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绿色环保型BFe10-1-1铁白铜化学抛光工艺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黄俊学 张晖 杨锦瑜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0-84,共5页
研究以H2O2为主要氧化剂的化学抛光液对BFe10-1-1铁白铜进行表面化学抛光,考察了光亮剂、缓蚀剂、H2O2稳定剂的种类,化学抛光液各组分的含量,抛光温度以及抛光时间对铜合金抛光效果的影响。优化出抛光液组成及抛光工艺条件:质量分数为30... 研究以H2O2为主要氧化剂的化学抛光液对BFe10-1-1铁白铜进行表面化学抛光,考察了光亮剂、缓蚀剂、H2O2稳定剂的种类,化学抛光液各组分的含量,抛光温度以及抛光时间对铜合金抛光效果的影响。优化出抛光液组成及抛光工艺条件:质量分数为30%的H2O2350mL/L,浓H2SO450mL/L,无水乙醇17~20mL/L,OP-10 1mL/L,苯骈三氮唑(BTA)1g/L,水余量;在50℃下抛光3~5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抛光 环保型 BFE10-1-1 铜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Fe30-1-1铜合金的化学抛光工艺研究
2
作者 张晖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1年第10期1811-1815,共5页
研究以含硝酸的化学抛光液对BFe30-1-1铜合金进行化学抛光的方法,考察光亮剂的种类、缓蚀剂的种类、化学抛光液各组分的含量、抛光温度以及抛光时间对铜合金抛光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实验范围内优化工艺条件为:350~450 mL/L H2SO4,3... 研究以含硝酸的化学抛光液对BFe30-1-1铜合金进行化学抛光的方法,考察光亮剂的种类、缓蚀剂的种类、化学抛光液各组分的含量、抛光温度以及抛光时间对铜合金抛光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实验范围内优化工艺条件为:350~450 mL/L H2SO4,3~5 mL/L HCl,30~40 mL/L HNO3,2~4 mL/L辛基酚聚氧乙烯醚(OP-10),3 g/L苯骈三氮唑(BTA),水余量,抛光温度30℃左右,抛光时间3~5 min。在此工艺条件下对BFe30-1-1铜合金进行化学抛光,可以获得较好的抛光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抛光 BFE30-1-1 铜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发芽过程重金属镉中毒机理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薛洪宝 张晖 +2 位作者 梁丽丽 焦艳娜 李晖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56-364,共9页
为了深入探讨重金属胁迫下植物重金属代谢过程及机理,采用有一定重金属镉耐受能力的农作物玉米为试验材料,综合研究了不同镉浓度(5~100μmol.L 1)及不同处理时间下玉米幼苗发芽、不同组织部位镉含量及分布、镉中毒前后液相色谱质谱联... 为了深入探讨重金属胁迫下植物重金属代谢过程及机理,采用有一定重金属镉耐受能力的农作物玉米为试验材料,综合研究了不同镉浓度(5~100μmol.L 1)及不同处理时间下玉米幼苗发芽、不同组织部位镉含量及分布、镉中毒前后液相色谱质谱联用谱图(HPLC-MS)、核磁共振氢谱图(1H NMR)和总蛋白氨基酸含量。结果表明,低于50μmol.L 1的镉浓度能促进玉米发芽,高于此浓度可明显抑制发芽。镉在胚乳、根、茎、芽等新鲜组织部位的分布不均,其分布情况为:胚乳〉根〉茎〉芽。HPLC-MS和1H NMR分析结果表明,玉米中镉以金属螯合剂(PC)形式络合。总蛋白氨基酸含量分析说明镉胁迫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及合成。重金属镉在整个玉米幼苗中传输积累过程为:大量镉吸附在胚乳中,部分直接吸附在根表面;部分镉以游离形式存在,部分以植物金属螯合剂螯合形式存在;镉在细胞中与各种蛋白作用,在胞液、液泡、胞间连丝等细胞器间传递;镉经根、茎传输到芽,此过程主要受浓度梯度影响;镉的传输过程很可能遵循顺浓度梯度的协助扩散过程,试验证明了此过程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镉中毒 镉胁迫 玉米 金属螯合剂 传输积累过程 解毒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毛细管电泳法测定食品中5种甜味剂含量 被引量:11
4
作者 薛洪宝 张晖 +3 位作者 梁丽丽 杨俊松 申林 陶兆林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15-320,共6页
