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评《运行困境与机制优化:西部新农合持续发展研究》一书
1
作者 王慧莹 王征兵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F0002-F0002,共1页
作为一个发展中囝家。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实行“二元”结构管理模式,即把国民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两种不同的户籍方式。“非农业户口”.即城市人,从吃、穿、住、用等实行供给制。
关键词 持续发展 机制优化 运行困境 新农合 非农业户口 西部 新中国成立 管理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参与对农户绿色生产转型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闫贝贝 王菲 刘天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7-136,共10页
利用广西、贵州、宁夏、青海1266个农户的微观调研数据,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参与对农户绿色生产转型的因果效应、传导机制和门槛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参与对农户绿色生产转型有显著正向影响,数字经济参与通过提高信息能力、拓展社... 利用广西、贵州、宁夏、青海1266个农户的微观调研数据,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参与对农户绿色生产转型的因果效应、传导机制和门槛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参与对农户绿色生产转型有显著正向影响,数字经济参与通过提高信息能力、拓展社会资本、缓解信贷约束等路径促进农户绿色生产转型,数字经济参与影响农户绿色生产转型存在基于农户数字素养的门槛效应。为此,要充分发挥数字经济参与对农户绿色生产转型的促进作用,加快健全具有高度适应性和普惠性的农村数字经济服务体系,着力优化农村数字经济发展环境,通过针对性的政策不断提高农户数字素养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参与 绿色生产转型 信息能力 社会资本 信贷约束 数字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异质性视角下农户农药施用行为研究——基于非线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8
3
作者 侯建昀 刘军弟 霍学喜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4期1-9,共9页
构建农户农药施用行为的选择模型,运用环渤海湾与黄土高原两大苹果优势产区635个样本农户的面板数据,从高毒农药施用和农药投入2个维度刻画农户农药施用行为的规律及其决定因素。研究表明:农户农药施用行为区域差异显著,环渤海湾地区的... 构建农户农药施用行为的选择模型,运用环渤海湾与黄土高原两大苹果优势产区635个样本农户的面板数据,从高毒农药施用和农药投入2个维度刻画农户农药施用行为的规律及其决定因素。研究表明:农户农药施用行为区域差异显著,环渤海湾地区的高毒农药施用概率与农药投入水平均高于黄土高原地区;高毒农药施用与农药投入的农户决策机理及其决定因素具有差异;其中,高毒农药对绿色农药的低成本经济替代是导致农户施用高毒农药的主要原因。提出政策建议:政府应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规制,引导农户规范施用农药,推进产业组织建设,促进绿色农药技术创新,完善市场机制建设,加强农户教育,重视技术推广与示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异质性 气候条件 农药施用行为 农产品安全 非线性面板数据 生态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对劳动密集型农产品生产效率的影响——基于陕、甘745个苹果户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6
4
作者 乔志霞 霍学喜 张宝文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3-79,共7页
基于陕、甘745个苹果户数据,利用DEA-Tobit模型,研究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对劳动密集型农产品生产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苹果户生产效率偏低,仅为0.476,主要原因是纯技术效率不高,劳动投入多,现代生产要素作用有限;决策者年龄以50~54岁为阈值... 基于陕、甘745个苹果户数据,利用DEA-Tobit模型,研究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对劳动密集型农产品生产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苹果户生产效率偏低,仅为0.476,主要原因是纯技术效率不高,劳动投入多,现代生产要素作用有限;决策者年龄以50~54岁为阈值,与生产效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形关系,家庭老龄化程度负向影响生产效率。以上研究结论的政策启示是,应通过增强省力化技术研发与推广、推动土地流转、向农户投资、完善公共设施与金融支持等措施,化解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对生产效率的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劳动力老龄化 生产效率 劳动密集型农产品 DEA-TOBIT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网络对农户采用环境友好型技术的激励研究 被引量:46
5
