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04篇文章
< 1 2 2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车路协同下基于元胞自动机的精细交通流模型
1
作者 李珣 程硕 +2 位作者 吴丹丹 张蕾 王晓华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5-232,共8页
针对经典元胞自动机交通流模型中元胞尺寸难以准确表达车辆间位置关系的问题,提出通过细化元胞尺寸对基于元胞自动机的双车道模型(symmetrictwo-lanecellularautomaton,STCA)进行改进的方案.首先,分析城市道路双车道环境下的位置、速度... 针对经典元胞自动机交通流模型中元胞尺寸难以准确表达车辆间位置关系的问题,提出通过细化元胞尺寸对基于元胞自动机的双车道模型(symmetrictwo-lanecellularautomaton,STCA)进行改进的方案.首先,分析城市道路双车道环境下的位置、速度、加速度以及车辆间的相互影响,并基于元胞自动机搭建相应数值模型,特别地,针对现有基于元胞自动机的交通流模型与实际车辆行驶现象不符的问题,改进其道路尺寸和元胞表征形式,建立精细化元胞自动机车道模型;其次,结合实际车路环境,对STCA模型中的道路堵塞、换道等行为重新定义,并将车道规则与精细化车道模型相结合,建立新的交通流模型STCA-CH;最后,与STCA、STCA-I、STCA-S、STCA-M模型相对比,通过分析在不同车辆密度下的平均速度、平均流量、换道频率及时空图,验证STCA-CH模型有效性.结果表明,STCA-CH模型的换道频率相较于STCA-M模型提高约21.14%,最大平均流量较STCA-I、STCA-S和STCA-M模型分别提升约25.76%、11.30%和3.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微观交通对象 车路协同 元胞自动机模型 细元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SD器件自动化标定与非线性修正技术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李忠科 秦永元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70-372,416,共4页
介绍了一种应用数控平台对二维位敏探测器 (positionsensitivedetector ,PSD)器件进行在线测量并用人工神经网对其非线性进行修正的方法。对光斑在二维PSD光敏面上的横向位移 ,以光斑的二维坐标集合为人工神经网的期望输出 ,以PSD输出... 介绍了一种应用数控平台对二维位敏探测器 (positionsensitivedetector ,PSD)器件进行在线测量并用人工神经网对其非线性进行修正的方法。对光斑在二维PSD光敏面上的横向位移 ,以光斑的二维坐标集合为人工神经网的期望输出 ,以PSD输出的二维坐标集合为人工神经网的训练样本 ,对人工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利用人工神经网络所具有的非线性映射能力 ,在训练结束后即可建立PSD输入与输出的近似线性关系。结果表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位敏探测器 人工神经网络 非线性修正 激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纤陀螺自动化测试软件的设计 被引量:2
3
作者 赵忠 范毅 赵玉 《压电与声光》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34-838,共5页
随着自动化水平的提高,光纤陀螺的测试逐渐向自动化测试方向发展。该文介绍了光纤陀螺自动测试软件的设计,着重阐述了各个模块的功能及实现过程,其中转台控制模块和数据处理模块是该软件设计的关键部分。该软件是基于Windows平台,采用... 随着自动化水平的提高,光纤陀螺的测试逐渐向自动化测试方向发展。该文介绍了光纤陀螺自动测试软件的设计,着重阐述了各个模块的功能及实现过程,其中转台控制模块和数据处理模块是该软件设计的关键部分。该软件是基于Windows平台,采用面向对象的方法进行设计,实现接收转台和陀螺数据,并进行实时曲线绘制和数据处理等功能。该软件充分利用现有设备,降低了光纤陀螺标定的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陀螺 VISUAL C++ 通讯接口 程序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化专业实验设备的自主研制与二次开发 被引量:2
4
作者 侯震 杨婷婷 +1 位作者 刘文泉 杜新虎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62-263,268,共3页
