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工科背景下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理念的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混合教学模式在物理化学实验课程中的构建与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刘国清 高利红 +2 位作者 郑国芳 许青青 赵颖俊 《应用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6-263,共8页
在新工科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本文以物理化学实验课程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理念(Outcomes-based education,OBE)的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SPOC)混合教学模式的应用。针对传统物理化学实验教学... 在新工科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本文以物理化学实验课程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理念(Outcomes-based education,OBE)的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SPOC)混合教学模式的应用。针对传统物理化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通过线上教学资源的建设、在线学习平台的搭建、考核评价体系的设计等方面构建了基于OBE理念的SPOC混合教学框架体系,实现了“线上自学+线下操作、课前预习+课中实操+课后总结”的立体化教学,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学习成果为导向和持续改进为重点”的OBE教学理念。实践结果表明,这种创新教学模式对于学生的理论知识、实践操作和自主学习、团队协作和科研创新等各方面综合素质的有效提升具有重要作用,对推动传统工科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对其他应用型本科高校在新工科建设中进行实验课程教学改革亦具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物理化学实验 成果导向教育理念 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 混合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吡咯材料导电性的量化计算及实验研究
2
作者 钟飞 许青青 叶亚萍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0-174,共5页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对吡咯(Py)和聚吡咯分子(PPy)进行全优化,并在b31yp/6-31g(d)水平上计算了Py和PPy分子中氮原子的电荷密度、最高占据分子轨道(HOMO)能量、最低空轨道(LUMO)能量和能带隙(ΔE)。从理论角度探究了Py和PPy分子结构与导电...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对吡咯(Py)和聚吡咯分子(PPy)进行全优化,并在b31yp/6-31g(d)水平上计算了Py和PPy分子中氮原子的电荷密度、最高占据分子轨道(HOMO)能量、最低空轨道(LUMO)能量和能带隙(ΔE)。从理论角度探究了Py和PPy分子结构与导电性的关系。在理论分析预测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氧化剂和掺杂剂及其在实验中适宜的用量,采用化学氧化法制备不同反应温度下的PPy,探讨了反应温度对PPy聚合度及其导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Py的聚合度越大,其导电性就越好;低温有利于制备聚合度较高和电导率较好的PP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吡咯 密度泛函理论 化学氧化聚合法 导电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甾醇酯的化学合成及其分离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3
作者 许青青 金文彬 +2 位作者 苏宝根 杨亦文 任其龙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20-128,共9页
