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线上教学模式下医学院校本科生对医学统计学掌握情况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胡富勇 贾贤杰 +3 位作者 付连国 宋健 朋文佳 吴学森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958-960,共3页
目的了解医学院校本科生在线上教学模式下对医学统计学课程的掌握情况及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相关资料,可靠性分析检验问卷的内部一致性信度,采用卡方检验及多重线性回归检验可能的影响因素。结果本次调查共收集... 目的了解医学院校本科生在线上教学模式下对医学统计学课程的掌握情况及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相关资料,可靠性分析检验问卷的内部一致性信度,采用卡方检验及多重线性回归检验可能的影响因素。结果本次调查共收集有效问卷299份,医学统计学掌握情况得分为21.0±4.8,年龄、高等数学基础、计算机基础是影响医学统计学掌握程度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目前线上教学模式下,医学院本科生对医学统计学掌握程度一般,需结合相关影响因素改进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统计学 影响因素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丙泊酚Marsh模式靶控输注瑞马唑仑在全麻诱导和维持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江宇 侯文龙 宗酉明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10-315,共6页
目的:评价模拟丙泊酚Marsh模式靶控输注瑞马唑仑对腹腔镜胆囊手术患者麻醉诱导和维持的可行性临床应用研究。方法:择期行腹腔镜胆囊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丙泊酚组(P组)和瑞马唑仑组(R组),每组各40例,麻醉诱导和维持分别靶控输注丙泊酚... 目的:评价模拟丙泊酚Marsh模式靶控输注瑞马唑仑对腹腔镜胆囊手术患者麻醉诱导和维持的可行性临床应用研究。方法:择期行腹腔镜胆囊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丙泊酚组(P组)和瑞马唑仑组(R组),每组各40例,麻醉诱导和维持分别靶控输注丙泊酚和瑞马唑仑(Marsh模式,血浆靶浓度)。记录意识消失时间,诱导插管前(T0)、插管后即刻(T1)、插管后3 min(T2)、气腹即刻(T3)、术中30 min(T4)、术毕(T5)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脑电双频指数(BIS);记录注射痛、术毕气管拔管时间和术后不良反应。结果:与P组比较,R组意识消失时间短(P<0.05),注射痛、术中低血压和心动过缓的发生率低(P<0.05),但术后拔管时间延长(P<0.05)。结论:模拟丙泊酚Marsh模式靶控输注瑞马唑仑用于全麻诱导和维持,安全有效可行,不良反应少,且生命体征平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马唑仑 丙泊酚 靶控输注(Marsh模式) 麻醉 诱导和维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发皮质下小梗死患者脑萎缩与脑小血管病总负荷的相关性研究
3
作者 徐浩文 张文婷 +1 位作者 张敏 恽文伟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0-54,共5页
目的探讨新发皮质下小梗死(RSSI)患者脑萎缩与脑小血管病(CSVD)总负荷的关系。方法选择2021年9月至2022年11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老年RSSI患者194例。所有患者完成头颅MRI检查,根据CSVD影像学总负荷评分... 目的探讨新发皮质下小梗死(RSSI)患者脑萎缩与脑小血管病(CSVD)总负荷的关系。方法选择2021年9月至2022年11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老年RSSI患者194例。所有患者完成头颅MRI检查,根据CSVD影像学总负荷评分分为无-轻度1组97例和中重度1组97例。采用视觉评估量表评估全脑及各部位脑萎缩等级,又根据全脑皮质萎缩分级(GCA)评分分为无-轻度2组88例和中重度2组106例。评估各部位脑萎缩,内侧颞叶萎缩(MTA)评分,额颞叶萎缩(FTA)评分,后皮质萎缩(PA)评分。收集所有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及影像学数据,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RSSI患者GCA与CSVD影像学总负荷的关系,并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进一步探讨GCA及不同部位脑萎缩与CSVD影像学总负荷的相关性。结果中重度1组GCA评分2~3分、PA评分2~3分比例明显高于无-轻度1组,MTA评分2~4分、FTA评分2~4分比例明显高于无-轻度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重度2组CSVD影像学总负荷评分2~4分比例明显高于无-轻度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CSVD影像学总负荷是RSSI患者脑萎缩的独立危险因素(OR=1.184,95%CI:1.099~1.276,P=0.000;OR=3.537,95%CI:1.664~7.518,P=0.001)。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RSSI患者CSVD影像学总负荷与GCA、MTA、FTA及PA评分呈正相关(r=0.518,r=0.382,r=0.471,r=0.388,P=0.000)。结论老年RSSI患者CSVD影像学总负荷是GCA的独立危险因素,CSVD影像学总负荷越严重,GCA等级越高,且CSVD影像学总负荷与全脑及其他不同部位脑萎缩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大脑小血管疾病 磁共振成像 新发皮质下小梗死 脑萎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住院患者口服营养补充依从性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 被引量:3