随着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有效利用实验室资源,加强教学实验室的硬件条件建设,全面开展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加强培养学生的专业综合、工程实践、创新思维等方面的能力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论文介绍了自动化专业实验室在... 随着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有效利用实验室资源,加强教学实验室的硬件条件建设,全面开展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加强培养学生的专业综合、工程实践、创新思维等方面的能力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论文介绍了自动化专业实验室在这方面进行的一些探索和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化专业实验设备 自主研制 二次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化陀螺经纬仪中阻尼力矩器的设计 被引量:4
5
作者 白云超 刘思伟 田育民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52-755,778,共5页
阻尼力矩器的实现原理及控制是自动化陀螺经纬仪实现快速寻北过程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传统的电磁线圈式阻尼力矩器机构复杂,装配难度较大,零位稳定性较差。本文中分析了陀螺房体在施加阻尼力作用后的运动微分方程,提出了一种采用... 阻尼力矩器的实现原理及控制是自动化陀螺经纬仪实现快速寻北过程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传统的电磁线圈式阻尼力矩器机构复杂,装配难度较大,零位稳定性较差。本文中分析了陀螺房体在施加阻尼力作用后的运动微分方程,提出了一种采用圆型板转子阻尼力矩器对陀螺房体施加阻尼力矩,实现快速寻北的方法;并实际介绍了该阻尼力矩器的设计原理和方法,给出了控制方程。研究表明,采用该阻尼力矩器具有简化输电结构、减小整机外形尺寸、增加仪器零位稳定性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化 陀螺经纬仪 阻尼力矩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ert+GCN多模态数据融合的药物分子属性预测 被引量:1
6
作者 闫效莺 靳艳春 +1 位作者 冯月华 张绍武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83-794,共12页
目的药物研发成本高、周期长且成功率低。准确预测分子属性对有效筛选药物候选物、优化分子结构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特征工程的传统分子属性预测方法需研究人员具备深厚的学科背景和广泛的专业知识。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成熟,涌现出... 目的药物研发成本高、周期长且成功率低。准确预测分子属性对有效筛选药物候选物、优化分子结构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特征工程的传统分子属性预测方法需研究人员具备深厚的学科背景和广泛的专业知识。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成熟,涌现出大量优于传统特征工程方法的分子属性预测算法。然而这些算法模型仍然存在标记数据稀缺、泛化性能差等问题。鉴于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Bert+GCN的多模态数据融合的分子属性预测算法(命名为BGMF),旨在整合药物分子的多模态数据,并充分利用大量无标记药物分子训练模型学习药物分子的有用信息。方法本文提出了BGMF算法,该算法根据药物SMILES表达式分别提取了原子序列、分子指纹序列和分子图数据,采用预训练模型Bert和图卷积神经网络GCN结合的方式进行特征学习,在挖掘药物分子中“单词”全局特征的同时,融合了分子图的局部拓扑特征,从而更充分利用分子全局-局部上下文语义关系,之后,通过对原子序列和分子指纹序列的双解码器设计加强分子特征表达。结果5个数据集共43个分子属性预测任务上,BGMF方法的AUC值均优于现有其他方法。此外,本文还构建独立测试数据集验证了模型具有良好的泛化性能。对生成的分子指纹表征(molecular fingerprint representation)进行t-SNE可视化分析,证明了BGMF模型可成功捕获不同分子指纹的内在结构与特征。结论通过图卷积神经网络与Bert模型相结合,BGMF将分子图数据整合到分子指纹恢复和掩蔽原子恢复的任务中,可以有效地捕捉分子指纹的内在结构和特征,进而高效预测药物分子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ert预训练 注意力机制 分子指纹 分子属性预测 图卷积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行器大气数据系统构型与解算演变机理
7
作者 熊亮 张睿 +1 位作者 许斌 黄巧平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004-2013,共10页
