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肝细胞癌组织CC趋化因子配体23(CCL23)表达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及意义 被引量:7
1
作者 陆进 杨月 +6 位作者 俞鹏 陶恒 卢兴浩 王黎源 刘冬播 陈云帆 陈传好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903-909,共7页
目的探讨CC趋化因子配体23(CCL23)在肝细胞癌(H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患者生存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分别利用GEPIA、HCCDB、MetaScape、TOMER、TISIDB,Kaplan-Meier Plotter等在线数据库分析CCL23在HCC组织的表达水平、表达基因及其基因... 目的探讨CC趋化因子配体23(CCL23)在肝细胞癌(H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患者生存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分别利用GEPIA、HCCDB、MetaScape、TOMER、TISIDB,Kaplan-Meier Plotter等在线数据库分析CCL23在HCC组织的表达水平、表达基因及其基因本体(GO)功能注释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肿瘤细胞纯度的相关性、免疫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和对患者生存预后意义.结果CCL23在HCC各期均低表达,并且与HCC肿瘤细胞纯度负相关,低表达CCL23的HCC患者的生存期短预后差.CCL23在HCC中共表达基因的GO功能和KEGG通路主要富集在免疫细胞活化和补体系统激活等.CCL23是HCC中最强的趋化因子,可与CC趋化因子受体1(CCR1)、CCR2、CCR7和CXC趋化因子受体6(CXCR6)等多种受体结合而发挥对免疫细胞的趋化作用,其中对效应CD8^+T细胞和巨噬细胞趋化作用最明显.结论HCC组织CCL23低表达,不利于HCC患者抗肿瘤免疫防御作用的发挥,显著缩短HCC患者的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HCC) 趋化因子 肿瘤 受体 配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体瘤转化基因1(PTTG1)在肝细胞癌组织高表达且与预后不良相关 被引量:4
2
作者 陶恒 杨月 +1 位作者 陈洁 陆进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37-343,共7页
目的分析垂体瘤转化基因1(PTTG1)在肝细胞癌(HC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预后意义。方法首先利用肿瘤生存(Tumorsurvival)和肝细胞癌整合分子数据库(HCCDB)分析HCC组织PTTG1及其共表达基因的表达情况;再利用cBioPortal、MetaScape和Kaplan-Mei... 目的分析垂体瘤转化基因1(PTTG1)在肝细胞癌(HC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预后意义。方法首先利用肿瘤生存(Tumorsurvival)和肝细胞癌整合分子数据库(HCCDB)分析HCC组织PTTG1及其共表达基因的表达情况;再利用cBioPortal、MetaScape和Kaplan-Meier Plotter数据库分析PTTG1基因在HCC中共表达基因的突变、基因本体(GO)功能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情况,并分析共表达基因对HCC患者总体生存(OS)的影响;最后利用肿瘤免疫评估资源库(TIMER)数据库分析PTTG1基因在HCC免疫微环境中的表达及与免疫细胞的关系,并分析各种免疫细胞对HCC患者OS的影响。结果PTTG1基因在HCC组织中高表达,且不利于HCC患者的OS;PTTG1基因在HCC中有19个显著共表达基因,并且其共表达基因在HCC中也高表达,同样不利于HCC患者的OS;PTTG1基因及其共表达基因的GO功能主要富集在细胞分裂、有丝核分裂和蛋白激酶结合等功能上,而KEGG富集在细胞循环、p53信号通路和人类嗜T细胞病毒(HTLV)感染等通路上;PTTG1及其共表达基因在HCC中均发生一定的突变,并显著缩短HCC患者的OS和DFS;PTTG1基因在HCC免疫微环境中与各种免疫细胞的表达正相关,但各种免疫细胞的表达同样也不利于HCC患者的OS。结论PTTG1高表达不利于HCC患者的生存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瘤转化基因1(PTTG1) 总体生存 肝细胞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JAK/STAT信号通路探讨PRELID1表达在胃癌恶性生物学行为中的作用
3
作者 夏勇生 赵萌 +3 位作者 杨一群 马珍丽 桑梦倩 陈德利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4-171,共8页
