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34篇文章
< 1 2 7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概率地震需求模型与Beta-二项分布的建筑结构预测地震易损性研究
1
作者 徐阳冰 刘骁骁 +2 位作者 彭泽靖 吴子燕 司建辉 《计算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92-299,共8页
传统地震易损性模型忽略地震激励和结构物理参数等随机不确定性导致的响应统计相关性影响,从而过高评估了结构的抗震性能。为此,提出了基于概率地震需求模型与β-二项分布的贝叶斯预测地震易损性研究方法。首先,采用线性对数回归概率地... 传统地震易损性模型忽略地震激励和结构物理参数等随机不确定性导致的响应统计相关性影响,从而过高评估了结构的抗震性能。为此,提出了基于概率地震需求模型与β-二项分布的贝叶斯预测地震易损性研究方法。首先,采用线性对数回归概率地震需求模型建立工程需求参数与地震强度指标的函数映射关系。其次,采用β-二项分布得到考虑响应统计相关性的模型参数,再通过β-二项分布累积分布函数计算结构的失效概率,基于贝叶斯更新定理推导出结构的贝叶斯预测地震易损性公式。最后,结合K-out-of-N系统理论,提出基于贝叶斯估计的系统预测地震易损性方法论。以某一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为算例,通过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获得结构最大层间位移角,采用马尔科夫链蒙特卡洛模拟(MCMC)方法获得更新的地震模型参数,建立不同损伤状态下的结构和系统易损性曲线。结果表明,当结构遭受完全倒塌状态时,结构响应统计相关性的影响显著,考虑EDP统计相关性的地震易损性较传统地震易损性增大,曲线偏上移动。当结构组成系统时,对于各损伤状态,随着IDR的增加,考虑统计相关性时结构的失效概率增加幅度开始增大,后逐渐减小。因此,相比忽略结构响应统计相关性的情形,考虑统计相关性的地震易损性更趋于保守,增加了结构可靠性的安全设计,为工程抗震设计和减少震后经济损失提供更为准确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测地震易损性 统计相关性 概率地震需求模型 β-二项分布 贝叶斯更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化型内凹蜂窝的力学特性研究
2
作者 程志伟 侯秀慧 《应用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23-331,共9页
在内凹六边形蜂窝(re-entrant hexagonal honeycomb,RHH)构型的基础上,通过往其胞元内部嵌入斜撑结构,提出了一种强化型的内凹蜂窝(enhanced re-entrant honeycomb,ERH)结构。通过准静态压缩试验研究了其静力学性能,揭示了ERH单胞的变... 在内凹六边形蜂窝(re-entrant hexagonal honeycomb,RHH)构型的基础上,通过往其胞元内部嵌入斜撑结构,提出了一种强化型的内凹蜂窝(enhanced re-entrant honeycomb,ERH)结构。通过准静态压缩试验研究了其静力学性能,揭示了ERH单胞的变形机制。采用有限元模拟的方法,对ERH在低速(10 m/s)和高速(100 m/s)冲击载荷作用下的动力学响应进行了研究,具体分析了其变形模式、动态泊松比以及能量吸收能力等。研究发现,往胞元内部嵌入斜撑结构,对原结构的负泊松比特性不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反而能够增强蜂窝结构抵抗冲击变形的能力。通过对2种蜂窝结构比吸能的对比分析可知,ERH单位质量吸收的能量较RHH在低速和高速冲击载荷下分别能提高38.53%和13.85%,说明嵌入的斜撑结构同样能提高蜂窝结构的能量吸收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泊松比蜂窝 准静态压缩 面内冲击 变形模式 比吸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D-C/SiC复合材料的偏轴压缩力学行为
3
作者 宋远翔 杨成鹏 +1 位作者 李俊 贾斐 《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44-657,共14页
