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系统评价脉络宁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应用国际Cochrane协作网系统方法评价脉络宁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计算机检索Cochrane临床对照试验资料库,纳入脉络宁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RCT。由两名...目的:系统评价脉络宁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应用国际Cochrane协作网系统方法评价脉络宁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计算机检索Cochrane临床对照试验资料库,纳入脉络宁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RCT。由两名评价者独立提取资料并进行质量评估。试验数据的统计分析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 Man 5.0.17.0软件。结果:最终纳入了13个RCT并对其疗效进行了Meta分析,表明脉络宁注射液治疗脑梗死与对照组相比,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 4.01,95%CI(2.75,5.84),P<0.00001];均未报道脉络宁注射液引起的严重系统性不良反应。结论:现有临床证据表明,脉络宁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相比,疗效可能优于对照组,但不是肯定的结论。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患者肠道症状(便秘)、结肠病理改变及肠源性内毒素(lipopolysaccharide,LPS)与PD的相关性,为寻找PD的早期标志物及发病机制提供理论及实验根据。方法:通过便秘问卷及判别式分析对102例PD...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患者肠道症状(便秘)、结肠病理改变及肠源性内毒素(lipopolysaccharide,LPS)与PD的相关性,为寻找PD的早期标志物及发病机制提供理论及实验根据。方法:通过便秘问卷及判别式分析对102例PD患者的便秘进行分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的便秘类型与PD患者年龄、运动症状病程、便秘病程的关系;6例早期伴严重便秘的PD患者给予结肠镜检测及结肠黏膜组织免疫组化检测;78例PD患者(无便秘23例和有便秘55例),空腹抽取外周血,鲎试剂动态浊度法检测外周静脉血LPS含量。结果:(1)102例PD患者中无便秘23例,有便秘79例。其中慢传输障碍型便秘(slow-transit constipation,STC),混合型便秘(mixture of the two,Mixed),进出口障碍型便秘(rectal evacuatory disorder,RED)分别为31例(39.24%)、33例(41.77%)和15例(18.99%)。(2)6例伴便秘的PD患者结肠黏膜均呈慢性炎症改变,伴有大量的CD_4^+细胞浸润。(3)78例PD患者中,LPS≥0.1 EU/m L 15例,0.01~0.1 EU/m L 29例,<0.01 EU/m L 34例;LPS增高与便秘相关(P<0.05)。结论:便秘、结肠黏膜炎症及肠源性LPS诱发的慢性低度炎症与PD发生发展相关。展开更多
凋亡抑制因子(inhibitor of apoptosis proteins,IAPs)是一类高度保守的内源性抗细胞凋亡因子家族,主要通过抑制caspase活性和参与调节核因子NF-κB的作用抑制细胞凋亡。caspases蛋白酶的级联激活是凋亡过程的中心环节,Bcl-2家族蛋白和I...凋亡抑制因子(inhibitor of apoptosis proteins,IAPs)是一类高度保守的内源性抗细胞凋亡因子家族,主要通过抑制caspase活性和参与调节核因子NF-κB的作用抑制细胞凋亡。caspases蛋白酶的级联激活是凋亡过程的中心环节,Bcl-2家族蛋白和IAPs家族蛋白是主要控制因素。近年来发现,某些IAPs成员异常表达与肿瘤密切相关,成为肿瘤治疗的潜在靶点。因此,该文主要综述了与IAPs家族相关的蛋白以及以IAPs为靶点的抗肿瘤研究。展开更多
背景与目的: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肝内复发转移是影响其中期生存率的主要因素,因此,转移标志物的寻找至关重要。该研究探讨HCC中肉瘤酪氨酸激酶磷酸化Tyr416(tyrosine kinase phosphorylation...背景与目的: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肝内复发转移是影响其中期生存率的主要因素,因此,转移标志物的寻找至关重要。该研究探讨HCC中肉瘤酪氨酸激酶磷酸化Tyr416(tyrosine kinase phosphorylation Tyr416 of sarcoma,SRC p Y416)的表达与临床相关参数及肝内复发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112例HCC组织、40例相应癌旁正常肝脏组织中SRC p Y416的表达,化学发光法检测患者乙型肝炎病毒DNA(hepatitis B virusDNA,HBV-NDA)和甲胎蛋白(alpha fetoprotein,AFP),随访12个月,分析SRC p Y416与HCC患者临床相关参数及预后的关系。结果:SRC p Y416在HCC组织中的表达(65.40±15.69)均高于癌旁正常肝脏组织(11.25±2.73,P<0.001)。SRC p Y416的表达与患者年龄、肝硬化、包膜完整、分化程度、HBV-NDA及AFP均存在相关性(P<0.01)。单因素分析显示,HCC患者术后12个月肝内复发转移与患者年龄、AFP表达、分化程度、是否携带HBV及SRC p Y416蛋白表达有关(P<0.01),多因素分析显示,SRC p Y416蛋白表达是HCC患者12个月肝内复发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SRC p Y416可能在HCC转移中起重要作用,有望成为HCC肝内转移的分子标志物。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开展万古霉素个体化药学服务的临床价值,初步建立万古霉素临床监测流程。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开展万古霉素个体化药学服务(试验组:144例)和未开展药学服务(对照组:884例)的病例资料,基于纳入排除标准和倾...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开展万古霉素个体化药学服务的临床价值,初步建立万古霉素临床监测流程。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开展万古霉素个体化药学服务(试验组:144例)和未开展药学服务(对照组:884例)的病例资料,基于纳入排除标准和倾向评分匹配法,筛选出两组基线数据保持基本一致的患者病例纳入研究(每组各62例,共124例),统计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之间的疗效、安全性和经济性指标。