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9篇文章
< 1 2 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Meta-Gaussian模型的陕西省农业干旱风险评估
1
作者 闫瀚文 粟晓玲 吴海江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1-52,共12页
近年来,世界各地高温干旱复合极端气候事件频发,导致农业干旱风险加剧,严重威胁区域的粮食安全和水资源安全。因此,定量评估高温干旱复合事件驱动下的农业干旱风险对防旱减灾具有重要意义。分别以6个月尺度的标准化降水指数(SPI)、3个... 近年来,世界各地高温干旱复合极端气候事件频发,导致农业干旱风险加剧,严重威胁区域的粮食安全和水资源安全。因此,定量评估高温干旱复合事件驱动下的农业干旱风险对防旱减灾具有重要意义。分别以6个月尺度的标准化降水指数(SPI)、3个月尺度的标准化温度指数(STI)和标准化土壤湿度指数(SSI)表征气象干旱、高温事件和农业干旱,并基于Meta-Gaussian模型的多变量条件概率和联合概率评估不同事件组合下陕西省夏季发生农业干旱的风险。结果表明:①随着驱动组合事件变量的增多和严重程度的加剧,陕西省遭受农业干旱的风险增大(条件概率二维>0.30,三维>0.35,四维>0.50)。其中,气象干旱和高温事件条件下,农业干旱发生风险最大的月份分别为8月和6月。②随着并发事件增多和严重程度的加剧,陕西省多变量复合事件的风险减小(联合概率二维<0.30,三维<0.20,四维<0.15)。相比陕北和陕南地区,关中平原遭遇多变量复合事件驱动的农业干旱风险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干旱 多变量复合事件 Meta-Gaussian模型 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复合事件指数的西北地区高温干旱复合事件风险评估 被引量:2
2
作者 钱潭锐 逯家彤 +1 位作者 粟晓玲 吴海江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2-89,共8页
基于标准化降水指数SPI和标准化温度指数STI构建了两个监测高温干旱复合事件指数:标准化复合事件指数SCEI和混合干热事件指数BDHI,并评估了SCEI和BDHI在西北地区高温干旱复合事件中的监测能力。以严重程度、面积覆盖百分比和发生频率分... 基于标准化降水指数SPI和标准化温度指数STI构建了两个监测高温干旱复合事件指数:标准化复合事件指数SCEI和混合干热事件指数BDHI,并评估了SCEI和BDHI在西北地区高温干旱复合事件中的监测能力。以严重程度、面积覆盖百分比和发生频率分析了高温干旱复合事件的风险变化。结果表明:由于BDHI充分考虑了不同干热条件之间的相关性,其在西北地区监测高温干旱复合事件的能力明显优于SCEI,而SCEI存在将湿热状况误判为高温干旱复合事件的情况。相较于1982—1993年,1994—2022年西北地区发生高温干旱复合事件的严重程度、范围和频率更高;1994—2022年西北地区发生轻度、中度、重度等级以上的高温干旱复合事件的面积占比分别为35%、25%、10%;新疆中部、甘肃北部和东部、青海南部和陕西大部分地区在1982—1993年几乎未发生过重度等级以上的高温干旱复合事件,但上述地区在1994—2022年的发生频率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干旱复合事件 风险评估 复合事件指数 西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高原重点流域河网分形特征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张建兴 马孝义 +2 位作者 赵文举 高文强 贾运岗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9-14,共6页
分形理论为流域地貌形态特征的定量描述开辟了新的思路。本文采用盒维数计算原理和方法,计算黄土高原20条重点流域的河网分维值,探讨其分维值与流域面积、径流模数、产沙模数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黄土高原地貌形态在其无标度区间内表现... 分形理论为流域地貌形态特征的定量描述开辟了新的思路。本文采用盒维数计算原理和方法,计算黄土高原20条重点流域的河网分维值,探讨其分维值与流域面积、径流模数、产沙模数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黄土高原地貌形态在其无标度区间内表现出很好的分形特征,根据计算出的各流域分维值发现,黄土高原大多数流域可能处于侵蚀发育的幼年期;流域干流长度与流域面积的幂函数关系式拟合较好,符合Hack提出的主河道长度与流域面积的关系;径流模数与河网分维存在很好的线性关系,其相关系数通过了显著性水平为0.01的检验;河网分维与流域面积、产沙模数都呈正相关性,但难以用某一种简单函数描述。最后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建立了产沙模数模型,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较高精度,可以对流域产沙模数进行估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河网 分形 分维 产流 产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农业用水结构演变态势分析 被引量:58
4
作者 王玉宝 吴普特 +1 位作者 赵西宁 李甲林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99-404,共6页