陶瓷基复合材料的面内本构关系对于热结构的设计与评价具有重要参考意义.对2D-C/SiC复合材料的轴向压缩、面内剪切和偏轴压缩力学行为进行了实验和模拟研究.通过单调压缩和循环加卸载实验,研究了不同加载角度(0°,15°,30°... 陶瓷基复合材料的面内本构关系对于热结构的设计与评价具有重要参考意义.对2D-C/SiC复合材料的轴向压缩、面内剪切和偏轴压缩力学行为进行了实验和模拟研究.通过单调压缩和循环加卸载实验,研究了不同加载角度(0°,15°,30°和45°)下材料的应力应变行为以及卸载模量与残余应变随卸载应力的演变规律;并表征了面内剪切应变响应行为以及剪切卸载模量和残余应变随卸载应力的演化行为.在理论层面,考虑材料的正交各向异性、非线性和细观损伤机理,应用连续介质损伤力学方法对材料的压缩、剪切和压-剪耦合损伤演化行为进行了描述,且提出了面内剪切和偏轴压缩力学行为表征模型;并基于损伤演化实验数据确定了损伤解耦模型中的压-剪损伤耦合系数和损伤钝化系数,对材料的偏轴压缩应力应变行为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该材料的轴向压缩本构关系为线弹性;而面内剪切本构关系为非线性,且卸载模量随卸载应力的增大而减小,残余应变随卸载应力的增大而增大;偏轴压缩载荷下,轴向压缩应力对材料的剪切损伤具有抑制作用,而面内剪切应力对材料的轴向压缩损伤起到了促进作用,且材料的应力-应变响应行为呈现出了相当的复杂性.但模拟结果与实验数据的一致性表明,基于损伤解耦的本构模型可以较为准确地预测材料的偏轴压缩应力-应变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基复合材料 正交各向异性 本构模型 损伤耦合 偏轴压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大型航天结构动力学与控制的保辛方法 被引量:4
4
作者 邓子辰 张凯 +2 位作者 李庆军 安思奇 李纪辉 《计算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8-117,共10页
超大型航天器是空间资源探索和利用的重要空间基础设施,也是实现航天强国目标的重大战略性航天装备。由于这类结构的质量和尺寸巨大,将带来在轨运行中的姿-轨-结构耦合和在轨姿态控制问题。同时,结构的超大尺度、构型变化与空间环境相... 超大型航天器是空间资源探索和利用的重要空间基础设施,也是实现航天强国目标的重大战略性航天装备。由于这类结构的质量和尺寸巨大,将带来在轨运行中的姿-轨-结构耦合和在轨姿态控制问题。同时,结构的超大尺度、构型变化与空间环境相互作用将产生极复杂的结构振动和大型结构特有的波动现象。这些为其动力学建模与数值求解、在轨精确姿态控制、低频结构振动抑制和振动波动耦合的特性调控等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介绍了本团队近十年基于保辛方法针对上述问题取得的研究进展,包括超大型航天结构在轨耦合动力学与姿态控制、超大型航天结构波动力学行为与控制、可展开结构设计以及变刚度主动控制方法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大型航天器 保辛方法 动力学与控制 波动特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安装节动力学设计及性能评估分析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陈永辉 任革学 +3 位作者 潘凯 燕群 王建强 张少斌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42-751,共10页
综述了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安装节动力学设计及评估问题。首先从减振设计需求出发,论述了发动机安装节开展动力学设计的重大意义,并对安装节的主要结构形式及特点进行了详细的阐述;进一步从军民用标准规范和工程实践经验出发,归纳了安装... 综述了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安装节动力学设计及评估问题。首先从减振设计需求出发,论述了发动机安装节开展动力学设计的重大意义,并对安装节的主要结构形式及特点进行了详细的阐述;进一步从军民用标准规范和工程实践经验出发,归纳了安装系统动力学设计技术要求;而后从动力学设计、性能评估、系统验证等方面回顾了涡扇发动机安装节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指出国内外差距主要体现在设计要求、设计理念和应用实践经验等方面。在此基础上,展望了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安装节动力学设计及性能评估技术的发展趋势和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扇发动机 安装节 铰接连杆式机构 动力学设计 性能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阶式教与学耦合驱动的理论力学教学创新与实践 被引量:3