大气数据传感系统为飞行器飞行控制及投放初始状态给定与轨迹控制提供必要的静压、总压、迎角、侧滑角等参量,飞行器跨代发展诱发了大气数据传感系统参数解算基本要素获取方式由直接型演变为解耦提取。对大气数据传感系统构型形态和发... 大气数据传感系统为飞行器飞行控制及投放初始状态给定与轨迹控制提供必要的静压、总压、迎角、侧滑角等参量,飞行器跨代发展诱发了大气数据传感系统参数解算基本要素获取方式由直接型演变为解耦提取。对大气数据传感系统构型形态和发展历程进行总结、提炼,系统分析了大气数据传感系统构型演变原因及过程、大气参数解算模型原理、故障大气参数诊断与检测流程、系统重构模型,总结了未来飞行器大气数据传感系统构型与参数解算设计重点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数据系统 大气数据系统构型 大气参数解算 容错大气数据系统 大气数据系统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集成经验模态分解和极限学习机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寿命预测
8
作者 陈景文 杨淇 +2 位作者 兰天一 华志广 赵冬冬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5-141,共7页
基于数据驱动的预测方法可实现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的寿命预测。为提高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寿命预测精度,提出将集成经验模态分解(EEMD)和粒子群算法(PSO)优化极限学习机(ELM)相结合的PEMFC剩余使用寿命预测方法。首先,采... 基于数据驱动的预测方法可实现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的寿命预测。为提高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寿命预测精度,提出将集成经验模态分解(EEMD)和粒子群算法(PSO)优化极限学习机(ELM)相结合的PEMFC剩余使用寿命预测方法。首先,采用移动平均滤波法在滤除噪声和尖峰的同时,保留原始数据的主要趋势;其次,通过EEMD对原始数据进行多时间尺度分解,得到不同时间尺度下PEMFC的老化信息;最后,将分解后的本征模函数分别通过PSO优化的ELM模型进行预测,能在保证预测精度的情况下降低运算复杂度。通过与经典的极限学习机模型预测结果进行对比,该方法能更加准确地预测PEMFC的老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预测 经验模态分解 极限学习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自适应滤波的MIMU/GNSS组合导航算法
9
作者 严恭敏 吕佩儒 杨小康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38-545,共8页
量测噪声的剧烈变化易导致组合导航精度下降甚至发散。针对车载微机电惯性测量单元/全球卫星导航系统(MIMU/GNSS)组合导航场景中量测噪声变化时Sage-Husa自适应滤波收敛慢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高斯隶属函数模糊自适应的组合导航算法。采... 量测噪声的剧烈变化易导致组合导航精度下降甚至发散。针对车载微机电惯性测量单元/全球卫星导航系统(MIMU/GNSS)组合导航场景中量测噪声变化时Sage-Husa自适应滤波收敛慢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高斯隶属函数模糊自适应的组合导航算法。采用高斯隶属函数模糊推理系统,实时修正难以精确建模的量测噪声,提高滤波器对量测噪声变化的跟踪性能,从而提升导航精度。仿真与车载实验表明:所提算法解决了量测噪声变化时Sage-Husa自适应滤波算法收敛慢的问题,其跟踪收敛时间分别缩短了57.7%和41.1%,遮挡路段定位精度分别提高了11.3%和46.2%,遮挡结束后精度分别提高了23.9%和7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MU/GNSS组合导航 Gauss隶属函数 模糊自适应 车载导航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对DC-DC升压变换器的新型抗干扰快速终端滑模控制方法
10
作者 梁波 徐翔 +3 位作者 牛荣超 张宏宇 张璇 李玉忍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38-344,共7页
为了稳定母线电压并匹配功率需求,以DC-DC升压变换器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新的快速终端滑模控制策略,来增强系统的抗干扰能力。采用一个全阶滑模面保证系统状态的有限时间收敛,并利用一种积分型切换控制项处理系统扰动;使用扰动观测器... 为了稳定母线电压并匹配功率需求,以DC-DC升压变换器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新的快速终端滑模控制策略,来增强系统的抗干扰能力。采用一个全阶滑模面保证系统状态的有限时间收敛,并利用一种积分型切换控制项处理系统扰动;使用扰动观测器估计系统的不确定性,从而进一步增强鲁棒性,减少抖振;提出了一种参数更新机制计算当前工作点的模型参数,这有助于改善控制性能并提高应对不同工况的灵活性;通过仿真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C-DC升压变换器 参数估计 滑模控制 抗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伏功率均衡器拓扑综述
