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骨细胞微环境仿生模拟技术 被引量:1
1
作者 任丽 续惠云 +1 位作者 骞爱荣 商澎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126-1134,共9页
骨细胞是生长于骨组织中的重要功能性细胞,承载着力学感知、骨重建平衡、机体矿物质代谢和内稳态调节等多种重要功能.骨陷窝-骨小管网络系统为骨细胞生长和功能发挥提供了稳定的结构微环境,骨基质的主要成分Ⅰ型胶原蛋白和羟基磷灰石是... 骨细胞是生长于骨组织中的重要功能性细胞,承载着力学感知、骨重建平衡、机体矿物质代谢和内稳态调节等多种重要功能.骨陷窝-骨小管网络系统为骨细胞生长和功能发挥提供了稳定的结构微环境,骨基质的主要成分Ⅰ型胶原蛋白和羟基磷灰石是骨细胞黏附、细胞与细胞以及细胞与细胞外基质相互作用的生化微环境基础.而骨细胞多种生理功能的发挥离不开其对周围力学微环境变化的感知与响应.此外,骨细胞对周围环境非常敏感,微环境结构、生化组成和力学刺激的变化会对骨细胞结构和功能产生较大影响.因此,在微环境基础上研究骨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是阐明骨细胞力学感知机制、发现骨细胞新的生物学功能的前提.然而,骨陷窝-骨小管网络系统复杂的结构和坚硬的质地,给在体研究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体外构建骨细胞仿生微环境成为骨细胞结构功能研究的必经之路.本文系统介绍了骨细胞的结构、生化和力学微环境,回顾了体外骨细胞微环境仿生模拟技术的最新进展,旨在为骨基础生物学、组织工程和再生医学的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细胞 结构微环境 生化微环境 力学微环境 仿生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质基防生物污染涂层研究进展
2
作者 王雪霆 晋晓倩 +3 位作者 葛婉仪 刘丽媛 邓旭东 尹大川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31-45,110,共16页
生物污染已成为一个影响全球的当代社会问题,它波及医疗、食品加工、环境保护等多个领域,并引发了严重的健康和环境安全隐患。近年来,蛋白质基涂层作为一种新兴的防污技术,受到了广泛关注。综述了生物污染在食品、生物医学和工业生产中... 生物污染已成为一个影响全球的当代社会问题,它波及医疗、食品加工、环境保护等多个领域,并引发了严重的健康和环境安全隐患。近年来,蛋白质基涂层作为一种新兴的防污技术,受到了广泛关注。综述了生物污染在食品、生物医学和工业生产中的危害,并分析了蛋白质表面涂层策略在防止生物污染中的优势。具体包括,利用蛋白质特异性结构和功能团,通过自组装或化学修饰形成抗生物污染涂层;蛋白质与小分子复合,以增强抗菌能力;蛋白质与高分子材料结合,形成具有优异力学强度和化学稳定性的涂层。最后总结了蛋白质基防污涂层的优势及其未来面临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污染 蛋白质 防污 涂层 表面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组生物活性多糖对人NK细胞免疫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李琦 梅其柄 +1 位作者 张明杰 黄庆生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15-318,共4页
目的:探讨体外环境中灰树花、香菇、灵芝、枸杞多糖和酵母葡聚糖对人自然杀伤(NK)细胞的形态、增殖、细胞毒活性和IFN-γ分泌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经体外扩增的高纯度人NK细胞为模型,将5种多糖以100mg/L和50mg/L两个质量浓度组分别对... 目的:探讨体外环境中灰树花、香菇、灵芝、枸杞多糖和酵母葡聚糖对人自然杀伤(NK)细胞的形态、增殖、细胞毒活性和IFN-γ分泌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经体外扩增的高纯度人NK细胞为模型,将5种多糖以100mg/L和50mg/L两个质量浓度组分别对其作用72h后检测NK细胞的形态、增殖、细胞毒活性和IFN-γ分泌水平。结果:经过多糖处理后的NK细胞增殖情况与对照组相比并未发生明显改变,但细胞形态有一定的变化,且细胞毒活性和IFN-γ分泌水平有所提高。其中100mg/L和50mg/L的灵芝多糖处理能将NK细胞毒活性分别提高5.89%和9.1%(P<0.05),且50mg/L的灰树花多糖和枸杞多糖也能将NK细胞毒活性分别提高5.7%和6.9%(P<0.05)。另外50mg/L的灰树花多糖与香菇多糖处理能将NK细胞IFN-γ的分泌水平分别提高255pg/mL和202pg/mL(P<0.05)。结论:灰树花、灵芝和枸杞多糖在体外实验中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NK细胞的细胞毒活性,但这种作用并不是通过促进细胞增殖实现的。另外灰树花和香菇多糖也能通过促进NK细胞对IFN-γ的分泌,影响NK细胞的免疫调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NK细胞 多糖 细胞毒活性 IFN-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泌体作为肿瘤诊断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郭燕 刘浩 +5 位作者 李姗姗 贺冠迪 陈强 梅其炳 卢婷利 武祥龙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21年第4期1-9,29,共10页