6
作者 张娟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9-44,共6页
文章面向新时期国家航空航天等重大需求,探讨理论力学课程如何培养力学思维,如何应用力学思维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教育数字化变革背景下如何基于数字化教学资源、信息化教育技术构建新型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创新潜力,如... 文章面向新时期国家航空航天等重大需求,探讨理论力学课程如何培养力学思维,如何应用力学思维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教育数字化变革背景下如何基于数字化教学资源、信息化教育技术构建新型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创新潜力,如何在提高课程高阶性的同时激发学生持续学习动力等问题,重构教学内容,建设多学科融合的理论力学案例库,建设线上、线下教学资源群,虚实结合实验体系,赛教融合以赛促学培养体系,同时通过融合式课程思政激发学习内生动力,反馈式考核评价体系增强教学外驱动力,教学相长,提高教学成效,课程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论力学 教育数字化 教学模式 课程思政 考核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断裂相场的高分子黏结炸药裂纹演化及其力学性能退化分析
7
作者 龙旭 朱佳琦 +2 位作者 苏昱太 姜夕博 金朋刚 《计算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82-688,共7页
为了解高分子黏结炸药裂纹演化过程及其力学行为,综合考虑弹性、黏性以及热特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提出了该材料热黏弹性断裂相场模型。基于断裂相场,建立了热黏弹性体的单一单元模型,对不同温度和应变率进行参数分析。然后,针对高分子... 为了解高分子黏结炸药裂纹演化过程及其力学行为,综合考虑弹性、黏性以及热特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提出了该材料热黏弹性断裂相场模型。基于断裂相场,建立了热黏弹性体的单一单元模型,对不同温度和应变率进行参数分析。然后,针对高分子黏结炸药开展该材料断裂相场的模拟及其模型参数校准。从而基于断裂相场在细观层面上阐明不同应变率、不同环境温度作用下高分子黏结炸药材料的裂纹演化及其力学性能退化的规律。结果表明,驱动断裂的能量和抗压强度随着应变率降低和温度的升高而呈现出减小的趋势,因此裂纹出现的时间越晚,扩展速度越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子黏结炸药 细观形貌 热黏弹性体 断裂相场模型 裂纹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拦阻过程中机身主结构动力学分析与试验研究
8
作者 高宗战 孔卫宏 +2 位作者 朱强 肖鹏 叶永政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99-205,共7页
依据舰载机着舰拦阻过程中拦阻载荷的特点,以典型舰载机无人机机身主传力结构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适用于着舰过程中主传力结构的刚柔耦合动态力学响应分析方法。研究了拦阻载荷下机身主结构的强度余度和拦阻过程中加速度、应力在机身... 依据舰载机着舰拦阻过程中拦阻载荷的特点,以典型舰载机无人机机身主传力结构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适用于着舰过程中主传力结构的刚柔耦合动态力学响应分析方法。研究了拦阻载荷下机身主结构的强度余度和拦阻过程中加速度、应力在机身主传力路径上的传递和分布规律;并开展拦阻载荷下中后机身的冲击试验,对拦阻过程刚柔耦合分析方法的准确性进行了研究,评估机体结构的安全性,为舰载机结构设计和分析方法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舰载机 着舰拦阻 动态响应 地面模拟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起落架系统刹车走步动力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刘冲冲 刘小川 +2 位作者 许勇 黄兆铭 杨正权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08-716,共9页
