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省级医院新农合住院费用即时结报中的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12
1
作者 李磊 张颖 +1 位作者 刘孟子 张亮 《卫生经济研究》 2013年第9期53-54,共2页
从2009年起,安徽省开始新农合省级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医疗费用即时结报试点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对此,以某院为例,分析省级医院新农合住院费用即时结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定点医疗机构 即时结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min步行测试在急性期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2
作者 李敏 王丽 +4 位作者 石梦宇 高文贤 刘玉芳 王雪梅 于维娜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097-1100,共4页
目的:对急性期脑卒中患者进行6 min步行测试(6MWT)并分析其结果。方法2014年11月-2015年1月,对29例急性期单发或多发性脑梗死住院患者进行6MWT,记录总距离、各分钟距离、测试前后血压和心率变化以及不适的发生,计算患者体力虚弱... 目的:对急性期脑卒中患者进行6 min步行测试(6MWT)并分析其结果。方法2014年11月-2015年1月,对29例急性期单发或多发性脑梗死住院患者进行6MWT,记录总距离、各分钟距离、测试前后血压和心率变化以及不适的发生,计算患者体力虚弱程度和疲劳评分。结果急性期脑卒中患者6MWT总距离为(240.1±17.2) m,相当于预测健康人水平的(46.8±3.3)%。其中男性平均(255.4±21.4) m,女性(214.9±28.4) m,两者无显著性差异(t=-1.151, P=0.26)。6MWT总距离与年龄接近负相关(r=-0.356, P=0.058)。各分钟距离相似。患者体力虚弱程度(46.8±3.3)%,疲劳评分多在-20-20,两者间无明显相关。测试结束时患者血压和心率较测试前升高(t〉2.476, P〈0.05)。个别患者测试过程中或结束时有轻微不适主诉。结论6MWT可安全地用于急性期脑卒中患者活动能力测试,但需警惕意外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急性期 活动能力 6min步行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监护病房分级监护研究进展 被引量:8
3
作者 刘新平 谢虹 陶方萍 《护理学杂志》 2010年第21期95-97,共3页
从分级监护的概念、监护级别划分方法、监测项目及观察记录频次、分级监护ICU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等方面进行综述,为ICU应用分级监护、开展分级监护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ICU 分级监护 护理 综述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辛伐他汀对肝癌细胞间缝隙连接功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汪灵芝 彭建新 +1 位作者 余美玲 黄焕森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641-645,共5页
背景与目的:肝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伴随着细胞间缝隙连接(gap junction,GJ)功能的下降,恢复或增强肿瘤细胞间的GJ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恶性转化和生长增殖。本研究拟通过观察辛伐他汀对肝癌细胞间GJ功能的影响,寻找能够增强GJ功能的药物... 背景与目的:肝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伴随着细胞间缝隙连接(gap junction,GJ)功能的下降,恢复或增强肿瘤细胞间的GJ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恶性转化和生长增殖。本研究拟通过观察辛伐他汀对肝癌细胞间GJ功能的影响,寻找能够增强GJ功能的药物,从而为肝癌的治疗提供新策略和新手段。方法:采用磺酰罗丹明B法观察辛伐他汀对大鼠肝癌细胞Hep3b的抑制作用;细胞接种荧光法和划痕标记/染料示踪技术观察辛伐他汀对GJ功能的影响。结果:1、5和10μmol/L辛伐他汀在24 h作用时间内均对细胞生长无抑制作用,将不影响GJ的数量;取5、10μmol/L辛伐他汀作用细胞4 h后,与对照组相比,GJ的荧光传递功能明显增强;与对照组相比,5、10μmol/L辛伐他汀作用细胞4 h后,荧光黄染料(lucifer yellow,Ly,Sigma)传输范围随着辛伐他汀浓度的升高逐渐增大。结论:辛伐他汀可以增强肝癌细胞GJ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伐他汀 缝隙连接 肝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囊癌组织的蛋白质组研究
5
作者 谈燚 孟海萍 +3 位作者 王富强 谢毅 许志祥 吴浩荣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86-389,共4页
目的:通过分离并鉴定胆囊癌和胆囊良性组织的差异表达蛋白质,以发现可能用于早期诊断的胆囊癌肿瘤标志物。方法:提取人胆囊癌和胆囊良性组织的总蛋白质,用双向电泳分离蛋白并进行比较。选择在胆囊癌组织中明显差异表达的蛋白点,行质谱... 目的:通过分离并鉴定胆囊癌和胆囊良性组织的差异表达蛋白质,以发现可能用于早期诊断的胆囊癌肿瘤标志物。方法:提取人胆囊癌和胆囊良性组织的总蛋白质,用双向电泳分离蛋白并进行比较。选择在胆囊癌组织中明显差异表达的蛋白点,行质谱分析。结果:获得了分辨率和重复性均很好的凝胶蛋白图谱。对筛选出的在胆囊癌组织中明显差异表达的46个蛋白点,共有17个蛋白点被成功鉴定,其中在胆囊癌组织中高表达的为9个,低表达的为8个。结论:胆囊癌组织相对于胆囊良性组织蛋白存在明显的差异,通过蛋白质组学方法筛选并鉴定出的这些蛋白质可能成为用于胆囊癌早期诊断和治疗的分子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肿瘤 蛋白质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接喉镜与视频喉镜用于经鼻气管插管的比较 被引量:16
6
作者 程东群 李华 +2 位作者 周海燕 高勇梁 肖蕾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916-917,共2页