植物甾醇具有降低血清胆固醇、独特的消炎、退热及抗肿瘤等功能,但其不溶于水,脂溶性也相当有限的缺点限制了其应用前景。酯化后的植物甾醇酯不仅大大改善了植物甾醇的脂溶性,而且抑制人体对胆固醇的吸收作用优于植物甾醇。植物甾醇酯... 植物甾醇具有降低血清胆固醇、独特的消炎、退热及抗肿瘤等功能,但其不溶于水,脂溶性也相当有限的缺点限制了其应用前景。酯化后的植物甾醇酯不仅大大改善了植物甾醇的脂溶性,而且抑制人体对胆固醇的吸收作用优于植物甾醇。植物甾醇酯的合成正成为世界各国竞相研究的热点。目前,已报道的制备方法主要有化学合成法、脂肪酶催化法和超临界生物酶法。后两者均采用酶做催化剂,由于酶的生产成本高,且酶法生产率低限制了其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因此化学合成法仍然是植物甾醇酯商业化生产的主要方法和研究重点。本文以此为重点,综述了近年来植物甾醇酯的化学合成及其分离纯化技术的研究概况和最新进展,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甾醇 植物甾醇酯 化学合成 分离纯化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氨排放的畜禽养殖大气环境承载力估算 被引量:1
4
作者 楚天舒 贺雪妮 +5 位作者 张海星 赵智强 邓仕婕 孙嘉棋 张起赫 汤树生 《生态毒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0-197,共8页
为解决大气氨污染防控与畜禽养殖业发展的矛盾,本研究以京津冀地区的种养生产系统为研究对象,构建畜禽养殖大气环境承载力的估算方法,核算了该地区种养业氨排放强度;在设定大气氨减排目标的基础上,运用情景分析法评估了该地区畜禽养殖... 为解决大气氨污染防控与畜禽养殖业发展的矛盾,本研究以京津冀地区的种养生产系统为研究对象,构建畜禽养殖大气环境承载力的估算方法,核算了该地区种养业氨排放强度;在设定大气氨减排目标的基础上,运用情景分析法评估了该地区畜禽养殖增量。结果表明:(1)2011—2020年期间,京津冀地区种养业氨排放强度呈现“增长—下降—增长”趋势,2021年达到了33.8 kg·hm^(-2),其中粪便管理和粪肥施用的氨排放分别占总排放的50.4%和42.9%。(2)在“技术换取养殖量”情景中,通过使用低蛋白饲料配方等技术降低粪肥氮质量分数,京津冀地区的畜禽养殖增量达到1726.9~6907.5万头猪当量;通过应用肥水注射等技术降低粪肥排放系数,畜禽养殖增量为793.6~3174.4万头猪当量。在综合运用6类技术以实现氨减排达标的情景中,当氨减排达5.0%时,该地区畜禽养殖增量高达3141.5万头猪当量。研究表明,随着种养业氨减排技术的推广实施,京津冀地区的畜禽养殖业将展现出良好的发展潜力。本研究可为区域种养结合与大气氨污染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排放 大气环境承载力 减排技术 畜禽养殖 京津冀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TiC层表面H_2的化学吸附与物理吸附(英文) 被引量:6
5
作者 杨建辉 计嘉琳 +1 位作者 李林 韦世豪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821-1826,共6页
第一性原理计算研究发现由于二维TiC单原子层具有高的比表面积与大量的暴露在表面的Ti原子,其是一种非常有潜力的储氢材料.计算结果显示H2可以在二维TiC单原子层表面进行物理吸附与化学吸附.其中化学吸附能为每个氢分子0.36 eV,物理吸... 第一性原理计算研究发现由于二维TiC单原子层具有高的比表面积与大量的暴露在表面的Ti原子,其是一种非常有潜力的储氢材料.计算结果显示H2可以在二维TiC单原子层表面进行物理吸附与化学吸附.其中化学吸附能为每个氢分子0.36 eV,物理吸附能是每个氢分子0.09 eV.覆盖度为1和1/4层(ML)时,H2分子在二维TiC单原子层表面的离解势垒分别为1.12和0.33 eV.因此,除了物理吸附与化学吸附,TiC表面还存在H单原子吸附.最大的H2储存率可以达到7.69%(质量分数).其中,离解的H原子、化学吸附的H2、物理吸附的H2的储存率分别为1.54%、3.07%、3.07%.符合Kubas吸附特征的储存率为3.07%.化学吸附能随覆盖度的变化非常小,这有利于H2分子的吸附与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氢 第一性原理 过渡金属化合物 二维材料 碳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藻菌共生体系的生长因子优化构建
6
作者 熊俊 程海翔 +1 位作者 王婧 田光明 《环境污染与防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3-70,I0004,共9页