作者 冯晓龙 霍学喜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72-81,共10页
利用全国四个苹果主产省苹果种植户实地调查数据,采用实证模型研究社会网络对苹果种植户采用配方施肥技术的影响及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社会网络、收到测土配方反馈卡、合作社参与情况等因素对农户采用环境友好型技术有正向影响;社会网... 利用全国四个苹果主产省苹果种植户实地调查数据,采用实证模型研究社会网络对苹果种植户采用配方施肥技术的影响及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社会网络、收到测土配方反馈卡、合作社参与情况等因素对农户采用环境友好型技术有正向影响;社会网络对农户技术采用影响的总效应显著,且主要通过中介作用间接影响农户采用环境友好型技术。充分发挥农村及农民社会网络在技术推广中的重要作用是增加环境友好型技术采用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网络 环境友好型技术 苹果种植户 技术采用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户农药认知与农药施用行为调查研究 被引量:29
6
作者 麻丽平 霍学喜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5-71,76,共8页
以苹果种植户为案例,从农药认知和施药行为两个维度,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及源自甘肃、陕西、山东、河南4省1 086位苹果种植户数据,考察、分析农户农药施用行为及状况。结果表明:苹果种植户农药认知与农药选择、农药施用及废弃物处置... 以苹果种植户为案例,从农药认知和施药行为两个维度,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及源自甘肃、陕西、山东、河南4省1 086位苹果种植户数据,考察、分析农户农药施用行为及状况。结果表明:苹果种植户农药认知与农药选择、农药施用及废弃物处置之间存在偏差。针对苹果种植户在农药认知、农药施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围绕促进中国苹果产业升级、要素市场规制、农产品市场环境优化,建议政府应该切实注重发挥优质优价的导向效应,强化果农合作组织的服务功能,引导苹果种植户合理施用农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药认知 农药施用行为 食品安全 苹果种植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服务模式创新研究——陕西“大荔模式”运行机制及创新价值评价 被引量:13
7
作者 杨慧莲 霍学喜 王征兵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03-106,110,共5页
农业服务主体间缺乏相互协调,市场化程度不高,没有形成有效的利益机制和激励机制,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不足等问题严重影响我国农业服务组织效率;案例表明:构建主体间有效的利益机制、激励机制,将市场机制引入农业生产性服务业能有效调动各... 农业服务主体间缺乏相互协调,市场化程度不高,没有形成有效的利益机制和激励机制,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不足等问题严重影响我国农业服务组织效率;案例表明:构建主体间有效的利益机制、激励机制,将市场机制引入农业生产性服务业能有效调动各主体积极性;现代化农业信息技术能发挥重要作用;架构良好的农业服务组织结构能提升组织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服务 主体特征与阻力 案例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洛川苹果产业发展状况调查 被引量:10
8
作者 史恒通 霍学喜 李写一 《中国果树》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65-69,共5页
采取半结构式访谈法对陕西省延安市洛川县果业局和洛川县两镇一乡的10户果农进行了实地调研。从种植面积和产量、生产投入、销售过程和价格,以及农户收入和利润等方面调查了洛川县2011年苹果产业的发展状况,重点分析了洛川县苹果产业发... 采取半结构式访谈法对陕西省延安市洛川县果业局和洛川县两镇一乡的10户果农进行了实地调研。从种植面积和产量、生产投入、销售过程和价格,以及农户收入和利润等方面调查了洛川县2011年苹果产业的发展状况,重点分析了洛川县苹果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此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 洛川 苹果 产业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户市场行为研究述评——从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到新制度经济学的嬗变 被引量:8
9
作者 侯建昀 霍学喜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3期8-14,共7页
学术界对农户在各种经济政策和体制下的行为方式给予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总体来看,研究农户市场行为的思路与理论经济学的演进相匹配,经历了由古典经济学到新古典经济学再到新制度经济学的嬗变。对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和新制度经济... 学术界对农户在各种经济政策和体制下的行为方式给予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总体来看,研究农户市场行为的思路与理论经济学的演进相匹配,经历了由古典经济学到新古典经济学再到新制度经济学的嬗变。对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和新制度经济学框架下农户市场行为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并对已有研究进行评述,以期为农户市场行为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户市场行为 古典经济学 新古典经济学 新制度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鲜苹果出口市场分析与苹果生产结构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孙佳佳 霍学喜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1期61-67,共7页