采用高效毛细管电泳-紫外可见检测法同时测定食品中5种人工合成甜味剂纽甜、阿斯巴甜、甜蜜素、糖精钠、安赛蜜的含量.内壁未涂层熔融石英毛细管(50μm×75 cm,有效长度60 cm),毛细管温度为25℃;缓冲液为0.2 mol/L硼酸盐(pH=8.29... 采用高效毛细管电泳-紫外可见检测法同时测定食品中5种人工合成甜味剂纽甜、阿斯巴甜、甜蜜素、糖精钠、安赛蜜的含量.内壁未涂层熔融石英毛细管(50μm×75 cm,有效长度60 cm),毛细管温度为25℃;缓冲液为0.2 mol/L硼酸盐(pH=8.29),分离电压+23 kV,进样压力3.45 kPa,进样时间3.0 s,UV-Vis检测器检测波长200 nm.结果显示:5种甜味剂线性回归方程相关系数r在0.999 21~0.999 89之间,定量限在2.2~552.6 mg/L之间,样品加标回收率在96.29%~ 102.31%范围内,相对标准偏差在3.81%~6.40%范围内.表明该方法简便、灵敏、快速、可靠、重现性好,能用于食品中5种甜味剂的同时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毛细管电泳 合成甜味剂 定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重穿插金刚石型三维锌(Ⅱ)配位聚合物的水热合成、晶体结构及荧光性质 被引量:11
5
作者 陶兆林 石婷婷 +1 位作者 梁丽丽 薛洪宝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71-376,共6页
水热法合成了1个新的锌配位聚合物[Zn(trans-chdc)(bbmb)]n(H2trans-chdc=反-1,4-环己二酸;bbmb=4,4'-二(苯并咪唑-1-甲基)联苯),并通过红外光谱、元素分析、XRD、TGA和X射线单晶衍射对配合物的单晶结构进行了表征。该配合物属正交... 水热法合成了1个新的锌配位聚合物[Zn(trans-chdc)(bbmb)]n(H2trans-chdc=反-1,4-环己二酸;bbmb=4,4'-二(苯并咪唑-1-甲基)联苯),并通过红外光谱、元素分析、XRD、TGA和X射线单晶衍射对配合物的单晶结构进行了表征。该配合物属正交晶系,Pbcm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0.5731(2)nm,b=1.9891(8)nm,c=2.7688(12)nm,V=3.157(2)nm3,Z=4。晶体结构分析表明该配合物为具有四重穿插金刚石拓扑的三维结构。室温固态荧光测试显示,配合物在533 nm(λmax)具有强的荧光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合成法 晶体结构 锌配位聚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4,4'-二(苯并咪唑-1-甲基)联苯及邻苯二甲酸配体的新型配合物[Co(bbmb)(Pht)]n的合成、晶体结构和性质(英文) 被引量:10
6
作者 陶兆林 梁丽丽 薛洪宝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478-1482,共5页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新的二维钴配位聚合物[Co(bbmb)(Pht)]n(bbmb=4,4'-二(苯并咪唑-1-甲基)联苯;H2Pht=邻苯二甲酸),对其进行了红外光谱、元素分析、XRD和TGA等表征,并用X-射线单晶衍射法测定了配合物的单晶结构。该配合物属单斜晶系,...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新的二维钴配位聚合物[Co(bbmb)(Pht)]n(bbmb=4,4'-二(苯并咪唑-1-甲基)联苯;H2Pht=邻苯二甲酸),对其进行了红外光谱、元素分析、XRD和TGA等表征,并用X-射线单晶衍射法测定了配合物的单晶结构。该配合物属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为二维层状结构。晶胞参数为a=1.08437(19)nm,b=2.2932(4)nm,c=1.2184(2)nm,β=103.478(3)°,V=2.9464(9)nm3,Z=4。室温固态紫外测试显示,配合物具有强的紫外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合成法 晶体结构 钴聚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细管电泳法检测结核杆菌蛋白多肽类抗原活性成分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张晖 薛洪宝 +3 位作者 陈勇 李柏青 梁丽丽 陶兆林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545-1550,共6页