为探究以栅藻(Desmodesmus sp.CHX1)为藻种的藻菌共生体系的构建过程,通过因子优化的方法,探明了栅藻生长代谢适宜的氮源、碳源、pH和温度条件,分析了在最佳的生长因子组合下,废水原生微生物种群对栅藻接种的响应情况,并确定优势菌群,... 为探究以栅藻(Desmodesmus sp.CHX1)为藻种的藻菌共生体系的构建过程,通过因子优化的方法,探明了栅藻生长代谢适宜的氮源、碳源、pH和温度条件,分析了在最佳的生长因子组合下,废水原生微生物种群对栅藻接种的响应情况,并确定优势菌群,在优化条件下实现高效藻菌共生体系的构建。结果表明:促进栅藻生长和污染物降解的最佳组合为RS-6,即氨氮质量浓度为150 mg/L,葡萄糖和NaHCO_(3)的碳质量比为7∶3,温度为25℃,初始pH为6。此时总氮去除率为65.4%,总磷去除率为75.6%,氨氮去除率为80.8%,硝态氮去除率为71.6%,总叶绿素质量浓度达18.88 mg/L。栅藻的接种使废水微生物群落的物种丰富度迅速下降,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与栅藻共生的优势菌为施氏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tutzer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栅藻 条件优化 藻菌共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技术分析孤独症儿童粗大动作任务的脑功能活动特征
7
作者 宗文浩 梁岐 +5 位作者 杨诗语 王凤娇 卫蒙招 雷宏 董贵俊 李可峰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146-2162,共17页
目的通过与典型发育(typically developing,TD)儿童进行对比,基于功能性近红外光谱(functional 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fNIRS)脑成像技术探究孤独症(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伴运动功能障碍(motor dysfunctions,MDs)儿童粗... 目的通过与典型发育(typically developing,TD)儿童进行对比,基于功能性近红外光谱(functional 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fNIRS)脑成像技术探究孤独症(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伴运动功能障碍(motor dysfunctions,MDs)儿童粗大动作任务脑功能活动特征,为进一步揭示ASD儿童MDs发生机制及从中枢角度设计靶向性干预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招募48名伴有MDs的ASD儿童纳入ASD组,40名TD儿童纳入TD组。利用fNIRS设备采集单手投袋和踮脚走路状态下皮层运动相关脑区血氧变化信息,分析两组儿童脑激活与功能连接差异。结果与TD组相比,ASD组在物体操控性动作(单手投袋)任务中,脑激活方面表现出左侧感觉运动皮层(sensorimotor cortex,SMC)和右侧次级视觉皮层(secondary visual cortex,V2)脑区激活程度均显著降低(P<0.05),而右侧前运动皮层和辅助运动皮层(pre-motor and supplementary motor cortex,PMC&SMA)脑区激活程度显著升高(P<0.01),且表现为双侧脑区活动,脑功能连接方面表现出连接强度显著降低(P<0.05)且主要与背外侧前额叶皮层(dorsolateral prefrontal cortex,DLPFC)和V2相关联。ASD组在身体稳定性动作(踮脚走路)任务中,脑激活方面表现出DLPFC、SMC和PMC&SMA等运动相关脑区激活程度均显著升高(P<0.05),且表现为双侧脑区活动,脑功能连接方面表现出连接强度显著降低(P<0.05)且主要与PMC&SMA和V2相关联。结论ASD儿童在物体操控性和身体稳定性动作任务中表现出不同于同龄TD儿童的脑功能活动异常特征,反映了局部脑区代偿性激活不足或过度以及跨脑区整合能力受损,这为进一步揭示其MDs发生机制并从中枢角度设计针对性的干预方案提供了理论和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症 运动功能障碍 粗大动作技能 脑功能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气相色谱/质谱-化学计量学分辨法分析川芎挥发性成分 被引量:3
8
作者 潘向军 王玉林 +2 位作者 黄兰芳 贺云彪 谢显珍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4-58,共5页
采用加速溶剂萃取法提取挥发性成分,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分析,并借助化学计量学分辨方法,对川芎的挥发性成分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通过采用子窗口因子分析法对重叠色谱峰进行分辨,从而获得每一组分的纯色谱和质谱。依靠每一组分纯... 采用加速溶剂萃取法提取挥发性成分,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分析,并借助化学计量学分辨方法,对川芎的挥发性成分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通过采用子窗口因子分析法对重叠色谱峰进行分辨,从而获得每一组分的纯色谱和质谱。依靠每一组分纯质谱在NIST质谱库进行相似性检索而定性分析,用总体积积分法进行定量分析。在川芎挥发油中共分辨出67个色谱峰,通过质谱库检索得到其中56个组分的定性定量结果,占总含量的87.67%。该方法增加了可鉴定化合物的数目,提高了定性的准确度,能用于川芎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溶剂萃取法 气相色谱-质谱 子窗口因子分析法 挥发性成分 川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细聚四氟乙烯微粉改性聚甲醛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7