胃癌、乳腺癌等癌症是导致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通常在晚期才被诊断出来,导致患者错过最佳治疗时机。为实现早发现、早治疗,提高肿瘤患者的治愈率,科研人员在肿瘤的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等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发现了包括外泌体在内的多... 胃癌、乳腺癌等癌症是导致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通常在晚期才被诊断出来,导致患者错过最佳治疗时机。为实现早发现、早治疗,提高肿瘤患者的治愈率,科研人员在肿瘤的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等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发现了包括外泌体在内的多种诊断生物标志物。外泌体是一种由细胞释放的纳米囊泡,在血液、脑脊液等体液中广泛存在,肿瘤细胞释放的外泌体携带了肿瘤特异性的RNA和蛋白,因此,外泌体被用作肿瘤诊断和预后的生物标志物。详细调研了2018~2020年关于外泌体的文献,对外泌体作为生物标志物在肿瘤早期诊断和预后中的应用进展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泌体 肿瘤 生物标志物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原蛋白促进成骨细胞在磷灰石基质上增殖和分化
5
作者 马彭逸 李琛 +1 位作者 Ouaskioud Oumaima 任丽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70-280,共11页
骨质主要由Ⅰ型胶原和磷灰石组成,并通过骨重建实现更新。在骨重建过程中,逆转期细胞改造破骨细胞留下的骨吸收表面,并沉积一层薄层蛋白质(主要是胶原蛋白)形成逆转线,这是骨吸收与骨形成偶联的必要步骤。胶原层对成骨细胞的生长和新骨... 骨质主要由Ⅰ型胶原和磷灰石组成,并通过骨重建实现更新。在骨重建过程中,逆转期细胞改造破骨细胞留下的骨吸收表面,并沉积一层薄层蛋白质(主要是胶原蛋白)形成逆转线,这是骨吸收与骨形成偶联的必要步骤。胶原层对成骨细胞的生长和新骨质的形成至关重要。为了验证这一假设,本工作利用改良型模拟体液有效地制备了具有连续完整结构的类骨磷灰石基质,然后将该基质以及表面形成薄层胶原蛋白的基质培养成骨样细胞MC3T3-E1并诱导其分化,检测细胞粘附、增殖和两种成骨分化标志物的表达。结果表明,磷灰石基质上的成骨细胞表现出形态收缩、增殖和分化延迟,并倾向于在分化之前分泌更多的胶原蛋白。在形成薄层胶原蛋白的磷灰石基质上,成骨细胞保持铺展形态和较高的增殖率,并在诱导分化后表达高水平的碱性磷酸酶。这很可能表明,在骨重建过程中,逆转期细胞在骨吸收表面的磷灰石骨质上形成胶原蛋白对成骨细胞的附着、增殖和分化很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Ⅰ型胶原蛋白 磷灰石 成骨细胞 细胞铺展 细胞增殖 细胞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肽基脯氨酰顺反异构酶Pin1在阿尔茨海默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被引量:5
6
作者 侯海 王敬章 李雪梅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34-442,共9页
Pin1是目前发现的人体内唯一识别蛋白质中p Ser/p Thr-Pro的顺反异构酶,与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发生存在重要联系.Pin1调控AD相关分子的结构和功能,抑制神经纤维缠结、老年斑、脑血管淀粉样沉积等AD病理学特征,促进... Pin1是目前发现的人体内唯一识别蛋白质中p Ser/p Thr-Pro的顺反异构酶,与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发生存在重要联系.Pin1调控AD相关分子的结构和功能,抑制神经纤维缠结、老年斑、脑血管淀粉样沉积等AD病理学特征,促进神经前体细胞分化成神经元,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阻止AD发生和发展的作用.同时,人体内Pin1功能紊乱可能是AD发生机制之一,尽管如此,Pin1能否成为预防和治疗AD的靶蛋白还有待临床验证.鉴于目前针对脑内单分子的AD药物疗效较差,联合Pin1与相关分子的"多靶点药物组合"可能是一种未来AD防治的研究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N1 阿尔茨海默病 神经纤维缠结 老年斑 脑血管淀粉样沉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鲁唑在神经保护、镇痛及抗抑郁领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7