农业用水结构对农业用水效率及效益有较大影响。采用1949~2006年农业用水资料分析了我国农业用水结构的演变历程, 并根据农业用水结构的发展变化及灌溉农业的发展历史和未来发展方向, 将1949~2050年我国农业用水水平分为初级利用、低... 农业用水结构对农业用水效率及效益有较大影响。采用1949~2006年农业用水资料分析了我国农业用水结构的演变历程, 并根据农业用水结构的发展变化及灌溉农业的发展历史和未来发展方向, 将1949~2050年我国农业用水水平分为初级利用、低效利用、合理利用及高效利用4个阶段。研究表明: 我国农业用水结构日趋合理, 农业用水比重持续减少, 农、林、牧、渔用水及粮、经、饲作物用水比例协调程度不断提高。据此, 提出了注重农业用水结构优化的农业经济用水量概念。华北地区的实例分析表明, 在同时提高农业用水综合效益的情形下, 依靠优化农业用水结构可年节水199.94亿 m^3; 而有无用水结构优化的综合节水措施节水效果相差29.97亿 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用水结构 农业用水效率 农业用水水平 农业结构型节水 农业经济用水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节水实现的经济学解析与激励机制 被引量:13
5
作者 赵文举 马孝义 +1 位作者 张建兴 康银红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8-50,53,共4页
有效的节水激励机制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前提,是保障农业节水的重要手段。运用信息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及产权经济学的观点分析了农业水资源短缺问题,这一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灌区和农户的经济动机激励失衡,故解决农业水资源短... 有效的节水激励机制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前提,是保障农业节水的重要手段。运用信息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及产权经济学的观点分析了农业水资源短缺问题,这一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灌区和农户的经济动机激励失衡,故解决农业水资源短缺的思路就在于激励灌区和农户从他们的经济利益出发。通过模型分析了帕累托最优的激励方案,指出需明晰水权、建立水权交易市场、建立灌区和农户相应的激励机制,变外在约束为内在激励,激励双方进行效益节水和优化配置,解决农业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节水 水价 水权 激励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T_0计算公式的设定条件和重要影响因子的实验率定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苏春宏 陈亚新 +1 位作者 张富仓 梁鸿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6-21,共6页
对ET0计算公式设定条件和重要影响因子的实验率定研究:揭示了Penman-Motheith(PM)等公式定义中叶面冠层阻力、反射率及Angstrom公式中的a、b值不是定值,而是一个随作物生长变值,并建议将变化的叶面冠层阻力、反射率及季节a、b值代入计... 对ET0计算公式设定条件和重要影响因子的实验率定研究:揭示了Penman-Motheith(PM)等公式定义中叶面冠层阻力、反射率及Angstrom公式中的a、b值不是定值,而是一个随作物生长变值,并建议将变化的叶面冠层阻力、反射率及季节a、b值代入计算公式,可得到更加切合实际的ET0值;鉴于参考作物有两种:牧草和紫花苜蓿,不同的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计算公式对应着不同的参考作物,求得两种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的转换系数Kr可进行不同参考作物间的转换计算;揭露了参考作物(苜蓿)冠层光合有效辐射(PAR)及冠层顶部光合有效辐射(PARCAN)在一定程度上影响ET0值,气孔导度和物质积累等生理、生化作用也与ET0的变化过程十分相关;并对ET0标准ASCE-PM、PM、MP公式中主要气象输入因子对ET0、ETa、ETr值的潜在支配作用进行了研究。有助于ET0学科中重要问题的引领研究及精确估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T0计算公式 设定条件 影响因子 实验 率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北荒漠绿洲区隔沟交替灌溉对棉花生长及产量与经济效益的影响 被引量:8
7
作者 王振昌 杜太生 杨磊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4-89,共6页
2006-2007连续两年在石羊河流域下游民勤县干旱荒漠绿洲区大田试验覆膜条件下隔沟交替灌溉(AFI)和常规沟灌(CFI)对棉花生长、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隔沟交替灌溉方式对棉花株高的生长起到了抑制作用,且结铃率高于常规沟... 2006-2007连续两年在石羊河流域下游民勤县干旱荒漠绿洲区大田试验覆膜条件下隔沟交替灌溉(AFI)和常规沟灌(CFI)对棉花生长、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隔沟交替灌溉方式对棉花株高的生长起到了抑制作用,且结铃率高于常规沟灌处理;在次灌水定额为当地畦灌水平的50%左右时隔沟交替灌溉与常规沟灌处理相比,能够提高棉花的产量和霜前花比例,增加经济效益。在荒漠绿洲区隔沟交替灌溉是一种有效的灌溉方式,可以实现节水优质高效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沟交替灌溉 产量 经济效益 霜前花比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北地区夏玉米不同生育期蒸发蒸腾量模拟模型适用性评价 被引量:7