9
作者 董振强 杜钦青 +4 位作者 郑豪 姚宏兵 张晟 吕亮 何明平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56-160,共5页
利用聚四氟乙烯(PTFE)的耐磨性与自润滑性能,采用超细PTFE微粉与聚甲醛(POM)制备PTFE-POM耐磨复合材料,研究了PTFE微粉的含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加工流动性能、耐磨性能的影响,并通过扫描电镜测试分析了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结果表明... 利用聚四氟乙烯(PTFE)的耐磨性与自润滑性能,采用超细PTFE微粉与聚甲醛(POM)制备PTFE-POM耐磨复合材料,研究了PTFE微粉的含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加工流动性能、耐磨性能的影响,并通过扫描电镜测试分析了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结果表明,随着复合材料PTFE含量的增加,其力学性能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但加工流动性和耐磨性能均有显著的提升。扫描电镜测试结果表明,PTFE微粉与POM部分相容,导致其力学性能较纯POM下降;由于PTFE微粉的隔离效应,使得复合材料加工流动性能显著改善;由于注塑成型过程中PTFE部分向材料表面迁移,使得复合材料耐磨性能得到显著提高。所制备的PTFE-POM复合材料其成本与杜邦已商品化的AF500相当,但性能尤其是耐磨性显著优于AF500,可代替AF500作为工程塑料耐磨结构件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四氟乙烯微粉 聚甲醛 复合材料 耐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细PTFE微粉改性PC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被引量:4
10
作者 董振强 杨雪 +3 位作者 沈香香 廖慧敏 何明平 吕亮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5-48,共4页
PC是一种重要的工程塑料,但其耐磨性较差,制约了其应用。利用PTEE的自润滑性与耐磨性能,采用超细PTFE微粉蜡与PC通过共混制备了高耐磨聚西氟乙烯-聚破酸酯(PTFE-PC)复合材料,并进一步研究了PTFE微粉对PC力学性能、加工流动性、热稳定性... PC是一种重要的工程塑料,但其耐磨性较差,制约了其应用。利用PTEE的自润滑性与耐磨性能,采用超细PTFE微粉蜡与PC通过共混制备了高耐磨聚西氟乙烯-聚破酸酯(PTFE-PC)复合材料,并进一步研究了PTFE微粉对PC力学性能、加工流动性、热稳定性和滑动磨耗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PTFE微粉含量的提高,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及熔体流动速率均呈现下降趋势。热分解温度明显提高,耐磨性能也明显提升。SEM测试结果表明,PTFE微粉与PC在微观上呈现部分相容,导致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加工流动性明显下降注射成型过程中,PTFE微粉向样条表面迁移,使复合材料的耐滑动磨耗性能显著提升。结果表明,当PTFE微粉蜡含量为10%时,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最佳。改性PC有助于扩展PC的应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FE微粉 聚碳酸酯 复合材料 耐磨性能 工程塑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4+掺杂ZnO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国清 金懿 +2 位作者 吕延文 洪辉泉 李贞攸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93-98,共6页