采用毛细管电泳法分离检测结核杆菌耐热抗原样品中的活性成分。熔融石英毛细管55cm(40cm处检测窗口)×50μm i.d.;缓冲液:0.15mol·L-1硼酸盐(含5g·L-1PEG-4000,pH=10.92);分离电压:+12 kV;进样压力:0.5 psi(3.45 kPa),进... 采用毛细管电泳法分离检测结核杆菌耐热抗原样品中的活性成分。熔融石英毛细管55cm(40cm处检测窗口)×50μm i.d.;缓冲液:0.15mol·L-1硼酸盐(含5g·L-1PEG-4000,pH=10.92);分离电压:+12 kV;进样压力:0.5 psi(3.45 kPa),进样时间3.0s;分离温度:25℃;UV-Vis检测器检测波长:200nm。本方法能分离溶菌酶标准蛋白和牛血清白蛋白标准品,根据分子量大小能有效分离结核杆菌耐热抗原样品活性成分,线性回归方程相关系数r2在0.99673以上,定量限在19.47μg·mL-1左右。样品加标回收率在96.09%左右,相对标准偏差小于8.13%,本方法与快速蛋白液相色谱法结果一致。该方法简便、灵敏、快速、可靠、重现性好,能用于结核杆菌耐热抗原样品中活性成分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电泳法( CE) 结核杆菌耐热抗原( Mtb-Ag) 活性成分 快速蛋白液相色谱法( F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细管电泳法快速测定布洛芬缓释胶囊中布洛芬含量 被引量:5
8
作者 张晖 薛洪宝 +1 位作者 刘亚新 梁丽丽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79-182,共4页
用毛细管电泳法测定布洛芬缓释胶囊中布洛芬含量。分离温度25℃,熔融石英毛细管55 cm(40 cm处检测窗口)×75μm i.d,二极管阵列检测器,进样压力0.5 psi,进样时间3.0 s,缓冲液30 mmol/L磷酸一氢钠和20 mmol/L脱氧胆酸钠混合溶液(pH=8... 用毛细管电泳法测定布洛芬缓释胶囊中布洛芬含量。分离温度25℃,熔融石英毛细管55 cm(40 cm处检测窗口)×75μm i.d,二极管阵列检测器,进样压力0.5 psi,进样时间3.0 s,缓冲液30 mmol/L磷酸一氢钠和20 mmol/L脱氧胆酸钠混合溶液(pH=8.00),分离电压+20 kV。结果表明,布洛芬在118~900 mg/L的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2=0.994 9。样品回收率为97.00%,RSD=4.48%。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测定布洛芬缓释胶囊中布洛芬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洛芬缓释胶囊 布洛芬含量 毛细管电泳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nS)_(1.5)NH_2(CH_2)_2CH_3]配合物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活性 被引量:3
9
作者 李文戈 戴洁 +1 位作者 卞国庆 王昕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2年第1期80-84,共5页
报道一种用溶剂热合成技术制备的配位光催化剂 :[(ZnS) 1 .5NH2 (CH2 ) 2 CH3]2 。该化合物完全难溶于水、乙醇、丙酮、氯仿等有机溶剂 ,是一种多聚结构化合物。用该催化剂进行的活性紫X - 2R染料光降解实验表明 。
关键词 配合物 溶剂热合成 光降解 光催化剂 [(ZnS)1.5NH2(CH2)2NH3] 光催化活性 污染治理 水溶性染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快速测定蛋白A与抗人T细胞单克隆抗体结合的反应常数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晖 薛洪宝 +3 位作者 陈飞剑 王杰 王充 李柏青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5-69,共5页
采用表面等离子共振(SPR)技术,建立了测定两种抗人T细胞单克隆抗体(抗人TCRγδ和抗人CD3-PE)分别与蛋白A反应的动力学和热力学参数的方法。在双通道SPR仪(SR 7500DC)上,将抗人TCRγδ或抗人CD3-PE溶液流过偶联蛋白A的传感芯片,实时监... 采用表面等离子共振(SPR)技术,建立了测定两种抗人T细胞单克隆抗体(抗人TCRγδ和抗人CD3-PE)分别与蛋白A反应的动力学和热力学参数的方法。在双通道SPR仪(SR 7500DC)上,将抗人TCRγδ或抗人CD3-PE溶液流过偶联蛋白A的传感芯片,实时监测这两种抗体与蛋白A的结合和解离过程,并对其反应模式和反应常数进行分析。两种抗体与蛋白A的结合速率常数ka、结合平衡常数Ka和活化能Ea比较接近,但焓变ΔH有些差异。SPR适宜用作蛋白A与抗人T细胞单克隆抗体结合的反应常数的测定。该方法不需对分析物进行标记、专属性强,是检测和分析抗体和蛋白质A相互作用较理想的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等离子共振 蛋白A 单克隆抗体 反应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g/TiO_2纳米复合物的模板法制备及其性质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司友琳 张胜义 闵宏林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2-76,共5页