11
作者 赵犇 崔浩然 +1 位作者 皇甫宜耿 杨永恒 《电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5-114,共10页
以光伏发电为代表的新能源发电已经成为实现“碳中和”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光伏发电系统通常需要多个光伏组件串联从而获得高电压输出,而在串联光伏组件中由于局部阴影或组件不同程度老化等因素造成的组件特性不匹配会导致系统发电量... 以光伏发电为代表的新能源发电已经成为实现“碳中和”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光伏发电系统通常需要多个光伏组件串联从而获得高电压输出,而在串联光伏组件中由于局部阴影或组件不同程度老化等因素造成的组件特性不匹配会导致系统发电量的严重损失。因此,诸多技术方案被提出以尝试解决这一问题。其中,光伏均衡器成为1种很有前景的解决方案,其采用电力电子变换器将不匹配功率进行转移从而改变组件工作点获得最大功率输出。首先介绍光伏均衡器的基本概念及工作原理。然后详细介绍组件-母线(PV-bus)结构、组件-组件(PV-PV)结构及其他特殊类型结构的光伏均衡器拓扑,并对现有的光伏均衡器拓扑电路进行细致的参数及性能对比分析。最后,对不同类型的光伏均衡器拓扑结构进行总结与评价,为该方向的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发电 不匹配 均衡器 差分功率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集成型极限学习机的氢燃料电池寿命预测 被引量:3
12
作者 杨淇 陈景文 +4 位作者 华志广 李祥隆 赵冬冬 兰天一 窦满峰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64-974,共11页
基于数据驱动的寿命预测方法能精准预测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的剩余使用寿命,提高预测性能是当前寿命预测领域的研究热点。针对PEMFC寿命预测过程中预测精度与鲁棒性的提升问题,基于统计学原理的寿命预测方法,提出一种集成极限学习... 基于数据驱动的寿命预测方法能精准预测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的剩余使用寿命,提高预测性能是当前寿命预测领域的研究热点。针对PEMFC寿命预测过程中预测精度与鲁棒性的提升问题,基于统计学原理的寿命预测方法,提出一种集成极限学习机(EELM)结构,对PEMFC的寿命进行长期预测。集成结构中包含了50次重复测试,通过局部强化优化器算法对每次测试结果进行优化,提升了寿命预测精度。在长期预测的结果中,给出了EELM预测结果的平均值和95%置信区间,提升了系统的鲁棒性。最后采用稳态电流、准动态电流条件和动态电流下的老化数据集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与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极限学习机 集成结构 局部强化优化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孪生技术及其在粮库中的应用综述 被引量:1
13
作者 彭海龙 祝玉华 +3 位作者 甄彤 李智慧 张庆辉 潘泉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54-71,共18页
数字孪生技术实现了数字世界与物理世界的无缝连接。分析得出数字孪生技术其独特的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特点,且具有一定复杂性,需要建模与仿真、传感与监测、大数据、先知先觉与决策、虚拟现实与可视化技术集群的协同加持。其在航天... 数字孪生技术实现了数字世界与物理世界的无缝连接。分析得出数字孪生技术其独特的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特点,且具有一定复杂性,需要建模与仿真、传感与监测、大数据、先知先觉与决策、虚拟现实与可视化技术集群的协同加持。其在航天航空、智慧城市、智能制造、能源、医疗健康、水利、建筑等领域都有着实例化的应用,强力驱动各领域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在粮食领域,数字孪生技术同样能大力促进粮食信息化的发展。数字孪生技术为粮库赋能,实现了粮库的粮情监测及预测、智能通风、能耗监测及预测、运粮车出入库监测以及粮库安防监测等功能,数字孪生粮库促进了无人粮库的建设,实现粮库信息化、智能化的同时也有力保障了粮食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孪生 粮食信息化 智能通风 粮食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CBFE-RCNN模型的焊缝X射线图像缺陷识别算法 被引量:3