4
作者 蔡丽娜 李嘉琪 +5 位作者 郑恒宇 左俊焘 孙蜓 谢业花 徐瑶 叶向红 《军事护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2-95,共4页
目的整合住院患者口服营养补充(oral nutritional supplements,ONS)依从性管理的最佳证据,为改善患者ONS依从性状况提供参考。方法根据PIPOST构建循证问题,系统检索Up To Date、BMJ最佳临床实践、知网等国内外数据库、指南网和专业协会... 目的整合住院患者口服营养补充(oral nutritional supplements,ONS)依从性管理的最佳证据,为改善患者ONS依从性状况提供参考。方法根据PIPOST构建循证问题,系统检索Up To Date、BMJ最佳临床实践、知网等国内外数据库、指南网和专业协会数据库,纳入提高ONS依从性的相关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4年1月。由4名研究者筛选文献并进行质量评价,汇总证据条目并总结证据,做出证据的推荐等级。结果共纳入14篇文献,其中指南3篇、专家共识5篇、系统评价6篇。整合评估依从性、建立多学科管理团队、影响ONS摄入的症状或疾病管理、ONS制剂及服用过程管理、提高社会支持、健康教育6个方面的18条证据。结论总结的住院患者ONS依从性管理的最佳证据具有科学性和临床实用性,能为提高患者ONS依从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服营养补充 住院患者 依从性 证据总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载仙茅苷的3D打印复合支架促进血管化和成骨效应的研究
5
作者 袁秀琛 范世杰 +4 位作者 段伟豪 谭亚东 吴璟斌 周瑞凯 翁益平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2-169,共8页
目的:研究负载仙茅苷的三维复合支架的理化特性,并评估其对人脐带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HUVEC)和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BMSC)促进血管化和骨诱导方面的潜在作用。方... 目的:研究负载仙茅苷的三维复合支架的理化特性,并评估其对人脐带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HUVEC)和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BMSC)促进血管化和骨诱导方面的潜在作用。方法:采用乳液/溶剂蒸发技术制备负载仙茅苷(curculigoside,CUR)的聚己内酯微球(CUR⁃PM),借助3D生物打印技术成功构建了由羟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HA)、明胶(gelatin,GEL)和海藻酸钠(sodium alginate,SA)组成的三维复合(hydroxyapa⁃tite gelatin sodium alginate,HGS)支架的基础上,制备了负载仙茅苷的聚己内酯微球(hydroxyapatite gelatin sodium alginate curcu⁃ligoside,HGSC)支架。通过扫描电镜、红外光谱、流变学、力学性能、药物释放和降解性等实验对支架进行表征;通过CCK⁃8、EdU荧光染色实验以验证支架的生物安全性;通过HUVEC细胞管形成实验、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染色,评估HGSC用于促进细胞血管化和成骨调控的潜能。结果:HGSC内部具有大小均匀的网格状结构,与HGS相比,具有适当的力学性能和降解性。CCK⁃8和EdU荧光染色结果显示,HGSC支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HUVEC细胞管形成实验和BMSC的ALP染色结果表明,HGSC支架表现出促进血管化和骨形成的潜能。结论:HGSC支架具备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并且对BMSC的骨诱导潜能和HUVEC的血管化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为骨缺损修复提供了具有前景的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微球 仙茅苷 血管化 骨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分级的影像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6
6
作者 王成 王中秋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07-211,共5页
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PNET)是一种少见胰腺肿瘤。不同分级的PNET的治疗方式不尽相同。术前活检结果易产生假阴性或活检与切除标本分级不同的现象,因此影像学对于PNET的诊断以及分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拟对PNET分级的影像学研究进展... 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PNET)是一种少见胰腺肿瘤。不同分级的PNET的治疗方式不尽相同。术前活检结果易产生假阴性或活检与切除标本分级不同的现象,因此影像学对于PNET的诊断以及分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拟对PNET分级的影像学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肿瘤分级 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2微球蛋白与小动脉闭塞型卒中患者血管周围间隙扩大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张洁 张敏 +2 位作者 曹音 张志翔 恽文伟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599-606,共8页