起落架碳陶刹车系统的刹车力矩在角速度快速变化时,随着机轮转速的减小而增大,刹车力矩和机轮转速曲线的负斜率与起落架刹车走步振动有较大的关系。本文建立了一个三自由度起落架刹车走步动力学模型,对水陆两栖飞机主起落架刹车振动进... 起落架碳陶刹车系统的刹车力矩在角速度快速变化时,随着机轮转速的减小而增大,刹车力矩和机轮转速曲线的负斜率与起落架刹车走步振动有较大的关系。本文建立了一个三自由度起落架刹车走步动力学模型,对水陆两栖飞机主起落架刹车振动进行了分析,重点研究刹车力矩负斜率对起落架刹车振动的影响,计算的加速度响应、频率与起落架外场滑跑刹车试验测试结果一致。研究了初始刹车力矩、负斜率、起落架航向刚度与阻尼、支柱等效高度等参数对起落架动力学系统的影响,给出了初始刹车力矩与刹车力矩负斜率在高速刹车状态下的双参数振动收敛边界。通过Hopf分岔分析得到了起落架刹车系统的刹车力矩负斜率与初始速度的双参数分岔图。通过分析得出,起落架刹车低频振动发散可能由刹车力矩负斜率超过一定范围或刹车压力大导致刹车力矩过大,滑移率超过限值两种原因导致。相对于高速刹车,刹车力矩负斜率对低速刹车稳定性影响更大。在分析结果的基础上给出了抑制起落架刹车走步的方法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落架走步 刹车振动 稳定性 负斜率 HOPF分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增强方向的带支柱体心立方点阵及其填充结构的压缩力学性能分析
10
作者 张武昆 赵剑 +4 位作者 谭永华 高玉闪 王珺 韩子月 耿小亮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642-1652,共11页
为研究不同增强方向的带支柱体心立方点阵及其填充结构的压缩力学性能,制备了硅橡胶填充点阵结构试验件。通过试验和仿真方法研究了硅橡胶填充BCC1或BCC2(加载方向分别与带支柱体心立方点阵的支柱杆方向相同或垂直)两种点阵结构的压缩... 为研究不同增强方向的带支柱体心立方点阵及其填充结构的压缩力学性能,制备了硅橡胶填充点阵结构试验件。通过试验和仿真方法研究了硅橡胶填充BCC1或BCC2(加载方向分别与带支柱体心立方点阵的支柱杆方向相同或垂直)两种点阵结构的压缩力学性能,并采用铁摩辛柯梁理论和极限载荷法分析了两种点阵结构的等效弹性模量和压缩平台应力。结果表明:提出的理论模型能够很好地预测两种点阵结构的等效弹性模量和压缩平台应力。经过填充后两种点阵结构的压缩强度和吸能性能均会得到增强,BCC2结构的增强效果更加显著。对于BCC1点阵结构,填充提高了其内部杆件的承载力;而对于BCC2点阵结构,填充减小了其“V”形剪切带附近的杆件弯曲变形。随着点阵结构半径的增大,两种结构的吸能耦合因子均先增大后减小,而BCC1型结构的吸能耦合因子变化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力学性能 点阵结构 等效弹性模量 填充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辛Runge-Kutta方法的棋盘形褶皱二维薄膜-基底结构动力学特性研究
11
作者 张博涵 曹善成 +2 位作者 王博 欧阳华江 徐方暖 《计算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6-193,共8页
基于力学屈曲原理的褶皱薄膜-基底结构已成功应用于制备可延展无机电子器件。然而,该类电子器件在应用时需要服役于复杂动态环境中,针对棋盘形褶皱薄膜结构的动力学问题鲜有研究,此问题又是该类电子器件走向实际应用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基于力学屈曲原理的褶皱薄膜-基底结构已成功应用于制备可延展无机电子器件。然而,该类电子器件在应用时需要服役于复杂动态环境中,针对棋盘形褶皱薄膜结构的动力学问题鲜有研究,此问题又是该类电子器件走向实际应用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首先采用能量方法,分别计算了二维薄膜的弯曲能、膜弹性能和柔性基底中的弹性能以及薄膜动能;然后采用拉格朗日方程,推导出了该结构的振动控制方程;而该方程为非线性动力学方程,无法给出其解析解;因此,本文采用辛Runge-Kutta方法对其进行数值求解;数值结果表明,辛数值方法具有长期稳定的特性和系统结构特性,为高精度的可延展电子器件的动力学问题研究提供了优异的数值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延展电子器件 薄膜-基底结构 辛算法 保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KAROS太阳帆第一阶段展开过程的动力学行为分析