14
作者 戴铮 刘骁佳 潘泉 《焊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4-33,共10页
针对X射线图像人工评定过程中存在劳动强度大、检测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Cascade-RCNN网络改进的多尺度目标检测网络CCBFE-RCNN模型,采用合并卷积层结构和FPN特征金字塔网络提升模型特征提取的尺度范围,增强了模型对于多尺度特征... 针对X射线图像人工评定过程中存在劳动强度大、检测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Cascade-RCNN网络改进的多尺度目标检测网络CCBFE-RCNN模型,采用合并卷积层结构和FPN特征金字塔网络提升模型特征提取的尺度范围,增强了模型对于多尺度特征的提取能力;使用BFE特征批量消除网络,随机消除特征图区域,避免多次训练过程中的过拟合问题并强化了特征区域表达,同时对损失函数进行改进,对模型没有准确识别出含缺陷图像加大惩罚.通过构建并扩充熔焊焊缝X射线图像数据集,对模型进行测试.结果表明,CCBFE-RCNN缺陷检测模型全类别召回率均值、全类别精确率均值为93.09%和91.92%,与Cascade-RCNN网络模型相比平均召回率提升5.16%,平均精确率提升5.27%.并使用工业缺陷检测数据集对CCBFE-RCNN模型进行测试,验证了模型的泛化能力,可为焊缝缺陷智能化识别提供算法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陷识别 合并卷积 损失函数 召回率 精确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实场景运动目标轨迹有效性判断与自动聚类算法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潘奇明 程咏梅 +2 位作者 杨涛 潘泉 赵春晖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58-160,169,共4页
提出了真实场景中的运动目标轨迹有效性判断与自动聚类方法。利用轨迹长度、坐标值方差及目标相邻两帧运动方向等信息,对轨迹进行了预处理,得到有效的轨迹,然后以其作为样本,计算轨迹之间的空间相似距离,采用K均值聚类法,按轨迹的几何... 提出了真实场景中的运动目标轨迹有效性判断与自动聚类方法。利用轨迹长度、坐标值方差及目标相邻两帧运动方向等信息,对轨迹进行了预处理,得到有效的轨迹,然后以其作为样本,计算轨迹之间的空间相似距离,采用K均值聚类法,按轨迹的几何形状完成了轨迹聚类。提出了利用目标运动的起始点及整个运动过程中目标的运动方向信息,采用K均值聚类方法,进一步按目标的运动方向完成了轨迹聚类。两种真实场景的目标轨迹聚类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其研究结果为学习轨迹模式、目标运动轨迹识别、分类、异常检测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迹聚类 K均值 轨迹识别 分类 异常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元胞自动机的传染病传播模型研究 被引量:30
16
作者 余雷 薛惠锋 +1 位作者 高晓燕 李刚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96-198,237,共4页
从复杂适应系统的观点,通过建立元胞自动机模型的方法模拟疾病传播这个复杂的过程.并对SARS地传播过程成功地进行了模拟。同时以此为基础针对可能对传染病产生影响的几种因素作了具体地考察,如人员的移动、及时就医等,考察这些因素对控... 从复杂适应系统的观点,通过建立元胞自动机模型的方法模拟疾病传播这个复杂的过程.并对SARS地传播过程成功地进行了模拟。同时以此为基础针对可能对传染病产生影响的几种因素作了具体地考察,如人员的移动、及时就医等,考察这些因素对控制传染病达到稳定的具体影响,并给出一些控制这类问题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病模型 元胞自动机 复杂适应系统 计算机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胞自动机生成城市空间影响区的方法 被引量:9
17
作者 吴晓军 薛惠锋 +1 位作者 雒雪芳 丁晓阳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7期230-232,共3页
