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负温度梯度熔体凝固过程中的形核与再辉行为 被引量:3
1
作者 谢发勤 吴向清 +1 位作者 李金山 傅恒志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4年第8期56-57,60,共3页
研究了63~292K热力学过冷度范围内,Cu-Ni单相合金的凝固组织演化规律,分析了负温度梯度熔体凝固过程中的形核与再辉行为。结果表明:①负温度梯度熔体凝固的冷却曲线上有较明显的形核特征;②在负温度梯度熔体凝固冷却曲线的快速再辉阶段... 研究了63~292K热力学过冷度范围内,Cu-Ni单相合金的凝固组织演化规律,分析了负温度梯度熔体凝固过程中的形核与再辉行为。结果表明:①负温度梯度熔体凝固的冷却曲线上有较明显的形核特征;②在负温度梯度熔体凝固冷却曲线的快速再辉阶段,出现了明显的“二次再辉”特征,此“二次再辉”的本质有别于慢速凝固阶段的二次再辉,因此称之为“伪再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温度梯度 过冷度 过冷凝固 再辉 熔体 形核 热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向凝固过程中胞晶生长方向顺流偏转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毛应俊 刘建 周尧和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47-51,共5页
本文利用透明模型合金SCN0.7wt%Eth.,系统考察了定向凝固中强制性生长胞晶在垂直其生长方向的液相对流作用下形态向顺流方向偏转的机制。发现胞晶生长端前沿流场的不对称,形成其溶质分布的不对称,导致胞端两侧生长动... 本文利用透明模型合金SCN0.7wt%Eth.,系统考察了定向凝固中强制性生长胞晶在垂直其生长方向的液相对流作用下形态向顺流方向偏转的机制。发现胞晶生长端前沿流场的不对称,形成其溶质分布的不对称,导致胞端两侧生长动力学因素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向凝固 长胞晶 顺流偏转 晶体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凝固Cu-Pb亚偏晶合金的自生复合行为 被引量:3
3
作者 蔡英文 李建国 傅恒志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20-22,5,共4页
应用单辊工艺研究了Cu-Pb亚偏晶合金在急冷条件下的凝固行为。发现急冷细化了共生相间距,拓宽了偏晶共生的成分范围,并对共生形态具有规整化作用。此外,首次观察到了高度规则的放射状共生现象。同时从传质控制角度推导了偏晶共... 应用单辊工艺研究了Cu-Pb亚偏晶合金在急冷条件下的凝固行为。发现急冷细化了共生相间距,拓宽了偏晶共生的成分范围,并对共生形态具有规整化作用。此外,首次观察到了高度规则的放射状共生现象。同时从传质控制角度推导了偏晶共生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凝固 偏晶共生 溶质输运 偏晶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溶温度对含铪高钨K416B镍基高温合金组织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侯桂臣 苏海军 +4 位作者 谢君 荀淑玲 于金江 孙晓峰 周亦胄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2-68,共7页
通过对含铪高钨K416B镍基高温合金进行不同温度固溶处理后的组织形貌观察,研究固溶温度对K416B合金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固溶温度的升高,在合金元素的扩散作用下,合金中的二次枝晶尺寸略有增大,使枝晶间的共晶含量逐渐减少,促使合... 通过对含铪高钨K416B镍基高温合金进行不同温度固溶处理后的组织形貌观察,研究固溶温度对K416B合金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固溶温度的升高,在合金元素的扩散作用下,合金中的二次枝晶尺寸略有增大,使枝晶间的共晶含量逐渐减少,促使合金组织致密化;同时合金中的γ′相发生溶解,使其尺寸减小;在高温固溶处理期间,枝晶间区域的初生条状MC相发生分解形成粒状M6C碳化物;而共晶处的大尺寸块状M6C相形态与数量无明显变化;固溶处理使偏聚于枝晶干的元素W向枝晶间扩散,而Hf、Nb、Ti和Cr元素向枝晶干扩散,大幅降低合金各元素的偏析程度。组织研究结果表明,1220℃保温4h为合金组织状态最佳的固溶热处理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416B镍基高温合金 固溶温度 组织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纯钛冠桥铸造包埋用耐火材料操作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杨瑟飞 郭天文 +1 位作者 王有序 金志浩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46-748,共3页
目的:探明自行研制包埋材料(FUS-invest)的各项工艺操作参数。方法:使用FUS-invest对粉液比、粘结剂与促硬剂之比、粉料占耐火材料的百分比及搅拌时间4因素分为3水平,进行正交设计,对各实验组的浆体流动性、初终凝时间及最佳实验组的粒... 目的:探明自行研制包埋材料(FUS-invest)的各项工艺操作参数。方法:使用FUS-invest对粉液比、粘结剂与促硬剂之比、粉料占耐火材料的百分比及搅拌时间4因素分为3水平,进行正交设计,对各实验组的浆体流动性、初终凝时间及最佳实验组的粒度级配进行测定。结果:粉液比对流动性、初终凝时间影响最大。当粉液比为7.5∶1、粉料占耐火材料的35%时,浆料有较好的流动性和适宜的初终凝时间。当细度系数为300的细粉占31.31%、100的中等颗粒占40.09%、70的粗颗粒占18.05%、粘结剂与促硬剂的比为200∶1时能够浇铸出完整的纯钛冠铸件,表面也较为光滑。结论:粉液比为7.5∶1,粉料占耐火材料的35%,粘结剂与促硬剂的比为200∶1是FUS-invest的最佳操作工艺参数,能浇铸出较为理想的纯钛铸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钛 铸造 包埋料 粉液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纯钛冠桥铸造包埋料对铸件反应层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杨瑟飞 王有序 +1 位作者 郭天文 刘洪臣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83-186,共4页