目的探讨相关进化和淋巴兴趣域蛋白1(PRELID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对预后的影响,并分析其影响胃癌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的机制。方法利用TCGA数据库和111例胃癌患者的临床数据分析PRELID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PRELID1表达与临床病... 目的探讨相关进化和淋巴兴趣域蛋白1(PRELID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对预后的影响,并分析其影响胃癌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的机制。方法利用TCGA数据库和111例胃癌患者的临床数据分析PRELID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PRELID1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对预后的影响。生物信息学技术预测PRELID1的生物学功能,并进一步采用体外和体内实验验证。体外实验检测慢病毒调控胃癌细胞系(MGC803)中PRELID1的表达,并观察其对胃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利用裸鼠皮下成瘤体内实验观察PRELID1表达对胃癌组织生长的影响。结果PRELID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01)且与Ki67增殖指数呈正相关(P<0.001)。Cox回归模型分析显示,PRELID1高表达是影响胃癌患者根治术后5年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HR=2.336;95%CI=1.354~4.029)。基因富集结果显示,PRELID1的功能与细胞增殖和JAK/STAT信号有关。CCK-8和Transwell实验发现上调PRELID1表达可促进胃癌细胞的增殖(P=0.016)、迁移(P=0.016)和侵袭(P=0.025),下调其表达则抑制胃癌细胞的增殖(P=0.026)、迁移(P=0.048)和侵袭(P=0.029);裸鼠皮下成瘤实验发现上调PRELID1表达可促进胃癌组织的生长(P=0.047),下调其表达结果相反(P=0.005)。Western blot法检测结果显示,上调PRELID1表达可促进胃癌细胞和胃癌组织中JAK和STAT蛋白的表达(P均<0.05),下调则抑制(P均<0.05)。结论PRELID1在胃癌组织中呈高表达且与预后不良相关,其可能通过上调JAK/STAT信号调控胃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相关进化和淋巴兴趣域蛋白1 增殖 侵袭 JAK/STAT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咽癌基因表达谱的免疫细胞浸润特征分析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6
4
作者 杨月 张培培 +1 位作者 张浩轩 陆进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069-1075,共7页
目的分析鼻咽癌(NPC)基因表达谱的免疫细胞浸润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首先从基因表达数据集(GEO)下载NPC基因表达谱数据,并利用肿瘤免疫细胞浸润分析软件CIBERSORT的R软件包分析NPC中22种免疫细胞的浸润情况;其次,利用GEO2R筛选差异基因... 目的分析鼻咽癌(NPC)基因表达谱的免疫细胞浸润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首先从基因表达数据集(GEO)下载NPC基因表达谱数据,并利用肿瘤免疫细胞浸润分析软件CIBERSORT的R软件包分析NPC中22种免疫细胞的浸润情况;其次,利用GEO2R筛选差异基因,并通过R Studio对差异基因进行基因本体论(GO)功能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分析;然后再分别利用STRING数据库绘制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图以及Cytoscape软件的Degree算法筛选关键基因;最后分析关键基因在NPC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以及与免疫细胞之间的关系。结果NPC中M0型巨噬细胞、M1型巨噬细胞和γδT细胞等表达水平虽有增高,但差异不显著;而B记忆细胞和静息CD4+T记忆细胞表达减少,且差异显著。NPC中单核细胞与嗜酸性粒细胞(r=0.99)、浆细胞与调节性T细胞(r=0.88)、活化的肥大细胞与活化的树突状细胞(r=0.75)等呈正相关,而M1型巨噬细胞与B记忆细胞(r=-0.71)和活化的CD4+T记忆细胞(r=-0.63)呈负相关。此外,NPC差异基因的GO主要富集在与纤毛运动有关的功能上,KEGG主要富集在与细胞色素P450有关的通路上;卷曲螺旋结构域39(CCDC39)是NPC的关键基因,在NPC中高表达,且有利于患者的预后,而B记忆细胞的低表达不利于患者的预后。结论NPC微环境中分布大量免疫细胞,不同类型免疫细胞的表达有差异,但以B记忆细胞对NPC患者的预后影响最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免疫浸润 肿瘤 微环境 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烯丙基二硫对AD模型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和海马突触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柴继侠 李徽徽 +5 位作者 王元元 柴强 贺文欣 周艳梅 胡小冬 王震寰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417-1422,共6页