目的探讨β2微球蛋白(β2M)水平与小动脉闭塞型卒中患者血管周围间隙扩大(EPVS)之间的关系。方法连续纳入2020年6月至10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小动脉闭塞型卒中患者,每例患者入院后均完成血清及尿液... 目的探讨β2微球蛋白(β2M)水平与小动脉闭塞型卒中患者血管周围间隙扩大(EPVS)之间的关系。方法连续纳入2020年6月至10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小动脉闭塞型卒中患者,每例患者入院后均完成血清及尿液β2M测定和头部MRI检查。采用视觉量化评估法对EPVS程度进行分级(无EPVS为0级;≤10个为1级;11~20个为2级;21~40个为3级;>40个为4级)。将基底节区EPVS(BG-EPVS)和半卵圆中心区的EPVS(CSO-EPVS)分级均0~1级者纳入无-轻度EPVS组,基底节区或半卵圆中心区任意部位的EPVS分级2~4级者纳入中重度EPVS组;不同EPVS发生部位(BG-EPVS和CSO-EPVS)依据EPVS的病变程度均分为无-轻度组(EPVS分级0~1级)和中重度组(EPVS分级2~4级),分别比较各组患者的基线和临床资料[如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吸烟、饮酒、高血压病、糖尿病、相关实验室指标如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糖化血红蛋白、尿素氮、肌酐、估计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以及头部MRI资料],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血清β2M水平与不同程度BG-EPVS之间的关系。结果共纳入142例患者,其中无-轻度EPVS组63例,中重度EPVS组79例。无-轻度EPVS组与中重度EPVS组在年龄[61(51,70)岁比71(61,78)岁,Z=-4.721]、吸烟[9.5%(6/63)比26.6%(21/79),χ^(2)=6.623]、高血压病[46.0%(29/63)比81.0%(64/79),χ^(2)=18.978]、总胆固醇[(4.1±0.9)mmol/L比(3.7±1.0)mmol/L,t=2.607]、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43(1.94,2.71)mmol/L比2.02(1.49,2.49)mmol/L,Z=-2.725]、肌酐[63.00(55.00,72.00)μmol/L比69.00(56.00,85.00)μmol/L,Z=-2.121]、eGFR[(97±29)ml·min^(-1)·1.73 m^(-2)比(80±27)ml·min^(-1)·1.73 m^(-2),t=3.513]、血清β2M[1.83(1.62,2.14)mg/L比2.32(1.97,2.80)mg/L,Z=-5.345]及血清β2M水平升高患者比例[3.2%(2/63)比17.7%(14/79),χ^(2)=7.418]等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进一步对不同部位EPVS患者分析发现,BG-EPVS中重度组(75例)血清β2M水平高于BG-EPVS无-轻度组(67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33(1.99,2.81)mg/L比1.83(1.62,2.14)mg/L,Z=-5.701,P<0.05];而在CSO-EPVS无-轻度组(88例)与中重度组(54例)两组中,血清β2M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96(1.69,2.42)mg/L比2.14(1.84,2.66)mg/L,Z=-1.876,P=0.061]。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064,95%CI:1.011~1.120,P=0.017)及血清β2M水平(OR=3.883,95%CI:1.566~9.627,P=0.003)是中重度BG-EPVS的独立影响因素。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β2M水平与BG-EPVS等级呈正相关(r=0.487,P<0.05)。结论血清β2M与小动脉闭塞型卒中患者BG-EPVS的严重程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2微球蛋白 血管周围间隙扩大 慢性肾病 脑小血管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索拉非尼联合地西他滨协同作用诱导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凋亡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周怡 王鑫 +2 位作者 安依涵 孙维栋 童向民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46-152,共7页
目的:探讨索拉非尼联合地西他滨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OCI-LY1细胞活力和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索拉非尼(1.5μmol/L)和地西他滨(25μmol/L)单独或联合作用于OCI-LY1细胞,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并使用碘化丙啶(Propidium Iodide,... 目的:探讨索拉非尼联合地西他滨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OCI-LY1细胞活力和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索拉非尼(1.5μmol/L)和地西他滨(25μmol/L)单独或联合作用于OCI-LY1细胞,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并使用碘化丙啶(Propidium Iodide,PI)染色,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阳性细胞比例。