峰值”,同时分析各种类/类群与理化因子间的相关关系,为抑纤毛虫作用“Ciliatostasis”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纤毛虫 土壤团聚体 蕴藏量 戈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镰孢茎腐病致病机制及其防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9
作者 令利军 范阳楷 +2 位作者 李瑶 蒋宜娟 孔繁锦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10,共8页
玉米作为主要的农作物,它的生产对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而茎腐病多年来都是严重威胁世界玉米安全生产的主要病害。本文将针对玉米镰孢茎腐病侵染机制和致病机制进行总结,进一步阐述玉米致病后的抗性遗传机制和免疫机制,同时,结合... 玉米作为主要的农作物,它的生产对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而茎腐病多年来都是严重威胁世界玉米安全生产的主要病害。本文将针对玉米镰孢茎腐病侵染机制和致病机制进行总结,进一步阐述玉米致病后的抗性遗传机制和免疫机制,同时,结合近年来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进展概述玉米镰孢茎腐病的科学防治措施,旨在为玉米镰孢茎腐病的有关研究提供参考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茎腐病 发病机理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钗石斛AP2/ERF基因家族的鉴定和表达分析
20
作者 于相丽 刘雅银 +1 位作者 李勇慧 周晓君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47-57,共11页
对金钗石斛AP2/ERF转录因子基因家族在全基因组上进行鉴定及生物信息学分析,为进一步阐明金钗石斛AP2/ERF转录因子的功能研究奠定理论基础。利用BLASTP比对金钗石斛蛋白,并通过在线网站NCBI CDD、InterPro和SMART进一步鉴定,共获得97个... 对金钗石斛AP2/ERF转录因子基因家族在全基因组上进行鉴定及生物信息学分析,为进一步阐明金钗石斛AP2/ERF转录因子的功能研究奠定理论基础。利用BLASTP比对金钗石斛蛋白,并通过在线网站NCBI CDD、InterPro和SMART进一步鉴定,共获得97个金钗石斛AP2/ERF基因,然后通过ProtParam分析金钗石斛AP2/ERF家族蛋白的理化性质、亲疏水性,使用MEGA11.0软件构建进化树,利用Map Gene Chrome、GSDS、MEME、PlantCARE在线工具分析AP2/ERF转录因子的基因定位、基因结构和保守基序,并预测基因上游的顺式作用元件,利用TBTools分析并可视化AP2/ERF基因在各部位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金钗石斛AP2/ERF转录因子家族的成员,大部分定位在细胞核中,相对分子质量介于2726.88~71682.81 u之间,氨基酸数量介于94~659个之间,等电点介于4.45~10.44之间。进化树分析显示,AP2/ERF家族成员分为AP2、RAV、ERF及DREB 4个亚家族。97条基因不均匀地分布在19条染色体上,各个亚族都有独特基序,AP2/ERF基因启动子上游区域光响应作用元件种类最多,数量也最多。大多数DnAP2s基因在根中的表达量最大,不同的居群DnAP2s基因表达有较大不同。鉴定得到97个金钗石斛AP2/ERF蛋白,DnAP2s基因在根茎叶花中表达具有差异性,地理分布导致不同居群的遗传多样性水平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钗石斛 AP2/ERF基因家族 生物信息学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