8
作者 肖璐 崔宁博 +6 位作者 赵璐 蔡焕杰 胡笑涛 张念 张福娟 虎海波 杨德文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02期20-29,共10页
【目的】蒸发蒸腾量(ET)是农业生产的主要参数,ET的准确估算对农田精准用水管理和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利用2012—2013年夏玉米作物指数与气象因子,采用基于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ET0)经验模型(Schendel、Hargreaves-... 【目的】蒸发蒸腾量(ET)是农业生产的主要参数,ET的准确估算对农田精准用水管理和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利用2012—2013年夏玉米作物指数与气象因子,采用基于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ET0)经验模型(Schendel、Hargreaves-M4(H-M4))的单作物系数法、单源模型(Priestley-Taylor(P-T))和双源模型(Shuttleworth-Wallace、Two-Patch)对作物蒸发蒸腾量进行模拟,并对比分析各估算模型模拟情况。【结果】基于不同生育期实测和平衡蒸发蒸腾量均值的比值修正P-T模型经验系数?,P-T修正模型对夏玉米全生育期ET模拟值与大型称质量式蒸渗仪实测值拟合的平均绝对误差(MAE)、决定系数(R2)、平均相对误差(MRE)、相对均方根误差(Relative root mean-squared error,RRMSE)和整体评价指标(GPI)排名分别为0.9775 mm/d、0.5689、0.8434、0.4504和1,苗期分别为0.9592 mm/d、0.3320、0.4784、0.4811和3,拔节抽雄期分别为1.0388 mm/d、0.5078、0.5517、0.4290和1,成熟期分别为0.5481 mm/d、0.7746、0.9158、0.4239、0.6921和1;H-M4模型对灌浆期ET模拟MAE、R2、MRE、RRMSE和GPI排名分别为1.3443 mm/d、0.7279、2.2983、0.4910和1。模拟结果均达到极显著(P<0.01,P代表显著性水平)。【结论】P-T和基于单作物系数法的H-M4均具有输入较少参数获取较精确ET估算值的优势,因此P-T可作为全生育期及苗期、拔节抽雄期和成熟期蒸发蒸腾量最优模拟模型,H-M4可作为灌浆期蒸发蒸腾量最优模拟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发蒸腾量 中国西北地区 夏玉米 蒸发蒸腾量模拟模型 大型称质量式蒸渗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高原路面雨水的农业资源化利用技术 被引量:4
9
作者 杨启良 张富仓 刘小刚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34-140,共7页
通过对黄土高原水资源现状分析,提出了采用消能淤泥坑,通过直接、间接将路面雨水引入农田“土壤水库”或时空可调节的自压式集流水窖等贮水设备中,并采用一定的耕作农艺措施将路面雨水利用到农田中的方法和技术。多年的甘肃定西试验和... 通过对黄土高原水资源现状分析,提出了采用消能淤泥坑,通过直接、间接将路面雨水引入农田“土壤水库”或时空可调节的自压式集流水窖等贮水设备中,并采用一定的耕作农艺措施将路面雨水利用到农田中的方法和技术。多年的甘肃定西试验和实践表明,使用这种技术不仅提高了天然降水的利用效率,而且简单易行,是黄土高原地区农业雨水资源利用的一个有效途径,同时该技术具有防止水土流失和改善旱区农业生态环境的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路面雨水利用 农业资源化 淤泥坑 自压式蓄水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北旱区苹果树茎干直径变化规律及其对环境因素的响应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康敏 杜太生 刘春伟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4-7,共4页
以西北旱区苹果树为试验材料,利用植物生理环境监控系统对果树茎干直径变化及太阳辐射,大气温度,相对湿度,风速等环境因素进行了连续同步监测,对果树茎干直径昼夜变化、不同天气条件下的直径日变化及不同生长阶段茎干直径与环境因素的... 以西北旱区苹果树为试验材料,利用植物生理环境监控系统对果树茎干直径变化及太阳辐射,大气温度,相对湿度,风速等环境因素进行了连续同步监测,对果树茎干直径昼夜变化、不同天气条件下的直径日变化及不同生长阶段茎干直径与环境因素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苹果树茎干直径变化日过程呈现出明显的昼夜变化规律,茎干直径白天收缩,傍晚、夜间复原或膨胀;不同天气条件下,茎干直径收缩幅度有明显差异,晴天茎干直径日最大收缩量最大,阴雨天最小;果树生长过程中,茎干直径变化主要受太阳辐射与空气水汽压差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树 茎干直径变化 气象因子 环境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羊河流域水资源利用与节水农业发展模式的战略思考 被引量:49
11