作者 刘柳 汪晴川 +6 位作者 盖冬玮 徐小康 徐强强 贺聪 陈威 梅其炳 武祥龙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7年第2期6-9,共4页
利鲁唑是苯并噻唑类衍生物,具有非常广泛的药理学作用。利鲁唑对谷氨酸的抑制、对钠通道和钙通道的抑制以及神经保护等作用机制是目前的研究热点,利鲁唑在镇痛、抗抑郁、抗焦虑等方面的应用研究也引起了广泛关注。综述了近3年来利鲁唑... 利鲁唑是苯并噻唑类衍生物,具有非常广泛的药理学作用。利鲁唑对谷氨酸的抑制、对钠通道和钙通道的抑制以及神经保护等作用机制是目前的研究热点,利鲁唑在镇痛、抗抑郁、抗焦虑等方面的应用研究也引起了广泛关注。综述了近3年来利鲁唑在神经保护、镇痛及抗抑郁领域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鲁唑 神经保护 镇痛 抗抑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检测巯基化合物的荧光探针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8
作者 刘柳 马景川 +5 位作者 盖冬玮 张妍 冯昕 马梦瑶 张明 武祥龙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6年第2期1-7,30,共8页
巯基化合物在生物体内有着重要的生理作用,它的有效检测在病理学和生命科学领域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依据荧光探针的结构,分类综述了可检测巯基化合物的荧光探针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巯基化合物 荧光探针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活性肠肽的固相合成及其体外抗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徐春兰 尚晓娅 +1 位作者 牛卫宁 钦传光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2年第5期12-15,共4页
采用Na-芴甲氧羰基(FMOC)作为α-氨基的保护基,以逐个延伸的固相合成法合成了血管活性肠肽,以最小抑菌浓度(MIC)评价其体外抗菌活性。高效液相色谱和质谱分析表明,所合成的血管活性肠肽的纯度为95.2%,相对分子质量为3326.5。血管活性肠... 采用Na-芴甲氧羰基(FMOC)作为α-氨基的保护基,以逐个延伸的固相合成法合成了血管活性肠肽,以最小抑菌浓度(MIC)评价其体外抗菌活性。高效液相色谱和质谱分析表明,所合成的血管活性肠肽的纯度为95.2%,相对分子质量为3326.5。血管活性肠肽对几种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活性,其中对E.coli和P.aeruginosa的抑制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活性肠肽 固相合成 抗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强自然杀伤细胞杀伤活性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0
作者 邸毅超 邵东燕 师俊玲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14-417,422,共5页
自然杀伤(NK)细胞是固有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体免疫应答中具有重要作用。与适应性免疫系统的T、B细胞相比,其最大特点是不需要预先致敏即可直接杀伤肿瘤、病毒感染等靶细胞。基于NK细胞的抗肿瘤过继免疫治疗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自然杀伤(NK)细胞是固有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体免疫应答中具有重要作用。与适应性免疫系统的T、B细胞相比,其最大特点是不需要预先致敏即可直接杀伤肿瘤、病毒感染等靶细胞。基于NK细胞的抗肿瘤过继免疫治疗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提高NK细胞杀伤活性的途径与方法,是促进其临床应用的重要环节。本文结合国内外的研究进展与目前临床的治疗方法,分别从提高NK细胞自身杀伤活性和增强肿瘤细胞敏感性两个角度切入,总结促进NK细胞免疫治疗的途径与方法,以期为NK抗肿瘤的基础和临床应用研究提供较为清晰的研究思路与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杀伤(NK)细胞 肿瘤 免疫治疗 活性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癌HeLa细胞调控信号通路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飞 刘柳 +4 位作者 汪晴川 蔺旭彬 吕文君 梅其炳 武祥龙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8年第2期1-7,共7页