本文以壳聚糖为模板剂,用NaBH4还原法制备了表面沉积Ag的纳米TiO2粉体。采用透射电镜(TEM)、X射线粉末衍射(XRD)、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以及紫外-可见光谱(UV-Vis)等手段对产物进行了分析和表征。结果表明:壳聚糖的加入,使银的还原反... 本文以壳聚糖为模板剂,用NaBH4还原法制备了表面沉积Ag的纳米TiO2粉体。采用透射电镜(TEM)、X射线粉末衍射(XRD)、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以及紫外-可见光谱(UV-Vis)等手段对产物进行了分析和表征。结果表明:壳聚糖的加入,使银的还原反应易于控制;Ag沉积纳米TiO2粒子的UV-Vis光谱吸收阈值显著红移。所得产物在日光下对有机染料甲基橙有很好的光催化降解作用;无光照条件下,产物有很好的抗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模板 纳米Ag/TiO2 光催化 抗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硒豆的培养及其硒含量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薛洪宝 任小蓉 李晖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70-473,共4页
为了开发新型富硒功能食品———富硒豆,研究了绿豆和大豆在不同含硒溶液中发芽生长情况。结果表明,20.00#g.mL-1的高浓度硒培养溶液会对绿豆和大豆的发芽生长产生明显毒性,且四价硒毒性更强,表现在四价硒培养的绿豆和大豆发芽率较六价... 为了开发新型富硒功能食品———富硒豆,研究了绿豆和大豆在不同含硒溶液中发芽生长情况。结果表明,20.00#g.mL-1的高浓度硒培养溶液会对绿豆和大豆的发芽生长产生明显毒性,且四价硒毒性更强,表现在四价硒培养的绿豆和大豆发芽率较六价硒低;分别在0~3.00#g.mL-1和0~6.00#g.mL-1的六价硒溶液培养下,绿豆和大豆发芽生长情况基本良好。采用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作外标标准曲线,并测定培养后的绿豆和大豆硒含量,结果20#g.mL-1的高浓度硒溶液培养的豆含硒量最高,为75.0273~102.2612#g.L-1。而在0~6.00#g.mL-1的六价硒培养条件下,绿豆和大豆的含硒量分别为7.5002~69.8483#g.L-1和11.1737~58.3926#g.L-1,且该硒含量范围适合富硒功能食品硒含量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硒豆 培养 硒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细管电泳间接激光诱导荧光法测定苦蒿和青蒿中酸性成分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海峰 薛洪宝 +3 位作者 焦艳娜 杨甲甲 庞国伟 李晖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74-178,共5页
利用毛细管电泳建立了中药苦蒿和青蒿及其制剂中11种酸性化合物的同时定量分析方法。其最佳电泳条件为:熔融石英毛细管50 cm(40 cm处检测窗口)×75μm i.d.;分离电压:+15 kV;分离温度:25℃;缓冲液(含:35.7 mmol/L磷酸钠,2.86×1... 利用毛细管电泳建立了中药苦蒿和青蒿及其制剂中11种酸性化合物的同时定量分析方法。其最佳电泳条件为:熔融石英毛细管50 cm(40 cm处检测窗口)×75μm i.d.;分离电压:+15 kV;分离温度:25℃;缓冲液(含:35.7 mmol/L磷酸钠,2.86×10-5mol/L荧光素钠,少量甲醇,pH=11.42);进样压力:0.5 psi(3.45 kPa),进样时间5.0 s;荧光素钠为激光诱导荧光响应试剂;LIF激发光波长:488 nm,检测波长:520 nm。该方法线性范围宽、相对标准偏差低、精密度高、重现性好,用于实际样品的测定,获得满意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电泳 间接激光诱导荧光检测 酸性成分 苦蒿 青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核细胞基因组DNA的制备 被引量:3
14
作者 汪渊 胡若磊 +6 位作者 朱光能 张素梅 左莉 卜丽佳 朱华庆 周青 桂淑玉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1期74-76,共3页
关键词 真核细胞 基因组 DNA 制备 分离 提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掺杂TiO_2纳米膜吸附胆红素分子的石英晶体微天平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晖 刘国聪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99-704,共6页