采用水热法通过构建具有MOFs结构的Ce^4+掺杂沸石咪唑酯骨架材料ZIF-8前驱体,再高温热解制备了Ce/ZnO光催化纳米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能谱(EDS)、比表面积测定(BET)对样品结构进行表征.以罗丹明B(RhB)染料为目标降... 采用水热法通过构建具有MOFs结构的Ce^4+掺杂沸石咪唑酯骨架材料ZIF-8前驱体,再高温热解制备了Ce/ZnO光催化纳米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能谱(EDS)、比表面积测定(BET)对样品结构进行表征.以罗丹明B(RhB)染料为目标降解物,考察了不同的Ce掺杂量及煅烧温度对Ce/ZnO的结构形貌和光催化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适量Ce掺杂后,Ce/ZnO粒径均一性与分散性更好,且颗粒更小,比表面积增大,可显著提高其光催化活性和光催化稳定性,煅烧温度过高会出现烧结现象促使光催化性能降低.Ce掺杂量为2%(质量分数),煅烧温度为600℃条件下制得的Ce/ZnO光催化性能最佳,对RhB光照降解1h后降解率超过99%,4次循环催化后降解率仍达97.8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掺杂 ZNO 光催化 罗丹明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PLS-GRA的造纸干燥过程能耗非优原因追溯模型 被引量:8
12
作者 戴景波 陈晓彬 +5 位作者 方子言 郑启富 张垚 张敏 董云渊 廖建明 《中国造纸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1-99,共9页
本研究建立了一种结合T-PLS(全潜结构投影)和GRA(灰色关联度分析)的造纸干燥过程能耗非优原因追溯模型。该模型首先基于机理知识和方差特性,去除造纸干燥过程生产数据中的非核心特征变量,并通过3σ原则和箱形图剔除异常值;然后使用施胶... 本研究建立了一种结合T-PLS(全潜结构投影)和GRA(灰色关联度分析)的造纸干燥过程能耗非优原因追溯模型。该模型首先基于机理知识和方差特性,去除造纸干燥过程生产数据中的非核心特征变量,并通过3σ原则和箱形图剔除异常值;然后使用施胶前定量与卷取车速数据,结合K-Means聚类算法,实现不同生产状态的分类;最后针对不同的生产状态,对比T-PLS和PLS建立的经济指标计算模型,选用基于T-PLS-GRA算法,构建造纸干燥过程能效非优原因追溯模型。结合国内某造纸厂实时生产数据对该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基于经济指标判断工业生产状态过程,对非优过程预测精准率为77.7%,可较好地跟踪造纸过程设备运行状态的变化过程;并且能追溯非优状态原因及整个工况下,非优生产状态中最大贡献变量出现频次,为企业改进工艺流程及节能优化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纸干燥过程 能效 非优原因追溯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链甾醇在五种有机溶剂中溶解度的测定、关联及预测 被引量:7
13
作者 许青青 苏宝根 +2 位作者 陈蔚 杨亦文 任其龙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43-448,共6页
实验测定了链甾醇在正己烷、丁酮、正丁醇、DMSO、乙酸等五种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填补溶解度数据空白。采用理想溶液、Apelblat和COSMO-RS模型对链甾醇的溶解度进行了关联和预测,通过平均相对偏差(ARD)评价各模型的关联或预测效果。理... 实验测定了链甾醇在正己烷、丁酮、正丁醇、DMSO、乙酸等五种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填补溶解度数据空白。采用理想溶液、Apelblat和COSMO-RS模型对链甾醇的溶解度进行了关联和预测,通过平均相对偏差(ARD)评价各模型的关联或预测效果。理想溶液和Apelblat模型对实验数据关联的ARD均小于11.0%,但都没有预测新系统溶解度的能力。COSMO-RS预测结果误差大。通过改进,预测时输入一个实验数据,结果预测值与实验值吻合得较好,总的ARD从304.30%降为26.98%。上述结果表明只需一个实验数据的COSMO-RS(ref)可用于链甾醇溶解度的预测,为工业分离纯化过程中的溶剂快速筛选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链甾醇 溶解度 COSMO-RS(ref) COSMO-RS (re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矿尾矿资源化利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4
作者 程海翔 张辉 +1 位作者 徐天有 沈晓莉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A01期192-195,共4页