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发病人群年轻化,极大地威胁着女性的生命健康。对宫颈癌HeLa细胞调控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包括PI3K/Akt/mTOR信号通路、Wnt/β-连环蛋白信号通路、抑制MMPs相关蛋白表达、诱导... 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发病人群年轻化,极大地威胁着女性的生命健康。对宫颈癌HeLa细胞调控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包括PI3K/Akt/mTOR信号通路、Wnt/β-连环蛋白信号通路、抑制MMPs相关蛋白表达、诱导HeLa细胞周期停滞、调节凋亡基因的表达等,以期为治疗宫颈癌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HELA细胞 信号通路 调控 凋亡 周期停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N-丙基)-6-三氟甲氧基苯并噻唑抗肿瘤活性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飞 刘振国 +5 位作者 王海芳 武祥龙 刘柳 蔺旭彬 吕文君 刘浩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44-648,共5页
目的研究2-(N-丙基)-6-三氟甲氧基苯并噻唑的抗肿瘤活性和机制。方法采用CCK-8法测定药物对HeLa、HepG2、MCF-7和SP2/0肿瘤细胞增殖的影响;Hoechst 33258染色和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药物对MCF-7细胞的促凋亡作用,观察药物作用... 目的研究2-(N-丙基)-6-三氟甲氧基苯并噻唑的抗肿瘤活性和机制。方法采用CCK-8法测定药物对HeLa、HepG2、MCF-7和SP2/0肿瘤细胞增殖的影响;Hoechst 33258染色和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药物对MCF-7细胞的促凋亡作用,观察药物作用后肿瘤细胞的形态;采用细胞划痕实验,检测药物对肿瘤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 2-(N-丙基)-6-三氟甲氧基苯并噻唑能明显抑制4种肿瘤细胞的增殖,且具有较好的选择性,特别是对MCF-7作用最明显,其IC_(50)值为(12.91±0.69)μmol·L^(-1)。对MCF-7细胞有比较强的抗迁移作用,划痕愈合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还可诱导MCF-7细胞的早期凋亡。结论 2-(N-丙基)-6-三氟甲氧基苯并噻唑可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并且通过诱导MCF-7细胞的早期凋亡,抑制MCF-7细胞迁移,从而发挥其增殖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并噻唑 肿瘤 肿瘤细胞 迁移 增殖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刺激响应和靶向型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递送抗肿瘤药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3
作者 郭燕 刘浩 +5 位作者 李姗姗 贺冠迪 陈强 梅其炳 卢婷利 武祥龙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21年第8期9-16,共8页
传统化疗药物在正常细胞和肿瘤细胞中都有分布,存在多药耐药和毒性增加等不良影响,需要开发先进的药物递送系统。在纳米载体表面附加靶向基团可以进行药物的靶向递送,在纳米载体表面修饰环境敏感分子可以得到刺激响应的新型药物递送系... 传统化疗药物在正常细胞和肿瘤细胞中都有分布,存在多药耐药和毒性增加等不良影响,需要开发先进的药物递送系统。在纳米载体表面附加靶向基团可以进行药物的靶向递送,在纳米载体表面修饰环境敏感分子可以得到刺激响应的新型药物递送系统。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MSN)药物递送系统可以改变药物的生物分布特征,在肿瘤细胞中实现增强的高通透性和滞留效应,增加药物在肿瘤部位的积累,因此,开发靶向肿瘤的MSN药物递送系统可以克服多药耐药问题。详细调研了2019~2021年关于刺激响应和靶向型MSN药物递送系统的文献,对不同类型的MSN在抗肿瘤药物递送中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 药物递送 刺激响应 靶向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诱导多能干细胞重编程方法的优化及其在航天医学中的应用展望