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增殖能力及细胞内活性氧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索拉非尼和地西他滨单独或联合处理均可抑制细胞增殖,激活氧自由基产生,最终诱导细胞凋亡,并且索拉非尼和地西他滨具有协同作用。通过Western blot检测发现,索拉非尼联合地西他滨通过降低PI3K-AKT信号通路活性,显著上调BAX/BCL-2、P53、C-Caspase3和C-PARP表达水平,激活细胞凋亡。结论:索拉非尼联合地西他滨可通过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激活P53诱导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细胞株OCI-LY1发生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索拉非尼 地西他滨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凋亡 PI3K-AKT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小血管病与血压变异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9
作者 张洁 张敏 +2 位作者 黄宽宽 黄珊 恽文伟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17-219,共3页
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CSVD)是指脑内微小血管病变导致的疾病,主要累及颅内小动脉、微动脉、毛细血管和小静脉等,在老年人中常见。随着年龄增长,CSVD发病率也随之升高,因症状隐匿而易被忽略,但是与认知功能障碍、... 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CSVD)是指脑内微小血管病变导致的疾病,主要累及颅内小动脉、微动脉、毛细血管和小静脉等,在老年人中常见。随着年龄增长,CSVD发病率也随之升高,因症状隐匿而易被忽略,但是与认知功能障碍、脑卒中复发等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小血管疾病 血压 认知功能障碍 卒中 昼夜节律 血压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肢康复机器人促进卒中后上肢功能恢复的作用和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0
作者 袁润萍 汤从智 +1 位作者 江勇 王红星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509-512,F0003,共5页
近年来,上肢康复机器人因具有高强度、可重复、任务导向性的优势和趣味性、患者依从性高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患者的康复。该文对上肢康复机器人的发展、康复作用和机制等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 卒中 上肢康复机器人 康复机制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科重症患者早期肠内营养误吸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1
11
作者 王慧君 叶向红 +2 位作者 张锐 顾璐璐 薛阳阳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63-65,共3页
目的探讨重症患者早期肠内营养误吸发生现况及影响因素,为临床护理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实施早期肠内营养的外科重症患者,动态监测并记录患者从实施肠内营养开始7 d内误吸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误吸发生的影响因... 目的探讨重症患者早期肠内营养误吸发生现况及影响因素,为临床护理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实施早期肠内营养的外科重症患者,动态监测并记录患者从实施肠内营养开始7 d内误吸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误吸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126例患者,发生误吸30例(23.81%)。误吸组第7天目标热量达标率显著低于无误吸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显著高于无误吸组(均P<0.01)。APACHEⅡ评分、意识状况、营养风险、鼻饲管置入长度是外科重症患者误吸的危险因素(P<0.05,P<0.01)。结论重症患者早期肠内营养误吸发生率较高,与患者意识、营养状态、疾病程度和鼻饲管置入长度相关。应针对误吸危险因素采取针对性措施防范重症患者肠内营养误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重症患者 肠内营养 误吸 APACHEⅡ评分 意识状况 营养风险 鼻饲管置入长度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癌新辅助放化疗中放疗累及野照射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董晓欢 刘俊 +5 位作者 李洪选 程妍 李玥 余雯 蔡旭伟 傅小龙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67-273,共7页