作者 康绍忠 粟晓玲 +2 位作者 沈清林 石培泽 杨秀英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04年第4期1-8,共8页
石羊河流域是甘肃省河西内陆河流域中人口最多、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最高、用水矛盾最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最严重、水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制约性最强的地区。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水资源已严重超载。本文分析了石羊河流域水资源... 石羊河流域是甘肃省河西内陆河流域中人口最多、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最高、用水矛盾最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最严重、水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制约性最强的地区。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水资源已严重超载。本文分析了石羊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突出问题,重点讨论了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战略措施,即围绕"一个中心"、抓住"两个关键"、把握"三大环节"、构建"四大保障"、实施"五大转变"、建设"六大工程";最后提出了流域节水生态农业发展的"五种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生态用水 农业节水 水环境 综合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D变化环境下农业水资源供需平衡模拟 被引量:7
12
作者 粟晓玲 谢娟 周正弘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85-291,共7页
为了探讨变化环境对农业水资源供需平衡的影响,运用系统动力学软件Vensim-Dss建立了农业水资源供需平衡的系统动力学模型,综合考虑社会经济发展和气候变化情景,仿真模拟了变化环境下农业供、需水量及缺水量的变化情况.石羊河流域模拟结... 为了探讨变化环境对农业水资源供需平衡的影响,运用系统动力学软件Vensim-Dss建立了农业水资源供需平衡的系统动力学模型,综合考虑社会经济发展和气候变化情景,仿真模拟了变化环境下农业供、需水量及缺水量的变化情况.石羊河流域模拟结果表明:未来农业供水量和需水量受气候变化的影响程度不同,但2033年以后,农业供水量在不同气候变化情景下的变化趋势相同;不同行政区农业水资源系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存在明显差异,金昌市A2气候情境缺水率大于B2情景,在2029年、2038年缺水率分别达到32.0%,28.6%,B2情境下,2021年开始出现轻度缺水,中度缺水年仅出现在2023年和2039年,缺水率分别为30.7%,30.5%;武威市A2气候情境下缺水率小于B2情景,仅2038年为中度缺水,缺水率为24.9%,B2气候情景中度缺水年较多,2023年缺水率最大,达到33.2%.研究结果可以对变化环境下区域用水规划和农业发展规划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动力学模型 变化环境 农业水资源 供需平衡 石羊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晋西北黄土高原地区径流变化特征及动因分析——以昕水河流域为例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建兴 马孝义 +1 位作者 屈金娜 贾运刚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5,共5页
选取晋西北昕水河大宁水文站1956~2000年的径流资料,应用多种数值分析方法对其径流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同时分析径流变化动因,初步估算了人类活动对径流的影响。结果表明:流域径流年内分配不均,集中程度高;年际变化大,丰水历时短,... 选取晋西北昕水河大宁水文站1956~2000年的径流资料,应用多种数值分析方法对其径流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同时分析径流变化动因,初步估算了人类活动对径流的影响。结果表明:流域径流年内分配不均,集中程度高;年际变化大,丰水历时短,枯水历时很长;存在一个5~6年左右的变化周期;流域年径流量下降趋势及变异显著;相对于气温升高及降水量变化,人类活动引起下垫面变化是径流量减少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流量 变化特征 动因分析 黄土高原 昕水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T_0计算公式在我国半干旱区的实验率定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苏春宏 陈亚新 +1 位作者 张富仓 李志军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1期91-95,共5页
