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智时代的精神危机与教育应对 被引量:4
1
作者 王丹华 李海峰 孟宝兴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22,共10页
精神危机是近代哲学一直关注的问题。数智技术的持续革新及其对人的边界突破,使得人的精神界域面临三重危机,即人“超越”世界引发的虚无性危机、技术“超越”人引发的物役性危机、人“抛却”自我引发的主体性危机。根据精神生活的现实... 精神危机是近代哲学一直关注的问题。数智技术的持续革新及其对人的边界突破,使得人的精神界域面临三重危机,即人“超越”世界引发的虚无性危机、技术“超越”人引发的物役性危机、人“抛却”自我引发的主体性危机。根据精神生活的现实本质和数智时代的发展特点,数智时代精神危机的成因主要来源于折叠世界圈养的意义感缺失、算法社会豢养的个性化隐退、数智产品喂养的认知力受损。针对这些问题,教育作为社会系统的重要成分,需能引领新一代人类精神风向,具有足够的洞察精神危机的敏感性,以实践交往活动增进学生生活意义,用数智人文教育重塑学生价值观念,激发求知旨趣以培养学生主体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智时代 数智技术 精神危机 教育应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大学的新使命:教育、科技与人才协同发展 被引量:1
2
作者 左崇良 《山东高等教育》 2024年第5期1-6,89,共7页
现代大学的建立与发展,与科技、人才的发展紧密联系。世界科学中心和人才中心的转移,其本质是高水平大学群的转移。中国关于科技、教育、人才的阐述逐渐清晰,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理念得以升华。教育、科技、人才的“三位一体... 现代大学的建立与发展,与科技、人才的发展紧密联系。世界科学中心和人才中心的转移,其本质是高水平大学群的转移。中国关于科技、教育、人才的阐述逐渐清晰,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理念得以升华。教育、科技、人才的“三位一体”协同发展,是国际竞争的形势要求,也是中国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求。教育、科技、人才,对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而言是战略性支撑,对于现代大学而言是使命和职责。教育、科技、人才三重使命,使得现代大学“轴心机构”地位进一步彰显;教育、科技、人才统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可望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大学 三重使命 教育 科技 人才 协同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前教育本科生融合教育素养的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何淑娟 王彦 张曦 《现代特殊教育》 2024年第6期8-16,共9页
采用《高等院校师范专业本科学生融合教育素养调查问卷》对645名学前教育本科生的融合教育素养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学前教育本科生融合教育素养总体呈中等水平,各维度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融合教育理念与师德、融合教育能力、融合教育知识... 采用《高等院校师范专业本科学生融合教育素养调查问卷》对645名学前教育本科生的融合教育素养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学前教育本科生融合教育素养总体呈中等水平,各维度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融合教育理念与师德、融合教育能力、融合教育知识,融合教育素养在性别、年级、与特殊需要儿童的接触类型三个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基于此,建议优化学前教育本科生融合教育素养培养方案;提升融合教育课程质量;构建多方合作体系,提供多渠道实践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前教育 本科生 融合教育 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师教育协同治理的逻辑框架和行进路向
4
作者 左崇良 《四川教育》 2024年第35期6-8,共3页
基于教师教育的跨界属性和治理逻辑,我国需要转变教师教育范式,构建教师教育协同治理体系。政府、大学、市场、社会和公民共同参与治理,形成多元主体,共同处理教师教育公共事务,实行新的问责管理和服务模式,着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促进... 基于教师教育的跨界属性和治理逻辑,我国需要转变教师教育范式,构建教师教育协同治理体系。政府、大学、市场、社会和公民共同参与治理,形成多元主体,共同处理教师教育公共事务,实行新的问责管理和服务模式,着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教育 协同治理 逻辑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支持服务体系构建——基于目标管理理论的多方协同策略
5
作者 左崇良 隆婷 《继续教育研究》 2025年第3期46-52,共7页
乡村教师处于我国教育发展体系中的弱势位置,乡村教师发展离不开一套强有力的支持服务体系。在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推进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支持服务体系建设成为一项急迫的任务。目标管理理论是一种现代管理理论,广泛应用在公共管理及教... 乡村教师处于我国教育发展体系中的弱势位置,乡村教师发展离不开一套强有力的支持服务体系。在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推进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支持服务体系建设成为一项急迫的任务。目标管理理论是一种现代管理理论,广泛应用在公共管理及教育管理领域,对构建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支持服务体系具有很强的适切性。引入目标管理理论进行乡村教师支持服务体系构建,可从目标设置、目标实施过程、成效评价等方面设计框架。支持服务体系构建需以目标管理为切入点,探索政府、教育行政部门、高校、中小学、社会、乡村教师等多方协同的路径策略,形成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最近发展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教师 教师专业发展 支持服务体系 目标管理 协同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师教育:政策调整与未来展望 被引量:1