目的探讨二烯丙基二硫(DADS)对阿尔茨海默病(AD)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及海马突触的影响。方法侧脑室立体定位术注射凝集态Aβ1-42制备AD模型小鼠,随机分成四组AD模型组,低中高DADS剂量组,分别灌服0、10、50和100 mg/kg/d的DADS。1个月后各... 目的探讨二烯丙基二硫(DADS)对阿尔茨海默病(AD)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及海马突触的影响。方法侧脑室立体定位术注射凝集态Aβ1-42制备AD模型小鼠,随机分成四组AD模型组,低中高DADS剂量组,分别灌服0、10、50和100 mg/kg/d的DADS。1个月后各组小鼠进行Morris水迷宫检测学习记忆能力、银染和电镜检测海马CA1区树突棘和突触的结构、蛋白印迹和RT-PCR检测海马内PSD95和SYP蛋白和基因的表达。结果与AD模型组相比,水迷宫检测显示中高剂量DADS组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增强,银染和电镜检测显示海马CA1区树突棘和突触增多,蛋白印迹和RT-PCR检测显示海马PSD95和SYP表达增多。结论随着DADS剂量的增加,AD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得到改善,海马内树突棘和突触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烯丙基二硫 阿尔茨海默病 突触 学习记忆能力 海马突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BiFC-VN173-Olig2和pBiFC-VC155-Id4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及其在活细胞内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2
6
作者 郭术俊 赵保明 +2 位作者 唐洁 胡建国 吕合作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37-141,共5页
目的构建pBiFC-VN173-Olig2和pBiFC-VC155-Id4真核表达质粒,利用双分子荧光互补(BiFC)技术,在活细胞内直接观察Olig2与Id4的相互作用。方法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以新生大鼠脊髓RNA为模板,扩增Olig2和Id4基因,分别定向克隆到p... 目的构建pBiFC-VN173-Olig2和pBiFC-VC155-Id4真核表达质粒,利用双分子荧光互补(BiFC)技术,在活细胞内直接观察Olig2与Id4的相互作用。方法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以新生大鼠脊髓RNA为模板,扩增Olig2和Id4基因,分别定向克隆到pBiFC-VN173和pBiFC-VC155载体中,获得pBiFC-VN173-Olig2和pBiFC-VC155-Id4真核表达质粒。对此2种质粒进行酶切鉴定、测序;用脂质体方法共转染pBiFC-VN173-Olig2和pBiFC-VC155-Id4质粒到人结肠癌细胞系SW-1116细胞中,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Olig2与Id4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通过酶切鉴定和测序表明成功构建了pBiFC-VN173-Olig2和pBiFC-VC155-Id4真核表达质粒;该质粒能够有效地共同转染到靶细胞,Olig2和Id4在靶细胞中能够高效表达,并可以相互结合出现BiFC荧光信号,且该信号主要分布于胞质中。结论成功构建了用于BiFC技术的真核表达载体,并在活细胞内检测到Olig2和Id4分子的相互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LIG2 DNA结合抑制因子4 重组质粒 转染 细胞定位 双分子荧光互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29-1-3p通过靶向抑制WEE1蛋白激酶表达逆转HNE1/CDDP人鼻咽癌细胞顺铂耐药 被引量:2
7
作者 张浩轩 陆进 +1 位作者 蒋成义 卢伟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014-1019,共6页
目的探讨miR-129-1-3p对人鼻咽癌耐药细胞HNE1/顺铂(CDDP)敏感性的影响及相关作用机制。方法培养人鼻咽癌HNE1细胞及耐CDDP的HNE1/CDDP细胞,噻唑蓝(MTT)法检测HNE1/CDDP细胞对于CDDP的耐药指数;采用反转录PCR检测miR-129-1-3p和WEE1蛋... 目的探讨miR-129-1-3p对人鼻咽癌耐药细胞HNE1/顺铂(CDDP)敏感性的影响及相关作用机制。方法培养人鼻咽癌HNE1细胞及耐CDDP的HNE1/CDDP细胞,噻唑蓝(MTT)法检测HNE1/CDDP细胞对于CDDP的耐药指数;采用反转录PCR检测miR-129-1-3p和WEE1蛋白激酶在两种细胞的表达水平。采用脂质体法将miR-129-1-3p模拟物(miR-129-1-3p mimics)和阴性对照RNA(miR-NC)转染HNE1/CDDP细胞,并设立对照组。MTT法检测转染后HNE1/CDDP细胞对CDDP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转染后各组细胞WEE1蛋白水平,双荧光素酶实验评价miR-129-1-3p对WEE1的靶向调控作用。结果HNE1/CDDP细胞对于CDDP的耐药指数为5.29。