背景与目的: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的标准治疗方案是新辅助放化疗(neoadjuvant chemoradiotherapy,NCRT)联合根治性切除术,但临床上实施这一综合性治疗策略的技术环节存在一定差异性,特别是NCRT中放疗靶区范围的定义一直存在争议。本研究... 背景与目的: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的标准治疗方案是新辅助放化疗(neoadjuvant chemoradiotherapy,NCRT)联合根治性切除术,但临床上实施这一综合性治疗策略的技术环节存在一定差异性,特别是NCRT中放疗靶区范围的定义一直存在争议。本研究旨在分析局部晚期食管癌NCRT采用累及野照射(involving field irradiation,IFI)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2017年5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胸科医院接受NCRT联合手术的局部晚期食管鳞癌患者,所有患者的放疗靶区均为我们推荐的IFI,再分别按照选择性淋巴引流区预防照射(elective node irradiation,ENI)和原发灶亚临床病灶照射(subclinical lesion irradiation,SLI)两种传统靶区勾画方式对入组患者重新制订放疗计划。比较3组计划的剂量学参数以及双肺、心脏、脊髓等危及器官(organ at risk,OAR)受照剂量差异,并分析IFI失败模式与靶区的关系。结果:共入组26例患者。IFI的靶区平均体积为(277±77)cm3,明显低于ENI和SLI(P<0.05)。剂量学分析发现,IFI能显著降低双肺受到5、20 Gy以上剂量照射的相对体积分数(V_(5)、V_(20))、双肺平均受照剂量(D_(mean))、心脏V30、心脏D_(mean)和脊髓最大受照剂量(D_(max))(P<0.05),双肺V_(20)、双肺D_(mean)、心脏D_(mean)和脊髓D_(max)较ENI分别下降27.1%、22.5%、27.4%和6.4%,较SLI分别下降24.1%、22.0%、24.8%和5.7%。经过28~69个月的随访,13例患者发生复发转移,其中7例患者为单纯远处转移,4例患者为照射野内复发,1例患者为照射野外局部复发,3年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OS)率和无病生存(diseasefree survival,DFS)率分别为50.0%和42.3%。结论:本中心建议的IFI在保证临床疗效的同时显著降低了肺、心脏和脊髓等器官的辐射受量,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癌 新辅助放化疗 放疗靶区 危及器官 剂量学 失败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萎缩的影像学表现在脑小血管病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3
作者 徐浩文 张敏 恽文伟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64-270,279,共8页
脑萎缩在脑小血管病(CSVD)中的诊断价值越来越高。CSVD是常见的颅内疾病之一,其影像学表现通常表现为白质高信号、腔隙、扩大的血管周围间隙、脑微出血。近年来,脑萎缩被认为是CSVD影像学征象之一,与CSVD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密切相关。... 脑萎缩在脑小血管病(CSVD)中的诊断价值越来越高。CSVD是常见的颅内疾病之一,其影像学表现通常表现为白质高信号、腔隙、扩大的血管周围间隙、脑微出血。近年来,脑萎缩被认为是CSVD影像学征象之一,与CSVD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密切相关。作者对脑萎缩的定义、分级、定量评估及与其他类型CSVD特征的关系进行综述,旨在为CSVD的早期诊疗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小血管疾病 脑萎缩 神经影像 认知功能障碍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程序性坏死参与冠心病病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4
作者 孙硕 康品方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7期556-560,共5页
程序性坏死(Necroptosis)是近年来新提出的一种受到精密调控的细胞死亡方式,在细胞凋亡受到抑制时启动,由受体配体介导且呈现坏死样结构特点。在参与Necroptosis过程的众多因子中,RIP1和RIP3是通路必不可少的信号传递蛋白,MLKL是下游的... 程序性坏死(Necroptosis)是近年来新提出的一种受到精密调控的细胞死亡方式,在细胞凋亡受到抑制时启动,由受体配体介导且呈现坏死样结构特点。在参与Necroptosis过程的众多因子中,RIP1和RIP3是通路必不可少的信号传递蛋白,MLKL是下游的关键因子,介导下游级联反应。Necroptosis在炎症过程、氧化应激、肿瘤增殖等疾病生理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各种心血管疾病发病率逐年增高,程序性坏死在心血管疾病中的表达及调控成为研究热点,本文就冠心病的疾病发展过程中Necroptosis的作用进行简要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性坏死 动脉硬化 心肌梗死 心力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9-2017年安徽省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状况及公平性研究 被引量:16
15
作者 尹欢欢 钱志刚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48-52,共5页
目的了解2009~2017年安徽省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的公平性,为优化安徽省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提高医疗卫生服务公平性及相关部门决策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洛伦兹曲线、基尼系数和泰尔指数等方法,分析2009~2017年安徽省护理人力... 目的了解2009~2017年安徽省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的公平性,为优化安徽省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提高医疗卫生服务公平性及相关部门决策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洛伦兹曲线、基尼系数和泰尔指数等方法,分析2009~2017年安徽省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的公平性及其变化趋势。