以中国1990~2009年三个不同市场的鲜苹果出口量为鲜苹果出口贸易指标,通过协整检验和脉冲响应分析,得出鲜苹果出口市场和苹果生产发展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和动态影响机制。实证结果为:中国苹果生产发展依赖低端市场鲜苹果出口量的增加,... 以中国1990~2009年三个不同市场的鲜苹果出口量为鲜苹果出口贸易指标,通过协整检验和脉冲响应分析,得出鲜苹果出口市场和苹果生产发展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和动态影响机制。实证结果为:中国苹果生产发展依赖低端市场鲜苹果出口量的增加,并导致了低端市场和中高端市场鲜苹果出口量的增加,同时,苹果生产发展与高端市场出口量互相抑制。研究结果为中国苹果生产结构调整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苹果出口 苹果生产结构 协整检验 脉冲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部富有鲜明个性的创新之作--读《资本要素与农民工市民化能力再造机理研究》一书
11
作者 王征兵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F0003-F0003,共1页
农民工是我国经济体制转轨和社会转型时期形成的特殊社会群体。农民工群体的出现开启了中国历史上农民分工、分业和分化的新篇章,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城镇化质量提高、“四化”同步协调发展和城乡一体化进程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
关键词 农民工市民化 资本要素 城乡一体化进程 能力 创新 个性 鲜明 特殊社会群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苹果出口欧盟市场价格竞争力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吕霜竹 霍学喜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4期56-61,共6页
运用联合国粮农组织和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数据,测算欧盟市场苹果的进口需求价格弹性和交叉价格弹性,并比较分析中国苹果与主要竞争国苹果在欧盟市场的价格竞争力。结果表明,相对欧盟内部市场苹果而言,中国苹果在欧盟市场上的竞争... 运用联合国粮农组织和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数据,测算欧盟市场苹果的进口需求价格弹性和交叉价格弹性,并比较分析中国苹果与主要竞争国苹果在欧盟市场的价格竞争力。结果表明,相对欧盟内部市场苹果而言,中国苹果在欧盟市场上的竞争力不足;相对美国、智利、俄罗斯苹果,中国苹果在欧盟市场上具有比较优势。提高中国苹果出口欧盟的竞争力,除可以通过降低价格来获得竞争优势外,还要采取的措施:完善应对欧盟贸易壁垒的机制;加强检验检疫部门对苹果质量的监督;加强对苹果生产源头的监管;提高中国苹果的科技含量和绿色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格竞争力 欧盟市场 苹果出口 弹性分析 价格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地规模与农户农地质量保护行为研究——基于771个苹果种植户的分析 被引量:16
13
作者 张连华 霍学喜 《农业经济与管理》 CSSCI 2019年第6期48-61,共14页
基于农地规模对农户农地质量保护行为影响机理阐述和对苹果种植户农地质量保护行为梳理,采用黄土高原地区771个苹果种植户园地保护调研数据,从地块层面考查农地规模对农户农地质量保护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地块规模扩大降低苹果种植户... 基于农地规模对农户农地质量保护行为影响机理阐述和对苹果种植户农地质量保护行为梳理,采用黄土高原地区771个苹果种植户园地保护调研数据,从地块层面考查农地规模对农户农地质量保护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地块规模扩大降低苹果种植户农用化学品投入,促进苹果种植户商品有机肥投入和与地块相连的灌溉设施建设,均有助于提高农地质量;家庭经营规模在地块规模对农户农地质量保护行为强化作用中存在负向调节效应。因此,地块规模扩大有效强化农户农地质量保护行为,而家庭经营规模扩大则可能抑制农户农地质量保护行为。基于保障农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视角,政府应注重促进地块规模扩大,关注非连片式家庭经营规模扩大对农地质量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地质量保护行为 地块规模 家庭经营规模 苹果种植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地市场交易收益效应研究——基于黄土高原苹果优势区苹果户的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连华 霍学喜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7-36,共10页