12
作者 胡伟鹏 淮雨露 +2 位作者 徐萌波 薛荣刚 邓子辰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0-105,共6页
空间结构的在轨展开涉及到复杂的高维强非线性动力学问题,这些动力学问题的建模及仿真技术是航天动力学领域的难题,也是对在轨展开过程施加控制的前提条件。本研究以IKAROS太阳帆在轨第一阶段展开过程为例,基于哈密顿变分原理,建立中心... 空间结构的在轨展开涉及到复杂的高维强非线性动力学问题,这些动力学问题的建模及仿真技术是航天动力学领域的难题,也是对在轨展开过程施加控制的前提条件。本研究以IKAROS太阳帆在轨第一阶段展开过程为例,基于哈密顿变分原理,建立中心刚体-主动伸长柔性梁耦合动力学模型;采用保结构分析方法,关注动力学系统的局部动力学行为,在恒定转矩驱动和恒定功率驱动两种工况条件下,对IKAROS太阳帆第一阶段展开过程进行仿真;发现两种工况条件下的中心刚体转动角速度演化规律差别显著,恒定转矩做功将导致中心刚体的转动稳定性变差,同时,恒定功率驱动工况下,IKAROS太阳帆第一展开阶段节能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KAROS太阳帆 中心刚体-主动伸长柔性梁模型 保结构 在轨展开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辛体系下含对称破缺因素动力学系统的近似守恒律
13
作者 胡伟鹏 林志华 邓子辰 《计算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8-123,共6页
自冯康先生创立Hamilton系统辛几何算法以来,诸如辛结构和能量守恒等守恒律逐渐成为动力学系统数值分析方法有效性的检验标准之一。然而,诸如阻尼耗散、外部激励与控制和变参数等对称破缺因素是实际力学系统本质特征,影响着系统的对称... 自冯康先生创立Hamilton系统辛几何算法以来,诸如辛结构和能量守恒等守恒律逐渐成为动力学系统数值分析方法有效性的检验标准之一。然而,诸如阻尼耗散、外部激励与控制和变参数等对称破缺因素是实际力学系统本质特征,影响着系统的对称性与守恒量。因此,本文在辛体系下讨论含有对称破缺因素的动力学系统的近似守恒律。针对有限维随机激励Hamilton系统,讨论其辛结构;针对无限维非保守动力学系统、无限维变参数动力学系统、Hamilton函数时空依赖的无限维动力学系统和无限维随机激励动力学系统,重点讨论了对称破缺因素对系统局部动量耗散的影响。上述结果为含有对称破缺因素的动力学系统的辛分析方法奠定数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似守恒律 非保守 对称破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动力学设计优化方法的新进展 被引量:46
14
作者 顾松年 徐斌 +1 位作者 荣见华 姜节胜 《机械强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56-162,共7页
阐述结构动力学优化设计的研究背景和意义。根据实践,扼要介绍近十年作者在结构动力学设计研究方面取得的若干新近展,内容包括,随机激励下以均方响应为约束的设计方法、结构动力学形状优化、结构动力学拓扑优化、动力学设计约束的性质... 阐述结构动力学优化设计的研究背景和意义。根据实践,扼要介绍近十年作者在结构动力学设计研究方面取得的若干新近展,内容包括,随机激励下以均方响应为约束的设计方法、结构动力学形状优化、结构动力学拓扑优化、动力学设计约束的性质和解的存在性以及结构控制一体化优化设计,并对进一步的研究工作做简要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学设计 约束 均方响应 形状优化 进化结构优化(ESO) 拓扑优化 优化解的存在性 结构/控制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饱水度红砂岩静态本构关系及动态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24
15
作者 郑广辉 许金余 +3 位作者 王鹏 方新宇 王佩玺 闻名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6期31-37,共7页