目的探讨自行研制包埋材料(FUS-invest)中各组分对纯钛铸件反应层的影响。方法使用FUS-invest包埋并铸造10mm×10mm×1mm的纯钛试样3片,观察反应层的金相,对反应层进行X射线衍射(XRD)及扫描电镜能谱分析(EDS),测量显微维氏硬度... 目的探讨自行研制包埋材料(FUS-invest)中各组分对纯钛铸件反应层的影响。方法使用FUS-invest包埋并铸造10mm×10mm×1mm的纯钛试样3片,观察反应层的金相,对反应层进行X射线衍射(XRD)及扫描电镜能谱分析(EDS),测量显微维氏硬度。结果反应层的金相主要为粗大的片状α晶内结构,显微维氏硬度值在距表面105μm后较为恒定,范围为243~314MPa。XRD显示反应层中除了钛基体外,主要由ZrO2、SiO2、Mg2TiO4及TiO2组成。EDS检测到的元素除了钛元素外,主要为Al、Si、Zr和Cl。结论使用FUS-invest包埋材料铸造的纯钛铸件产生的反应层较薄,金相结构没有显著改变,适合作为纯钛铸造的专用包埋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钛 铸造 包埋料 反应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气石功能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7
作者 莫尊理 王雅雯 胡惹惹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518-1522,共5页
利用电气石本身所具备的优良性质,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使其与不同材料复合,可以制得多种具有特殊功能的复合材料。本文综述了电气石与无机物、有机物、天然物质等组成的功能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功能复合材料 电气石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原位测试材料相变的新方法:高温法拉第磁秤
8
作者 张翠萍 Xavier Chaud +2 位作者 Eric Beaugnon 曹海涛 周廉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3-27,共5页
高温原位磁化率测试法利用顺磁性材料在相变时磁化率变化的原理,直接测试出材料相变时的转变温区,是研究顺磁性材料相变的一种新的尝试.我们采用高温法拉第磁秤测试了Ag2O和CuO在升温和降温中磁化率的变化曲线,通过磁化率的转变演示了A... 高温原位磁化率测试法利用顺磁性材料在相变时磁化率变化的原理,直接测试出材料相变时的转变温区,是研究顺磁性材料相变的一种新的尝试.我们采用高温法拉第磁秤测试了Ag2O和CuO在升温和降温中磁化率的变化曲线,通过磁化率的转变演示了Ag2O和CuO相变的动态过程.以此介绍了原位观测顺磁性材料晶体学相变的高温法拉第磁秤方法.高温法拉第磁秤在相变研究上的应用为顺磁性材料制备工艺提供了真实可靠的实验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法拉第磁秤 晶体学相变 磁化率 AG2O CU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液流动对等电溶菌酶晶体生长的影响
9
作者 刘山 黄慆 +1 位作者 肖雯 周尧和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361-364,共4页
本文对等温自由生长和强制性溶液生长的等电溶菌酶的晶体形态进行了研究,发现这些形态变化与溶液相的流动密切相关,指出生物晶体生长停止是由于生长晶体周围的溶质贫乏造成的;通过某些手段减薄或消除这一溶质贫乏区,就可以保证晶体的持... 本文对等温自由生长和强制性溶液生长的等电溶菌酶的晶体形态进行了研究,发现这些形态变化与溶液相的流动密切相关,指出生物晶体生长停止是由于生长晶体周围的溶质贫乏造成的;通过某些手段减薄或消除这一溶质贫乏区,就可以保证晶体的持续生长。本文的研究对改善大尺寸晶体的生长提供了一条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菌酶 溶液流动 晶体 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能级硅的电磁悬浮熔炼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德林 毛协民 傅恒志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222-225,共4页
电磁悬浮与离心铸造技术(ELCC)开辟了低成本制备太阳电池用硅片材料的新途径。硅材料的无污染熔炼是进行ELCC硅片成形的重要前提。采用电阻与高频感应相结合的两级加热方法,成功地实现了太阳能级硅的电磁悬浮熔炼,为低成本太阳电池的研... 电磁悬浮与离心铸造技术(ELCC)开辟了低成本制备太阳电池用硅片材料的新途径。硅材料的无污染熔炼是进行ELCC硅片成形的重要前提。采用电阻与高频感应相结合的两级加热方法,成功地实现了太阳能级硅的电磁悬浮熔炼,为低成本太阳电池的研制奠定了基础。实验还发现,与传统的理论计算不同,悬浮力随电源频率的不断下降而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级硅 电磁悬浮 两级加热 电源频率 离心铸造技术 太阳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增强镁基复合材料制备工艺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坤 李华伦 周尧和 《航空工艺技术》 1993年第3期23-25,共3页
本文综述了碳纤维增强镁基复合材料的各种制备工艺方法,指出了它们各自的适用范围。
关键词 复合材料 制备工艺 复合丝 铸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