口腔颌面部及五官科手术常需经鼻气管插管,而经鼻插管中困难气管插管的发生率高,操作繁琐,比经口腔插管的创伤大,易发生鼻腔出血。视频喉镜具有声门暴露清晰、插管成功率高、咽喉创伤小、简单易学等优点,在临床上已广泛用于经口腔... 口腔颌面部及五官科手术常需经鼻气管插管,而经鼻插管中困难气管插管的发生率高,操作繁琐,比经口腔插管的创伤大,易发生鼻腔出血。视频喉镜具有声门暴露清晰、插管成功率高、咽喉创伤小、简单易学等优点,在临床上已广泛用于经口腔气管插管,但目前用于经鼻气管插管的研究较少。本研究比较视频喉镜与直接喉镜用于经鼻气管插管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鼻气管插管 视频喉镜 直接喉镜 经口腔气管插管 口腔颌面部 困难气管插管 五官科手术 插管成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otch1和FSCN1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4
7
作者 徐五琴 武世伍 +1 位作者 马莉 陶仪声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365-1371,共7页
目的检测Notch1和FSCN1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00例乳腺癌组织及30例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中Notch1、FSCN1、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CerbB-2及ki-67的蛋白表达;采用RT-PCR... 目的检测Notch1和FSCN1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00例乳腺癌组织及30例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中Notch1、FSCN1、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CerbB-2及ki-67的蛋白表达;采用RT-PCR检测60例新鲜乳腺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中Notch1和FSCN1的mRNA表达。结果 100例乳腺癌组织及30例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中Notch1阳性表达率为79.0%(79/100)和33.3%(10/30),FSCN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8.0%(68/100)和30.0%(9/30),两者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率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乳腺组织(P<0.05)。乳腺癌中Notch1的阳性表达与年龄、ER及PR无明显相关性(P>0.05),而与腋窝淋巴结转移、临床TNM分期、病理学分级、CerbB-2及ki-67具有相关性(P<0.05);乳腺癌中FSCN1的阳性表达与年龄无相关性(P>0.05),而与腋窝淋巴结转移、临床TNM分期、病理学分级、ER、PR、CerbB-2及ki-67具有相关性(P<0.05);Notch1和FSCN1的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225,P<0.05)。RT-PCR结果显示:乳腺癌组织Notch1和FSCN1的表达亦均高于癌旁正常乳腺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Notch1和FSCN1的mRNA表达呈正相关(r=0.446,P<0.05)。结论 Notch1和FSCN1在乳腺癌中均呈高表达,可能协同促进乳腺癌的发生和发展,且可能在乳腺癌的浸润、转移及预后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NOTCH1 FSCN1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纯性动脉导管未闭患儿TFAP-2B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陈轶维 赵武 +4 位作者 李奋 吉炜 傅启华 张志芳 王剑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240-1244,共5页
目的探讨TFAP-2B基因c.1-34G>A和c.539+62G>C多态性与单纯性动脉导管未闭(PDA)发生的关系,探索PDA发生的可能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 以100例诊断明确的单纯性PDA患儿(PDA组)为研究对象,100名健康儿童为对照组。采用PCR扩增TFAP-2... 目的探讨TFAP-2B基因c.1-34G>A和c.539+62G>C多态性与单纯性动脉导管未闭(PDA)发生的关系,探索PDA发生的可能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 以100例诊断明确的单纯性PDA患儿(PDA组)为研究对象,100名健康儿童为对照组。采用PCR扩增TFAP-2B基因的全部外显子和外显子侧翼至少50 bp内含子,所有扩增片段均进行双向测序。将所测TFAP-2B基因序列与GenBank中的已知序列(登录号:NG_008438)通过BLAST程序进行对比,以检出可能存在的单核苷酸多态(SNP)。结果 在PDA组和对照组中检出TFAP-2B基因2个新的SNP,现有NCBI和GenBank收录资料未见报道,即位于编码区上游第34位鸟嘌呤变为腺嘌呤c.1-34G>A和第2外显子下游第62位鸟嘌呤变为胞嘧啶c.539+62G>C。c.1-34G>A在PDA组的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均高于对照组(等位基因频率比较:Z=-2.513,P=0.012;基因型频率比较:Z=-2.680,P=0.007);c.539+62G>C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在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等位基因频率比较:Z=-0.332,P=0.74;基因型频率比较:Z=-0.129,P=0.897)。结论 TFAP-2B基因c.1-34G>A多态与单纯性PDA发生有关,可能是PDA发生的易感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动脉导管未闭 TFAP-2B基因 单核苷酸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