14
作者 徐洪杰 戴钟铨 +2 位作者 吴峰 商澎 李莹辉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4年第2期8-13,共6页
近年来,通过外源导入特定的转录因子,将体细胞重编程为类似胚胎干细胞(ESCs)潜能的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s)掀起了干细胞研究的又一热潮,然而重编程效率低和安全性等问题严重阻碍着其临床应用。太空环境对成体干细胞分化潜能的影响是航天... 近年来,通过外源导入特定的转录因子,将体细胞重编程为类似胚胎干细胞(ESCs)潜能的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s)掀起了干细胞研究的又一热潮,然而重编程效率低和安全性等问题严重阻碍着其临床应用。太空环境对成体干细胞分化潜能的影响是航天员生理变化的因素之一,具有类似ESCs全能性的iPSCs将为发育生理学及再生医学研究带来全新的视角。综述了iPSCs的研究进展,重点阐述提高安全性和重编程效率的方法和应用研究现状,并探讨了其在航天医学领域中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导多能干细胞 胚胎干细胞 重编程 再生医学 微重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MPA受体正向变构调节剂CX516药理学作用研究进展
15
作者 汪晴川 刘柳 +3 位作者 徐小康 盖冬玮 梅其炳 武祥龙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7年第6期1-5,27,共6页
CX516是一种重要的AMPA受体正向变构调节剂,具有减弱执行功能缺陷、增强记忆、提高认知能力、增强关联识别记忆等作用,可以减少SNI模型中的机械和冷刺激疼痛,但还不足以用于治疗脆性X染色体综合症(FXS),对改善认知功能障碍也不显著。综... CX516是一种重要的AMPA受体正向变构调节剂,具有减弱执行功能缺陷、增强记忆、提高认知能力、增强关联识别记忆等作用,可以减少SNI模型中的机械和冷刺激疼痛,但还不足以用于治疗脆性X染色体综合症(FXS),对改善认知功能障碍也不显著。综述了CX516药理学作用(包括治疗精神疾病、治疗认知和记忆缺陷、对FXS的影响、镇痛等)研究进展,为CX516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X516 AMPA受体 认知缺陷 药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流控芯片在乳腺癌骨转移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禹瞳垚 苑曦宸 +4 位作者 王东恩 续惠云 杨鹏飞 商澎 任丽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57-368,共12页
乳腺癌骨转移患者死亡率高达70%~80%,目前缺乏有效的治疗药物.微流控芯片技术能够有效模拟骨组织的生化和生物物理微环境,便捷地实现模拟骨微环境中乳腺癌骨转移的研究,这将为探索乳腺癌骨转移的细胞和分子机制、进而进行抗乳腺癌骨转... 乳腺癌骨转移患者死亡率高达70%~80%,目前缺乏有效的治疗药物.微流控芯片技术能够有效模拟骨组织的生化和生物物理微环境,便捷地实现模拟骨微环境中乳腺癌骨转移的研究,这将为探索乳腺癌骨转移的细胞和分子机制、进而进行抗乳腺癌骨转移药物高通量筛选提供有价值的技术方法和平台.本综述简要介绍了乳腺癌骨转移的分子机制和治疗药物研究现状,详细阐述了乳腺癌骨转移的微流控芯片模型,分析了基于微流控芯片技术进行抗乳腺癌骨转移药物高通量筛选的优势和挑战,旨在为乳腺癌骨转移机制研究和药物筛选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流控芯片 乳腺癌骨转移 骨微环境 药物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化细胞外排提高工程菌类黄酮产量的策略
17
作者 马芳芳 刘冠闻 +2 位作者 庞冰 蒋春美 师俊玲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3-76,共14页
类黄酮的抑菌谱广、抗氧化活性高,在食品和生物医药领域应用广泛,市场需求量大,依赖于从植物中提取的现有生产技术存在诸多弊端,微生物发酵法生产类黄酮成为国际竞相发展的前沿技术。通过代谢途径改造和基因优化构建高产菌株是现有研究... 类黄酮的抑菌谱广、抗氧化活性高,在食品和生物医药领域应用广泛,市场需求量大,依赖于从植物中提取的现有生产技术存在诸多弊端,微生物发酵法生产类黄酮成为国际竞相发展的前沿技术。通过代谢途径改造和基因优化构建高产菌株是现有研究的主要策略,较少考虑类黄酮对生产菌的抑菌作用。考虑到生产菌生长受到抑制会限制发酵中类黄酮积累,本文在总结分析动物、植物、微生物中类黄酮外排机制与关键基因的基础上,结合相关基因在工程菌中成功表达的案例,提出将类黄酮外排机制和关键基因引入工程菌构建的策略,以期为类黄酮高产菌株的构建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黄酮 类黄酮外排 衍生化 ABC转运蛋白 转基因工程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