研究目的:探讨农地市场交易收益效应机制及其作用边界,考察黄土高原苹果优势区农地市场的交易收益效应是否存在。研究方法:采用Probit和Tobit模型对黄土高原苹果优势区34个村庄、771个苹果户实地调研数据进行实证分析,从农地可交易性水... 研究目的:探讨农地市场交易收益效应机制及其作用边界,考察黄土高原苹果优势区农地市场的交易收益效应是否存在。研究方法:采用Probit和Tobit模型对黄土高原苹果优势区34个村庄、771个苹果户实地调研数据进行实证分析,从农地可交易性水平和交易质量两个维度评价农地市场的交易收益效应。研究结果:(1)农地投资资本化是农地市场交易收益效应存在的基础;(2)黄土高原苹果优势区苹果户农地投资难以资本化,农地可交易性水平对短期农地投资无激励效应,对长期农地投资灌溉设施投资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即不存在基于农地可交易性水平的交易收益效应;(3)交易质量对农地投资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即显著存在基于农地交易质量的交易收益效应。研究结论:政府应基于农地“三权分置”安排推进产权制度改革和健全农地流转市场制度,改进农地市场的有效性,发挥农地市场的交易收益效应;改进政策干预效果,矫正农地投资市场失灵状况,培育具有正向激励效应的黄土高原地区农地质量投资保护机制,促进农地可持续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经济 交易收益效应 可交易性水平 交易质量 农地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生态协同治理网络结构特征与形成机制——基于指数随机图模型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方 陈海滨 +2 位作者 邵砾群 霍学喜 夏显力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61-172,共12页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指出了“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的重要方向。该研究利用文本分析方法厘清了2020—2022年黄河流域42个地级市/州间的生态协同治理关系,运用网络分析方法和指数随机图模型(ERGMs)识别了协同治...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指出了“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的重要方向。该研究利用文本分析方法厘清了2020—2022年黄河流域42个地级市/州间的生态协同治理关系,运用网络分析方法和指数随机图模型(ERGMs)识别了协同治理网络的结构特征及其形成机制。研究发现:(1)黄河流域生态协同治理网络呈现“少部分地级市独立治理、多数地级市/州域内紧密协同”的总体格局,并且上中下游协同结构差异明显;模块划分具有组织和地理邻近效应以及跨省溢出效应特征,同时各组团内部联系的紧密程度存在异质性。(2)黄河流域生态协同治理网络的形成显著受到传递效应、择优依附效应的影响;城市绿地面积更大的地级市/州对其他治理主体具有较强的协同吸引力;经济地理集中度和科技投入规模相似的地级市/州政府间也具有协同的倾向;地理邻近性、组织邻近性等属性特征是协同网络形成的重要外生驱动力。基于上述结论,该研究提出未来应细化治理政策来消除地级市/州跨省域协同障碍,增强协同治理网络传递性,发挥核心地级市/州的领导力;完善激励和补偿机制,缩小地级市/州发展差距;搭建跨省域地级市/州协同平台,减少行政分割对协同行为的约束,以促进黄河流域生态协同治理网络优化和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生态保护 协同治理 治理网络 指数随机图模型(ERG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系网络能促进土地流转吗?——以1050户苹果种植户为例 被引量:36
16
作者 李星光 刘军弟 霍学喜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45-53,共9页
研究目的:信息不对称严重阻碍农地租赁市场发育,因此研究关系网络能否助力土地流转,有利于理解土地租赁市场运行机制,并为完善制度安排提出建议。研究方法:采用logit模型和半对数模型及1050苹果种植户调研数据,研究结果:(1)与苹果经纪... 研究目的:信息不对称严重阻碍农地租赁市场发育,因此研究关系网络能否助力土地流转,有利于理解土地租赁市场运行机制,并为完善制度安排提出建议。研究方法:采用logit模型和半对数模型及1050苹果种植户调研数据,研究结果:(1)与苹果经纪人经常联系有利于规避市场风险,从而助力土地流转;(2)容易获取新知识、新技术的农户倾向于流转土地;(3)维持关系网络的付出能够产生显著收益,人情支出比每增加10%,农地流转租金下降9.84%;(4)随着市场化进程的推进,关系网络助力土地流转的作用逐渐减弱;(5)关系网络通过影响交易成本助力土地流转。研究结论:(1)拓展农产品营销渠道,鼓励多种交易方式;(2)完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提供有效的技术公共服务;(3)培育流转中介组织,因地制宜助力土地流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经济 关系网络 土地流转 规模经营 流转租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苹果栽培模式技术经济评价 被引量:15
17
作者 邵砾群 侯建昀 +1 位作者 刘军弟 霍学喜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5期78-83,共6页
以山西、陕西、甘肃3省2009~2011年连续3年调研资料和固定样地跟踪调查数据为依据,用C -D生产函数对两种栽培模式的建园成本、投入成本结构、产出结构、要素密集度、要素弹性与规模收益以及科技贡献率等几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与技术... 以山西、陕西、甘肃3省2009~2011年连续3年调研资料和固定样地跟踪调查数据为依据,用C -D生产函数对两种栽培模式的建园成本、投入成本结构、产出结构、要素密集度、要素弹性与规模收益以及科技贡献率等几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与技术经济评价。结果表明,矮砧密植集约栽培模式在同等条件下,单位面积(亩)的优果(1、2级优果)率比乔砧密植栽培模式提高35%,可变资本投入虽然比较乔砧密植栽培模式高,但劳动投入节约31.27%,净收益是乔砧密植栽培模式的1.86倍,投入产出比是乔砧密植栽培模式的1.5倍,科学技术贡献率达到63.38%。矮砧密植集约栽培模式具有节约劳动投入与土地资源的显著优势,但资本投入是充分发挥其技术优势的瓶颈,配套技术协同发展是矮砧密植集约栽培模式推广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矮砧密植栽培模式 乔砧密植栽培模式 经济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信任对农地租赁市场的影响 被引量:15