铜矿开采造成大量尾矿的堆积,在堆积过程中,尾矿不仅占用土地空间,同时还会通过扬尘、渗滤等方式造成大气、地下水的污染,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对铜矿尾矿的有效处理处置显得迫在眉睫。铜矿尾矿内含有丰富的有用成分,表现出明显的... 铜矿开采造成大量尾矿的堆积,在堆积过程中,尾矿不仅占用土地空间,同时还会通过扬尘、渗滤等方式造成大气、地下水的污染,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对铜矿尾矿的有效处理处置显得迫在眉睫。铜矿尾矿内含有丰富的有用成分,表现出明显的资源特征,资源化利用潜力巨大。本文简要概述了目前国内外有关铜矿尾矿资源化利用的主要思路和技术方法,主要介绍了采用浮选、生物浸出等方法对尾矿中有价组分的再选回收和作为水泥、混凝土掺料及生产砖等建材原料的建筑材料利用,同时指出以铜矿尾矿制备高附加值产品,如作为硅源材料的合成原料生产白炭黑等,可以作为铜矿尾矿精细资源化利用的一条新道路而成为值得关注的发展方向,以期为铜矿尾矿的资源化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矿尾矿 资源化利用 有价组分 建筑材料 高附加值产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结合保留指数分析仙鹤草挥发性成分 被引量:5
15
作者 谢显珍 王玉林 +2 位作者 朱丹晖 冯晓亮 黄兰芳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51-654,共4页
提出了一个分析仙鹤草挥发油成分的方法。采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仙鹤草挥发性成分,气相色谱-质谱(GC-MS)结合保留指数双重定性,按峰面积归一化法求出各挥发性成分的相对含量,共检测出67个组分,质谱结合保留指数定性鉴定出48个主要挥发性... 提出了一个分析仙鹤草挥发油成分的方法。采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仙鹤草挥发性成分,气相色谱-质谱(GC-MS)结合保留指数双重定性,按峰面积归一化法求出各挥发性成分的相对含量,共检测出67个组分,质谱结合保留指数定性鉴定出48个主要挥发性成分,占挥发性成分总含量的87.35%;含量较高的组分为雪松醇(17.50%)、α-蒎烯(11.60%)、伽罗木醇(6.29%)、α-萜品醇(4.90%)和乙酸龙脑酯(4.37%)。方法定性结果更为准确,能为进一步研究仙鹤草化学组分和质量控制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质谱 仙鹤草 挥发油 保留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6-二氟苯甲腈的合成及其水解工艺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冯晓亮 吴微 +2 位作者 蒋维斌 朱光跃 赵颖俊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1年第10期1761-1763,共3页
以2,6-二氯苯甲腈为原料,环丁砜为溶剂,采用分段升温法,与高活性无水氟化钾反应,制得2,6-二氟苯甲腈,收率87.6%。2,6-二氟苯甲腈通过控制不同的水解条件,制得2,6-二氟苯甲酰胺(收率89%)和2,6-二氟苯甲酸(收率90.5%)。
关键词 2 6-二氟苯甲腈 2 6-二氟苯甲酰胺 2 6-二氟苯甲酸 水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甾醇和链甾醇在混合溶剂中溶解度的NRTL-SAC和COSMO-RS预测 被引量:2
17
作者 许青青 苏宝根 +2 位作者 陈蔚 杨亦文 任其龙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3505-3513,共9页
使用两个热力学模型NRTL-SAC和COSMO-RS预测胆甾醇和链甾醇在混合溶剂中的溶解度,并以实验数据为计算基准,通过平均相对偏差(ARD)评价模型的预测效果。为填补溶解度数据空白,采用静态法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了298.2K下两种甾醇... 使用两个热力学模型NRTL-SAC和COSMO-RS预测胆甾醇和链甾醇在混合溶剂中的溶解度,并以实验数据为计算基准,通过平均相对偏差(ARD)评价模型的预测效果。为填补溶解度数据空白,采用静态法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了298.2K下两种甾醇分别随混合溶剂组成变化的溶解度。NRTL-SAC对两种甾醇的溶解度预测在满意范围,最大ARD为50.58%。COSMO-RS预测结果非常不理想。通过改进,输入一个298.2K时的实验值预测同一混合溶剂组成下随温度变化的溶解度,结果预测值与实验值吻合得较好,胆甾醇和链甾醇在(正己烷+乙醇)混合溶剂中,总的ARD分别从80.57%和82.30%降为12.77%和21.32%。上述结果表明,只需少量实验数据的NRTL-SAC和只需一个实验数据的COSMO-RS(ref)可用于两种甾醇溶解度的预测,为工业分离纯化过程中的溶剂快速筛选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甾醇 链甾醇 溶解度 NRTL-SAC COSMO-R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Ti2C与Ti3C2表面OH、O、F、Au的吸附活性 被引量:7