基于电液伺服压力试验机和φ100 mm SHPB试验平台,分别对四种饱水度红砂岩试样进行静态压缩试验和六种应变率的动态冲击试验;借鉴宏观唯象损伤力学概念及Lemairte损伤模型,依据不同饱水度红砂岩静态压缩试验结果,拟合得到分段式水软化-... 基于电液伺服压力试验机和φ100 mm SHPB试验平台,分别对四种饱水度红砂岩试样进行静态压缩试验和六种应变率的动态冲击试验;借鉴宏观唯象损伤力学概念及Lemairte损伤模型,依据不同饱水度红砂岩静态压缩试验结果,拟合得到分段式水软化-应变损伤本构关系,最后利用所得本构关系,对静态压缩试验结果进行合理分析;SHPB冲击试验结果表明:(1)各饱水度红砂岩均呈现出明显的应变率效应,峰值应力、峰值应变及峰值模量均随着应变率的增大而增大;(2)在水-岩-力的响应体系中,既存在水对岩石的软化作用,同时又存在应变率、孔隙水以及岩石结构之间的动力耦合强化作用,这两种作用始终存在,但随着应变率的变化,两种作用的效能发挥有所浮动,进而影响红砂岩所呈现出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饱水度 应变损伤 本构关系 动态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中与高温后混凝土的冲击力学特性 被引量:17
16
作者 许金余 刘健 +2 位作者 李志武 白二雷 任韦波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5,共5页
采用Ф100mm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split Hopkinson pressure bar,SHPB)试验装置,结合高温电阻炉,分别对常温和200,400,600,800℃高温中和高温后的混凝土进行了冲击压缩试验,分析了高温和弹速对混凝土冲击力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对... 采用Ф100mm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split Hopkinson pressure bar,SHPB)试验装置,结合高温电阻炉,分别对常温和200,400,600,800℃高温中和高温后的混凝土进行了冲击压缩试验,分析了高温和弹速对混凝土冲击力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对混凝土冲击力学特性影响显著,600,400℃分别是高温中、高温后混凝土各项力学指标发生明显改变的转折温度,高温中、高温后混凝土的动态抗压强度、比能量吸收分别在600,400℃以后下降明显;水冷却将造成400℃以上高温的混凝土强度损失严重,这在消防过程中应引起注意;混凝土经400℃以上高温作用,虽然强度损失严重,但是在较高速率的冲击载荷作用下,仍表现出良好的抗冲击韧性,说明混凝土是一种耐高温、抗冲击性能优越的材料,这对于其在军事防护工程中的应用极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高温 冲击力学特性 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SHPB) 水冷却 抗冲击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砂岩吸水软化及冻融循环力学特性劣化 被引量:34
17
作者 王鹏 许金余 +3 位作者 方新宇 王佩玺 刘少赫 王浩宇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065-2072,共8页
水与温度变化是工程岩石物理力学性能劣化的典型风化因素。对不同含水状态及经受不同次数冻融循环损伤后的红砂岩岩样进行了单轴压缩、劈裂拉伸及变角剪切试验。结果表明,红砂岩抗压强度、弹性模量、劈拉强度、黏聚力及内摩擦角等主要... 水与温度变化是工程岩石物理力学性能劣化的典型风化因素。对不同含水状态及经受不同次数冻融循环损伤后的红砂岩岩样进行了单轴压缩、劈裂拉伸及变角剪切试验。结果表明,红砂岩抗压强度、弹性模量、劈拉强度、黏聚力及内摩擦角等主要力学指标随含水率和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大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但降低规律有所不同。水对岩石有明显的软化作用,冻融循环累积损伤显著。利用微观电镜扫描分析了不同含水率及冻融损伤后岩样微观结构的变化规律,认为吸水及冻融循环过程中水对红砂岩的软化表现为溶蚀作用与介质作用,温度变化的作用表现在热变形不协调和相变作用。提出了冻融循环作用下红砂岩力学特性衰减模型,并据此分析了各力学指标的衰减速率和半衰期。该研究结果对涉水岩石工程及寒区岩石工程具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水软化 冻融循环 微观结构 水-热耦合 衰减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D-C/SiC复合材料的单轴拉伸力学行为及其强度 被引量:33
18