以柠檬酸催化溶胶-凝胶法合成了晶粒尺寸为16.9nm的锐钛矿型N掺杂TiO2(N-TiO2)纳米颗粒,并用旋转涂膜法制备了N-TiO2纳米薄膜。采用石英晶体微天平(QCM)技术研究了胆红素在纳米N-TiO2膜表面的吸附动力学行为,考察了缓冲溶液pH、硅烷亲... 以柠檬酸催化溶胶-凝胶法合成了晶粒尺寸为16.9nm的锐钛矿型N掺杂TiO2(N-TiO2)纳米颗粒,并用旋转涂膜法制备了N-TiO2纳米薄膜。采用石英晶体微天平(QCM)技术研究了胆红素在纳米N-TiO2膜表面的吸附动力学行为,考察了缓冲溶液pH、硅烷亲脂试剂三甲基氯硅烷及金属离子修饰纳米N-TiO2膜对胆红素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胆红素在纳米N-TiO2表面的吸附平衡常数K为4.30×107 L.mol-1;亲水性N-TiO2表面羟基与胆红素分子中的羧基的酯化作用是胆红素吸附量随pH升高而增大的原因;金属离子修饰的N-TiO2表面电荷导致吸附量增加,其吸附量随离子电荷和相对原子质量的增加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TiO2纳米膜 胆红素 表面修饰 石英晶体微天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个基于四面体型配体的镉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性质 被引量:1
16
作者 梁丽丽 徐磊 +3 位作者 陈飞剑 司友琳 陶兆林 薛洪宝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993-2000,共8页
用四面体构型的配体四[3-(羧基苯)氧甲基]甲烷(H4L)与镉离子通过溶剂热法合成了结构不同的配合物[Cd6L3(DMA)3(H2O)]n(1)和{[Cd2L(H2O)4]·4H2O}n(2)(L=四[3-(羧基苯)氧甲基]甲烷)。化合物1属于三方晶系R3空间群。每个配体通过4个... 用四面体构型的配体四[3-(羧基苯)氧甲基]甲烷(H4L)与镉离子通过溶剂热法合成了结构不同的配合物[Cd6L3(DMA)3(H2O)]n(1)和{[Cd2L(H2O)4]·4H2O}n(2)(L=四[3-(羧基苯)氧甲基]甲烷)。化合物1属于三方晶系R3空间群。每个配体通过4个羧基连接了4个三核镉簇,每个三核镉簇连接了6个苯甲酸,形成双节点(4,6)-连接toc拓扑构型的三维骨架结构。配合物2属于单斜晶系C2/c空间群。每个配体连接了4个镉原子,仍保持四面体构型。镉原子由羧基沿着b轴连接成一维链,链与链之间通过配体连接,且2个相邻配体的苯环之间存在π-π堆积。此外,对化合物1和2在室温下做了固态紫外和荧光性质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镉配合物 四[3-(羧基苯)氧甲基]甲烷 晶体结构 荧光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细管电泳测定维C银翘片中维生素C和扑热息痛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晖 薛洪宝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4-27,共4页
建立了毛细管电泳测定维C银翘片中维生素C和扑热息痛的方法。采用55 cm(40 cm处检测窗口)×75μm i.d.熔融石英毛细管,选择pH=8.89的30 mmol·L^(-1)Na_2HPO_4-30 mmol·L^(-1)脱氧胆酸钠混合溶液作为缓冲溶液,分离电压为+2... 建立了毛细管电泳测定维C银翘片中维生素C和扑热息痛的方法。采用55 cm(40 cm处检测窗口)×75μm i.d.熔融石英毛细管,选择pH=8.89的30 mmol·L^(-1)Na_2HPO_4-30 mmol·L^(-1)脱氧胆酸钠混合溶液作为缓冲溶液,分离电压为+20 k V,以二极管阵列检测器进行检测。结果表明维生素C和扑热息痛的测定线性范围都比较宽,回收率均大于97.6%,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3.2%。方法操作简便、快速、样品消耗极少,能够用于维C银翘片中维生素C和扑热息痛的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电泳 维C银翘片 维生素C 扑热息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化汞纳米材料的制备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文戈 韦正友 +2 位作者 袁巍 张利民 陶兆林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8-19,共2页
纳米材料的制备在当前材料科学研究中占据极为重要的位置。以硫代碳酸钠为原料,用室温液相反应合成出前驱物硫代碳酸汞,置于高压釜中,在适当温度和压力下分解,即得纳米硫化汞。用X-射线粉末衍射、透射电镜对产物的组成、大小、形貌进行... 纳米材料的制备在当前材料科学研究中占据极为重要的位置。以硫代碳酸钠为原料,用室温液相反应合成出前驱物硫代碳酸汞,置于高压釜中,在适当温度和压力下分解,即得纳米硫化汞。用X-射线粉末衍射、透射电镜对产物的组成、大小、形貌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产物纳米硫化汞为粒度分布均匀的立方晶形,晶粒大小约为20nm。采用含汞硫代碳酸盐热分解法制备硫化汞纳米微粒,较易有效控制硫化汞的颗粒形状和大小,同时又避免了其它汞盐热分解带来的杂质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酸汞 硫代碳酸汞 硫化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coRNA-218下调BMI-1表达水平介导的抗骨肉瘤作用(英文) 被引量:1