通过对我国半干旱区(杨凌)参考作物(修剪苜蓿)ET0值的实验率定研究,揭示了在杨凌半干旱气候区,以天(旬、侯)为时间计算尺度时,实测ET苜蓿值与9种ET0计算公式的计算值比较结果。ASCE推荐的标准ASCE-Penman-Motheith(标准ASCE-PM)及Penman... 通过对我国半干旱区(杨凌)参考作物(修剪苜蓿)ET0值的实验率定研究,揭示了在杨凌半干旱气候区,以天(旬、侯)为时间计算尺度时,实测ET苜蓿值与9种ET0计算公式的计算值比较结果。ASCE推荐的标准ASCE-Penman-Motheith(标准ASCE-PM)及Penman-Motheith(PM)公式计算ET0值与实测ET苜蓿值比较接近,再者是Priestley-Taylor和修正Penman(MP)公式,其它公式的适宜条件较差一些;以小时为时间计算尺度,若是晴天,标准ASCE-PM公式计算值比PM公式计算值更接近实测ET苜蓿值;若是昙天,PM公式计算值比标准ASCE-PM公式更接近实测ET苜蓿值;若是阴天,标准ASCE-PM、PM公式计算值与实测值相差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T0计算公式 半干旱地区 实验 率定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羊河流域水资源合理配置及节水生态农业理论与技术集成研究的总体框架 被引量:32
15
作者 康绍忠 粟晓玲 +2 位作者 杨秀英 沈清林 石培泽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05年第1期1-9,共9页
石羊河流域水资源配置及节水生态农业理论与技术的集成研究对推动农业与生态节水领域的科技创新和学科发展以及内陆河流域水资源持续利用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在系统总结石羊河流域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作者... 石羊河流域水资源配置及节水生态农业理论与技术的集成研究对推动农业与生态节水领域的科技创新和学科发展以及内陆河流域水资源持续利用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在系统总结石羊河流域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作者目前正在开展的研究工作,提出了该流域水资源与节水综合集成研究的总体目标,从应用基础理论研究、应用技术开发以及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三个层面论述了石羊河流域水资源合理配置及节水生态农业理论与技术综合集成研究的总体框架,阐述了具体研究内容和方法,并指出了研究中的关键技术难点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配置 节水生态农业 应用基础理论 关键技术 集成示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冷冻-微波法的污水净化试验研究
16
作者 吴雷 张博 +3 位作者 栗现文 胡亚鲜 王瑞琪 陈俊英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共7页
为探究冷冻-微波法净化污水水质效果,研究设计室内污水冻结成冰,结合微波快速解冻,按T1~T5时间段收集融出水试验。结果表明:(1)17 min的微波解冻可取代传统14.5 h的污水冰解冻。(2)T1+T2的微波处理,去除污水中59.18%和64.57%以上的理化... 为探究冷冻-微波法净化污水水质效果,研究设计室内污水冻结成冰,结合微波快速解冻,按T1~T5时间段收集融出水试验。结果表明:(1)17 min的微波解冻可取代传统14.5 h的污水冰解冻。(2)T1+T2的微波处理,去除污水中59.18%和64.57%以上的理化指标含量和离子含量,同时色度、浑浊度、絮状沉淀也显著减少。(3)微波解冻17 min后的水产品中,TDS与总硬度浓度比最大仅0.16,总碱度、HPO_(3)、PO_(4)^(3-)、COD_(Mn)、SiO_(2)、H_2SiO_(3)的浓度在0.20~0.41之间;K^(+)、Na^(+)、Ca^(2+)、Mg^(2+)、Cl^(-)、SO_(4)^(2-)、HCO_(3)^(-)-、NO_(3)^(-)浓度比仅在0.05~0.20之间;As的浓度接近0。(4)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冷冻-微波法净化TDS及总阴离子净化效果最好,主成分综合得分Y分别为4.55和3.65。总体而言,结合冻融过程与微波快速解冻,可快速、高效地实现污水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 污水净化 冻融 浓度比 去除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组合模型的石羊河流域农业用水量预测 被引量:3
17
作者 赵永刚 曹红霞 魏新光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9-101,共3页
为了提高农业用水量模型的精度,以1997—2004年农业用水量数据为依据,建立了石羊河流域农业用水量的灰色GM(1,1)预测模型、三次指数平滑预测模型以及组合模型,并用2005—2007年的农业用水量数据进行检验。结果表明:组合模型的平均误差仅... 为了提高农业用水量模型的精度,以1997—2004年农业用水量数据为依据,建立了石羊河流域农业用水量的灰色GM(1,1)预测模型、三次指数平滑预测模型以及组合模型,并用2005—2007年的农业用水量数据进行检验。结果表明:组合模型的平均误差仅为0.27%,而单一的灰色GM(1,1)预测模型和三次指数平滑预测模型的平均误差分别为1.50%和0.54%。采用组合预测模型,对石羊河流域2008—2010年的农业用水量进行预测,结果分别为23.552亿、23.639亿、23.738亿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M(1 1)模型 三次指数平滑预测 组合模型 农业用水量 石羊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斥水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及拟合模型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畅 陈俊英 +2 位作者 蔡耀辉 李志军 Leionid Gillerman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45-48,共4页