18
作者 杨建辉 张绍政 +1 位作者 计嘉琳 韦世豪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69-376,共8页
较高的比表面积与稳定性使得二维Ti_2C与Ti_3C_2结构在贵金属催化剂载体、锂离子电池、储氢材料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研究Ti_2C、Ti_3C_2的表面吸附活性有助于认识其表面特征.第一性原理计算研究显示:Ti_2C与Ti_3C_2对O、OH、F具... 较高的比表面积与稳定性使得二维Ti_2C与Ti_3C_2结构在贵金属催化剂载体、锂离子电池、储氢材料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研究Ti_2C、Ti_3C_2的表面吸附活性有助于认识其表面特征.第一性原理计算研究显示:Ti_2C与Ti_3C_2对O、OH、F具有较强的吸附活性.通过比较Ti2_C、Ti_3C_2、Ti(001)、TiC(001)的表面电子结构,我们发现Ti_2C与Ti_3C_2较强的表面吸附活性来自于表面Ti原子未极化的3d轨道.这使得Ti_2C、Ti_3C_2表面通常覆盖有O、F、OH.吸附了O、OH基团的Ti_2C与Ti_3C_2结构(Ti_2CO_(2-2x)(OH)_(2x)、Ti_3C_2O_(2-2x)(OH)_(2x))对Au原子的吸附能随OH比例的增大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结构 第一性原理:Ti2C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和Zn掺杂铌酸铋的光催化降解性能及其机理 被引量:2
19
作者 许青青 吕亮 +1 位作者 叶冬菊 宋铠权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205-1216,共12页
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了镧和锌掺杂的铌酸铋纳米颗粒,表征了制备样品的微观结构和光催化降解性能。结果表明制备的样品对RhB表现出良好的可见光催化降解活性,且光催化效果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其中,Bi_(0.96)La_(0.04)NbO_4用量为0.15 g时,... 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了镧和锌掺杂的铌酸铋纳米颗粒,表征了制备样品的微观结构和光催化降解性能。结果表明制备的样品对RhB表现出良好的可见光催化降解活性,且光催化效果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其中,Bi_(0.96)La_(0.04)NbO_4用量为0.15 g时,对pH=4、50 m L浓度为5 mg·L-1 RhB溶液的光催化效果最佳。光催化机理研究表明催化剂在可见光照射下产生的电子空穴对Rh B的降解起主要作用。该催化剂的制备方法简单、光催化性能稳定,5次循环后的活性仍大于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铌酸铋 罗丹明B 光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硅单体副产物合成聚醚多元醇阻燃剂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苏国栋 雷宏 +2 位作者 吕延文 施正杭 戴鸯鸯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1-94,共4页
以合成有机硅单体的副产物——甲基三氯硅烷为原料,在甲基异丁基酮(MIBK)水溶液中水解,加热至120℃,在KOH催化下脱水缩聚反应制备聚倍半硅氧烷,并以聚倍半硅氧烷、甘油和水为起始剂,与环氧丙烷作用合成了聚醚多元醇阻燃剂。采用单因素... 以合成有机硅单体的副产物——甲基三氯硅烷为原料,在甲基异丁基酮(MIBK)水溶液中水解,加热至120℃,在KOH催化下脱水缩聚反应制备聚倍半硅氧烷,并以聚倍半硅氧烷、甘油和水为起始剂,与环氧丙烷作用合成了聚醚多元醇阻燃剂。采用单因素法考察了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起始剂物料质量比等因素对聚醚多元醇阻燃剂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反应温度为110℃,催化剂KOH的质量分数为2%,聚倍半硅氧烷、甘油和水的质量比为1.5∶0.25∶1时,聚醚多元醇阻燃剂收率高达88.6%。聚醚多元醇中硅的质量分数为25%时,制得的硬泡聚氨酯保温材料的氧指数可达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醚多元醇 有机硅单体 阻燃剂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