结果2009~2017年安徽省注册护士数、每千常住人口注册护士数和注册护士占卫计人员比例呈增加趋势;2009~2017年安徽省注册护士按人口分布的基尼系数均低于0.30,按地理面积分布的基尼系数为0.31~0.38;总泰尔指数为0.014~0.058,区域间泰尔指数T组间为0.002~0.011,区域内泰尔指数T组内为0.011~0.048。结论2009~2017年安徽省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数量呈增加态势,但配置水平偏低,且配置结构不合理;公平性逐渐改善,按人口分布的公平性优于按地理面积分布的公平性;区域内差异是导致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不公平的主要原因,皖北地区公平性低于皖中和皖南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人员 注册护士 护理人力资源 公平性 洛伦兹曲线 基尼系数 泰尔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康复在经胸骨正中切开术心脏手术中的临床研究进展
16
作者 谢静 高民 +1 位作者 王敏 陈伟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35-138,共4页
心血管疾病是导致全球死亡率和发病率的主要因素。在全球范围内,约占每年死亡原因的1/3,发达国家的死亡率在20%—50%,心血管疾病约占全球疾病负担的20%[1]。尽管介入性心脏病学取得了进展,但在全球范围内每年仍有超过150万例心脏手术采... 心血管疾病是导致全球死亡率和发病率的主要因素。在全球范围内,约占每年死亡原因的1/3,发达国家的死亡率在20%—50%,心血管疾病约占全球疾病负担的20%[1]。尽管介入性心脏病学取得了进展,但在全球范围内每年仍有超过150万例心脏手术采用胸骨正中切口[2]。胸骨正中切开术最早是由Milton在1897年提出的,包括冠状动脉搭桥术和心脏瓣膜修复/置换手术等[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搭桥术 心脏手术 介入性心脏病学 心脏康复 全球疾病负担 心血管疾病 胸骨正中切口 临床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病人肠内营养中断现状及其对热卡达标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4
17
作者 左俊焘 李嘉琪 +5 位作者 徐瑶 蔡丽娜 吴翠丽 郑恒宇 孙蜓 叶向红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66-170,共5页
目的:对重症病人肠内营养中断现状进行调查并探讨中断时间与次数对热卡达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22年1月至2022年11月入住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金陵医院普通外科ICU实施肠内营养的重症病人,记录病人1周内行肠内营养的相关资料,包括... 目的:对重症病人肠内营养中断现状进行调查并探讨中断时间与次数对热卡达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22年1月至2022年11月入住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金陵医院普通外科ICU实施肠内营养的重症病人,记录病人1周内行肠内营养的相关资料,包括每日实际摄入热卡、肠内营养中断的原因、次数与时间。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肠内营养7 d达标天数的相关因素。结果:共纳入115例重症病人,肠内营养7 d内总中断次数为136次,总中断时间为512.94 h。肠内营养中断发生频率最高的原因是外出检查(33%),其次分别是喂养不耐受(15%)与医生操作(13%);肠内营养中断的持续时间因原因而异,包括手术或术前准备10.20(8.81,18.11)h、喂养不耐受7.33(1.34,21.71)h、气道操作4.30(0.93,10.84)h等。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肠内营养7d达标天数与中断时间和次数呈负相关(P<0.05)。结论:肠内营养中断常见的原因是外出检查、喂养不耐受、医生操作等,肠内营养中断时间越长、中断次数越多,热卡摄入不足的风险越高。医护人员尽量避免肠内营养中断事件的发生从而改善病人的临床营养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肠内营养 中断 热卡达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移植患者非计划性再入院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被引量:9
18
作者 方雪 许晓惠 +1 位作者 唐曌 吕桂兰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8-30,共3页
目的了解肾移植患者非计划性再入院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针对性干预提供参考。方法对肾移植术后1年内的424例患者进行17项相关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结果85例于出院1年内非计划性再入院,占20.0%;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并发症个数、估算肾... 目的了解肾移植患者非计划性再入院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针对性干预提供参考。方法对肾移植术后1年内的424例患者进行17项相关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结果85例于出院1年内非计划性再入院,占20.0%;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并发症个数、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及住院期间其他手术是肾移植患者非计划性再入院的危险因素(OR=2.098~2.968;P<0.05,P<0.01)。结论肾移植患者术后1年内非计划性再入院不容忽视;护理人员应对出院患者进行持续随访和动态评估,及时发现风险因素进行有效干预,同时要特别加强同期行其他手术、并发症较多及eGFR低患者的管理,以降低再入院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非计划性再入院 影响因素 调查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部创伤病人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对预后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徐瑶 叶向红 +2 位作者 李嘉琪 左俊焘 谢文慧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351-356,共6页