6
作者 左崇良 《中国成人教育》 2023年第21期66-70,共5页
教师教育是中小学教育的源头活水,教师教育事关国家未来。振兴师范教育,培养高素质的教师,服务于乡村教育,是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的基本方向。国家和教育部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振兴乡村教育的政策文本,并明确“发展乡村教育,教师是关键”。《... 教师教育是中小学教育的源头活水,教师教育事关国家未来。振兴师范教育,培养高素质的教师,服务于乡村教育,是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的基本方向。国家和教育部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振兴乡村教育的政策文本,并明确“发展乡村教育,教师是关键”。《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要求教师培养院校主动融入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在基础教育研究等方面发挥理论引领和服务支撑作用,帮助乡村学校提升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乡村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提升教育质量、提升学校品质、促进乡村学生发展的根本途径。“十四五”时期,需要进一步落实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调整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策略,建设教师教育实践共同体,构建多方协同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教师专业发展 高师院校 教师教育 政策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需求分析和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提升的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课程设计 被引量:2
7
作者 邓常珠 陈娅 唐添翼 《中小学教师培训》 2023年第6期12-16,共5页
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小学心育)的核心问题为“缺少师资以及相应的课程资源”,即“人与课”的问题。以已完成的课题研究成果“双体系三定制”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模式为基础,依托现行实践课题探索出的“四阶四环”心育能力提升作为具... 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小学心育)的核心问题为“缺少师资以及相应的课程资源”,即“人与课”的问题。以已完成的课题研究成果“双体系三定制”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模式为基础,依托现行实践课题探索出的“四阶四环”心育能力提升作为具体目标,依据OBE教育理念,制定以“导、驱、学、练、展、评、用、指、享”九步实施策略,在课程实施中取得了良好的培训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健康教育 课程资源 课程设计 教师培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惩戒的法律规制与协同治理 被引量:1
8
作者 左建英 左崇良 《教育视界》 2022年第22期5-9,共5页
教育惩戒需要法律规制,规范教育惩戒的范围和程序,保障教育惩戒的合理、规范实施。教育惩戒法律规制的逻辑结构应体现以下特征:逻辑合理性、内容融贯性、程序合法性、规则可接受性。教育惩戒法律规制的主要内容包括教育惩戒权的属性、... 教育惩戒需要法律规制,规范教育惩戒的范围和程序,保障教育惩戒的合理、规范实施。教育惩戒法律规制的逻辑结构应体现以下特征:逻辑合理性、内容融贯性、程序合法性、规则可接受性。教育惩戒法律规制的主要内容包括教育惩戒权的属性、向度和边界。当然,教育惩戒是一个复杂的教育问题,牵连到多方利益,需要学校、政府和社会等多个主体的协同治理,构建科学的教育法律制度体系,合力保障师生权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惩戒 法律规制 教师惩戒权 学生管理 协同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心素养教育的国际经验与本土探索 被引量:1
9
作者 左崇良 祝志敏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23年第11期91-94,共4页
核心素养是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中国教育领域的时代主题。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的差异,世界各国对核心素养的概念界定并不相同;基于自身立场和观察视角的差异,经合组织(OECD)、欧盟(EU)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等三大国际组... 核心素养是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中国教育领域的时代主题。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的差异,世界各国对核心素养的概念界定并不相同;基于自身立场和观察视角的差异,经合组织(OECD)、欧盟(EU)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等三大国际组织的核心素养体系建构也有很大不同。探索核心素养教育的中国之路,需立足中国国情,准确把握中国核心素养的价值定位,探究核心素养的层核关系,探讨核心素养的评价体系,探索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素养 核心素养 公民素养 学生核心素养 比较 借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科技创新教育的路径依赖与范式转换
10
作者 左崇良 《山东高等教育》 2023年第5期1-6,56,F0002,共8页