HNE1细胞中的miR-129-1-3p水平高于耐CDDP的HNE1/CDDP细胞,WEE1 mRNA水平低于耐CDDP的HNE1/CDDP细胞,miR-129-1-3p水平与WEE1 mRNA水平呈负相关(r=-0.9784)。与其余两组相比,miR-129-1-3p mimics转染后,HNE1/CDDP细胞对CDDP的IC50明显降低,WEE1的蛋白水平也明显降低。双荧光素酶实验结果显示miR-129-1-3p靶向调控WEE1的3'非翻译区(3'-UTR)。结论miR-129-1-3p通过靶向抑制WEE1表达逆转HNE1/CDDP鼻咽癌细胞CDDP耐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129-1-3p WEE1蛋白激酶 鼻咽癌细胞 顺铂(CDDP) 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雪旺细胞系RSC96条件培养液对少突胶质前体细胞的体外增殖作用
8
作者 齐琦 朱安友 +1 位作者 吕合作 胡建国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17-322,共6页
目的观察大鼠雪旺细胞系RSC96细胞条件培养液(RSC96-CM)对少突胶质前体细胞(OPCs)增殖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应用免疫粘附法从胚胎15d的SD大鼠脊髓分离OPCs,应用Brd U掺入实验检测OPCs的增殖,应用RT-PCR技术检测PDGF-AA和bFGF在RS... 目的观察大鼠雪旺细胞系RSC96细胞条件培养液(RSC96-CM)对少突胶质前体细胞(OPCs)增殖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应用免疫粘附法从胚胎15d的SD大鼠脊髓分离OPCs,应用Brd U掺入实验检测OPCs的增殖,应用RT-PCR技术检测PDGF-AA和bFGF在RSC96细胞的表达,应用ELISA技术检测RSC96-CM中PDGF-AA和bFGF蛋白的浓度,以特异性抑制剂阻断观察PDGF-AA和bFGF在RSC96-CM诱导OPCs增殖中的作用,以特异性抑制剂观察ERK和JNK信号途径在RSC96-CM诱导OPCs增殖中的作用。结果不同浓度的RSC96-CM培养的OPCs,其BrdU+细胞的比例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增加(P<0.05),其中,在含50%RSC96-CM的培养液中培养的OPCs的BrdU+细胞的比例达高峰。RT-PCR证实RSC96细胞显著表达PDGF-AA和bFGF的mRNAs,ELISA结果发现,RSC96-CM中PDGF-AA和bFGF的蛋白浓度分别是我们前期报道的B104CM中PDGF-AA和bFGF的蛋白水平的0.87倍和0.92倍。PDGFR的特异性抑制剂AG1295和bFGFR特异性抑制剂PD173074均显著降低RSC96-CM诱导的OPCs增殖;此外,Erk1/2特异性抑制剂U0126和JNK特异性抑制SP600125的预孵也显著降低RSC96-CM诱导的BrdU+OPCs的比例(P<0.01)。结论 RSC96-CM显著诱导OPCs的增殖,其通过RSC96分泌的PDGF-AA和bFGF激活Erk1/2和JNK信号途径而发挥作用;RSC96-CM也可以作为OPCs常规培养的扩增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旺细胞系RSC96条件培养液 少突胶质前体细胞 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芍药苷在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4
9
作者 汤迎凯 褚小磊 +4 位作者 王天宏 陈云帆 谢长好 王元元 项平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143-1150,共8页
芍药苷是一种水溶性单萜苷,具有抗炎、抗血栓、抗氧化、抗惊厥、镇痛、神经保护、肝脏保护、抗抑郁样、抗肿瘤及免疫调节等多种药理活性。此外,芍药苷还有增强认知功能和减轻学习障碍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其免疫调节作用与多种机制相关... 芍药苷是一种水溶性单萜苷,具有抗炎、抗血栓、抗氧化、抗惊厥、镇痛、神经保护、肝脏保护、抗抑郁样、抗肿瘤及免疫调节等多种药理活性。此外,芍药苷还有增强认知功能和减轻学习障碍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其免疫调节作用与多种机制相关,芍药苷通过调节免疫细胞的功能,减少炎症介质的产生,并改善异常信号通路,如G蛋白偶联受体(GPCR)通路、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MAPK)/核因子κB(NF-κB)通路、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PI3K/AKT/mTOR)通路、Janus激酶2/信号转导子与转录激活子3(JAK2/STAT3)通路、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Smad等信号通路等。芍药苷还可以通过抑制异常激活的细胞亚群和调节细胞亚群平衡免疫细胞亚群,因此在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中,芍药苷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芍药苷 炎症 免疫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PSI-IH脊髓撞击损伤模型的制备 被引量:7
10