目的:探讨腹部创伤病人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的影响因素以及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对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就诊于东部战区总医院普通外科的117例行肠内营养治疗的腹部创伤病人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将病人分为肠内营养喂... 目的:探讨腹部创伤病人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的影响因素以及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对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就诊于东部战区总医院普通外科的117例行肠内营养治疗的腹部创伤病人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将病人分为肠内营养喂养耐受组与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组,将单因素分析结果中P<0.05的指标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腹部创伤病人喂养不耐受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分析喂养不耐受对腹部创伤病人预后的影响。结果:肠内营养喂养耐受组75例,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组42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病人在腹腔开放、损伤严重程度评分(ISS)、肠内营养开始时间、儿茶酚胺类药物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腹腔开放(OR=6.598,95%CI:1.349~32.256,P<0.05)、ISS(OR=5.555,95%CI:1.978~15.599,P<0.05)、肠内营养开始时间(OR=3.566,95%CI:1.174~10.835,P<0.05)是引起腹部创伤病人发生喂养不耐受的危险因素。两组病人肠内营养达标天数、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感染性并发症、3个月再入院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SS评分越高、开始肠内营养时间越迟、行腹腔开放治疗会增加喂养不耐受的发生风险,以及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对预后有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创伤 喂养不耐受 影响因素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VIM-DWI及纹理分析评估子宫内膜癌生物学行为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0
作者 蒋雪艳 董江宁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91-195,共5页
近年来,我国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上升趋势并居于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的第二位,严重威胁女性的生命健康。子宫内膜癌的生物学行为如病理类型、分期、分级和细胞增殖情况是影响患者诊疗及预后的重要因素。然而这些生物学行为的... 近年来,我国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上升趋势并居于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的第二位,严重威胁女性的生命健康。子宫内膜癌的生物学行为如病理类型、分期、分级和细胞增殖情况是影响患者诊疗及预后的重要因素。然而这些生物学行为的评估往往需要通过穿刺活检或术后病理才能获得,不仅有创且信息滞后。因此临床迫切需要一种早期无创性预测子宫内膜癌生物学行为的方法,从而指导患者的个体化治疗及预后评估。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intravoxel incoherent motion 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 IVIM-DWI)能够从分子水平无创地评估肿瘤组织的水分子扩散和微循环灌注;纹理分析能够从微观角度无创地对肿瘤异质性进行客观、定量评估。IVIM-DWI与纹理分析为精准预测子宫内膜癌生物学行为提供了病理生理信息和微观层面信息,弥补了活检及手术病理的不足,有望为子宫内膜癌的诊治提供新的思路。本文对近几年IVIM-DWI与纹理分析技术预测子宫内膜癌生物学行为的最新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从子宫内膜癌组织学分型、分级和Ki-67表达多个方面对IVIM-DWI及纹理分析技术在评估子宫内膜癌生物学行为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旨在为早期无创性评估患者预后、制订个性化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磁共振成像 体素内不相干运动 扩散加权成像 纹理分析 分型 分级 Ki-6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