19
作者 赖桂华 黄爱兰 +2 位作者 赵志 卢兴浩 祖文轩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05-510,共6页
目的初步探讨microRNA-218在人骨肉瘤中的抗肿瘤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利用qRT-PCR检测68例人骨肉瘤组织和癌旁组织中miR-218的表达水平。将miR-218模拟物或抗miR-218模拟物转染入人骨肉瘤Saos-2细胞,通过CCK-8、Annexin V-FITC和Weste... 目的初步探讨microRNA-218在人骨肉瘤中的抗肿瘤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利用qRT-PCR检测68例人骨肉瘤组织和癌旁组织中miR-218的表达水平。将miR-218模拟物或抗miR-218模拟物转染入人骨肉瘤Saos-2细胞,通过CCK-8、Annexin V-FITC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转染后的细胞活性、细胞凋亡和C-PARP蛋白表达水平。利用luciferase assay筛选和识别miR-218的作用靶点及具体作用位点,进一步通过q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转染miR-218模拟物或抗miR-218模拟物后Saos-2细胞中BMI-1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人骨肉瘤组织中的miR-218表达水平明显低于癌旁组织。CCK-8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转染miR-218模拟物24、36和48 h后的Saos-2细胞活性显著降低,而转染抗miR-218模拟物的Saos-2细胞活性则显著增高。同时,转染miR-218模拟物组的C-PARP的蛋白表达水平较转染抗miR-218模拟物组和对照组明显增强。Annexin V-FITC凋亡检测结果显示,转染miR-218模拟物组的细胞凋亡数和凋亡率较对照组显著增加。此外,luciferase assay结果显示Saos-2细胞中miR-218的特异性作用靶点为BMI-1,在miR-218过表达时BMI-1的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被抑制,而miR-218敲除时则显著增强;miR-218可通过直接结合BMI-1 3'-UTR抑制BMI-1的表达。结论 miR-218可能通过下调BMI-1水平促进人骨肉瘤细胞Saos-2细胞凋亡,进而发挥其抗肿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218 BMI-1 骨肉瘤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铌铁酸铅-钛酸铅铁电陶瓷的结构相变
20
作者 李乐庆 潘姗姗 +3 位作者 方必军 杜庆柏 夏静 唐玲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2-67,共6页
通过钨锰铁矿预合成法制备了铌铁酸铅-钛酸铅(1-x)Pb(Fe1/2Nb1/2)O3-xPbTiO3(PFN-PT)铁电陶瓷。X-ray衍射(XRD)测量和密度测试表明,1 150℃烧结2.5 h制备的PFN-PT陶瓷呈现纯钙钛矿结构和较高的致密度。随着PbTiO3(PT)质量含量的增加,PFN... 通过钨锰铁矿预合成法制备了铌铁酸铅-钛酸铅(1-x)Pb(Fe1/2Nb1/2)O3-xPbTiO3(PFN-PT)铁电陶瓷。X-ray衍射(XRD)测量和密度测试表明,1 150℃烧结2.5 h制备的PFN-PT陶瓷呈现纯钙钛矿结构和较高的致密度。随着PbTiO3(PT)质量含量的增加,PFN-PT的晶体结构从三方相向四方相转变,伴随着晶胞体积的减小和钙钛矿结构四方性因子(c/a)的增大。PFN-PT陶瓷呈现明显的介电频率色散现象,随着PT含量的增加,介电常数最大值温度Tm/TC升高,介电响应从弥散、宽化的介电峰变得相对尖锐,介电损耗减小,频率色散现象减弱。MnO2掺杂有效地改善了PFN-PT陶瓷的介电性能。w=0.25%MnO2掺杂的0.66PFN-0.34PT陶瓷100 kHz的最大介电常数εm为13 254,室温介电损耗tanδ为0.003 63,饱和极化强度Ps为6.18μC/cm2,矫顽场Ec为1.1 kV/mm,压电应变常量d33为98pC/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铌铁酸铅-钛酸铅 钙钛矿 结构相变 电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