为了研究斥水土壤的持水能力,选用以色列3类土质、2个斥水程度的6种斥水土壤,采用离心机法测定其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应用RETC软件中的VG、BC、DP和LND模型进行拟合,并对拟合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斥水土壤的土壤水分特征曲线与亲水土... 为了研究斥水土壤的持水能力,选用以色列3类土质、2个斥水程度的6种斥水土壤,采用离心机法测定其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应用RETC软件中的VG、BC、DP和LND模型进行拟合,并对拟合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斥水土壤的土壤水分特征曲线与亲水土壤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同一种类型的土壤,在同一吸力条件下,土壤斥水程度等级越高,含水率越小,保水能力越低。从模拟效果来看,对于斥水黏土和壤土,VG、BC和DP模型的拟合值和实测值均呈极显著相关关系,而LND模型不适用;对于砂土,VG、BC、LND和DP模型拟合值和实测值均为极显著相关关系。因此对于斥水砂土推荐使用LND和DP模型;对于黏土和壤土,VG、BC和DP模型拟合效果差异不大,均可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斥水 土壤 含水率 水分特征曲线 模型 RETC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北地区地下水干旱时空演变趋势及对气象干旱的动态响应 被引量:37
19
作者 粟晓玲 褚江东 +2 位作者 张特 姜田亮 王冠智 《水资源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4-42,共9页
为分析西北地区地下水干旱时空演变趋势及对气象干旱的动态响应,利用GRACE和GLDAS数据定量评估地下水储量变化,构建地下水干旱指数GRACE-GDI分析地下水干旱的时空演变特征,并利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了地下水干旱对气象干旱的动态响应... 为分析西北地区地下水干旱时空演变趋势及对气象干旱的动态响应,利用GRACE和GLDAS数据定量评估地下水储量变化,构建地下水干旱指数GRACE-GDI分析地下水干旱的时空演变特征,并利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了地下水干旱对气象干旱的动态响应关系。结果表明:西北地区地下水储量总体上以0.25 cm/a的速率枯竭;河西走廊、六盘山区、青海南部地下水干旱发生频率较高,陕南地区、柴达木盆地地下水干旱发生频率较低,西北地区多年平均地下水干旱面积比例为29.0%;地下水干旱与气象干旱的响应关系存在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其中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的区域占59.3%,且由于气候变暖和植被改善,在准噶尔盆地、吐鲁番盆地、青海湖流域、阿尔泰山等地区响应程度增加;干旱响应时间主要为1~6月和19~24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干旱 气象干旱 动态响应 GRACE数据 演变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20
作者 粟晓玲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7,34,共8页
【目的】变化环境下我国水资源供需矛盾加剧,农业是我国主要用水部门,农业水资源优化配置是缓解缺水、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的有效途径。【方法】基于农业水资源的概念和优化配置内容,对作物灌溉制度优化、灌区种植结构与空间布局优化、... 【目的】变化环境下我国水资源供需矛盾加剧,农业是我国主要用水部门,农业水资源优化配置是缓解缺水、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的有效途径。【方法】基于农业水资源的概念和优化配置内容,对作物灌溉制度优化、灌区种植结构与空间布局优化、灌区多水源联合调控、区域农业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与优化配置、水-粮食-能源协同优化以及优化配置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综述。【结论】指出了农业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存在的问题与挑战,提出进一步对考虑气候变化、虚拟水贸易和水碳足迹的种植结构优化、基于二元水循环转化模拟的灌区多水源优化调控、水-粮食-能源-生态协同优化以及灌区适宜生态结构与耕地规模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水资源 种植结构 空间布局 耕地规模 水-粮食-能源-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