开展科技创新教育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提高国民素质的迫切需求,是我国新时期高校改革与发展的主流方向。高校在推进科技创新教育的过程中,明显呈现出发展定位“学术化”、教育教学“格式化”、科技创新活动“边缘化”、科技成果转化“低... 开展科技创新教育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提高国民素质的迫切需求,是我国新时期高校改革与发展的主流方向。高校在推进科技创新教育的过程中,明显呈现出发展定位“学术化”、教育教学“格式化”、科技创新活动“边缘化”、科技成果转化“低效化”的路径依赖。实现范式转换,高校需要进行“生态定位”,实行人才梯次培养,当好科技推广“二传手”,并努力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氛围。推进高校科技创新教育,推动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发展,可以更好地服务于科教兴国战略,为高校科技人才和科技资源服务产业创新和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持续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科技创新教育 路径依赖 范式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念和模式: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师教育
11
作者 左崇良 吴云鹏 《中小学教师培训》 2019年第1期1-5,共5页
为了更好地培养年轻一代,世界各国都在进行教师教育领域的改革。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既复杂又多维,在新世纪形成了新理念、新要素和新要求,并与教师教育紧密联系在一起。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新路线沿着三个层面而展开,教师、学校和政府... 为了更好地培养年轻一代,世界各国都在进行教师教育领域的改革。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既复杂又多维,在新世纪形成了新理念、新要素和新要求,并与教师教育紧密联系在一起。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新路线沿着三个层面而展开,教师、学校和政府等三个主体需相互协调、密切配合,才能推动教师教育走向高品质。21世纪教师教育新模式以教师专业发展为核心,从系统的、建构的、合作的模式向多元形式的、研究取向的、配合工作情境的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念 模式 教师教育 国际比较 教师专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惩戒的权责边界与弹性空间
12
作者 左崇良 左建英 《教育视界》 2022年第4期4-7,共4页
我国学校教育中之所以出现"过度惩戒"和"放弃惩戒"并存的局面,原因在于师权与生权、权力与责任、权力与权利之间存在一定的失衡,教育惩戒的"界"与"度"需要进一步明确和设定。学校应以立德树人... 我国学校教育中之所以出现"过度惩戒"和"放弃惩戒"并存的局面,原因在于师权与生权、权力与责任、权力与权利之间存在一定的失衡,教育惩戒的"界"与"度"需要进一步明确和设定。学校应以立德树人为目标,以法治为基础,以政策为导向,平衡教育惩戒的刚性与弹性。教师也要选择合适的惩戒方式,因材施教,确保教育惩戒在恪守法度的同时,能有效传递育人的温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惩戒 权责边界 弹性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审计促进地方教育服务供给公平的实践机制探索
13
作者 王妍力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20年第13期115-116,共2页
教育服务供给公平作为社会公平的重要部分,是地方制定教育服务供给政策的基本要求。针对目前地方教育服务供给的现状、教育审计工作的不足,提出完善教育审计衔接制度、提升教育审计部门监管职能、提升教育审计绩效等建议,以期为地方教... 教育服务供给公平作为社会公平的重要部分,是地方制定教育服务供给政策的基本要求。针对目前地方教育服务供给的现状、教育审计工作的不足,提出完善教育审计衔接制度、提升教育审计部门监管职能、提升教育审计绩效等建议,以期为地方教育服务供给公平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审计 教育服务供给 社会公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剥落视角下逆向层累、单辞只义与逆推顺述的武术史研究法--以官应震《请开将材科疏》流变考为线索
14
作者 蒋德龙 蒋愿望 刘丽萍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3-39,共7页
采用文献考古、历史钩沉与历史人类学等方法,以新发现的古籍材料明万历重臣官应震《请开将材科疏》流变考为线索,与武术史学界运用顾颉刚“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层累说)研究方法互补,提出“迭代地剥落与衍生武术史”(剥落说),形成武... 采用文献考古、历史钩沉与历史人类学等方法,以新发现的古籍材料明万历重臣官应震《请开将材科疏》流变考为线索,与武术史学界运用顾颉刚“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层累说)研究方法互补,提出“迭代地剥落与衍生武术史”(剥落说),形成武术史研究新的方法体系。研究认为剥落说包括3个方面:一是史实随时剥落,历史时期越往后武术史实记录越少,有换代的转述性剥落和改朝的政治性剥落;二是错讹误用与时俱增,历史时期越往后武术史实错讹误用越多;三是史实不时生新,武术史不时以另一种形式生成与更新。剥落说为武术史研究提供一种视角,与层累说相辅相成,形成“逆向层累、单辞只义、逆推顺述”武术史研究方法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术史 层累说 剥落说 《请开将材科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制度优化的策略研究——基于G县的调研
15
作者 左崇良 欧健婷 《教育视界》 2024年第25期34-39,共6页
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改革,目标在于加强县域内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的管理和统筹,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县管校聘”政策实施中存在一些现实困境,教师交流轮岗在于壁垒障碍。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改革要形成科学合理的教师资源配置... 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改革,目标在于加强县域内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的管理和统筹,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县管校聘”政策实施中存在一些现实困境,教师交流轮岗在于壁垒障碍。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改革要形成科学合理的教师资源配置体系和机制,需从以下方面着手:优化教师管理制度,创新教师流动方式;优化多元协同制度,均衡教育资源配置;优化教师激励制度,吸引优秀教师回流;优化财政统筹制度,缩小教师生活落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教师 “县管校聘” 教育公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高师院校通识课程的设置 被引量:4