作者 杨成鹏 矫桂琼 王波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30-337,共8页
通过单调拉伸和循环加卸载试验,研究了平纹编织C/SiC复合材料的损伤演化过程及其应力-应变行为.结果表明,残余应变、卸载模量和外加应力的关系曲线与拉伸应力-应变曲线具有类似的形状.基于剪滞理论和混合率建立了材料的损伤本构关系和... 通过单调拉伸和循环加卸载试验,研究了平纹编织C/SiC复合材料的损伤演化过程及其应力-应变行为.结果表明,残余应变、卸载模量和外加应力的关系曲线与拉伸应力-应变曲线具有类似的形状.基于剪滞理论和混合率建立了材料的损伤本构关系和强度模型,分析计算表明,残余应变主要由裂纹张开位移和裂纹间距决定,而卸载模量主要由界面脱粘率决定;材料的单轴拉伸行为主要由纵向纤维束决定,横向纤维对材料的整体模量和强度贡献较小.理论模拟结果与试验值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D-C/SIC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残余应变 卸载模量 细观力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历不同高温后砂岩的动态力学特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陈腾飞 许金余 +2 位作者 刘石 王鹏 方新宇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95-201,共7页
运用RX3—20—12型箱式电阻炉将砂岩试样分别加热至100、200、400、600、800和1000℃,然后自然冷却至常温,制成经历不同温度的砂岩试件。运用直径为100mm的分离式Hopkinson压杆装置,用薄圆形紫铜片作为波形整形器,以不同弹速轴向冲... 运用RX3—20—12型箱式电阻炉将砂岩试样分别加热至100、200、400、600、800和1000℃,然后自然冷却至常温,制成经历不同温度的砂岩试件。运用直径为100mm的分离式Hopkinson压杆装置,用薄圆形紫铜片作为波形整形器,以不同弹速轴向冲击砂岩试样,测试经历不同温度后砂岩试样在不同冲击荷载下的动态力学性能,得出了砂岩的应力-应变曲线及各自的破坏形态。结果表明:常温下砂岩的动态压缩破坏的应力-应变曲线具有明显的4阶段特征,但经历.100-400℃作用的砂岩应力-应变曲线的平台段消失,温度继续升高时平台段又重新出现;砂岩的峰值应变随温度升高而升高,动态压缩强度也随温度升高而升高,但在800℃以后陡然下降;砂岩的动态压缩破坏形态受温度和冲击荷载的共同影响,冲击荷载越大破碎程度越大,而且破坏过程总是由外层向内芯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力学 应力-应变曲线 SHPB 砂岩 破坏形态 高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围压下岩石的冲击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13
20
作者 刘军忠 许金余 +2 位作者 吕晓聪 张磊 王泽东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20-126,共7页
利用具有主动围压加载装置的直径为100 mm分离式Hopkinson压杆(SHPB)试验装置和薄圆形紫铜片作为波形整形器,研究了斜长角闪岩在不同围压等级(0 MPa^6 MPa)、不同应变速率(50 s-1~170 s-1)下的动态力学性能,并对试验有效性进行了分析。... 利用具有主动围压加载装置的直径为100 mm分离式Hopkinson压杆(SHPB)试验装置和薄圆形紫铜片作为波形整形器,研究了斜长角闪岩在不同围压等级(0 MPa^6 MPa)、不同应变速率(50 s-1~170 s-1)下的动态力学性能,并对试验有效性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斜长角闪岩的动态强度增长因子与应变率的对数呈近似线性关系,强度与比能量吸收随应变率的增加而近似线性增加,体现了显著的应变率相关性;在同等级应变率范围内,随着围压的增加,岩石的增强效果与增韧效果逐渐增强;同时发现,在围压作用下,岩石的破坏由拉伸破坏向压剪破坏逐渐过渡和发展。SHPB试验中,近似恒应变率加载时间比例约为69.5%,能够较好地满足应力均匀分布及近似恒应变率加载要求,表明SHPB试验的有效性和结果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冲击力学性能 Φ100mm SHPB试验装置 斜长角闪岩 主动围压 应变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