作者 陈月娟 石玲玲 +3 位作者 谢秀梅 张敬星 胡建国 吕合作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20-423,共4页
目的采用PSI-IH脊髓打击器制备不同程度的大鼠脊髓损伤模型。方法取成年雌性SD大鼠15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5只。采用PSI-IH脊髓打击器建立不同打击力度(80kdyn,120kdyn和160kdyn)的脊髓损伤模型。采用开放场地实验(BBB评分),于术前1d、术... 目的采用PSI-IH脊髓打击器制备不同程度的大鼠脊髓损伤模型。方法取成年雌性SD大鼠15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5只。采用PSI-IH脊髓打击器建立不同打击力度(80kdyn,120kdyn和160kdyn)的脊髓损伤模型。采用开放场地实验(BBB评分),于术前1d、术后1d、3d、1周及之后的每周分别进行后肢的运动功能评分。在损伤8周后取损伤段脊髓标本,切片、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其损伤程度。结果术前所有的动物BBB评分均达21分。术后1d和3d,均为0分。随后,各组动物的运动功能逐渐恢复,至4周后达到平台。80kdyn组评分最高,120kdyn组评分居中,160kdyn组评分最低。苏木精-伊红染色表明80kdyn组脊髓损伤面积比例最小,120kdyn组居中,160kdyn组最大,与各组的BBB评分结果呈反向关系。结论采用PSI-IH脊髓打击器可以成功制备不同程度的大鼠脊髓损伤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打击器 脊髓损伤 行为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调ACSS2对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增殖、凋亡和迁移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卢晓霞 常淑 +1 位作者 毕明宏 王雅萍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974-980,共7页
背景与目的:代谢水平的改变是肿瘤细胞生长的主要特征之一,有研究证实,乙酰辅酶A合成酶2(cytosolic acetyl-Co A synthetase 2,ACSS2)在肿瘤细胞的代谢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研究拟通过RNA干扰技术抑制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 背景与目的:代谢水平的改变是肿瘤细胞生长的主要特征之一,有研究证实,乙酰辅酶A合成酶2(cytosolic acetyl-Co A synthetase 2,ACSS2)在肿瘤细胞的代谢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研究拟通过RNA干扰技术抑制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A549细胞中ACSS2的表达,探讨ACSS2对A549细胞增殖、凋亡和迁移的影响。方法:设计并合成针对ACSS2的特异性干扰片段ACSS2-si RNA及与ACSS2没有同源性的阴性对照,瞬时转染NSCLC A549细胞,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FQ-PCR)检测ACSS2 mRNA的表达情况,四甲基偶氮唑盐(methyl thiazolyl tetrazolium,MTT)实验检测转染组与对照组细胞的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凋亡率,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结果:通过转染体外合成的干扰片段ACSS2-siRNA,NSCLC A549细胞中ACSS2 mRNA呈显著低表达。ACSS2-siRNA干扰组的细胞较对照组增殖活性明显减弱,凋亡增加,迁移能力减弱。结论:降调ACSS2表达能显著抑制A549细胞增殖、迁移能力,促进凋亡尤其是早期凋亡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乙酰辅酶A合成酶2 RNA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茯苓酸缓解小鼠克罗恩病:基于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拮抗肠上皮细胞凋亡 被引量:16
12
作者 邵荣瑢 杨子 +5 位作者 张文静 张诺 赵雅静 张小凤 左芦根 葛思堂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35-942,共8页