16
作者 魏书敏 蒋湘祁 《中国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37-139,共3页
我国高师院校通识课程的设置存在着学科领域划分不合理、设置过于随意、课程设置模式僵化、学生自由选择度过小、没有发挥出专业课程的通识教育机能等问题,应从通识课程体系的构建、课程选择自主权的扩大、学校自身特色的凸显、校际协... 我国高师院校通识课程的设置存在着学科领域划分不合理、设置过于随意、课程设置模式僵化、学生自由选择度过小、没有发挥出专业课程的通识教育机能等问题,应从通识课程体系的构建、课程选择自主权的扩大、学校自身特色的凸显、校际协作优势互补等方面着手进行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师 通识课程 设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楚廷学术成就之渊源 被引量:1
17
作者 黎利云 《山东高等教育》 2016年第11期84-92,共9页
张楚廷创造了大量的学术成果,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张楚廷能取得丰硕学术成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与其生活、工作经历有紧密的关系。其主要渊源有:他热爱祖国与祖宗,具有深沉的民族情怀;他钟情于教学与科研,具有深切的教育情感;他追... 张楚廷创造了大量的学术成果,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张楚廷能取得丰硕学术成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与其生活、工作经历有紧密的关系。其主要渊源有:他热爱祖国与祖宗,具有深沉的民族情怀;他钟情于教学与科研,具有深切的教育情感;他追求思想的独特与深刻,具有深厚的哲学情结;他勤奋、博学与精思,具有深长的生命情致;他饱含激情与理性,具有深笃的言语情思。总之,是他对生命与事业的热爱成就了自己的教育人生、科研人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楚廷 学术成就 渊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完美主义特点及与拖延行为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吴思为 罗玉娉 邱奕敏 《校园心理》 2015年第6期361-363,共3页
了解大学生完美主义特点,揭示完美主义与拖延行为之间的关系。采用问卷调查法,分层随机抽取366名衡阳师范学院大一至大四年级学生进行施测。结果显示:大学生的完美主义总体处于中等水平,在年级、性别、专业及生源地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了解大学生完美主义特点,揭示完美主义与拖延行为之间的关系。采用问卷调查法,分层随机抽取366名衡阳师范学院大一至大四年级学生进行施测。结果显示:大学生的完美主义总体处于中等水平,在年级、性别、专业及生源地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完美主义的行动疑虑、条理性、父母期望对拖延行为有正向预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 完美主义 拖延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师专业发展研究:进展与方向 被引量:6
19
作者 左崇良 吴云鹏 《中国成人教育》 2019年第19期74-79,共6页
教师专业发展是各国教师教育政策追求的目标,也是教育学者的重点研究对象。教师专业发展的国外研究,呈现出六个主题,体系完整,研究方法多种多样。我国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内容可归纳为三大部分: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与结构;教师专业发展的... 教师专业发展是各国教师教育政策追求的目标,也是教育学者的重点研究对象。教师专业发展的国外研究,呈现出六个主题,体系完整,研究方法多种多样。我国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内容可归纳为三大部分: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与结构;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与特征;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与方法。国内外有关"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为数众多,但其基本脉络和研究趋向较为清晰,研究主题形成了三大聚类。今后,我国教育专业发展研究应聚焦一个中心,强化两个导向,突出三个重点,拓展六个方向,坚持理实并重的研究路线,追求学术性和实效性,找到一种能融合主客观立场的研究方法论,把研究推向更新的境界与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教育 研究进展 研究主题 研究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使命和路径 被引量:4
20
作者 隆婷 左崇良 《继续教育研究》 2023年第8期52-56,共5页
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重大决策部署,是我国正在实施的惠民政策。乡村振兴与乡村教育存在一种内在的互促互进关系,乡村振兴战略为乡村教育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乡村教育的振兴对乡村的振兴起到助推作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教师身份... 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重大决策部署,是我国正在实施的惠民政策。乡村振兴与乡村教育存在一种内在的互促互进关系,乡村振兴战略为乡村教育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乡村教育的振兴对乡村的振兴起到助推作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教师身份职责发生改变,乡村教师负有专业发展的时代使命,乡村教师专业发展对乡村振兴具有重要而独特的意义,乡村教师承担引领乡村文化、提升乡村教育质量的重任。乡村振兴战略有效激发乡村教师自主发展,要求新时代的乡村教师重拾理想信念,融入乡土社会,开发乡土课程,提升专业素养,推动乡村教育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乡村教师 教师专业发展 使命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