结果疗效比较时,试验组治疗效果总有效率绝对值(95.16%vs 91.94%)大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之间使用万古霉素前中性粒细胞分类比例和使用后降钙素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安全性比较时,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绝对值低于对照组(8.06%<9.68%)但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之间使用万古霉素后肌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济性比较时,用药天数、万古霉素费用及费用占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成本—效果分析试验组经济性优于对照组(50052.78 vs 57601.23);万古霉素使用强度试验组使用强度低于对照组(0.11<0.36)。结论临床药师的参与可提高万古霉素的临床获益,建立的万古霉素临床监测流程值得推荐。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系统评价脉络宁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应用国际Cochrane协作网系统方法评价脉络宁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计算机检索Cochrane临床对照试验资料库,纳入脉络宁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RCT。由两名评价者独立提取资料并进行质量评估。试验数据的统计分析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 Man 5.0.17.0软件。结果:最终纳入了13个RCT并对其疗效进行了Meta分析,表明脉络宁注射液治疗脑梗死与对照组相比,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 4.01,95%CI(2.75,5.84),P<0.00001];均未报道脉络宁注射液引起的严重系统性不良反应。结论:现有临床证据表明,脉络宁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相比,疗效可能优于对照组,但不是肯定的结论。
文摘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患者肠道症状(便秘)、结肠病理改变及肠源性内毒素(lipopolysaccharide,LPS)与PD的相关性,为寻找PD的早期标志物及发病机制提供理论及实验根据。方法:通过便秘问卷及判别式分析对102例PD患者的便秘进行分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的便秘类型与PD患者年龄、运动症状病程、便秘病程的关系;6例早期伴严重便秘的PD患者给予结肠镜检测及结肠黏膜组织免疫组化检测;78例PD患者(无便秘23例和有便秘55例),空腹抽取外周血,鲎试剂动态浊度法检测外周静脉血LPS含量。结果:(1)102例PD患者中无便秘23例,有便秘79例。其中慢传输障碍型便秘(slow-transit constipation,STC),混合型便秘(mixture of the two,Mixed),进出口障碍型便秘(rectal evacuatory disorder,RED)分别为31例(39.24%)、33例(41.77%)和15例(18.99%)。(2)6例伴便秘的PD患者结肠黏膜均呈慢性炎症改变,伴有大量的CD_4^+细胞浸润。(3)78例PD患者中,LPS≥0.1 EU/m L 15例,0.01~0.1 EU/m L 29例,<0.01 EU/m L 34例;LPS增高与便秘相关(P<0.05)。结论:便秘、结肠黏膜炎症及肠源性LPS诱发的慢性低度炎症与PD发生发展相关。
文摘凋亡抑制因子(inhibitor of apoptosis proteins,IAPs)是一类高度保守的内源性抗细胞凋亡因子家族,主要通过抑制caspase活性和参与调节核因子NF-κB的作用抑制细胞凋亡。caspases蛋白酶的级联激活是凋亡过程的中心环节,Bcl-2家族蛋白和IAPs家族蛋白是主要控制因素。近年来发现,某些IAPs成员异常表达与肿瘤密切相关,成为肿瘤治疗的潜在靶点。因此,该文主要综述了与IAPs家族相关的蛋白以及以IAPs为靶点的抗肿瘤研究。
文摘背景与目的: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肝内复发转移是影响其中期生存率的主要因素,因此,转移标志物的寻找至关重要。该研究探讨HCC中肉瘤酪氨酸激酶磷酸化Tyr416(tyrosine kinase phosphorylation Tyr416 of sarcoma,SRC p Y416)的表达与临床相关参数及肝内复发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112例HCC组织、40例相应癌旁正常肝脏组织中SRC p Y416的表达,化学发光法检测患者乙型肝炎病毒DNA(hepatitis B virusDNA,HBV-NDA)和甲胎蛋白(alpha fetoprotein,AFP),随访12个月,分析SRC p Y416与HCC患者临床相关参数及预后的关系。结果:SRC p Y416在HCC组织中的表达(65.40±15.69)均高于癌旁正常肝脏组织(11.25±2.73,P<0.001)。SRC p Y416的表达与患者年龄、肝硬化、包膜完整、分化程度、HBV-NDA及AFP均存在相关性(P<0.01)。单因素分析显示,HCC患者术后12个月肝内复发转移与患者年龄、AFP表达、分化程度、是否携带HBV及SRC p Y416蛋白表达有关(P<0.01),多因素分析显示,SRC p Y416蛋白表达是HCC患者12个月肝内复发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SRC p Y416可能在HCC转移中起重要作用,有望成为HCC肝内转移的分子标志物。
文摘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开展万古霉素个体化药学服务的临床价值,初步建立万古霉素临床监测流程。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开展万古霉素个体化药学服务(试验组:144例)和未开展药学服务(对照组:884例)的病例资料,基于纳入排除标准和倾向评分匹配法,筛选出两组基线数据保持基本一致的患者病例纳入研究(每组各62例,共124例),统计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之间的疗效、安全性和经济性指标。结果疗效比较时,试验组治疗效果总有效率绝对值(95.16%vs 91.94%)大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之间使用万古霉素前中性粒细胞分类比例和使用后降钙素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安全性比较时,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绝对值低于对照组(8.06%<9.68%)但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之间使用万古霉素后肌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济性比较时,用药天数、万古霉素费用及费用占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成本—效果分析试验组经济性优于对照组(50052.78 vs 57601.23);万古霉素使用强度试验组使用强度低于对照组(0.11<0.36)。结论临床药师的参与可提高万古霉素的临床获益,建立的万古霉素临床监测流程值得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