确定城市空间影响区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在区域规划与城市规划中有着重要的理论与实际意义。该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元胞自动机模型的加权Voronoi图的生成算法,该方法通过元胞自动机演化中元胞状态的变换来标识其空间归属,以此确定... 确定城市空间影响区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在区域规划与城市规划中有着重要的理论与实际意义。该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元胞自动机模型的加权Voronoi图的生成算法,该方法通过元胞自动机演化中元胞状态的变换来标识其空间归属,以此确定城市的空间影响区,并以陕西省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影响区 加权Voronoi图 断裂点理论 元胞自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级联回声状态网络的氢燃料电池剩余使用寿命预测
18
作者 潘诗媛 华志广 +2 位作者 王光伟 赵冬冬 窦满峰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4718-4727,I0015,共11页
该文针对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PEMFC)剩余使用寿命(remaining useful life,RUL)长期预测过程中预测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型回声状态网络(echo state network,ESN)结构以实现PEMFC输出电压的精... 该文针对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PEMFC)剩余使用寿命(remaining useful life,RUL)长期预测过程中预测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型回声状态网络(echo state network,ESN)结构以实现PEMFC输出电压的精准预测。采用多个蓄水池构建一种级联型回声状态网络(cascade echo state network,CasESN)结构,利用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GA)优化CasESN网络结构参数,并基于优化后的CasESN实现PEMFC输出电压在未来数百个小时区间内的长期预测。在稳态和准动态数据集下分别对所提出的CasESN网络结构进行测试并与经典ESN进行量化比较。稳态和准动态数据集的训练时长分别为700和750 h时,2CasESN比单个ESN的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RMSE)分别降低11.94%和23.67%。结果表明,级联型ESN结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PEMFC寿命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寿命预测 遗传算法 回声状态网络 级联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舰载机纵向自动着舰控制系统设计 被引量:14
19
作者 陈华坤 章卫国 王新民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3-76,共4页
LQG/LTR是一种现代多变量频域设计方法,它以良好的鲁棒性能和解耦特性得到广泛应用。文中讨论了舰载机纵向自动着陆控制系统的控制规律、引导控制律的设计方法,并用LQG/LTR方法设计着舰控制系统的控制律。在考虑大气干扰、舰尾流和甲板... LQG/LTR是一种现代多变量频域设计方法,它以良好的鲁棒性能和解耦特性得到广泛应用。文中讨论了舰载机纵向自动着陆控制系统的控制规律、引导控制律的设计方法,并用LQG/LTR方法设计着舰控制系统的控制律。在考虑大气干扰、舰尾流和甲板运动的条件下,以某飞机为例,对其纵向自动着舰控制系统进行分析、设计与仿真,结果表明采用LQG/LTR方法设计的控制器具有较好的鲁棒性,并且具有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QG/LTR方法 自动着舰 鲁棒性 引导控制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电源地面自动测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8
20
作者 汪洋 张泾周 胡钢成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6期3051-3054,共4页
航空电源的地面测试是飞机电源设备检测的一项重要环节。针对航空交直流电源系统的地面检测与特性试验,设计与实现了一种计算机自动测试与分析系统。描述了系统的总体结构和主要功能,论述了电源系统交直流参数的检测分析与处理方法、基... 航空电源的地面测试是飞机电源设备检测的一项重要环节。针对航空交直流电源系统的地面检测与特性试验,设计与实现了一种计算机自动测试与分析系统。描述了系统的总体结构和主要功能,论述了电源系统交直流参数的检测分析与处理方法、基于RS485总线的速度调节控制算法以及基于网格搜索的交流负荷自动加卸载调节管理算法的原理与实现。该系统现已正式投入运行,各项指标均满足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源系统 地面试验 自动测试 数据采集 速度调节 负荷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