目的明确茯苓酸(PA)对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的小鼠克罗恩病(CD)样结肠炎的作用效果及可能机制。方法将24只野生型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WT组)、模型组(TNBS组)和PA干预组(PA组),每组8只。TNBS组和PA组采用TNBS诱导CD样结肠炎;PA组... 目的明确茯苓酸(PA)对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的小鼠克罗恩病(CD)样结肠炎的作用效果及可能机制。方法将24只野生型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WT组)、模型组(TNBS组)和PA干预组(PA组),每组8只。TNBS组和PA组采用TNBS诱导CD样结肠炎;PA组在TNBS造模的同时给予PA干预[5 mg/(kg·d),腹腔注射],而WT组和TNBS组则每日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腹腔注射。1周后处死小鼠,采用疾病活动度(DAI)评分、体质量改变、结肠长度、组织学炎症评分和小鼠结肠黏膜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ELISA检测)评估肠炎程度;采用异硫氰酸荧光素-葡聚糖(FITCdextran)、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及跨上皮电阻抗值(TEER)评估小鼠肠屏障功能;TUNEL染色检测各组小鼠肠上皮细胞凋亡情况;通过网络药理学预测PA治疗CD可能的作用靶点;采用String平台和Cytoscape 3.7.2软件进行蛋白互作网络构建;采用David数据库对预测靶点进行GO功能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应用AutoDock 4.2.6进行PA与关键靶点的分子对接;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小鼠结肠黏膜组织中p-PI3K和p-AKT的蛋白表达水平以验证KEGG富集分析结果。结果PA组小鼠DAI评分、组织学炎症评分、体质量降低幅度和结肠黏膜TNF-α、IL-6、IL-1β水平显著低于TNBS组(P<0.05),但仍高于WT组(P<0.05);PA组小鼠结肠长度显著长于TNBS组(P<0.05),但仍短于WT组(P<0.05);PA组小鼠血清中FITC-dextran和I-FABP水平较TNBS组显著降低(P<0.05),但仍高于WT组(P<0.05),而肠组织TEER水平较TNBS组显著升高(P<0.05),但仍低于WT组(P<0.05);PA组小鼠肠上皮细胞凋亡率显著低于TNBS组(P<0.05),但仍高于WT组(P<0.05)。通过数据库共筛选到PA和CD交集靶点248个;构建PPI网络得到PA作用于CD的核心靶点分别为EGFR、HRAS、SRC、MMP9、STAT3、AKT1、CASP3、ALB、HSP90AA1、HIF1A;GO功能富集分析显示PA对细胞凋亡进程具有负向调控作用,KEGG富集分析显示PA治疗CD可能与PI3K/AKT信号通路密切相关;分子对接显示PA与AKT1、ALB、EGFR、HSP90AA1、SRC及STAT3等6个靶点有较强的结合力;同时,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PA组小鼠结肠黏膜组织中p-PI3K和p-AKT水平较TNBS组显著降低(P<0.05),但仍高于WT组(P<0.05)。结论PA可能通过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拮抗肠上皮细胞凋亡保护肠屏障从而缓解TNBS小鼠CD样肠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性肠病 克罗恩病 茯苓酸 肠屏障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源性单核巨噬细胞对小鼠脊髓损伤局部巨噬细胞分化的影响
13
作者 张楠 李璟璐 +5 位作者 王颖 宫雅娟 许文浩 胡建国 吕合作 马萍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1期79-84,共6页
目的:探讨血源性单核巨噬细胞对小鼠脊髓损伤(SCI)局部巨噬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将6~8周龄C57BL/6J雌鼠随机分为两组:SCI+PBS脂质体组(SCIP组)、SCI^(+)氯磷酸二钠脂质体(Chlodrolip)组(SCIL组)。两组小鼠分别注射相同剂量两种脂质体... 目的:探讨血源性单核巨噬细胞对小鼠脊髓损伤(SCI)局部巨噬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将6~8周龄C57BL/6J雌鼠随机分为两组:SCI+PBS脂质体组(SCIP组)、SCI^(+)氯磷酸二钠脂质体(Chlodrolip)组(SCIL组)。两组小鼠分别注射相同剂量两种脂质体。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手术前外周血中单核细胞比例,确定单核细胞清除效率。在小鼠T_(10)椎骨处制备SCI重物坠落模型。实验过程中每天对小鼠称重,SCI术后7 d称取两组小鼠脾脏重量;提取损伤脊髓附近浸润的巨噬细胞和小胶质细胞。分别以CD11b、CD68、CCR7的不同荧光抗体组合作为巨噬细胞和小胶质细胞不同状态和亚型的标志。CD68^(+)CD11b^(+)为活化的巨噬细胞和小胶质细胞,CD11b^(+)CD68^(+)CCR7^(+)细胞为M1型巨噬细胞。用FCM检测两组小鼠脊髓损伤部位不同细胞所占比例。结果:SCIP组CD68^(+)细胞占CD11b^(+)细胞百分比例为(48.12±2.70)%,显著低于SCIL组(61.03±3.00)%(P<0.05);CCR7^(+)CD68^(+)细胞占CD11b^(+)细胞百分比例为(43.15±1.79)%,显著低于SCIL组(59.13±1.31)%(P<0.01);SCIL组小鼠体重量和脾脏重量较SCIP组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除血源性单核巨噬细胞可导致SCI后小鼠体重量及脾脏重量减低,并使脊髓损伤局部巨噬细胞和小胶质细胞向促炎性M1方向极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源性单核巨噬细胞 脊髓损伤 流式细胞术 巨噬细胞亚群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