18
作者 李星光 刘军弟 霍学喜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28-139,共12页
将社会信任划分为人际信任和制度信任两维度,考察在农地产权缺乏稳定性和农地租赁市场缺乏有效性的情境中,社会信任对农地租赁市场的影响机理及其蕴含的政策建议。本文基于比较静态方法,在界定农地产权风险和社会信任等关键概念的基础上... 将社会信任划分为人际信任和制度信任两维度,考察在农地产权缺乏稳定性和农地租赁市场缺乏有效性的情境中,社会信任对农地租赁市场的影响机理及其蕴含的政策建议。本文基于比较静态方法,在界定农地产权风险和社会信任等关键概念的基础上,理论分析社会信任通过稳定农地产权风险预期与降低农地流转交易成本,影响农地流转市场参与、流转租金及流转规模的作用机理,并对762户苹果种植户的调查数据运用线性回归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显示:人际信任、制度信任对培育农地租赁市场具有正向影响。制度信任通过稳定农地产权风险预期,对提高农户参与农地租赁市场具有正向影响;人际信任通过降低农地流转交易成本,对扩大农地流转规模具有正向影响;人际信任通过稳定农地产权风险预期,对形成有偿契约机制具有正向影响。研究结论:在社会信任中,制度信任所表征的农地产权正式制度安排主要影响农地流转的市场主体参与,人际信任所表征的市场交易非正式制度安排主要影响农地流转租金、规模等具体契约的确定。培育农地租赁市场的制度需求在于深化产权改革,提高农地租赁市场效率重在提升市场主体之间的人际信任。本文的研究结论对理解农地租赁市场运行机理、改善农地租赁市场运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信任 农地租赁市场 制度信任 人际信任 流转租金 流转规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效苹果园改造技术模式、效果及区域差异分析——基于国家苹果产业技术体系24个综合试验站数据的统计分析 被引量:10
19
作者 闫振宇 刘天军 +1 位作者 刘军弟 霍学喜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4-93,共10页
重果园面积扩张、轻低效园改造是中国苹果生产环节存在的重大问题。据源自国家苹果产业技术体系24个综合试验站实地调研数据的统计分析,2015年综合试验站覆盖地区低效苹果园面积为43.50万hm^2,其中由于郁闭、管理粗放导致低效的果园分别... 重果园面积扩张、轻低效园改造是中国苹果生产环节存在的重大问题。据源自国家苹果产业技术体系24个综合试验站实地调研数据的统计分析,2015年综合试验站覆盖地区低效苹果园面积为43.50万hm^2,其中由于郁闭、管理粗放导致低效的果园分别占54.42%、26.82%。截至2015年已改造低效苹果园13.41万hm^2,改造后果园栽植密度明显降低,平均每hm^2减少210株;果品质量显著提高,黄土高原优势区、环渤海湾优势区和特色产区一级果产量分别平均提高9 833.40、13 178.55、13 500.00 kg·hm^(-2);果园经济效益显著增加,纯收入分别平均增加53 175.00、80 625.00、45 840.00元·hm^(-2)。低效苹果园改造的效益与成绩总体显著,应该持续推进;果农对低效苹果园改造技术及改造效果的认可度较高,但对政府补贴、扶持依赖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低效果园改造 改造效果 区域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对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37
20
作者 乔志霞 霍学喜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1-73,共13页
通过构建农业劳动力老龄化—要素投入—土地利用效率的理论分析框架,从个体维度、家庭维度实证分析劳动密集型农产品生产中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对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决策者年龄增加,倾向于依靠自我剥削机制增加自用工投入,... 通过构建农业劳动力老龄化—要素投入—土地利用效率的理论分析框架,从个体维度、家庭维度实证分析劳动密集型农产品生产中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对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决策者年龄增加,倾向于依靠自我剥削机制增加自用工投入,家庭老龄化程度负向影响自用工投入、资金投入,对土地利用效率产生消极影响;增加劳动、雇工、资金投入有利于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但土地净生产率更依赖于农户自有生产要素。决策者受教育程度、农业机械固定资产原值、苹果收入占比、土地流入、细碎化程度、有效灌溉面积占比、是否获得政府补贴正向影响土地利用效率,决策者年医疗费用、家庭土地规模、自然灾害、村里是否有技术员负向影响土地利用效率。据此,应通过引导土地合理流转、关注农民健康与收益分配化解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的消极影响,通过向农民投资、强化补贴与灾害预警增强农户的土地利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劳动力 老龄化 土地利用效率 要素投入 劳动供给约束 土地流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